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子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16全因子实验及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16全因子实验及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小组的试验设计策划如下
1.建立试验目标 本试验的目标是确定不同供应商提拱的压缩机对冰箱的 寿命的影响. 2.确定测定指标(输出变量) 本试验的测量指标为冰箱的MTBF. 3.确定影响因素XS 本试验已确定只考察不同供应商的压缩机对测量指标的 影响,即影响因素只有一个.为压缩机”供应商”. 4.确定可能影响到指标的噪声因素. 本试验中环境振动.温湿度为影响输出的噪声因素. 5.列出DOE试验计划表.
试验水平
试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 1.一般在进行全因子试验设计时,常常选择每个因素2到3个 水平.对于2水平而言,只需考虑其对结果的线性影响,如下 图所示.
y
直线
1 2
2水平
从上图可看,两个水平间是一条直线.
试验水平
2.对于3水平而言,因其结结果Y的影响显示出非线性的特征, 如下图,这意味着须考虑非线性影响.
有:
n=2k 次试验组合.对于2k设计的因子水平,通过代码有多种表示方 式. 1. 用 “+”, “-”号表示,如下: 低水平=“-” 高水平= “+” 2. 用 :+1”, “-1”表示,如下: 低水平=“-1” 高水平= “+1” 1. 用 “1”, “2”表示,如下: 低水平=1 高水平=2
2水平试验中水平的通用代码
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什么是全因子试验设计 全因子试验方法是将每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 做同样数目的试验,例如将每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均做 一次试验. 在一项试验中有K个因素,每个因素有e个水平,则全因子试 验最少需要ek次,如某试验的因素为3个,每个因素的水平数 也是3个,则此试验若进行全因子试验须32=27次.
至于选择哪种表示形式,读者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 但须保证同一试验设计中水平代码的统一.示意如下: 正确表示法 错误表示法

实验设计5-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实验设计5-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无交互作用设计及交互作用设计
全因子试验设计允许对各因子的影响进行全方位评 估,包括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影响评估。 因子间的交互作用
以23设计为例说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设因子为A、B、 C因子影响表如下。
主要影响 2因素交互影响 3因素交互影响
A
AB
ABC
B
AC
C
BC
23无交互作用试验组合 23无交互作用试验组合如下表
全因子试验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特点 1、全因子试验是所有因子和水平的完全组合。 2、全因子试验所需的试验次数为e m即以水平数为底,以
因素数为幂的指数。 3、因为全因子试验是完全组合,其结论是最真实可靠的。 适用场合
全因子试验适用于因素数和水平数均不多的场合, 以获得较精确的分析结论。
全因子试验不适用于因素数或水平数较多的场合, 如: 1、因素数较多
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什么是全因子试验设计
全因子试验方法是将每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做同 样数目的试验,例如将每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均做 一次试验。
在一项试验中有K个因素,每个因素有e个水平,则全 因子试验最少需要e k次,如某试验的因素数为3个,每 个因素的水平数也是3个,则此试验若进行全因子试验, 须32=27次。
假设某个试验设计须对10个因素进行评价,每个 因素有2个水平,如进行全因子试验,须
210=1024 次试验。 2、水平数较多 假设某个试验设计须对3个因素进行评价,每个因 素有8个水平,如进行全因子试验,须进行
83=192 次试验。
在以上两种试验环境下,很难做到如此大的试验量, 即使做到从时间和成本角度考虑也是极不经济的,此 时需要以较少的试验次数,结果又能接近全因子试验 的设计。如传统的多次单因素试验,比较科学的正交 试验以及新出现的均匀试验等,下面讨论全因子试验。

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

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

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
1. 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
计方法,它通过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对照组和实验组,以消除实验
结果的干扰因素,从而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在操作上,需要先确
定实验的研究目的和假设,然后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不同的组别,
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最后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

2. 重复测量实验设计,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是一种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对同一实验对象进行多次测量,以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
果的可靠性。

