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儿子孙子登上皇位的和亲皇后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孝景皇后王娡简介 汉景帝第二任皇后王娡生平

历史趣谈:孝景皇后王娡简介 汉景帝第二任皇后王娡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孝景皇后王娡简介汉景帝第二任皇后王娡生平导语:孝景王皇后王娡,汉武帝生母,汉景帝第二任皇后。

在嫁给汉景帝之前,王娡曾经嫁给过金王孙并且生有一女,之后才被送入宫中。

王娡一生中最大孝景王皇后王娡,汉武帝生母,汉景帝第二任皇后。

在嫁给汉景帝之前,王娡曾经嫁给过金王孙并且生有一女,之后才被送入宫中。

王娡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辅佐刘彻成为汉武帝。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登基的第一年,王娡为汉景帝生下了皇子刘彻,也就是日后的汉武帝。

刘彻自幼就聪明伶俐,因此深受汉景帝的宠爱。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刘彻则是被立为胶东王。

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一心想要自己的女儿做皇后,于是,馆陶公主一直向刘荣的生母栗姬请求联姻,但是栗姬对馆陶公主一直向汉景帝进献美女深感不满,同时讨厌馆陶公主见风使驼的贪婪本性,便一口回绝了馆陶公主的联姻。

馆陶公主在分析各位皇子的情况,找寻下一位“目标”。

馆陶公主找到王娡,告诉她愿意将女儿许配给刘彻,王娡深知要想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只能靠馆陶公主的帮忙,也就答应馆陶公主的联姻请求。

馆陶公主开始向汉景帝说栗姬的坏话,同时,还时不时称赞刘彻。

汉景帝本身也比较中意刘彻,认为刘彻德才兼备。

在馆陶公主的帮助下,汉景帝渐渐对栗姬产生厌恶之情,而王娡也懂得适时而动,于是适当的“点火”,王娡和馆陶公主的合作最终使得这把火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栗姬被废后,王娡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刘彻也被立为太子。

九年之后,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刘彻成为汉朝的天子,王娡为皇太后,窦氏则为太皇太后。

王娡成为少年皇帝刘彻的坚强后盾,她周生活常识分享。

汉文帝刘恒皇后窦皇后简介

汉文帝刘恒皇后窦皇后简介

汉文帝刘恒皇后窦皇后简介窦皇后生平简介孝文皇后窦氏本名史籍上没有详细记载,据《史记索隐》中记载,窦氏云名猗房,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名为窦漪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

窦皇后出生与清河郡观津县,出生时间不详,汉惠帝统治期间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伺候太后吕雉。

后吕雉释放一批宫人,赐予诸侯王,窦皇后请求负责的宦官让自己去离家乡较近的赵国,但最后还是阴差阳错被送去了代国。

代国的国王正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窦皇后得到了刘恒的宠幸,并为其生下了一女二男。

公元180年,吕雉过世,彼时为代王的刘恒被拥护回京,窦皇后之子刘启被立为皇太子,窦皇后因此被立为皇后。

公元157年,刘恒在未央宫驾崩,其子刘启即位,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公元141年,汉景帝刘启驾崩,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尊窦皇后为太皇太后。

公元135年,窦太皇太后去世,与汉文帝刘恒合葬与霸陵,将所有的金钱财富都留给了其长女馆陶公主刘嫖。

窦皇后的事迹窦皇后,清河人,原名漪房,早年的时候曾进宫侍奉吕太后,被称为窦姬,后来她成了太后赏赐给当时分封在各地的诸侯王的宫女中的一员。

窦姬因为老家和赵王所在比较近,所以刻意请求主事人将自己分到赵国,或许是命运使然,主事人忘了这回事,窦姬被分到了代国,知道后的窦姬虽然不情愿,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前往。

代王就是日后的汉文帝,窦姬一行人前去代国之后,代王对于窦姬很是宠爱,很快窦姬就为代王生下二子一女。

后来代王被拥立为皇帝,因为代王后早逝和王后所生的儿子的一一病逝,所以太子之位就落到了窦姬的长子刘启身上,窦姬也母凭子贵,没多久被封为了窦皇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窦皇后的亲族也过上了贵族的生活。

一个皇帝毕竟很难一直宠爱一个人,后来窦皇后因病双目失明,失去了汉文帝的宠爱,但是一直以来窦皇后都表现很好,在朝野有着不小的声望,所以即使是不受宠了,皇后之位也依旧是稳稳当当的。

窦皇后推崇黄老之说,所以窦皇后在世之时儒家的学者都难以得到重用,这也可以看出窦皇后的地位是很高的。

历史上4位二婚皇后,第1位生下汉武帝!

历史上4位二婚皇后,第1位生下汉武帝!

历史上4位二婚皇后,第1位生下汉武帝!本文导读:第一位汉景帝皇后王娡。

王娡(zhi)是汉景帝的第二位皇后,也是历史上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的母亲。

而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为接班人,他的母亲起了关键作用。

王娡出身平民家庭,父亲王仲早年亡故,母亲臧儿生一男二女。

因家贫难以度日,臧儿改嫁长陵田姓,又生下两个儿子。

过了几年,长女王娡出嫁,嫁给了金王孙。

所以,王娡本来已经结婚了。

有一天,他的老妈认为她的这个女儿不简单,有富贵命,所以,拆散了她的家庭,硬是将王娡送进了皇宫,成了太子刘启的美人。

事实上,当时刘启的太子宫中,已经搜集了不少的美女,除正妃薄氏是文帝生母薄太后的侄孙女外,还有美女栗姬、程姬等。

虽然如此,但刘启一见到王娡就被深深吸引了。

之后被封为美人,宫人都称她为王美人。

公元前156年,刘启即皇帝位,史称汉景帝。

这一年,王美人在接连生下三个女儿之后,又一次怀孕了。

这次为刘启生下一个儿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汉景帝即位的第二年,太皇太后死了,她的侄孙女儿薄皇后也跟着遭到了厄运。

其实,汉景帝本来就不喜欢这个皇后。

太皇太后一死,景帝立即反攻倒算,借口薄皇后没有生育,不配正位中宫,把她废黜了。

景帝废了薄皇后之后,王娡与长公主刘嫖联手打败了栗姬及其子太子刘荣,坐上了皇后宝座,把自己的儿子刘彻扶上了太子宝座。

历史上,平民出身的皇后并不少,但像王娡一样,既是平民出身,又是已婚妇女,后来却离婚改嫁进入皇宫,最终贵为皇后的,恐怕就不多见了。

第二位是刘备穆皇后吴氏。

吴懿的妹妹,兄妹早年丧父,父亲生前与刘焉有旧交,所以全家人跟随刘焉搬家进入四川。

后来,刘焉心怀不臣之心,听相面者相吴氏的面相后说她将是大贵之人。

当时跟随刘焉身边的儿子只有刘瑁,于是他为儿子刘瑁娶了吴氏。

刘瑁死后,吴氏在刘家守寡。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当时刘备夫人孙氏返归东吴,群僚劝刘备聘娶吴氏。

