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中医治疗
婴幼儿水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婴幼儿水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9cdc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1.png)
婴幼儿水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
传统上,水痘常以中医药疗法为主,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西医也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水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一、中医疗法中医认为水痘是由风热邪毒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发热、红疹、水疱等。
中医疗法主要通过调节体质、清热解毒来缓解症状。
1. 中草药疗法在中草药疗法中,采用了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如连翘、金银花、野菊花等。
这些草药可以通过煎煮或者熏蒸的方式使用,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2.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是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水痘的效果。
常用的按摩穴位有百会、足三里等。
3. 中医调理饮食在中医理论中,水痘也与饮食有关。
中医建议婴幼儿患水痘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二、西医疗法西医疗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水痘引起的症状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中常使用的药物有抗病毒药物和镇痛药物。
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水痘的持续时间和减轻症状,镇痛药物可以缓解婴幼儿痛苦和不适感。
2. 物理降温疗法高热是婴幼儿水痘的常见症状之一。
西医建议通过物理降温来减轻婴幼儿的发热,如使用冷毛巾敷在额头上、给宝宝冷水澡等。
3. 预防措施西医提倡根据疫苗接种计划,让婴幼儿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降低水痘的发生率。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是将中医和西医疗法相结合,旨在综合利用两种方法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该疗法主要是通过中医草药、按摩、调理饮食的综合应用,配合西医药物治疗和物理降温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婴幼儿水痘中有以下优势:1. 综合利用两种方法的优势,可以更全面地治疗水痘,提高治愈率和减轻症状。
2. 中医疗法的使用可以缓解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减少西药的使用量。
3. 中医调理饮食可以改善患儿的体质,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怎么治疗水痘
![中医怎么治疗水痘](https://img.taocdn.com/s3/m/34ecb6a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c.png)
中医怎么治疗水痘小孩起水痘怎么办?婴幼儿是水痘的高发人群之一,那么小孩起水痘怎么办?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中医治疗水痘方法。
中医治疗水痘方法治疗水痘偏方一:青黛牡滑散治疗小儿水痘药物:青黛粉、生牡蛎粉、滑石粉等量。
用法:将上药混匀,加适量麻油拌成糊状,涂抹在患处每天1-2次疗效:次方治小儿水痘32例,治愈24列,显效8例。
治疗水痘偏方二:银石汤治疗小儿水痘药物:金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用法:水煎服。
每天1剂,共取药液250毫升,分服。
疗效:次方治小儿水痘116列,均治愈。
一般服2-5剂。
治疗水痘偏方三:荆防半蓝根烫治疗小儿水痘药物:荆芥、防风各10克,半蓝根20克,芦根15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每天2次。
疗效:次方治疗小儿水痘94列,全部治愈小孩起水痘注意事项1、隔离避免传染因为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高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以及直接接触。
当小孩确诊为出水痘时,如果是上幼儿园的小孩,妈妈们要把小孩带回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其他学校孩子。
2、开窗促进空气流通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
当然,妈妈们也要注意房内温度不能过低,避免小孩受凉患病,注意保暖。
另外房间有阳光的照射能利用紫外线对病毒进行杀灭。
3、小孩日常用品要分开消毒使用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大人共用。
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4、避免小孩用手抓破痘疹当小孩出水痘时,皮肤部位会感到发痒,小孩会不小心将痘疹抓破,加重感染。
因此,妈妈注意让小孩不要抓破面部、手部等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
此外,水痘患儿应注意多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类食品。
小孩起水痘后的饮食禁忌,一起来看看。
