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策略实践论文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策略的行动研究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论文题目: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策略的行动研究作者:工作单位:指导教师:Xx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2014年4月目录一、问题提出 (3)(一)研究背景 (3)1.基于对“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思考 (13)2.基于对教育学、心理学的认识 (13)3.基于对阅读学理论的学习 (13)(二)研究目的 (4)(三)研究意义 (4)(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4)1.研究重点 (13)2.研究难点 (13)二、文献综述 (5)(一)自主学习研究现状 (5)1.国外研究现状 (5)2.国内研究现状 (5)(二)自主阅读策略研究现状 (6)1.国外研究现状 (6)2.国内研究现状 (7)三、研究设计 (8)(一)概念界定 (9)1.自主阅读 (9)2.自主阅读策略 (10)(二)研究问题 (10)(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11)1.行动研究简介 (12)2.选用行动研究的缘由 (12)3.本研究实施步骤 (13)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4)(一)小学语文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 (9)1.兴趣先导的策略 (12)2.放权让学的策略 (12)3.在实践中培养能力的策略 (12)4.习惯养成的策略 (12)(二)教师对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的指导建议 (9)1.立足课内:在阅读课堂教学上,做到优化教学结构,让自主阅读成为教学的主旋律 (12)2.放眼课外:在课外阅读指导上,做到多样合理安排,让自主阅读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 (12)(三)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策略研究的初步成效 (9)1.正在发生的可喜转变 (12)2.可观的发展趋势 (12)五、研究不足与改进 (14)六、参考文献 (14)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策略的行动研究【摘要】内容……【关键词】内容……一、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1. 基于对“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思考“指导——自主学习”是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统称,其本意是通过教师指导去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由讲转向导,学生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这是“指导——自主学习”的教改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基本特征。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1. 教师优美的范读,给学生美的享受。
范,就是标准模版,老师必须吐字清晰,读音标准,否则会把学生的读音引到邪路上去,使他们经常跑调,或者根本不沾边调。
用土话读课文的味道,也确实不太好闻。
有的老师很难改变方言土语或者是羞于改变,可以在范读时放录音,或者下载现成的课件,或者请普通话好的老师和学生课前帮着录好音。
只要我们用心去想,肯定会有提高范读水平更好的办法。
2. 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常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者的感情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老师要指导好学生,用心去感知课文,体会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中渗透的作者情感因素,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深刻用意,这样就实现了学生、老师、作者三者的心灵互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掌握得也会更加牢固。
3. 用宽容和鼓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涉世不深、学历很浅的学生,他们常常出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
如果课前不预习课文,教师布置作业没按时完成,教师范读时不认真听,一读书就多字、少字。
凡此种种现象,作为教师不应责备学生,而应有一颗平常宽容之心,去帮助学生找出原因,端正学生的心态,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亲热的动作让他们从“失败”中坚强起来,树立起“我要读好书”的决心和信心。
二、在阅读中感悟,注重积累1. 在朗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挖掘其中的人文底蕴,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触摸到课文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形成独特的、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同时,在朗读中,学生沐浴着教材浓厚的人文气息,感悟着真、善、美。
2. 在朗读、感悟中积累语言。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的基础。
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诵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等,将好词好句储备在大脑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复述、背诵等形式也可积累语言,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篇1:《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摘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
其基本要求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等。
本文就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几点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成功与失败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各阶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阅读数量。
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去努力寻找和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有效途径。
笔者总结了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完成小学阅读教学的最有效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会科学阅读的方法1.设置文本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展开阅读。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伴随着教师设置的悬念,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对篇章的阅读中。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认为语文阅读学习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展开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故而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
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应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转换文本形式,或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开展阅读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反思,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在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反思本篇课文,针对文章的结构、布局,优美的句子以及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意蕴进行认真的剖析,从诗歌中学习优美的语言,从记叙文中学习清晰、有条理的叙述方式,从说明文中学会解说事物,阐明事理。
总之,对文本的阅读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阅读中,更应该在阅读之外进行认真的反思,让学生由课堂阅读学习走向课外实践操作,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精选3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精选3篇)小学教学论文篇一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开放识字一、开发资源,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叫“语文书”的怪圈,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
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我校学生有部分来自农村,家长多做些小生意,门面里有许多物品包装袋、广告纸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收集,随时随地进行识字训练。
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会有多么高兴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有时还把一些“字”带到学校来,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这样,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扩大识字量。
