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缓冲技术
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
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减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技术,它将能量储存在减震元件内,并可通过减小加速度、减小振动幅度、减轻结构振动和结构噪声等方式,来改善机械结构的运行性能。
这种技术具有实用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机械结构中的振动和冲击能量转化为物理性能可控的元件,从而形成减震系统。
当振动和冲击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减震系统就会产生响应,将能量缓慢地释放出来,进而减少结构振动和冲击能量对其他部分的侵袭。
减震技术包括许多种不同类型的减震元件,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良好的抗振动性、低摩擦力和低磨损性等特点,因此可以极大地改善结构的运行性能。
减震元件的作用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自身结构上的减震作用。
减震元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缓冲性,这一特点使其能够弹性地阻挡振动和冲击能量。
第二,物理性能的减震作用。
减震元件的物理性能会影响其减震的能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形成减震元件。
第三,减振设计的减震作用。
减振设计可以通过改变机械结构的形状、厚度和位置等参数,来改变振动传播的方式,使振动和冲击能量转变为更小的能量,最终减少结构振动。
减震技术可以在工业和家用领域广泛使用,比如机器人、汽车、摩托车、建筑等。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振动,减少对被保护物体的影响,提高结构作用效率,也可以减少噪声,改善生活质量。
减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长期计划,它以物理学和数学方面的应用知识为基础,以固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机仿真等理论和技术为支撑,不仅具有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而且还有多项实际应用任务需要解决。
未来,随着先进技术的持续发展,减震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减震的几种方法
减震的几种方法
减震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减轻震动或冲击力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减轻震动或冲击力的影响,比如:使用减震垫、减震器、减震材料等。
1. 减震垫
减震垫是一种能够减轻震动和冲击力的装置。
它通常由橡胶、弹簧或其它材料制成,并可以安装在机器、仪器、家具等物品下面,起到减少震动和噪音的作用。
减震垫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寿命长、效果显著等。
2. 减震器
减震器是另一种减轻震动和冲击力的装置。
它通常由弹簧、液体或其它材料制成,可以用于汽车、机器、建筑物等领域。
减震器的作用是通过吸收震动能量,减少震动对机器、建筑物等的损害和磨损。
3. 减震材料
减震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可以减少震动和噪音的传播。
它通常由聚氨酯、橡胶、泡沫塑料等制成,并可以用于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减震材料的特点是质轻、柔软、耐久、隔音效果好等。
总之,减震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减轻震动和冲击力的影响,降低机器、设备、建筑物等的损伤和磨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减震技术的应用,选择适合的减震装置和材料,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 1 -。
汽车底盘减震器的原理与优化方法
汽车底盘减震器的原理与优化方法汽车底盘减震器作为车辆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缓冲和减震的作用,对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汽车底盘减震器的原理入手,探讨其优化方法,以期为读者提供关于汽车减震器的深入了解。
底盘减震器的原理底盘减震器是一种通过阻尼作用来吸收和传递车辆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量的装置。
当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历颠簸、减速等情况时,减震器可以减慢车辆底盘的上下运动速度,从而减少车身的晃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
底盘减震器的原理主要通过液压或气压的方式来实现。
在液压减震器中,通过活塞在液体中运动,液体在活塞内外形成了一个流通的液路,当车辆底盘运动时,液体的流动会导致活塞受阻,从而消耗掉部分振动能量。
而气压减震器则是利用气体的压缩和膨胀来实现减震效果。
优化方法为了提高汽车底盘减震器的性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 选择合适的减震器类型: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减震器类型非常重要。
不同类型的减震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比如液压减震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而气压减震器则具有较好的调节性和反应速度。
2. 调整减震器参数:通过调整减震器的阻尼力、回弹力、行程等参数,可以使减震器在不同路况下发挥更好的减震效果。
在进行参数调整时,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负载情况和行驶速度等因素。