小孩起水痘后的饮食禁忌1、忌发之物水痘患者不可以吃发物,食用发物后会使水痘增多、增大,从而延长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发物,如芫荽(香菜)、酒酿、鲫鱼、生姜、大葱、羊肉、雄鸡肉、海虾、鳗鱼、南瓜等。
水痘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痘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1710a7e1711cc7931b7166b.png)
水痘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率很高。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
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该病为外感时行邪毒,多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
肺合皮毛,主肃降,外邪袭肺,宣降失常,初期多见肺卫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
若肠胃伏有湿热,或病毒深入时,则可出现气分症状,下面介绍几种水痘的中医治疗方法。
1、风热型:无发热或发热较轻,1-2日内出疹,先于躯干、头面部见红色小丘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疱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
脉浮数,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或佐以利湿。
方药用金苦参白花蛇爽肤洗液:主要成分;金银花、苦参、紫花地丁、蒲公英、儿茶、乳香、紫荆皮、没药、麝香、龙血竭、海螵蛸、白花蛇、皂角刺等40余味中药材提取精制而成。
使用方法;取本品适量倒在干净的容器里,再用医用棉签,然后涂抹患处(禁止医用棉签直接在原装瓶中取用,防止污染)。
每天涂抹2-8次。
4、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黄芩1.5克,竹叶10片,灯草1团,水煎服。
适用于水痘轻症。
5、针灸疗法:治以清热疏风利湿。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丰隆、三阴交。
若痘疹紫暗,加血海以除血分湿热;若邪陷营血,高热神昏,加刺水沟、十宣放血,以清营凉血,清心开窍。
6、推拿疗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退六腑、清脾经、开天门、推坎宫。
加减:毒热重证,加清胃经、清肺经以清肺胃实热;高热神昏,加掐人中、掐老龙、拿肩进以清热开窍。
那么得了水痘该如何护理呢?1、隔离患儿:对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应进行隔离。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https://img.taocdn.com/s3/m/2e06de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c.png)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它依据中医理论,通过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根据中医理论制定的几种水痘治疗处方:
1. 清热解毒方
- 金银花10克
- 连翘10克
- 板蓝根15克
- 黄芩10克
- 甘草5克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每日服用两次,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痒的功效。
2. 凉血解毒方
- 地黄15克
- 丹皮10克
- 赤芍10克
- 紫草10克
- 甘草5克
煎煮方法同上,适用于水痘伴有发热、皮肤瘙痒的症状。
3. 祛湿止痒方
- 茯苓10克
- 泽泻10克
- 薏苡仁15克
- 白术10克
- 荆芥10克
煎煮后服用,有助于祛湿止痒,缓解水痘引起的皮肤不适。
4. 补气养血方
- 黄芪15克
- 当归10克
- 白芍10克
- 熟地黄15克
- 甘草5克
适用于水痘后期,身体虚弱,需要补气养血的患者。
5. 外用洗剂方
- 金银花30克
- 黄柏10克
- 薄荷10克
将药材煎煮后,取汁液用于患处的清洗,可减轻瘙痒和红肿。
在使用这些处方时,患者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抓挠疱疹,以防感染。
中医治疗水痘,不仅注重症状的缓解,更强调整体调理,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中医是如何治疗小儿水痘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小儿水痘的](https://img.taocdn.com/s3/m/86d9b0cdf524ccbff0218428.png)
中医是如何治疗小儿水痘的小儿水痘,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吧。
这是身体内部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这里小编介绍一种中医偏方给大家,石膏知母。
石膏知母的处方中成分还是很多的,还有石膏知母的功能,需要大家一一去辨别。
但是石膏知母治疗小儿水痘的效果很好的,一起来看下吧!功能主治主治小儿水痘。
偏方组成石膏、知母各12克,牛蒡子、升麻、葛根、浮萍各10克,水牛角、丹皮、紫草、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4~5次内服。
疱疹痒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
加减流涕、咳嗽甚者,加薄荷、桔梗;湿重、苔白厚腻者,加苍术;便秘者,加酒大黄;热甚者,加青蒿、银柴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水痘患儿236例(年龄1~3岁),痊愈224例,无效12例,有效率94.9%。
小儿水痘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是由疱疹病毒中的一种引起的。
疱疹病毒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初次感染后,这类病毒会潜伏在身体里,可能会过很长时间后再次被激活。
