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产业结构分析21页PPT
美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 ppt课件

企业
1、作为一个工业化的国家,企业是美国经济的基 础。 2、按法律责任和纳税方式划分,美国的企业组织依 据法律主要有个体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三种类 型。
企业
企业组织类型
定义
特点
个体业主制 (proprietorship)
合伙制 (partnership)
企业由单一业主所有。 ①启动方便;
②决策简单、管理集中。
美国经济学家担心第二轮经济危机比2008年更猛烈
《人民网》新闻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美国正在酝酿一
次新的经济危机,他们警告说一次所谓的“双底衰退”可能 会降临美国。经济学家说,如果此次危机果真来临,可能会 比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普通美国人带来更多痛苦。因为目前 的就业、收入以及工业生产都比08年经济危机来临前更不景 气,尤其是房地产业经过此次经济危机之后更为衰败。
美国,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吗?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 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 长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1929年大萧条 1973年石油危机 1987年美国股灾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2007年次级房贷风暴 2008年环球股灾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
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美国 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富饶国土和黄金世界。从早年的 黄金、烟草、棉花、大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铁路、汽车、钢铁、石油,再到20世纪末的航天飞 机、生物医药、电脑软件、互联网等,美国始终影 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美国每年生产了全世界大约30%的商品和服务,也 消耗了约25%的能源和资源。美国经济的任何增长 或衰退,不仅影响美国社会,也会极大地影响世界 及其他各国的经济。因此,了解美国的经济非常重 要。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产业结构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吴蔚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是最重要的资源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高科技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不仅推动了时代的变革而且前瞻性地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一国经济在取得持续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旧产业的逐步衰亡和新兴产业的产生产业结构演变的内涵是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使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1 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使经济得以实现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根据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进一步指出随着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农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将不断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份额将不断增加根据这一定理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的过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现实经济中经济增长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取得的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否顺利地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是决定一国增长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重要的2 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总产出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取决于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将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从效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转移向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而实现的经济总生产率的提高包含了结构转变的成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变化提高了经济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导致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出现差异促使资源从其他部门不断流入该部门从而推动总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之中各国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越来越重要作为与劳动资本并列的一个生产要素知识对生产率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出现使技术进步对世界变化越来越被人们感受到新增长理论认为从长期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政府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服务业特别是其中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知识型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技术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创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增长二是由于改良技术的使用导致现有产业改造更新和发展这两者的合力不仅会成为导致产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宏观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美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对于9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就可以把握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二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的界定11 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从技术范畴考察高技术是高层次的核心的前缘的先进的尖端的技术回顾科技发展史一般认为高技术领域的形成是在 20 世纪中叶高技术不等于高技术产业某种高技术能否形成产业一是取决于市场需求的规模二是取决于它是否可以商品化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进入实用化和商业化阶段的产物美国学者纳尔逊在高技术政策的 5 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大量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并以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是具备现代化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技术产业群即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从量化的角度看高技术产业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职工的 40-60%是有学位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和高中毕业后经过两年以上技术训练的精巧技术人员二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 R&D 的再投资比例比非高技术企业要高 2-5 倍一般占销售收入的 5-15% 许多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都是基于上述指标的组合来确定的将技术密集度高于全部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平均值几倍的行业的集合定义为高技术产业1986 年OECD 采用 R&D 经费强度 R&D 经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 选择了 22 个制造业行业依据13 个成员国 1979 1981 年的数据进行加权计算最后将 R&D 经费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6类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其他制造业则属于中技术和低技术产业见表 1表1.OECD 界定的高技术产业产业名称 R&D 经费强度 %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22 7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17 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0 