3. 定期维护保养:底盘减震器作为车辆的重要部件,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减震器表面、更换减震器油封、检查减震器的密封性能等,以确保减震器的正常运行。
4. 系统集成优化:在车辆设计阶段,可以通过对悬挂系统、底盘结构等进行整体优化,提高车辆的整体悬挂性能。
通过采用新的材料、结构设计等手段,可以减轻车辆的重量,提高车辆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结语汽车底盘减震器的原理与优化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对于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了解底盘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为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缓冲阻尼器工作原理
缓冲阻尼器工作原理缓冲阻尼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机械运动中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
缓冲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机械结构和材料特性来实现的。
缓冲阻尼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弹簧、阻尼器、活塞和油液等。
当机械运动过程中发生冲击或震动时,弹簧会受到压缩或拉伸,从而吸收能量并减缓运动的速度。
同时,阻尼器会通过摩擦力和液体阻力来减少机械运动的振动和冲击。
在缓冲阻尼器中,油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活塞的运动来产生阻尼力,从而减少机械运动的振动和冲击。
同时,油液还可以通过流动来吸收能量,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
不同的缓冲阻尼器使用的油液种类和粘度不同,这也会影响到其缓冲和阻尼的效果。
缓冲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弹簧的作用:当机械运动发生冲击或震动时,弹簧会受到压缩或拉伸,从而吸收能量并减缓运动的速度。
弹簧的刚度和形状会影响到缓冲阻尼器的缓冲效果。
2. 阻尼器的作用:阻尼器通过摩擦力和液体阻力来减少机械运动的振动和冲击。
阻尼器的材料和结构会影响到其阻尼效果。
3. 油液的作用:油液可以通过活塞的运动来产生阻尼力,从而减少机械运动的振动和冲击。
油液的种类和粘度会影响到其缓冲和阻尼的效果。
缓冲阻尼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机械制造中,缓冲阻尼器可以减少机械零件的磨损和损坏,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在汽车工业中,缓冲阻尼器可以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提高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缓冲阻尼器可以减少飞行器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保证飞行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缓冲阻尼器是一种重要的机械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弹簧、阻尼器和油液等组成部分来实现的。
缓冲阻尼器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减少机械零件的磨损和损坏,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少机械运动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提高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隔震措施例子
隔震措施例子1. 引言隔震措施是指在建筑物或设备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地震或其他振动对建筑物或设备的影响。
隔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频繁地区,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隔震措施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隔震技术的应用。
2. 隔震措施例子2.1. 弹簧隔震器弹簧隔震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隔震措施。
它由一根或多根弹簧构成,可以通过在建筑结构和地震波之间插入弹簧,来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传递。
弹簧隔震器可以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类型,具体选择取决于建筑物的需求和设计要求。
2.2. 液体阻尼器液体阻尼器是一种通过流体阻尼来减震的设备。
它由一个封闭的容器和一定量的液体组成,通过流体的黏滞阻尼来减少地震波的能量传递。
液体阻尼器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高层建筑和桥梁。
它的主要优点是稳定性和可调节性。
2.3. 橡胶隔震垫橡胶隔震垫是一种常见的隔震材料。
它由一层或多层橡胶材料构成,可以将建筑物与地面分离,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传递。
橡胶隔震垫主要应用于小型建筑物和设备,对于地震波的减震效果非常显著。
2.4. 悬挂隔震系统悬挂隔震系统是一种通过钢丝绳和橡胶支座来减震的系统。
它可以将建筑物或设备悬挂在橡胶支座上,使其能够自由摆动,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冲击。
悬挂隔震系统广泛应用于桥梁和高层建筑等需要较大位移的结构中,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5. 加固结构体系加固结构体系是一种通过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的措施。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在结构中增加钢材或混凝土柱、加固墙体、设置加固筋等。
