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噪声
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噪声
噪声的控制措施:包括消声、隔 声、吸声等控制技术,以及加强 噪声管理的措施,如制定噪声控 制法规、加强监督等。
噪声的控制和防护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掌握噪声的测量方法和标 准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培训方式和效果评估
章节副标题
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理论授课:介绍噪 声的危害、防护措 施及法律法规
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监督
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职业安全健康培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职业安全健康培训的普及和提高。 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对违规行为进行曝光,提高公众对职业安全健康培训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支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形式可采 用讲座、案例 分析、模拟演 练等多种形式, 提高培训效果。
对培训效果进 行考核,确保 员工掌握必要 的安全知识和
技能。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和定期检查制度
员工健康档案: 记录员工的健康 状况和职业病情 况,及时发现和 预防职业病。
定期检查制度: 定期对员工进行 身体检查,确保 员工的身体健康 状况良好。
感谢观看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专业化的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建立师资库,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培训效率。 定期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工作
定期组织安全 健康培训,提 高员工安全意
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涵 盖噪声危害、 防护措施及应 急处理等方面。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安全意识强的员工更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让员工了解职业健康的重要性,掌握职业健康防护的方法和技能,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身体的影响,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水平。
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1.物理因素1)噪声: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
2)高温: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引起中暑、热衰竭等。
3)辐射:如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
2.化学因素1)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引起中毒。
2)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对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有危害。
3)粉尘:长期吸入粉尘可导致尘肺病。
3.生物因素1)细菌、病毒:可能引起传染病。
2)真菌:可导致皮肤病等。
三、职业健康防护措施1.工程控制措施1)安装隔音设备降低噪声。
2)通风系统排除有毒气体和粉尘。
3)提供空调等设备调节工作环境温度。
2.个人防护用品1)耳塞、耳罩:用于防护噪声。
2)防护手套:防止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3)口罩:过滤粉尘和有毒气体。
4)防护服:保护身体免受化学物质和辐射的伤害。
3.卫生措施1)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定期清扫。
2)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
3)对接触有毒物质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
4.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2)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
3)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
四、应急处理1.发生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发生中暑时,应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冷敷头部和颈部,及时补充水分,并送医治疗。
3.发生外伤时,应立即进行止血、包扎等处理,并送医治疗。
五、总结职业健康防护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责任。
企业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防护措施,员工应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健康噪声控制 分贝要求
职业健康噪声控制分贝要求噪声是指任何不希望的声音,它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源,对职业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各国都制定了职业健康噪声控制的分贝要求。
本文将介绍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分贝的概念以及不同职业噪声控制分贝要求的相关信息。
噪声对职业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工人听力受损,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聋哑。
此外,噪声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睡眠障碍和心理压力等健康问题。
因此,控制职业噪声对于保护工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分贝(dB)是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分贝数越高表示声音越大。
根据国际标准ISO 1999:2013,噪声水平可分为四个等级:85分贝(dB)以下为安全水平,85-90 dB为危险水平,90-95 dB为高度危险水平,95 dB以上为严重危险水平。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职业噪声控制的分贝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国家标准GBZ 2.2-2007《职业健康噪声危害控制规范》规定了不同工作场所的噪声控制分贝要求。
例如,在工厂和车间中,噪声暴露水平应控制在85 dB以下;而在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控制分贝要求为90 dB以下。
此外,根据工作时间的不同,还有不同的分贝要求。
例如,在连续8小时工作日的情况下,噪声暴露水平不应超过85 dB;而在短时间内暴露的情况下,噪声控制分贝要求较高。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职业噪声控制标准略有不同。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制定了噪声控制的分贝要求。
根据OSHA的标准,8小时工作日的噪声曝露水平应控制在90 dB以下。
此外,根据噪声的频率特性,还有不同的分贝要求。
例如,对于高频噪声,OSHA 要求控制在115 dB以下;对于冲击噪声,要求控制在140 dB以下。
除了中国和美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的职业噪声控制分贝要求。
