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倒装句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
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
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文言句式-倒装句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练习: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1、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 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
2、 D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新开辟的疆土,迁移佃农去居住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伍 中。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二、结合文言语句翻译综合考查
翻译句子: •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 愈知治矣。 (08年江西卷)
• 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 宾语前置。 抵御他了.
找出下列句子的特点: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唯利是图。 无乃尔是过欤?
(二)介词宾语前置
•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 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 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 种倒置的现象。
不然,籍何以至此?
①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安”、 “孰”、“谁”等作介词宾语时,宾语前 置。
五、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 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 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主语
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尽死。 [承前省略] ⑵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 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略]
⑶( 孟子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 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 [对话省略]
四、主谓倒装
•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 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 汝之不惠(慧)甚矣。 •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 晏子辞千金》) • 晏子之家其贫若是也。 •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 您治理东阿很好啊!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 我的心怀念着遥远的地方啊,眺望那个美人啊,她却在 天的那一方。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指句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通常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语而颠倒原有语序。
根据倒装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完全倒装谓语前置:主语+谓语+宾语例如: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问说》)宾语前置:(宾语)+谓语+(主语)+名词性偏正结构例如: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定语后置: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
(《聊斋志异·促织》)介词结构(介宾短语)后置:动词+以+宾语例如:战于长勺。
(《左传·庄公十年》)2.局部倒装定语前置:形容词性词语+之+名词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介词结构(介宾短语)前置:之+以+名词(短语)例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3.特殊倒装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例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宾语省略句: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状语后置:在介词结构作状语的句子中,介词结构放在句末,状语放在动词之前。
例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定语后置:在“之者”结构中,“之”起结构助词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者”起辅助性作用,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即定语后置。
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4.固定结构中的倒装现象在古汉语中,有些固定结构中的词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如“是以”结构(因此)、“虽然”结构(虽然)、“即使”结构(即使)等。
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唐雎不辱使命》)/ 即使一人誉之,一人毁之,然终于无誉无毁。
(《进学解》)这些倒装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逐渐消失,但在古汉语中却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掌握这些倒装句式对于理解古文的意思和文意至关重要。
除了上述常见的倒装句式外,还有一些较为少见的倒装现象,如主谓之间有停顿的句子、省略句、判断句等,也需要适当了解。
文言句式:倒装句
巩固训练
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 请翻译。 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吾谁敢怨? 4、石之铿然有声者。 5、秦人不暇自哀 。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 7、余是以记之 。
文言句式:倒装句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2、汝是大家子 。 3、不能容于远近 。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训练
•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 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 欲以何明 • 孔子厄陈蔡
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七种: 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倒装句 (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④省略句 ⑤固定格式
宾语前置小结
• 疑问句 • 否定句 • 是之标志
三、定语后置
格式:
1、名词+(数量) 2、名词+( )+者 3、名词+之+( ) 4、名词+之+( )+者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楚人有涉江者。 3、村中少年好事者。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6、马之千里者。 7、一食或尽粟一石。 8、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谁 何、奚、曷、胡、孰、安、焉等)。
例: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⑵何罪之有? ⑶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
练习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CH A何以知之? B城中皆不之觉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D何功之有哉! E唯余马首是瞻 F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G孔子云:“何陋之有?” H安得广厦千万间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倒装句 PPT课件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2、都由代词 (“自”“之”“余”)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莫、无等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C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1、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C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宋何罪之有?
2、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
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定语
──
中心词
定语后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
我少年中国美哉!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④何哉,尔所谓达者?
尔所谓达者何哉?