于是刘备纳吴氏为夫人。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刘备登基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改年号为章武。

萧后

萧后

隋炀帝皇后萧氏萧皇后即隋炀帝皇后萧氏。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567年-647年),出身中古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

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

萧后生于二月,江南风俗以为不吉,遂辗转由叔、舅收养。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选其为爱子晋王杨广之妃。

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并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

隋炀帝即位后,萧后虽年过四十,仍得到其宠爱和敬重。

炀帝之后多有失德,萧后婉谏无果。

江都之变炀帝遇害后,五十多岁的萧后带着幼孙和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处,后义成公主迎其至东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炀帝孙杨政道为主,萧后与其居定襄。

唐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萧后等归长安,居长安城兴道里。

萧后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去世,唐太宗以皇后礼将其与炀帝合葬扬州,谥曰愍。

中文名萧氏别名萧皇后国籍中国隋朝→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江陵出生日期约西梁天保五年(公元567年)逝世日期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职业公主→晋王妃→太子妃→皇后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助夫夺嫡、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代表作品《述志赋》性格婉顺、有智识配偶隋炀帝杨广谥号愍目录1人物生平▪萧家有女▪密勿经纶▪母仪天下▪身若浮萍▪斜阳落处2历史评价3家庭成员▪长辈▪兄弟▪姐妹▪子女4生卒年考5文献记载6身后是非7影视形象8考古发现1人物生平编辑萧家有女萧皇后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母张皇后,南兰陵人(今常州武进万绥乡人)。

萧氏出生于二月,由于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实为不吉,因此由萧岿的六弟东平王萧岌收养。

萧岌夫妇收养萧氏不满一年,便双双去世。

[1]萧氏遂转由舅父张轲收养。

张轲虽然为安平王萧岩僚属[2],但家境贫寒,因此贵为公主的萧氏亦随之操劳家务。

开皇二年隋文帝夫妇为次子晋王选妃于梁国,因为梁国诸公主的占卜结果皆不吉,于是从张轲府中迎回萧氏,占卜为吉,策为晋王妃。

[1]密勿经纶年轻的晋王夫妇婚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

历史趣谈:孝庄文皇后 辅佐两位皇帝的传奇皇后

历史趣谈:孝庄文皇后 辅佐两位皇帝的传奇皇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孝庄文皇后辅佐两位皇帝的传奇皇后
导语:孝庄文皇后,本命布木布泰,有天降贵人的意思,明万历四十一年,年仅十三岁的孝庄文皇后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成为他的侧妃,生
孝庄文皇后,本命布木布泰,有天降贵人的意思,明万历四十一年,年仅十三岁的孝庄文皇后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成为他的侧妃,生性聪慧的布木布泰在皇太极时期并没有受到太多宠爱,反而,她传奇的一生是从她的儿子福临登基为帝开始的。

初初嫁给皇太极时,布木布泰并不受宠,皇太极的嫡福晋是她的亲生姑姑孝端文皇后哲哲,因为这个缘故,布木布泰的生活过得也算滋润,之后的几年,皇太极继位,布木布泰也为皇太极连续生下三个女儿。

没多久,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应召入宫,一向不好女色的皇太极像是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从此后,海兰珠宠冠后宫,无人能及。

与此同时,布木布泰的地位极具下降,,从只比姑姑哲哲低一等的位子降到一个皇帝都想不起来的女人,好在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布木布泰日子过的倒也安生。

好在,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很快,布木布泰怀孕了,生下孩子后她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抚养孩子的事情上,这是一个皇子,是她的第四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孩子,布木布泰对这个孩子极为重视,每天都用尽全力的教导。

母凭子贵,布木布泰也被封为永福宫庄妃。

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因为去世的突然,皇位一事悬空,当时最有能力竞争皇位的就是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最后,也许是多尔衮为了避免朝局动荡,也许是布木布泰借助母家的力量得来的势力,总之最后,年仅六岁的布木布泰之子福临即位了,布木布泰受封圣母皇太后,与他的姑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立,平起平坐。

布木布泰扶持
生活常识分享。

孝景皇后王娡的生平简介

孝景皇后王娡的生平简介

孝景皇后王娡的生平简介王娡,槐里人,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的母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孝景皇后王娡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王娡的生平简介王娡的母亲是汉初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本是名门之后,后因臧荼谋反被杀而沦为平民,嫁给了槐里的王仲,生下了一子二女,长女便是王娡。

王娡初嫁给金王孙为妻,并生了一女名为金俗。

后臧儿请姚翁相面,姚翁算出王娡可生下天子,于是将王娡从金家接了回来,托关系送进太子宫,后其妹王儿姁也进了太子府。

王娡怀着刘彻的时候,刘启即位,刘彻自幼聪慧,因此深受刘启宠爱。

馆陶公主想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于是想把女儿许给当时的太子刘荣,但遭到了刘荣生母栗姬的拒绝,于是馆陶将目标锁定在刘彻,王娡没有拒绝。

馆陶时不时在刘启面前说说栗姬的坏话,又夸夸刘彻,最后使刘启废黜了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而王娡则被立为皇后。

王娡当了九年皇后,刘启去世后,刘彻即位,尊王娡为皇太后。

公元前126年,王娡在长乐宫东殿去世,死后与刘启合葬于阳陵,谥号孝景皇后。

王娡的女儿金俗王娡一生总共有两个丈夫,第一个丈夫是金王孙,第二个丈夫则是汉景帝刘启。

王娡与第一个丈夫金王孙所生的女儿,名为金俗。

在王娡进宫之后,她对宫里的人隐瞒之前的.经历,直到王娡成为太后,即刘彻登基之后,从他人口中得知有同母异父的姐姐这件事。

于是命人将金俗接进宫内,封她为修成君。

因为金俗是王太后在民间与金氏所生,所以金俗不叫公主,只在礼仪方面等同于长公主的地位罢了。

金俗生有一名女儿和儿子,女儿后来嫁给了淮南王的儿子,金俗的儿子因为依仗王太后的势力在京城耀武扬威。

王娡抛弃了金俗的父亲金王孙,金王孙眼看着王娡进宫要飞上枝头变凤凰却无能为力,自己一个人将金俗抚养长大,也算是一个担当的男子。

金俗长大后也成了一个孝顺的女儿,想到父亲一人孤苦无依,便找了一个倒插门的丈夫,最后金王孙生病死了。

也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即使到死也没有跑到宫里去揭穿王娡有夫有女的事实。

金俗也从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居然是当今的太后,只是跟无数平凡的民间少女一样在家里辛苦地干活,照顾家里的一切。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是谁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是谁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是谁朱棣是明朝一代明君,他的丰功伟绩其实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这也有其妻子仁孝徐皇后的一份功劳。

