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第一讲实验专题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第1讲教材基础实验
专题七实验与探究第1讲教材基础实验直击考纲能独立完成“实验考查内容”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判断下列有关观察类实验的叙述(1)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若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时,则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要调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放大光圈(2013·上海,13)(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2008·上海,16C)( ×)(3)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0.2 g/mL和0.3 g/mL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预期结果是在0.2 g/mL 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2010·江苏,19①)( ×)(4)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用龙胆紫染液染色,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2011·福建,26Ⅱ④改编)( ×)(5)若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可通过“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减少实验误差(2013·福建,4D)( √) 2.判断下列有关探究类实验的叙述(1)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2010·四川,2A)( ×)(2)若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材料与试剂:前者为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而后者为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2013·江苏,23AC)( ×)(3)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2013·重庆,3C)( ×)(4)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2009·福建,1B)( ×)(5)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预期结果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2010·江苏,19④)( ×)(6)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可减少实验误差( 2013·福建,4B)( ×)3.判断下列有关鉴定类实验的叙述(1)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应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2011·新课标全国,6B)( ×)(2)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应用的试剂是甲基绿,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2011·新课标全国,6C)( ×)(3)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2010·四川,2D)( ×)(4)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2009·江苏,21A)( ×)(5)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如下图)表明,Ⅳ为叶绿素a,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2010·四川,2B和2013·广东,6A改编)( ×)(6)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2013·重庆卷,3D)( √) 4.判断下列有关模拟调查类实验的叙述(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专题七 化学实验
c 托盘天平游码标尺的… 标线刻在标 尺的中间 . 0’ D 量筒最下端刻有 “ ”标线 . 0 【 解析】计量仪 器从 上到 下的刻度 大小的 变化以及
读数都需要 学生掌握。 实验 室用的烧 杯一般有 量程 也
有刻度 ,可以很粗略的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烧杯 、量 筒最下端杯没有 … ’标线。 0 【 答案】A 【 点评】实验 时,留心观察仪 器的结构特征 ,认 真 规范使 用是掌握仪器的重要 途径。也 可以通过课本 的 图 “ 印”在脑海 ,加强形 象记忆。
c 称取8 g . . 硫酸铜 ,加入40 7 0 8 mL] ( D 称取 l. 矾 , . 25 J g ̄ 选取5 0 L ] 0 m 容量瓶 配成 50 0 mL
溶液
l 命题预测i
20 的文/ 07 理科 基础将 重视考 查实验 ,关于实 验 技能的题量增加。化学 实验要求 的难度略高于 以往广 东 的大综合 ,但略低 于全 国理综 。 突出考查关于实验技能 的应用 ,如一些实物 ( 海
量瓶 配 成 5 0  ̄ 液 0m
蒸发、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 、 蒸馏 萃取、 分液)溶液的配制。 、
4 常见 物 质 的鉴 别 。 . 5 化学 实 验 的记 录 方 法
( )根据实验 现象 ,观察 、记录 、分析误差和处 1 理数据 ,得出正确结论 。 ( )能识别典 型的实验仪器装置 图。 2 6 设计一些简单实验 。 .
