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食住行喜看家乡新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的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1f79db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2.png)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家乡的变化
我来自皖北农村,亲眼目睹了家乡这些年的巨变。
从衣食住行方面来看,家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穿衣方面,以前的农民穿着朴素,难以保暖的服装,现在则换上了色彩艳丽的品牌服装,追求的也不再是保暖,而是经济舒适。
在饮食方面,农民不再只是追求填饱肚子,而是更注重饮食的营养和健康。
在农业方面,农民们拥有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亩产量也从几百斤提高到了千斤以上。
同时,农村也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大型的机械让原本复杂的劳作变得简单。
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还吸引了大批投资商到农村办厂,实现了互利双赢。
粮食产量的提高,让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在建筑方面,以前的农村建筑多为低矮的草房土房,现在大部分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平房,甚至有些年轻人在外工作还选择在城市里买房。
室内的家居设备也变得信息化、现代化,从白炽灯到节能灯,从收音机到液晶电视,从计算机到太阳能、
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等等,全都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通讯方面,每家每户都装上了固定电话,手机也越来越普及,人们享受到了无线通讯的快捷与方便。
在交通方面,以前的农村道路泥泞难行,现在则村村通上了平坦的水泥路,国家的汽车下乡让有条件的家庭配上了面包车、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也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代步工具。
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还通上了公交车,远近交通都变得很方便。
衣食住行看变化
![衣食住行看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14aaf07d15abe23492f4dac.png)
衣食住行看变化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新沂撤县建市走过了25年的历程。
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只是个瞬间,但新沂这座小城却经历了发展和腾飞,从一个质朴纯真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端庄大气的“贵妇人”。
25年前我毕业来到新沂,25年的经历让我触摸到了新沂进步的脉搏,亲身体验了新沂人的衣食住行和生活、工作环境的巨大变化。
衣——从朴素单调到时尚多彩20多年前,人们的穿戴十分朴素,色彩单调。
而如今,人们的穿戴彻底变了样,不但讲究数量,更讲究质量,一些大品牌服饰纷纷落户新沂。
走进大街小巷,单从服饰上已经分辨不出小城市与大都市的区别,整个新沂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服饰的变化往往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从黑白灰蓝到五彩斑斓,新沂人的穿着打扮的变化正充分说明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思想观念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转变,这种变化也正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这是新沂撤县建市的一大变化。
食——从粗茶淡饭到讲究营养民以食为天。
往日的新沂人虽然不再为吃饱发愁,但也只是粗茶淡饭,求量不求质;今天的新沂,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得舒心,吃出品味。
新沂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饮食文化节,新沂的捆香蹄、桂花楂糕、姜家辫子辣汤、窑湾绿豆烧酒、巴山面酱、潮牌卷蘑菇等都成了享誉四方的名吃。
吃,已经从最初的为了裹腹变成了一种饮食文化。
这是新沂撤县建市的第二大变化。
住——从平房瓦屋到高楼别墅20多年前,钟吾路边的花厅酒厂办公楼可以说是新沂的标志性建筑,全市最高的建筑也不会超过7层。
新沂城区内连个像样的居民小区都没有,居民多为老新安镇居民,居住区都十分拥挤杂乱。
单调的房间内也很少有装修。
而如今的新沂城区面积已经扩大数十倍,居住人口和人均居住面积也不断增加,新型的设施完备的高档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一座日新月异的新城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今天的新沂,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还有单门独院的豪宅别墅。
从衣食住行写家乡的变化作文
![从衣食住行写家乡的变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32b7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3.png)
从衣食住行写家乡的变化作文《衣的变化》以前呀,在我的家乡,大家穿的衣服都很简单,颜色也没那么多。
我爷爷奶奶说,他们小时候,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完弟弟妹妹接着穿,破了就补一补。
记得妈妈跟我说过,她小时候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平时的衣服也不多。
但是现在可不一样啦!我们随时都能买新衣服,各种颜色、款式,要啥有啥。
而且夏天有凉快的短袖短裤,冬天有厚厚的羽绒服,又好看又保暖。
上次我和妈妈去逛街,商场里的衣服多得我眼睛都看不过来。
我挑了一件漂亮的裙子,穿上可美啦!现在的衣服真是又多又好,大家都能穿得漂漂亮亮的!《衣的变化》我听姥姥讲,她年轻的时候,做衣服都要用布票去买布,而且布料的种类很少。
大家穿的衣服款式差不多,颜色也很单调。
