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竞赛-无机化学知识共84页文档

合集下载

2024版化学竞赛无机化学绝密

2024版化学竞赛无机化学绝密

针对不同题型的备考方法指导
选择题答题技巧
针对选择题的特点,提供有效的答题技巧,如 排除法、对比法等,帮助考生提高答题速度和
准确率。
填空题答题策略
总结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和常用方法,如守恒法、 差量法等,帮助考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题效率。
计算题解题方法
分析填空题的特点和常见陷阱,给出相应的答 题策略,指导考生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填空。
提供精准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如近似计算、巧算等,帮助考 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04
复查与验算技巧
强调复查和验算的重要性,给 出相应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考 生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05
无机化学前沿领域介绍与展望
新型无机材料研究进展
1 2
新型超导材料 探索高温超导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子设 备性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氧化物的分类与性质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碱性、两性),氧化物的稳 定性与反应性。
氢氧化物的制备与性质
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溶解度、稳定性。
盐类的水解与反应
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与酸、碱、盐的反应。
配位化合物及其性质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01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
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本概念, 如反应热、焓变、熵变和自由能 变等,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吉 布斯自由能判据。
02
03
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如氧化数、氧化剂和还原剂等,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和 电极电势的应用。
04
02
无机化合物性质与反应
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类
配体、中心原子、配位数、配位键。

高中化学竞赛 无机化学

高中化学竞赛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18
3-2.重要化合物
1.CrO3 2.Cr2O3 3.重铬酸盐 24.铬酸盐(CrO 4 ) 5.钼酸盐.
无机化学
19
CrO3
Cr2O3
1.CrO3暗红色晶体,酸酐,强氧化剂
洗 液 K2Cr2O7(s)+2H2SO4( 浓 )=2KHSO4+2CrO3+ H2O (NH3)2Cr2O7 Cr2O3+N2+4H2O 2.Cr2O3绿色粉末.Cr2O3不溶于酸和碱,作催化剂
无机化学
14
2-1.钛. 3d24s2
1.单质:银白色金属.ρ=4.506g .cm-3(铁的一半) 较高机械温度,表面致密氧化膜,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制造 飞机、坦克有关设备. 2. 重要化合物. TiO2,白色粉末,不溶于水、酸,可溶于HF,热的浓H2SO4 TiO2+6HF=H2[TiF6]+2H2O TiO2+H2SO4(浓)=TiOSO4+H2O TiO2作颜料,催化剂,化妆品.


无机化学
16
§14-3铬、钼、钨 [(n-1)d5ns1]
3-1.单质 3-2.重要化合物
无机化学
17
3-1.单质
①都是银白色金属 , 熔沸点很高 , 铬的硬度最大 , 表面易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一定耐腐蚀性,一旦膜被破坏 则易溶于稀H2SO4中,不溶于HNO3和H3PO4 .钼钨可 溶于HNO3+HF中,高温下铬、钼、钨 ②与酸反应 Cr( 无氧化膜 ), 可溶于稀 HNO3 、 H2SO4, Mo、W可溶于HNO3+HF ③与非金属反应. ④易形成合金
无机化学 7
2.化性.

无机化学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合成、用途等方面的一门科学。

它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理解物质的本质和开发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化学键和常见的无机化合物。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性规律排列的表格。

它由横行(周期)和纵列(族)组成。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例如原子量、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等。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各自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元素周期性地变化。

2.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绕着原子核运动。

电子分布在能级上,最靠近原子核的能级能容纳的电子最少,逐渐向外的能级能容纳的电子数量增加。

电子在能级上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则,例如阿拉伯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等。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原子间连接。

化学键的形成可以使得原子外层电子配置更加稳定。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例如氯化钠NaCl。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例如氢气H2。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例如铜Cu。

4. 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有氧化物、酸、碱、盐等。

氧化物是由金属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如氧化铁Fe2O3。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化合物,例如盐酸HCl。

