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四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合集下载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瘫痪或肢体扭转痉挛
-精神异常
-反复癫痫发作
经过积极康复治疗可有不同程度恢复
2021/8/17
19
六临床表现
(五)临床分型(根据体温和病情轻重分) 轻型:体温〈 390C 普通型:体温390C—400C 重型:体温〉400C 极重型:体温〉400C 、深昏迷、反复抽

2021/8/17
20
2021/8/17
24
九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夏秋季、居住农村有猪瘟流行。 年龄10岁以下儿童。 未进行过预防接种。
(二)临床表现
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 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阳性
2021/8/17
25
九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
确诊
血清(脑脊液)乙脑病毒特异性抗体 IgM(+)
2021/8/17
26
十鉴别诊断
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骤、脑水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迷
-中毒性休克突出 -脑膜刺激征常为阴性 -肛拭或冷盐水灌肠镜检可见红、白细胞
结核性脑膜脑炎
-起病缓慢 -伴结核中毒症状 -脑脊液中蛋白质明显增多,氯化物下降 -结核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
发热 体温1~2天内升至390~400C
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差、嗜睡 等感染中毒症状
2021/8/17
13
六临床表现
(二) 极期 第4~10天,中枢神经感染期
1持续高热
-体温400C以上 -其程度与病情成正比
2意识障碍
-谵妄 嗜睡 浅昏迷 深昏迷 -其程度与病情成正比
2021/8/17
14

《传染病护理学》第二章

《传染病护理学》第二章

五、护理措施
(五)对症护理
5.肝肾综合征
对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利尿、大量或多次放腹水、严重感染等患者加强观察,严格 记录出入量,量出为入,严格控制输液量。及时了解尿常规、尿比重、尿钠、肌酐等。遵 医嘱使用利尿剂,必要时行血液透析。
6.预防感染
预防措施:① 观察生命体征、血常规的变化及感染所致的相应症状、体征。② 保持 病室空气清新,减少探视。③ 每天消毒病室的空气、地面、家具等,防止交叉感染。④ 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做好口腔护理,以防口腔及肺部感染。
深度昏迷
反复或持续强烈抽搐、呼吸衰竭、脑疝,常有严重 后遗症
病死率高
三、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4.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 多因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 或应用人工呼吸器后引起。其次是肺 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口腔感染、 压疮等。重型患者可出现由应激性溃 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三、护理评估
三、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乙脑是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人和动物感染病毒后均可成为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乙脑病毒经接触传播(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蚊子是乙脑的
主要传播媒介。
三、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人感染后可获得较
持久的免疫力。
4 流行特征
在热带地区,乙脑全年均可发生。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
三、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1.高热 主要采用物理降温,辅以药物降温,同时降低室温(28℃ 左右),将体温控制在38℃(小儿38.5℃)左右,避免过量使 用退热药致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
2.抽搐或惊厥 ① 因高热所致者,以降温为主。② 因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疗法 为主。③ 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脑缺氧者,应及时清除分泌物、 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加压呼吸。④ 因脑实质病变所致者,应 给予镇静剂,

《流行性乙型脑炎》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课件

哪些因素增加了感染的 风险?
生活在乙型脑炎高发地区、 长期在户外活动、虫咬和环 境条件不良的人群更容易感 染。
如何预防乙型脑炎的传 播?
使用蚊帐、避免蚊子叮咬、 接种疫苗,以及改善环境卫 生是预防乙型脑炎传播的关 键措施。
临床表现和诊断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休克、癫痫、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2
成人疫苗接种
成人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接触风险来决定是否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3
疫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后可能会有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发热、疼痛、肿胀和接种部位反 应。
疫情分析和防控策略
流行区域分布 病例数统计
预防措施
东南亚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加强疫苗接种
亚洲
年轻人和儿童是高 危人群
改善卫生环境
2 如何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病毒检测以及脑脊液分析来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3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类型?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不同类型的病人症状和预后各不相同。
治疗和预防措施
怎样治疗流行性乙型脑 炎?
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 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支持 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2 疾病的发病原理是
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人体 内繁殖和扩散,导致脑 组织受损,引发一系列 症状和并发症。
3 有哪些高发地区?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分 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传播途径
乙型脑炎病毒如何传播?
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咬伤 传播给人类,也可以进行直 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 炎?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避免蚊 虫叮咬、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感染科护理常规