爸爸说他小时候,衣服经常是不合身的,因为条件不好,能有衣服穿就不错了。
可是看看现在,我的衣柜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衣服。
有运动服,方便我上体育课的时候穿;有漂亮的公主裙,参加活动的时候我会穿上它;还有帅气的牛仔裤,平时出去玩的时候穿正合适。
有一次学校组织活动,要求我们穿自己喜欢的衣服。
同学们穿的衣服可好看啦,五颜六色的,就像一个大花园。
家乡在衣服这方面的变化可真大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食的变化》我爷爷常常跟我讲他们过去的日子。
那时候,能吃饱饭就很满足啦。
家里经常吃的是粗粮,像玉米面、红薯,很少能吃到白米饭和白面馒头。
我爸爸小时候,虽然能吃饱,但肉啊、水果啊,也不是经常能吃到。
可现在不一样喽!我们的餐桌上,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美食。
早上有牛奶、面包,中午有香喷喷的米饭和美味的炒菜,晚上还能喝到营养的汤。
水果更是随时都能吃到,什么苹果、香蕉、草莓,应有尽有。
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饭店吃饭,一桌子的菜,看得我眼花缭乱。
家乡的饮食变化可真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啦!《食的变化》以前在我的家乡,大家吃饭可没现在这么丰富。
听奶奶说,她小时候经常吃不饱,有时候就去挖野菜吃。
家里有点粮食,也得省着吃。
妈妈小时候虽然能吃饱了,但是零食很少。
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15篇
![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c80b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7.png)
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1我的家乡来宾,是一个并不大的城市,知识、科技也不如别的城市,但我却对它情有独钟。
不仅因为它是我的家乡,更因为它是一个充满欢乐、充满希望、寄托着无数人梦想的好地方。
回首过去,来宾没有成为地级市——还只是来宾县的时候,外婆家的自留地、果园子就是我的乐园。
我和小伙伴们在那有过无数快乐的回忆:在那成片的玉米地中摘玉米;在那瓜果飘香的果园里摘果子;在那宽阔的草地上你追我赶;在那连绵的小山坡上放风筝……累了,随意找块软软的草地躺下,哼着小曲儿望着那如水洗过似的蔚蓝的天空和变幻莫测的白云,平淡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这样的生活一直到政府为了建来宾地级市而征地之后。
外婆的自留地和外婆的家成了政府规划的用地。
从那以后的几年中,我几乎再也没有去过那些曾给我童年快乐的地方。
放眼现在,我和外婆都搬到了新家,我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去上学。
说来也巧,我所坐的公交车必定会路过以前那片让我充满快乐回忆的地方。
搬到新家的第二天,我就在一路行进的公交车上被眼前的场景给狠狠地震撼了!那些我童年时玩耍的地方,早已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那片土地也有了自己响当当的新名字——城北新区。
从空旷的草地、满是泥泞的崎岖小道,变成现在那高大雄伟、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公寓、小区,那得经过多少人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啊!再看看四周,宽敞平坦的马路,五彩缤纷的花坛,远处那开拓的土地,无处不在映现着这城北新区的美貌。
童年的记忆也在这一刻凝固,模糊了。
这真的是我以前玩耍过的地方吗?这变化也太大了吧!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了,它不仅承载了我童年时的欢乐回忆,更象征着来宾市的崛起。
是的,几年来,来宾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
从衣食住行喜看家乡新变化
![从衣食住行喜看家乡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c03abc8915f804d2a16c1a7.png)
从衣食住行看家乡xx 新变化尽管近年来物价飞涨,生活多变,尤其对于我们这些60 年代末出生的人来说,上有老要赡养,下有小要抚养,家庭负担日益沉重,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无论是大到国家,小到我们老百姓的小家,似乎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能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当然还数我们的日常衣食住行吧。
衣着由老土到时尚。
生于六十年代的我,在记忆中那时的衣服色彩很单调,样式很老土。
如果翻开以前小时候的照片,看到清一式的灰色底调大家都会哑然失笑。
记得我小时候的衣服做得很大,因为我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妹妹和弟弟,我穿过的衣服还能让弟妹接着穿,如果哪一天衣服实在穿不上或无法穿了,父母省吃俭用在过年的时候给我们做一身新衣服,那才叫神气啊!我记得我直到八十年代初,在县中读高中时才穿上平生第一套卡叽中山装。
现在可不同了,人们穿衣服,讲究品牌和时尚,我的女儿读初中时就非品牌不穿了。
现在走在家乡城镇大街上,用五彩斑斓来形容人们的穿着毫不为过,就连上了岁数的中老年朋友也很少穿中山装了,西装、休闲服已成为人们的时尚,市场上服装门市永远引领着人们的穿着潮流。
各式专卖店彼此起伏,国内外名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
食物由求饱到求精。
我记得七十年代我刚上初中时候,有一次姑父送来一盒天津点心,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食品的我和妹妹、弟弟都争抢着吃,三下五除二就消灭得干干净净,最后连掉在桌上的碎渣都用手指头沾着舔干净了。
我当时想如果能天天有点心吃,那真是活在天堂了。
到了我在灌南中学读高中,已是八十年代初,那时住校生每天自己蒸饭,一大桶汤里漂着几片肥肉片,人人都争抢着吃,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但是在物质生活匮乏、生活条件不易的年代,这都是真实的,也是当时贫困生活的写照。
如今家乡农工商超市、家得福超市、乐客隆超市、时代超市等一批批超市相继开张,我每次带着爱人和女儿逛超市,货架上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点心已吸引不了我的眼球。
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3篇)