在操作上,需要确定实验对象的选择和测量指标,进
行多次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3. 因子实验设计,因子实验设计是一种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通过研究多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揭示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
作用。

在操作上,需要确定实验因子的选择和水平,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然后进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从而得出不同因素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

4. 交叉实验设计,交叉实验设计是一种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对
不同实验因素进行交叉组合,以研究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操作上,需要确定实验因素的选择和交叉组合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最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不同因素交互作用的结论。

以上是对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的简要介绍,每种实验设计都有
其特定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假设
进行操作。

多因子实验步骤

多因子实验步骤

=5.14<70.047 ; 分析:查表(可用 Excel 中 FINV 函数计算) F (2,6)
0.05
F0.05 (3,6) =4.78<21.924
所以当显著性水平α =0.05 时,因子 A 的 3 的水
平之间和因子 B 的四个水平之间对合金强度的影响都有显著差异,因子 A 和因 子 B 都是显著的。
多因子实验步骤(以 P62
键入数据
例 1 为例)
一、分析各自变量对因变量是否有 显著影响 ① “分析”—“一般线性模型” —“单变量” ②加入因变量“合金强度”;固定 因子“A 碳的含量”“B 锑与铝的 含量之和” ③“设定”—将“因子与协变量” 栏中的“A 碳的含量”“B 锑与铝的含量之和”拖入右侧“模型” (其他默认),在“平方和”项中选择“类型 I”。点击“继续” ④“确定”输出结果
ˆ =67.100-67.608=-0.508 2
ˆ =68.433 67.608 0.825 3 ˆ =69.767 67”中①②③ ④点击“选项”(如右图)
⑤输出结果
分析:计算参数估计值如
下:
ˆ =67.608
ˆ1 =64.850-67.608=-2.758 ˆ2 =67.075-67.608=-0.533 ˆ3 =70.900-67.608=3.292
ˆ =65.133-67.608=-2.475 1
二、用邓肯多重比较法 对显著因子的各水平均值作比较 (注意: 这一部分与上 “一、 …’中重复, 但必须存在, 所以在做 “一” 的时候同时做“二”便可) 重复“一”中①②③ ④点击“两两比较”,操作如图:
⑤点击“确定”输出结果
分析: 由上面两表框中内容可见因子 A 的任意两水平之间都有显著

全因子设计

全因子设计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Confounding in 2 blocks
Effect AB confounded with block.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The 23 Design Confounded(I)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The 23 Design Confounded(II)
SS pure quadratic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Example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Hale Waihona Puke ANOVA表_Example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2k 因子实验之区集与交络
22 factorial design with Blocking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The ANOVA
ANOVA 表_Example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Example for 24 Design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24因子阶层设计_符号表
请 完 成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ANOVA 表_Example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AD交互作用与回归函

y = β 0 + β 1 A + β 2 D + β 3 AD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Another Example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ANOVA Results
Computer Output (Model Adequacy Checking)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Multiple Comparisons
国云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所

Minitab实验全因子试验设计之实验步骤1计划的创建

Minitab实验全因子试验设计之实验步骤1计划的创建

Minitab实验全因⼦试验设计之实验步骤1计划的创建Minitab实验全因⼦试验设计之实验步骤1计划的创建本实验主要引导学⽣利⽤Minitab统计软件进⾏试验设计分析,包括全因⼦设计、部分因⼦设计、响应曲⾯设计、混料设计、⽥⼝设计以及响应优化,并能够对结果做出解释。

Minitab实验:全因⼦试验设计改进热处理⼯艺提⾼钢板断裂强度问题。

合⾦钢板经热处理后将提⾼其断裂其抗断裂性能,但⼯艺参数的选择是个复杂的问题。

我们希望考虑可能影响断裂强度的4个因⼦,确认哪些因⼦影响确实是显著的,进⽽确定出最佳⼯艺条件。

这⼏个因⼦及其试验⽔平如下:A:加热温度,低⽔平:820,⾼⽔平:860(摄⽒度)B:加热时间,低⽔平:2,⾼⽔平:3(分钟)C:转换时间,低⽔平:1.4,⾼⽔平:1.6(分钟)D:保温时间,低⽔平:50,⾼⽔平:60(分钟)由于要细致考虑各因⼦及其交互作⽤,决定采⽤全因⼦试验,并在中⼼点处进⾏3次试验,⼀共19次试验。

