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资)》课程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简介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简介摘要:一、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背景和意义二、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四、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应用价值正文:一、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背景和意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规律,对于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素养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分析不同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演变,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研究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运行机制和规律。
3.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探讨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比、分析和思考,理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具体方法包括:1.把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准确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深入学习和分析打下基础。
2.联系实际:通过观察社会经济现象,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深入思考:对政治经济学原理进行深入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应用价值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和指导经济工作。
通过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我们可以:1.增强经济意识:更好地认识经济现象,提高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
2.提高分析能力: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经济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
近代政治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
历史上,许多经济学都曾以“政治经济学”为题名,系统地阐述他们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理论。
目前,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政治经济学是特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创立的、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结合各时代社会经济实践所发展了的一套关于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系统理论。
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及其载体的分析入手,全面把握由社会生产关系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具体规律和现象。
政治经济学是学习经济科学所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所提供的是对社会经济机体结构的全面分析,经典作家曾把政治经济学称为“市民社会”的解剖学。
政治经济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抽象法透过人们日常感觉经验的表面现象,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从而提供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经济表面现象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革命与经济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依据。
因此,学习政治经济学对深入理解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性质】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财经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
政治经济学课程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为其它经济类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史方面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是要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二是要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三是争取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政治经济学课程介绍
政治经济学课程介绍1. 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和政治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众多的领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现代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各种经济现象与政治现象的相互作用。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和理论,让他们能够理性思考政治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能够运用相关的工具和方法,为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3.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3.1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经济理论体系、市场经济机制、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3.2 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本部分主要介绍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理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3 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本部分主要介绍政治与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政治力量对经济的影响、经济环境对政治的影响、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4.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采取考试和论文的形式。
考试占总成绩的60%左右,包括期末考试和平时考试两个部分,主要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论文占总成绩的40%左右,主要测试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除此之外,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的质量也会作为一定的补充评估标准。
5. 结语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前沿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的本质,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领略政治经济学的魅力,启迪他们对于经济和政治现象的认识,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他们日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战胜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正如列宁所说:“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这门课是专业基础理论课,学好这门课不仅能够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分析社会经济变化的利器,而且可以为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各种社会制度的本质,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将自己的命运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理论等基本原理,为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难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增强识别各种所谓的经济学理论,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术研究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通过分析研究,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一)内容导论(2学时)1.教学内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纲要《政治经济学》课程纲要
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纲要《政治经济学》
课程纲要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政治经济学》制定课程
纲要。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概念和思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1.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对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维。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政治经济学基础
-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
- 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第二单元:供给与需求
- 供给的概念和法则
- 需求的概念和法则
-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第三单元:市场与价格
- 市场的定义和特征
- 市场均衡的概念和条件
- 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第四单元:经济增长与发展
- 经济增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
评估方法
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情况。
2. 作业和小组项目:完成布置的作业和小组项目的质量和时效。
3. 成绩测试:进行定期的成绩测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和掌握情况。
参考资料
1. 《政治经济学导论》
2. 《政治经济学原理》
3. 《政治经济学案例分析》
以上是《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课程纲要,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政治经济学课程简介
课程号:10209430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程英文名:Politicai Economics学分:3 学时:51考核方式:期末闭卷理论考试,期中堂下理论开卷考试,平时成绩以学生上课出勤率、回答问题、平时作业等综合评定。
先修课程:无基本面向:经济类专业本科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政治经济学》(上册)朱方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参考书:1、马克思:《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理的研究》商务出版社1979年版4、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出版社1979年版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6、[美]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课程是经济学院所有经济类专业必考的共同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作为基础课,是为各种经济类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它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对其他经济学科都具有指导作用和意义。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理论课程,具有理论性和逻辑性强、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特点,主要依靠抽象思维能力,透过现象去认识经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因而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最好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及经济运行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方法、一种思维的技巧,培养学生用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来思考问题。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目录CATALOGUE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01CATALOGUE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01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03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发展路径可能会有所不同。
02CATALOGUE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010203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及其特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形式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剥削的形式:工资、利润、地租等剩余价值学说与利润平均化趋势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利润平均化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利润平均化趋势及其影响利润平均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机制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实质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机制: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01 02 03资本集中的过程和形式竞争和信用在资本集中中的作用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垄断的形成过程: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垄断的实质和特征垄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0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0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03法人资本所有制和资本社会化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全球化、信息化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表现: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机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等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特点和影响03CATALOGUE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历史背景与过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探索01020304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和发展历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与过程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特点转型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01020304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回顾0102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挑战030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0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0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有利条件04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策略与措施当前我国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04CATALOGUE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现状、问题与挑战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差异巨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一些国家则陷入贫困和落后。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 of《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代码:22110100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2学期总学时: 72(讲课:72)总学分:4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一、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经济类专业大学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其科学原理,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对象与方法、商品经济、资本与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任务等。