![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3c5b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7.png)
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1在历史的长河中,改革开放三十年短而又短,可是这三十年是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后,我们农村更是旧貌换新颜。
忆往昔,看今朝,心中好多感慨。
我的家在在广饶县城西南角,我爱它,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然而,求学路上行路难却是心中一种难言的痛。
忘不了,两年在初中的学习,每天要从两尺宽的小路跳入几米深的大沟,再翻过两个土疙瘩,才走到我的学校。
春秋天,尘土飞扬满脸尘埃,雨雪天,道路泥泞一身烂泥,那时自行车很少,雨天,我就挽起裤腿,两手提着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
很多时候被蒺藜或砖瓦扎破了脚,那时没有彩电、更没有电脑,全村三百户人家只有两台十四村的黑白电视。
家里穷买不起自己想看的书,一旦有本好书抢着看,在同学中传来传去,爱不释手。
现在不必说那四通八达的电路,跨过乡村和田野,为工业送去动力,为农家送去光明,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乡镇农家新建的新房子里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也不必说那迅猛发展的通信公路,电话、手机和网络已悄然进入农家,年轻人联系着天南地北的业务,老年人联络着大大小小的子孙,各种信息咨询的传递方便快捷,世界也显得小了。
单是看这眼前一条条的柏油马路就有了无限自豪之情。
新修的柏油路一条蜿蜒长龙,宽阔平坦,一望无际。
通往县城的黑油油的柏油路如一条黑色缎带,联结城市和乡村,一辆辆摩托车、拖拉机、小轿车喜气洋洋一路奔驰。
笔直平整的乡间公路像一条长长丝带似的穿梭在村庄,雨天,不怕打湿裤脚;晴天,更是干净整洁,连头顶的天空也更加一片湛蓝。
宽阔的柏油马路如一道飞虹,架起了城市和乡村交流的桥梁。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fb4f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4.png)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第一篇: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
因此,利用寒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衡水市深县大盘石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食”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添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
食品消费向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等方面转变。
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有季节性,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食品。
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直线上升。
平均每人每年在外就餐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全市各个大小饭店全部爆满。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
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12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
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来看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201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0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12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12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12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衣”在“衣”的方面,从五六十年代的一片“蓝海洋”“绿海洋”,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也经历了“百元——千元——万元再到十万元”的发展。
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作文
![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0a3b1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4.png)
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作文
咱北京这地界儿,变化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就说咱这衣食住行吧,嘿,那简直就跟翻书似的,一页一页翻过去,全是新气象。
先说衣吧。
以前啊,咱老北京的穿着都是那么回事儿,棉袄棉裤,讲究个厚实。
现在可不一样了,什么时装秀、潮流街,满大街都是时尚达人,那衣服样式啊,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缭乱。
从旗袍到汉服,从西装到休闲装,想咋穿咋穿,讲究个个性。
再来说说食。
以前啊,咱吃得那叫一个简单,炸酱面、豆汁儿焦圈儿,这都是咱的标配。
现在呢,全国各地的美食都汇聚到北京来了,什么川菜、粤菜、鲁菜,应有尽有。
就连外国的美食也进来了,法餐、日料、韩餐,想吃啥有啥,讲究个口味儿。
接下来咱说说住。
以前啊,咱这四合院儿,挤得跟啥似的,一家老小挤在一个屋里,那叫一个憋屈。
现在呢,高楼大厦林立,别墅洋房遍地,那居住环境啊,一个比一个舒适。
家里设施也齐全了,空调、电视、洗衣机,啥都有,讲究个享受。
最后咱来聊聊行。
以前啊,咱出门儿都靠腿儿,远点儿的地方就骑个自行车。
现在呢,汽车、地铁、公交,还有共享单车,出行方式多了去了。
尤其是那地铁,四通八达,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方便快捷。
就连那共享单车,也成了咱生活的一部分,想骑就骑,讲究个方便。