步骤1:全因⼦设计的计划(创建)选择[统计]=>[DOE]=>[因⼦]=>[创建因⼦设计],单击打开创建因⼦设计对话框。

选择两⽔平因⼦(默认⽣成元),在因⼦数中选择4,单击“设计”选项,弹出“设计”选项对话框。

选择“全因⼦”试验次数为16的那⾏,并在“每个区组的中⼼点数”中选择3,其他项保持默认(本例中没有分区组,各试验点皆不需要完全复制)。

单击确定。

单击“因⼦”选项打开,分别填写四个因⼦的名称及相应的低⽔平和⾼⽔平的设置。

单击确定。

“选项”选项可以使⽤折叠设计(这是⼀种减少混杂的⽅法)、指定部分(⽤于设计⽣成)、使设计随机化以及在⼯作表中存储设计等;“结果”选项⽤于控制会话窗⼝中显⽰的输出。

本例中这两项保持默认。

单击确定,计算机会⾃动对于试验顺序进⾏随机化,然后形成下列表格。

在表的最后⼀列,写上响应变量名(强度),这就完成了全部试验的计划阶段的⼯作。

试验设计与分析2因子3因素因子设计

试验设计与分析2因子3因素因子设计

对照A l a b ab c ac bc abc
4 1 1 5 1 3 2 11 24
(对照) A 24 A 3.00 4n 8
对照B l a b ab c ac bc abc
同理可得, 交互作用A×C的总平均效果AC:
对照AC AC
4n
对照AC
ac abc l b a c ab bc
交互作用B×C的总平均效果BC:
BC
对照BC
4n
对照BC
bc abc l a b c ab ac
交互作用A×B×C的总平均效果定义为 AB在C的两个水平下的平均值:
试验设计与分析之
3 设计 2
2.2.2
3设计 2
bc abc
23因子设计就是有三个因子 A、B、C,每个因子都是两 个水平。
高1
因子C
c b
ac ab
因 子
A、B、C为主要效果,AB、 AC、BC为两两交互作用的 效果,ABC为三个因子交互
作用的效果。为便于计算这 些效果,按照类似22设计的 原则和方法作一个立方体, 见图2.2.2。
S AC
22 0.25 16
S BC
42 1.00 16
S ABC
42 1.00 16
总离差平方和为
2 ST yijkl i 1 j 1 k 1 l 1 2 2 2 2
y2 2 2 2 2
16 2 2 2 3 1 6 2 52 78 .00 16
(2)C在高水平时,A效果在B的两个水平下的平均差,即
1 abc bc ac c 1 2n abc c ac bc 2 n n