感染科护理常规

第二十章感染科护理常规第一节流行性感冒护理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按呼吸道隔离。

隔离期限为退热后2日。

医护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应戴口罩。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3~4次,每次15—30分钟或食醋熏蒸。

一、护理措施1.高热护理:发热期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病人五官清洁,多饮白开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流食或半流食;如食入过少,应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监测体温,高于39℃要给予头部冷敷,或遵医嘱酌情使用退热剂。

3.肺炎型流感或继发细菌性肺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病人有胸闷、咳嗽、气急、咳血痰、发绀等肺炎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明显气促者应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并给予吸氧。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经常帮助病人翻身,轻拍背部及吸痰,如痰液粘稠,给予超声雾化吸人。

(4)注意维护心功能,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强心剂。

(5)加强支持治疗,必要时遵医嘱输入血浆或全血。

(6)有中毒症状者,遵医嘱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和选用适当抗生素药物,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7)病人出院以后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二、主要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炎型流感或继发细菌性肺炎有关。

第二节水痘护理水痘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

起病急,有中度发热、乏力、咽痛不适等。

主要临床特征是皮肤、粘膜分批迅速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

一、护理措施1.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隔离期为出疹后7日,或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病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日4次,或用紫外线消毒。

呼吸道隔离要求:感染相同病原体者可同住一室;接近病人时戴口罩,不要穿隔离衣和戴手套;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及护理下一个病人之前要洗手;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应消毒后弃去,痰具每日消毒,病人到其他科室进行诊治时应戴口罩。

传染病学 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传染病学 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课程名称:传染病学学时:27(21/6)学时学分:1.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引起的,可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可单个发病,也可群体发病。

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一部分,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

历史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对人类造成很大灾害,在新中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引下,很多传染病和寄生得到控制。

但有些传染病仍然广泛存在,如传染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染性腹泻等。

本课程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开设的一门临床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感染病学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传染病临床诊疗基本能力。

祖国医学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深入发掘和研究祖国医学无疑对中西医结合防止这些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热爱中医事业、巩固专业思想。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节传染病概论(2学时)掌握传染病的定义、特征、流行病学、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基本概念;掌握传染病的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与隔离制度。

第二节流行性感冒(自学)掌握流感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熟悉常用实验室及其他检验;了解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流行病学及预防。

重点掌握诊断依据和治疗。

第三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学时)掌握本病的定义、不同类型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熟悉流脑的流行病学特点、常用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

重点掌握诊断依据、治疗与预防方法、与乙脑的鉴别诊断。

第四节流行性乙型脑炎(自学)掌握本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熟悉常用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流行病学及预防。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教学设计12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教学设计12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的教学设计(2课时)免疫调节骆发辉(单位:增城市永和中学)(邮箱:luofahui@)一、课标解读(一)知识性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二)能力性目标1.进行图表解读。

2.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特异性免疫。

(三)情感性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3.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在教材中处于必修3课本的第二章第4节,主要的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等方面。

本节承接第二章的前三节内容,向学生详细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从而展示免疫调节的情况,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维持人体稳态的神经—体液—免疫三维调节网络。

各个内容中,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三、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总体情况由于招生生源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不是很高,需要一些有趣的内容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知识基础:必修1,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资料分析“实例4,艾滋病病因”。

必修1,第6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

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3页图2—7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抗体的免疫功能。

3.学生的能力基础经过近3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看图比较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1.通过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有悖于常理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找出其中的主要内容、看图分析比较,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能从中自己掌握一些免疫学知识3.通过详细讲解艾滋病和补充其他的传染病知识,让学生关注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从而达成情感性目标五、教学过程6.过敏反应(1)概念:第二课时六、教学反馈(一)例题精析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乙脑