咱北京这变化啊,真是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衣食住行,样样都变了样儿,咱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这都得感谢咱们伟大的祖国,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咱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咱得继续努力,让咱北京
变得更美好!。
从衣食住行 看农村巨变
![从衣食住行 看农村巨变](https://img.taocdn.com/s3/m/8fc5c01d10a6f524ccbf8530.png)
从衣食住行看农村巨变固始一小六(7)班任俊杰清明节,我随爸爸一起去老家唐集踏青。
中午,我和爸爸在三姑家吃午饭。
三姑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让我格外震惊,我对三姑说:“三姑,你怎么做这么多菜呀?"“生活好了,这点菜算什么!”三姑得意的说。
刚才还为三姑经济收入担心的我,一颗心如释重负的放下了,感到特别轻松。
说来也是,现在的农村变化还真大:多数家庭住上了小洋楼,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精米白面,家家都有摩托车,甚至还有几家购买了小轿车呢!我问三姑:“你说现在农村变化大,我怎么没看出来呀?”“笨,这都没看出来,当然是‘衣食住行’了。
”旁边的爸爸未等三姑开口,便抢了先。
“对,是‘衣食住行’”,三姑说,“先来说一说穿衣的变化吧。
”她说,三十年前,她们这里穿的衣服主色调是灰、黑、蓝色,千篇一律、不分季节,不分男女。
布料大多是到商店购买的几毛钱一尺的老粗布。
俊杰,你看看现在穿的。
’’我望了望四周,发现现在人们穿的比原来好太多了,他们穿的有一二百元一件的休闲服,还有高档的夹克衫。
在村里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也少不了买一套1000多元的西装,穿在身上格外精神,新娘子也穿上了洁白的婚纱,打扮得更是十分抢眼。
“别看穿的变化大,吃的变化也大的很噢。
”三姑笑着对我说:“年轻的时候,平时一日三餐就是稀饭,红薯,忙季一天才有一顿干饭,很少改善伙食,因为那时,农村实在太穷了。
可能也只有过年才能吃顿肉,吃顿饺子。
现在好,想吃啥就有啥,好东西多的不得了,过年时与城里人差不多,各种山珍海味都有。
生活水平提高了,肚里的油水多了,肉也不想吃了,蔬菜倒是挺受欢迎。
”我一想还真是的,这变化太大了,看来改革开放30年还真是让农村老百姓受益匪浅。
“下面听我说‘住’的变化”三姑说,“哎,要说‘住’呀,我就要多说几句了。
三十年前我们这里住的房子多是为土坯房、茅草房,婆婆、媳妇一家三代挤住在一套三间的茅草屋里。
唯一的家具是一套小柜子,装一些日用品,睡的床全部是用土坯砌成的,上面铺着稻草,墙上挂着几张老照片算是装饰品了,非常简陋。
家乡衣食变化感悟800字
![家乡衣食变化感悟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169732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1.png)
家乡衣食变化感悟800字
家乡,一座地处山区的小城镇,日前回到家乡探望亲友,看到了许多惊人的变化,特在此写下感悟。
首先,衣食方面的变化,随着家乡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过去的家乡,饮食比较单一,大部分人家只吃米饭、菜和小肉。
而现在,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位琳琅满目,基本上各种火锅、烧烤、干锅、炒菜、面食等应有尽有,口味也更加精细和多样化,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口腹之欲。
同时,这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更多的特色小吃诞生,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吸引了更多外来游客。
其次,衣着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变。
以前家乡人衣着都比较朴素,只要是干净整洁的就行,没有太多追求。
而现在,由于家乡经济的繁荣,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管是办公室、商场还是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穿着时尚、款式新颖、品质精良的服装。
这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街道建设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
以前街道崎岖不平,泥泞难行,到了雨季更是一片狼藉;路灯稀少,夜晚行走几乎是一种危险。
而现在的家乡,不仅路面整平,而且修建了许多的标志性建筑,例如广场、公园、咖啡馆、超市、电影院等等。
这些设施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家乡的衣食变化感悟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乡进行的深刻变革。
无论是饮食、衣着还是生活环境的改变,都与家乡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水平、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旅游吸引力。
我想,这也是许多人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变得更加美好的愿望所在。
以前衣食住行与现在的变化的作文
![以前衣食住行与现在的变化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87c0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c.png)
以前衣食住行与现在的变化的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以前衣食住行与现在的变化的作文篇1从我出生到现在,我家的变化不是很大,可让我爸爸讲一讲,我家的变化那就大多了。
我爸爸小的时候,家里条件非常差爷爷,奶奶,姑姑四个,二男二女,全家八口人住在15平方米的房子里,可想而知,根本没有办法住下那么多人,我爷爷就在家里面打了个吊铺,爸爸跟姑姑就住在上面。
我曾经在上面玩过,感觉非常奇妙。
那时候所有人的家庭都非常差。
听爸爸说:“吃的,用的都要用供应票才能买到,连日常和生活标准都很能保证,大米、面粉、食用油都要按人口供应”。
爸爸跟我讲他小时候的事情我都不相信,那时候他们平常连块糖都一小块一小块的吃!他们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没法比。
那时候许多家庭根本没有家用电器,我爸爸说家里唯一的家电就是——收音机。
如果谁家有台电视机,那他家里就成了“电影院”了。