主谓倒置即将谓语前置, 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 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 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 多。
下列句子属于主谓倒置的一句是
(D)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且焉置土石? C、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子邪,言伐莒者?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状语
──
中心词
状语后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从)蓝]取之、 [于(比)蓝]青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对)己]参省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用)孝悌之义]申之 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以(把)事]具告
文言文倒装句类型
文言文倒装句类型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包括以下几种:
1.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例如在《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
2. 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例如在《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
3. 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 状语后置或者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此外,还有谓语和宾语同时前置的倒装句式,例如在《陋室铭》中的“吾谁与归”。
除了上述几种倒装句式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倒装句式,如语气词前置的倒装句式等。
这些倒装句式丰富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让文言文更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掌握这些倒装句式对于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被动句式。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式通常通过使用“被”、“为所”等词语来表达。
例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另外,文言文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如省略句、连动句、兼语句等。
这些句式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借助上下文和语境,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同样至关重要。
总之,掌握文言文中的各种倒装句式和特殊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含义和深层意思,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式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 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 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 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 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 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 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 (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 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 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 有一妻一妾》〈Biblioteka 子〉2.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 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 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 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例如: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 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否)焉。(之, 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 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 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 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 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 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 “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 “不”、“未”“毋”、 “无”、“莫”等。
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苏轼《石钟山 记》)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 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倒装句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倒装句句式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倒装句句式倒装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
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
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A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
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
(《赤壁赋》)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4、不然,籍何以至此。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1、及时相遣归。
(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
(《孔雀东南飞》2、嬉戏莫相忘。
(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
《孔雀东南飞》3、誓天不相负。
(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
《孔雀东南飞》4、好自相扶将。
(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
《孔雀东南飞》5、还必相迎取。
(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
《孔雀东南飞》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7、君既若见录。
文言句式:倒装句
宾语前置小结
• 疑问句 • 否定句 • 是之标志
三、定语后置
格式: 格式: 1、名词+(数量) 、名词 (数量) 2、名词+( )+者 、名词 ( 者 3、名词+之+( ) 、名词 之 ( 4、名词 之+( )+者 名词+之 ( 名词 者
1、求人可使报秦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2、楚人有涉江者。 、楚人有涉江者。 3、村中少年好事者。 、村中少年好事者。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则忧其君。 则忧其君。 6、马之千里者。 、马之千里者。 7、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或尽粟一石。 8、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练习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CH A何以知之? 何以知之? 何以知之 B城中皆不之觉 城中皆不之觉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然是说也, 然是说也 D何功之有哉! 何功之有哉! 何功之有哉 E唯余马首是瞻 唯余马首是瞻 F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G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孔子云 H安得广厦千万间 安得广厦千万间
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七种: 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倒装句 (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④省略句 ⑤固定格式
一、主谓倒装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真好啊,今天的天气! 真好啊,今天的天气! 甚矣,汝之不惠 慧 ! 甚矣,汝之不惠(慧)!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文言句式:倒装句 文言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廉颇者, 2、汝是大家子 。 、 3、 3、不能容于远近 。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一鼓作气,再而衰,
文言文四种倒装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的四种倒装句式包括:主谓倒装、状语倒装、宾语倒装和动补倒装。
以下是每种倒装句式及例句:
1. 主谓倒装:
a. 谓语提前,主语后置。
b. 例句:飞花逐水容易别,落絮无情不觉春。
2. 状语倒装:
a. 状语或状语从句位于句首,谓语紧随其后。
b. 例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 宾语倒装:
a. 宾语位于句首,谓语紧随其后。
b. 例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4. 动补倒装:
a. 动词+补语的结构中,补语位于句首,动词紧随其后。
b. 例句:不见此花人自寻,只闻寒雁叫西风。
这些例句中展示了不同的倒装句式,在文言文中常用于修辞或突出特定的表达方式。
请注意,这里的例句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可能根据语境和内容的需要进行变化。
文言文常用句式及标志语
文言文常用句式及标志语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其语法结构和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句式和标志语:1. 倒装句:- 彼亦何人?(他是谁?)- 人非生而知之者。
(人并非生来就知道的。
)2. 并列句:-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
(因此,君子的行为影响天下的道义。
)- 君子有三乐:官事劳乐、交友乐、教学相长乐。
(君子有三种乐趣:忙于公务的乐趣、交友的乐趣、相互教导的乐趣。
)3. 状语从句:- 故曰:无微不至也。
(因此说:没有一点不周到的。
) - 夫学者,固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然而学者,必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 名词性从句:- 吾欲知天下事,必学史传。
(我想要了解天下的事情,必须学习史书。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常复习,岂不正是令人欢喜的吗?)5. 表语从句:- 君子之道,岂易知也。
(君子的道德修养,岂是容易了解的。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茫然,思考而不学习则会陷入危险。
)在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常用的标志语,用于引出某种情感、态度或论述的内容:- 故曰:表示引用前人的话或者总结结论。