4医药制造业 4 8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 4 8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4 4其他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 7化工制造业 2 3制造业平均水平 1 8随着经济增长中知识和技术因素的急剧增加 1994 年OECD 根据 R&D 总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直接 R&D 经费占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重新计算了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重新确定了 4 类高技术产业和 6 类中高技术产业见表 2表 2.OECD 界定的 4 类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度 1990 年%产业名称 R&D 总经费占总产值直接 R&D 经费占总产值直接 R&D 经费占增加值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17 3 15 0 36 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4 4 11 5 30 5医药制造业 11 4 10 5 21 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9 4 8 0 18 7中高技术产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6 6 5 1 11 22汽车制造业 4 4 3 4 13 7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4 0 2 8 7 6化工制造业 3 8 3 2 9 0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 0 1 64 0非电气机械制造业261746OECD 对高技术产业的调整体现了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朝阳工业是衡量国家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工具1982 年美国商务部在高技术产品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把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归结为高技术产业即DOC3 分类法美国界定的高技术产业包括 10 大类导弹及航空器制造业无线电及电视接收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飞机及零部件制造业办公设备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军用器材及附属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工业用化工产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发动机及涡轮机制造业塑料材料及其合成制品和合成纤维制造业等 90 年代以后美国商务部又重新确定了 10 大类高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设计技术航天技术武器技术以及核技术而属于高技术的产品共有 222 类这一高技术分类也是目前OECD 国家普遍采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分类2 高技术产业的作用与新经济新古典经济学家把 20 世纪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理论认为没有技术进步的世界是一个收益递减的世界当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资本生产率积累的边际效益生产规模收益上升或保持不变在高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制造商和经销商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但在高技术成熟之后其加速度进步的数量级大大高于一般技术如摩尔定律与此同时高技术产品的价格和高技术行业的服务将会接近和趋向于免费但是率先采用新的高技术的企业仍将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从而使高技术的进步永远不会停止高技术产业是以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的研究开发投资比例高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带有高风险性产品具有高附加价值高技术产业是决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它具有调整或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功效一般都具有经济波及效果发展快未来市场广阔而且具有战略重要性高技术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传统产业为前提的并依赖于传统产业而存在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反过来对传统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和形态并以其高技术手段为某些衰退的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传统产业重新获得生机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要遵循经济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理论3 高技术产业对美国"新经济"的贡献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高技术部门迅猛发展远远超过了汽车与建筑等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 1996 年高技术产业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GDP 贡献了 4200 亿美元比1995 年增长了 15 电脑软件通讯三个产业 1996 年对 GDP的贡献率高达 33 而同期传统经济的带头产业--建筑业和汽车业对 GDP 的贡献率分别只有14 和4因此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新经济持续扩张的主要动力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固定资本投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表现在推动固定资本的投资方面包括企业和消费3者在电脑周边设备和通信设备上的支出信息科技净出口消费者在电话服务及有线电视上的支出电信结构的投资等方面 1996 年仅在信息技术硬件上美国消费者与企业就投入了 2820 亿美元比购买新住宅多 49 比工商建筑开支多 168 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作为固定资本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扩大了美国总资本存量和资本形成规模构成"新经济" 持续扩张的重要物质基础2 促进产品出口在出口方面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美国出口商品的主力 1986 年飞机数据处理机汽车零件和高技术机械是美国主要的出口项目迄今也仍是如此不同的是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以飞机为例 1986 年时大部分是军用战斗机到1996 年以后则以商用飞机为主在办公室及数据处理机方面产品项目也比 10 年前先进美国在海外建立的汽车厂与日俱增其汽车零件出口也同步扩大10 年来美国总出口额大幅度增长从1986 年的 3059 亿美元增至 1996 年的 8480亿美元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已占整个制造业的 25 在1996 年的出口产品中电脑芯片等高技术产品从 1986 年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一位飞机从第一位降到第二位数据处理机和汽车零件分别从第二位和第三位降到第三位和第四位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出人头地科技上的超前一直是美国赖以生存的主要依靠也是其相对优势之所在今后美国将会继续保持其高技术商品出口的领先地位3 高新技术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人们曾经担忧高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减少就业机会但实际情况证明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创造着新的就业机会围绕信息产业的兴起涌现了一支更庞大的劳动大军如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电脑培训电脑咨询等用于构建网络的各种器件的研制也在吸引大量的劳动者这种新的商业链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围绕上述新行业而产生的直销就需要更多的送货大军在美国这种快递公司空前繁荣他们的车队活跃在全国各地车上配有无线接收设备能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路径送货更多的就业机会围绕着因特网服务展开如Internet 和Intranet 的系统集成企业网站的建立接入服务网上信息发布及信息搜寻网上广告等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称目前仅在美国就有19 万个高技术职位空缺其中多数需要的是编程人员已有研究报告指出因特网发展正在使美国硅谷成为一个工作职位的"宝库" 仅1997年这一地区就新增了 5.3 万个职位在这些新的职位中软件人员的需求最大共新增了8300份工作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也出现了 7000 份新工作约有 230 万人居住在硅谷地区仅占整个加州全部人口的 10 但该地区 1997 年为加州创造了 40 的出口事实上从1993年以来高技术产业已经为美国增加了 100 万个就业机会商务部预测到 2006 