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非共沸混合制冷循环的系统性能实验指导介绍模板
制冷循环系统性能优化与实验研究
制冷循环系统性能优化与实验研究1.介绍制冷循环系统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商业和家庭设施的技术。
冷却过程中,系统通过循环制冷剂来吸收热量,将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制冷循环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和实验研究,以提高其效率和节能性,同时降低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
本文将介绍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优化和实验研究方法。
2.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原理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制冷剂直接或间接地吸收热量,将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实现冷却的目的。
制冷循环系统通常由五个主要组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制冷剂。
这些组件一起工作,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将制冷剂从压缩机压缩,冷凝在冷凝器中,通过膨胀阀膨胀,最后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
这个过程不断循环,直到达到所需要的冷却效果。
3.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优化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优化是提高系统效率和节能性的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优化:3.1 压缩机的选择和调节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其选型和调节对系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压缩机型号和调节压缩机运行参数,达到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
例如,采用具有高效率和稳定性能的压缩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节压缩机出入口压力、温度和电流等参数,以降低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
3.2 冷凝器的设计和维护冷凝器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件之一,其设计和维护对于系统温度控制和能量转移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通过控制冷凝器的温度和流量,调节系统工作状态,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冷凝器的清洗和保养,以保证其长期高效运行。
3.3 膨胀阀的调节和维护膨胀阀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关键组件之一,对于系统的蒸发效率和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可以通过调节膨胀阀的开度和压力,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速度,以提高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对膨胀阀的清洁和维护,以避免故障和性能衰减。
非共沸混合制冷循环的系统性能实验指导书
非共沸制冷体系运行试验指点书试验项目名称:非共沸制冷体系运行开出试验类别:分解性所属课程:制冷道理与装备本项目试验学时数:2(请求必做)编制人:李改莲一.试验目标懂得非共沸分凝轮回制冷体系的构成;控制载冷剂体系中冷量是若何实现的,以及制冷道理的应用.进步应用所学常识的才能.剖析息争决问题的才能.二.试验场地制冷与空调体系试验室三.重要试验装备及解释.仪器.材料.对象非共沸分凝轮回制冷体系(冷却液轮回泵)分解试验装备及配套电源等.图1 非共沸分凝制冷体系道理图A-紧缩机 B-分凝器 C-集管 D-组合换热器 E-气液分别器 F-湿润过滤器 G-毛细管ⅠH-气液分别器I-毛细管ⅡJ-气液分别器 K-毛细管Ⅲ L-毛细管ⅣM-蒸发器 N-卸荷阀 O-膨胀容器 P-限流管图2 非共沸分凝制冷轮回装备(恒温冷却槽)装备参数:四.根本内容与步调.请求(一)根本内容1.试验开端之前,熟习试验装配各个部分,测试内心装配及要调节的部件,做好其它预备工作.细心研读试验装配图,懂得各个部件的感化.2.熟习制冷主机及载冷剂体系.(二)开机前的检讨预备工作1.检讨制冷机组电源是否接通,电压是否正常.2.检讨载冷剂是否添加,若未添加需即时添加必定量,并检讨其流淌环路是否疏浚,做到不泄露.(三)开机及运行操纵合上总电源电闸,接通电源,在控制屏上设定好运行模式及各参数的设定.1.开动载冷剂磁力搅拌泵:2.开启电源开关,启动紧缩机,留意不雅察紧缩机预热器是否运行.;3.全部体系周全巡查一次,不雅察各运行参数及运转情形有无平常.(四)停机操纵1.正常停机五.试验成果请求1.熟习各体系装备2.描写复叠制冷体系的构成3.描写轮回泵流程4.测定紧缩机系吸.排气压力;5.测定载冷剂进.出口温度,开机到稳固工作时光;67.将成果制成表格.剖析机组机能的重要身分.六.考察内容与方法(一)考察内容1.试验时代的考勤;2.分解应用理论常识剖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才能等;3.试验成果:试验陈述等.(二)考察方法1.教室成绩(考察内容中1.2项);2.试验陈述成绩;3.考察成绩计入课程期末成绩中.七.重要参考书目《制冷技巧》——时阳.中国轻工业业出版社《制冷道理与装配》——郑贤德.机械工业出版社《制冷紧缩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制冷道理与装备》——吴业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冰箱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分析
从表 4
表 6 同样 可 以 分 析
② 以露 点压 力为饱和温 度对应 的压
得到
,
当控 制 压 力 (冷 凝 压 力 )
.
力为控制压 力时
COP
,
,
可 以获得较高的
,
取饱和温 度 5 4
,
4 ℃
对应的露点
、
同时冷凝 器 的换热量 减 少
。
换热
压 力时 压 缩 机 理 论 功 率 冷 凝 器 放 热 功 率 压 比 排 气温 度 等
0 7/ 3 0
1 4 737
少 提 高 系统 的 C O P
,
同时冷凝
看出 :
0 0 6/ 4
. .