乙脑

3.血清学检查 病后3~4天血清中 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 2周时达高峰 有助于早期诊断
预后
轻型和普通型多预后良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型病死率可高达20%~50%
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治疗要点
1.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2.处理好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是 乙脑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3.积极预防并发症 4.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应注意进行 康复训练和治疗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护理
概述
定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
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高热、意识障碍、抽搐、
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病原体
乙型脑炎病毒
病毒抵抗力不强:不耐热, 对乙醚、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耐低温和干燥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病畜是传染源 其中猪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3.极期:病程的第4~10d,
主要为脑实质损害症状。 高热:必有症状。40℃以上, 稽留热,持续7~10d,重者2~3周 发热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意识障碍:本病的主要症状
嗜睡、昏睡、谵妄、昏迷、 定向力障碍,多发生于病程3~8d 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达4周以上 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 越重。
3.对症护理
(1)高热 体温39℃以上者可采用戴冰帽、冰袋 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物理降温措施,如效果不佳可遵医嘱 采用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
(2)惊厥或抽搐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口,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下义齿,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 置于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必要时 用舌钳将舌拉出。 有痰液阻塞及时吸痰。 注意安全,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必要时 用床档或约束带约束。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
技术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共同研究防 控策略和技术手段。
0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
总结词
预防为主,科学应对
详细描述
某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爆发主要是由于气候异常、蚊虫滋生等原因。当地政府采取了加强监测、及时预警、全民 灭蚊等措施,同时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和推广,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案例二
总结词
疫苗接种是防控关键
详细描述
通过对比某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爆发前后疫苗接种率的变化,发现疫苗接种率高的地区疫情得到有效 控制,而接种率低的地区疫情较为严重。分析表明,疫苗接种是防控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手段。
案例三
总结词
国际合作助力全球防控
VS
详细描述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加强信息交流、技术 合作和经验分享,共同应对流行性乙型脑 炎的挑战。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全球防控 水平,减少疫情跨国传播的风险。
0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控制传播途径
01
02
03
防蚊灭蚊
消除蚊虫滋生地,定期喷 洒杀虫剂,减少蚊虫密度 。
防蚊措施
使用蚊帐、窗纱、电蚊拍 等工具,避免在户外露宿 ,减少暴露于蚊虫的时间 。
动物管理
加强对家畜、家禽的管理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 及时处理动物尸体。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目前主要有乙型脑炎灭活 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
接种对象
重点人群,如儿童、青少 年、医务人员和经常接触 动物的人员等。
接种程序
根据不同疫苗种类和接种 对象,按照规定的接种程 序进行接种。
个人防护措施
提高免疫力
及时就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增 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
降温。疗程约3~5d用药过程要注意呼吸道通畅。
九、治 疗
对症治疗
2.惊厥或抽搐:去除病因及镇静止痉。
**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为主,可用20%甘露醇静
脉滴注或推注(20~30min内),每次1~2g/kg,
根据病情每4~6小时重复应用,同时可合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速尿、50%高渗糖注射,以减低血管通
透性,防止脑水肿和脱水剂用后的反跳。
对智力、语言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疗
效。
十、预 防(Prevention)
(一)控制传染源:包括隔离病人至
体温正常,但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尤
为幼猪。近年来对猪进行预防接种效
果很好。
乙型脑炎的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隔离病人到体温正常。
人畜分离,搞好卫生。
流行前对幼猪接种等。
十、预 防
(二)切断传播途径:防蚊和灭蚊,包括灭
以往曾否患过乙脑。
护理评估
2.身心状况
症状评估:重点询问有无发热及持续时间,有无
头痛、呕吐、抽搐、嗜睡等症状。
护理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意识障碍程度;
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有无脑膜刺
激征、病理反射、吞咽困难、失语等。
心理社会状况:因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少
数留有后遗症;常可引起病人悲观失望
种不良刺激。如有功能障碍,鼓励病人及家属坚持治疗和
康复训练,以防成为不可逆的后遗症。
六、并发症(Complication)
1.支气管肺炎 最常见,发生率约为10%,多
因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或应用人工呼
吸器后引起。
2.肺不张
3.败血症
4.尿路感染
5.褥疮
6.重型病人警惕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流行性乙型脑炎 PPT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 PPT课件
傳播途徑 蚊子是主要傳播媒介。 易感者 普遍易感,免疫力持久,多為隱性感染
1:1000~2000。10歲以下(2~6歲)兒童多見 (80%)。
病毒自然擴增
易感人群
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
四、發病機制及病理變化