全因子实验及部分因子实验设计74页文档

全因子实验及部分因子实验设计74页文档
全因子实验及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6

露凝无游源自氛,天高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02 全因子试验设计

02 全因子试验设计

全因子试验设计基本概念
分析阶段3,判断是否达标并验证。
14 全因子试验设计
第一步:判断是否达到目标
• 将预测得到的最优响应变量Y与给 定的目标值相比较 • 判断是否达到目标
第二步:决定下一步策略
• 如果没有达到目标,离目标尚远, 需要新一轮试验(在这次的基础上) • 如果已经达到目标,对最优组合进 行验证试验。
分析阶段
因子清单
连续因子
回归
因子X初步筛选方法(六西格玛方法)
六西格玛方法对于因子分析方法是:从X到Y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DOE
6 全因子试验设计
海选
筛选
精选
主观评价阶段需要有具备工程技术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否 则容易遗漏重要因子。 客观评价阶段需要有具备统计知识的数据分析人员参与,否 则无法进行统计评估。
另一种因子初步筛选的方法——谢宁方法
Dorian Shainin (1914- 2001),中文译作 道林〃谢宁,又译作夏宁。 谢宁致力于改进工业问题解决的专门 技术长达六十余年。他最闻名于世的 是其“谢宁方法”(Shainin Techniques) 或简称谢宁法。 谢宁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不需要分 析者掌握很多的统计知识,只需要简 单的计算,就能获得结论(其后台的 分析方法是采用非参数统计)。
7 全因子试验设计
谢宁方法 常用工具简介
多变异研究
8 全因子试验设计
集中图
成对比较/过程参数调查
部件调查
主要内容
1. 因子的初步筛选方法 2. 全因子设计回顾 3. 全因子设计案例
9 全因子试验设计
全因子试验设计基本概念
一个23全因子试验的完整的模型如下: ������ = ������0 + ������1 ������1 + ������2 ������2 + ������3 ������3 + ������12 ������1 ������2 + ������13 ������1 ������3 + ������23 ������2 ������3 + ������123 ������1 ������2 ������3 + (������������������������������) 实际情况下,一个有效的统计模型不会包含全部的项,很多 项在整个模型中“贡献度”非常小,可以被忽略。 项是否显著的标准:和随机误差相比的F检验结果是否显著。

最新部分因子和全因子实验设计精品课件

最新部分因子和全因子实验设计精品课件
第三十三页,共38页。
第三十四页,共38页。
重新(chóngxīn)打开实验分析窗口: Stat>DOE>Factorial>Analyze Factorial Design… 在Tems中只保留重要的因子项 为了分析新模型的有效性,做出各种残差图
第三十五页,共38页。
检查(jiǎnchá)残差图
实验(shíyàn)的分辨率(Resolution)
部分因子实验为我们节省了资源和时间,但是作为代价部分因子实验失去了分辨因 子高阶交互作用的能力,因此,通过分辨率(Resolution)的概念来描述实验设计的所 失:
3分辨率设计(Resolution III Designs) 因子的主效应和二阶交互作用相互混淆。通常,因子的二阶交互作用对流程会有显
第三十二页,共38页。
信息(xìnxī)输出窗口
信息窗口输出非常有限的 信息:因子(yīnzǐ)没有显示 出P 值;ANOVA的F值和P 值都是*号,这是因为实 验只运行了16次,没有 足够的数据来考察所有的 因子(yīnzǐ)项。
利用因子效应的排序图(Pareto Chart)可分辨出哪些因子项的 是重要的,通过(tōngguò)在模型 中排除那些不重要的因子项,就 可以对实验进行更精确的分析。
我们把“+1”和“-1”叫做编码(Coded)数据,把因子水平的实际取值叫做”Uncoded”数据。
第六页,共38页。
实验(shíyàn)中的正交特性
实验的目的是判定每个因子在独立于另一个因子下对响应的影响。这就要求因 子实验的设计排序表必须是正交的(Orthogonality)。
满足正交性的排序表有以下(yǐxià)的两个特点: 1、每列中不同的数字(“+1”和“-1”)出现的次数相同; 2、将任意两列的同行数字看成一个数对,那么一切可能数对出现的次数相同。 例如实验中任意两列出现数对”-1,-1”,”-1,+1”,”+1,-1”,”+1,+1”的次数相同。