二、寓认于玩,活动中识字。
教育心理学认为,保持和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用“趣”构建识字教学的组织形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通过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汉字,如教学“喜”字,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现,老师出示谜面“一口吃掉十颗豆豆”,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
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为生字编字谜、编儿歌,这既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培养了学生正确拆分字形、正确认识汉字形体特点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教学“趴”时,一名学生说他可以编个字谜“八只脚”。
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学生在平等、愉悦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其乐无穷。
三、识用结合,练习中识字。
新课标指出六年制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早进行阅读。
三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以达到两千余字。
教师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文学欣赏》,开设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儿歌、故事欣赏与创作》,如让学生阅读注音读物的童话故事、儿歌、古诗等,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创作中用字,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8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8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之后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语文教学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科不仅承担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读书识字的重要责任,更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
下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摘要:在新课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教师必须要创新和优化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论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述在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阅读理解能力。
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必须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理解能力、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情感等;2.思维发展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借助阅读和交流等途径,全力加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3.文化感受能力。
鉴于语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理解社会、完善人格、丰富人生的目的,通常还应充分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感受文化,提升审美情趣;4.语言表达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应用准确的语言、意思和情感进行表达,与他人进行交流等。
二、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1. 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甚至部分教师为了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常常忽视了阅读教学目标这一环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7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7篇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研究的强大动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动机和研究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以兴趣为导向,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研究《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图片、视频和音乐,营造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与优美。
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枯燥的讲解更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
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和动力,更能够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更多的个性化见解,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动学生生活阅历,让学生形成独特感悟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每篇文章都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它背后还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智慧和心血,是作者对生活的再加工和再创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
要想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研究方式,都有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这些差异性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参观博物馆、观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例如,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分级阅读、绘本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阅读能力。
3.多元化教学,提高阅读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论文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在阅读活动中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自主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训练有效阅读1引言素质教育课堂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模式,让语文阅读教学精彩纷呈。
在实施阅读教学的活动中,通过阅读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学生不仅强化了独立思考的技能,而且培养了创新能力。
现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谈谈如何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
2创建愉悦的教学氛围2.1转变师生关系在网络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师生是互动的,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协作者。
教师在教学必须摈弃所谓的“师道尊严”,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和导引者,而不仅仅是传授者。
2.2创新组织形式同样一本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为什么有的班级学生爱学学得好,而有的班级学生不肯学,学习效果差,我认为很大的因是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否吸引学生。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乐于参与的、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兴致盎然地愉悦地全身心地投到学习探究活动中,在这一形式中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天游的扫路人》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天游峰扫路人的工作究竟累不累?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正方的认为天游峰扫路人的工作累;反方认为天游峰扫路人的工作很累。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之中找各自的理由,再结合生活中的体验、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在强烈的辩论中,唇枪舌剑,妙语连珠,闪现出当今儿童的思观念。