成分的提取 、成分 的检验 ,要注意它们的前处理。 突出分析实验现象 与实 际问题 。
定物质 的量 浓度溶液 时,学生要明 白整个 实验过程
I 例题精析I
题型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
中如何保证一定量的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 中,如何
专题七 光学实验
专题七光学、声学、热学实验一、声学实验1、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二、光学实验1、光的反射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2、平面镜成像实验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凸透镜成像实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调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2)小华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10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他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______ 一侧瓶过透镜看到在 __________ 一侧放大的像.③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三、热学实验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⑴a.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_℃.⑵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如图(甲)(乙)所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⑸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当地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如下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7)该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右图,是海波的___________图像,图像中的AB段是________态;BC段表示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_____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CD段是________态.3、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 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状态,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 筛管 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氧气通过叶片的
气孔 散失到空气中。
19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1、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 2、物质变化: 无机物→有机物 。(制造有机物) 3、能量变化: 光 能→化学能 。(储存能量)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 食物来源 。因此,绿色植物是 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产生 氧气 ,维 持了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
三、训练与提高
4.番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 D ) A.叶制造后由导管运输来的 B.番薯根自身合成的 C.番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D.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 二氧化碳 和
6、(2021广东)如图表示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
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枝条上两个果实A、B的长势是( A )
A.A长B不长
B.B长A不长
C.AB一样长
D.AB均不长
31
易错点拨
1. 植物在光下的三大生理活动示意图:
(1)若④是二氧化碳,①是氧气,则图中表示的是 光合作用;③是从导管运输的水;②是制造的 有机物,从筛管运出。
②产生氧气 ④产生有机物 B. ②③ D. ②④
( B )1.(2021·苏州)我国政府提出 2060 年前实现碳 中 和 ,即 通 植 树 造 林 、节 能 减 排 等 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 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中考热点专题七 数学化实验
3. (2019河南备用卷22题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pH传感器等数字化实验装置,测 定盐酸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1)0~8 s时,反应无气泡产生,且生成了两种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Cl === NaCl+NaHCO3 (2)写出C点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HCl、NaCl
2. (2019河南22题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 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 (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其原因是什么? 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稀硫酸与氧化铝 反应时不生成气体。 (2)写出m点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H2SO4=== Al2(SO4)3+3H2↑
A. MN段
B. NP段
C. PQ段
(2)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__温__度__越__高__,__分__子__运__动__速__率__越___快___。
(3)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2_1_%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8. (2019北京)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 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氢__氧__化__钠__溶__液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氢__氧__化__钠__溶__液__与__二__氧__化__碳__充__分__反__应__,__反__应__停__止__。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N__a_2C__O_3_+__2_H__C_l_=_=_=__2_N_a_C_l_+__H__2O__+__C_O__2↑_。
9. (2019说明与检测改编)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 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 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 CaCl2+H2O+CO2↑ (2)对比分析a、b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什 么因素有关? 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
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系统复习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Ⅰ)
Ⅲ. 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
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
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200 400 515
x
525
(1)上表中的数据x=_5_2_0_。
【评价反思】(1)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小艳的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 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稀__盐__酸__和__氯__化__钠__都__能__与__硝__酸__银__反__应__生__ _成__氯__化__银__白__色__沉__淀__。 (2)小平的实验中强调“溶液pH≤7”而不是“溶液pH减小”作为判断二 者发生化学反应的理由是_溶__液__p_H__减__小__,__可__能__是__由__于__加__入__稀__盐__酸__后__氢__氧__ _化__钠__溶__液__浓__度__变__小__,__碱__性__减__弱__;__溶__液__p_H_<__7_,__说__明__溶__液__显__酸__性__,__或__溶__液__ _p_H_=__7_,__说__明__溶__液__显__中__性__,__可__证__明__反__应__发__生__,__氢__氧__化__钠__消__失___。
金属的形状
收集50mL氢气 所需时间/s
粉状
60
片状
120
片状
102
片状
110
(1)要比较金属的形状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①__③____。 (2)通过对比实验②③,可得出的结论是_其__他__条__件__一__定__时__,__镁__与__酸__的__反___ _应__速__率__比__铁__快__。