加固结构体系适用于旧建筑的改造和新建建筑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 结论隔震措施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减少地震或其他振动对建筑物或设备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隔震措施的例子,包括弹簧隔震器、液体阻尼器、橡胶隔震垫、悬挂隔震系统和加固结构体系。
每种隔震措施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隔震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物和设备的抗震性能。
汽车用微发泡聚氨酯减振缓冲块技术条件JF03-1010-2013
汽车用微发泡聚氨酯减振缓冲块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微发泡聚氨酯(以下简称PUR)减振缓冲块的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前后轴悬挂系统、各类支座中的减震零件,其材料为微发泡PUR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1690-201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6343-2009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GB/T 7759-1996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Q/CACBW-34-2004 质量内控标准管理规则3 材料微发泡PUR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聚合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减振弹性元件。
4 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材料应符合国家安全、卫生、环保法规的相关要求,在首次认可时供应商应向用户提供材料供应商出具的材料安全数据清单(MSDS)。
4.2 外观质量制品应具有均匀的微孔组织结构,无空穴、过大的气泡、杂质、裂缝、硬结等或其它影响性能的缺陷存在。
4.3 尺寸及偏差制品的尺寸及偏差应符合图样的要求。
4.4 材料性能材料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4.5 制品性能制品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材料性能表2 制品性能5 试验方法5.1 预处理试样应取自同一批次并且应具有相同的质量。
试样在试验前,应在标准环境温度23 ℃±2 ℃,相对湿度45%~55%的条件下,放置24 h以上。
5.2 外观质量用目测方法检查样品的外观质量。
5.3 材料性能5.3.1 密度按GB/T 6343-2009的规定进行试验。
5.3.2 拉伸强度及拉断伸长率按GB/T 528-2009的规定进行试验,选择哑铃状3型试样,试样厚度为5 mm,试验速度为500 mm/min ±50 mm/min。
减震器的活塞杆缓冲装置技术指标
减震器的活塞杆缓冲装置技术指标减震器的活塞杆缓冲装置是一种常见的汽车零部件,用于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
它起到缓冲和稳定车身的作用,提高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活塞杆缓冲装置的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缓冲力:活塞杆缓冲装置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提供缓冲力,用于吸收和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
缓冲力是指减震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阻尼力,可以通过测试和测量来确定减震器的缓冲力大小。
减震器的缓冲力应该能够适应不同路况和行驶状态下的车辆振动,保持车身的稳定性。
2. 线性度:活塞杆缓冲装置的线性度是指减震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缓冲力与活塞杆位置之间的关系。
线性度越好,减震器在不同行驶状态下提供的缓冲力越稳定。
线性度可以通过实验测试和模拟计算等方法进行评估和判断。
3. 调节性能:活塞杆缓冲装置的调节性能是指减震器能够根据不同的行驶条件和需求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
调节性能包括调节力度、调节范围和调节方式等方面。
一些高级减震器可以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主动调节,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路面情况自动调整缓冲力度,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4. 寿命和可靠性:活塞杆缓冲装置需要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可靠性,以保证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减震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不断的冲击和振动,因此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对于减震器的寿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5. 尺寸和重量:活塞杆缓冲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对于车辆的整体重量和空间占用有一定影响。
尺寸和重量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减震器的功能需求和车辆的结构布局,以实现最佳的平衡。
6. 环境适应性:活塞杆缓冲装置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温度,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在恶劣的路况和气候条件下,减震器需要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的性能。