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NaOH。

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例如氯化钠NaCl。

总结: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合成和应用的一门科学。

它涵盖了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化学键和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等基础知识。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本质和探索新材料的发展。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无机化学的更多内容,为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化学奥赛自学资料—无机化学全部知识要点及配套练习

化学奥赛自学资料—无机化学全部知识要点及配套练习

化学奥赛⾃学资料—⽆机化学全部知识要点及配套练习奥赛⾃学资料—⽆机化学全部知识要点及配套练习⼀.⽆机化学(理论部分)知识点应⽤归纳1、⽆机物(分⼦或离⼦)构型:(1)简单分⼦(或离⼦):(2)配合物:2、物质的熔、沸点(包括硬度):(1)晶体类型:原⼦晶体,离⼦晶体,⾦属晶体,分⼦晶体(2)离⼦晶体:(3)分⼦晶体(4)⾦属晶体:⾦属键(与价电⼦、价轨道有关)3、物质的稳定性:(1)⽆机⼩分⼦:(2)配合物:4、物质的磁性:(1)⽆机⼩分⼦:MO (掌握双原⼦分⼦轨道能级图)(共价双原⼦分⼦)(2)配合物:5、物质的颜⾊:(1)⽆机⼩分⼦:极化理论(2)配合物:6、⽆机物溶解度:(1)离⼦晶体:(2)共价化合物:7、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影响因素(1)溶液酸、碱度(2)物质的聚集状态8、化学反应⽅向:(1)热⼒学数据:(2)软硬酸碱理论9、分⼦极性、键的极性、键⾓、键长等:10、推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级组取值,选择—组合理量⼦数:四个量⼦数取值规则11、溶液中有关质点浓度计算: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解离平衡:利⽤多重平衡规则,K是关键12、常见的基本概念:对⾓线规则;惰性电⼦对效应;Lewis酸、碱;质⼦酸、碱;缓冲溶液;屏蔽效应;钻穿效应;同离⼦效应;盐效应;镧系收缩;电负性;电离势;电⼦亲合势;晶格能;键能;有效核电荷及求法等。

⼆.⽆机化学(元素部分)(1)结构(2)性质:重点是化学性质第⼀讲分⼦结构(molecular structure)1-1 离⼦键理论⼀、基本要点活泼⾦属和活泼⾮⾦属的原⼦反应时,⽣成的化合物如NaCl等都是离⼦型化合物,它们具有⼀些固有的特征,如它们都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具有较⾼的熔、沸点,在熔融态或⽔溶液中可导电等。

这种由于原⼦间发⽣电⼦转移,⽣成正负离⼦,并通过静电库仑作⽤⽽形成的化学键称为离⼦键。

通常,⽣成离⼦键的条件是两原⼦的电负性差⼤于1.7以上,由离⼦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键化合物。

2020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修订版)08分子结构第一节离子键等(共85张)

2020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修订版)08分子结构第一节离子键等(共85张)

HCl 键的离子性 = 0.18/1 × 100% = 18%
一些物质的分子偶极矩 (×1030 Cm)
分 H2 Cl2 N2 O2 CO2 CS2 CH4 SO2 H2O NH3 HF HCl HBr HI 子 式
0 0 0 0 0 0 0 5.33 6.17 4.9 6.37 3.57 2.67 1.40
(A) 电荷数: NaCl 、MgO (B) 离子半径:d = r + r+
r r+
• 可由实验求得离子半径 • 常用的离子半径数据: Pauling 表8-4 (p 168) 、附录12 (p 320)
离子半径的规律 (a) 负离子 > 正离子 :F (133 pm) > Na+ (98 pm)
磁矩为矢量, m
铁磁性、顺磁性、逆磁性物质: 1. 逆磁性物质: ① 分子中所有电子已配对,上述 磁矩互相抵销,净磁场为 0。 ② 在外磁场诱导下,产生“诱导 磁矩”,但方向与外磁场相反— 在外磁场中,部分磁力线被推开。
铁磁性、顺磁性、逆磁性物质
2. 顺磁性物质: ①有未成对电子,净磁场不为0,但较弱。 ②“诱导磁矩”与外磁场方向一致,外磁场
分子的(电)极性 分子的极性大小用“偶极矩”来衡量。
偶极矩 (Dipole moment, ) 是矢量。 = q d
d: 正、负电荷重心之间的距离 (m) q: 偶极上电荷量C (coulomb) 电子电荷 为 1.60×1019 C,d 常为1012 m ,
即pm级,故 常为1030 C•m数量级。
共价性 8 82.4 30
Note: 没有100%的离子键. 对于NaCl :
△X = X(Cl) X(Na) = 3.16 – 0.93 = 2.23