第十二章 全因子实验设计

第十二章 全因子实验设计
选择设计种类
设计 选择设计
因子 输入名称和层次
选取 (取消)随机化选项 (课堂上的练习) 将输出加入工作表
Minitab界面
Minitab练习 DOE ó
建构下列资料的23全因子:
使用建构路径图
分析路径图
Stat>DOE>Factorial>Analyze Factorial Design
输入结果(输出)值
取消随机化的选项
24
全因子设计标准顺序
全因子设计 范例研究
车门封条的关闭特性
全因子设计范例研究
Full Factorial Design Case Study 研究课题:车门关闭后的密封特性 Clos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car door sea
背景介绍
• 车门关闭后的密封特性缺乏一致性 • 问题可能与橡胶海绵的型号、层数、发泡剂有关 • 以3个输入变量对输出的影响为研究方向 • 密封性排名高好
单独/交互作用)和 曲率(Curvature
确认重要因子 了解系统特性
高精确度的预 测、最适化
因子设计
定义: – 2k因子设计表示有K个因子,每个因子有2个水平 – 22因子设计亦可表示为2x2因子设计。此为有两个水 平的两个因子,且能够在2x2,或4次实验中完成。 – 同样的,23 因子设计有3个因子,每个因子有2个 水平。实验于2x2x2,或8次实验。
“最佳”模式的柏拉图
3个因子统计上为显著的,两个交互作用于模式中移除;一个 交互作用包含于模式中,但并非显著的。
“最佳”模式的ANOVA表格
所有p值小于0.05的因子为显著的,模式中的一个项为非显著 的,误差项包含三个项,常数项为所有实验的平均值。

全因子实验及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全因子实验及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小组的试验设计策划如下
1.建立试验目标 本试验的目标是确定不同供应商提拱的压缩机对冰箱的
寿命的影响. 2.确定测定指标(输出变量) 本试验的测量指标为冰箱的MTBF. 3.确定影响因素XS
本试验已确定只考察不同供应商的压缩机对测量指标的 影响,即影响因素只有一个.为压缩机”供应商”. 4.确定可能影响到指标的噪声因素. 本试验中环境振动.温湿度为影响输出的噪声因素. 5.列出DOE试验计划表.
全因子试验不适用于因素数和水平数均较多的场合,如: 1.因素数较多
假设某个试验设计须对10个因素进行评价,每个因素有2 个水平,如进行全因子试验,须
210=1024 次试验. 2.水平数较多
假设某个试验设计须对3个因素进行评价,每个因素有8个 水平,如进行全因子试验,须
83=192 次试验.
全因子试验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因素 温度
水平


100oC
200oC
输出(时间)
全因子试验的试验用表
试验表如下:
试验
1 2 3 4 5 6
因素 温度 100oC 100oC 100oC 200oC 200oC 200oC
输出(时间)
15" 17" 14" 5" 8" 6"
全因子试验的试验用表
上表中试验栏表示试验次数,针对单因素温度的两个不同 水平,共进行6次试验,每个水平进行3次重复试验.
试验水平
试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 1.一般在进行全因子试验设计时,常常选择每个因素2到3个 水平.对于2水平而言,只需考虑其对结果的线性影响,如下 图所示.
y
1
2
2水平
直线
从上图可看,两个水平间是一条直线.

多因子实验设计

多因子实验设计

EXAMPLE1
40 52 20 30 21 2 2 30 52 20 40 B的效應 B B 11 2 2 A的效應 A A
兩直線平行,代表因子A 與因子B之間無交互作用
Example2
50 12 20 40 1 2 2 40 12 20 50 B的效應 B B 9 2 2 A的效應 A A B 下A的效應 A B A B 50 20 30
EXAMPLE(1/2)
從生產線隨機選取20個零件和3位作業員,以 欲研究的儀器來量測每個零件2次,量測順序 是隨機的 由於有兩個因子,且作業員與零件均為隨機因 子,故此實驗為二因子隨機因子實驗
Part Numb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Operator 1 21 20 24 23 20 21 27 27 19 18 23 21 22 21 19 17 24 23 25 23 21 20 18 19 23 25 24 24 29 30 26 26 20 20 19 21 25 26 19 19 Operator 2 20 20 24 24 19 21 28 26 19 18 24 21 22 24 18 20 25 23 26 25 20 20 17 19 25 25 23 25 30 28 25 26 19 20 19 19 25 24 18 17 Operator 3 19 21 23 24 20 22 27 28 18 21 23 22 22 20 19 18 24 24 24 25 21 20 18 19 25 25 24 25 31 30 25 27 20 20 21 23 25 25 19 17

