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免疫调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06).pptx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4节免疫调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及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能力目标:(1)能够概括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2)通过课堂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免疫调节可以杀灭病原体,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一样,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还记得免疫的概念吗?(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的保护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的功能是什么?①防卫功能②监控和清除功能根据免疫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与病原体发生作用的一般顺序,我们又将免疫系统划分为三道防线。
请同学们翻到必修3的第36页,给大家1min时间预习三道防线的内容。
思考三道防线如何消灭病原体?【板书】第4节免疫调节(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的功能。
2.第二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ppt显示特异性免疫的分类,根据图片讲解)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通过B细胞产生的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而通过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过渡】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我们先来学习这些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如何杀灭抗原?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功能?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1.体液免疫过程(板书)【过渡】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敌我识别的阶段;然后就是的反应阶段;最后就是消灭敌人的阶段。
《免疫调节》PPT精品课件人教版2
再次 刺激
过敏原
释放物质
导致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
消化道过敏
皮肤过敏
<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
抗原(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失或功 能紊乱。
<2>、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效应 T细胞 宿主细
胞 记忆细胞
吞噬细胞
抗体
裂解 死亡, 释放 抗原
某人因疾病胸腺被切除,从此非 常容易生病,为什么?
胸腺缺失,无法产生T细胞,细胞免疫全 部丧失,只保留了部分体液免疫。
资料分析
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1、负相关
2、HIV破坏T细 胞,导致免疫功 能丧失;T细胞 能攻击侵入的病
免
疫
造血干细胞
细
胞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的
起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源 骨髓中成熟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人体有哪些主要的免疫器官?免疫器官的作用是? 主要有: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 等,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你知道免疫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的吗?
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发挥免疫作用的 物质,如: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哪 些免疫细胞参与?
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 了什么作用?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吞 噬 细 胞(摄取和处理;传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T 细 胞(识别和传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 B 细 胞(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 浆 细 胞 (产生抗体) 记 忆 细 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第二课时优秀课件
表面结构
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
发病原因:
免疫缺陷病
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不能有效抵抗抗原的感染。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遗传因素引起,病人免疫力低下,对疾病抵抗力差。
类型
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 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又称获 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是后天性免疫缺 陷病的典型病例。
艾滋病
HIV: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 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 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 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 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 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而致人死亡。
HIV(蓝色)攻击T细胞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 尿液和乳汁中。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概念: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 (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AIDS: Acquired(获得的) Immune(免疫力) Deficiency(缺乏) Syndrome(综合症)
HIV: Human(人类) Immunodeficiency (免疫力缺乏) Virus(病毒)
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 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 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练习 1、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2、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 育而来的
(完整)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免疫调节》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1课时
“泡泡男孩”
陕西女孩被毒蛇咬伤 急寻多价抗蛇毒血清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组成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
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不针 对特定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
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而组成的
(发挥免疫 (2)、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统 作用的细胞) 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的杀伤作用示意图
B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3、出过水痘的个体以后不会再出水痘,主要与哪一种细胞有关?
