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一等奖三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

一等奖三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

一等奖三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一等奖三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设想】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

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等奖三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精选篇2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的有趣的语句,能体会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的快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课文结构。

2.2学会通过描绘来展现事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

3.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学会通过描绘来展现事物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1.2教师简要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初读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朗读,理解每段的意思。

3.精讲课文3.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3.2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3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和运用。

4.课堂活动4.1小组讨论: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

4.2个人展示:请学生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段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

5.巩固拓展5.1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5.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课后作业6.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描绘西沙群岛的短文。

6.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初读课文、精讲课文、课堂活动、巩固拓展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了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篇1)学习目标: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

会写“愿、姿”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

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

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

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

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

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三篇(2)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三篇(2)

⼩学语⽂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三篇(2) ⼩学语⽂三年级《童年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积累⽂中率真质朴的童话语⾔。

2.通过插图和⽂章细节感受安徒⽣⼩时候家庭⽣活虽然艰⾟,但乐观的⽗母让家中充满了温馨,充盈着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过程: ⼀、谈话导⼊: 师:这⼏天我们⼀直都沉浸在安徒⽣的童话作品中,他⽤⼿中的笔,优美的⽂字,向⼈们展⽰着⽣活。

他⽤⾃⼰的童⼼,抒写着爱⼼。

说说你都读了哪些? ⽣:《⼀颗⼩豌⾖》、《买⽕柴的⼩⼥孩》、《丑⼩鸭》、《海的⼥⼉》、《夜莺》…… 师:那谁能⽤⾃⼰查阅的资料来介绍安徒⽣? 师:1805年4⽉,安徒⽣就出⽣在⼀个窄⼩、破旧的⼩屋⾥,他的爸爸是个鞋匠,妈妈是个洗⾐妇,这个家庭会给他留下什么样的童年记忆呢?让我们⼀起去看看吧! ⼆、初读课⽂,整体感受家的氛围。

(⼀)⾃读课⽂。

把你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词或地⽅记下来,准备和同学们讨论交流。

学⽣可能问到的: 天赋:⾃然赋予,⽣来就具备。

贵族:旧制度下享有特权的⼈。

即兴: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性质⽽创作。

圣餐:____的⼀种仪式,礼拜时,__们分⾷少量的⾯饼和红酒来纪念耶酥。

霍尔堡:是第⼀个⽤丹麦语创作的戏剧家,⼀⽣创作了三⼗三部喜剧。

(⼆)再读课⽂,说说安徒⽣的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安徒⽣的家很窄⼩破旧。

⽣2:安徒⽣的家很贫穷。

⽣3:安徒⽣的家很温馨。

⽣4:安徒⽣的家很美好、有⽣机。

⽣5:安徒⽣的家很幸福。

⽣:…… (三)在安徒⽣的童年⾥,谁给他的影响最深?(⽗母) 三、品读课⽂,⽂中哪些地⽅写到了安徒⽣的⽗母?找⼀找,读⼀读并在书上批注。

说说你的感受。

师⽣交流: 涉及到⽗亲的: (⼀)我度过童年时光的那间⼩屋,整个空间⼏乎都被作坊和我睡觉的床占据了。

好在墙上挂满了画,抽屉⾥也满是玻璃杯和装饰品,门的镶板上是⼀幅优美的风景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五篇详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五篇详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五篇详案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获得成功是我条件、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进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进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进程,教师要通过教案链接这个两方面。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完璧归赵》【教学目标】1、识生字7个;积存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嘱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诵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知道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灵大胆、不畏强横的人物特点。

【教学进程】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摸索:“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摸索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换: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知道。

(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何“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摸索。

(2)交换,然后指导朗诵,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

(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

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②说一说:为何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恳切,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摸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何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

(第1、3句话的知道,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比方:“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优秀8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优秀8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优秀8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要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的感受。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1、板书:心愿谁会读这个词语?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的心愿是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同学们现在已经春暖花开了,郊外的景色一定很美,在这个多彩的季节里你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郊游)有个班的小朋友也要去郊游了,我们去看看吧?今天一起和我们去的还有月亮姐姐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图1、图上画了什么?出示图2、图上有画了什么?2、聪明的同学一定发现这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月亮的表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遍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一定要读准字音,不掉字,不加字。

3、老师看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如果老师把词语单独抽出来考考大家怎么样?出示词语:窗帘背包装着照顾生病太累医生悄悄(轻声)离开点心孩子们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户生自由读、师教读、生齐读、男女赛读、抢读(以各种形式读词语)。

抽读——评议3、看着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老师也想表现一下,但是老师读的时候呢?请同学们认真听。

(师范读)三、深入朗读,感悟亲情。

(一)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一天,月亮姐姐在空中散步,她来到一个小女孩家的窗户前,看到了什么呢?(1)男生读1——2自然段。