7. 安装和维修便捷性:活塞杆缓冲装置的安装和维修便捷性对于车辆制造商和维修人员来说都非常重要。
合理的设计和结构可以使减震器的安装和维修更加便捷,减少工时和成本。
减震缓冲胶的原理和作用
减震缓冲胶的原理和作用减震缓冲胶是一种能够减少外界冲击和振动对物体产生的影响的材料。
它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
减震缓冲胶的原理和作用是通过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量,从而保护物体免受损坏。
减震缓冲胶的原理主要包括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材料的本身特性。
首先,减震缓冲胶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硅胶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柔软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力和振动能量。
其次,减震缓冲胶的内部结构通常是由气泡、孔隙、网状结构等组成,这些微观结构可以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使冲击能量得到分散和消耗。
减震缓冲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冲击力:减震缓冲胶能够吸收和分散外界冲击产生的能量,降低冲击力的作用时间和大小,从而减少对物体的冲击。
2. 缓解振动:减震缓冲胶能够通过其内部的弹性结构,降低机械设备或交通工具等产生的振动能量,减少振动对物体的侵害。
3. 保护物体:减震缓冲胶能够在外界冲击作用下,吸收和分散能量,从而降低物体的受损程度。
在一些脆性材料或易碎物品中,减震缓冲胶能够有效地减少物体破裂或损坏的可能性。
4. 提高工作效率:减震缓冲胶能够减少机械设备或电子产品等的振动和冲击,从而提高它们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减震缓冲胶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以几个具体的领域为例进行介绍:1. 汽车工业:减震缓冲胶常用于汽车减震器、轮胎等部件中,能够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振动,提高乘坐舒适度和行驶稳定性。
2. 电子产品:减震缓冲胶常用于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和电子元件周围,如手机、电脑等,能够减少外界冲击和振动对电子产品的影响,提高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 建筑工程: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减震缓冲胶常用于地震、风力等自然力的减震和缓冲,能够保护建筑物免受损坏。
4. 运动装备:减震缓冲胶常用于运动装备,如跑鞋、球拍等,能够减少运动时对关节和肌肉的冲击,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总之,减震缓冲胶通过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量,减少振动和冲击对物体的侵害,保护物体免受损坏。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地震是世界各地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震减灾成为了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结构消能减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地震减灾措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1.液体阻尼器:液体阻尼器是一种常用的减震装置,它利用液体的黏性来消耗地震能量。
液体阻尼器通常由一个密封的容器和内部的流体组成,地震发生时,流体在容器中产生摩擦和阻力,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力。
液体阻尼器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
2.弹性材料:弹性材料是一种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吸收和释放能量的材料。
它通常用于建筑结构的隔震层或缓冲层,能够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力和振动。
常见的弹性材料包括橡胶、聚合物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弹性特性和高耐久性。
3.摩擦减震器:摩擦减震器是一种利用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对地震力进行减震的装置。
它通常由两个平行的金属板之间夹有摩擦材料组成,地震发生时,摩擦材料中的摩擦力能够减轻建筑物的振动和变形。
4.惰性质量块:惰性质量块是一种重点落在建筑结构顶部的质量块,它的质量较大,能够增加建筑物的弹性周期,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力。
惰性质量块通常由钢材或混凝土制成,它的设计需要考虑地震荷载和结构响应等因素。
1.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结构消能减震技术能够有效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力和振动,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这对于地震频繁的地区来说尤为重要,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减少地震后的修复成本:由于结构消能减震技术能够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降低修复成本和时间。
这对于城市的恢复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结构消能减震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变形和振动,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这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减振中的缓冲胶的作用