高中《实验化学》专题七
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1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课题目标】1.通过制备实验,进一步了解分离和提纯化合物最常用和最简单的一些方法;2.了解、学习并尝试有关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3.训练物质的称量、溶解、加热、结晶、吸滤、倾析法分离或洗涤等操作技能;4.了解复盐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知识梳理】1.基础知识:(1)硫酸亚铁铵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和(NH4)2SO4都要小化学性质:能水解;具有还原性,但比硫酸亚铁稳定(2)硫酸亚铁铵的制备:Fe + H2SO4 = FeSO4 + H2↑(NH4)2SO4+FeSO4+6 H2O =(NH4)2SO4•FeSO4•6H2O↓利用摩尔盐的溶解度比FeSO4和(NH4)2SO4都要小使之析出而制得2.基本技能:倾析法分离:(1)分离条件:当沉淀的密度较大或结晶的颗粒较大,静置后能沉降至容器底部时,可用倾析法进行沉淀的分离和洗涤。
(2)具体操作:把沉淀上部的溶液沿玻璃棒倾入另一容器内,然后往盛着沉淀的容器内加入少量洗涤液,充分搅拌后,沉降,倾去洗涤液。
如此重复操作3遍以上,即可把沉淀洗净,使沉淀与溶液分离。
【实战演练】基础训练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2.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C)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CCl4不能从中萃取出碘。
B.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C.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均应过量。
D.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专题七微专题——氨气的喷泉实验原理及应用学案及训练
专题七微专题——氨气的喷泉实验原理及应用学案及训练 知识梳理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常见装置有以下三种。
1.喷泉实验原理(1)如图甲(或乙)烧瓶内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或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烧瓶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液体迅速向上流动,从而形成喷泉。
(2)如图丙锥形瓶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从而使锥形瓶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锥形瓶内液体迅速向上流动,形成喷泉。
2.氨气的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圆底烧瓶要保持干燥。
(3)圆底烧瓶内要充满气体。
(4)烧杯内装入足量的水,以防止因水量不足而造成喷泉停止或不发生。
3.喷泉实验的有关计算(1)实验完成后,溶液充满烧瓶,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由体积换算确定)。
标准状况下若烧瓶体积为V L ,则有V (aq)=V L ,n B =VL 22.4 L·mol -1c B =n B V (aq )=V L22.4 L·mol -1V L =122.4 mol·L -1。
(2)若溶质由部分气体转化而成,则依实际情况判断。
如体积为V L 的NO 2与O 2的混合气体按4∶1混合后做喷泉实验,发生的反应为4NO 2+O 2+2H 2O===4HNO 3,则有V (aq)= V L ,n B =45×V L 22.4 L·mol -1,c B=45V L22.4 L·mol-1V L=128mol·L-1。
强化训练1.(2020·驻马店第一中学质检)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SO2(饱和NaHSO3溶液)/无色喷泉B.NH3(CuSO4溶液)/蓝色喷泉C.HCl(石蕊溶液)/红色喷泉D.H2S(AgNO3溶液)/黑色喷泉答案A解析SO2在饱和NaHS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故不能形成喷泉,A项符合题意;NH3极易溶于水生成NH3·H2O,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B项不符合题意;HCl 极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使石蕊溶液呈红色,C项不符合题意;H2S和AgNO3反应生成Ag2S黑色沉淀,D项不符合题意。
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一讲 实验专题(第一课时)
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一讲实验专题(第一课时)备课人累积课时授课人授课班级第1课时至第3课时共3课时1---3复习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掌握声、光、热、力、电中的实验类型及考查方式;2、熟练掌握16个大型探究性实验;(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对考点的总结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熟悉中考实验题的考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重点难点实验考题类型的特点及考法复习内容声、光、热、力、电中的各类型演示及探究性实验课时第一课时增删内容复习过程近几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有三个,第一个是基本的实验技能考察,通常是易题;第二个是课本上的重点大型实验,属中等题;第三个是未见过的探究性实验,考察覆盖到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强调实验方法,分析论证,归纳结论,评估等,属于较难题。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考试主要有21个。
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几个环节能熟练掌握(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下面主要针对前两种类型进行训练。
展示实验课题,分析典型例题一、5个间接测量型实验①测平均速度: v=S/t②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ρ=m/V③测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例题: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η甲η乙(选填:>、<或=)。
(3)实验后小强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专题七高中生物实验
灯泡的功率 (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思路导引
0.1% 0.03%
3.4 16.0 28.2 40.5 56.5 2.3 11.2 19.8 27.6 27.5
乙组: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 度
灯泡的功率 (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0.1% 0.03%
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 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
溶于酒精中。
找错误
⑤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用碘-碘化 钾溶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该实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解与析盐A酸项有中关盐的酸实解验离:根尖后必需要经漂洗后才能使用龙胆紫 染①色观剂察,植因物为细龙胞胆有紫丝染分色裂剂时为的碱性染料,不漂洗会干扰染色; B项解中离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使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 甲②基观绿察结D合NA;和CR项BA中的酶分的布作实用验条中件温和,盐酸浓度过高(过酸) 会处破理坏染蛋色白质质——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项中 健③那p绿H对染酶液活是性专的一影性响染活细胞中线粒体的染色剂,盐酸会杀死 细胞,故不需要盐酸的处理。
2.6 9.1 19.5 55.7 75.6 1.8 8.4 18.9 54.2 75.2
56.5 27.6
300
102.6 101.8
分析数 据的变 化趋势
典例2: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甲、
乙两个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相同方法、相同装置对A、B两种植物进行
实验专题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实验专题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2.实验器材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刻度尺等。
方案四斜槽、大小相等而质量不同的小球两个、重垂线一条、白纸、复写纸、天平、刻度尺、圆规、三角板等。