全因子试验设计

全因子试验设计
7-2 全因子试验设计
主要内容
DMA I C
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全因子试验设计基本思想 全因子试验设计的步骤 全因子试验设计分析的步骤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D M A I C
1、全因子试验设计的特点
全因子试验设计:所有因子的所有水平的所有组合都至 少进行一次试验的设计。
全因子试验设计所需试验总次数较多,但它的优点是可 以估计出所有的主效应和所有的各阶交互效应。所以 在因子数不太多,而且确实需要考察较多的交互作用 时,常选用全因子设计。
三、全因子试验设计的分析
1、选定拟合模型
第三要点是分析评估各项效应的显著性
将各因子的效应按从小到大(正负号考虑在内)排成序列,将 这些效应点标在正态概率图上,就是正态效应图。 假定少数因子效应显著(效应稀疏原则),挑选位于中间的一 些点拟合一条直线,则远离直线的点效应显著,正效应在直线的 右(上)方,负效应在直线的左(下)方。
三、全因子试验设计的分析
2、残差诊断
残差诊断应包含四个步骤:
(1)在“四合一”图的右下角图中,观察残差对于以观测值顺 序为横轴的散点图。重点考察在此散点图中,各点是否随机地在 水平轴上下无规则地波动着。 (2)在“四合一”图的右上角图中,观察残差对于以响应变量 拟合预测值为横轴的散点图,重点考察此散点图中,残差是否保 持等方差性,即是否有“漏斗型”或“喇叭型”。 (3)在“四合一”图的左上角正态概率图(或左下角直方图) 中,观察残差的正态性检验图,看残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4)观察残差对于以各自变量为横轴的散点图,重点考察此散 点图中是否有弯曲趋势。
ST Sotal SST
当自变量个不 数管 增自 加变 时量 ,R 是 2都否 会显 增著 加, 。R 为 a2dj 此 Ra2dj1SSSS//E T (n(n 1 p)),n为观测值p总 为个 回数 归, 方程的总项