改革开放后,大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爸爸最高兴的是78年爷爷给家里添了台双卡录音机,爸爸经常跟他的同学或朋友带着录音机去郊游,那时爸爸自豪极了。
几年后家里又分到了二室一厅的大房子,家里也添置了各种家用电器。
对于我来说二室一厅不算什么,可对爸爸他们来说可高兴了。
原来我们住的地方也盖起了幢幢高楼,许多人都住进了高楼大厦,也添置了许多高档家电和现代化的设施。
我特别羡慕我姑姑的家,她住的是复式结构的房子,家里有楼梯,可以到上面去玩,我经常跟我哥哥和姐姐到上面去玩儿游戏。
而且现在许多家庭都有了电脑,手机,有些手机还可以视频聊天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变化。
其实这一切都是爸爸讲给我听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从现在做起,勤奋学习,天天向上,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以前衣食住行与现在的变化的作文篇2现在的生活多姿多彩,可我很想了解以前的生活,于是我找到了爸爸。
瑶瑶:爸爸,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吃什么呢?爸爸: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粮食和蔬菜都是自己种的,但是已经能填饱肚子,偶尔才能吃上一回肉。
从衣食住行用玩看农村新变化
![从衣食住行用玩看农村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02bcc0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c.png)
从衣食住行用玩看农村新变化大河南阳网讯改革开放30年来,_农村的综合改革,_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_日前,_笔者围绕农民的衣、食、住、行、用、玩进行了走访调查,_目睹了农村的巨大变化。
_衣:从破衣烂衫到西装革履笔者在新野县城郊乡张营村,_见到了西装革履的张金龙。
_今年已是年过半百的张金龙满面春风,_与笔者数年前看到的情况截然不同。
_笔者问:"金龙,_现在讲究穿戴了?"见笔者对他的穿戴感兴趣,_张金龙就笑着说:"现在咱能挣钱了,_为啥不穿好的呢?"在笔者的记忆中,_数年前的农村人穿着以灰、土、黑三色为主,_布料大多是自家织的老粗布,_偶尔有人穿件"涤卡"之类的衣服,_大多会引来同龄人羡慕的目光。
_再说那时候一件衣服从新到旧,_常常是这个穿过的那个穿,_穿到衣服破烂不堪,_也舍不得扔掉。
_如今,_笔者记忆中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_谈起现在农村的穿着,_张金龙很有兴致。
_他说:"以前农村大部分人都穷,_哪有钱来打扮啊。
_如今,_我们也能跟城里人一样打工挣钱,_为啥不把自己打扮得精神一点呢。
_"笔者了解到,_张金龙在村办企业上班,_每个月有900余元的收入,_老伴养了20多只羊,_年收入8000余元。
_虽然他们平时生活挺节俭的,_但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_对穿着也讲究起来。
_平时,_他们穿的一、二百元的休闲服经常更新。
_食:从"三红转"到原生态"民以食为天",_咱老百姓对吃看得最重,_特别过年时候,_是咱老百姓餐桌上最丰盛的时候,_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_老百姓平时的饭菜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_笔者在新野县广大农村和县城看到:平日里无有客人,_一家人聚在一起,_端上几碟小菜,_饮上几两烧酒,_或喝上几瓶啤酒成了家常便饭。
_大鱼大肉已不是高级食品,_来了客人时,_大虾、海叁、鱼肚之类的海鲜也走上了农民的餐桌,_从昔日"红薯片、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到清淡、营养、原生态,_现在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从衣食住行写家乡的变化作文
![从衣食住行写家乡的变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5d084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b.png)
从衣食住行写家乡的变化作文我的家乡,是一个坐落在北方的小城。
曾经,它就像一个安静沉睡的孩子,质朴而纯真。
如今,随着时光的流转,它已然焕发出全新的光彩,尤其是在衣食住行这些最贴近生活的方面,变化之大让人惊叹不已。
先来说说“衣”吧。
小时候,买衣服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件大事。
那时候,城里就那么几家小小的服装店,款式单调,颜色也大多是黑、白、灰。
记得有一年过年,妈妈带着我去买新衣服,转了好几家店,才勉强挑到一件还算满意的红色棉袄。
那棉袄的样式现在想来真是土气极了,可在当时,却让我高兴了好久。
如今,家乡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各种时尚的服装店,从国际大牌到小众设计师品牌,应有尽有。
走进店里,琳琅满目的衣服让人眼花缭乱。
不仅款式新颖多样,而且面料和做工也越来越讲究。
年轻人追求个性和潮流,中老年人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款式,开始尝试更加时尚舒适的服装。
夏天的连衣裙色彩斑斓,冬天的羽绒服轻便保暖又时尚。
而且,现在大家买衣服也不再局限于实体店,网购的兴起让我们坐在家里就能挑选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漂亮衣服。
再聊聊“食”。
过去,家里的餐桌上总是那几样家常菜,冬天就是白菜、土豆、萝卜,能吃上一顿肉那可真是难得的美味。
水果也只有应季的时候才能尝尝鲜,像香蕉、芒果这些南方水果,那都是过年才能见到的“稀罕物”。
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菜市场里,各种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琳琅满目。
无论春夏秋冬,你都能买到想吃的东西。
而且,还出现了许多进口食品超市,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都能轻松买到。
不仅如此,家乡的餐馆也越来越多,川菜、粤菜、西餐、日料……各种口味任你选择。
每到周末,一家人或者约上三五好友,找一家喜欢的餐厅,品尝美食,享受惬意的时光,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
还有“住”。
以前,我们家住的是那种老旧的平房,冬天要自己烧煤取暖,一到下雨天,屋里还会漏雨。
院子里的地面也没有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