年美国所有的就业工人中将会有近一半是在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或者是要求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领域尽管对新经济的增长模式作用结果因人而异认识不同但高新技术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是美国经济由滞胀走入复苏进入增长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发源于美国的新经济就是高技术经济也毫不夸张新经济诞生与成长的过程实质就是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扩散与普及通过教育使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反过来又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广泛使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各种具有规定特性的合成材料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新一轮产业提升根本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从粗放型产业转变为集约型产业在产业的要素中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以致被称为知识产业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产业以及生产劳动的全部要素都在毫无例外地进行改造随着生产从4简单的劳动过程向科学过程的转化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克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物质技术前提由于电脑和其它电子产品的不断开发全盘自动化生产作为被提上了日程人际间地区间国家间的交往手段由于信息技术的突破获得巨大发展知识和资源共享的可能性日益扩大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使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加快4. 高技术产业与产业空心化技术发展的长波理论表明某些产业部门在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创新技术特征从纺织钢铁到汽车飞机和微电子一些与此相关的产业在不同经济增长时期都表现了高技术产业的特征一般认为在新经济时代的六大高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九大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智能机械产业软件产业超导体产业太阳能产业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高技术产业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这样一来高技术的运用就使得第二产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即导致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上升并使第二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化最后走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由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中高科技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就使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大大高于第一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大量转移就是这个道理而绝不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人抢了发达国家工人的饭碗使发达国家出现了空心化也不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居民购买的服务相对上升购买的制造品相对下降即出现了所谓非工业化造成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7 年4月28 日发表的报告中就指出在发达国家中 1970 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 28% 1994 年下降到 19% 他们反对用非工业化和空心化来解释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明显快于服务业 1960 1994 年发达国家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值增长的幅度大体一致但同期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却比服务业快两倍以上据估计发达国家从1970 年以来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的 2/3 是由生产率增长较快造成的其余 1/3 则是因就业方式改变等因素所致三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 美国信息技术产业 ICT 的发展概况在美国经济的分类中 ICT 产业和 ICT 相关产业之间有着明确的界线 ICT 产业包括 4类即以计算机编程软件预装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检索计算机维修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业以计算机计算机存储及外围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电子测量和分析仪器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硬件生产业以电话和电报通讯有线和无线电视广播等为主要内容的通讯服务业以电话电报设备视听设备磁性和光学存储介质为主要内容的通讯设备业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一般包括以下 4 个基本行业硬件业软件和软件服务业通信设备业通信服务业按照商业周刊信息技术 100 强公司的统计标准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又可以分为 8 大类的公司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生产公司 Comp 因特网公司 INet 网络设计公司 NetW 半导体生产服务 Semi服务再销售和分发公司(Svcs) 软件公司(Soft) 通信设备公司(TelE) 通信服务公司(TelS)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推动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信息技术 ICT 的相关进展与运用对美国此次最长的经济增长期具有巨大的贡献从90 年代中期以来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力信息技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从 1994 年的 6.3%上升到 2000 年的 8.3% 信息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的快速增长是从 1994 年以后开始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信息技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所占份5额以飞快的速度上升的同时其产品的价格却在迅速下降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的价格下降已经直接或间接地使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全面下降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以及价格变化情况可见下图尽管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 GDP 中所占的份额不到 10% 然而由于从 1995 1999 年信息技术产业显著增长和价格下降使得它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达到了 30% 信息技术产业之所以在美国的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要归功于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在全部投资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增加美国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与效率节省成本支出在90年代持续增加对计算机设备的投资带动了美国信息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股的上扬对于美国经济实际增长率的贡献也日益增加 1992 1999 年各产业资本的投资明显地向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转移在20 世纪 90 年代的十年中各产业在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上的大量投资是90 年代美国投资增长率高达 9% 10%的直接动因这与 80 年代投资增长率只有 5 6%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1999 年各产业的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总投资的实际增长率是 12%其中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对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了 75% 而1995 1998 年对增长率的贡献仅有 65% 1993 和1994 年不到 50%信息技术产业一直是新的 R&D 投资的主要来源 1994 1999 年美国 R&D 投资年均增加约为 6% 扣除通胀因素 1995 1998 年全国 R&D 投资增加的 37%发生在信息技术领域1998 年信息技术产业的 R&D 投资 448 亿美元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开发费投资总数的 1/3 1998 年生产信息技术的产业工人数量和其他产业的信息技术职工总计 740 万人占全美国工人总数的 6.1% 90 年代中期以后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的就业机会接近翻番 1992 年为 85 万人 1998 年增加到 160 万人同期受过高等教育和享受高报酬的信息技术职业如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和计算机程序员增加了近 80% 约100 万人另一方面飞速的技术进步和激烈竞争对信息技术的就业机会附加了不确定因素某些信息技术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下降从总体上看 1998 