再次激活的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叫做带状疱疹,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种疾病就有可能会发作。
出水痘时,宝宝有哪些症状出水痘时,有些孩子会发高烧,但有些宝宝只是看起来气色稍稍不好。
水痘初发时只是一些小红点,然后在几小时之内,红点上长出小小的水疱。
水痘通常最先出现在面部和躯干上,然后成片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有时水痘太多,可能看起来重重叠叠地连到一起。
头皮、嘴、咽喉和外阴附近的疱疹会特别疼痛。
有治疗水痘的方法吗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水痘的治疗方法,不过,最近的研究显示,在刚刚患病的早期使用抗病毒药能稍微有点帮助。
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或百服宁,一种解热镇痛药)能缓解水痘导致的发烧以及发烧引起的肌肉疼痛。
炉甘石洗液或碳酸氢钠溶液能缓解水痘引起的瘙痒,用普通食用苏打(食用碱)溶解在少量水中,就可以制成碳酸氢钠溶液。
水痘是怎样传播的水痘病毒通过飞沫(例如打喷嚏)以及与受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进行传播。
多数孩子都会在小时候感染上水痘,小朋友感染水痘通常症状较轻;但如果青少年和成人感染水痘,病情就会严重得多。
出水痘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水痘的几种偏方
![出水痘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水痘的几种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a120455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3.png)
出水痘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水痘的几种偏方出水痘的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多,可以利用中药外敷的方法,也可以利用辩证施治的不同类型的药方。
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治疗,比如板蓝根、甘草、金银花、黄连、当归等等,这些中草药对治疗水痘的效果是比较不错的,还可以选择绿豆薏仁汤。
中医认为,水痘是由外感风热时邪、内有湿热蕴结,留于肺脾、发于肌表所引起的。
水痘在中医当中也被称为是水喜和水花,大多数水痘的患者都是儿童。
水痘出现之后需要尽快治疗,注意日常生活方面的调理,一般治愈后效果都是比较不错。
那么出水痘中医疗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为他家介绍一下中医治疗水痘的方法。
1、利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能很快的治疗水痘,准备青黛、黄柏、滑石、生石膏,将这些药物研成细末状,用香油调匀,敷于患处,如果因水痘瘙痒将其抓破流水,可以直接将药粉撒于患处。
将蚕茧当中纳入白矾,放在碳火上煅烧,待矾汁尽后将其取出研成细末状,直接撒在患处的部位。
2、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风热型水痘患者选择银翘散,包括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紫华地丁、板蓝根和甘草用水煎服。
毒热型水痘患者应选择清营汤合清胃散,包括水牛角、丹参、玄参、麦冬、黄连、当归、丹皮等用水煎服,疹子颜色比较深宏,可加入紫花地丁、紫草和山栀。
3、食疗的方法也是不错,准备板蓝根、银花、甘草、冰糖,将板蓝根、银花、甘草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去渣之后再加入冰糖,每天服用数次,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等作用,比较适合水痘和一切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等症。
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绿豆薏仁汤。
综上所述,水痘对大家来说是非常常见的病症,但是治疗的方法却是很多的,很多患者不知道如何的选择治疗的方法,平时出现水痘的症状像尽早的发现,尽早治疗。
接触到水痘疱疹液的衣服和玩具等用品要及时的消毒,避免和他人共用生活用品,以免会导致病毒的传播。
水痘中医治疗怎么解决?
![水痘中医治疗怎么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85276ff3ad51f01dc281f169.png)
水痘中医治疗怎么解决?很多人都会得一次水痘,但是得了水痘之后,一般会去医院注射疫苗,但是在治疗过程当中,很多人都会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除了一般的药物治疗之外,还有重要的治疗方法也是非常的有效的,中药的治疗方法相对于一般其他的治疗方法能够固本培元,怎么中药治疗呢?(1)薏苡仁粥。
薏苡仁30g、粳米60g放在一起煮成粥喝。
每天可以当成饭来吃,每天吃两次。
可以帮助利湿、清热。
(2)板蓝根银花糖。
板蓝根100g、银花50g、甘草15g,将上3味加水600ml,煎取500ml,去渣加冰糖适量。
每次服10~20g,每日数次。
能清热凉血解毒。
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3)芫荽汤。
鲜芫荽150g、鲜胡萝卜200g、风栗(干板栗)150g、鲜荸荠100g,先分别将芫荽、胡萝卜、栗、荸荠洗净,然后切碎,一同放入搪瓷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取汤2碗,去渣即可。
分作2次温热饮用,连用3~5天,起透发痘疹的作用。
适用于小儿水痘。
(4)绿豆汤。
将绿豆加水500g,然后煮成汤来喝。
喝的时候还可以加一点白糖放在里面。
这个汤可以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解渴清暑。
(5)甘草三豆饮。
绿豆10g、赤小豆10g、黑豆10g、生甘草3g,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
每日2~3次,连用5~7天。