例如,欧洲联盟制定了噪声指令(Directive 2003/10/EC),规定了不同工作场所的噪声控制分贝要求。
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75分)1.凡是( B )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A.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B.使人感觉到厌烦或不需要C.嘈杂2.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 C )承担责任。
A.经济损失B.人身伤害C.职业病危害后果3.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 A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榆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问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4.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 A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B.收取费用C.如实提供5.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A )。
A.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小于lO u 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B.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大于10 u 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C.接尘工龄、粉尘种类、等于lO u 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6、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B )。
A.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B.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7.一氧化碳属于血液性窒息性气体,它的毒性作用在于它们降低了血红蛋白与血的结合能力,并且组织释放已携带的氧气,从而造成组织(A )。
A. 供氧障碍B.缺血C.缺水8.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9.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C )。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1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C );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下容易造成人体听力损伤,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噪声岗位的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危害。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岗位工作的员工。
噪声岗位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加工、建筑施工、装卸运输、飞行作业等。
3. 安全责任噪声岗位从业人员有权享受到安全工作环境,同时也有责任遵守本操作规程相关要求,保障自身职业健康安全。
雇主有责任为噪声岗位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并保障设备的有效性。
4. 噪声监测与评估4.1 噪声监测噪声岗位应定期进行噪声监测,以评估工作环境中噪声的强度和频率。
监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监测结果,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4.2 噪声评估根据噪声监测结果,进行噪声评估,分析噪声岗位的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5. 防护设施5.1 声屏障在噪声岗位周围应设置有效的声屏障,阻挡噪声的传播,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5.2 降噪装置对于生产设备和机械设备,应选用降噪装置,降低其产生的噪声水平。
对于无法降噪的设备,应考虑对其进行封闭或隔离,减少噪声传播。
5.3 个人防护装备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使用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噪耳塞或耳罩。
防护装备应保证符合从业人员的个体特征,并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6. 作业操作要求6.1 降低噪声产生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尽量降低噪声的产生,减少不必要的机械冲击、振动和摩擦声。
工作环节中应采用噪声较低的方法和工具,避免过度使用噪声源设备。
6.2 工作时间控制对于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的工作,应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控制措施,保证从业人员有足够的休息和康复时间。
6.3 工作间隔合理安排工作间隔,以减少连续工作对听力系统的负荷。
推荐每小时安排10至15分钟的休息时间,以保护从业人员的听力健康。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噪声粉尘
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职业卫生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组织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增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01
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
为每位员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评估和跟踪,及时发现员工可
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0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设立心理咨询室或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
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
03
开展心理健康培训
针对员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课程,教授员工有效
的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工程治理措施
噪声控制
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工程措施,如安装隔音墙、隔音门、消声器等,降低 噪声传播和反射。
粉尘控制
采用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等工程措施,如喷雾洒水、安装除尘器等, 减少粉尘产生和扩散。
操作规程与培训
制定操作规程
明确工作场所噪声粉尘控制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应急处理等 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状。
粉尘危害
长期吸入粉尘可引起尘肺病,出现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 状;还可导致鼻炎、咽炎等上呼吸 道疾病。
影响因素
噪声和粉尘的危害程度受多种因素 影响,如接触时间、强度、频率以 及个体差异等。
相关法规与标准
01
02
03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工作场所有 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