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从小就喜爱读书,贤良淑德,长相俊丽。

当时仁孝徐皇后的父亲是中山王,与朱棣其父朱元璋交情甚好。

朱元璋看中了其女儿,便向徐皇后父亲提出想让其女儿嫁给朱棣,其父也立即叩头谢恩。

徐皇后与朱棣成婚之后,两个人情投意合,徐皇后当时被册封为燕王妃子。

由于徐皇后生性聪明贤惠,也深得高皇后的喜爱。

当时朱棣一直驻扎藩国,当时徐皇后也随之前往藩国。

徐皇后在藩国与朱棣同甘共苦,平日生活当中也是粗茶淡饭、勤俭节约,是个非常好的贤内助。

虽然朱元璋深知朱棣在众皇子当中有勇有谋,才华横溢,但是最终的皇位还是传给了孙子朱允炆。

直到后面的朱棣与侄子在靖难之役起兵胜利之后才正式登上皇位。

靖难之役当时朱棣的儿子朱高炽一直驻守北平,他善于行政管理,对于军事部署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母亲徐皇后指点。

当时李景隆强力攻城,城中将士不足,徐皇后鼓励百姓守城才保住了北平。

朱棣在位时期,徐皇后不仅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在管理朝政方面也能给明成祖一定的帮助。

朱棣刚登位之时,国家战争一直不断,徐皇后便时常在朱棣明成祖耳边提醒他要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对于徐皇后的善言,朱棣也都是非常采纳的。

徐皇后一直深受明成祖的宠爱,但是她从不乱用私权,对于家人也是一视同仁。

明成祖有意提拔其弟弟,但是徐皇后确表示不同意,不过明成祖还是加封了他。

但是对于徐皇后她并没有感激之意,可以说是一个公私分明的好皇后。

朱棣出生于公元1360年,在朱元璋的儿子中排行老四,亦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任帝王。

朱棣称帝后,改年号为永乐,所以后世也称其为永乐大帝。

朱棣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称帝统一天下,所以朱棣出生于战乱年代,在其成长后更是参与了平定天下的战争。

这极大的锻炼了朱棣的治军理政能力,也是他之后不服其侄儿当皇帝举兵谋逆的原因。

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公元1402年朱棣兵不血刃夺取当时的大明首都应天府,登基称帝。

[转载]史上姑嫂及母女共侍一夫的和亲皇后

[转载]史上姑嫂及母女共侍一夫的和亲皇后

[转载]史上姑嫂及母⼥共侍⼀夫的和亲皇后原⽂地址:史上姑嫂及母⼥共侍⼀夫的和亲皇后作者:思⽂⽂/思⽂历史上在各个时期和亲的公主数不胜数,她们在历史的进程中都起到了完成使命的作⽤。

⽽“和亲皇后”却只有⼀个,那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后。

能象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的⼥⼈却是寥寥⽆⼏。

她曾经当了隋炀帝的皇后、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

萧皇后就是在成为突厥王妃的时候,虽然没有君王安排的和亲任务,实际上却完成了和亲的使命。

萧皇后天⽣就是⼈间尤物,她出⽣时,当时著名的占⼘奇⼈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字,最后得出了⼋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她⾃⼗三岁作了晋王(隋炀帝继位前的封号)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份,这使她成为⼀个命运奇特的⼥⼈,这也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桃花劫”。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天保年间⽣于后梁国都江陵。

她出世的那年,北周杨坚接受静帝禅位⽽作了隋⽂帝,⼋年以后隋军攻⼊建康,统⼀了全国。

隋⽂帝的⼆⼉⼦晋王杨⼴在平陈战争中是全军统帅,为了表彰他,⽂帝除了给他加官晋爵外,还下诏天下名门世家,为他选妃,谁知挑来送去,最终选中满九岁的萧⽒⼥,也只有肖⽒⼥的⼋字与杨⼴的⼋字合在⼀起才是⼤吉。

因为⼥⽅年纪太⼩,接⼊宫中后并未马上成婚,隋⽂帝杨坚的独孤皇后对这位稚嫩可⼈的⼩媳妇⼗分喜欢,把她当成是⾃⼰的⼥⼉抚养,并为她请了许多师傅,教她读书、作⽂、绘画、弹筝。

聪明过⼈的萧⽒⼥学什么象什么,往往⼀点就通,四五年下来,她不但出落成⼀个明艳秀丽的⼩美⼈,⽽且知书达礼,多才多艺。

晋王杨⼴这时正驻守扬州,隋⽂帝与独孤皇后商议决定,在开皇⼗三年杨⼴⼊朝时,为他和萧⽒⼥完成了婚事。

杨⼴这年是⼆⼗五岁,新娘刚满⼗三岁。

杨⼴曾经暗中听说过有⾼⼈批出萧妃的⼋字:“萧⽒⼥命中注定要⼊主中宫,母仪天下。

”既然要母仪天下,那么他这个作丈夫的不就是⼀朝天⼦了么?虽然杨⼴此时不是太⼦,但他仍然觉得希望就在前⽅,原本不曾对王位作妄想的杨⼴,开始有计划地与⼤哥杨勇展开储位之争了。

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长孙皇后

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长孙皇后

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简介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其父是隋朝时期的将军长孙晟,唐朝著名宰相长孙无忌一母同胞的妹妹,是唐高宗李治的生母。

公元601年,长孙皇后出生于洛阳,家族显赫,长孙家自北魏到隋人才辈出。

长孙晟的兄长长孙炽非常欣赏唐国公李渊的妻子窦氏,认为这样睿智的女子定能教出杰出的子女,于是劝说弟弟与李家结亲。

亲事定下后不久,长孙晟就过世了,年幼的长孙皇后与母亲哥哥一同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赶回了母亲的娘家,还好他的舅舅高士廉对三人都非常优厚。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是好友,而李世民深得高士廉的心,因知晓长孙家与李家的婚约,于是极力促成了此事,长孙皇后父亲丧期已满,高士廉便着手处理这桩婚事。

公元613年,十三岁的长孙皇后与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开始了两人互相信赖相伴的一生。

婚后长孙皇后归宁之时,曾有占卜之人说“此女子贵不可言”。

公元618年,李渊登基为帝,国号为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皇后则随丈夫为秦王妃。

唐初时期,国家还不稳定,李世民常常外出征战,为了免除丈夫的后顾之忧,那时作为秦王妃的长孙皇后孝事李渊,深得李渊的认可。

然而李世民战功显赫,渐渐为李渊忌惮,东宫太子李建成更是联合齐王李元吉步步紧逼,李世民与太子的矛盾不断加深,长孙皇后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坚定地站在丈夫的身后。

公元626年,李世民被迫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除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长孙皇后在玄武门之变时亲自勉励将士,将士们感动之余士气更足。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长孙皇后则为太子妃,不久,李渊禅位,李世民即位,将长孙皇后册立为皇后。