全因子设计

全因子设计
随机化(Randomization)、完全重复(Replication)、区组化(Blocking) 随机化(Randomization)、完全重复(Replication)、区组化(Blocking) (Randomization) (Replication)
1.Randomization
GOOD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 试验设计 DOE
何 洪 2010/10/25
试验设计一般定义: 试验设计一般定义:
DOE即试验设计 即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 即试验设计 :
是研究和处理多因子与响应变量关系的一 种科学方 是研究和处理多因子与响应变量关系的一 多因子与响应变量关系 它通过合理地挑选试验条件,安排试验, 法。它通过合理地挑选试验条件,安排试验,并通 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从而找出总体最优的改进方 年代费希尔(Ronald Fisher)在农业试 案。19世纪 20 年代费希尔 世纪 在农业试 验中首次提出 DOE 的概念。 的概念。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机化(Randomization): 随机化(Randomization): 随机化 •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安排各次试验的顺序。 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安排各次试验的顺序。 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安排各次试验的顺序 •完全重复(Replication): 完全重复(Replication): 完全重复 •指一个处理施于多个试验单元。 指一个处理施于多个试验单元。 指一个处理施于多个试验单元 •区组化(Blocking): 区组化(Blocking): 区组化 •將全部试验单元划分为若干区组的方法称之为区组化。 將全部试验单元划分为若干区组的方法称之为区组化。 將全部试验单元划分为若干区组的方法称之为区组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隨機因子之因子實驗
有時實驗希望能將結果擴充至整個母體, 此時因子水準的選擇必須從母體中隨機產 i 1,2,..., a 生,在這種情況下的因子就稱為隨機因子 y ( ) j 1,2,..., b
ijk i j ij ijk
k 1,2,..., n
因為非可加性之P值大於 0.05,交互作用不顯著
一般因子設計
由雙因子實驗設計推展至一般情況,即A因子 有a個水準、B因子有b個水準、C因子有c個水 NOTE!! 如果要分析交互作用項,至少要重複兩次試驗 準,依此類推可安排一個因子實驗
i 1,2,..., a j 1,2,..., b yijk i j k ( )ij ( )ik ( ) jk ( )ijk ijkl k 1,2,..., c l 1,2,..., n
5 line spe 0 10 12 14 200 250
line spe 200 250
因子效應之混合(1/2)
將較不重要的因子或交互作用pool到誤差項中,再分析其 餘變因之效應 使用多元配置具重複測試之實驗時,所有主效應及交互作 用均可分析,但各因素或交互作用之“重要性”可能不同 一般而言,高次(三次以上)的交互作用在實務上的意義不 顯著(在生產上較難控制) 可利用下列兩個方法決定因子效應的“重要性”
課程大綱
因子實驗設計 雙因子的因子實驗
無交互作用之假設 無重複之雙因子實驗設計 交互作用的檢定
一般因子設計
3因子實驗設計 因子效應之混合
隨機因子之因子實驗 混合模式
因子實驗設計
因子實驗設計(Factorial Design)
研究至少兩個主要感興趣的因子效應時,將各因子的 所有組合都加以考量的實驗,即稱為因子實驗設計 例如因子A有a個水準,而因子B有b個水準,則每次重 複會包含共ab種處理 主效應(main effect):當實驗有興趣的因子水準改變 時,所產生的反應值改變 因子效應(factor effect):因子水準由低到高時,所 產生的反應值改變 交互作用(interaction):某一因子水準變化時,其造 成的反應值變化量會因其他因子水準的變化而改變時, 這些因子之間就具有交互作用
i 1,2,..., a yijk i j ijk j 1,2,..., b k 1,2,..., n
進行殘差分析:
由殘差分析可知,縱軸的值由正到負,負變正,再 變負,表示有交互作用存在,不應忽略
無重複之雙因子實驗設計
在實驗中有時會因為資料不夠導致每一種 i 1,2,..., a yij i j ( )ij ij 處理組合只能做一次試驗: j 1,2,..., b
先驗法(prior pooling):以實務經驗判斷哪些因素或交互作用 要pool 後驗法(post hoc pooling):先做完整的ANOVA分析,再決定哪 些因素或交互作用要pool,後驗法得到的MSE將使F值不再具F分 配
因子效應之混合(2/2)
Pooling後的SSE應重新計算 Pooling後,誤差項的自由度增加,但SSE的相 對增加量較小,使其他變因的偵測變的較敏感 實務原則:誤差項的自由度大於6時可不必 pool,小於6時,pool那些在α=0.25時仍不顯 著的項目
Step4 : 如果F0 F( ,1,( a -1)(b-1)-1) ,表示無交互作用
EXAMPLE