3情境写作,优化效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增加情境写作训练,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深化对内容的理解,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还可以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实现以读导写,由写促读,读写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一: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外语教学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
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
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
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给与精神上的享受。
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明显出现了千变万化的局面。
但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一般来说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
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天马行空,夸夸其谈,而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一堂课看起来十分热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下课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却不知所以然。
如何使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本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细致。
教学中,教师由于多种其原因,在文本细读上是字词做得不够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语义细读上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①有的教师还不会细读文本。
他们一般都按照教学参考书建议去进行解读,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细读研读文本。
②有的教师不能独立细读文本。
文章内容在我们老师身边充斥着许多教学参考资料,有文字的,如教学参考书、教学设计,有音像的,这个更多,只要在百度一下,许多资料都跳舞出来,供你参考。
我们都知道,这么多的资料对老师来说是双刃剑。
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上不好一节课,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一般读者静下心来去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优点思索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的着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毕业论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毕业论文目录一、前言 (1)(一)选题意义 (1)1.选题背景 (1)2.理论意义 (1)3.实践意义 (1)(二)概念界定 (1)(三)研究综述 (2)1.国外研究 (2)2.国研究 (2)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3)(一)研究对象 (3)(二)研究方法 (3)三、课外阅读现状及原因分析 (3)(一)存在的问题 (3)1.课外阅读的兴趣差异比较大 (3)2.课外阅读有一定的随意性 (4)3.课外阅读的习惯和方法有差异 (4)4.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策略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4)5.困扰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不一 (4)6.家长的态度 (4)(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4)1.老师和学校的教育 (4)2.小学生自身 (5)四、课外阅读策略的指导 (5)(一)精选读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5)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 (5)2.设立班级“图书角” (5)3.设立阅读交流游戏 (6)(二)重方法指导,促进学生读书积极性 (6)1.选读法 (6)2.精读法 (7)3.速读法 (7)结束语 (8)注释 (8)附录A 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问卷(学生) (9)附录B 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问卷(家长)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一、前言(一)选题意义1.选题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小学生的要求能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①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也会让他们终身受益,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论意义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七分靠课外。
”所以说,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重视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10篇【论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同时还积极倡导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选择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课外优质阅读书籍。
在此,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知道教师是鼓励自己阅读课外书的,从而学生就有一个初步的课外阅读意识。
而课外阅读意识的形成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进而在思想上提升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要让学生学会跟着教师的指导意见看课外书,这样学生的阅读的意识会不断增强,对学生往后的阅读是极为有利的。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阅读依据许多有关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的研究可以发现,初中生在心理上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思想情绪处在波动较大的阶段,同时初中也是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在生理上,初中生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而且男生和女生的性别特征将会更加明显。
基于初中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情况,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书籍的类型、课外阅读的习惯和方法等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此时,教师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朝着正确的阅读方向发展,能为学生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阅读书籍、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等做好铺垫。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外面世界的新事物是积极接受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1.转变教材的观念,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朱熹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教师对于书本的理解有多么的通透和熟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生在阅读上的造诣有多高。
能够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感觉”说出来,这就是教师的职责,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该把教材中重要观念,由语言的表层进入语言的内蕴层,通过自己的理解来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也完成从言到意得融会贯通。
其实一篇文章的构成不外乎三个方面,第一:标点例如,要用来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的逗号;句号;顿号;冒号等;第二:文章要用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字,词,句;第三:著作本文的作者,及其作者的背景资料等;所以教师在转换教材的观念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教材中文章的构成,并且告诉学生怎样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
2.精确发音,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阅读方式有多种,例如:朗读,默读,精读等等,而正确的发音是读的基本,只有知道正确的发音,才能真正的明白字里行间的基本意思,才能达到阅读的目标,再结合阅读的方式,就能达到,正确的了解其文章的深意。
但是,各种阅读方式都有不同得特点。
1)朗读。
朗读必须能正确发音,因为朗读是是一种,眼,口,脑并用的一种阅读方式,而且,朗读除了必须具有正确的发音,而且最好能够根据文章本意带感情的流利的阅读文章。
在江苏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能用正确的普通话,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课文的总要求”。
从中可知,朗读也是小学生完成小学语文的重要项目之一,而且,就语文中各项目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和人之间是靠语言交流的,而发音是否正确就成了交流的主要障碍。
所以教师应该掌握传授朗读方式的技巧,让小学生逐渐掌握朗读技巧。