患有水痘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平时都应该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海鲜,还要注意不要吹风,不要受凉,水痘很痒的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手随意去抓挠,否则很有可能水痘会被抓破,留下来疤痕。
小儿水痘的中医中药治疗
![小儿水痘的中医中药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23821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7.png)
小儿水痘的中医中药治疗1赵炳南论治水痘水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轻度发热、身上起水疱为特点。
中医学文献亦称为“水痘”。
如《婴童百问》中记载:“又有发热一二日而出水疱即消者,名为水痘。
”《幼幼集成》水痘露丹中记载:“水痘似正痘,外候面红唇赤,眼光如水,咳嗽、喷嚏、涕唾稠黏,身热二三日而出,明净如水疱。
”【病因病理】湿毒内蕴,外感毒热之邪发于肌肤而致本病。
【症状特点】本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成人亦可偶见,发疹前先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出现皮疹,初起为米粒大红色小丘疹,一日后发展成绿豆大小的光亮的小水疱,周围有红晕,以后干燥结痂而脱落,皮疹分批出现在同一部位,同时可见不同时期的皮损,皮疹常可发于头面四肢,头皮及口腔黏膜常累及,有传染性,痊愈后有终生免疫力。
【辨证施治】1、辨证方药主症:发热流涕,身起红色斑丘疹,继则为水疱。
舌质淡红,苔白,脉滑略数。
辨证:湿毒内蕴,外感风热。
治法:清热透表,解毒除湿。
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10g,菊花6g,牛蒡子10g,杏仁10g,赤芍10g,板蓝根12g,金银花10g,连翘10g,生薏苡仁10g,车前草10g,芦根10g。
方解:方中桑叶、菊花、牛蒡子清热透表;杏仁开肺气止咳;赤芍凉血;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生薏苡仁、车前草健脾利湿;芦根清热透表。
毒热盛者,可加黄连、蒲公英、大青叶、山栀;咽红肿者,可加射干、山豆根;便秘者,加大黄;病后阴虚口干者,可加花粉、麦冬、沙参。
2、局部治疗:如意金黄散30g,化毒散1.5g,百部酒100ml混匀外涂,每日2~3次。
2梁剑波论治水痘水痘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亦可通过被痘疹疱浆污染的衣物、用具等传染。
小儿感染水痘之后,发病较急,多有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可有呼吸道症状。
发病的第二天开始出疹,疹态变化迅速,由红色斑疹转变为丘疹,分批出现;丘疹旋即变为疱疹、痂疹。
在出现疱疹时多为椭圆形,大小不一,根部绕以红晕;开始时疱疹的浆液透明,后渐变混浊。
中医药如何治疗水痘
![中医药如何治疗水痘](https://img.taocdn.com/s3/m/3415b66f700abb68a982fbae.png)
中医药如何治疗水痘水痘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是由外感时行邪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时行疾病。
因其疱疹内含水液,形态椭圆,状如豆粒,故称水痘。
也称水花、水疮、水疱。
西医亦称水痘。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而以1-4岁小儿为多见。
本病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流行。
预后一般良好,愈后皮肤不留瘢痕。
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若是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罹患本病,症状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在古代医籍中,有关水痘病的论述始于宋代,《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中最早提出“水疱”之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疮疹论》则正式立名“水痘”:“其疮皮薄,如水疮,破即易,于者,渭之水痘。
”病因病机水痘病因为外感时行邪毒,上犯于肺,下郁于脾而发病,其病在肺脾两经。
时行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于肺,故见发热、流涕、咳嗽等肺卫症状。
病邪郁于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时邪与内湿相搏,外透于肌表,则发为水痘。
若毒邪尚轻,病在卫表者,则疱疹稀疏,点粒分明,全身症状轻浅;少数患儿素体虚弱,感邪较重,邪毒炽盛,内犯气营,可见疱疹稠密,色呈紫红,多伴有壮热口渴。
甚者毒热化火,内陷心肝,出现神昏、抽搐。
也有邪毒内犯,闭阻于肺,宜肃失司,可见咳嗽、气喘、鼻煽等重症。
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发热1—2天内,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位较多,四肢部位较少。
疹点出现后,很快变为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疱壁薄易破,常伴瘙痒,继则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疤痕。
2、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3、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在同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并见。
4、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多核巨细胞,用酸性染色检查核内包涵体。
二、鉴别诊断1、麻疹、风痧、奶麻、丹痧均为斑丘疹,皮疹分布全身,形态细小如针尖或粟粒状,无疱疹、结痂现象。
中医如何治疗水痘