噪音有害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
噪音有害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噪音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噪声,它能够对岗位职业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企业需要制定噪音有害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
下面是一份针对噪音有害岗位的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旨在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
一、规程目的1.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预防噪音污染对员工的危害;2.减少噪音对员工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提高员工工作效率;3.提供职业健康操作的指导,保障员工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噪音有害岗位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工厂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等。
三、噪音控制1.对于噪音影响较大的岗位,应当采取技术控制手段进行降噪处理;2.岗位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减少噪音产生;3.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保护听力。
四、操作程序1.岗位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噪音对健康的危害和防护措施;2.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耳塞、耳罩等;3.岗位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范,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减少噪音产生。
五、个人防护用品1.公司应提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2.员工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保持其清洁;3.员工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时应定期检查其状态,如发现有破损或过期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六、职业健康检查1.公司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噪音有害岗位员工进行听力检测;2.检查结果出现异常的员工应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调整岗位或提供合适的职业防护用品。
七、文明用语1.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员工应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减少噪音干扰他人;2.若发现他人使用过大声音或噪音干扰他人工作,应立即提醒对方注意。
八、应急措施与事故处理1.岗位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应急演练,熟悉应急处理措施;2.若事故发生,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九、规程宣传1.公司应定期开展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2.公司应向员工普及噪音有害岗位的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保障员工的安全。
职业卫生(噪音)个人防护用品佩戴培训试题
职业卫生(噪音)&个人防护用品佩戴培训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0分)
1. 用人单位不但要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在离岗时也要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2. 爆震性耳聋与噪声聋一样具有双耳对称的特点。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二、选择题(每题20分)
1.操作机械时,要穿“三紧”式工作服三紧是指袖紧,领紧和() [单选题] *
A:扣子紧
B:腰身紧
C:下摆紧(正确答案)
2.安全帽应保证人的头部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至少有()毫米才能使用 [单选题] * A:20毫米
B:25毫米
C:32毫米(正确答案)
3.下列哪一种手套适用于防硫酸() [单选题] * A:棉手套
B:橡胶手套(正确答案)
C:毛手套。
职业健康培训(粉尘噪声高温)
防护设备
介绍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口 罩和防护服,以确保员工呼 吸系统的健康。
安全操作规范
培训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 吸入粉尘,并提供清洁和维 护设备的指导。
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
噪声对身体的影响
介绍长期暴露于噪音可能导致的 听力损伤和心理健康问题。
个人防护措施
宣传使用耳塞和耳罩等个人防护 设备,以减少噪声对员工的负面 影响。
职场常识:职业病的认定和相关补偿政策
认定流程 补偿政策
全面介绍公司职业病认定流程和标准,确保员工 获得正确的补偿和支持。
概述国家和公司的职业病补偿政策,解释员工享 有的权益和福利。
职业健康监管及相关法规1Fra bibliotek法律法规
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对粉尘、噪声和高温等危害的规定。
2
监管机构
指出负责职业健康监管的相关机构,并提供他们的联系信息。
工作场所控制措施
解释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隔音罩 和隔离区域,以降低噪音水平。
高温危害及防护措施
1 热压力
说明高温环境下可能导致的中暑和热压力,教育员工如何辨识并防止这些风险。
2 适当的穿戴
指导员工选择合适的工作服和防护设备,提供舒适和透气的工作环境。
3 饮食和水分摄入
强调合理饮食和足够的水分摄入的重要性,以保持身体的水平和防止脱水。
3
合规指南
提供实用的合规指南与建议,以确保公司和员工遵守职业健康监管的要求。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解释职业健康管理对公司的益处,如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人员流动率和提高生产力。
职业健康培训(粉尘噪声 高温)
为了确保员工健康与安全,我们提供全面的职业健康培训课程,涵盖粉尘、 噪声和高温等潜在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噪声职业健康防护培训课件
相关法规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病防
治法》
《噪声职业健 康防护标准》
《工作场所职 业卫生管理规
定》
《噪声职业健 康防护指南》
《噪声职业健 康防护技术规
范》
《噪声职业健 康防护培训教
材》
法规执行和监督
法规执行:企业 应按照法规要求, 采取有效措施控 制噪声,保护员 工健康
03
睡眠障碍:噪声 可能导致失眠、 多梦等睡眠问题
04
心理压力:噪声 可能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05
免疫系统下降: 噪声可能导致免 疫系统功能下降,
增加患病风险
噪声防护的重要性
噪声危害疾病等健康问题
防护措施:使用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合理 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噪声暴露
02
耳罩:用于保护耳 朵免受噪声的侵害
04
防护服:用于保护身 体免受噪声的侵害
06
防护鞋:用于保护脚 部免受噪声的侵害
工程防护措施
01
吸声降噪:使用吸 声材料、吸声结构
等吸收噪声
02
03
通风降噪:使用通 风系统、通风管道
等降低噪声
04
隔音降噪:使用隔 音材料、隔音屏障
等降低噪声
隔振降噪:使用隔 振材料、隔振结构
停业等