R 290/ 600 R
a
的 摩 尔 配 比在 0
,
.
5/ 5 0
、
器 的放 热 量 也 减 少 对 相 同换 热
时
。
,
曲线 的 重 合 度较高
可 以 很好
面积而言
,
换 热效 果 更 好
~
。
的替 代
出
,
2
。
杨 洋 非共 沸 混 合
.
工
西 质 合 理 的 比 较 标 准[M 】 安
.
西 安 交通 大 学 1 9 9 6
,
5
与表
7
a
对比
,
可 以分 析
.
3
张 金 明 等 非共 沸 混 合 工 质 与 纯 质 制 冷循 环 的合理
.
比 较标
R 2 90/ 600 R
的 配 比在 0
6/ 4 0
.
准 [J 】 国 工 程 热 物 理 第七 界 年 会 会 议 文 中 集 1 9 9 1 阴 建 民 刘 志 刚 刘 成 定 对 臭 氧层 无 破 坏
《制冷原理》实验指导书
《制冷原理》实验指导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 演示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工作原理,观察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和现象;2. 熟悉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操作、调节方法;3. 进行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粗略的热力计算。
二、实验装置演示装置由全封闭压缩机、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2、浮子节流阀、手动换向阀及管路等组成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由转子流量计及换热器内盘管等组成水换热系统,还设有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等测量仪表。
制冷工质采用低压工质R11。
装置的原理如图1、2、3所示。
当系统做制冷(制热)循环时,换热器1为蒸发器(冷凝器),换热器2为冷凝器(蒸发器)。
面板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1制冷(制热)循环演示装置原理示意图图2 制冷循环演示装置原理示意图电流表排气压力表排气压力表图3 制热循环演示装置原理示意图图4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控制面板示意图三、操作步骤1. 制冷循环演示(1) 将手动换向阀调至A1、A2全开,B1、B2全关位置;(2) 打开连接演示装置的供水阀门,利用转子流量计阀门适当调节蒸发器、冷凝器水流量;(3) 开启压缩机,观察工质的冷凝、蒸发过程及现象;(4)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即可记录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器压力,冷凝器和蒸发器进、出口水温参数。
2. 热泵循环演示(1) 将手动换向阀调至B1、B2全开,A1、A2全关位置; (2) 类似上述(2)、(3)、(4)操作步骤并记录全部参数。
四、制冷(热泵)循环的热力计算1. 当系统为制冷循环时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2111t t C G Q p -= [kW] 换热器2的换热量为:)(4322t t C G Q p -= [kW] 压缩机功率为:UI N = 热平衡误差为:%100)(1211⨯--=∆Q N Q Q制冷系数为:NQ 11=ε 2. 当系统为热泵循环时换热器1的制热量为:)(1211t t C G Q p -'=' [kW]换热器2的换热量为:)(3422t t C G Q p -'=' [kW] 压缩机功率为:UI N = 热平衡误差为:%100)(1212⨯'+'-'=∆Q N Q Q 制热系数为:NQ 12'=ε 以上各式中2211,,G G G G ''和为换热器1和换热器2的水流量[kg/s]。
实验4-制冷机性能实验
制冷机性能实验台一、实验装置概述本实验台是我厂首创高效低耗的热泵型空调及制冷换热实验装置。
功能齐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无噪声、结构新颖。
它由制冷循环,水循环和空气换热系统所组成,可进行直流式空调过程演示实验,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和表冷器、换热器性能实验。
二、实验操作一、直流空调过程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演示直流式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2、熟悉空气参数的调节方法3、掌握表冷器冷却能力的测定方法4、进行热工测量及计算的训练。
(二)实验原理:直流空调实验可分夏季空气处理状态及冬季空气处理状态实验。
1.夏季处理过程:新风由调节门、低噪音风机进入风道,经过表冷器冷却去湿达到机器露点后,再经过再加热器加热至所需送风状态达到空调段,在空调段吸热吸湿后排出。
2.冬季处理过程:新风由调节门、低噪音风机进入风道,在预加热段对空气进行等湿加热,通过加湿器对空气绝热加湿,再经过再加热器或换热器加热至所需送风状态达到空调段,在空调段放热后排出。
对空气参数的测定是在具有代表性的通道断面上设置干、湿球热电偶温度计,分别测定断面上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本实验可对空气进行:1.等湿加热:电热器或表面式热水器处理空气。
2.冷却处理:①等湿处理:用表冷器降低空气温度但高于空气露点温度。
②去湿冷却处理:用表冷器降低空气温度使低于空气露点温度。
③等温加湿:含湿量增加,温度近似不变。
在实验中,制冷压缩机组通过板式换热器对冷冻水制冷后,由水泵将冷冻水注入表冷器与空气进行冷量交换来模拟夏季空气处理状态。
模拟冬季空气处理状态时,可参见制冷压缩机的实验步骤。
由于冷冻水在表冷器中与空气进行冷量交换,由此可以计算表冷器的冷却能力。