减振中的缓冲胶的作用
缓冲胶是一种高弹性高韧度的橡胶类制品,属于汽车改装类配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安装在汽车悬挂系统的螺旋弹簧处,起到缓冲避震作用并对避震器起到保护。
具体来说,缓冲胶可以全面提高驾乘平稳性,增强驾驶舒适感,享受驾驶乐趣;能够有限减弱车身震动,吸收悬挂系统的噪音;解决弹簧疲软问题,提高车身0.2-0.3厘米,但不能有效提高承载能力;有限缓冲和吸收崎岖路面导致的瞬间压力,避免减震系统受损(敬告:超过限制将损坏减震系统)。
HJD-II缓冲减震挡车器工作原理_缓冲减震挡车器产品说明_缓冲减震挡车器使用过程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HJD-II型缓冲减震挡车器
产品介绍
一、结构及特点:
1.该挡车器为四级挡车,(客车、货车使用于四级挡车,机车、轨道车使用于三级挡车)具有缓冲挡车性能。
2.挡车器支架采用重型角钢焊接和低座焊接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支架无螺栓连接,整体受力强度高。
3.在挡车器前端1.5米处增设缓冲铁鞋组一套。
当车辆接近挡车器时,车轮先接触铁鞋组进行缓冲降速,然后车钩冲击挡车器缓冲簧起到减振作用,既起到减振挡车又减轻车辆强烈冲撞,当车辆后退时,缓冲铁鞋组自动回复原位。
4.挡车器头部安装抗冲击减振弹簧,当机车车辆车钩撞击挡车器头部弹簧起到减振降冲击力,降低了重力加速度,大大提高了挡车器挡车能力及挡车器受冲撞位移量,延长挡车器使用寿命。
5.挡车器上部安装反光标志牌及光控红色信号灯,白天和晚上标志十分醒目。
6.辅助挡车器为四组,每条钢轨两组。
网址:
二、主要技术指标:
1.安装在铁路标准规矩:1435mm
2.适用于:43#、50#、60#钢轨
3.挡车器挡车头部中心距:850mm
4.冲击挡车车速:≤20公里/小时
5.副挡车组与挡车器距离为:300mm
三、辅助说明:
1.厂方提供挡车器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及安装图各一份。
本挡车器经铁道部产品质检中心检验合格。
2.安装位置:线路终端。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一、引言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技术和减震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隔震和减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
本文将重点介绍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二、什么是减隔震技术减隔震技术是指在建筑结构中采用某些措施,使得建筑结构在地震或其他振动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散能量,从而达到减少结构受到的振动幅度和加速度的目的。
三、传统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传统建筑结构在受到外界振动时,由于其刚度较大,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和加速度。
这种位移和加速度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发生不可逆性破坏,并且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四、减隔震技术原理1. 减振器减振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消除机械系统振动的装置。
减振器可以通过调节系统的固有频率、增加阻尼比或者改变系统质量来消除振动。
在建筑结构中,减振器可以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和阻尼来减少结构受到的振动幅度和加速度。
2. 隔震支座隔震支座是一种能够将建筑物与地面分离的装置。
隔震支座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受到地面运动影响的程度,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破坏。
3. 填充材料填充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和消散能量的材料。
在建筑结构中,填充材料可以通过吸收和消散地震产生的能量来减少结构受到的振动幅度和加速度。
4. 弹性支撑弹性支撑是一种通过改变结构刚度来减少结构受到振动幅度和加速度的装置。
弹性支撑可以通过调节弹簧刚度和阻尼来实现。
五、减隔震技术应用实例1. 台北101大楼台北101大楼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高度达到了508米。
为了保证大楼在地震情况下的安全性,建筑师使用了多种减隔震技术,包括减振器、隔震支座和填充材料。
2. 日本东京塔日本东京塔是一座高约333米的电视塔。
为了保证塔的安全性,建筑师在塔的基础上设置了隔震支座和填充材料。
3. 美国旧金山湾大桥美国旧金山湾大桥是一座跨越旧金山湾的悬索桥。
为了抵御地震对桥梁结构造成的影响,工程师在桥梁结构中采用了多种减隔震技术,包括弹性支撑和减振器。
减隔震技术简介
减隔震技术简介
减隔震技术是一种应用在建筑物和桥梁结构中的防震技术,旨在
减少地震或其他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该技术通过使用隔震装置,将
建筑物与地基隔离,从而减少地震产生的水平震动传递到建筑物的结
构中。
隔震装置一般由橡胶、钢板或钢球等材料制成,通过各种方式与
建筑物的结构连接起来。
在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可以吸收震动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避免将震动传递给建筑物。
由于隔震装置的存在,建筑物获得了更好的抗震性能,并能够在地震
后恢复正常使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减隔震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核电站
等重要结构中。
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