Bone marrow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疫 细胞 免 疫 示 意 图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免疫细胞 T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由HIV引起,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细胞,使体液免疫过程和细胞免疫过程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
系 Thymus 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发生严重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
细
胞
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感谢观看
免疫器官 抗 体
营地
第三道防线与病原体战斗的场面
第三道防线
“作战武器”
如:抗体
a、化学本质:蛋白质
b、存在部位: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体液免疫
“作战对象”
抗原
a、概念: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抗原 b、举例: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
免疫调节ppt课件(优秀版)
两者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1.记忆细胞的特点: (1)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 (2)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应: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 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 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二次免疫特点 快而强(产生抗体所用的时间短、产生抗体数量多、维持时 间较长),能在抗原侵入尚未为患之前将它们消灭。
名师点拨:a、b、c、d、e、f、g 分别为吞噬细胞、T 细胞、 B 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不能识别抗原。
答案:C
【变式训练 2】(2013 年广东肇庆期末·双选)图2-4-3是两次 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图解
对象 作用 方式
关系
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 原特异性结合
(1)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效应 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
进细胞免疫作用
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但抗原一旦侵入宿主
细胞内部,就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抗原暴露,再由抗体消灭,因此
4.免疫系统防卫功能异常: (1)自身免疫病: 1)概念: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_自__身__物__质__ 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2)实例:_____类__风__湿__性__关__节__炎_____、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过敏反应: 1)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__抗__原____ 时所发生的_____组__织_损__伤______或功能紊乱。
[人教版]《免疫调节》公开课课件2
抗原
体
液
免
T细胞
疫
淋巴因子
B细
胞
过 程
记忆细胞
浆细胞
抗体
被吞噬细胞吞噬
抗体与抗原结合
构建概念图
试用细胞的名称,细胞的作用和箭头的形式 构建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念图
提示:包含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抗体 等概念
抗原(细菌)
直 接
刺
激
T细胞(识别)
释放淋巴因子
B细胞(识别)
(3)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____抗__体____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 变化,如形成____沉__淀____或___细__胞_集__团__,进而被___吞__噬__细_胞__吞噬消 化。 (4)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需经___吞__噬__细__胞_处理,大多数抗原经 ____T_细__胞___传递给_B_细__胞______,少数抗原直接刺激__B_细__胞_____。 (5)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__B_细_胞_____增殖、分化产生;当同 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记__忆_细__胞__、_B_细胞 增殖、分化产生。 抗原第二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产生的速度比初次侵入时____快______, 产生量比初次侵入时_____多_____。
C
3.如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 答:
(1)该细胞是由B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 成的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
_____体_液____免疫。 (2)该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时需合成并释放一种 称为___抗__体_____的物质,这种物质合成的场所 是细胞中的[ 1 ]_____核_糖__体__,对该物质加工和修 饰的场所是[ 2 ]____内__质_网___和[ 4 ]___高_尔__基__体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与细胞膜上的相应 抗原结合,使细胞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发 荧光。
阅读、分析、 讨论
充分认识到科学的 价值和意义,另一 方面也从器官移植 供体不足中认识到
科学的局限性。这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面临 的问题。讨论:为什么器官移植难以成
些都有利于学生形 成正确的科学技术 价值观,增强社会
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证据,并根据研
的稳定性而又是不
究结果提出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断发展和进步的。
假说。近十多年来,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与
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有了突破性
进展,从分子水平上找到了两者之间的统
学海无 涯
一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 门独立的边缘学科——神经免疫内分泌
学。
小结反馈
生物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科学并非是一些既成的事实、定律和理论,而是由理论之间、实验之间、理论和实验之 间的一致与矛盾共同推动发展的。科学史教育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过程。理解科学的动态产 生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能通过过程式的学 习,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法与学法
研究性学习 由于免疫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人类社会有着卓越的贡献,学生在一 堂课内接受的信息很有限,因此,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有关免疫学的应用
的 资料,学生更能感受到生命科学不息的脉动。
互动式讨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进行资料交流时,不能只是听,还应有思考,
有问题产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人来解答问题,以互动式讨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学海无 涯