![中医如何治疗水痘](https://img.taocdn.com/s3/m/71d595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9.png)
中医如何治疗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皮疹、发热、咳嗽等。
在中医学中,水痘被称为“痘疹”,认为其发病原因为外感时邪、湿热内蕴和情志内伤。
治疗上,中医学注重辨证论治,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采用清热解毒、利湿透疹、养阴润燥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初感阶段在初感阶段,病人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此时,中医认为病邪尚在表,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
还可以配合使用薄荷、牛蒡子等药物,以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
二、出疹阶段在出疹阶段,病人皮疹逐渐增多,颜色鲜红,伴有过敏、瘙痒等症状。
中医认为此时病邪已入里,治疗应以利湿透疹为主。
常用的中药有赤小豆、茯苓、泽泻等,具有利湿、渗湿、健脾的作用。
还可以使用蝉蜕、僵蚕等药物,以加强透疹的效果。
三、恢复阶段在恢复阶段,病人皮疹开始结痂,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此时,中医认为病邪已渐退,但病人身体仍需调养。
治疗应以养阴润燥为主,常用的中药有生地黄、麦冬、玉竹等,具有养阴、润燥、生津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使用枸杞子、红枣等药物,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和护理。
在治疗期间,病人应忌食辛辣、油腻、海鲜等发物,以免加重病情。
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还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以免引起感染。
中医治疗水痘注重辨证论治,结合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和护理,可有效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水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守医嘱,以确保治疗效果。
在我国,中医学对于水痘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通过辨证论治,结合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和护理,可有效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我相信,在中医的帮助下,广大水痘患者一定能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一、中医对水痘的认识在中医学中,水痘被称为“水痘疮”,认为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
水痘的中医疗法
![水痘的中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a78adf6137ee06eff918c7.png)
水痘的中医疗法2007-06-15 06:53水痘是冬春季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1~6岁儿童,一般发病前的2~3周,患儿多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有过接触。
表现为发病初期发低烧,当天出皮疹,开始为红色斑疹,几小时转为丘疹、疱疹,绿豆大小,亮晶似露珠,周围红晕,伴瘙痒,继之渐呈混浊,疱壁变厚,1~3天内干涸、结痂,再经4~5天痂皮脱落,不留瘢痕。
水痘好发生于儿童的躯干、头皮、面部、口腔黏膜等处,同一部位的皮疹可出现“四世同堂”,即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并见。
中医认为本病是外感风热时邪,内有湿热蕴结,留于肺脾,发于肌表所致。
由于病情变化较快,许多年轻的父母见到孩子身上出了水痘往往有些惊慌,不知该怎么办。
其实大多数儿童得了水痘只要治疗及时,调护适宜,一般预后都会很好。
中药内服①风热轻型:症见初起发热,头痛,鼻塞流涕,1~2日出疹,疹色红润,泡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点粒稀疏,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纳食差,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用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芦根、淡豆豉、牛蒡子、荆芥穗、竹叶、薄荷、滑石、紫草、桔梗、甘草。
每日一剂,水煎服。
②毒热重证型:症见壮热烦渴,唇红面赤,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痘疹紫暗,痘浆晦浊,舌苔黄糙而干,质红绛,脉洪数。
治宜清热凉营解毒。
方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知母、生石膏、山栀、桔梗、赤芍、玄参、连翘、竹叶、丹皮、水牛角、僵蚕、白蒺藜、甘草。
每日一剂,水煎服。
中药外敷①取青黛30g,黄柏30g,滑石60g,生石膏60g,共研成极细末,用香油调均外涂患处,若因水痘瘙痒抓破流水时,可直接将药粉干撒于患处,每日3次。
②取已出蚕蛾的蚕茧20个,每个蚕茧中纳入白矾1g,放在炭火上煅烧,待矾汁尽后,取出研末备用,水痘疱疹破后可直接将药粉撒于患处,每日3次。
饮食疗法①胡萝卜饮:取胡萝卜50g,香菜30g,均洗净切碎,加水适量,文火煎15分钟左右,滤去渣,代茶饮,具有透疹的作用。
水痘状如豆粒 疱疹内含水液 中医辨证施治
![水痘状如豆粒 疱疹内含水液 中医辨证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bbf73ef93186bceb19e8bb67.png)