结构造成的破坏,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虽然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但仍然需要
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设计,以及地震的特点和强度,才能确
保该技术的有效性。
因此,在实施减隔震技术时,需要进行详尽的结
构分析和设计,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发生
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减隔震技术是防震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来说
尤为重要。
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还可以为人们创造更
安全的生活环境。
汽车用微发泡聚氨酯减振缓冲块技术条件JF03-1010-2013
汽车用微发泡聚氨酯减振缓冲块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微发泡聚氨酯(以下简称PUR)减振缓冲块的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前后轴悬挂系统、各类支座中的减震零件,其材料为微发泡PUR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1690-201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6343-2009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GB/T 7759-1996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Q/CACBW-34-2004 质量内控标准管理规则3 材料微发泡PUR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聚合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减振弹性元件。
4 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材料应符合国家安全、卫生、环保法规的相关要求,在首次认可时供应商应向用户提供材料供应商出具的材料安全数据清单(MSDS)。
4.2 外观质量制品应具有均匀的微孔组织结构,无空穴、过大的气泡、杂质、裂缝、硬结等或其它影响性能的缺陷存在。
4.3 尺寸及偏差制品的尺寸及偏差应符合图样的要求。
4.4 材料性能材料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4.5 制品性能制品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材料性能表2 制品性能5 试验方法5.1 预处理试样应取自同一批次并且应具有相同的质量。
试样在试验前,应在标准环境温度23 ℃±2 ℃,相对湿度45%~55%的条件下,放置24 h以上。
5.2 外观质量用目测方法检查样品的外观质量。
5.3 材料性能5.3.1 密度按GB/T 6343-2009的规定进行试验。
5.3.2 拉伸强度及拉断伸长率按GB/T 528-2009的规定进行试验,选择哑铃状3型试样,试样厚度为5 mm,试验速度为500 mm/min ±50 mm/min。
减隔震的基本原理,适用特点,适用范围
减隔震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控制技术,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结构在地震等外部作用下的振动反应,保护建筑结构和其中的设备设施不受损坏。
下面将从减隔震的基本原理、适用特点和适用范围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减隔震的基本原理减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建筑结构与地基或者基础隔离开来,使得结构在地震等外部作用下的振动响应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减隔震可以通过减小结构的刚度、延长结构的周期、增加结构的阻尼等方式来达到减震的效果。
减隔震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柔度增大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引入柔性支撑装置或者柔性材料,可以有效地增加结构的柔度,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
2. 结构周期延长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建筑结构的振动周期,从而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共振现象,减小振动响应。
3. 结构阻尼增大通过在结构中引入阻尼装置或者利用材料的内摩擦等方式来增加结构的阻尼,从而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幅度和能量。
二、减隔震的适用特点减隔震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适用特点:1. 振动响应降低减隔震能够显著降低建筑结构在地震等外部作用下的振动反应,保护结构和其中的设备设施不受损坏。
2. 结构保护效果好减隔震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结构在地震等外部作用下不受损坏,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
3. 结构整体性好减隔震能够保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减小结构的非结构性损伤,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4. 维护成本低减隔震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降低结构的维修和维护成本,减少业主的经济负担。