2 1 2 44 SS A 23 13 2 18 2 23.33 5 3 5 1 2 44 2 2 2 2 2 SS B 9 6 1 6 10 11 .60 3 3 5 SST 166 129 .07 36 .93
正 态 概率 图
(响应为 電池壽命)
99
与 拟 合值
(响应为 電池壽命) 50
95 90 80 70
25
0
百分比
60 50 40 30 20 10 5
残差
-25 -50 -75 -75 -50 -25 残差 0 25 50 50 75 100 拟 合值 125 150
1
残 差与 材料種類
(响应为 電池壽命) 50 50
3因子實驗設計
EXAMPLE(1/4)
填充汽水時,工程師認為碳酸比率(A)、填充 壓力(B)、瓶子流速(C)都會影響填充量,研究 希望每次填充量都達到目標值 取碳酸比率3個水準,壓力2個水準,流速2個 水準,每一組處理重複兩次,並以與目標值之 差量為反應值
EXAMPLE(2/4)
由變異數分析表可看出碳酸百分比、操作壓力及 流速均顯著影響填充量,而且碳酸百分比與壓力 有交互作用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資料不夠以至於誤差 i 1,2,..., a yij i j ij 變異數無法估計,使交互作用之 SS無法與 j 1,2,..., b SSE分離,因此在分析時,假設交互作用不 存在
交互作用的檢定
Tuckey檢定 ( )ij i j 假設交互作用項滿足 H 0 : 0或( )ij 0 利用回歸觀念來檢定 a b
残 差与 溫度
(响应为 電池壽命)
25
25
0
0
残差
-25
残差
-25 -50 -50 -75 1.0 1.5 2.0 材料種類 2.5 3.0 -75 0 20 40 60 溫度 80 100 120 140
無交互作用之假設
有時實驗人員會假設交互作用不存在,但必須要謹慎, 因為顯著交互作用的出現對資料解釋有重大影響 以電池壽命之例,在不考慮交互作用的情況下,其 ANOVA table如下所示:
在固定模式下滿足
( ) ( )
i 1 i j 1 j i 1 ij j 1
a
b
a
b
ij
0
雙因子的因子實驗—ANOVA TABLE(1/2)
雙因子的因子實驗—ANOVA TABLE(2/2)
EXAMPLE(1/2)
三種不同材料在三種不同使用環境下量測 電池壽命。每一種處理各重複4次,共實 驗36次
雙因子的因子實驗
假設有A、B兩因子,A因子有a個水準,B因子 有b個水準,共ab個處理,重複n次實驗得abn 個實驗單位,並以隨機次序收集abn筆資料 Example:三種不同材料在三種不同使用環境 下量測電池壽命。每一種處理各重複4次,共 實驗36次(3×3×4)
雙因子的因子實驗—固定效應模式
i 1,2,..., a yijk i j ( ) ij ijk j 1,2,..., b k 1,2,..., n
為總平均 i為因子A第i個水準的效應 j為因子B第j個水準的效應
( ) ij 為交互作用的效應
ijk ~ NID (0, 2 ,為隨機誤差項 )
EXAMPLE(3/4)
正 态 概率 图
99 90
百分比
response 残 差 图
与 拟 合值
1.0 0.5
残差
50 10 1 -1 0 残差 1
0.0 -0.5 -1.0 0 3 拟 合值 6 9 12
直方 图
1.0 8
频率 残差
与顺序
6 4 2 0 -1.0 -0.5 0.0 残差 0.5 1.0
EXAMPLE(1/2)
從生產線隨機選取20個零件和3位作業員,以 欲研究的儀器來量測每個零件2次,量測順序 是隨機的 由於有兩個因子,且作業員與零件均為隨機因 子,故此實驗為二因子隨機因子實驗
Part Numb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Operator 1 21 20 24 23 20 21 27 27 19 18 23 21 22 21 19 17 24 23 25 23 21 20 18 19 23 25 24 24 29 30 26 26 20 20 19 21 25 26 19 19 Operator 2 20 20 24 24 19 21 28 26 19 18 24 21 22 24 18 20 25 23 26 25 20 20 17 19 25 25 23 25 30 28 25 26 19 20 19 19 25 24 18 17 Operator 3 19 21 23 24 20 22 27 28 18 21 23 22 22 20 19 18 24 24 24 25 21 20 18 19 25 25 24 25 31 30 25 27 20 20 21 23 25 25 19 17


SSresidual 36 .93 23 .33 11.60 2.00
y
i 1 j 1
a
b
ij
yi. y. j 7236
SS N
2 7236 44 (23 .33 11 .60 129 .07 ) 0.9985
SS Error
3 5 23.33 11 .60 2.00 0.0985 1.9015
0.5 0.0 -0.5 -1.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EXAMPLE(4/4)
8 6 4 2 percent
response 主效 应图
数据平均值
operation
由主效應圖可知三 個因子都是值愈大 時,填充量與目標 值差異平均值愈大
為總平均 、 、 ijk 均為隨機因子 i 、 j ( ) ij
2 i ~ NID (0, 2 ) j ~ NID (0, ) 2 ( )ij ~ NID (0, ) ijk ~ NID (0, 2 )為隨機誤差項 2 2 Var ( yijk ) 2 2 2 2 2、 、 、 2稱為變異成分 2 2 在因子效應的檢定中, H 0 : 2 0、 0或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