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学(总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知识产权转让(要式)
只能转让财产性的权利
1、专利转让自登记日起生效 2、商标转让自核准、公告日起生效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三)知识产权质押(要式) 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
将其知识产权出质给债权人,债务人不履 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 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以该项知识产权 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项知识产权的价 款优先受偿。
(二)学科建制
1.知识产权学科与法学并列 2.知识产权法学科与民商法并列
(三)学术派系
郑成思 刘春田(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 吴汉东(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 张玉敏(李雨峰)
(四)知识产权意识
1.知识产权维权意识 2.知识产权不侵权意识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对传统知识产权法律特征的评析 一、专有性 (1)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并受到严
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 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智力成果或商业 标识。(2)对同一项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识, 在特定范围内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 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二、地域性 只能依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又只能在其
依法产生的地域内有效。 三、时间性 “所有权不受时间限制,而知识产权是有
法定期限的。”并非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有 时间限制
知识产权
物权
债权
权利性质 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
权利类型 对世权、支 对世权、 对人权Hale Waihona Puke Baidu相
配权 (绝对权)、 对权)、请
1、一般含义:同型结构+意义 2、信息的特点:
(1)主、客观双重属性; (2)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3)可复制性; (4)可传递性; (5)可共享性。 3、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信息必须具备的条件: (1)源于人 (2)有价值 (3)法定性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四、知识产权的概念(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二、民法通则 第五章民事权利 第三节 知 识 产 权 第九十四条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
名、发表、出版、获 得报酬等权利。 第九十五条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第九十六条 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
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第九十七条 公民对自己的发现享有发现权。发现人有权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四)知识产权行使的其他类型 1、出资入股 2、信托 :知识产权信托是指权利人基于对受托人
的信任,将其知识产权及其衍生权利委托 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 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 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第二节知识产权行使的一般限制 一、知识产权行使的一般限制 1.宪法限制 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作用和 基本原则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和作用
一、性质 1、知识产权法是私法
(1) 知识产权法将民法原则、制度具体化
(2)调整主体、方式、客体方面
(3)权利救济方面:请求权
2、知识产权法是国内法——仅具有域内效力 3、知识产权法是强行法——权利取得变动方式、权利的具
体内容(法定性)
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 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 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2.民法原则限制 诚实信用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3.知识产权法学的目的限制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二、违反知识产权行使一般限制的法律后 果
1.知识产权行使受到具体限制 2.停止或排除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3.赔偿损失 4.行为无效 5.权利失效
始于17世纪,为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所创。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权 日本:无体财产权/知的所有权 中国大陆: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
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
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知识产权概念的表达方法:
1、概括列举 这是国内外著作普遍的方法,如知识产
支配权
求权
客体(保护 对象)
信息
物(有形物 给付行为 和无形物)
权利的设定 法定性
法定性
任意性
同一客体上 一般情况下
是否可以成 不可以(如
立内容相同 商业秘密权
的权利
除外)
不可以
可以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民法通则 三、单行法 四、行政法规 五、司法解释 六、部门规章 七、国际条约、惯例
知识产权法学
知识产权印象
一、知识产权是什么 二、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三、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一、知识产权是什么
1.著作权 2.商标权 3.专利权
二、为什么保护知识产权
1.是否需要保护 2.学术声音 3.国际压力 4.自身发展需要
三、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一)资料 (二)学科建制 (三)学术派系 (四)知识产权意识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作用和 基本原则
二、作用
民法
知识产权法(特别法)
1、促进科技发展和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
2、维护公平竞争
3、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和引进国外的先进 技术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作用和 基本原则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充分保护
知识产权
反对不正 当竞争
知识产 权法
(一)资料
教材:《知识产权法》 张玉敏主编 法律出版社 参考书目: 《知识财产法哲学》彼得·德霍斯著 商务印书馆 《中国专利法详解》尹新天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曾陈明汝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著作权法》李雨峰等编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一)资料
报刊杂志类: 《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局) 《电子知识产权》(信息产业部) 《中华商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 ) 《中国版权》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 《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局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概括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1、必须是所有知识产权都具备的特点。 只有一部分知识产权具备的特点不能作为知识
产权的共同特点; 2、不能是所有民事权利的共同特点,因为这样的
特点不能说明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有什么区 别。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一、知识产权以特定的信息为保护对象 二、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性 三、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 四、知识产权可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五、知识产权的权能可分别授予多人行使
促进社会 发展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第一节 知识产权行使概述 一、知识产权行使的概念 知识产权人为实现知识产权的意义而依知
识产权的权能从事活动。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二、知识产权行使的类型 (一)知识产权许可(非要式) 1、独占许可使用 2、排他许可使用 3、普通许可使用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 (一)传统分类法(以发生的领域为标准)
1、工业产权 2、著作权 (版权)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二)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的分类 (以价值来源为标准) 1.创造性成果权利
2.识别性标记权利
➢ 创造性成果权利:著作权、专利权、商业 秘密权、品种权、布图设计权等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RIPs): (1)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 (2)商标权; (3)地理标记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7)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权; (8)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三、知识产权行使的反垄断法规 《反垄断法》第55条规定:“经营依照有
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 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 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适用本法。”
第四章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侵害知识产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构成要件的研究对象 (一)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侵权责任的
构成要件
1、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判断是否应承担某种法律责任的 标准
2、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标准 3、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从法律逻辑上讲,只有先判断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属于侵权 行为,方可能进一步追究该行为的民事责任。
第四章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二)责任构成要研究的是具体类型的民 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三、单行法 1、著作权法 2、专利法 3、商标法 4、反不正当竞争法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四、行政法规 1、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2、专利法实施细则 3、商标法实施条例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5、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五、司法解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
申请领取发现证书、 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公民对自己的 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 者其他 奖励。 第一百一十八条 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 商标专用权、发现 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 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消除影 响,赔偿损失。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权民事纠纷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权民事纠纷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六、部门规章 1、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2、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 3、商标评审规则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七、国际公约 1、 TRIPs(1994、2001) 2、 《伯尔尼公约》 (1886、1992) 3 、《巴黎公约》(1883、1985)
权传统上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三个法律 领域。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2、抽象法
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享 有的,支配其所有的蕴涵人的创造并具有 商业价值的信息,享受其利益并排斥他人 干涉的权利。P12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3、完全列举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2)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 (3)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4)科学发现; (5)工业品外观设计; (6)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标记; (7)禁止不正当竞争; (8)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 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 识别性标志权利:商标权、商号权、地理 标志权、特殊标志权、奥林匹克标志权等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三、知识产权的对象(客体)
(一)知识产品说(客体) 吴 (二)知识说(对象) 刘
对象(法律事实)+法律规范=客体(法律关系—后果)
(三)信息说(对象) 张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三)信息说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作用和 基本原则
第一节 调整对象
知识产权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一)信息的归属关系-利用和交换的前提 (二)信息的利用关系-使用和许可使用 (三)信息的交换关系-转让 知识产权法以平等主体之间关于“创造性智力 成果、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的 归属、利用和交换关系”为调整对象。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五、知识产权的权能 知识产权有以下几种权能(积极方面):
控制:通过法律赋予的垄断权 使用: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
许可使用的三种形式:普通、排他、独占 处分:权利的移转或放弃 收益:自己直接使用获取收益或许可他人使用获取使用费
消极方面的权能:禁止权。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一、宪法 第20条: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
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 明创造。
第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 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 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 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 励和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