三、减隔震的适用范围减隔震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老建筑改造老建筑改造是减隔震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在老建筑结构中引入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2. 新建建筑减隔震技术也适用于新建建筑,特别是对一些对地震抗力要求较高的建筑,如大型公共建筑、重要工矿设施等,可以通过在设计阶段就引入减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震缓冲技术发展综述姓名:尚兴超 学号:511011503 指导老师:梁医一.概述机械振动、冲击问题广泛存在于工程机械[1]、汽车机械、建筑机械、船舶机械、航空航天、武器领域[2]等,减振器和缓冲器主要是用于减小或削弱振动或冲击对设备与人员影响的一个部件。
它起到衰减和吸收振动的作用。
使得某些设备及人员免受不良振动的影响,起到保护设备及人员正常工作与安全的作用,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床、汽车、摩托车、火车、轮船、飞机及坦克等装备上。
振动问题的基本方程为:()e sin n t d x A t ζωωφ-=+从方程中可以看出,系统振动幅值的衰减与阻尼系数大小ζ有关[3],也就是说,震动产生的能量将会被阻尼所吸收。
减震器和缓冲器就是基于此原理而设计的。
二.发展历史世界上第一个有记载、比较简单的减震器是1897年由两个姓吉明的人发明的。
他们把橡胶块与叶片弹簧的端部相连,当悬架被完全压缩时,橡胶减震块就碰到连接在汽车大梁上的一个螺栓, 产生止动。
1898年,第一个实用的减震器 由一个法国人特鲁芬特研制成功并被安装到摩托赛车上。
他将前叉悬置于弹簧上,同时与一个摩擦阻尼件相连,以防止摩托车的振颤。
1899年,美国汽车爱好者爱德华特·哈德福特将前者应用于汽车上。
后来,又经历了加布里埃尔减震器、平衡弹簧式减震器和1909年发明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空气弹簧减震器类似于充气轮胎的工作原理,它的主要缺点是常常产生漏气。
1908年法国人霍迪立设计了第一个实用的液压减震器。
其原理是液流通过小孔时产生的阻尼现象。
20世纪60年代,通用公司麦迪逊工程师研制了把螺旋弹簧、液压减震器和上悬架臂杆组成的麦迪逊减震器,其体积比较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三.研究现状液压缓冲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减震缓冲装置,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
液压缓冲器的工作原理为:当运动物体撞到液压缓冲器活塞杆端部时,活塞向里运动。
由于内筒上小孔的节流作用,腔中的油不能通畅流出,外界冲击能使腔中的油压急剧上升。
高压油从小孔以高速喷出,使大部分压力能转变为热能,由筒体逸散到大气中[4]。
目前,液压缓冲器的研究方向很多,主要是将液压缓冲器进行改良。
一方面,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液压缓冲器进行新结构的设计,如多孔式液气缓冲器,主要依靠设计在液压缸壁上的一系列特殊排列的节流小孔来实现缓冲, 并由惰性气体推动活塞复位。
该型缓冲器的特点是结构紧凑, 吸能量大, 且无反弹, 在保证要求的最大减速度和缓冲行程条件下尺寸最小, 吸收撞击能最高可达到90%以上[5]。
另一方面是对阻尼介质的研究。
如用合成烃和烷基芳烃为基础油,研制出了具有优良的粘温特性、剪切安定性和减震性的减震油,来更好的吸收震动和冲击能量[7]。
利用未硫化硅橡胶的黏弹性、流动性和体积可压缩性制作的弹性胶泥这种新型黏弹性高阻尼材料,由它制作的弹性胶泥缓冲器克服了液压缓冲器、弹簧缓冲器和硫化橡胶缓冲器的缺点,集合了它们的优点,具有特殊的减振缓冲性能和理想的使用寿命[8]。
现在比较热门的是磁流变液和电流变液减震器的研究。
1948年, 美国国际标准化协会学者Jaeak Rabinow 发明了磁流变液材料[9]。
其工作原理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 磁流变液中随机分布的磁极化颗粒沿磁场方向运动, 磁化运动使颗粒首尾相连, 形成链状或网状结构, 从而使磁流变液的流动特性发生变化,阻尼通道两端的压力差发生变化, 从而达到改变阻尼力的目的 [10]。
电流变液是一种在电场作用下。
流体流动特性急剧变化的液体。
这种流体特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电流变效应[11] [12]。
1995年,在第五届国际电流变国际会议上, 人们将电流变液和磁流变液通称为可控流体[13]。
在未加磁场时, 磁流变液表现为牛顿流体的特性, 其剪切应力等于粘度与剪切率的乘积;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 磁流变液表现为宾汉(Bingham)流体的特性, 其剪切应力由液体的粘滞力和屈服应力两部分组成,其流变特性的改变表现为屈服应力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 而液体的粘度不变。
在强磁场作用下能在瞬间从自由流动的液体转变为半固体, 呈现可控的屈服强度, 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14]。
流变液减震器的力学模型主要有Bouc-wen模型、改进的Bouc-Wen模型、Bingham 塑性模型非线性双粘性模型、非线性滞回双粘性模型和非粘性弹一塑性模型等[15] [16] [17]。
基于阻尼介质阻尼的可控性,人们设计了一种加上半主动控制的磁流变减震器,能够很好的抑制共振峰值,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18]。
以及在可控悬架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的电流变减震器,它是一种通过电信号快速连续地对阻尼进行调节的新型减震器[19]。
此外,国外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ang-Hee Yoon 和 Sungmin Park 两人提出了仿生的减震方式[20]。
啄木鸟长着长长的嘴,它不仅通过长嘴啄树觅食,还要靠它在树干中挖洞建巢,互相传递信息或者示威。
每只啄木鸟一天啄树次数高达1.2 万次,每次撞击的减速力达到重力的1200倍,相当于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在撞墙。
要是人类也这样,即使不得脑震荡,恐怕头痛病也是免不了的。
Sang-Hee Yoon 和 Sungmin Park两人在研究了啄木鸟的头部结构后,提出应用此方法进行机械防震。
目前,二人仍在对此进行研究。
三.未来前景减震缓冲技术在高精尖技术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解决好振动和冲击问题,对于高精密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减震器和缓冲器会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减震系统将不仅仅只有减震器,而且会将是有可控减震器、振动传感器、控制中枢组成的闭环系统。