高中化学竞赛 无机化学6

高中化学竞赛 无机化学6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6高中化学竞赛中的无机化学部分,是一个充满挑战与趣味的领域。

在这其中,第六部分的知识更是涵盖了众多关键的概念和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原子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其结构对于理解化学性质至关重要。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围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种类,而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共同决定。

电子在不同的能级轨道上运动,其分布遵循特定的规律。

比如,能层、能级、原子轨道等概念,都是理解电子运动状态的重要基础。

说到化学键,这可是无机化学中的重点。

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通常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

共价键则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金属键则存在于金属单质中,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决定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比如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而共价化合物的性质则较为多样。

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工具。

在高中化学竞赛中,对元素周期表的深入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形成。

再来看看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是其中的一大类,包括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酸和碱的性质和分类也是重要的考点。

强酸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而弱酸弱碱则部分电离。

盐的种类繁多,有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等。

了解它们的水解规律对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非常关键。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也是竞赛中的重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而化学平衡则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发生移动。

通过勒夏特列原理,我们可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在无机化学的实验部分,各种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需要我们熟练掌握。

九年级化学竞赛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竞赛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竞赛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结构、组成、性质及变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化学竞赛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介绍九年级化学竞赛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机化学1. 烃:烃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的连接方式,烃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饱和烃中的碳原子之间是单键结合,不饱和烃中的碳原子之间存在双键或三键结合。

2. 醇: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羟基的位置和数量,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3. 酸和碱:(1)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

(2)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3)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九年级化学竞赛中重要的工具,可以展示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将元素分类排列,并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组。

2. 化学键:(1)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2)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3)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内部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学键。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1)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金属铁等。

(2)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等。

2. 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或测量获得,如颜色、硬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等。

3. 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但化学性质不变,如物质的相态变化、溶解等。

(2)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产生新的物质,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完整word版)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完整word版)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四节:反应速率理论与反应机理简介
1、 r H m = Ea (正)— Ea (负)
2、由普通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活化能
第五节: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1、 催化剂是指存在少量就能显著加速反应而本身最后并无损耗的物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每一种气体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3、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
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的作用被称为催化作用。
2、 催化剂的特征:
⑴催化剂只对热力学可能发生的反应起催化作用,热力学上不可能发生的反应,催化剂对它
不起作用。
⑵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途径(又称反应机理),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它同时加快了正
逆反应速率,缩短了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并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⑶催化剂有选择性,不同的反应常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即每个反应有它特有的催化剂.同种
第四节:Hess 定律
1、 Hess 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或分几步完成,其总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总是相等的。其
实质是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
2、 焓变基本特点:
⑴某反应的
r
H
m
(正)与其逆反应的
r
H
m
(逆)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即
r
H
m
(正)=—
r
H
m
(逆)。
⑵始态和终态确定之后,一步反应的
表现出无限稀释溶液特性时溶质的(假想)状态。标准质量摩尔浓度近似等于 标准物质

化学竞赛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 氧B. 硅C. 铝D. 铁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代表性特征是什么?A. 非金属性B. 金属性C. 稀有气体D. 放射性3.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的变化趋势是什么?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先增大后减小D. 无规律变化4.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CaOC. H2OD. FeS5.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之间通过什么相互作用?A. 离子键B. 共价键C. 金属键D. 范德华力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周期被称为长周期。