想月亮姐姐来到第一个小女孩的家,她有什么心愿?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能读一读吗?(2)什么是自言自语?谁来表演一下?练习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

2、思考: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3、情景再现:月亮找到太阳公公会说些什么呢?太阳公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表演)(二)角色表演,理解体验。

1、可是,当月亮来到另一家窗前时,又改变了主意,想让明天下雨,为什么呢?女生读3——8段。

教育教学实践案例(3篇)

教育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效果不佳。

为此,本文以情景导入法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二、案例背景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张老师,在教学《小草》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张老师决定尝试情景导入法。

三、案例实施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课前准备:张老师收集了关于小草的图片、视频资料,并制作成PPT。

(2)课堂导入:上课伊始,张老师播放一段关于小草的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小草的生命力和顽强精神。

接着,展示PPT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草的外貌特征。

(3)提问引导:张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草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小草的相关知识。

2. 情景模拟,深入理解(1)角色扮演: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小草、阳光、雨露等角色,模拟小草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景。

(2)讨论交流:各小组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讨论小草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3)分享心得: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张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3. 拓展延伸,提高能力(1)写作训练:张老师布置一篇以“小草”为主题的作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想象,描绘小草的成长历程。

(2)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小草的书籍,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四、案例反思1. 情景导入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在本案例中,张老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情景导入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本案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案例3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案例3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案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文本指导案例1《绿手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的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难点: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教具准备: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质疑,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2、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才能称为好园丁?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他读课文。

3、全班齐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1、抽读生词,同桌互查。

2、抽个别读。

3、开火车读。

4、交流识字方法。

四、默读课文,了解内容1、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

2、说给同桌听。

五、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后感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

重点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CD。

教学过程一、查检复习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2、默写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1、学习起因部分。

(1)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有关诗句,交流理解。

(2)想一想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老奶奶是个“好园丁”,堪称“绿手指”。

2、学习经过部分。

(1)哪一句话能概括老奶奶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的过程?勾画出来,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小学生三年级语文课教案(十篇)

小学生三年级语文课教案(十篇)

小学生三年级语文课教案(十篇)
课题一:人物描写
教学目标
研究如何书写人物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自由描写人物外貌特征。

2. 研究使用形容词来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合作活动:小组内学生相互描写并猜测人物。

教学方法
1. 教师示范和引导。

2. 小组合作和讨论。

3.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并用形容词描写人物外貌特征。

2. 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并用形容词描写人物性格特点。

3. 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活动,并能准确猜测人物。

课题二:词语辨析
教学目标
研究相似词语的辨析,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

教学内容
1. 研究相似词语的词义和用法。

2. 利用课文中的例句进行辨析讲解。

3. 练题:填写正确的词语。

教学方法
1. 教师解释和讲解。

2. 学生互动和讨论。

3. 检查练题并进行讲评。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相似词语的词义。

2. 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做出正确选择。

3. 学生能够正确填写练题。

(以下教案以此类推)。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篇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2、认识“雾、蒙、翅、膀”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与实际理解“雾蒙蒙”“幽深”等词语。

重点:认识“雾、蒙、翅、膀”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与实际理解“雾蒙蒙”“幽深”等词语。

难点:掌握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组词法等。

游戏导入:看到这个字——鸟,大家想起哪些成语或是诗句呢?小鸟依人鸟语花香百鸟朝凤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杜甫《望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大家对鸟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和鸟有关的课文,请看到课题:父亲、树林和鸟,看到课文题目,你有什么好奇的吗?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初读全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疏通长难句。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初读效果;2、指导朗读: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幽深的雾蒙蒙的这两个词语比较难度,大家可要都准确啦!可以重读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来表示强调!3、学习一类字:雾、蒙,。

①我们先来看雾字,上下结构,一个雨字头,一个任务的务,请注意雨字头写扁,同学们看过雾吗?②再来看蒙字,这是个多音字,同学们知道吗?它有三个读音。

蒙字也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中间有两笔短横。

4、联系实际理解字词:雾蒙蒙是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的方法,你看过雾吗?有雾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这句话中还有比较难懂的词语——幽深,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法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幽静/深远的意思;那现在请大家想想这是怎样一个树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1、指名朗读;2、理解字词:凝神静气、兀立,同学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和结合实际去理解,同学们请起立,我们来演一演父亲,像父亲一样望一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七色花这个故事。

3、学习课文一个片段,迁移写法。

4、仿写课文,完成《魔铃》的片段练习。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珍妮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义,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学习写作方法,学会片段练习。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出示:七色花。

3、指导朗读描写七色花的句子。

4、掲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快速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填空提示。

3、这朵七色花怎么用呢?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4、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写七色花神奇功能的句子。