- 夫:表示引出一个事实或者一个引导性的话题。
- 是故:表示引出推理或者因果关系。
- 然而:表示转折或者引出对比的内容。
- 是以:表示引出原因或者目的。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标志语,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运用。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优秀(课堂PPT)
①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迁
② 请其矢,盛以锦囊。
移
训
③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练
④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 覆之以掌。
⑥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 能谤讥于市朝。
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⑨ 长于臣。
⑩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①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迁
② 请其矢,盛以锦囊。
移
③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②②以以为为莫莫己己若若。。
③③古古之之人人不不余余欺欺也也。。
④④然然而而不不王王者者,,未未之之有有也也。。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必须是否定句
“不、未、毋(无) 、莫……”。
否定词+代词+动词
迁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移
训
②时人莫之许。
练
③秦人不暇自哀。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⑤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 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判 断被 句动
省 略 句
倒 装 句
句
主 宾定 状
倒谓倒装句语 前类型语 后
语 后
装 置置 置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
例: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 2.快哉此风!《风赋》 此风快哉
现代汉语:
动词 + 宾语
介词 + 宾语
•宾语前置句一般就发生在这两种条件下。
迁 )移
训 练
答案:C(C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为定 语后置句)
(四)状语后置
现文代言汉文语中:状语常常后置:
[状语] +谓语
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在文言文中有四种常见的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一、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者主语后置。
文言文中,谓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但是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确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强调“甚矣”。
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中国说》正确语序是“我少年中国美哉”,强调“美哉”。
二、宾语前置文言文中以下情况,宾语要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正确语序是“微斯人,吾与谁归?”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正确语序是“大王来操何?”沛公安在?——《鸿门宴》正确语序是“沛公在安?”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正确语序是“三岁贯汝,莫肯顾我。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正确语序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正确语序是“忌不信自。
”3、用“之”或者“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之”没有实在意义。
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没有实在意义。
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正确语序是“唯瞻余马首。
”三、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
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正确语序是“其相比两膝者。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正确语序是“盖简修狭桃核者为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即“居高庙堂”,“处江湖之远”即“处远江湖”。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四类倒装句式
文言倒装句四大类型:(1)宾语前置句(2)定语后置句(3)主谓倒装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义】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宾语前置。
【类型】1.疑问代词充当宾语前置【特征】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当“谁、孰、何、曷、害、奚、安、焉、胡”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实例】(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译文:我欺骗谁?欺骗天吗?](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译文:王者是指谁?指文王呢。
](3)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译文:它将要往哪里去呢?](4)何由知吾可也?[译文: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5)汝安从知之?(《汉书·黥布传》)[译文:你从什么地方了解他呢?](6)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译文: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让他上朝呢?]【类型】2.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前置【特征】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非、否”等等否定词。
【实例】(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译文: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不了解别人。
](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译文:我有年老的父亲,我若死了,没有谁养活他。
](3)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译文:七十岁的老人穿绸吃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做到这样却不能成为王的,没有这种事情呢。
]【类型】3. 宾语前置时,动词和宾语之间插入“之”、“之为”、“是”、“焉”等字作标志。
【重要特征】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能用“之”作前置标志。
后来,形成了一种凝固格式“是之谓”、“此之谓”,有时可以活译为“这叫做”。
语句表达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现代汉语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
如果顺序颠倒,则称之为“倒装句”。
一、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动+以+宾。
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2、动+于(乎,相当“于”)+宾。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应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3、形+于+宾。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传》(应为:虽才于世高,而无骄尚之情)4、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
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于弟子贤)二、主谓倒装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应为:汝之不惠,甚矣)三、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
“沛公安在?”(《鸿门宴》)3、以“是”“之”为标志。
“何陋之有?”(《陋室铭》)四、定语后置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
”(《马说》)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中心词+数量词。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欲了解更多的言语理解考点,请关注华智公考!。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在初中文言文的学习中,句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倒装句更是常常让同学们感到困惑。
掌握倒装句,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句子中某些成分的顺序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
通过改变句子成分的顺序,来强调或突出某些内容,或者是为了满足韵律、节奏等方面的需要。
二、倒装句的类型1、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比如:“微斯人,吾谁与归?”正常语序应为“微斯人,吾与谁归?”,这里的“谁”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忌不自信。
”正常语序是“忌不信自”,“自”是代词,作宾语,前置了。
(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像“何陋之有?”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之”在这里起到了宾语前置的作用。
2、状语后置在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会后置。
比如:“战于长勺。
”正常语序应该是“于长勺战”,“于长勺”是表示地点的状语,后置了。
3、定语后置(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正常语序是“求可使报秦者人”,“可使报秦者”是后置定语。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正常语序应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利”和“强”分别是修饰“爪牙”和“筋骨”的定语,后置了。
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比如:“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为了强调“甚矣”,将其前置,造成了主谓倒装。
三、倒装句的作用1、强调突出通过改变语序,将需要强调的内容放在更显眼的位置,让读者或听者能够更加关注。
2、符合韵律在一些诗词歌赋中,为了满足韵律和节奏的要求,会采用倒装句。
3、丰富表达使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增加了语言的魅力。
四、如何识别倒装句1、积累常见的倒装句式通过学习和积累,熟悉各种类型的倒装句,形成语感。
2、结合上下文根据句子所处的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判断语序是否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 注意: 宾语,往往用“ 宾语,往往用“唯(惟)……是……” 是 格式。 格式。 只是。 ”“之 惟:只,只是。“是”“之”是提宾 的标志,不译。 的标志,不译。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B) 子何恃而往? A. 子何恃而往?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唯才是举。 C. 唯才是举。 尔何知? D. 尔何知?