2.能力方面 (1)通过课前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课堂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 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功?免疫抑制药物对人体免疫力起什么 作用?如何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
责任感,同时唤起 爱心。
引入科学 提出疑问:20世纪以前,人们只知道神经
让学生感受到三大
史,建构调 节网络的 概念
调节,1902 年,促胰液素的发现使人们发 现了体液调节,随后,人们又发现了二者 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现在我们学习
性学习
有关内容的资料:疫苗的发明与应用、免 成本组的发 学生感受到免疫学
疫学在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 言稿,并推选 的发展深刻地影响
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器官移植
发言代表。 着人类社会的生
活。
课堂交流、 组织学生讨论:你知道哪些疫苗?对什么 展示交流搜
病起作用? 讨论、小结
集的有关疫
免疫学的
苗的资料
(2)通过引入科学史素材,让学生看到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立科学的发展 观。
四、教学策略 (一)教学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
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比如:我们 不应向学生灌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这一概念,而应让学生了解相应的科学史, 真实地看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整体,他们才会主动建构调节网络概念,这是别人 不能替代的过程。
板书设计
再次回顾本 力求简明扼要,突
三、免疫学的应用
节内容,掌握 出重点。
1、疫苗的发明与应用 征服传染病 要点。完成练
2、临床检测与科学研究 抗原与特 习。
异性抗体结合的特性
3、器官移植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四、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课后拓展
查找资料:骨髓移植适合哪些病?骨髓库 查找资料与 里保存的是什么?获取造血干细胞的方 思考 法有哪些?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
全面认识骨髓移 植,消除因不了解 带来的恐惧,唤起
爱心。
六、教学反思 1、整合科学史教育的途径很多,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都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广
阔的天空。
2、教师对科学史素材的搜集、学习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2、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很多,但也不能奢望每一次整合都达到多种教育功能,只要能使 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我们都不妨试一试,因为这是一条值得我们去探索的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分析与归纳 学生好胜好强,讨论容易激烈,内容广泛容易偏离主题,需要老师发 挥
主导作用,引导分析,适时归纳。
学海无 涯
(三)教学流程
课
课
堂
前
交
研
流
究
讨
性
论
学
小
习
结
建 构 调 节 网 络 概 念
小 结 反 馈
课 后 拓 展
教学环节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前 研 究 将班上同学分为 4 个小组,分别搜集以下 搜集资料,形 通过这一活动,让
学海无涯
第 4 节 免疫调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周艳红 (广东省珠海市红旗中学 519090) 一、 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免疫调节》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 3》第 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 4 节的 内容。将免疫视为一种调节方式,强调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 。 这是“人体稳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实现”观点的进一步发展。本节分 2 课时进行 教 学,第一课时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学时是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免疫学 的应 用,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适当增加一些科 学史素材能使教学更生动,避免简单说教,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本学时也 是本章的最后一个课时,是让学生建构调节网络概念的最佳时候。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免疫学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调节网络概念的建立。
二、教学对象
知识基础 能力
通过前面的学习,已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高中学生已具备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活动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 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 建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概念。
编排特点 本章教学内容基本按照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安排,从神经调节到激素调节再到免疫 调 节。在激素调节这一节中,教材引入了促胰液素的发现这一科学史实,促胰液素是人们 发现 的第一种激素,也使人们认识到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存在。那人们又是从 何时开 始,因何事件认识到人体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实现的?可是教材 上 没有介绍,能否给学生增加相关的生物科学史素材?让学生全面了解人们对调节机制的 认识 历程,从而主动建构调节网络的概念,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 断发展、不断完善的。
应用
让学生在交流过程 中,感受免疫学的 应用为治疗和预防 人类疾病所作出的 卓越贡献,认识计
划免疫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回顾人教版教材必修 1《分子与 回顾与思考 细胞》第四章中用来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的科学史:1970 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 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 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 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
充分利用课本已有 的科学史素材为教 学服务,让学生感 受免疫学技术对生 物科学发展的促进 作用。
合。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
学海无 涯
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
37℃下经过 免疫荧光
标记法,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
将已知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
思考、阅读、 思考
系统之间存在的有 机联系,它们共同 协调维持人体内环
了免疫调节,免疫调节与神经调节、体液
境的稳态,从而主
调节有关吗?为什么把它们称为“完整的
动构建调节网络的
调节网络”呢?
概念;同时也让学
介绍资料: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瑞士学 者 Besedovsky等首次获得了神经与免疫
生了解现代科学研 究的新进展,明白 科学知识具有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