年生产信息技术的产业工人工资整体上高于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有些信息技术职业仍保持低技能和低工资历史上基础技术的突破与它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的时滞这次美国经济从信息技术中比其他国家得到了更大的效益部分是由于美国实行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鼓励竞争的社会制度和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显示出信息技术产业不仅仅是目前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而且在 90 年代后半期其重要性的表现更为明显尽管 90 年代前半期对数字革命起到推动作用的许多因素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直到 90 年代后半期它们的联动效应和潜力才充分显现新经济也由此蓬勃发展2 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影响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领先于全球的优势地位信息技术在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以及本身的产业化对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有积极的影响首先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方面是信息产业本身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信息产业中的计算机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贡献0.25% OECD Economic Outlook June 1999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设备价格的急剧下跌使它在各个经济部门迅速普及起来传统产业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机遇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组和改造建立了企业的内部信息网和全球因特网精简机构大量裁员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美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高出日欧20% 服务业高出 30 50%个人消费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98 1999 和2000 年美国个人消费增长率分别为 4.7% 5.3% 5.3% 商务部报告 2001 年3月29 日消费支出的增长来源于股市的膨胀信息技术部门因其生产效率高公司利润丰厚成为美国股市攀升的一个重要因素6股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日益增大而股市的上扬通过促进消费来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大这就是信息技术产业通过股市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其次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信息化是信息产业的就业倍增效应高于传统产业甚至高于其他的高技术产业例如微软公司每增加 1 个就业机会可以创造 6.7 个新工作而波音公司每增加 1 个就业机会只创造 3.8 个新工作在ICT 相关产业中高技术的采用本来具有提高产业的资本密集度和排斥劳动力的效应但是由于 ICT 相关产业的规模扩大又会产生吸收更大份额的社会劳动力的效应从两种效应相抵后的净就业效应来看美国 ICT 相关产业的就业在不断上升而不是下降此外 ICT 产业的就业量不断扩大而传统产业的就业量出现下降趋势是一种就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如果传统产业中释放出的富余人员能够逐渐在 ICT 相关产业中找到工作那么就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较高失业率就会降低从美国经济近 10 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就业调整最困难的时期是 1991 年一 1993 年此后就业调整步伐加快失业率保持持续下降的势头到目前为止就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基本结束美国失业率达到 30 年来最低水平第三信息技术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抑制了通货膨胀芯片作为信息产品的核心部件其价格的变化具有晴雨表的作用从1991 1997 年以其运算能力计算芯片的成本陡降了 98.5% 其降价幅度和速度是任何其他制造业所不能及的从1996 年1999 年计算机及外围产品部件和半导体的价格连年大幅度下降对于维持美国的低通胀起了很大作用另外信息化促进了全球化各公司及其竞争对手在获得机会的同时也必须为了竞争而采取措施降低成本进而抑制了物价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经济的影响1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把生物技术产业定义为利用细胞和生物分子进行药品农产品生产开发和环境治理的产业该产业技术由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共同组成医药生物技术重点攻克癌症艾滋病等危害人类的顽疾农业生物技术着眼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环境生物技术重点用于清除危险废弃物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已批准 90 多种生物技术药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生物技术产品有 350 多种 40 多种转基因农产品已在美国进入商业化生产进入 2000 年后美国又掀起投资生物技术的热潮新上市的企业中生物技术企业越来越多近400 加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在 2000 年6月的市场股值达到 1800 亿美元美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的企业约有 1300 家生物技。
第3讲美国产业结构

第3讲美国产业结构1. 农业产业:美国农业产业高度发达,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等。
美国还在生物技术、有机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 工业产业:美国工业产业涵盖了制造业、能源、化工、钢铁、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其中,美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科技、生物制药、精密仪器等方面。
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
3. 服务业:美国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技术、教育、医疗、零售等多个领域。
其中,金融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之一。
5. 文化产业: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好莱坞电影、音乐、图书、时尚等产业吸引了大量国际关注。
美国的文化产业不仅为国内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还通过输出文化产品,提升了国家软实力。
美国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各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3讲美国产业结构1. 农业产业:美国农业产业高度发达,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等。
美国还在生物技术、有机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 工业产业:美国工业产业涵盖了制造业、能源、化工、钢铁、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其中,美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科技、生物制药、精密仪器等方面。
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
3. 服务业:美国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技术、教育、医疗、零售等多个领域。
其中,金融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之一。
第3章美国的产业结构

供应国内
向美国人民提供丰富的和有充
分营养的食品,保证美国人民 有健壮的体魄
第 14 页
美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出口
• 美国生产的农产品中有2/3是要出口的
• 农产品出口在美国整个货物贸易出口中要占11% • 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农产品出口的10.4% • 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处于顺差
第 15 页
美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土地
从业人口
第 19 页
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
产业化
生态学 多学科
生物学
金融支持
农业生产
多产业
信息服务
门类
气象学 地理学
融合
商品流通
工业制造
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化综合体
第 20 页
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
产业化
现代农业特点 高科技含量 高资本投入 高产出 高商品率
农业形态 集约化 高度社会化 国际化
行业组织 农工综合企业 工商企业 农业合作社
1
国内道路
退耕大量农田
就业问题和社会混乱?
第 28 页
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
农业法规和配套体系完善
【 解决美国农产品过剩的两条道路】
2
国际道路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设计贸易蓝图 把美国剩余农产品出口给缺乏农业优势的国家
同时从这些国家进口美国所需要的商品
国外购买力有限、降低关税、重新改组工业?