D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 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 以状语来理解。 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 介词结构“于……”
介词“ 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常放在 组成的介宾短语常放在 介宾短语 谓语动词后作补语, 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 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 语的。所以, 语的。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 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 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 介词结构后置” 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状语后置句小结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即将介词短语放在动词 后面作补语, 标志性词语:“以”、 后面作补语, 标志性词语: “于”、“乎” 等。
按现代汉语的规律, 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 语序: 语序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操蛇之神闻之, 操蛇之神闻之 于帝告之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州司临门, 州司临门 4.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辞以军中多务 于星火急 蒙以军中多务辞
倒装句
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 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倒装形式: 倒装形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
规律一: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何操 操何 何操 2.沛公安在? 沛公安在? 沛公安在 在安 安在 3.之二虫又何知 之二虫又何知? 之二虫又何知 知何 何知 4.豫州今欲何至 豫州今欲何至? 豫州今欲何至 至何 何至 共同特点: 、都是疑问句 疑问句。 共同特点:1、都是疑问句。 2、宾语“何”“安” 都是疑问代词。 、宾语“ ”“安 都是疑问代词。 3、这些宾语都前置。 宾语都前置。 、这些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毋、无、莫 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C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翻译下列句子,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 、唯利是图。 5、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去我三十里, 6、唯才是举。 、唯才是举。 7、惟兄嫂是依。 、惟兄嫂是依。
介词结构“ 介词结构“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蓝 于蓝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与之乘, 于长勺。 公与之乘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少焉, 于东山之上,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 之间。 之间。 4.而大声发于水上。 而大声发于水上 而大声发于水上。
宾语前置句小结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 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三是用“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是 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宾语前置的标志,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 一般放在中心词前。 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 在文言文中 ,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位 置,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 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 畅,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
格式一: 格式一: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翻译下面句子, 翻译下面句子,并找出其共同点 楚人有涉江者 楚人有涉江者 村中少年好事者 村中少年好事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介词结构“ 介词结构“以……”
介词“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 组成的介宾短语, 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 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 言文中并不多见) 在今译时, 言文中并不多见) 。在今译时,一般 都作状语。 都作状语。 具告以事 以事。 具告以事。
介词结构“ 介词结构“乎……”
介词“ 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 组成的介宾短语, 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 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 言文中也不多见) 在今译时, 言文中也不多见) 。在今译时,一般 都作状语。 都作状语。 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 而师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疆土之新辟者, 疆土之新辟者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贤于己者
规律一: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疑问代词有: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 安、焉、奚。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D ) A、吾谁欺,欺天乎? 、吾谁欺,欺天乎? B、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其间旦暮闻何物? 、其间旦暮闻何物?
格式二:中心词 之 定语 定语+者 格式二:中心词+之+定语 者 翻译下面句子, 翻译下面句子,并找出其共同点 马之千里者 僧之富者不能至 僧之富者不能至 之铿然有声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格式三:中心语 之 定语 格式三:中心语+之+定语 翻译下面句子, 翻译下面句子,并找出其共同点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之利,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 之高则忧其民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之远则忧其君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 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 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 逗号将主谓隔开。 逗号将主谓隔开。 甚矣,汝之不惠! 甚矣,汝之不惠!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规律二: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不信自 不自信 1.忌不自信。 忌不自信。 忌不自信 未有之 未之有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不王者,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不欺余 不余欺 3.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未闻之 未之闻 4.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 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 1、都是否定句 否定句, 、都是否定句 2、“自”“之”“余” “之”都是代词 ,它 ”“之”“余 、 们分别作“ ”“有”“欺”“闻 的宾语, 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宾语都前置。
定语后置句小结
1、中心语+定语 者 、中心语 定语 定语+者 2、中心语 之+定语 者 定语+者 、中心语+之 定语 3、中心语 之+定语 、中心语+之 定语 4、中心语 而+定语 者 定语+者 、中心语+而 定语 5、中心语+数量词(作定语) 、中心语+数量词(作定语)
翻译注意: 翻译注意: 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 城北徐公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皆白衣冠以送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E.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书十二卷,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F.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翻译下列句子,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解。 、句读之不知, 2、何陋之有? 、何陋之 3、无乃尔是过矣? 、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 、 5、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去我三十里, 6、唯才是举。 、 7、惟兄嫂是依。 、 兄嫂是
规律三: 规律三: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格式四:中心语 而 定语 定语+者 格式四:中心语+而+定语 者 翻译下面句子, 翻译下面句子,并找出其特点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能不易其志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有几人与? 有几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