5、用自己的话简要说出七色花的功能。

6、比较七色花七种用法的句子,寻找共同点。

三、聚焦片段,了解写法1、同学们,在这七种用法中,你觉得那种用法最有意义?说说理由。

2、聚焦片段,了解写法。

3、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珍妮?指导朗读句子。

四、写法迁移,创作童话1、传说这小狐仙有一个发着绿光的小魔铃,它能实现你的三个愿望。

只要你轻轻地摇一摇魔铃,对它说:“小魔铃呀,小魔铃,我想——”它就能帮你实现愿望。

现在,这个小狐仙把这个魔铃送给了你,你打算怎么用呢?拿出笔,学着课文中的写法,写一写你其中的一个愿望。

2、选取有个性的作文片段,进行展示活动。

3、进行及时评价,告诉学生,仿写也是习作的一条有效途径,加上合理的开头结尾就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

五、小结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份爱心,人人都有拥有神奇的七色花和魔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认读课文中的新词.2.理解课文是分几方面来介绍香港的.3.对重要句段的理解.进行段的训练,围绕中心句展开去说.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香港的魅力.2.进行段的训练,围绕中心句展开去说.难点:进行段的训练,围绕中心句展开去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当你们的导游姐姐带你们去我国的东方之珠——香港去旅游。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三篇好的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可以帮助三年级老师们更好地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课堂,小编为三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三篇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语文三年级《丑小鸭》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丑小鸭》是一篇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历经种种挫折,磨难,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让他们体会丑小鸭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幸以及变成天鹅后它的心情变化。

在理解丑小鸭的不幸时,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更容易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更深刻的理解文本的内涵。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体会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在朗读中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丑小鸭为什么能成为白天鹅,体会文章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格林兄弟的童话,谁一说是哪个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这篇故事是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写的,名叫《丑小鸭》。

(板书课题:28丑小鸭)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查字典来解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

惩罚、嫉妒、姊妹、沼泽、嘲笑、自卑、清澈、清晰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4.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5.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自出生以来就被人欺负,被迫离开家,在历经了种种苦难、歧视、挫折之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1)情感目标:从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知识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学习本课按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的方法。

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叙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的词句;学习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投影、挂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交流课前收集的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并表扬认真收集的同学。

2、激趣:同学们,从我们刚才收集到的资料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海滨很美、景美……)3、现在,大家想不想去欣赏更美的海滨小城?(想)那老师带大家去。

(板书课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也可以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二、欣赏画面,激发探究欲望。

1、放录相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2、过渡:同学们被海滨小城的美给迷住了,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跃然于纸上呢?(想给静态的学习内容注入生命,让其变得鲜活,让学生在欣赏鲜活的景物中生成初步的表象,自觉形成乐学、会学的学习习惯。

)三、欣赏语言,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1、个性朗读,自主欣赏,感悟质疑。

(1)读第一遍,把课文读通,并思考:文中描写了哪几处景物,把点明这几处景物的词语画下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并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读第二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注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

(3)读第三遍,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

2、合作欣赏,感悟语言的表现力。

把你刚才读的收获在小组中交流,把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再讨论,组长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不用紧张,待会儿我们就会读懂的。

(我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感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尝到自主学生的甜头,乐此不疲)3、读细赏,再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读准“翘”“衰”“落”“观”“差”等多音字。

5、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本文的逻辑顺序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

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

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优秀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优秀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优秀教案5篇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优秀教案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1、教材分析:这篇*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分析: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

但*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3、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1)重点:①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3)德育点:①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4)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5)空白点: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

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__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案例案例名称:让诗词在儿童心中盛开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诗词的美妙和魅力。

2.培养儿童对诗词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提高儿童语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采菊》诗词教学。

2.《秋天的风》诗词教学。

3.《春天的花朵》诗词教学。

三、教学准备1.诗词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辅助材料:图片、手绘诗词卡片等。

4.绘制诗词展板。

四、教学步骤和内容步骤一:导入课题1.使用投影仪展示一幅美丽的秋天景色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和气氛。

3.提问:你知道怎么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吗?步骤二:研究《小采菊》1.使用投影仪展示《小采菊》的诗词内容。

2.逐句解读并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3.学生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4.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诗词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步骤三:研究《秋天的风》1.使用投影仪展示《秋天的风》的诗词内容。

2.逐句解读并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3.学生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4.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诗词的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感觉。

步骤四:研究《春天的花朵》1.使用投影仪展示《春天的花朵》的诗词内容。

2.逐句解读并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3.学生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4.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诗词的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美丽。

步骤五:综合表达1.请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表达的意境。

2.学生上台表演,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该课例的教学,学生对传统诗词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且能够逐步理解诗词的含义。

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课后练习中,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五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五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五篇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1一、激发情趣,初识课题师:小鸟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每天都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翱翔;向日葵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每天都是晴朗的日子,它的果实就能快快成熟。