第 29 页
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
美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美国农业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
3.0% 2.5%
2.71%
2.0%
1.67% 1.5% 1.0% 0.5% 0.0% 占GDP比重 1990 2012 就业比重 1.45%
美国产业结构分析

2009年,私人部门的GDP达到12.3万亿美元,其中一、二、三次产业 贡献份额分别为1.1%,21.5%,77.4%,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了70%。 1947年时,三次产业总量达到2 137亿美元, 三次产业贡献份额分别为
9.3% 37.7%,53.0%。
7
Wor
8
克拉克认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 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小。由于没取得更早年份的数据,这里分析 了1998—2008年间部分年份三次产业的GDP贡献占美国GDP的 比例和各类型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可以看到,克拉克的观 点在美国产业结构中有充分的体现,第一产业(农林渔猎)部 门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相对较小,同时,第一产业占整 个GDP的份额也只有1.1%左右,就业人口比例与GDP贡献份额 基本相当,就业人口比例略低于GDP贡献份额。从第二产业看, Wor 采掘业、电力等资源性产业的GDP贡献相对于就业贡献较高; 建筑、制造等产业的GDP贡献份额相对于就业的比例基本持平, 就业带来的GDP贡献基本是1:1的比例,第三产业更是体现了
83.09 1.00
87.30 1.20
0.43
1.34
0.46
1.75
4.72 13.33
63.14 16.91
美国产业结构分析
Wor
0
美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从 19 世纪 工业革命开始的二百多年漫长的历史,从农业社 会、工业社会转变到信息社会,从产业革命的模 范跟随者转变到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主导者。从 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中,可以探寻到工 业化乃至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这些
Wor
美国产业结构分析

制造 业 第三产业
政府部门
0.92 1.88
4.36 15.09
64.11 12.50
0.43
1.34
0.46
1.75
4.72 13.33
63.14 16.91
纵观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到产业
结构升级主要是由新技术革命催生的,表现为主导 产业不断更替、产业技术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依 据主要革新技术类别,美国产业机构现代化进程划 可分为工业化起飞阶段、工业化实现的初期、工业 化后期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再工业化四个阶段。
( 一) 工业化起飞阶段: 18 世纪末~ 1860 年。美国工业化起 飞模式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城市非农经济与农村农业经 济互动协调,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是美国工业化起飞的主要 路径。19 世纪初,随着城市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商品 经济一点一滴地向仍然保持自给自足状态的农村地区渗透。拥有 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地区成为城市制成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城市 的商贸以买卖和出口农业产品为主要业务。其次,工业发展需要 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为依托,而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 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860 年内战之前,美国的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铁路交通网络 系统和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运河系统。东部的商业城市,通过运 河系统敲开了西部市场的门户,国内市场地理上的阻隔被逐渐消 除。
三次产业GDP贡献与劳动力就业比例对应关系(%)
类别 1998年
2004年
2008年
GDP贡献 就业贡献 GDP贡献 就业贡献 GDP贡献 就业贡献
私人部门 87.50 第一产业 1.14
83.09 1.00
87.30 1.20
82.55 0.90
美国产业结构分析精品PPT课件

美国产业结构分析
美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从19 世纪 工业革命开始的二百多年漫长的历史,从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转变到信息社会,从产业革命 的模范跟随者转变到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主导 者。从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中,可以 探寻到工业化乃至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性 规律。这些经验和规律对于我国经济转型阶段 扭转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2009年,私人部门的GDP达到12.3万亿美元,其中一、二、三次产业贡 献份额分别为1.1%,21.5%,77.4%,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了70%。1947年 时,三次产业总量达到2 137亿美元, 三次产业贡献份额分别为9.3% 37.7%, 53.0%。
克拉克认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三) 美国工业化后期阶段: 二战后到20 世纪90 年代初。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随着物质生产 领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约出了大批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 美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所谓后工业化阶段。表现在战时军事技 术在民用经济中的应用为民用产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来源,产业 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主导下 世界经济的融合使得世界工业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全球 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建立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一时 期,美国经济增速虽有起落,但产业结构持续轻化和高度化的 特征非常显著。
美国的工业和区域发展阶段 ppt课件

旧金山(“硅谷”电子
西部地区
航天、电子、 飞机制造等
工业中心,华人最多的 地区)、洛杉矶(美国 西部最大城市,好莱坞
影视中心)
匹兹堡
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发展阶段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美国的工业和区域发展阶段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东北部工业区
美国“制造业带” 传统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
石油化工 航天中心
西部工业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旧金山
世界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
三大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
工业区 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中心
东北部地 区
钢铁、汽车、 化学等
纽约(美国最大的金融 中心和港口)、华盛顿 (首都)
南部地区
石油、航天等
休斯顿(石油化工、航 天研究和发展中心)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产业结构美国产业体系在仅有的⼆百多年历史中,从农业社会、⼯业社会转变到信息社会,从产业⾰命的跟随者转变到产业技术发展⽅向的主导者。
产业结构的变迁升级,主要是由新技术⾰命催⽣的,表现为主导产业不断更替,产业技术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
⼤致可分为:⼯业化起飞阶段、⼯业化实现初期、⼯业化后期、信息经济时代等四个阶段。
1 ⼯业化起飞阶段18世纪末~1860年,主要表现在城市⾮农经济与农村农业经济互动协调,城市化与⼯业化协调推进;交通运输设施完善,为以贸易发展、市场范围扩⼤为依托的⼯业发展和全国统⼀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业化实现初期阶段1860年~1930年。
西⽅⼯业技术的传播,使美国在19世纪末期的制造业规模就超过了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1900年⼯农产值⽐⾼达73:27。
3 ⼯业化后期⼆战~1990年代初。
经过20世纪中叶的经济⼤萧条,美国投⼊⼆战后⼏乎是全民参展,战争军事⼯业经济的发展,促⽣了产业技术进步、结构融合调整以及新⼀轮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主导世界⼯业产业体系发⽣重⼤变⾰——全球⼀体化⽣产体系建⽴。
4 信息化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今。
计算机的推⼴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改造和武装了所有产业,产业的信息化⼤⼤提升了产业的效能。
传统的三⼤产业划分:第⼀产业:农业、渔业、林业、狩猎业;第⼆产业:建筑业、制造业、公⽤设施产业、采矿业;第三产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产业、⾦融保险业、房地产租赁业、专业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医疗保健社会救助业、艺术娱乐餐饮住宿业、政府公务业。
⼆战后,美国GDP三⼤⾏业占⽐呈现出第⼀产业和第⼆产业持续下降,第三产业⽐重不断提⾼的趋势。
第⼀产业由战后的200亿美元增加⾄1000多亿美元,增长约5倍,但GDP占⽐却由8%降⾄1%以下;第⼆产业产值由800亿美元增⾄30000亿美元,占⽐却由30%降⾄20%左右;第三产业产值由不到1500亿美元增⾄10万亿美元以上,占⽐由不到60%增⾄将近80%。
美国产业结构分析

4.36
15.09
4.72
13.33
4.67
12.49
5.28
10.38
4.43
11.56
5.19
9.38
第三产业
政府部门
64.11
12.50
63.14
16.91
65.83
12.70
65.20
17.45
66.15
12.83
66.31