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更是一心一意陪伴着李世民,为李世民分愁解忧,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长孙皇后可以说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公元634年,长孙皇后重病,拒绝了太子大赦天下并度人入道的请求,于是李世民请普光寺的法师为她祈福,许是他的诚意感动了上天,长孙皇后病愈。

然而次年,其生母与太上皇李渊双双离世,帝后二人又一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次年长孙皇后再次病发。

孝昭上官皇后:6岁成皇后,15岁就当上了太后

孝昭上官皇后:6岁成皇后,15岁就当上了太后

孝昭上官皇后:6岁成皇后,15岁就当上了太后本文导读:历来朝堂是男人的天下,而后宫就是女人的天下。

后宫的领导者就是皇后,再是太后,然后在是太皇太后。

在西汉历史上有一个年仅6岁的娃娃皇后,此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她就是孝昭上官皇后!孝昭上官皇后的祖父是西汉左将军上官桀,外祖父是西汉大将军霍光。

在公元前82年的时候,鄂邑长公主(汉昭帝的养母)打算给年仅12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立皇后,而上官氏的父亲和祖父为了广大自己一族,于是就刻意讨好鄂邑长公主,打算将6岁的上官氏扶成皇后。

期间上官安和上官桀还寻求了霍光的势力帮助,希望能够扶持上官氏成为皇后,但是霍光当时并没有帮助他们。

于是上官安买通了鄂邑长公主的情人,求他帮忙说情,最后才让上官氏成为了一宫之主。

6岁的上官氏入宫一个月后,就从婕妤封为了皇后。

但是好景不长,上官家族的野心太大,竟然还拉着鄂邑长公主策划了一场政变。

可惜政变失败,于是上官安和上官桀以及鄂邑长公主等谋反策划人都被诛杀。

而因为上官氏并没有参与其中,外加上霍光的地位,所以上官氏并没有受到处罚,同时她的后位也没有受到影响。

平定这次政变后,霍光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够生下皇子,巩固自己的地位。

于是就连同其他的官员给皇帝上书,为了保证龙体,除了皇后以外的女子最好都不要碰了。

但是在如此形势下的专宠,上官氏也并没有怀孕。

在公元前74年时,21岁的汉昭帝去世,死时无任何子嗣。

汉昭帝去世后,霍光等人便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推上了帝位,而上官氏就成为了皇太后,这一年她只有15岁!但刘贺却只是个纨绔子弟,注定成不了大事。

霍光等人对刘贺的形式作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就将只在位27天的刘贺给废了,改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为皇帝。

这样一来,上官氏就变成了太皇太后。

所以在上官氏15岁的这一年,她不仅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还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成为了汉宣帝的刘病已,也大有一番作为,而且刘病已还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清朝历史】孝庄:大清朝辅佐儿子孙子登上皇位的和亲皇后

【清朝历史】孝庄:大清朝辅佐儿子孙子登上皇位的和亲皇后

【清朝历史】孝庄:大清朝辅佐儿子孙子登上皇位的和亲皇后清初满蒙联姻,是一项既定的国策。

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寨桑一家,有封号的就有三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姑妈)、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姐姐)及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孝庄文皇后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就是因为生下儿子,她在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被封为永福官庄妃。

在皇太极生前,孝庄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

后宫统摄一切的是孝端文皇后,而受到皇太极专宠的则是她的姐姐宸妃海兰珠。

崇德七年(1642)三月,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大喜。

洪承畴是明朝很有影响的封疆大员,收服他对于瓦解明朝统治具有非常的意义。

皇太极下令把洪承畴押到盛京,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为此皇太极颇费踌躇,食不甘味。

孝庄看到这种状况之后,毛遂自荐,亲自去劝说。

她装扮成一个侍女,身上藏了一壶人参汁,来到洪承畴的居处,温颜婉语,“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的旗下。

孝庄文皇后自幼喜欢读史书,聪明多智,处事果断。

在皇太极执政时,她就“赞助内政,越既有年”。

崇德八年(1643年),清军大战松锦告捷后,国势大张。

皇太极踌躇满志,正策划下一步战略,可惜天不随人愿,突发脑溢血,暴死于清宁宫。

帝王暴卒,向来容易引起政治动乱。

由于皇太极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没有留下遗嘱,因而宗室贵族中有不少人在觊觎着皇位。

于是,满洲贵族内部围绕帝位继承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悄悄展开。

努尔哈赤生前就曾规定,他的继承人必须由满洲贵族公议,从八大议政贝勒中推选,八大贝勒“同心谋国”,其中以军功昭著的儿子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及侄子阿敏轮月执政,朝贺时兄弟四人并排南面坐――这是一种原始军事民主制的残余。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打破了这个框框,皇帝南面独坐,独操大权。

历史趣谈:传奇女子孝庄是如何辅佐三朝帝王并缔造盛世

历史趣谈:传奇女子孝庄是如何辅佐三朝帝王并缔造盛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传奇女子孝庄是如何辅佐三朝帝王并缔造盛世
导语:孝庄太后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公元1613年,公元1688年去世,享年75岁。

清初乱世,一大批能人异士,杰出人才纷纷涌现而出,而能以
孝庄太后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公元1613年,公元1688年去世,享年75岁。

清初乱世,一大批能人异士,杰出人才纷纷涌现而出,而能以一女子之身在这个时代,占据重要地位的,就只有用自己的政治谋略,辅佐了三朝帝王的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全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其名为天降贵人的意思。

孝庄这个人也正应了她的名一样,一生用其非凡的才华和谋略,帮助大清走下强大。

她先以卓越的眼光帮助她的夫君皇太极,广纳人才。

后又在夫君死后,辅佐自己的儿子坐稳皇位。

最后在儿子英年早逝的情况下,以年迈的身体,帮助自己的孙子康熙帝治国除奸,缔造出康熙盛世的局面。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的一生伴随着传奇,伴随着争议。

万历四十一年,孝庄在科尔沁草原出生,长到12岁时,嫁给了自己姑父,那个人就是皇太极。

嫁与皇太极后,她的姑姑对她颇有照顾,在后宫里的地位也仅次于她的姑姑,生活还不错。

不如意的只有一件,就是她连生了三个女儿,没有生下儿子。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姐姐海兰珠入宫了,海兰珠刚一入宫就得到了皇太极所有的宠爱。

当时的布木布泰在宫中的地位一下从位居第二,降为第五。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上的奇皇后简介

历史上的奇皇后简介

历史上的奇皇后简介:肃良合·完者忽都1315年—1369年,奇氏,高丽人,奇子敖之女,元惠宗元顺帝第三任皇后。

1315年出生于高丽幸州,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入宫服役。

1337年,受封妃嫔。

1340年左右,诞下皇子爱猷识理达腊其之后汗位延续于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后裔、阿里不哥后裔,被册封为第二皇后。