而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漂亮的住宅小区。
小区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还有配套的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区。
从衣食住行看身边变化作文500字
![从衣食住行看身边变化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5d8685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1.png)
从衣食住行看身边变化作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身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一年比一年繁荣、昌盛。
改革开放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衣: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穿的都是粗布衣服,上面都是大大小小的补丁。
到了冬天,那衣服非常笨拙,而且还是硬邦邦的。
妈妈说,以前过年才做一套衣服,有时甚至还穿去年的衣服。
有一年,奶奶领妈妈去做衣服,奶奶嘱咐裁缝做大一点,这样明年还好穿。
可是那裁缝做得不大不小正合身,妈妈乐了,因为明年还可以做新衣服,可奶奶却为此事和裁缝大吵了一架!爸爸就没这么好运了!因为他上面还有个哥哥,理所当然的,哥哥穿下来的衣服给弟弟穿,所以爸爸每年穿的衣服都是有好几个补丁的。
衣服有布票供应,每人每年一丈二尺。
鞋子也是布做的,春天夏天还可以,可到了冬天,特别是下雪天,鞋子里都是雪,鞋底也硬邦邦的,脚冻的走路都走不动了。
而现在呢,牛仔服、休闲服、运动服……什么样的都有,而且还美观,牌子也什么样的都有……现在冬天我们都穿保暖鞋、靴子。
衣服也是经常买的,根本不愁没有新衣服穿。
食:像爸爸妈妈这一代都不愁吃,因为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帮生产队种了粮食会分下来的。
而到了爸爸妈妈十几岁时,就分田了,可以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
但有时收成不好就得饿肚子了!买吃的还得要票子,卖肉要肉票、菜油要油票,饼干要粮票.…….这可不像现在,现在吃西餐都非常容易,更不要说下馆子了!零食在逛街时随时都可以买!住:爸爸妈妈小时候,住的都是乡下的平板房,里面潮湿、阴暗。
老鼠、蟑满地都是。
家具只有两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碗柜。
连一个电器都没。
而现在住的都是商品房,甚至别墅。
家里有空调、电脑、沙发…….房子最小也就七八十个平方,最大都要几百个平方!里面温暖、舒适。
还有庭院呢!行:以前乡下的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
在上面摔一跤,不受伤才怪呢!最可恶的是下雨的时候,那时还买不起自行车。
撑着伞,走在满地泥泞的路上,路上的水会渐在你的衣服上,有时还会渐在脸上。
喜看家乡之变作文从衣食住行中选一个
![喜看家乡之变作文从衣食住行中选一个](https://img.taocdn.com/s3/m/6c2ff17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6.png)
喜看家乡之变作文从衣食住行中选一个我的家乡,是一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落。
曾经,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们过着简单而艰苦的生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家乡“住”的变化。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
那房子低矮阴暗,墙壁上的泥土时不时会掉落下来。
一到下雨天,屋里就到处漏雨,地上摆满了接雨水的盆盆罐罐,滴滴答答的声音让人难以入眠。
房间的布局也十分简陋,小小的空间里挤着一张老式的木床、一个破旧的衣柜和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
记得有一次,外面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我和父母蜷缩在屋子里,听着狂风呼啸着吹过,感觉房子都在颤抖。
突然,一块瓦片从屋顶被掀了下来,砸在地上,碎成了好几块。
雨水顺着那个破洞倾泻而下,我们赶紧拿来塑料布和绳子,父亲爬上屋顶,艰难地试图把漏洞补上。
我和母亲在下面焦急地等待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那时候,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坚固、温暖的房子,能让我们不再担惊受怕。
不仅仅是我家,村里大多数人的房子都是这样的状况。
整个村子看起来破败不堪,道路泥泞,垃圾随处可见。
但是,这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村民们的努力奋斗,家乡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先是村里陆续有人盖起了砖瓦房,红瓦白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漂亮。
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家开始推倒旧房,重建新居。
有的人家甚至盖起了两层小楼,还带有一个小院子,种上了花花草草,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我家也不例外。
几年前,父母用积攒多年的积蓄,加上一些贷款,终于盖起了一栋崭新的小楼。
走进新家,宽敞明亮的客厅让人心情舒畅,洁白的墙壁,光滑的地砖,还有崭新的家具,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舒适。
每个房间都有大大的窗户,阳光可以毫无阻挡地照进来。
楼上还有几间卧室,布置得简洁大方。
新家的厨房也特别让人喜欢,不再是以前那种烟熏火燎的土灶,而是用上了干净整洁的电磁炉、电饭煲和抽油烟机。
卫生间里装上了热水器和马桶,洗澡上厕所都方便了许多。
如今,漫步在村子里,你会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道路也变得宽敞平坦,路边还安装了路灯。
喜看家乡新变化
![喜看家乡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6ff544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2.png)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喜看家乡新变化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老乡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地名,一个海港城市。