17.34
从结构看,第一产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在 此不作重要分析。第二产业主要包括采掘业、电力、建筑、 制造业(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四类,1947 年实现增加值 805 亿美元,到2007 年达到2858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 达到6.13%,2007年现价增加值是1947年的35.5倍。第 三产业主要包括批发贸易、零售业、运输和仓储,信息服 务业,金融、保险、地产、租赁等,专业化和商业化服务, 教育服务、卫生保健、社会救助,艺术、娱乐、休闲、住 宿、餐饮服务,其他服务(不包括政府)等,1947年实 现产值1133亿美元,2007年实现产值93 093亿美元,年 均增长率达到7.62%,2007年现价增加值是1947年的 82.2倍。
1947年和2009年美国第三产业结构对比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它让实体经 济的重要性得以凸显。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 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不过,发达国家的 再工业化并非简单回归,而是以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化制造技 术应用为重点,旨在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制造业新的制高点。 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希 望以新的革命性的生产方式重塑制造业。从行业层面上看,行 业组织工业互联网联盟的组建,宣告了企业界进军工业4.0时代 的号角吹响。与德国强调的“硬”制造不同,软件和互联网经 济发达的美国更侧重于在“软”服务方面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 希望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保持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制造 业发展的效果来看: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2014年10 月达到了59,而在09年最谷底的时候只有33.1。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产业结构美国产业结构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吴蔚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是最重要的资源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高科技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不仅推动了时代的变革而且前瞻性地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一国经济在取得持续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旧产业的逐步衰亡和新兴产业的产生产业结构演变的内涵是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使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1 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使经济得以实现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根据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进一步指出随着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农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将不断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份额将不断增加根据这一定理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的过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现实经济中经济增长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取得的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否顺利地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是决定一国增长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重要的2 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总产出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取决于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将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从效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转移向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而实现的经济总生产率的提高包含了结构转变的成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变化提高了经济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导致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出现差异促使资源从其他部门不断流入该部门从而推动总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之中各国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越来越重要作为与劳动资本并列的一个生产要素知识对生产率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出现使技术进步对世界变化越来越被人们感受到新增长理论认为从长期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政府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服务业特别是其中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知识型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技术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创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增长二是由于改良技术的使用导致现有产业改造更新和发展这两者的合力不仅会成为导致产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宏观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美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对于9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就可以把握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二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的界定11 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从技术范畴考察高技术是高层次的核心的前缘的先进的尖端的技术回顾科技发展史一般认为高技术领域的形成是在 20 世纪中叶高技术不等于高技术产业某种高技术能否形成产业一是取决于市场需求的规模二是取决于它是否可以商品化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进入实用化和商业化阶段的产物美国学者纳尔逊在高技术政策的5 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大量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并以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是具备现代化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技术产业群即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从量化的角度看高技术产业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职工的40-60%是有学位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和高中毕业后经过两年以上技术训练的精巧技术人员二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 R&D 的再投资比例比非高技术企业要高 2-5 倍一般占销售收入的 5-15% 许多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都是基于上述指标的组合来确定的将技术密集度高于全部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平均值几倍的行业的集合定义为高技术产业1986 年OECD 采用 R&D 经费强度 R&D 经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选择了22 个制造业行业依据13 个成员国 1979 1981 年的数据进行加权计算最后将 R&D 经费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6类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其他制造业则属于中技术和低技术产业见表 1表1.OECD 界定的高技术产业产业名称 R&D 经费强度 %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22 7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17 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0 4医药制造业 4 8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 4 8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4 4其他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 7化工制造业 2 3制造业平均水平 1 8随着经济增长中知识和技术因素的急剧增加1994 年OECD 根据R&D 总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直接 R&D 经费占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重新计算了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重新确定了 4 类高技术产业和 6 类中高技术产业见表 2表 2.OECD 界定的 4 类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度 1990 年%产业名称 R&D 总经费占总产值直接 R&D 经费占总产值直接 