法律责任:企业或个人违反噪声职业健康 防护法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处罚标准: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处 罚标准包括警告、罚款、责令改正、停产 停业等,具体处罚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法规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噪声防护有明确的法 规要求,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规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一、引言1.噪声监测和评估1.1对所有噪声岗位进行噪声监测和评估,包括对噪声源的分析和噪声暴露水平的测量。
1.2建立噪声档案,记录噪声源的特征、工作场所的噪声暴露情况以及职工的噪声暴露时间和水平。
1.3定期评估职工的听力状况,进行听力检查和记录。
2.噪声控制2.1噪声控制应遵循“减少噪声暴露量,控制噪声源”的原则。
2.2采取技术措施,例如使用降噪设备、声屏障和隔声材料,减少噪声源的发声和传播。
2.3组织进行噪声控制技术试验和改进,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职工的健康状况。
3.个人防护措施3.1对于噪声暴露时间较长和噪声暴露水平较高的职工,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耳塞、耳罩等。
3.2指导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佩戴期间不得随意摘除或减弱密封性能。
3.3定期对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的使用功能。
4.健康监测和教育4.1对于噪声岗位的职工,应建立健康监测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检测,以及听力检查。
4.2开展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向职工介绍噪声的危害、防护知识和操作规程,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5.紧急应急处置5.1制定噪声岗位的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发生噪声事故时的应急措施、急救方法和报警程序。
5.2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提高职工对噪声事故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6.监督和检查6.1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噪声岗位的监督和检查,随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6.2噪声岗位的职工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报告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三、操作规程的执行与遵守1.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要落实噪声岗位的操作规程,确保执行和遵守情况。
2.职工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积极参与有关的培训和教育。
3.发现操作规程存在问题或改进措施的,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四、总结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是保护职工健康和提高工作环境安全性的必要措施。
职业健康噪声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企业对职业健康噪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噪声危害,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员工职业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企业对噪声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噪声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特开展此次应急演练。
三、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指挥小组: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安全员为成员,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和现场指挥。
3. 演练救援小组:由企业员工组成,负责演练过程中的救援行动。
四、演练时间与地点1. 时间:2023年10月20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2. 地点:公司生产车间噪声较大的设备区域五、演练内容1. 演练情景:模拟生产车间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噪声突然增大,员工出现听力损伤症状。
2. 演练流程:(1)发现异常:员工发现设备噪声突然增大,立即向班长报告。
(2)启动应急预案:班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噪声事故应急预案。
(3)疏散人员:班长组织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疏散至安全区域。
(4)现场救援:救援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受伤员工进行急救,并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噪声。
(5)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6)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评估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参与演练的人员要熟悉演练方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3. 演练过程中要确保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演练结束后,要认真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演练预期效果1. 提高员工对噪声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提高企业对噪声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对能力。
3. 降低噪声事故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八、附则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演练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职业危害噪声防治知识培训
噪声的危害
职业病知识分享
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13种)
:硅肺,煤工尘肺等(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过敏性肺炎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等
3、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中暑等
5、职业性传染病(5种):炭疽等
音乐声响最好能控制在80 分贝以下,以感觉舒适悦耳 为宜,一旦声响超过85~90 分贝,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 噪声防护标准,易产生伤害。
噪声的危害
隐蔽性
• 小白鼠在160分贝的环境中,几分钟就会死亡。 • 人在喷气发动机(130~140分贝)5米处,几分
钟就变成聋子。
噪声的危害
隐蔽性
请各位佩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
头痛神经 紧张
心跳加速
无法集中精 神导致安全 工伤事故
噪声的危害
听力损伤
1. 当处在高噪声短时间后,可能使听觉器官内的毛细 胞受伤,出现暂时性的听力受损,若能及时终止暴 露噪声下,听力可以恢复过来;
2. 若长时间暴露,不仅毛细胞无法复原,反而会造成 永久性的听力损失,造成噪声聋,因为听力损失为 不可逆。