3.实验步骤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在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利用等长摆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三在光滑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非碰撞端,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使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高中化学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测试苏教版选修6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1课时分离、提纯经典精做1.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
(1)酒精(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KNO3(Na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酸乙酯(乙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淀粉水溶液(乙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NaCl(泥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溴水(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CO2(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乙烷(丁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塞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的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置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各题:(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G →________→E→F。
中考化学考前热点冲刺《专题七实验探究题》(专题特点及解题策略+典例分析详解)课件新人教版
• (3)小明提出疑问: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
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_铁__的__碳__酸__盐__(_或__碳__酸__亚__铁__、__碳__酸_铁_。)
• 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
• (4)小明仍有疑问:实验1中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炭化后吸附
•专题七┃实验探究
• [解析]抓住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这一异常现象进行 探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能够产生氧气的物质,必须是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生成物,究 竟是MnO2还是K2MnO4受热继续分解放出氧气呢?根据[实验验 证]①现象,不难得知MnO2受热不会分解放出氧气;解答问题 ②抓住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设计实验,即用带火星木条检 验K2MnO4受热能分解放出O2;[拓展延伸]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 探究K2O对K2MnO4分解的影响,分别取等质量的K2MnO4放入两 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K2O,分别在250 ℃条 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并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产生氧气的速率 。
•专题七┃实验探究
• [解析] NaHCO3与Ca(OH)2混合出现了白色沉淀,分析反应 推知,生成的沉淀应该是CaCO3,那么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是什 么呢?我们可以抓住质量守恒定律推知可能是NaOH或Na2CO3 中的一种或两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 Na2CO3能与CaCl2反应产生CaCO3沉淀,同时也完全将溶液中的 Na2CO3反应掉,避免了对NaOH验证产生干扰;若要证明猜想 ②成立,步骤1已证明有Na2CO3,步骤2只需证明有NaOH存在 即可,分析步骤2是按照教材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 应设计的,我们可以抓住溶液颜色变化(无色→红色→无色) 推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若步骤1中未出现白色沉淀,说明 猜想①成立。 •
专题实验7——药物合成
专题实验7——药物合成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等的化学物质。
药物包括有利于健康的催眠药、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泻药等等各种药品。
一百多年前,世界上所有的药物主要是草根树皮,这些药物是自有人类以来通过经验积累而精选出来的珍宝。
1817年,F.W.A.Serturner分离出阿片的有效成份——吗啡的结晶,从此,定量给药才成为可能,同时也为药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一时期诞生的有机化学,使生药有效成份的分离精制和结构测定有可能进行;与此同时,进行了类似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药理试验,以致发展成为药物化学。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药物研究的中心一直在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药物研究的中心转移到美国,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变态反应药、利尿剂、降血压药、植物神经系统药、抗精神失常药、口服避孕药、抗炎药、治疗溃疡病药等相继问世。
近年来,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竞相迅速发展,各国都在开展新药创制的竞争。
本专题实验是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技术和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典型化合物的合成之后开设的。
本专题以常见的典型的药物合成为内容,通过本专题实验使学生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合成药物的基本方法以及药物结构修饰对药物性质的影响;另外,本专题实验内容的安排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多步骤有机合成的训练;因此本专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本专题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85 阿斯匹林的合成阿斯匹林(Aspirin)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具解热、镇痛、治疗感冒、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疗效的药物。
人工合成它已有百年,但由于它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且防治疾病范围广,因此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一、实验目的1.了解阿斯匹林制备的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熟练重结晶、过滤、熔点测定等技术;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酐合成的:COOHOH +(CH3CO)2O+COOHOOCCH3+CH3COOH本实验由于水杨酸在酸存在下会发生缩聚反应的副反应,因此有少量聚合物产生:COOHOH +nCOOn该聚合物不溶于NaHCO3溶液,而阿斯匹林可与NaHCO3生成可溶性钠盐,可借此将聚合物与阿斯匹林分离。
中考科学总复习 专题七 化学实验探究(精讲)课件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 观察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
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②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
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
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6.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 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 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向右 (选填“向 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 。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 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 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 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 为 4.64 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 猜想的新证据。 (出3)C甲O、的乙两还组原实性验说(明填温写度化对学C性O质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
(3)在2017年江苏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李彬老师设计了“氢