R&D 经费占增加值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17 3 15 0 36 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4 4 11 5 30 5医药制造业 11 4 10 5 21 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9 4 8 0 18 7中高技术产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6 6 5 1 11 22汽车制造业 4 4 3 4 13 7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4 0 2 8 7 6化工制造业 3 8 3 2 9 0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 0 1 64 0非电气机械制造业261746OECD 对高技术产业的调整体现了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朝阳工业是衡量国家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工具1982 年美国商务部在高技术产品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把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归结为高技术产业即DOC3 分类法美国界定的高技术产业包括10 大类导弹及航空器制造业无线电及电视接收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飞机及零部件制造业办公设备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军用器材及附属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工业用化工产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发动机及涡轮机制造业塑料材料及其合成制品和合成纤维制造业等 90 年代以后美国商务部又重新确定了 10 大类高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设计技术航天技术武器技术以及核技术而属于高技术的产品共有222 类这一高技术分类也是目前OECD 国家普遍采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分类2 高技术产业的作用与新经济新古典经济学家把 20 世纪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理论认为没有技术进步的世界是一个收益递减的世界当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资本生产率积累的边际效益生产规模收益上升或保持不变在高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制造商和经销商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但在高技术成熟之后其加速度进步的数量级大大高于一般技术如摩尔定律与此同时高技术产品的价格和高技术行业的服务将会接近和趋向于免费但是率先采用新的高技术的企业仍将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从而使高技术的进步永远不会停止高技术产业是以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的研究开发投资比例高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带有高风险性产品具有高附加价值高技术产业是决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它具有调整或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功效一般都具有经济波及效果发展快未来市场广阔而且具有战略重要性高技术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传统产业为前提的并依赖于传统产业而存在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反过来对传统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和形态并以其高技术手段为某些衰退的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传统产业重新获得生机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要遵循经济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理论3 高技术产业对美国"新经济"的贡献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高技术部门迅猛发展远远超过了汽车与建筑等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1996 年高技术产业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GDP 贡献了4200 亿美元比1995 年增长了15 电脑软件通讯三个产业1996 年对 GDP的贡献率高达 33 而同期传统经济的带头产业--建筑业和汽车业对GDP 的贡献率分别只有14 和4因此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新经济持续扩张的主要动力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固定资本投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表现在推动固定资本的投资方面包括企业和消费3者在电脑周边设备和通信设备上的支出信息科技净出口消费者在电话服务及有线电视上的支出电信结构的投资等方面1996 年仅在信息技术硬件上美国消费者与企业就投入了 2820 亿美元比购买新住宅多 49 比工商建筑开支多 168 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作为固定资本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扩大了美国总资本存量和资本形成规模构成"新经济" 持续扩张的重要物质基础2 促进产品出口在出口方面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美国出口商品的主力1986 年飞机数据处理机汽车零件和高技术机械是美国主要的出口项目迄今也仍是如此不同的是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以飞机为例1986 年时大部分是军用战斗机到1996 年以后则以商用飞机为主在办公室及数据处理机方面产品项目也比 10 年前先进美国在海外建立的汽车厂与日俱增其汽车零件出口也同步扩大10 年来美国总出口额大幅度增长从1986 年的 3059 亿美元增至1996 年的 8480亿美元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已占整个制造业的 25 在1996 年的出口产品中电脑芯片等高技术产品从1986 年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一位飞机从第一位降到第二位数据处理机和汽车零件分别从第二位和第三位降到第三位和第四位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出人头地科技上的超前一直是美国赖以生存的主要依靠也是其相对优势之所在今后美国将会继续保持其高技术商品出口的领先地位3 高新技术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人们曾经担忧高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减少就业机会但实际情况证明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创造着新的就业机会围绕信息产业的兴起涌现了一支更庞大的劳动大军如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电脑培训电脑咨询等用于构建网络的各种器件的研制也在吸引大量的劳动者这种新的商业链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围绕上述新行业而产生的直销就需要更多的送货大军在美国这种快递公司空前繁荣他们的车队活跃在全国各地车上配有无线接收设备能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路径送货更多的就业机会围绕着因特网服务展开如Internet 和Intranet 的系统集成企业网站的建立接入服务网上信息发布及信息搜寻网上广告等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称目前仅在美国就有19 万个高技术职位空缺其中多数需要的是编程人员已有研究报告指出因特网发展正在使美国硅谷成为一个工作职位的"宝库" 仅1997年这一地区就新增了5.3 万个职位在这些新的职位中软件人员的需求最大共新增了8300份工作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也出现了 7000 份新工作约有 230 万人居住在硅谷地区仅占整个加州全部人口的 10 但该地区 1997 年为加州创造了 40 的出口事实上从1993年以来高技术产业已经为美国增加了100 万个就业机会商务部预测到2006 年美国所有的就业工人中将会有近一半是在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或者是要求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领域尽管对新经济的增长模式作用结果因人而异认识不同但高新技术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是美国经济由滞胀走入复苏进入增长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发源于美国的新经济就是高技术经济也毫不夸张新经济诞生与成长的过程实质就是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扩散与普及通过教育使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反过来又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广泛使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各种具有规定特性的合成材料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新一轮产业提升根本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从粗放型产业转变为集约型产业在产业的要素中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以致被称为知识产业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产业以及生产劳动的全部要素都在毫无例外地进行改造随着生产从4简单的劳动过程向科学过程的转化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克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物质技术前提由于电脑和其它电子产品的不断开发全盘自动化生产作为被提上了日程人际间地区间国家间的交往手段由于信息技术的突破获得巨大发展知识和资源共享的可能性日益扩大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使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加快4. 