噪声的危害
噪声危害的三要素
噪声源
噪声
接受者
传播途径
产生
有效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防止噪声的(),阻断噪声的(),
防止噪声进入() 耳朵
传播
噪声的危害
怎样衡量噪声对人体的干扰程度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以下因 素有关: 性质(强度、频率) 接触时间 人的身体素质
噪声的危害
音乐和噪声
长时间用耳机收听音乐,音量过大,时间过长, 使耳朵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之下,久而久之 ,可使一部分人听力下降,出现噪声性耳聋。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企业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规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安全操作流程。
一、前言噪声是指声音的不快感或有害作用。
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长期受到高强度噪声的影响,会造成听力损伤和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求所有员工严格遵守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职责现场负责人要负责工作现场的噪声监测和评估,根据噪声测量结果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并为该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
作业人员需要按照公司提供的规定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任务。
三、安全操作流程3.1 个人防护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防噪音设备。
特别是在噪声超过80分贝的情况下,必须佩戴耳罩和耳塞。
同时,工作服应符合要求,保持整洁、干燥、柔软。
3.2 减少噪声(1)改变工作方法:尽量采用机器化或自动化生产方式,减少人工干预,比如在装配线上采用气动工具替代手动钉枪等。
(2)降低噪声来源的分贝:采用减振、隔声、加装吸音材料等提高机器的包裹性。
(3)隔音屏蔽:在机器实现封闭的同时,采用吸声材料增加吸音效果,起到良好的隔声屏蔽作用。
3.3 维护设备设备的正常维护是最基本的要求,非常必要的措施。
设备出现问题时应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对于老化的设备应及时更新,避免因为一些技术原因导致噪声过大。
3.4 紧急情况处理在出现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紧急情况下,员工必须立刻停止操作,采取安全措施。
维持现场秩序,排除隐患,避免噪声进一步扩散,造成更大的噪声污染。
四、后续处理当作业结束后,员工应将防护设备、工作服等配件进行清洁、消毒、维修等处理。
对于有噪声岗位从业人员陪同工作的机器,进行全面的清洁、维护,保证下一次正常使用。
五、尾声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生产行业,企业必须要重视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
同时,从业人员也要认真遵照操作规程,保持状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造成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5、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6、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8、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清洗身体接触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9、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噪声超标改善方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噪声超标改善方案一、目的1.1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预防工作秉持“预防为主、预防融合”的方针,推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1.3 凡在公司区域内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适用于某有限公司。
三、术语及定义3.1 职业健康:是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
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
3.2 职业危害:指有专门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将引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3 职业病:就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因碰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发的属国家发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四、职责和管理要求4.1 职业病预防委员会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委员会,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常务副总为副主任,各部门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安全环保办公室为职业健康的日常管理机构。
4.1.1贯彻落实、全面落实国家有关职业身心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预防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为企业管理的关键内容。
4.1.2审定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
4.2 安全环保办公室职责4.2.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4.2.2确认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帮助卫生部门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展开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展开申报;对抽检场所,分析原因,明确提出自查方案,监督自查。
4.2.3负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申报的主要内容有:用人部门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职业卫生培训噪声粉尘
主要内容
一
职业病防治旳起源和发展
二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三
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护用具
四
职业卫生事故案例
五
职业健康膳食健康
一、国外职业病防治旳发展史
欧洲人于公元前开始铅、汞金属矿旳开采。根据记载,Hipccrates(公元前460-337 年)视乎是第一种认识到铅是腹绞痛旳原因旳人。矿工和冶炼工旳职业病,涉及冶炼 金、银、铅、铜、锌、汞等引起旳职业病,曾在德国旳Agricola(16世纪)所著旳 《论金属》中论及。同一时期,意大利Ramazzini(1633-1714)出版了《手工业 者疾病》一书,描述了50多种职业病,涉及矿工、陶工、制玻璃工、油漆工、石工 等旳疾病和金属中毒,称为职业病旳经典著作,而Ramazzini也所以被誉为“欧洲 职业医学之父”。但“矽肺”这个名词直到1870年方才出现。