我也可以推荐几种促进朗读的方式。
(1).正确的朗读,注意停顿,同时也读准字音。
(2).流利的阅读,使语句在阅读过程中是句子前后语句通顺。
(3).有感情的阅读,在正确朗读和流利的朗读之后,就是更高层次有感情的阅读。
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一、以读为本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一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的教学理念。
"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机械重复,而是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
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读这些内容,然后才是怎样读好的问题。
如要求孩子们在读中找出不会读的词语;读准词语的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诉老师,以便顺学而导;读流利课文;读中体会文章的标点符号、词语、句子表达的效果,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读中要求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读中发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读中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只有把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读中感悟到语言的点点滴滴的妙用。
二、读中感悟感悟,感知而领悟。
在读中领悟。
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是谓"善教者授其法也"。
小学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均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特别注意对重点语句的点拔,诱导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策略探索与实践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阅读教学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识词、释句策略
1.识词策略
学生在碰到生字词时往往想到的是通过查字词典解决问题,但查完字词典并不意味着理解词义的工作就完成了,因为很多词语只能在特定的场合使用,完全照搬词典上的释意往往不一定能获得准确的理解,所以在理解词意时还需要有更多的途径。
(1)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有些词语必须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词义。
如“小朋友们的脚,常常被那香味勾住”中的“勾住”,显然不是词典上的意思,而应该结合语境,理解为“吸引住”的意思。
(2)注意同一篇文章中所用的相同词语或近义词语。
如《开天辟地》中出现了“混沌一团”、“黑暗混沌”等一系列意思相近的词语,对于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近义词,应该反复琢磨,为什么一个用在这样的语境中,一个用在那样的语境中?他们互相调换行不行,经过一番研究,既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词义,又可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细密程度。
分析作者怎样准确地运用词语应是识词的一项主要内容,用不
同方式推敲琢磨,既可以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又能增强读者的语言感受能力。
2.释句策略
不理解句子的意思就难以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所以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语文课上,教师应给学生安排足够的理解句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领会句子的意思可以从多方面下手,如句子的结构、表述的语气、句式的选择、词序的安排、标点的运用等都和句子的表情达意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就目前学生的情况看急需学习的是把握主干这种释句策略:不管是长句还是短句,总会有主谓语,有些句子还有宾语等。
主、谓、宾是句子的基本成分也就是所谓的“主干”。
想理解句子的意思首先要把握好句子的主干部分,有些句子很长。
但只要抓住主干部分,就一目了然了。
如:《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中有这样一句话“位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但现在正被沿岸工厂排放的污水‘吞噬’着”。
先抓住主干“贝加尔湖被吞噬”,找到了主干再补上“枝叶”(修饰语),是“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正被沿岸工厂排放的污水‘吞噬’着”,这样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一清二楚了。
把握句子“主干”主要用于理解结构比较复杂或难于理解的句子,把握“主干”只是领会句意的最基本的方法,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还不能理解句意,就要再用其他的方法共同解决。
二、概括信息策略
概括信息策略是指在阅读中简明扼要地写出所读材料的内容梗概,它是对原读物的浓缩,反映了原文章的主旨。
我们知道,任何段落或文章,无论材料多么丰富,内容多么复杂,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组织起来的,只有把握了这个中心才能说是完成了阅读任务。
概括信息是语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
概括信息策略主要包括概括段旨策略和概括文旨策略。
1.概括段旨
从阅读的角度说,准确地把握了一个段的段旨,就可以表明对这个段理解了。
概括段旨主要有摘句法、联合法、归纳法、替换法等,以摘句法为例,“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这里就可以直接运用摘句法理解本段段旨,即“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运用摘句法概括段旨既简便易行,又快速高效。
2.概括文旨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写作目的,或宣传一种观点,或传播一种知识,或表明一种态度,或表达一种情感……概括文旨就是在研读文章的基础上,把上述对象从文章中提炼概括出来。
只要抓住一些有助于发现作者“真实意图”的线索,概括文旨就不是一件难事。
概括文旨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抓标题、抓起始、抓结尾、抓线索、抓背景、抓抒情议论句等,以课文《九寨沟》为例,就可以采用“抓
结尾”的策略,其结尾“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实则就是对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主旨,抓住了这个结尾,也就理解了整篇文章。
三、质疑释疑策略
质疑与释疑是阅读中完整思维的两个阶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引导学生掌握质疑释疑策略对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质疑策略
质疑指在阅读中能够发现疑惑并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的质疑创造条件:(1)为学生提供示范,使学生从模仿质疑到独立质疑。
(2)创设质疑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授予学生质疑的具体方法。
以《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时我先给同学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融洽、坦然的氛围,使同学们处在一个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的环境中,让他们进行自由自主的思考、探究,于是同学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
然后我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他们的问题,归纳起来总共有三点: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明确了,同学们开始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成了学习的主人。
2.释疑策略
质疑只是开启了学生的思路,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至少应该教给学生以下几种解疑的方法:(1)激活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或线索。
(2)辨明问题的特征或要求,分门别类进行解决。
(3)选择最佳突破口,沿着正确的思路解决问题。
(4)化整为零解剖问题,化难为易解决问题。
质疑释疑可以促进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学生的原认知能力,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从而加深对文章的信息加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多思善问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具体表现。
从不能发现问题到能发现问题,从不会质疑到学会质疑,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教师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并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通过阅读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依靠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与具体作品的交流,在阅读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作为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和学生的需要进行推荐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阅读素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