高技术产业与产业空心化技术发展的长波理论表明某些产业部门在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创新技术特征从纺织钢铁到汽车飞机和微电子一些与此相关的产业在不同经济增长时期都表现了高技术产业的特征一般认为在新经济时代的六大高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九大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智能机械产业软件产业超导体产业太阳能产业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高技术产业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这样一来高技术的运用就使得第二产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即导致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上升并使第二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化最后走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由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中高科技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就使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大大高于第一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大量转移就是这个道理而绝不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人抢了发达国家工人的饭碗使发达国家出现了空心化也不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居民购买的服务相对上升购买的制造品相对下降即出现了所谓非工业化造成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7 年4月28 日发表的报告中就指出在发达国家中1970 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28% 1994 年下降到19% 他们反对用非工业化和空心化来解释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明显快于服务业 1960 1994 年发达国家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值增长的幅度大体一致但同期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却比服务业快两倍以上据估计发达国家从1970 年以来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的2/3 是由生产率增长较快造成的其余 1/3 则是因就业方式改变等因素所致三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 美国信息技术产业 ICT 的发展概况在美国经济的分类中 ICT 产业和ICT 相关产业之间有着明确的界线 ICT 产业包括 4类即以计算机编程软件预装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检索计算机维修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业以计算机计算机存储及外围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电子测量和分析仪器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硬件生产业以电话和电报通讯有线和无线电视广播等为主要内容的通讯服务业以电话电报设备视听设备磁性和光学存储介质为主要内容的通讯设备业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一般包括以下 4 个基本行业硬件业软件和软件服务业通信设备业通信服务业按照商业周刊信息技术 100 强公司的统计标准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又可以分为8 大类的公司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生产公司 Comp 因特网公司 INet 网络设计公司 NetW 半导体生产服务 Semi服务再销售和分发公司(Svcs) 软件公司(Soft) 通信设备公司(TelE) 通信服务公司(TelS)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推动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信息技术ICT 的相关进展与运用对美国此次最长的经济增长期具有巨大的贡献从90 年代中期以来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力信息技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从 1994 年的 6.3%上升到 2000 年的 8.3% 信息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的快速增长是从1994 年以后开始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信息技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所占份5额以飞快的速度上升的同时其产品的价格却在迅速下降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的价格下降已经直接或间接地使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全面下降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以及价格变化情况可见下图尽管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 GDP 中所占的份额不到 10% 然而由于从 1995 1999 年信息技术产业显著增长和价格下降使得它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达到了 30% 信息技术产业之所以在美国的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要归功于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在全部投资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增加美国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与效率节省成本支出在90年代持续增加对计算机设备的投资带动了美国信息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股的上扬对于美国经济实际增长率的贡献也日益增加 1992 1999 年各产业资本的投资明显地向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转移在20 世纪 90 年代的十年中各产业在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上的大量投资是90 年代美国投资增长率高达 9% 10%的直接动因这与 80 年代投资增长率只有 5 6%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1999 年各产业的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总投资的实际增长率是 12%其中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对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了75% 而1995 1998 年对增长率的贡献仅有 65% 1993 和1994 年不到 50%信息技术产业一直是新的 R&D 投资的主要来源 1994 1999 年美国 R&D 投资年均增加约为 6% 扣除通胀因素 1995 1998 年全国 R&D 投资增加的 37%发生在信息技术领域1998 年信息技术产业的 R&D 投资 448 亿美元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开发费投资总数的 1/3 1998 年生产信息技术的产业工人数量和其他产业的信息技术职工总计 740 万人占全美国工人总数的6.1% 90 年代中期以后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的就业机会接近翻番 1992 年为 85 万人 1998 年增加到 160 万人同期受过高等教育和享受高报酬的信息技术职业如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和计算机程序员增加了近 80% 约100 万人另一方面飞速的技术进步和激烈竞争对信息技术的就业机会附加了不确定因素某些信息技术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下降从总体上看1998 年生产信息技术的产业工人工资整体上高于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有些信息技术职业仍保持低技能和低工资历史上基础技术的突破与它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的时滞这次美国经济从信息技术中比其他国家得到了更大的效益部分是由于美国实行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鼓励竞争的社会制度和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显示出信息技术产业不仅仅是目前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而且在90 年代后半期其重要性的表现更为明显尽管 90 年代前半期对数字革命起到推动作用的许多因素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直到 90 年代后半期它们的联动效应和潜力才充分显现新经济也由此蓬勃发展2 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影响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领先于全球的优势地位信息技术在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以及本身的产业化对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有积极的影响首先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方面是信息产业本身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信息产业中的计算机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贡献0.25% OECD Economic Outlook June 1999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设备价格的急剧下跌使它在各个经济部门迅速普及起来传统产业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机遇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组和改造建立了企业的内部信息网和全球因特网精简机构大量裁员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美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高出日欧20% 服务业高出 30 50%个人消费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998 1999 和2000 年美国个人消费增长率分别为4.7% 5.3% 5.3% 商务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