水痘状如豆粒疱疹内含水液中医辨证施治*导读: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病毒引起的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极易造成流行,任何年龄皆可发生,但以1~6岁小儿多见,临床以发热、皮肤及黏……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病毒引起的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极易造成流行,任何年龄皆可发生,但以1~6岁小儿多见,临床以发热、皮肤及黏膜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痂盖为特征,由于疱疹内含水液,状如豆粒,故名水痘。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感时行邪毒,上犯于肺,下郁于脾而发病,当以疏风清热、解毒利湿为治。
分型辨治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3型。
邪伤肺卫型主要表现为发热轻微,或无发热,鼻塞流涕,伴有喷嚏及咳嗽,1~2日皮肤出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点粒稀疏,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
当以疏风清热解毒为治,方用银翘散加减,药取金银花、连翘、竹叶、薄荷、牛蒡子、桔梗、车前子、赤芍、杏仁、滑石、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10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银翘散,或桑菊感冒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柴胡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毒炽气营型主要表现为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分布较密,根盘红晕显著,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舌红或舌绛,苔黄糙而干,脉洪数。
当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为治,方用清胃解毒汤加减,药取升麻、黄芩、丹皮、生地、紫草、山栀、木通、芦根、全瓜蒌各10克,石膏20克,黄连3克。
中成药可选用六一散(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合黄芩片(每次3片,每日3次);羚羊角散(每次1支,每日2次)合复方金银花冲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紫雪散(每次1克,每日2次)合黄连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
邪毒闭肺型主要表现为出现高热、咳嗽、气喘、鼻煽、紫绀等急重症,当以清热解毒、开肺化痰为治,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取杏仁、苏子、葶苈子、全瓜蒌、浙贝母、黄芩、虎杖、前胡各10克,石膏15克,麻黄、甘草、胆南星3克。
中医治疗水痘28例
![中医治疗水痘28例](https://img.taocdn.com/s3/m/e6452cf8f90f76c661371a9e.png)
疗 效一 般 3 撮 长 5 ,8例均 未发 生合 并症 和并 d, d2
发症 。 典型病例 : 某 , , 纪 男 4岁 , 9 8年 6月 1 日 19 8
就诊 , 母代 述 , 热 , 身 出 现水 泡 状 痘 疹 2 , 其 发 全 d 伴 有 纳 差 , 咳, 便 调 , 服退 烧药 及 板蓝 根 冲 阵 二 曾 剂 , 菌 消炎 药 无效 , 来 就诊 。查体 : 8 , 抗 故 T3 ℃ 咽 红肿 痛 , 面 及躯 干皮 肤 可见 水疱疹 密集 , 盘稍 颜 根 红, 疱浆 清亮 双肺 呼 吸音 稍粗 , 心腹 阴性 , 质淡 舌
显 改善 为无效 。
治 疗 结 果 : 8例 患 儿 经 上述 治 疗 全部 治 愈 , 2
治 疗结果 : 治疗 组 1 O例 , 效 4 3 显 4例 , 效 6 有 8 例, 无效 l 例 , 8 总有 效率 8 . ; 照组 6 28 对 2例 , 显 效 1 3例 , 效 2 有 5例 , 效 2 无 4例 , 有 效 率 6 . 总 1 3 。两组 结 果经 卡 方检 验 z 一1 . 4 P<0 0 , 54, . 5 有显 著性差 异 , 治疗组 疗效优 于 对照组 。 体 会 : 祖 国医学 认 为此病 与湿 热 之 邪有 而
无 发 疗 效 标 准 : 药 1d患 处 干 痴 脱皮 、 肤 正 有 疱 疹全 部 结 痴 干 燥 且 有 脱落 ; 效 : 热不 退 , 用 0 皮
继有 新 皮 疹 出现 , 原有 疱疹 无 改 变 或合 并 皮肤 感
染或 并 发症 。
脱皮 , 3 月 内复发 为有 效 ; 但 个 用药 1d病 灶无 明 o
中医治 疗 水痘 2 例 8
临床 资料 : 组 2 本 8例均 为 门诊 病例 , 年龄 1 5 .
中医偏方治疗水痘
![中医偏方治疗水痘](https://img.taocdn.com/s3/m/e817defeaeaad1f346933fd1.png)
中医偏方治疗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4岁小儿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表现以皮肤丘疹、疱疹、结痂三种皮损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
本病传染性较强,但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
一旦感染可获终身免疫力。
中医认为本病多风热毒邪侵袭,与湿浊相搏,外发肌表而成,临床主要分为风热夹湿、热毒炽盛两个证型。
以下为几种中医偏方:【金针苋菜汤】配方:金针菜30克,马齿苋30克。
制法:上二味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清热解毒。
用法:每日2次,随量饮用。
【梅花绿豆粥】配方:腊梅花15克,绿豆3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将腊梅花水煎取汁,绿豆和粳米煮粥,粥将成时,入药汁和匀,再加冰糖调味。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
【乌梅二豆汤】配方:乌梅2个,黑豆15克,绿豆15克。