(三)、操作步骤1、启动风机,利用风门调节风量。
2、启动加湿器(注意:不得在无水的情况下给加湿器加电)。
3、启动水泵Ⅰ、水泵Ⅱ,调节水流量使板换Ⅱ水流量400L/h;使板换Ⅰ水流量100L/h,(如实验时出现冻结则应加大水流量)。
中央空调系统性能实验指导书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名称: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开出实验类别:综合性所属课程:制冷原理与设备、空调用制冷技术本项目实验学时数:2(要求必做)编制人:李改莲一、实验目的了解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掌握常规空调系统中冷量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制冷原理的应用。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场地制冷与空调系统实验室三、主要实验设备及说明、仪器、材料、工具中央空调综合实验设备及配套电控柜等。
图1 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图图2 实验设备实物四、基本内容与步骤、要求(一)基本内容1、实验开始之前,熟悉实验装置各个部分,测试仪表装置及要调节的部件,做好其它准备工作。
仔细研读实验装置图,了解各个部件的作用。
2、熟悉中央空调系统、送风、回风、新风系统。
空调箱原理等。
3、熟悉制冷主机及冷冻水系统、末端(风机盘管)系统。
(二)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工作1、查看中央空调机组电源是否接通,电压是否正常。
2、查看冷冻、冷却两个水系统是否满水,若未充满水时需补水到满水状态。
3、检查压缩机的油面:1/8~3/8(以开机为准)。
4、检查压缩机的油加热:A、第一次开车(间隔较长时间的断电后)必须严格按规定预先加热24小时以上(加热时需打开吸气阀);B、每天开车前的油温在40~50℃,手摸加热器须发烫。
(三)开机及运行操作合上总电源电闸,接通电源,在控制屏上设定好运行模式及各参数的设定。
1、开动冷却、冷冻水泵:A、要求进出口压力差0.05Mpa 左右,水压要稳定;B、观察进出口的温差,冷却水进口温度<40℃;C、视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开启冷却塔风机。
2、水系统启动后,注意观察水量、水压、水温等是否正常,泵和电机运转有无异常声音,如有,应立即停泵检查。
3、打开压缩机的吸、排气阀门:A、先松开夹兰稍许,全开到底,然后倒关1/2圈左右,使三通阀全开;B、旋紧夹兰,上紧阀盖,以防阀门泄漏。
4、打开供液阀。
5、接通380V主电源。
制冷技术实验报告[1]
《制冷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演示制冷(热泵)循环系统工作原理,观察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和现象。
2.熟悉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操作、调节方法。
3.进行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粗略的热力计算。
二、实验装置演示装置由全封闭压缩机、换热器1、换热器2、浮子节流阀、四通换向阀及管路等组成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由转子流量计及换热器内盘管等组成水系统;还设有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等测量仪表。
制冷工质采用低压工质R11。
装置原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当系统作制冷(热泵)循环时,换热器1为蒸发器(冷凝器),换热器2为冷凝器(蒸发器)。
图1装置原理示意图三、操作步骤1.制冷循环演示1)将四通换向阀调至“制冷”位置。
图2 循环流程图2)打开连接演示装置的供水阀门,利用转子流量计阀门适当调节蒸发器、冷凝器水流量。
3)开启压缩机,观察工质的冷凝、蒸发过程及其现象。
4)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即可记录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及水流量等参数。
2.热泵循环演示1)将四通换向阀调至“热泵”位置。
2)类似上述2)、3)、4)步骤进行操作和记录。
[注] 实验结束后,首先关闭压缩机,过一分钟后再关闭供水阀门。
四、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热力计算1.当系统作制冷运行时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Q 1 = G 1 • C p (t 1 - t 2) [kw] 换热器2的换热量为:Q 2 = G 2 • C p (t 3 - t 4) [kw] 制冷系数为:NQ 11=ε2.当系统作热泵运行时换热器1的制热量为:Q ′1 = G ′1 • C p (t 2 – t 1) [kw] 换热器2的换热量为:Q ′2 = G ′2 • C p (t 4 – t 3) [kw]供热系数为:NQ 12′=ε以上各式中:G1 ,G ′1 和G2 ,G ′2 —换热器1和换热器2的水流量 [kg/s] t1 ,t2和t4 ,t3 —换热器1和换热器2水的进、出口温度 [℃] Cp —水的定压比热,Cp=4.1868KJ/kg •℃ N —压缩机轴功率 [kw]1000IV N ⋅=η [kw] 式中:η—电机效率(由指导教师给出) V—电压 [V] I—电流 [A]五、注意事项为确保安全,切忌冷凝器不通水或无人照管情况下长时间运行。
《制冷技术》实验指导书