小朋友,说说你有什么心愿?(学生自由表达。

)师:(课件出示:美丽的星空,活泼可爱的月亮姐姐向大家走来。

)你们看,美丽的星空,活泼可爱的月亮姐姐向大家走来。

她的心愿是什么呢?(板书:月亮的心愿)指名读课题,指导“亮”的轻声读法。

教师范写“亮”,学生观察并交流写“亮”字时要注意秃宝盖儿应托住上部分,盖住下部分,而且写在田字格横中线上。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真朗读,遇到不认识或难读的字请拼音帮忙。

2.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3.画出本课要认的生字和难读的词语。

4.学习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窗帘女背包装着天气另一家照顾生病太累医生悄悄地离开窗户早走去(1)先独立认读,然后小组成员互读正音。

(2)去掉其他字,只留生字,玩猜字游戏。

一名学生读出生字字音,另一名学生指出课件中相应的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穴字头”和“病字框”,在学习“病”字时相机拓展和“病字框”有关的字。

例如:“疾”、“疗”、“痒”、“痛”、“疼”等字。

)(4)选择生字新词填入短文,在语境中巩固识字。

出示:月亮姐姐来到另一家,透过窗帘看到珍珍正在照顾生病的妈妈。

她悄悄地离开窗户,月亮姐姐真担心珍珍太累了,真想帮珍珍找一位好医生。

①自主练习;②指名朗读(多人);③齐读。

三、创设情境,感悟“心愿”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得更流利,同时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

2.感悟月亮的第一次心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案例8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案例8篇

《燕子》案例分析《燕子》一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充沛激越,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报春使者——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怎样引导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景色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由于小学生受自身活动范围及全面分析认识事物能力的限制,难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基于此,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1)媒体出示课文第1节:(2)指名读课文第1节。

(3)从这节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几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外形的呢?边交流,边板书:羽毛:乌黑、光滑(抓住颜色光泽描写)翅膀:俊俏、轻快(突出燕子的飞行特点)尾巴:剪刀似的(抓住形状描写)(4)听老师读,删减比较。

a、你们发现老师读的与原文有哪些不同?有“**”标出。

师读:“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学生标出不同之处;乌黑光滑的、俊俏轻快的、剪刀似的、活泼可爱的) b.读这些词语,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生:这都是一些形容词。

生:有了这些词,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c.讨论:这些形容词删与不删,哪种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生:不删更好,有了这些词,在读句子的时候,我的眼前就好像真的有一只可爱的小燕子。

生:用了这些词,让人感觉到小燕子的敏捷轻快。

(5)替换比较,巩固练习。

学生尝试换上其他词来说说小燕子的外形,并与原文比较。

(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6)课文中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不写其他方面? 生:因为这些地方是小燕子最有特点的地方。

(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

) (7)师生配合读第1节。

师:那么,你们肯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其他小动物,下面,就让我们学着课文第一小节的样子,来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生写作。

分析: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

读是从感知语言文字入手,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从而把握文章中心的心理过程;写是从写作目的出发,围绕中心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心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摘要: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我们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案例,力图达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

这四个要素的整合是通过三个阶段的活动实现的,包括预习阶段的上网活动、课堂教学阶段四要素的互动和课后的拓展互动。

“整合教学”是按照阅读教学的规律进行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

”展示课件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

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

”(配乐播放视频材料)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

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

”(学生与电脑互动)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

”(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

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

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

”(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

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

”(配乐播放视频材料)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

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

”(学生与电脑互动)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

”(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

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

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一)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案,按部就班讲解既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

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教学过程也是预设的。

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情境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提升情感、呈现多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

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

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加以机智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我体会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

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借助多媒体,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的朗读方式是多样的,有个别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还有配乐读,教师手势指导读等。

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朗读水平呈梯度提高,把文本内容,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成自我的东西,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对疑问难。

例如,学生提出:我不明白渔业工人为什么要把海龟翻一个身?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师都巧妙地通过呈现多媒体,机智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了。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

在鱼这一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抓住鱼的外形练习说话。

最后,学生还利用电脑收集和积累了优美词句。

这一切,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此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论坛发帖子,让学生在课后交流读后感,这是我们运用的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既重课堂、又超课堂的教学策略的一个举措,是我们贯彻课改精神的又一收获。

第二,正确运用了阅读教学的规律。

在实现上述四要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李红梅老师没有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没有形式主义地运用信息技术。

这首先表现在师生对阅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视和朗读作用的充分发挥。

其次,重视语感训练、语言积累和“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此案例说明,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必须以读为本,加强语感训练和语言的初步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一)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案,按部就班讲解既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

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教学过程也是预设的。

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情境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提升情感、呈现多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

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

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加以机智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