蚊子叮咬,病毒進入人體
免 疫
單核吞噬細胞繁殖




病毒血症

血流



4. 後遺症期 指患病6個月後所存在的症狀。
乙腦的臨床類型
體溫 神志 腦膜刺激征 抽搐 呼衰 病程 後遺症
輕型 <39℃ 清 不明顯 - - 1周 -
普通 <40℃ 淺昏 有
偶有 - 2周 多無
重型 >40℃ 昏迷 明顯 反復 ± 3周 常有
極重 >41℃ 深昏 明顯
持續 ++ <1周或 存活者 >3周 嚴重
二、病原學
乙腦病毒屬蟲媒病毒乙組的黃病毒科,球狀, 約40~50nm,核心為單股正鏈RNA,外包 以膜蛋白和外膜蛋白。
病毒抵抗力弱,但耐低溫和乾燥。 為嗜神經病毒,人或動物感染病毒後可產生
補體結合抗體、中和抗體及血清抑制抗體。
三、流行病學
傳染源 包括家畜、家禽和鳥類;其中豬(特別是 幼豬)是主要傳染源,人不是重要傳染源(病毒血 症期<5天)。
➢ 驚厥與抽搐的治療
✓ 腦水腫:脫水,激素 ✓ 呼吸道阻塞:吸痰、給氧、
保持呼吸道通暢 ✓ 高熱:降溫 ✓ 腦實質損害:鎮靜劑,安定
亞冬眠療法 苯巴比妥預防
➢ 呼吸衰竭
✓ 腦水腫:脫水 ✓ 中樞性呼吸衰竭:呼吸興奮劑
(洛貝林、尼可刹米) ✓ 改善微循環,減輕腦水腫:
東莨菪堿、654-2、酚妥拉明 ✓ 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切開或插管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治疗
▪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 高压氧 功能锻炼 理疗、按摩、针灸、替疗
预防
▪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 保护易感人群:
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或地鼠肾细 胞减毒活疫苗。 抗体阳转率85%~100%,保护率85%~ 98%。
6月~12月婴幼儿为主要接种对象。初种2次,0.5 ml,隔1~2周。初入疫区进行初种。流行前一月完成 接种
普通 <40℃ 浅昏 有
偶有 — 2周 多无
重型 >40℃ 昏迷 明显 反复 ± 3周 常有
极重 >41℃ 深昏 明显
持续 ++ <1周或 存活者 >3周 严重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区、发生于7、8、9三 个月;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近年老年人 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2、临床特点 临床出现脑炎症状:发热、头痛、 呕吐、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引出病理反射。
3 、实验室资料
诊断
3、实验室资料 血象:WBC(10~20×109/L), N〉升高 CSF: 非化脓性改变,透明、压力增高、WBC 50~ 500×106/L,蛋白稍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乙脑病毒 IgM抗体阳性(病后4天可出 现,2周大高峰),有助早期诊断。 病原学检查: 病毒分离:第一周内死亡患者脑组织(脑脊液、血) 用于回顾性诊断 核酸
对症治疗
▪ 惊厥与抽搐的治疗
脑水肿: 脱水,激素 呼吸道阻塞: 吸痰、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热: 降温 脑实质损害: 镇静剂,安定,
亚冬眠疗法 苯巴比妥预防
对症治疗
▪ 呼吸衰竭
脑水肿: 脱水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呼吸兴奋剂
(洛贝林、尼可刹米) 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为11KB,编码3个
结构蛋白,7个非结构蛋白。
具有血凝特性。
5 ’ UT R
C M
E
NS1 2a 2b NS3 4a 4b NS5
3’UTR
三、流行病学
分布:主要存在于亚洲地区各国,我国大部分地区
时有发生。
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 在热带地区无明显的季节性。 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则有严格的季节性,有90%的
浸润,胸腔积液,腹水增多。
六、诊断