制冷技术实验指导书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实验一食品冷藏库制冷设备现场教学学时数: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氟利昂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2.了解制冷系统主要设备的外形和结构3.了解制冷系统主要工作原理。
(二)实验项目内容1.压缩机的外部结构和管道连接2.制冷热交换器的类别、结构和管道连接3.制冷辅助设备的结构和管道连接(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制冷压缩机、风冷式冷凝器、高压贮液筒、干燥过滤器、视液镜、电磁阀、热力膨胀阀、蒸发器(冷风机)、电气控制箱。
制冷原理图参考图1。
(四)实验室名称气调库实验室。
图1 气调库制冷系统原理图制冷压缩机:制冷(剂)循环的动力源泉。
冷凝器:冷却过热制冷剂,使过热气态制冷剂相变为液态制冷剂。
高压贮液器:存储缓冲制冷剂,其容量应能够容纳制冷系统所有制冷剂(液态)。
干燥过滤器:过滤杂质,吸收氟利昂内水分(防止冰堵)。
视液镜:观察液态制冷剂的流动状态,也可带指示制冷剂含水量的功能。
电磁阀:控制制冷系统低压蒸发部分的制冷剂供液与否。
热力膨胀阀:节流装置,它是根据干式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大小来控制制冷剂流量大小的。
蒸发器:换热器,蒸发器表面温度比库内空气温度低10℃左右(常规设计)。
因此可将库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设定值。
温控:温度控制器,检测库内温度,与设定值比较,然后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达到控制库温的作用。
高低压控制器(SP):HP>:高压控制,当冷凝压力超过设定值,高压控制器动作,切断压缩机电源并自锁,保护压缩机,需人工手动复位后,才能重新启动压缩机;LP<:低压控制,当蒸发压力低于设定值,低压控制器动作,切断压缩机电源,当蒸发压力回升后,自动复位,重新启动压缩机。
本冷库制冷系统的自动运行:1、温控检测库温,当库温高于设定值,温控开启电磁阀,向蒸发器供液,蒸发器内压力开始升高;2、当蒸发压力升高至低压控制器设定值后,低压控制器闭合,压缩机运转,冷库进入降温工作状态。
制冷循环实验指导书模板
制冷循环实验指导书(1)一、实验名称: 单级压缩无回热制冷循环实验二、实验的基本理论基础: 本制冷循环实验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 由电能转换) , 转换成一定量的热能, 并实现热量的转移, 达到制冷的目的。
本实验还涉及到工质的压力、温度、比容、焓等热力学状态参数。
因此参与实验的人员应具有以上相应的基本知识。
三、实验目的: 经过本实验, 学生能够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熟悉和掌握有关热力学状态参数。
四、实验装置的原理及操作1、实验装置图一为本实验的装置原理图图一图中各温度测量名称如下:(1)压缩机吸气温度(2)压缩机排气温度(3)冷凝温度( 冷凝器出口制冷剂液体温度) (4)节流前制冷剂温度(5)节流后制冷剂温度( 蒸发温度)(6)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发温度(7)冷却水进口温度(8)冷却水出口温度装置面板上除有上述8个温度数显仪表外, 还有制冷压缩机输入功率数显表、蒸发器电加热功率数显表、制冷剂流量数显表、冷却水流量数显表、冷凝压力( 排气压力) 和蒸发压力( 吸气压力) 数显表。
2、装置制冷循环过程装置系统中以R134a为工质( 制冷剂) , 本实验制冷剂按图中箭头方向循环, 低于环境温度的的制冷剂蒸发经压缩机压缩后温度和压力均提高, 进入冷凝器与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 放出凝结潜热成为高于环境温度的液体, 液体经电磁阀B和视液镜, 最后经过节流阀, 压力下降, 温度降低( 大大低于环境温度) , 进入蒸发器吸收气化热量( 热量由电加热器提供) 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 蒸汽经过回热器( 此时回热器不起回热交换作用, 只作为通路使用) 后, 再被制冷压缩机吸入, 完成制冷循环。
3、实验操作步骤参与实验人员应严格按操作步骤操作, 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1)将”开关机”按钮置于”关机”处后, 插上电源。
(2)按顺时针方向将冷却水流量计下方手动调节阀调至零位( 旋不动为止) , 接通冷却水, 按逆时针方向调节手动调节阀, 使流量计浮子处于中间位置。
制冷实验指导
制冷原理与装置实验一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目的]1. 加深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
2. 学习测定压缩机性能的方法。
3. 通过实际测定制冷机运行参数以及计算,分析影响压缩机性能的因素。
[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为教学用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台。
该试验台采用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均采用对流式水换热器。
制冷压缩机的轴功率通过输入电功率来测算。
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台的制冷循环系统见图1,图2为水循环系统简图。
图1制冷循环系统图图2 .水循环系统图1.压缩机,2.冷凝器,3.截止阀,4.干燥过滤器,5.过冷 1.压缩机,2.冷凝器,3.温度计,4.加热器,温度计,6.截流阀,7.蒸发器, 8.吸气温度计, 9.吸气 5.阀门, 6.水泵,7.蒸发器水箱, 8.溢流水箱, 压力表, 10.吸气阀, 11.排气阀, 12.排气压力表9.冷凝器水箱10.流量计,11.出水管13.排气温度计, 14.电流表,15.电压表[实验方法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学习实验指导书和安装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实验台各部分的作用,掌握制冷系统的操作规程和制冷工况参数,熟悉各测试仪表的安装使用方法。