氧焰”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利用氢气与氧气的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纯净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 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 催化 ,B瓶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 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 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1)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是 B (填“A”或“B”),理由是 生成的铜覆盖在铁屑表面,导致铁不能全部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
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
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
水、碘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
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
蛋白质变性。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质量
•实验原理:(略) •实验步骤:
结论2:
。
• ②针对结论I.请提出合理的解低 D释N温A抑:降制解了速相度关慢酶的。活性,
三、教材基础实验归类总结:
• 1.检测鉴定类 • 2.显微观察类 • 3.提取、制作、分离类 • 4.调查研究类 • 5.模拟、模型类 • 6. 探究类实验 • 7.验证类实验
1.检测鉴定类
待测物含量高,颜色浅(不掩盖反应颜色)
紫色 反应
先2mLA液 后3-4滳B液
淀粉
马铃薯 匀浆
碘液
蓝色 反应
实验 对象 材料
酒精
尿糖
待测尿 正常尿
检测 试剂
重铬酸钾 溶液
斐林试剂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 现象
灰绿色 反应
砖红色 沉淀
操作 关键
浓硫酸创设 酸性环境
混匀后使用, 水浴加热
DNA CO2
二苯胺 试剂
溴麝香草酚 蓝水溶液
蓝色反应
沸水浴
蓝→绿→黄
训练4: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1%NaCl溶液(mL)
1
1% CuSO4溶液(mL)
1
1% Na2SO4溶液(mL)
蒸馏水(mL)
pH6.8缓冲液(mL)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3
4
1
1
(多选)
ABD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 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 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 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2.显微观察类实验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 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晰,并将 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 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 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 细准焦螺旋 ,使 物像清晰。
(2)注意事项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 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 0.5 cm) 停止下降。 ②首先用 低倍镜 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移到 视野中央 ,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③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 能用 细准焦螺旋 来调节。
专题七第一讲实验 专题
训练1:为了解某种特定激素对小龙虾行为反
应的影响,你认为下列不恰当的操作是(A)
A.将小龙虾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 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
B.随机分配小龙虾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两 组的性别比例大体一致
C.实验组注射特定激素,对照组在相同部位 注射等量的激素溶液的溶剂
D.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置于相同环境下饲养, 喂养等量的饲养
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编 号A.B;
2.往A中加入2ml无水乙醇,往B中
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3.往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ml质量分
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60℃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下保温5min;
4.滴加碘液,观察两试管是否出现 蓝色反应。
训练2: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 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探 DN究A不提同取材量料的和影不响同。保存温度对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DNA断裂 少。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1: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
条件下保等提存质取量的,的DND不AN同量实A最验多的材提料.取在量相同较的保多存。温度下,从蒜黄
对象 还原 性糖
脂肪
实验 材料
苹果 梨等
花生 子叶
检测 试剂
实验 现象
斐林 0.1g/mLNaOH 砖红色 试剂 0.05g/mLCuSO4 沉淀
苏丹Ⅲ (苏丹Ⅳ)
橘黄色 (红色)
操作 关键
混匀后使用, 水浴加热
切片→染色→ 洗浮色→制片
蛋白 质
豆浆 蛋清
双缩 0.1g/mLNaOH 脲试 剂 0.01g/mLCuSO4
二、虽然实验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掌握实验 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助于实验设计时少出差错:
实验设计有一般步骤: ➢1.选材、分组并编号; ➢2.设置自变量并消除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3.提供变量发挥作用的条件; ➢4.设置观察的措施和指标。
(观察指标要具体可操作)
例: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
性是否有影响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 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深砖_红色_、_无_砖红色_、 _浅砖红_色_、_浅砖红_色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
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 _斐_林_试_剂中_有_C_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____。
训练3: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 步骤如下: •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l0 g。 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一20℃条件下保 存24 h。 •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人研钵中,各加入l5 mL研磨液,充 分研磨。用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人10mL滤液,再加人20 mL 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 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 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 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 如下表。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
1
1
1
1
1
1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维持_反_应_液_中_pH_的_稳。定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 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 __C_l-和_Cu_2+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 __C_u2_+ 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Cl。(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对_照___;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确_定N_a+ 和SO42-对唾液淀粉_酶_催。化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