那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随着时代的变迁,D和政府的一系列富民政策,使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倍。
有许多农民伯伯、叔叔阿姨,走出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融入城市。
人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
于是,楼房别墅代替了砖瓦房,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农村电网四通八达,液晶电视、变频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等,在农家新房里一应俱全。
手机与网络,热闹在农家。
年轻人在手机上联系着天南海北的业务。
“喂,老李吗?今天天气怎样?你那五金件卖得咋样了?”老年人呢,则通过手机微信视频与家人联系着感情。
“嗨,小宝,什么时候和爸爸妈妈回来呀!爷爷奶奶想你们了……。
”新修的大马路,整洁干净,一条条水泥路像蜿蜒长龙,穿梭在村庄田头,两旁绿树成荫,鲜花常开。
夕阳西下,老年人们,姑娘小伙,嬉戏的孩童和这美景荡漾开来,赛似世外桃源。
“乡村振兴”一片繁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看病有了保障,进医院可以刷医保卡,这是我奶奶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奶奶逢人就说:“今天的美好生活全靠D的好政策,为咱百姓谋福利。
”农村“两免一补”政策,让农村孩子享受着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
崭新的教学楼、实验楼拔地而起。
宽敞明亮的教室,投影仪、多媒体,应有尽有。
妈妈来接我时,看到这情景,羡慕极了,深情地对我说:“孩子,要珍惜啊!妈妈上学时,老师上课仅一块黑板,一支笔啊!”随时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随之而来。
于是,村村有了健身场所,还自发组织秧歌队,鼓乐队等,逢年过年时就自娱自乐一翻。
如今,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这些都是朴实无华的家乡人民在党的政策引领下,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创建的美丽家园。
家乡(地名)将展翅腾飞,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未来!我深深爱恋着我的家乡,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我爱你人民坚韧执着的品格,我爱你独特迷人的风情。
喜看家乡新变化_小学作文
![喜看家乡新变化_小学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3369ea240c844769eaee95.png)
喜看家乡新变化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喜看家乡新变化,感谢您的阅读!
近年来,家乡的变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由于祖国改革开放政策巨大的成功,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农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如今,农村大多数都住上了砖瓦房,过去破旧的土屋,泥泞的古路,已经成了梦里的回忆。
可以说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不仅穿得好吃的饱,也更加讲究营养,从过去的粗茶淡饭,到现在鱼,肉,蛋,奶,蔬菜,水果,应有尽有。
短短的几年时光,泥泞,高低不平的土路,变成了笔直平坦的水泥路。
环境优美,树木成排,小河清澈,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农民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从前,那些儿童在冰冷黑暗的教室里生活,现在已住在了崭新的教学楼里上课。
教学设施实现了现代化,上课用的是“电脑”,通过网络学习开阔了知识视野,学习条件今非昔比。
国家实行了“三农”政策,为保证农民治病,实行了“合作医疗”,为增加农民收入实行“直补”等惠农政策,让农民早日脱负致富有了保证。
我们相信,告别了贫穷落后的时代,迎来了繁荣富强的新生活,家乡人的精神就会越来越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代会很快来到,祝福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乡村振兴从衣食住行方面总结
![乡村振兴从衣食住行方面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cd1e0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1.png)
乡村振兴从衣食住行方面总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和环境明显改善。
衣食住行来今昔对比,以变化见证了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
中国在变,中国农村也在变!农村饮食风格的变化农村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饮食的变化。
从早期的温饱型需求,再到现在吃的健康的品质型需求,农村群众菜篮子里的食品品类不断增加、结构日渐丰富,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饮食之变,折射出国人理念的更迭。
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彻底摆脱了以往单一、低层次的饮食模式和文化,向着营养与口味兼容、求新求变的新饮食时代进发。
未来,“吃”依然是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民众除了吃得开心、吃得幸福外,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其他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上,如健身、旅游等,生活消费层次会更加丰富、价值会更加多样化,这恰恰是中国“吃”文明随国家富强所展现的新风貌。
农村居住环境的变化小时候,老家的房子很多都是土房子。
这种土房子用黏土堆砌,房顶搭上一层厚厚的茅草。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房子慢慢变成底座是砖垒的,房顶也变成灰色的小瓦或者红色的大瓦。