(2)启动水循环系统及制冷系统。
(3)按指导教师要求,参考安装使用说明书介绍的方法调节运行情况。
2. 进行测试:(1)待工况确定后,即可开始测试,测取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吸气温度、排气温度、过冷温度、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进、出水温度及它们的流量、压缩机的输入功率等参数。
(2)为提高测试准确度,要求在稳定的工况范围内,共测取三次数据,以其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3)测试结束后,按使用说明书之规定停止系统工作。
[实验数据处理]1. 制冷量: 式中:Q1:蒸发器换热量,G 2——载冷剂流量(Kg/s )C p ——载冷剂的定压比热(Kj/Kg.c)t 1、t 2----载冷剂的进出口温度(℃)i 1----在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发的焓值(Kj/Kg)i 7----在规定过冷温度下,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的焓值(Kj/Kg)i 1----在实验条件下,离开蒸发器的制冷剂的焓值(Kj/Kg)i 6----在实验条件下,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的焓值(Kj/Kg)v 1----压缩机实际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容(M 3/Kg )v 1----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容(M 3/Kg )2. 压缩机轴功率N=I ·V ·N(Kw)式中:I V 为封闭压缩机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N 为压缩机的效率取0.753. 制冷系数ε=Q/N4. 热平衡误差式中:Q2----冷凝器的换热量 ,G l ——冷凝器水流量(Kg/s )t 1、t 2----冷凝器水的进出口温度(℃)C p ----水的定压比热(Kj/Kg.℃)[思考题]分析影响制冷机性能的因素以及相应措施。
2021年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试验汇报试验小组:小组组员: 0试验时间:一、 试验目1.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组成及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关键作用2. 测定制冷压缩机性能3.分析影响制冷压缩机性能原因二、 试验装置试验台由封闭式压缩机、 冷凝器、 蒸发器、 储液罐、 节流阀、 电加热器、 冷水泵、 热水泵、 冷水流量计、 热水流量计、 排气压力表、 吸气压力表、 测温显示仪表、 测温热电偶等组成小型制冷系统(以下图所表示)。
三、 试验步骤1. 将水箱中注满水, 接通电源后, 开启冷水泵和热水泵, 并调整其流量;2. 打开吸、 排气阀、 储液罐阀门, 开启压缩机, 开节流阀, 右旋调温旋钮, 调整电压使蒸发器进口水温稳定在某一温度值, 作为一个试验工况点;3.当各点温度趋于稳定时, 依次按下测温表测温按键, 观察各点温度值;4.将数据进行统计, 该工况点试验结束。
5.改变热水箱加热电压, 使热水温度上升, 稳定后再对温度、 电流、 电压等数据进行统计, 通常可作3个工况点结束;6.试验完成后, 停止电热水箱加热, 关闭吸气阀门, 等压力继电器动作, 压缩机自停, 关闭压缩机开关, 关闭节流阀, 关排气阀, 继续让水泵循环5分钟后断电, 系统停止工作。
四、 试验数据1. 压缩机制冷量:'171112""161()i i v Q GC t t i i v -=-- (1)式中: G — 载冷剂(水)流量(kg/s);C — 载冷剂(水)比热(kJ/kg);t1、 t2 — 载冷剂(水)进出蒸发器温差(℃);i1 — 在压缩机要求吸气温度, 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比焓(kJ/kg);i7 — 在压缩机要求过热温度下, 节流阀后液体制剂比焓(kJ/kg); i1″— 在试验条件下, 离开蒸发器制冷剂蒸汽比焓(kJ/kg); i6″— 在试验条件下, 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比焓(kJ/kg);v1 — 压缩机要求吸气温度, 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比容(m ³/kg); v1′— 压缩机实际吸气温度、 压力下制冷剂蒸汽比容(m ³/kg)。
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冰箱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分析
文献[】 4认为可以取蒸发 、 冷凝过程 中的平 尽可能的高。 均温度对应国标要求来设计计算 , 但是其 功耗等参数的计算方法还需要改进。
的理论 计算 。
冷凝压力时 , 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能够达
到 最优 ,但 该混 合工质 已经没有 实用价 值 。由于丙烷 ( 20 R 9 )和异丁烷 ( 6 0 ) R 0 a 的非共沸混合物在一定配比下能够很好的 替代 R1 ,而不用对 系统做很大 的改变 , 2
差
31 . 系统各项参数的计算