7. 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_______。

8.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_______和_______之间。

9. 金属晶体的导电性是由于_______的存在。

10. 一个典型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描述什么是离子晶体,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解释什么是配位数,并给出一个常见的配位化合物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2O3,计算其摩尔质量。

14. 假设有1.0摩尔的NaCl溶解在1升水中,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C5. C二、填空题6. 四7. 氯(Cl)8. 金属非金属9. 自由电子10. NaCl三、简答题11. 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形成的晶体。

例如,NaCl(氯化钠)就是一个典型的离子晶体。

12. 配位数是指一个中心原子或离子周围所连接的配体数量。

例如,[Fe(H2O)6]3+中,铁离子的配位数是6。

四、计算题13. Fe2O3的摩尔质量= 2 × 55.845(Fe的摩尔质量)+ 3 × 15.999(O的摩尔质量)= 159.688 g/mol。

高中化学竞赛全套课件(无机化学)

高中化学竞赛全套课件(无机化学)
8.配合物 路易斯酸碱。配位键。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 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 卤离子、氨、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重要 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 应的关系(定性说明)。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事实。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配合物的 磁性和稳定性。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说明Ti(H2O)63+的颜 色。软硬酸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
化学——实用的、创造性的中心科学。
无机化学——一个古老的学科。近60多年来飞跃 发展,与其他学科交叉产生许多边缘学科。
无机化学的前沿领域: 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 无机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等。
无机化学课程——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类专业以及 近化学类专业的第一门重要化学基础课。
无机化学内容: 1.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第1~7章); 2. 物质结构基础理论(第8~11章); 3. 元素化学基本知识(第12~18章)。
9.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 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0.晶体结构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晶 胞(定义、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点阵 (晶格)能。配位数。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常见的晶体结构类 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 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
3.溶液 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 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 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的形成和破坏。 胶体的分类。胶粒的基本结构。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变化
首先是固体蜡烛受热融化(物理变化),然后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它 们不是相互孤立的。
NaOH溶液的蒸发 裂解气的分离 氢气的压缩 乙烯的聚合
01
D
01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02
C-----12 Al-----27
03
S------32 K------39
04
----16 Fe-----56
05
-----31 Ca-----40
06
常见元素的原子量: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量,它是微粒的一个集合。
03
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约为6.02 × 1023.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它是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理论研究除碳氢化合物以外的一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门学科。
碳的化合物除较简单的如:CO2、CO、CS2、碳酸盐等仍属于无机物外,其余均属于有机物质。
1.无机化学
3
2
4
1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01
KW=[H+] [OH-]=1×10-14
04
水的电离
02
用精密仪器可以测出水的微弱的导电能力,这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03
01
02
03
04
05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化学竞赛如何搞定无机化学

化学竞赛如何搞定无机化学

化学竞赛如何搞定无机化学一、教学内容1.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2.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3. 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4.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能够准确、规范地命名各类无机化合物;2. 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提高其对无机化合物结构的认识;3. 培养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能够分析判断化学反应的性质和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2.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3. 无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无机化学》;2. 课件或黑板;3. 各类无机化合物的模型或图片;4. 化学试剂及相关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钢铁生锈、酸碱中和反应等,引导学生思考无机化学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通过示例使学生掌握命名方法;分析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各种键的概念;介绍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以及它们的判断方法。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析其反应类型,解释反应原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化学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2.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3. 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及其判断方法。

七、作业设计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的反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使学生掌握了命名的基本方法;分析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提高了学生对无机化合物结构的认识;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无机化学奠定了基础。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参考资料(全)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参考资料(全)