制法:上三味共为粗末,用水煎取清汁。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用法:代茶频饮。
【三豆汤】配方:红豆、绿豆、黑豆各适量。
制法:以上三味加水适量煎汤。
功效:清热解毒。
用法:代茶频饮。
【竹笋鲫鱼汤】配方:鲜竹笋30克,鲫鱼1条(约150克)制法: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
功效:益气清热透疹。
【银花薏米粥】配方:金银花15克,薰米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金银花水煎3次,去渣取汁;薏米加水煮粥,至八成熟时,入药汁共煎至粥成,入冰糖调味。
功效:疏风清热除湿。
用法:每日2次,连服3日。
【青果芦根茶】配方:青果30克,芦根60克。
制法:将青果捣碎,芦根切碎,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利咽。
用法:代茶饮用。
【二胡茶】配方:胡萝卜100克,胡(羌)荽60克。
制法:上二味洗净切碎,加水煎取汁液。
功效:发汗透疹,健脾化湿。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温饮。
水痘中医治疗
![水痘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d58971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2.png)
弗洛伊德 的理论可分为两 个时期,早期理 论一般指他在 1920年以前的精 神分析理论。主 要包括:
UNIQUE & PPT PRESENTS
1意识和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 个部分:意识、 潜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潜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 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 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
2泛性论。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动机,都有性的色彩,都受 性本能冲动的支配。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而得不
到满足的结果。精神分析理论指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潜力常
驱使人去追求快感。这种潜力被叫做里比多,又称性力。里比多的发展分
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以及生殖期等。
2
张爱玲创作中对佛洛依德学说的接受课件
UNIQUE & PPT PRESENTS
张爱玲创作中对佛洛依德学说的接受课件
《封锁》
u 大学毕了业后,翠远就在母校服务,担任英文助教。她现在打算利用封锁的时间改改卷子。翻 开了第一篇,是一个男生做的,大声疾呼抨击都市的罪恶,充满了正义感的愤怒,用不很合文 法的,吃吃艾艾的句子,骂着“红嘴唇的卖淫妇……大世界……下等舞场与酒吧间”。翠远略略 沉吟了一会,就找出红铅笔来批了一个“A”字。若在平时,批了也就批了,可是今天她有太 多的考虑的时间,她不由地要质问自己,为什么她给了他这么好的分数:不问倒也罢了,一问, 她竟涨红了脸。她突然明白了:因为这学生是胆敢这么毫无顾忌地对她说这些话的唯一的一个 男子。
u 精神结构理论。本我、自我和超我。最原始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 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是同肉体联系着的,作为小说主人公的翠远也是有这种情感的, 只是在生活的压力之下,这种本我被掩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超我,平时她是以道德化的自我 存在的,在外界看来她总是一个“好人”。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快乐原则总是 会受到现实原则的限制,而要接受生活中的一些规范,翠远便是这样一个在现实中压抑自己的 形象,遮蔽自己内心真实的声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⑴本病辨证,重在辨卫分、气分、营分。
⑵疹稀色红,疱浆清亮,热咳流涕,病在卫分;
⑶疹稠疱密,色紫液浊,高热烦躁,病在气营;
⑷病重邪甚,易邪陷心肝、或邪毒闭肺之变证。
2.治疗原则
水痘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原则。
⑴治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清气凉营、解毒渗湿; ⑵邪陷心肝,邪毒闭肺,治以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开肺化痰。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邪伤肺卫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喷嚏, 咳嗽;起病后1~2天出皮疹,疹色红润,胞浆清 亮,根盘红晕,皮疹瘙痒,分布稀疏,此起彼伏, 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 薄荷辛凉解表;牛蒡子、桔梗宣肺利咽; 车前子、六一散清热利湿。
[预防与调护]
2.调护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注意避风寒,防止复 感外邪。 (2)饮食宜消化、清淡,多饮温开水。 (3)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手指甲,或带连 指手套,以防抓破疱疹,减少继发感染。 (4)正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期间的患儿,若发