为例 。 按照饱和 压力与R 的相近原则选取三组配比 , 1 2 并根据饱和温度对 应的泡点压力、 露点压力及饱和温 度对应的泡露点压力的算术平均值 . 分别对这三种冷 凝压 力下的冰箱制冷循环进行了理论计算 。 其结果得 到,当以饱和温度对应 的露点压力作为制冷系统的冷 凝压力. R 9 / 6 0 的质量比在06 时 系统 且 2 0R 0 a 04 / 有较好 的性能参数 . 理论C 值优于 R 2 OP 1 系统 4 % 。 O 关键词 :非共沸混合工质 冷凝压力 制冷循环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冰箱中的使用研 较 ,重点分析其冷凝压力的选取。 究, 主要集 中在制冷剂替代的环保性及部
分性能参数的比较 。 文献[】 1研究了一种非 2R 9 2 0和 R 0 a配比的选取 60 共沸混合工质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 但是 采用美国 国家标准技术局 ( IT) N S 的
根 据饱 和温 度对应 的露 点压 力 、泡
质 量流量 f/ ) gs
单位质量制冷量( g j ) / 单位容积制冷量 f L J ) /
制冷实训_精品文档
《制冷原理与装置》课内实验实训指导书实验一制冷系统初步认识一、实验目的1.熟悉认识“一机二库”制冷系统压缩机及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的构造和工作特点, 制冷系统组成原则。
2.演示一个机组如何向两个不同温度要求库体供液。
3.熟悉蒸发压力调节阀的构造、置设、调节原理。
4.掌握制冷循环系统图。
二、实验场地制冷与空调实验室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工具本系统由一台进口压缩机(法国泰康机组1匹)二只热力膨胀, 二只电磁阀, 6只或7只进口手阀(供教学实验用), 一只蒸气压力调节阀, 四个高低压力表, 二套数字显示温控仪等所组成制冷系统(包括电气部分)。
四、基本内容与步骤、要求1.熟悉实验装置1)由一台制冷机组同时向一个或二个以上的冷库供应冷量, 各库蒸发度(蒸发压力)也不相同, 因为高温库的蒸发温度较高, 低温库的蒸发温度较低, 这时那些需要保持较高蒸发温度(即高温库)的蒸发器出口管路上便装上蒸汽压力调节阀(即背压阀)使阀前的压力保持在调定的范围内, 经过阀的节流使阀后的压力和吸气压力相同, 这样就保证了系统中各个蒸发器在各自不同工况下正常运行。
2)本系统使用的工质R12充灌重量约2Kg, 工质R22充灌重量约2.5Kg。
2.操作要求:1)接通两库蒸发器的管路, 一头拧死, 另一头略为松些, 打开制冷系统、手阀、电磁阀让制冷剂冲进蒸发管路, 略为松些的那头联接器将出现冒气现象, 并发出冒气声, 立即停止冲气, 当即拧紧松一些的那一头联接器, 说明系统已完成排空气手续。
2)正式运转, 合上电源, 合上带锁按钮, 机组开始运行, 逐一打开高低温库的手阀。
3)此时, 高压压力表的读数开始上升, 低压压力表的读数同时下降, 说明系统工作正常。
4)调整高低温库数显温控仪, 根据需要任意可以调节, 一般产品出厂前已调整好了, 客户不必随意调节。
5)当高温库或低温库达到预定值时, 压缩机停止, 系统处于待命状态。
6)操作面板印有控制回路, 并且安置了检测点, 利于检测之用, 通过对检测点的运用, 可以全面了解一机二库的运行状态正常与否, 造成故障的所在何处,4.制冷系统过热设置及运行效果热力膨胀阀的过热调节, 旋下密封螺帽, 顺时钟旋转调节杆, 可增加静止过热度, 逆时针旋转为减小热度。
实验指导书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
2.测定冷机性能(制冷量、功率等)。
3.分析影响冷机性能的因素。
二、实验装置试验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一所示:图一工作原理如图1.压缩机2.冷凝器3.储液罐4.干燥器5.节流阀前温度计6. 节流阀7.蒸发器8.吸气温度9.吸气压力10.吸气截止阀11.排气截止阀12排气压力13.排气温度14. 节流阀后温度计15. 蒸发器冷载体水泵16.加热器17流量计18.调节阀19. 蒸发器前温度20. 蒸发器后温度21. 冷凝器载体水泵22. 流量计23. 调节阀24. 冷凝器前温度25.冷凝器后温度26、27.水箱28.排水阀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预习实验指导书及安装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实验系统各部分的作用,掌握制冷系统的操作规程和制冷工况的调节方法。
2.开启电源,开启循环泵,开启压缩机;3.按指导教师要求并参考安装使用说明书介绍的方法调节实验工况。
4.待工况稳定后记录巡检仪显示参数。
5.待三次记录数据均在稳定工况要求范围内,该工况测试即告结束。
改变工况,重复上述实验。
6.实验结束后,按安装使用说明书规定方法停止系统工作。
制冷压缩机制冷量计算表表1蒸发器热负荷计算表表2冷凝器热负荷计算表表3四、实验数据的整理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做为计算数据。
1.压缩机制冷量对开启式压缩机 21"116711n n i i i i Q Q f ⋅⋅--=νν KW 式中:Q 1 — 蒸发器换热量。
Q 1=G 1·C (t 1-t 2) KW式中:G 1 — 载冷剂(水)的流量。
Kg/sC — 载冷剂(水)的比热。
KJ / Kg ·℃ t 1 ,t 2— 载冷剂(水)的进出口温度。
℃i 1 —在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气的焓 kj/kg i 7—在规定的过冷温度下,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的焓 kj/kg i f —在实验条件下,离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的焓 kj/kg i 6—在实验条件下,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的焓 kj/kg v 1—压缩机实际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气的比容 m 3/kg"1v —在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的比容 m 3/kg n 1—压缩机的额定转速 r/min n 2—压缩机的实测转速 r/min在教学中,小型封闭式制冷压缩机可以认为:i 1 = i 7 i f = i 6 v 1 ="1v n 1 = n 2 Q = Q 1 2.压缩机轴功率η⋅⋅=V I e N kw式中:η— 传动效率(0.75) % 3.A 、制冷系数:eN Q e =b 、效能比EER :此指标考虑到驱动电机效率对耗能的影响,以单位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制冷量大小进行评价,该指标多用于全封闭制冷压缩机。