职业卫生事故案例—开胸验肺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2023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企业上班,先后从事 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工作3年多后,他被多家医院诊疗为尘肺,但企业 拒绝为其提供有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屡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郑州职业病防治 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旳诊疗。为谋求真相,这位28岁旳年轻人只好跑到郑大一附 院,不顾医生劝阻铁心“开胸验肺”,以此悲壮之举揭穿了谎言。其实,在张海超“开 胸验肺”前,郑大一附院旳医生便对他坦承,“凭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
(1)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卫生原则 (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3)合理规划和设计厂区与厂房 (4)采用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技术措施 (5)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6)定时对接触噪声旳工人进行健康检验,尤 其是听力检验 (7)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实施工间休息 制度
工厂职业健康考试试卷:噪声相关题目
工厂职业健康考试试卷:噪声相关题目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模切工厂中,噪声主要来源于哪些设备的运行?()A. 切割机B. 照明设备C. 空调系统D. 清洁工具2.长期暴露于模切工厂的噪声环境中,员工最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是()。
A. 视力下降B. 听力损失C. 皮肤过敏D. 肌肉拉伤3.模切工厂中,噪声强度超过多少分贝时,员工应佩戴听力保护设备?()A. 70分贝B. 80分贝C. 85分贝D. 90分贝4.听力保护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减少手部伤害B. 降低噪声强度C. 阻挡灰尘进入呼吸道D. 防止眼睛受伤5.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有效减少模切工厂的噪声污染?()A.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B. 增加设备间的距离C. 提高设备的运行速度D. 使用隔声材料包裹设备6.模切工厂中的噪声对员工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影响听力,不影响其他健康方面B. 只会短暂影响,过后即可恢复C. 可能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D. 只对老员工有影响,新员工不受影响7.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通常是()。
A. 可逆的B. 不可逆的C. 可以通过药物治愈的D. 可以通过休息恢复的8.在模切工厂中,如何正确佩戴耳塞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A. 只在噪声特别大的时候佩戴B. 随意塞入耳朵即可C. 根据耳朵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并确保其紧密贴合D. 只在领导检查时佩戴9.模切工厂应如何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A. 每月监测一次B. 每季度监测一次C. 每年监测一次D. 仅在新设备安装或改造后进行监测10.关于模切工厂噪声控制的法律法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工厂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噪声控制的法律法规B. 工厂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采取噪声控制措施C. 工厂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听力保护措施D. 工厂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噪声危害和防护的培训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模切工厂中的噪声只会在员工工作时产生影响,休息时不会造成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的危害 (二) 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 力下降等心理症状。
– 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忍耐性降低, 脾气暴躁。
– 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意指 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
24
25
26
27
28
类 修
2002年:修订为10类115种法定职业病。
订
今后还将增加。
情
况
14
4.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
产生或 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成绩能力造
职
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业
病
危 害 因
生产工艺过程 中产生的有害 因素
2019/9/2
王宏
目录
一 职业健康基础知识 二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2
目录
一 职业健康基础知识
3
1. 什么是职业健康(卫生)?
安全生产
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叫“安全”;在保障“无 危、无损” 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叫“安 全生产”;围绕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所采取的一系 统措施和办法就叫“安全生产管理”。(我的理解)
氟
18
职业危害对人体的伤害
粒径在7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能 够进入肺脏深层,并会永久停 留;导致各类尘肺病或重金属
中毒。
鼻腔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 36 年铸造工作史 典型矽肺 • 63 岁
咽 细支气管 细支气 管末端
细支气 管末端
19
目录 二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20
21
噪声的危害
(一)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对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或有害因 素定性、定量检测、分析,为开展 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主要任务是研究接触职业性 有害因素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或因 果关系。
7
2. 职业健康工作的内涵
★ 运用职业卫生工程技术
工
主要工程技术有
控制有害、改 善环境、保护 健康的最重要 方法之一。
作
内 容
粉尘和
噪声
辐射及
作业场 所光环
工艺技术 装备设备 原料材料 投入保障
规章制度 预防措施 风险管控 健康监护 工伤保险 持续改进
宣传 教育 培训
技术 资金
制度 责任 秩序 应急
知晓 敬畏 会做
本质 安康
有人做 有章循 可控制
5
2. 职业健康工作的内涵
工
创造卫生、安全、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
作
,保护充满活力的 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经济
目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耳塞佩戴示范
请来演示?
37
谢谢!Biblioteka 38业3.职业中毒:56种(含其他)
病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种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
类
6.职业性皮肤病:8种(含其他)
7.职业性眼病: 3种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9.职业性肿瘤:8种
10.其他职业病:5种
13
3. 什么是职业病?