生水痘,应立即减( 2 )青黛 30g,煅石膏 50g,滑石 50g,黄柏 15g,冰片 10g, 黄连10g。共研细末,和匀,拌油适量,调搽患处。1日1次。用 于水痘疱浆混浊或疱疹破溃者。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本病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 (2)易感孕妇妊娠早期接触水痘,应给予水痘一带 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如患水痘应终止妊娠。 (3)控制传染源,隔离水痘病儿至疱疹结痂为止。 学校、托幼机构中已接触水痘的易感儿,应检疫 3 周, 并立即给予水痘减毒活疫苗可预防发病。 (4)已被水痘病儿污染的被服及用具,应采用曝晒、 煮沸、紫外线灯照射等措施,进行消毒。 (5)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患儿及免疫 功能受损、恶性肿瘤患儿,在接触水痘72小时内可肌 肉注射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本病。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方药:清胃解毒汤(《痘疹传心录》)加减。 常用升麻清热透疹; 石膏清气分之热; 黄连、黄芩清热解毒; 丹皮、生地凉营清热;
紫草、栀子、木通清热凉营化湿。
[辨证论治]
(2)邪炽气营 辨证分析:本证以壮热烦躁,面红目赤,疹色 紫暗,疱浆混浊,疹点密布为特征。 气分热重者烦热口渴,舌苔黄糙; 营分热者疹暗紫癜,出血性皮疹,舌绛苔黄。 加减: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全瓜 蒌通腑泻火; 壮热神昏抽搐,邪陷心肝,治以清热解毒, 镇惊开窍,清瘟败毒饮加减,加用紫雪丹。
[辨证论治]
(1)邪伤肺卫
辨证分析:本证以微热流涕,皮疹稀疏,疹色
红润,疱浆清亮为特征,全身症状不重。
加减:咳嗽有痰者加杏仁、浙贝母宣肺化痰;
咽喉疼痛加板蓝根、僵蚕清热利咽;
皮肤瘙痒加蝉蜕、地肤子祛风止痒。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2)邪炽气营
证候: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 皮疹稠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或紫癜,便干尿短; 舌红或绛,苔黄糙而干,脉数有力。
水痘时邪由口鼻而入,蕴郁于肺脾,时邪袭肺,
且与内湿相搏,而出现发热,流涕,水痘布露
等症。
[病因病机示意图]
水痘时邪→ 肺脾→肺失宣肃→ 热咳咽红 →风湿相搏→ 痘疹布发 邪伤肺卫
(风热轻证)
↓→毒热炽盛→疹稠疱大 邪炽气营 (毒热重证)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⑴ 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病史。 ⑵ 周身可见疱疹,以躯干部为主。(皮疹) 疱呈椭圆,周围红晕,伴有瘙痒,结痂不留疤痕。 皮疹分批出现,同一平面,丘疹、疱疹、干痂并见。 ⑶ 血象检查:白细胞大都正常,或有轻度增高。 ⑷ 病原学检查: ①单抗-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敏感性较高,有 助于病毒学诊断。 ②抗膜抗原荧光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或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在出疹 1 ~ 4 天后即出现, 2 ~ 3 周后滴度增加4倍以上即可确诊。 ③新鲜水疱基底物,用瑞氏染色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 内包涵体,可供快速诊断。
[概述]
⒊ 特点:
①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一次感染水痘,多可获 终生免疫;
②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者,即是接种过水痘疫苗, 可再次感染,一般症状轻微;
③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
④水痘结痂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发疹前 24小时至结痂,约7~8天。
[病因病机]
小儿水痘的发生为感受水痘时邪所致。在
气候变化,水痘流行期间易被感染。当小儿机 体抵抗力下降时,外邪乘虚侵入而成水痘。 水痘病在 肺脾 两经。肺主皮毛,脾主肌肉,
水 痘 中 医 治 疗
[概述]
一、定义: 水痘由水痘时邪(水痘-带状疱 疹病毒)引起急性传染性出疹性疾病,以发热, 皮肤黏膜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 其疱含水液,形态椭圆,状如豆粒,故称为 水痘。 二、发病情况: ⒈ 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二 季发病率高。 ⒉ 年龄: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以 6 ~ 9 岁 儿童多见。
水痘(疱疹、丘疹)
[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 病 史: 发病季节: 病 势: 疱疹特点:
分布特点:
血象检查: 合 并 症:
水 痘 水痘接触史 冬春季节 起 病 急 大小不一,疱液清亮 瘙痒不舒,分批出现 丘、疱、干痂并见, 结痂后不留疤痕。 躯干部为主
(呈向心性)
脓疱疮 有脓疱疮接触史 夏秋之季 起 病 缓 疱大壁薄, 疱液混浊, 容易成脓, 头面部、肢体暴露部位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板蓝根颗粒:每服5g,1日2~3次。用于邪伤肺卫证。
(2)清开灵颗粒:每服1包,1日2~3次。用于邪炽气营证。 (3)至宝丹:每服1~3g,1日1~2次。用于邪陷心肝之变证。 (4)小儿清肺颗粒:每服3~6g,1日2次。用于邪毒闭肺变证。 2.药物外治
(1)苦参30g,芒硝30g,浮萍15g。煎水外洗,1日2次。
(呈离心性)
白细胞多正常 或轻度增高。 病毒性心肌炎
白细胞升高 疱液可培养出细菌。 急性肾炎
[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 水 痘 病 史:水痘接触史 特 点:皮疹大小不一,
水 疥(丘疹样荨麻疹) 多有过敏病史, 好发于婴儿, 疱液清亮,瘙痒不舒, 风团样丘疹, 躯干部为主, 皮疹见于四肢, 分批出现, 顶部似疱疹, 丘、疱、干痂并见,较硬不易破损, 结痂后不留疤痕。 瘙痒重易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