现代性作业 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信任形成的不同机制及应用 - 副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信任机制的不同模式

——以《乡土中国》和《现代性的后果》为例

摘要:信任机制是维持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有不同的模式和表现。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信任机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乡土中国》和《现代性的后果》中关于信任机制的知识梳理,来阐释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信任模式的差别,并在对两种不同的信任模式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信任危机现象予以阐释和分析,以期重建社会信任模式,适应社会变迁,维持秩序稳定。

关键词:社会秩序信任模式差序格局现代性抽象体系

信任是建立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一,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必要保障。自孔德提出实证社会学起,追求社会的进步和秩序就成为社会学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目标,而信任也一直是西方社会理论中的重要议题。社会结构只要在协调的信任机制的维持下,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行。在以“差序格局”为社会格局的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信任机制也主要是以血缘家族关系为核心的人际信任模式。随着现代化在全球的日益扩展,我们已进入一个全然不同于先前任何社会形态的社会,现代性以其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其了其生活形态,吉登斯称之为“现代性的断裂”,而传统的信任模式也已发生了转变,开始转变为依赖于“时空分离的抽象系统”脱域机制的制度信任模式。而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大转型的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取向,价值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重大转变,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理性的不断渗入,社会的道德层面和信任模式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在生活和心理双方向上都遭受着信任危机和道德滑坡等现象的困扰,这些都对社会的正常秩序带来了巨大挑战。通过对传统人际信任模式和现代制度信任模式的对比和理解,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转型期出现的各种信任危机问题不无裨益,以期通过重建社会信任机制,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研究缘起和概念界定

当今,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伴随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革和调整,市场化理性化等价值观念也在日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改变,

而由于社会的剧烈变迁,制度层面的建设还未跟上,社会出现了诸如“小悦悦”事件等信任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以及其他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造成的社会信任缺失等现象,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秩序稳定与和谐发展,也给人们的身体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伤害。基于此,笔者以《乡土中国》和《现代性的后果》为例,阐述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信任机制的差别表现,探讨转型期重建社会信任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信任是实现社会整合和秩序稳定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需要彼此以来双方的信任和奉献以及相互之间的忠诚度,才能保证社会运作的正常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任是建立社会秩序的基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因此,信任对于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和正常运行不可获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能缺少信任。在以往众多学者对信任问题的研究中,基本上采取了三种研究视角,即个体心理、人际关系、社会制度。三种信任研究角度各有不同,而本文主要从人际关系和社会制度的研究视角出发,并将信任理解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一个社会中的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和社会物( 包括他人, 组织) 交往过程中普遍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对未来预期的交往态度和价值倾向。社会的变迁会造成社会信任模式的变化。信任模式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占主要地位的信任构成类型,而信任模式的形成根基和特点和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笔者看来,不同的信任模式是以各自不同的社会结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基于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情境,信任模式的形成有其各自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范围也有显著差异。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下行成的信任模式的差异以及在社会中的不同表现,并在对二者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强调转型期重建社会信任机制的必要性。

二、传统社会的人际信任模式

作为中国社会学界的巨擘和太斗,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出发点,以具体的实地社区研究为基础,通过通俗质朴的语言和具体社会经验的事例呈现了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包含社会结构方方面面的体系和特征,是学界公认的对传统基层中国社会结构的经典分析。针对“乡土性”这一乡土社会的根本特征,费老构造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并以此为脉络和线索,向外伸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道德、政治、家庭等社会的各个部分,从小到个人家庭秩序的维系扩展到整个社会整体秩序的维持,最后以欲望到需求的转向,论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个人在人性上的变化,并最终聚合于功能主义这一焦点,需求的出现印证了现代社会的功能取向。

(一)熟悉与信任

传统农村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乡土性,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和其自给自足的天然限制,导致社会的流动性极低,在这种条件下,乡土社会形成了一种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大家彼此是熟悉和熟识的,每个人都是在彼此眼中看着长大的,费老称之为“熟人社会”,每个人平素所接触的人都是身边周围的亲戚或相邻,根本没有“陌生”可言,这种基于血缘和地缘基础上的熟悉性,使得大家会更加心照不宣,相互间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和文字交流,即使是打个照面也已完成了基本的人际的互动。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在熟悉性的基础上,人们从中得到了信任,这种信任并非毫无依据,它是一种对“礼”或“规矩”的自觉遵守,在传统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统治和维持是靠“教化”或者是“礼治”来实现的,人们在祖辈经验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内化下,自然而然形成了对社会规范的不假思索的熟悉性,可以说这种熟人中产生的信任对乡土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对西方社会的契约,人们彼此的信任更强调了人们之间的人格和声誉影响,因为人们怕“丢脸”,怕失去“信誉”,怕逾越“规范”,这种信任是乡土中的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旦丧失了个人的声誉,人们会很难在社会中立足,会遭到社会的排斥,因此,人际之间的交往更直接和亲密,即便在交通不发达的传统社会,大规模的货物流仍然得以实现。

(二)差序格局与信任

在《乡土中国》中,费老构造“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理解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这一结构在很大程度生型塑了传统的信任模式。中国传统的信任模式是以家族血缘为核心的人际信任模式,这一模式的产生和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不同于西方团体结构的社会结构,才诞生了这种依赖于人们的人格和相互关系的特殊模式。在费老看来,我国的社会结构不是西方捆柴似的团体结构,“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是以血缘或地缘的关系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关系网络的中心,和别人的关系范围或者说网络的大小是有差别的,是从自己向外一个个推出去的,这种格局具有相对性和伸缩性,可大可小,可宽泛可狭窄,这都要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亲密程度而定,因此,这种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是自己私人联系的累积和增加,所以传统社会道德的维系也只发生在与自己有着私人联系的关系中。当别人与自己有关系并且很亲密时,我们才会视情况而帮助他们,这种由己向外推的路线在费老看来,一是亲属,二是朋友,两条路线分别强调了血缘和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对别人产生信任,也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