实验指导书循环式空调过程实验
教学实验循环式空调过程实验装置指导书循环式空调过程实验装置为《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实验设备,可做集中式空调系统不同循环形式—直流式、封闭式和一次回风式的空气调节实验。
可以模拟不同季节的室内的和室外环境及其空气调节的全部过程。
实验装置可实现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冷却和除湿等处理过程,并能对空气的温度、湿度进行测量、显示及控制调节。
学生在实验时,可以对空气调节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观测和实验研究。
实验装置的特点是其冷却为表面冷式和淋水式可互换使用,即可用表冷式也可用淋水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去湿。
一、实验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实验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1、鈦包式蒸发器2、风机3、风管4、E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5、倾斜式微压计(或压差传感器)6、排风孔板流量计7、新风、回风混合混合调节阀8、倾斜式微压计(或压差传感器)9、新风孔板流量计10、A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11、整流孔板12、B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13、控制面板14、电加热器15、蒸气加湿器16、C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17、表冷式冷却器18、高低压表及高低压保护继电器19、水蒸气发生器20、风冷冷凝器21、制冷压缩机22、冷冻水流量计23、冷冻水泵24、膨胀阀25、挡水板26、D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27、淋水式冷却器28、新风调节阀29、排风调节阀实验装置由风管、风机、调风阀门、电加热器、加湿器、表面式冷却器(或淋水式冷却器)、制冷机组、循环水泵等组成,并装有测量风量的孔板、微压计,测量各断面的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测量冷却器进、出水温度的自动显示系统。
通过对调风阀门的调节,可以模拟直流式空调系统(阀门全开)、封闭式(循环式)空调系统和一次回风式(阀门全闭)空调系统。
装置设有一次电加热器和二次电加热器,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设置蒸汽加湿器,可以对空气进行加湿;设置冷却器(表面式或淋水式),可以对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和去湿。
实验指导书-循环式空调过程实验
2、合上电源总开关,接通开关。设置并调整仪表参数,启动风机,改变风机调速旋钮,调节适当风量。
3、按所模拟的工况,有选择地启用制冷压缩机及冷却水泵。调节风量蝶阀及水流量调节流阀(需要时),调节所选择工况中对应的电加热器和电加湿器,待系统达到要求条件并稳定后进行实验测定。
学生在实验时,可以对空气调节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观测和实验研究。
实验装置的特点是其冷却为表面冷式和淋水式可互换使用,即可用表冷式也可用淋水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去湿。
一、实验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实验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1、鈦包式蒸发器2、风机3、风管4、E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5、倾斜式微压计(或压差传感器)6、排风孔板流量计7、新风、回风混合混合调节阀8、倾斜式微压计(或压差传感器)9、新风孔板流量计10、A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11、整流孔板12、B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13、控制面板14、电加热器15、蒸气加湿器16、C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17、表冷式冷却器18、高低压表及高低压保护继电器19、水蒸气发生器20、风冷冷凝器21、制冷压缩机22、冷冻水流量计23、冷冻水泵24、膨胀阀25、挡水板26、D区干球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测点27、淋水式冷却器28、新风调节阀29、排风调节阀
6、使用电源
工作电压:380V(50HZ)压缩机电压:220V(50HZ)
三、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1、实验操作之前:
1)测温热电阻的冷端为室温,显示仪表已由Cu50补偿;