职
业 病
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
种
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
★ 与职业卫生国际组织交流合作
工
作
内 容
世界卫 生组织
国际职 业卫生 委员会
国际劳 工组织
国际社 会保障 协会
国际标 准化组 织
WHO
ICOH
ILO
ISSA
ISO
10
3. 什么是职业病?
广 义:由于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作用于
职
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业
病
狭 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 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高气压、低气压。(5种病)
5、放射性物质(电离辐射) → 引起放射性疾病(11种病)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8种病)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3种病)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噪声、铬等)( 3种病)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8种病 )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5种病)
工业微气 候及特殊 气压环境
有毒气 与振 其安全 境及视 控制以及
体控制 动控制
防护
觉保护 其他职业 方法 卫生有关
的内容
8
2. 职业健康工作的内涵
★ 实施职业卫生管理
工
作
内
政 府:立法 准入
容
引导 监管 查处 诊治
保障
企 业:控制危害 改善环境 保护健康 受害保障
(准入、投入、制度、运行)
9
2. 职业健康工作的内涵
用人单位和劳 动者形成劳动 关系,个体劳 动不纳入职业 病管理的范围
有的人虽然患有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如白血病、肺癌等,但 不是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因此,不属于法定职业病范畴。
12
3.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有: 10类115种(《职业病目录》)
职
1.尘肺:13种(含其他)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含其他)
16
职业危害因素—化学因素
毒气
毒气是指在室温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有害 物。它可以从气源不被察觉地、快速地扩 散很远。
有毒蒸气
有毒蒸气是指由常温下为液体或固 体的物质,经蒸发或升华而形成的 有害气体。
有机溶 剂
有机溶 剂
汞、氯 化碳酸 氢盐
职业危害 对人体的 伤害
铅、汞等 氨、氯 气等 酸、碱、 砷等
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狭义职业病,也称法定职业病,具有法定性,经确诊后享有政 府规定的劳保待遇(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法定职业病内容不 同)。
11
3. 什么是职业病?
职
法定职业病具备三个条件
业
病
在职业活动 中接触职业 病危害因素 而引起
列入国家规 定的职业病 范围(目录)
影响 安全 生产 的三 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的缺陷
安全理念 安全技能 安全素养 安全文化
工艺技术 装备设备 原料材料 投入保障
规章制度 预防措施 风险管控 持续改进
宣传 教育 培训
技术 资金
制度 责任 秩序 应急
知晓 敬畏 会做
重视 改善 本安
有人做 有章循 可控制
4
1. 什么是职业健康(卫生)?
劳动过程中可 能产生的有害 因素
生产环境中产 生的有害因素
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劳动制度、休息 制度不合理,劳 动强度过大等
生产场所设计缺陷 缺乏必要技术设施 工程个体防护不足
15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危害
1、化学因素(GBZ2-1-2007 339种) →引起职业中毒(56种病); 2、粉尘因素(47种粉尘) → 引起尘肺病(13种病); 3、生物因素(GBZ2-1-2007 ) → 引起感染(3种病); 4、物理因素 (GBZ2-2-2007) ,高温→引起中暑,震动→震动病、
听觉疲劳:暂时性听力阈移 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力阈移 暴震性耳聋:突然发生巨大声响(140-160dB)
引起的听觉器官急性损伤
22
噪声的危害
• 噪声可以诱发其它疾 病
– 心脏病 – 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 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 伤害视觉功能 – 对血液成分造成影响 – 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
成影响 23
职业健康
“无病即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 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围绕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各种有害因素 侵害而致病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和对策,就叫职业健康管理工 作。(我的理解)
影响 职业 健康 的三 要素
人的不健康行为 物的不健康状态 管理的缺陷
健康理念 健康技能 健康素养 健康文化
可持续发展。
标
基
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存在的
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劳动者提供健康、舒适
任
的工作环境,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务
6
2. 职业健康工作的内涵
★识别职业性危 害因素及职业病
工
作
★ 实施职业卫
内
生监测、检测
容
★ 开展职业流 行病学研究
开展工作的基本步骤之一,进 行危害评价、采取控制策略的前提 条件。熟悉工艺、知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