1365年9月28年后,正宫/大皇后弘吉剌·伯颜忽都逝世,这年12月奇氏被册封为正宫皇后,在位4年。

1369年至正二十九年,于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病逝,终年54岁。

得宠受封奇皇后原是高丽人奇子敖之女,出生于高丽幸州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

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入宫服役。

她不仅长得美丽,还十分伶俐。

顺帝对她十分宠爱,后来得到宠幸。

这件事被顺帝皇后钦察答纳失里得知,怒不可遏地召来奇氏,数棰辱之。

《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一·后妃一》完者忽都皇后奇氏,高丽人,生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

家微,用后贵,三世皆追封王爵。

初,徽政院使秃满迭儿进为宫女,主供茗饮,以事顺帝。

后性颖黠,日见宠幸。

后答纳失里皇后方骄妒,数棰辱之。

答纳失里既遇害,帝欲立之,丞相伯颜争不可。

伯颜罢相,沙剌班遂请立为第二皇后,居兴圣宫,改徽政院为资正院。

但于1335年,答纳失里的兄弟谋反,皇后答纳失里也被废为庶人赐死。

顺帝想要立宠爱的奇氏为皇后,可是丞相伯颜力阻,称奇氏卑贱,不能继立中宫,此事就此作罢。

1337年,身为弘吉剌氏后裔的伯颜忽都与丞相伯颜无任何关系被立为正宫皇后,奇氏也因为受宠受封妃嫔,其后诞下爱猷识理达腊,更册封为第二皇后。

奇后乱国奇氏当上第二皇后之后,居住在兴圣宫,十分受宠,便而恃宠而骄,牵连家族。

等到自己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长大后,竟又唆使太子攻打高丽,以报高丽王杀她宗族之仇,损兵折将收场。

《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顺帝九》皇后奇氏宗族在高丽,恃宠骄横,伯颜帖木儿屡戒饬不悛,高丽王遂尽杀奇氏族。

大唐历史上张皇后生平简介

大唐历史上张皇后生平简介

大唐历史上张皇后生平简介张皇后是唐肃宗的皇后,张皇后小时候就很出色,那关于张皇后有哪些事迹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大唐历史上张皇后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刘盈张皇后简介刘盈张皇后的婚姻并不幸福。

张皇后是吕后的外孙女,换句话说,张皇后嫁给了自己的舅舅。

关于张皇后嫁给舅舅的记载,史书上记载得较少。

但是后人书写了一部外传,详细讲诉了刘盈张皇后的婚姻。

张皇后嫁给自己的舅舅是年纪才十岁。

刘盈没有办法接受这场婚姻。

刘盈的理由很充分,第一他们两个的辈分有差别。

第二张皇后的年龄还很小。

吕雉一一反驳了这些理由,岁数小可以慢慢等张皇后长大成人。

舅甥关系不在五伦之内,刘盈和张皇后结婚不是乱伦关系。

吕后一发话,皇帝不同意也得同意。

朝政大臣一直都掌握在吕雉的手中,刘盈不过是朝堂中的一件摆设。

洞房花烛夜本是人生中最温暖的时刻,但当刘盈揭开新娘的盖头时只看见一张泪流满面的脸。

尽管刘盈和张皇后结婚了,在名义上来说确实构成了不伦,但是两人始终恪守礼仪,没有完成周公之礼。

张皇后到死还是清白身躯。

刘盈在婚后行为变得浪荡起来,找各种宫女陪夜,以此表示他对母亲的反抗,对婚姻的不满。

吕后一直想要张皇后怀孕,可是皇帝不配合也没有办法。

吕后索性将一个宫女所生的皇子对外说是皇后的儿子。

在刘盈死后,这个孩子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

张皇后却始终没有升任太后,朝堂后宫始终以皇后的礼仪对待她。

刘盈张皇后都是这场婚姻的牺牲品,忍受了许多是非。

张皇后的故事张皇后是唐肃宗的皇后,她出生在邓州向城,现代指河南,张皇后小时候就很出色,有着倾城的美貌,头脑也很聪慧,伶牙俐齿,很受人喜爱。

只是她长大后却变得很爱慕虚荣,狡黠又刻薄,在唐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将张皇后立为了良娣,并且对她宠爱有加,唐肃宗在登基之后,良娣就被册封为淑妃,只是她很不受唐肃宗的第三个儿子建宁王的待见,总是被建宁王指责,日子一久,她对建宁王的怨念越积越深,最后她觉得自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准备密谋杀掉建宁王,最后计谋得逞,建宁王被冤而服药自杀,到了758年的时候,她被唐肃宗立为皇后。

世界历史故事-细君公主和亲嫁乌孙

世界历史故事-细君公主和亲嫁乌孙

世界历史故事-细君公主和亲嫁乌孙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的游牧地。

乌孙属哈萨克族祖先的一支。

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败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建议用厚赂招引乌孙,同时下嫁公主,与乌孙结为兄弟,这样就可“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

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

西汉前期,北部边疆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

汉高祖刘邦采纳刘敬的建议,“遣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和亲”,“冀以求安边境”。

到汉武帝时,经过六十余载的苦心经营,汉朝国力日渐强盛,汉武帝为摆脱受制于匈奴的被动局面,数度开塞击胡,特别是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从此远遁漠北。

公元前2世纪初,乌孙与月氏均在祁连山附近游牧,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攻杀时,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刚出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

公元前161年,在匈奴的支持和援助下,猎骄靡率领部众西击大月氏,遂居留伊犁河流域一带,建立了乌孙国。

乌孙多年来一直是匈奴的从属,猎骄靡既感念匈奴的恩德,又不愿长此蜷伏于匈奴肘腋之下。

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劝汉武帝联合乌孙共御匈奴。

汉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率300人,马600匹,牛羊金帛万数,浩浩荡荡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到达乌孙后,请乌孙东返故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昆弟,共拒匈奴”。

此时,乌孙王猎骄靡年老,大臣都惧怕匈奴,又认为汉朝太远,不想移徙。

随之,张骞派遣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等国展开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中亚、西南亚各地,最远的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乌孙王配备了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骞回国,同行的还有数十名乌孙使者,这是乌孙人第一次到中原。

乌孙王送给汉武帝数十匹天马,深得武帝欢心。

乌孙国见汉朝军威远播,财力雄厚,遂重视与汉朝的关系。

汉元封初(公元前110——公元前109年),乌孙再遣使“以马千匹”为礼,媒聘汉家公主,汉武帝选定江都(今扬州)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出嫁乌孙王猎骄靡。

史上唯一先后嫁给祖孙三人 甚至为每个人都生子的女人

史上唯一先后嫁给祖孙三人 甚至为每个人都生子的女人

和亲政策,在开始的时候一直是汉朝与匈奴外交的基本国策,直到汉武帝时才有了足够的武力是攻打匈奴,但是这个和亲政策却是一直都没有断过,总是会人认为:“一个女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又何必去发动战争呢?”
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女人,先后嫁给了匈奴祖孙三代人,用自己的一生维护了汉匈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她就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王昭君出生于荆州的一户平民老百姓家中,汉元帝时期,朝廷在民间挑选大批宫女入宫,王昭君就是在这个时候被选入了掖庭当了一名宫女。