2)调整微压计为水平状态,微压计内的溶液是加了指示剂的煤油,当零点不能够调整时,应加油;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试验台简介本试验台采用图1所示系统,通过阀门的转换,可进行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冷水机组性能实验、水-水换热器性能实验和水泵性能实验。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恒温器电参数仪等设备组成。
压缩机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排气压力分别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状态下。
吸气温度由恒温器2调节蒸发器冷媒水进口温度T9控制,吸气压力由电子膨胀阀控制,排气压力由恒温器1调节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温度T7控制。
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由通过蒸发器的冷媒水进出口温度和流量测出,冷凝换热量由通过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及流量测得。
由此得到压缩机的主辅测质量流量,进而计算出标准工况下的主辅侧制冷量。
压缩机的输入功率由电参数仪测得。
在制冷系统内部安装多个压力和温度测点,可以方便地确定系统内部的状态。
冷水机组性能实验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热力膨胀阀、恒温器等设备组成。
实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冷媒水和冷却水温度。
冷水机组冷媒水进口温度通过调节恒温器2中的电加热器控制,冷却水进口温度通过调节恒温器1中的电加热器控制,而出口温度则通过阀门调节。
冷水机组的输入功率通过电参数仪表测得。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由通过蒸发器的冷媒水进出口温度和流量测出,冷凝换热量由通过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及流量测得。
同时在系统中加入了相应的温度和压力测点,可以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冷水机组的工作特性。
水-水换热器性能实验系统,由冷水机组、恒温器、流量计、水泵等设备组成。
冷热侧流体分别通过冷水机组和恒温器1获得。
换热器冷侧和热侧流体进口温度分别通过恒温器2和恒温器1控制。
通过测量换热器两侧流体进出口温度和两侧的流量,可以求出换热量,在已知换热面积的前提下,可以求出换热器的换热系数K。
水泵性能实验系统,由水泵、流量计、电参数仪等设备组成。
水泵的流量通过流量计测得,水泵的扬程通过水泵进出口压力变送器测得。
在水泵的出口处设立调节阀,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度来改变水泵进口处的参数,获得水泵变工况运行特性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共沸制冷系统运行实验指导书
欧阳光明(2021.03.07)
实验项目名称:非共沸制冷系统运行
开出实验类别:综合性
所属课程:制冷原理与设备
本项目实验学时数:2(要求必做)
编制人:李改莲
一、实验目的
了解非共沸分凝循环制冷系统的组成;掌握载冷剂系统中冷量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制冷原理的应用。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场地
制冷与空调系统实验室
三、主要实验设备及说明、仪器、材料、工具
非共沸分凝循环制冷系统(冷却液循环泵)综合实验设备及配套电源等。
图1 非共沸分凝制冷系统原理图
A-压缩机 B-分凝器 C-集管 D-组合换热器 E-气液分离器 F-干燥过滤
器 G-毛细管ⅠH-气液分离器
I-毛细管ⅡJ-气液分离器 K-毛细管Ⅲ L-毛细管ⅣM-蒸发器 N-卸荷
阀 O-膨胀容器 P-限流管
图2 非共沸分凝制冷循环设备(恒温冷却槽)
设备参数:
四、基本内容与步骤、要求
(一)基本内容
1、实验开始之前,熟悉实验装置各个部分,测试仪表装置及要调节的部件,做好其它准备工作。
仔细研读实验装置图,了解各个部件的作用。
2、熟悉制冷主机及载冷剂系统。
(二)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查看制冷机组电源是否接通,电压是否正常。
2、查看载冷剂是否添加,若未添加需即时添加一定量,并检查其流动环路是否畅通,做到不泄漏。
(三)开机及运行操作
合上总电源电闸,接通电源,在控制屏上设定好运行模式及各参数的设定。
1、开动载冷剂磁力搅拌泵:
2、开启电源开关,启动压缩机,注意观察压缩机预热器是否运行。
;
3、整个系统全面巡视一次,观察各运行参数及运转情况有无异常。
(四)停机操作
1、正常停机
五、实验成果要求
1、认识各系统设备
2、描述复叠制冷系统的组成
3、描述循环泵流程
4、测定压缩机系吸、排气压力;
5、测定载冷剂进、出口温度,开机到稳定工作时间;
67、将结果制成表格、分析机组性能的主要因素。
六、考核内容与方式
(一)考核内容
1、实验期间的考勤;
2、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3、实验成果:实验报告等。
(二)考核方式
1、课堂成绩(考核内容中1、2项);
2、实验报告成绩;
3、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期末成绩中。
七、主要参考书目
《制冷技术》——时阳、中国轻工业业出版社
《制冷原理与装置》——郑贤德。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冷压缩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制冷原理与设备》——吴业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