确诊须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等特异性诊断。 病毒分离 血清学诊断: HI,ELISA,LAT 。 鉴别诊断:注意与猪布鲁氏菌病、细小病毒感染
以及伪狂犬病的区别。
HI试验:HI抗体,特别是IgM型于病后3~4d就可
出现,2w达高峰。因此可用于早期诊断。大多数 患者病后4~8d可查出特异性IgM。需采双份血清,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一、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又称
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在人和马呈现脑炎症状。 妊娠猪表现流产、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
其它家畜和家禽大多呈隐性感染。
抗体效价≥4倍有诊断意义。
CF试验:CF抗体常于病后第2w出现,3~5w达高
峰。所以CF试验在后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早期升高
≥4倍,即可诊断。CF抗体一般只持续2~4个月,因 而只有新近感染者才能测出CF抗体。
NT试验:虽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但由于NT抗体
产生后在体内持续时间较长,故不宜做临床诊断
灭活疫苗:鼠脑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人乙脑活疫苗毒株用原代地鼠肾细 胞生产猪用乙脑活疫苗,效果良好。
乙脑流行地区推荐:蚊子开始活动前1个月时,4月
龄~2岁龄的公、母猪注射疫苗,半年后加注1次, 以后每年注射1次。
用,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乙型脑炎和布氏杆菌的鉴别诊断
项目
流行特点 发病季节 传播方式
猪乙型脑炎
7~9月蚊多季节 蚊蠓吸血传播
猪布氏杆菌病
3~4、7~8月配种季节 通过消化道和交配传播
体温 临诊症状 关节炎 病程 乙脑补体结合试验
布病凝集试验
升高,稽留 少发 急性 阳性
阴性
升高呈波浪热 多发 慢性 阴性
于人乙脑流行,猪的数量多,更新快,总是保持
着大量新的易感猪群。
蚊子是乙脑病毒的长期贮存宿主。病毒能在蚊体
内繁殖和越冬,且能经卵传给后代。
四、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为:
妊娠母猪流产和产死胎。
公猪发生睾丸炎。
育肥猪持续高热。
新生仔猪脑炎。
五、病理变化
脑和脊髓可见充血、出血、水肿。 睾丸有充血、出血和坏死。 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粘膜覆有粘稠的分泌物。 胎盘呈炎性浸润。 流产或早产的胎儿常见脑水肿,皮下水肿,有血性
阳性
病原
乙脑病毒
布氏杆菌
七、综合防制
对症治疗: 脱水疗法: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0%的甘
露醇、25%的山梨醇、10%的葡萄糖等。
镇静疗法:氯丙嗪。 退热镇痛疗法:安乃近、安替比林。 防蚊灭蚊:
药物法
生物学 生态学灭蚊法
免疫接种: 猪用乙脑疫苗主要有两种
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内。
发病形式具有高度散发的特点,但局部地区的大流
行也时有发生。
传播媒介:
蚊虫,蚊虫感染乙脑后终身带毒,病毒能在蚊体
内增殖和越冬,成为次年的传染源。
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带毒蚊种,它嗜吸人及动物
血液,特别是猪血。
பைடு நூலகம்增殖宿主和贮存宿主:
猪是主要增殖宿主和传染源。猪自然感染高峰早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播媒介为蚊虫,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 主要存在亚洲地区各国。 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有发生,发病数占世界总发病
数的80%以上。
人最敏感的年龄段是2~15岁的儿童,2~6岁儿童发
病 率最高 。表现 发热 、 头疼、 呕吐和 嗜睡等 症 状。约30%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二、病 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