该门课程的开设为后续学习金融学、财政学等课程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使学生一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各种矛盾的出现与激化使资本主义无法在内部解决,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另一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经济范畴,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不同角度把握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客观要求与条件。
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判断(备注:毕业要求具体内容详见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内容:第一节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1. 物质资料生产三要素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3.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 经济规律与经济主体2.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源与流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分化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生学习预期成果:通过讲授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分化。
政治经济学课程标准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68学时学分:4学分开设学期:第三学期开设单位:政法学院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 .课程说明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课程既是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针对本科层次特点,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二是要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三是争取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提出较系统的看法或创见;四是为学习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管理工作和经济问题研究工作的需要。
三、学时分配表四、教学教法建议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
课堂讲授主要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专题讨论,选择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专题组织学生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考试(J);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J);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10)%+中期考核(20)%+期末考核(70)%本文导论教学目标:1.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课程介绍
《政治经济学》课程介绍
总体情况:本课程是经济类各专业共同的基础课,更是经济类各专业的核心课。
本课程教学以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线,主要介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并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进行全面的跟踪介绍。
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习财经专业课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从而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准确分析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情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教学内容:共设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市场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宏观经济调控、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等十一章。
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本课程教学主要实行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专题调研相结合,在讲授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同时,紧密联系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选用教材:夏永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总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经济学理论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为学习经济学专业课程奠定理论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起到奠基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知识体系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生产的总过程,并以此顺序构成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商品、货币、价值规律、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与利息、资本主义信用和资本主义地租等。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课上反复讲授和提问、答疑相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教师与学生讲授相结合、师生互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考核方式课程期末考核经济学专业采用口试方式进行,其他专业采用笔试方式进行;本课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四)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参加所有教学活动,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通过文档或演示文稿形式认真准备课堂讨论内容,以便于课堂展示。
课后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不能抄袭。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上课周数:16周学时: 4授课对象:经济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四、教学内容导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教师讲授与课堂提问相结合。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学习意义。
《政治经济学》课程说明及教学目的要求
《政治经济学》课程说明及教学目的要求(2011年9月)责任教师吴齐林第一部分有关问题说明1.课程的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介绍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要学习它;主要阐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并阐述了如何学习政治经济学。
第二部分是对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分析,阐述商品经济及其规律和社会化生产及其规律;(它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实用性对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努力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无论就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还是就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来说,也无论就我们对于商品经济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是就我们对于商品经济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我国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用这些知识分析、研究和指导现实的经济活动及经济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第二至六章)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本质、矛盾和历史趋势,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阐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及国际经济关系;第二章讲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
第三、四、五章是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其运行机制的。
第六章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的,(理解和确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在将来总是要为更高一级的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的。
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失调,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失调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避免的,提醒我们在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第四部分(七至十二章)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阐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及对外经济关系,阐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2.政治经济学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政治经济学课程系电大经济类专业第一学期所开设。
它为财务会计、统计、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财政税收、国际贸易等十三个专业的学生学习各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理论基础,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内容,也为学习后续课程西方经济学提供理论指导,以使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能正确地分析、鉴别和吸取。
政治经济学 课程
政治经济学课程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探究了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政治经济学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经济体系的历史演变:政治经济学课程通常会讲述经济体系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它们如何受到政治力量的影响。
2. 经济体系的主要特征:政治经济学课程还会涉及到不同经济体系的主要特征,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
3. 经济增长与经济衰退:政治经济学课程还会探究经济增长和经济衰退的原因。
它们如何与政治相互作用并影响彼此。
4. 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政治经济学课程会深入探讨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
例如,政治决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分配以及社会公正。
5.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经济学课程也会包括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
例如,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国内经济,如何影响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还会探讨一些相关议题,比如资源配置、社会公正、经济体系的可持续性等等。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政治经济学(资)》课程考核1.试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指导意义。
答: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1)把社会产品在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从实物形态上分为两大类,并相应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2)考查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
(3)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表明,各生产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的划分,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适用的;
(2)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从价值与物质两个方面考虑,注意二者的协调与统一;
(3)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与各部门内部、生产和消费之间也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
2.速度影响预转付资本总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速度?
答:速度影响预转付资本总周的主要因素:
(1)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固定资本所占比重大速度慢;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快慢;
(3)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正比。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途径:
(1)缩短资本周转时间。
一是缩短生产时间,关键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他再生产中的应用;二是缩短流通时间,企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合理的组织功效活动,发明和运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采用现代信息手段等。
(2)加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一要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二是制定合理的折旧率。
3.论述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对于当会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引起什么思考?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的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由于商品的个标价至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经济效益是指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可以增加用用的成果,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可以减少成本支出,由此可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因此,当今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借
鉴上述生产方法。
为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就是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即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增加有用的成果,减少成本支出,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地。
要提高生产率,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二要加强职工技术培训;三要更新技术设备;四要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个别企业可以采用率先提高生产率的方法,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即提高经济效益。
4.资本循环运动的三个阶段哪一个阶段更为关键,并论述其原因。
答:(1)购买阶段,采取的是货币资本形式,其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2)生产阶段,采取的是生产资本形式,其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
(3)销售阶段,采取的是商品资本形式,其职能是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