日本的日立公司研制的电磁减震器是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圆筒型线性电动机和弹簧液压减震器四大部分组成的有源悬架系统。
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检测路面凹凸不平的程度,输送给电子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线性电动机产生与减震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反作用力运动行程,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美国博斯公司研制的动力-发电减震器与日本日立所研制的电磁减震器的不同点是取消了弹簧液压减震器, 完全由线性电动机电磁系统组成电磁减震器,不仅进一步简化了系统的结构, 而且可在正常行驶工况下, 具有发电功能[21]。
四.总结本文对减震缓冲技术进行了综述,简单的概括了减震器和缓冲器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前景。
减震防冲击技术将是21世纪的一个热门问题,人们在追求高质量、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道路上,必然要将振动冲击问题解决好。
未来通过自调整的减震器技术,减小甚至消除振动将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1] 范春英,张国田等.液压机械式钻柱减震器的研制[J].石油机械,2009,37(9):68-73.[2] 李鹏,李永建,王瑞林. 大口径狙击步枪液压缓冲器优化分析[J].先进制造技术,2006,25(6):39-47.[3] Singiresu S.Rao著,李欣业,张明路编译.机械振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杨忠敏.减震器的演变[J].汽车运用(月刊),2004,4:18.[5] 晁黎明.液压缓冲器在拖动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机械与电气,2011,7:51-52.[6] 周政,何忠韬.多孔式液气缓冲器单自由度动力学分析[J].铁道车辆,2011,49(5):11-13.[7] 刘婕,李辉,沈虹滨.汽车减震油的研制[J].合成润滑材料,2009,36(3):9-11.[8] 周光强,杨丽娜,杨爱军,孙中战.弹性胶泥特性及其缓冲器的研究进展[J].有机硅材料,2011,25(1):40-43.[9] J Rabinow.The Magnetic Fluid Clutch[J].ATEE Trans,1948,67:1308-1315.[10]M.J.L. Boada;J.A. Calvo;B.L. Boada and V. Díaz.Modeling of a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by recursive lazy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2011,46(3):479-485.[11]Youngwook P.Seo;Hyoung Jin Choi;Yongsok Seo.Analysis of the flow behavior of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 with the aligned structure reformation[J].Polymer,2011,52(25):5695-5698.[12]Thomas C.Halsey.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J].ScienceMagazine,1992,258(5083):761-766.[13]J.D.Carlson,D.M.Catanzarilte,mercialMagneto-rheologieal Fluid Devices[C].Proc.5th Int.Conf on ER Fluid,MR fluid and Assoc.Tec.,w.A.Bullough,Ed.WorldScientific,Singapore,1995:20-28.[14]G.M.Kamath,et al.Analysis and Testing of A Model-Scal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Lag Mode damper[C].53rd Annual Forum of the American Helicopter Society,Virgina Beach,VA,1997:1325-1335.[15]Jr B F Spencer,S J Dyke,M K Sain,et al.Pjenomenological model for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s[J].Eng.Mechanics,1997,123(3):230-238. [16]L Pang,GM Kamath,NM Wereley.Dynamic 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behavior[J].SPIE,1998,3227:284-302.[17]Thomas,M Marksmeier,L.Wang Eric and Faramarz Gordaninejad.An Electro-rheological Grease Shock Absorber[J].SPIE,1998,3327:242-250.[18]祝世兴,田静,金平,秦岩.磁流变减震器结构及控制算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8,36(5):111-113.[19]朱华.可控悬架用电流变减震器[J].研究与开发,2009.1:53-54.[20]Yoon SH;Park S.A mechanical analysis of woodpecker drumm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hock-absorbing systems[J].Bioinspiration & Biomimetics,2011,6(1).[21]吴正权.颠覆传统的未来型电磁减震器[J].摩托车信息,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