然而,汉元帝并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位美丽的女子,以致王昭君在后宫中苦闷地等候了数年。

而此时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前来和亲,汉元帝哪里舍得自己的女儿嫁给单于到苦寒之地去受苦呢?于是,在后宫一直郁郁寡欢、等不到宠幸的王昭君便请求和亲,汉元帝也乐得成全,加封其为公主,前去和呼韩邪单于成亲了。

其实,如果只是呼韩邪单于的话,王昭君也算是嫁对了郎,毕竟这小伙子也是个侠骨柔肠的性情中人,对待王昭君极其的好。

只可惜,好人命不长久,在婚后一年多,王昭君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眼睁睁地看着呼韩邪离开人世。

王昭君的噩梦,这个时候才开始。

继位的呼韩邪之子复株累若鞮单于又娶了王昭君,而后王昭君又为新单于生下两个女儿,事情到了还不算乱,可是偏偏这位复株累若鞮单于也不是什么长命百岁的人,他依旧先于王昭君去世了,等他弟弟继位之后,又继承了兄长的老婆王昭君。

王昭君就好似成了匈奴单于代代相传的物品一样,在匈奴人的手中不断地交替掌握着。

王昭君和亲的历史事件介绍

王昭君和亲的历史事件介绍

王昭君和亲的历史事件介绍王昭君和亲指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历史事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王昭君和亲的历史事件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王昭君和亲的简介王昭君和亲在当时的汉匈朝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王昭君和亲的那一年,皇帝甚至改元为景宁,意思是给边境带来和平和安宁。

在汉书中,王昭君在和亲前被称为王嫱,和亲后被称为昭君。

古代男子20岁以后才取字,为了表示尊重,都是称字不称名。

虽然昭君不是男子,但依旧可以推断出昭君和亲那年正好二十岁。

在一些艺术作品中,王昭君和亲时一直手持琵琶,被普遍认为是琵琶演奏家,但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王昭君和亲时到底有没有怀抱琵琶。

关于王昭君和琵琶的联系,北方一直有一个传说。

昭君在出塞后,琵琶被弹坏了只能让匈奴的工匠修理。

匈奴没有琵琶,工匠不知道怎么修,只能照着旧有的方法修理。

昭君见了修理好的琵琶后,说了句浑不似。

自此一种匈奴乐器和琵琶结合的新型乐器产生了。

蒙古工作者根据资料研制了这种乐器,并且大获成功。

王昭君和亲后与匈奴的人民相处地非常和谐,为汉朝和匈奴的和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千百年来的传说中,都是说王昭君和亲是主动请缨。

王昭君进宫几年来一次都没有见过皇帝,为了避免让自己的未来埋葬在冷宫中,也为了百姓免受战乱的苦恼,王昭君毅然决定远嫁。

但是在汉书中并没有说昭君和亲是主动为之,只是说皇帝将昭君赐给了单于。

有人从赐这个字中得出昭君和亲是被迫的结论。

其实这个赐字是汉皇帝对匈奴单于说的。

匈奴单于三次入京求娶汉家公主以示归顺汉朝之心。

在后汉书中,却又说昭君自请,这样一来关于昭君主动或是被动的问题被分为了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

王昭君的外传王昭君外传是一部香港电视名字。

王太守的女儿王昭君人丽如花,被皇帝征召入宫。

王昭君却另有心上人,正是书生刘文龙。

昭君爱郎心切,赠送钱粮帮助书生上京赴考。

相国为了逼迫王昭君入宫,竟然诬陷了王太守。

王昭君不忍心自己的父亲遭遇牢狱之灾,只能答应了相国的要求进入皇宫。

文成帝拓跋濬:承上启下,他的皇后被誉为千古一后

文成帝拓跋濬:承上启下,他的皇后被誉为千古一后

文成帝拓跋濬:承上启下,他的皇后被誉为千古一后文/张秀阳北魏前期从太武帝拓跋焘开始,皇帝的更迭同一个大太监有很大关系,他就是拓跋焘极度信任,并任命为中常侍的太监宗爱。

但雄才大略的拓跋焘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自己最后会死在这个信任的太监手里。

宗爱杀了拓跋焘后,拥立拓跋余。

宗爱自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总督中外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大权在握。

宗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大太监。

永平二年(452年)十月初一日,宗爱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机会,派小黄门贾周等人在夜晚又杀死拓跋余。

短短数月,宗爱连杀两位皇帝,引起朝野震动。

宗爱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的太监。

不久之后,羽林郎中刘尼、太子少傅游雅等人密谋,由太子少傅游雅、源贺、长孙渴侯率禁军守卫宫廷。

陆丽与刘尼一起迎皇孙拓跋濬入宫即位。

刘尼率禁军抓住宗爱及贾周其党从处斩,动用五刑。

夷灭三族,宗爱专权,至此而终。

拓跋濬(440—465年),北魏文成帝(452年―465年在位)。

北魏第五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长孙,早逝的太子拓跋晃长子,母亲为恭皇后闾氏。

拓跋濬的人生是从悲剧生活开始的。

公元451年7月29日,这年拓跋濬11岁,他的拓跋焘把自己的儿子,太子,拓跋濬的父亲给吓死了(虽然是病死,但显然是惊惧愤怒忧愁而死)。

拓跋焘后悔逼死了儿子,对于这个孙子,拓跋焘是心怀补偿的。

然而,拓跋焘死于宗爱之手,并没有得到善终。

如果拓跋焘自然死亡,他也许会把皇位传给这个孙子。

像许多年后的朱元璋一样。

拓跋濬离皇帝的宝座仅仅有一步之遥,但又很快差之千里。

直到,他的皇叔拓跋余被宗爱杀掉,他才在大臣的辅佐下,有了登上最高宝座的机会。

他的登基,就意味着他的母亲闾氏也要以“子贵母死”给杀掉,这一年,他13虚岁。

小皇帝拓跋濬就这样孤家寡人的坐在了朝堂上,开始了长达13年的皇帝生涯。

拓跋濬继位后,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心种植,尽量减少高压手段,实行怀柔统治,安抚远近内外民众,民心得以安定下来。

历经两代皇帝的皇后是谁

历经两代皇帝的皇后是谁

历经两代皇帝的皇后是谁羊献容资料介绍羊献容,泰山南城人,父亲是羊玄之在西晋时期任职侍中,祖父是羊瑾是西晋的尚书右仆射,先后嫁过两个皇帝,分别是晋惠帝司马衷与前赵末帝刘曜,在皇后之位上五废六立。

公元300年,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因迫害太子司马遹而被赵王司马伦废杀,贾南风死后,在孙秀的建议下,羊献容被立为皇后,这是羊献容第一次登上皇后的宝座,并为司马衷生下了一个女儿即清河公主。