绪论1.化学:在分子、离子和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及其内在联系的科学。

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变化的特点:原子核组成不变,发生分子组成或原子、离子等结合方式的改变;(2)认为物理变化不产生质变,不生成新物质是不准确的,如:2H+31H==42He+10n是质变,产生了新元素,但属于物理变化的范畴;1(3)化学变化也有基本粒子参加,如:2AgCl==2Ag+Cl2就有光子参加;(4)物质2.无机化学:除去碳氢化合物及其大多数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和他们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进行研究和理论解释的科学。

(莫勒提法)3.怎样学习无机化学?(1)你所积累的好的学习方法都适于学习无机化学。

(2)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

提倡写预习笔记。

(3)课上精力集中,边听边看边想边记,眼、耳、手、脑并用。

(4)课后趁热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消化,不欠账。

(5)提高自学能力,讨论课积极发言。

(6)随时总结,使知识系统化。

达到书越读越薄之目的。

(7)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化学实验。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教学目标:1.学会一个规则:斯莱特规则;2.掌握两个效应:屏蔽效应、钻穿效应;3.掌握三个原理:能量最低、保里不相容、洪特规则;4.掌握四个量子数:n、l、l、m s5.掌握五个分区:s、p、d、ds、f6.掌握六对概念;7.掌握七个周期;8.掌握八个主族八个副族。

重点: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个原理,核外电子的四个量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其及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难点: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概念及应用;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做适量练习题和作业题。

教学内容:§1-1经典物理学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1原子的核形结构1708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认:原子是由中央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周围若干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遇到的问题:电子绕核运动,将不断辐射电磁波,不断损失能量,最终将落到核上,原子因此而消亡实际与此相反,原子是稳定存在的,急需找到理论解释。

2024版化学竞赛无机化学绝密课件

2024版化学竞赛无机化学绝密课件
运用数学方法或化学计算技巧,求解 未知数或验证假设。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建立 数学模型或化学方程式。
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合理和准确, 注意单位换算和有效数字的处理。
05
历年真题回顾与模拟训练
历年真题分析及考点总结
分析历年真题的出题 规律和难度变化趋势, 为学生提供备考方向。
针对历年真题中的易 错点和难点进行深入 剖析,提高学生的解 题能力。
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如硝酸盐、硫酸盐 等。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的通性
重要的非金属盐
包括氧化性、还原性、与金属反应生 成离子化合物等。
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如铵盐、磷 酸盐等。
非金属的氧化物和含氧酸
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如硫酸、硝 酸等。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酸碱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包括中和反应、水解反应等。
酸碱指示剂和pH值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pH 值的测定方法。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关系,沉淀的生 成、溶解和转化。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组成和性质,缓冲作用原 理和缓冲溶液的应用。
03
无机化学实验技能与操作
实验室安全知识与操作规范
实验室安全守则
01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注意个人及他人安
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各族 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如s区、p区、d区、f区元 素的性质特点。
元素性质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 性质差异,以及元素性质 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σ键和π 键)、金属键等基本概念 及特点。
分子结构
分子的空间构型、键长、 键角等参数,以及分子的 极性和非极性。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在高中化学竞赛的领域中,无机化学无疑是一座巍峨的山峰,等待着学子们去攀登和征服。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从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到各种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从化学反应的原理到实际应用,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与魅力。

首先,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石。

它不仅仅是一张罗列元素的表格,更是揭示元素性质规律的密码图。

沿着周期表的横行和纵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元素的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这些规律为我们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比如,碱金属元素(锂、钠、钾等)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而卤族元素(氟、氯、溴等)则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无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氧化物、酸、碱、盐是其中常见的几大类。

氧化物又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钠、氧化钙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而两性氧化物如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酸和碱的性质也是竞赛中的重点。

强酸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而弱酸弱碱则部分电离。

常见的强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盐的种类更是丰富多样,正盐、酸式盐、碱式盐都有各自独特的性质。

化学反应是无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在竞赛中经常出现。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关键。

通过化合价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

酸碱中和反应则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沉淀反应则涉及到溶度积的概念,通过比较离子积和溶度积的大小,可以判断是否会生成沉淀。

在无机化学的学习中,实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化学反应的现象,验证理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