这样,房子也坚固些,房顶也不容易漏水。
近年来,投资建设“新农村”已逐渐成为首要目标。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级政府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尤为值得提及的是,一些农村为确保村容整洁,不仅修建了垃圾池,有的还添置了垃圾箱、垃圾桶,这对于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除了建设新农村,还有许多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政策,例如免费帮助农村困难户建房、建设开展养老项目、家电下乡补贴等,使亿万农民可以实现他们在新房中生活的梦想。
房子的变化象征着社会的变化经济发展带来优裕的物质生活,整齐划一的楼房,配套的设施,宽敞的马路,明亮的路灯,成为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衣食住行看家乡xx新变化
尽管近年来物价飞涨,生活多变,尤其对于我们这些60年代末出生的人来说,上有老要赡养,下有小要抚养,家庭负担日益沉重,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无论是大到国家,小到我们老百姓的小家,似乎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能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当然还数我们的日常衣食住行吧。
衣着由老土到时尚。
生于六十年代的我,在记忆中那时的衣服色彩很单调,样式很老土。
如果翻开以前小时候的照片,看到清一式的灰色底调大家都会哑然失笑。
记得我小时候的衣服做得很大,因为我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妹妹和弟弟,我穿过的衣服还能让弟妹接着穿,如果哪一天衣服实在穿不上或无法穿了,父母省吃俭用在过年的时候给我们做一身新衣服,那才叫神气啊!我记得我直到八十年代初,在县中读高中时才穿上平生第一套卡叽中山装。
现在可不同了,人们穿衣服,讲究品牌和时尚,我的女儿读初中时就非品牌不穿了。
现在走在家乡城镇大街上,用五彩斑斓来形容人们的穿着毫不为过,就连上了岁数的中老年朋友也很少穿中山装了,西装、休闲服已成为人们的时尚,市场上服装门市永远引领着人们的穿着潮流。
各式专卖店彼此起伏,国内外名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
食物由求饱到求精。
我记得七十年代我刚上初中时候,有一次姑父送来一盒天津点心,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食品的我和妹妹、弟弟都争抢着吃,三下五除二就消灭得干干净净,最后连掉在桌上的碎渣都用手指头沾着舔干净了。
我当时想如果能天天有点心吃,那真是活在天堂了。
到了我在灌南中学读高中,已是八十年代初,那时住校生每天自己蒸饭,一大桶汤里漂着几片肥肉片,人人都争抢着吃,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但是在物质生活匮乏、生活条件不易的年代,这都是真实的,也是当时贫困生活的写照。
如今家乡农工商超市、家得福超市、乐客隆超市、时代超市等一批批超市相继开张,我每次带着爱人和女儿逛超市,货架上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点心已吸引不了我的眼球。
面对物产丰富的市场,我们已不仅想吃什么买什么,更注重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粗细结合了,还要讲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我的女儿去年在外地上高三,每周各种花样的食物都直喊无味。
每逢周末去看望她,
我们要为买哪些她喜欢的零食和做哪些菜而大伤脑筋,因为她的要求高啊,有时我拿自己以前念高中时的情况教育她,她竟然说:
“爸爸,那是你未赶上好时代呀”!瞧这孩子……
居住感触最深。
自我出生后,我就住在老家的三间破草房里,一住就是二十余年,八十年代末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灌南县城工作,先是租二间房结婚,后九十年代初单位分配了两间平房,终于有了像样的小家,到了九十年代末自己已花钱购买了单位三室一厅,虽然是二手房,便毕竟住上了楼房,后来又逐步添置了新彩电、冰箱、空调,现在随着灌南新城区的规划发展,老城区的旧城改造,东苑小区、亨通家园、颐和家园、德汇家园、新文化家园、新气象小区等等,鳞次栉比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在掏空人们钱包的同时,也改善了人们居住条件。
如今我已重新在新气象小区购买了一套三室一厅,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这个曾经在我心中高不可及的梦想如今是再平常不过了。
人们对住的要求不仅仅是居住面积、采光情况,更注重居住环境和装修风格了,这不也是体现了人们生活品味的大大提高吗?
行的变化更是惊人。
在我的记忆中,七十年代人们大多是靠脚走路,那时谁家有辆自行车才真叫人羡慕啊,我记得八十年代初,我在灌中上学时,每年只能寒暑假各回家一次,因为交通太不方便了,每次回家都先乘车到响水、过渡船、再乘车到老家,往往需一天时间才能到家,有时乘轮船就更慢了,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灌河大桥建起来,自行车也普及了,公共汽车也多起来,回家就方便多了,到了九十年代,随着道路拓宽改造,公交车和的士也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现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灌南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乡镇通公交,的士随处跑,每家都有电动车或摩托车,不少初中生都已骑电动车上学了,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了,而且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私家车也逐步步入寻常百姓家,真方便啊!
细数我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是每个人能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从中也许能够看到家乡生活的变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小康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家乡灌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2011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