公元303年,司马颖与司马颙打着讨伐羊玄之与皇甫商的旗号讨伐长沙王司马乂,于次年,司马颖将羊献容废为庶人,并幽禁在金墉城。

同年,司马越等人伐司马颖,恢复了羊献容的皇后之位。

但司马越很快战败,张方将羊献容废黜,不久之后,张方带着司马衷到了长安,并在长安建设了西留台,令荀藩在洛阳设东台,随后羊献容的后位被恢复。

仅是公元304年这一年,羊献容就经历了两废两立。

公元305年,张方再一次将羊献容废黜,同年,周权助羊献容复位,但周权被洛阳的县令何乔攻灭后,羊献容再次被废。

随后司马颙以司马衷的名义下诏处死羊献容,幸得荀藩等人力保,羊献容才免于一死。

公元306年,司马衷回到了洛阳,重新迎立羊献容为皇后。

公元307年,司马衷中毒身亡,羊献容担心司马炽继位自己不能称太后,于是想要立前太子司马覃为帝,但没有成功。

司马炽即位后,尊羊献容为惠帝皇后,住弘训宫。

公元311年,前赵刘曜等人攻陷洛阳,接收了羊献容。

刘曜对羊献容很是喜爱,公元318年,刘曜登上了帝位,册立羊献容为皇后。

羊献容为刘曜生了三个儿子,深受刘曜宠爱,刘曜甚至允许羊献容参加朝政。

公元322年,羊献容过世,死后葬在显平陵,谥号献文皇后。

羊献容怎么死的说起羊献容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觉到陌生,因为这是一位传奇女子。

年仅十六七岁便入宫的羊献容,当初出嫁的时候便是以皇后的身份嫁过去的,而且深受当朝皇帝司马衷的宠爱。

即使在司马衷被灭国后,羊献容也深受后朝皇帝刘曜的宠爱,最后更是被刘曜封为赵国的皇后,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是仅有的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佐儿子孙子登上皇位的和亲皇后(5228字)文/思文还原历史上一个真实伟大的女性孝庄皇后一生所做的贡献。

小序:关于孝庄皇后许许多多的人都写过,先生在1979年就为她作传,发表在《人物》杂志上,后来又创作了《顺治与鄂妃》,她是三号主人公。

后来的电影、电视剧就更多了。

使人们对她的印象很杂乱,正史和野史搅合到一起,文学和历史搅合到一起,传说和编造搅合到一起。

所以,我这次写作,完全依据正史材料,写一个真实的孝庄皇后来。

孝庄文皇后(1593一1668年)布木布泰,姓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是该部贝勒寨桑之女,孝端皇后哲哲的亲侄女。

其母为史书所称的科尔沁次妃,崇德年间被封为和硕贤妃。

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在其兄吴克善台吉的护送下出嫁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布木布泰被封为永福官庄妃;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布木布泰生下皇子福临;福临即位后,布木布泰被尊为皇太后。

康熙元年(1662年),其孙玄烨继位后,被尊为太皇太后。

布木布泰由于曾是皇太极的妃子,谥号孝庄,加之她的儿子、孙子都是皇帝,因此史称“孝庄文皇后”。

清初满蒙联姻,是一项既定的国策。

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寨桑一家,有封号的就有三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姑妈)、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姐姐)及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孝庄文皇后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就是因为生下儿子,她在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被封为永福官庄妃。

在皇太极生前,孝庄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

后宫统摄一切的是孝端文皇后,而受到皇太极专宠的则是她的姐姐宸妃海兰珠。

崇德七年(1642)三月,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大喜。

洪承畴是明朝很有影响的封疆大员,收服他对于瓦解明朝统治具有非常的意义。

皇太极下令把洪承畴押到盛京,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为此皇太极颇费踌躇,食不甘味。

孝庄看到这种状况之后,毛遂自荐,亲自去劝说。

她装扮成一个侍女,身上藏了一壶人参汁,来到洪承畴的居处,温颜婉语,“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的旗下。

孝庄文皇后自幼喜欢读史书,聪明多智,处事果断。

在皇太极执政时,她就“赞助内政,越既有年”。

崇德八年(1643年),清军大战松锦告捷后,国势大张。

皇太极踌躇满志,正策划下一步战略,可惜天不随人愿,突发脑溢血,暴死于清宁宫。

帝王暴卒,向来容易引起政治动乱。

由于皇太极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没有留下遗嘱,因而宗室贵族中有不少人在觊觎着皇位。

于是,满洲贵族内部围绕帝位继承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悄悄展开。

努尔哈赤生前就曾规定,他的继承人必须由满洲贵族公议,从八大议政贝勒中推选,八大贝勒“同心谋国”,其中以军功昭著的儿子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及侄子阿敏轮月执政,朝贺时兄弟四人并排南面坐——这是一种原始军事民主制的残余。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打破了这个框框,皇帝南面独坐,独操大权。

唯其如此,皇帝的称号对于跻身于最高权力圈、很有可能得到它的人们来说,更加具有诱惑力。

在皇太极诸子当中,肃亲王豪格是长子,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就曾领兵南征北战,颇有战功,实力很强。

其他皇子,当时年龄都不大,既没有显赫战功,也没有突出地位。

因此,豪格继承皇位的把握比较大。

但是,多尔衮和其弟多铎,因战功卓著,被封为睿亲王和豫亲王,其兄阿济格被封为英亲王。

他们这一支极具势力。

资历最老的大贝勒代善,因年老体弱,已没有继位之奢望。

因此,当时最具竞争力的是豪格和多尔衮。

在此危急关头,孝庄文皇后凭着她的聪明才智,努力协调各方关系,积极争取代善的支持,拿出了折中方案,迫使多尔衮做出让步,最终使她的年仅6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

为了巩固自己和福临的地位,抑制多尔衮的野心,孝庄文皇后按照满族父死妻其后母、兄死妻其嫂的婚俗,主动下嫁多尔衮。

关于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史学界尚有争议。

太后下嫁有的小说家试图从爱情角度解释这桩婚姻,这恐怕有点理想主义。

多尔衮生活放纵,拘豪格妻其妻,又擅娶朝鲜国王族女,一女不足其欲又娶一女,这是官书明载的事情。

太后下嫁,迫于时势,没什么爱情可言,实际上,尽管孝庄退让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屈身下嫁,多尔衮对皇位的觊觎丝毫没消退。

有一次他还对人说:“若以我为君,以今上居储位,我何以有此病症!”福临即位后,诸臣多次提出给皇帝延师典学,多尔衮都臵之不理,有意让福临荒于教育,做一个傻皇帝,致使福临十四岁亲政时,不识汉字,诸臣奏章,茫然不解。

多尔衮对孝庄儿子如此,所谓“爱情”云云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多尔衮对皇位早已垂涎,为什么关键时刻主动放弃?缺乏与豪格抗衡的力量?未必。

或许是多尔衮从大局出发,为避免内乱而作退让。

但促成这一举动的,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孝庄的幕后活动。

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孝庄无疑是明白内乱会造成什么危害的,一要使双方的对立缓和,只有异中求同,二使双方的要求都得到部分满足——既要满足两黄旗大臣立皇子的要求,又要使多尔衮的权力欲望不致落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扶立幼主;当时年纪幼小的皇子有四五个,谁来占踞天子宝座?孝庄施展手腕。

笼络多尔衮,使多尔表采纳了她的方案,把她儿子福临抱上了御座。

权力斗争刚告一段落,孝庄又陷入家庭矛盾的旋流。

如前所述,满蒙联姻和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定下的既定国策。

大清帝国的建立,蒙古八旗也立下汗马之功,蒙古王公在清廷政治生活中,一直是一股倚为股肱的力量。

为了确保这种关系代代相传,也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特殊地位,福临即位不久,孝庄就册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顺治皇帝执政当年,就大礼成婚,正中宫之位。

自古帝王婚姻,总是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人的喜好与感情则是次要的。

而福临恰恰缺乏这种胸怀,他更多以自己个人的好恶来对待这种关系。

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聪明、漂亮,但喜欢奢侈,而且爱嫉妒。

本来,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女子,这些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福临却不能容忍,坚决要求废后另立。

这个未成年的皇帝性格十分执拗,尽管大臣们屡次谏阻,仍然坚持己见,毫不退让。

顺治十年(165)八月,孝庄见儿子实在没有回转余地,只好同意,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为了消除这一举动可能带来的消极政治影响,孝庄又选择蒙古科尔沁多罗贝勒之女博尔济锦氏进宫为妃。

但福临对这位蒙古包里出来的漂亮姑娘同样不感兴趣,反而如痴如醉地恋上了同父异母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董鄂氏。

董鄂氏隶属满洲正白旗,父亲鄂硕,任内大臣,封三等伯(位同一品)。

董鄂氏不但通诗文,而且性格温顺,仪表端庄,举止言语,很有凤采。

顺治十年应秀女之选(清制:满族女子到应聘之年必须造册上报内务府,三年一选以充实后宫或指配皇弟皇子)许配给皇太极末子博穆博果尔。

博穆博果尔经常从军出征,董鄂氏出入宫苑侍候后妃,与福临相识并坠入情网。

孝庄察觉了这一危险苗子,立即采取措施,宣布停止命妇入侍的旧例,以“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同时赶紧给儿子完婚,博尔济锦氏成为第二任皇后。

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福临对董鄂氏的迷恋。

为了获得更多接近董鄂氏的机会,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福临封博穆博果尔为和硕襄亲王,以示忧宠。

后来博穆博果尔得悉其中内情,愤怒地训斥董鄂氏。

这事被福临知道,他打了弟弟一耳光,博穆博果尔羞愤自杀——此事发生在顺治十三年(1656)七月。

宫中发生了这种事情,传扬出去自然是不光彩的,孝庄悄悄地处理了这件事:博穆博果尔按亲王体例发丧,二十七天丧服期满,董鄂氏被接人宫中,封为贤妃,一个月后,又按儿子的意愿,晋封她为皇贵妃。

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不过福临对董鄂氏的感情,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认为董鄂氏有德有才,正是理想的皇后人选,因此准备二次废后。

假如福临再度废后,改立董鄂氏,蒙古女人失去中宫主子之位,势必影响满蒙关系,倾动大清帝国的立国之基,孝庄毫不犹豫地对儿子的举动进行了抑制。

结果,母子间出现隔阂,顺治皇帝甚至公然下令抠去太庙匾额上的蒙古文字,而那位生活在感情荒漠中的蒙古皇后,对于安排自己命运的同族婆婆并无丝毫感激,相反把不幸和怨恨,统统归集到太后身上,连太后病倒,也不去问候一声。

对于这一切,孝庄都忍受了。

宽容理解是她的原则。

这种微妙紧张的母子婆媳关系维持了五六年,幸而她有多年的政治经验和坚毅的性格,清帝国的基业才不致因后宫的倾动而发生动摇。

孝庄这种苦心,福临与皇后恐怕都不理解,倒是通达人情的董鄂氏能够体谅孝庄的苦衷,她主动周旋于皇后与皇帝之间,缓和调节双方矛盾,有时起到孝庄所难以达到的作用。

唯其如此,孝庄有什么事总是找董鄂氏商量,有什么话总是找这个儿媳妇说,以至于到后来,婆婆对儿媳几乎到了不能离开的地步。

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董鄂氏产下一子,四个月后不幸夭折,丧子的悲伤使她郁郁成疾,宫廷矛盾的精神重负使她原来有病的身体更加虚损赢弱。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董鄂氏病故。

皇帝遭此打击,精神颓落,恹恹无生趣,未出半年,患痘症而逝。

别出心裁的摔跤(布库)游戏福临死前留下遗嘱,八岁的皇三予玄烨入继皇统,改元康熙。

为了避兔摄政王专权的悲剧重演,皇帝有意撇开皇室亲王,安排了四位忠于皇室的满洲老臣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辅政。

当时安徽有位叫周南的秀才千里迢迢赶到北京,请求皇太后垂帘听政,孝庄严词拒绝了,因为清朝建国之初曾总结历史上外戚干政导致亡国的教训,规定后妃不得临朝干政,孝庄当时虽有足够的声望与资历临朝,但此例一开,将来或许贻误后代。

因此她坚持了大臣辅政的体制,把朝政托付给四大臣,自己则倾力调教小孙子,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才能,以便他亲政后能担当起统御庞大帝国的重任。

这应该是康熙后来大有作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没有想到顺治所择其人,口是心非的鳌拜很快暴露出专横暴戾的本性,欺皇帝年幼无知,广植党羽,排斥异己,把揽朝政,俨然是摄政王再出。

鳌拜出身戎伍,对于顺治朝吸收汉文化变更礼制的做法很不适应,凡事都要循祖制、复旧章,并且公然打破顺治四年不再圈地的禁令,借旗地交换之机,扩大圈地,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

鳌拜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但大部分人慑于鳌拜淫威,不敢作声。

辅政大臣中,悉尼年老畏缩,遏必隆软弱,依附鳌拜,唯一敢于与鳌拜顶着干的苏克萨哈资历浅,一直处于受压地位。

康熙(1667)六年,玄烨十四岁,按例亲政。

但鳌拜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苏克萨哈因为受鳌拜压制,乘皇帝亲政之机,上奏辞职。

请求去守先帝陵寝,“俾如线余息,得以生全”。

实际上是向皇帝抗议鳌拜的专横。

螫拜也清楚苏哈萨克的用意,他和同党一起,捏造苏哈萨克二十四条大罪,将苏拘捕入狱,要处以极刑。

苏哈萨克从监狱里送出申诉,皇帝获悉,坚决不同意,鳖拜竟“攘臂帝前,强奏累日”,最后,将苏哈萨克处以绞刑,九族株连,家产没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