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国际认证18.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

合集下载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目次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2 计量单位3 计量人员4 计量标准5 强制检定6 特定要求二、技术能力要求1 总则2 检测能力3 检测水平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要求5.管理职责5.1 计量职能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 质量目标5.4 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6.2 信息资源6.3 物资资源6.4 外部供方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7.2 测量过程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审核和监视8.3.不合格控制8.4. 改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IATF16949 Rev01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IATF16949 Rev01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IATF16949[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s organizations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目录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4)历史目标有关认证的说明引言 (5)0.1 总则 (5)0.2 质量管理原则 (5)0.3 过程方法 (5)0.3.1 总则0.3.2 PDCA循环6 0.3.3 基于风险的思维7 0.4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8)1 范围 (8)1.1范围-汽车行业对ISO9001:2015的补充2引用标准 (8)2.1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3 术语和定义..............................................8.3.1 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4 组织环境 (10)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0)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1)4.2.1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补充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1)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4.3.2 顾客特殊要求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1)4.4.14.4.1.1 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4.4.1.2 产品安全4.4.2 125 领导作用 (12)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12)5.1.1 总则 (12)5.1.1.1 公司责任5.1.1.2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5.1.1.3 过程拥有者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2)5.2 方针 (12)5.2.1 制定质量方针 (12)5.2.2 沟通质量方针 (13)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13)5.3.1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补充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6 策划 (13)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3)6.1.1和6.1.26.1.2.1 风险分析6.1.2.2 预防措施6.1.2.3 应急计划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4)6.3 变更的策划 (15)7 支持 (15)7.1 资源 (15)7.1.1总则 (15)7.1.2人员 (15)7.1.3基础设施 (15)7.1.3.1 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7.1.4过程操作的环境 (15)7.1.4.1过程操作的环境—补充15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16)7.1.5.1 总则7.1.5.1.1 测量系统分析7.1.5.2 测量溯源7.1.5.2.1 校准/验证记录7.1.5.3 实验室要求7.1.5.3.1内部实验室16 7.1.5.3.2外部实验室17 7.1.6组织的知识 (17)7.2 能力 (17)7.2.1 能力—补充7.2.2能力—在职培训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17 7.2.4 第二方审核员能力18 7.3 意识 (18)7.3.1 意识-补充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7.4 沟通 (18)7.5 成文信息 (18)7.5.1总则 (18)7.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7.5.2创建和更新 (19)7.5.3成文信息的控制 (19)7.5.3.2.1 记录保留7.5.3.2.2 工程规范8 运行 (19)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19)8.1.1 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208.1.2 保密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0)8.2.1 顾客沟通 (20)8.2.1.1 顾客沟通-补充8.2.2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20)8.2.2.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8.2.3 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20)8.2.3.18.2.3.1.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218.2.3.1.2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8.2.3.1.3 组织制造可行性8.2.3.2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21)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21)8.3.1 总则 (21)8.3.1.1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21)8.3.2.1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218.3.2.2产品设计技能228.3.2.3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22)8.3.3.1 产品设计输入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8.3.3.3 特殊特性22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23)8.3.4.1 监测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8.3.4.3 原型样件方案8.3.4.4 产品批准过程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23)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23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24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24)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24)8.4.1 总则 (24)8.4.1.1 总则-补充258.4.1.2 供应商选择过程8.4.1.3 顾客指定的货源(亦称—指向性购买)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25)8.4.2.1 控制类型和程度-补充8.4.2.2 法律和法规要求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268.4.2.3.1 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8.4.2.4 供应商监视8.4.2.4.1 第二方审核8.4.2.5 供应商开发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27)8.4.3.1 外部供方的信息-补充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27)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7)8.5.1.1 控制计划278.5.1.2 标准作业-操作指导书和目视标准288.5.1.3 作业准备的验证8.5.1.4 停工后验证8.5.1.5 全面生产维护8.5.1.6生产工装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288.5.1.6 生产排程29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29)8.5.2.1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29)8.5.4防护 (29)8.5.4.1防护-补充8.5.5交付后的活动 (29)8.5.5.1 服务信息的反馈308.5.5.2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8.5.6更改控制 (30)8.5.6.1更改的控制-补充8.5.6.1.1 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31)8.6.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8.6.3 外观项目8.6.4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的验证和接受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8.6.6 接收准则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31)8.7.18.7.1.1 顾客的让步授权328.7.1.2不合格品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8.7.1.3 可疑产品的控制8.7.1.4 返工产品的控制8.7.1.5 顾客通知8.7.1.6 不合格品的处置8.7.29 绩效评价 (32)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32)9.1.1 总则9.1.1.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339.1.1.2 统计工具的确定9.1.1.3统计概念的应用9.1.2 顾客满意9.1.2.1顾客满意—补充9.1.3 分析与评价9.1.3.1 优先级9.2 内部审核 (33)9.2.1和9.2.29.2.2.1 内部审核方案9.2.2.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9.2.2.3 制造过程审核9.2.2.4 产品审核9.3 管理评审 (33)9.3.1 总则9.3.1.1管理评审—补充9.3.2 管理评审输入 (34)9.3.2.1管理评审输入—补充35 9.3.3 管理评审输出9.3.3.1管理评审输出—补充10 改进 (35)10.1 总则 (35)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35)10.2.1和10.2.210.2.3 问题解决3610.2.4 防错10.2.5 保修管理体系10.2.6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10.3 持续改进 (36)10.3.1持续改进—补充36附录A:控制计划37A.1 控制计划的阶段A.2 控制计划的要素附录B:参考书目—汽车行业补充38.................................................................................................................................................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文中简称为“汽车QMS标准”或“IATF 16949”),连同适用的汽车顾客特定要求,ISO9001:2015要求以及ISO9000:2015一起定义了对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中大国际认证14.7.1.1 资源的总则

中大国际认证14.7.1.1 资源的总则

中大国际认证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1 资源的总则的认证要求中大国际认证是首批按照ISO9001:2015新版认证的认证机构,针对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从四个基本层面(标准条款到底有什么要求?新旧标准到底有什么变化?认证审核到底检查/审核什么?可能会出现那些不符合?)阐述了对标准条款的理解,以下就是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1 资源的总则的认证要求一、新版ISO 9001:2015里7.1.1 资源的总则到底有什么要求?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1 资源的总则的要求理解如下:1、要求组织应确定和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2、要求组织应考虑:a) 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b) 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取的资源。

这里对资源进行了实际分析,内部资源的现实情况,必要时从外部供方获取必要的资源。

二、新版ISO 9001:2015里7.1.1 资源的总则到底有什么变化?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1 资源的总则的变化理解如下:1、新版标准要求组织应确定和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2、组织应考虑: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取的资源。

三、新版ISO 9001:2015的7.1.1 资源的总则到底要检查什么?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的7.1.1 资源的总则要检查的内容汇总如下:1、在确定所需资源时,检查组织是否考虑了目前能力,例如现有材料、人力资源及其能力、机械设备、信息和设施等。

组织在评审自己目前所具有的能力时,是否识别各种现有制约,即为减少不利影响或达成目标需要什么,以及需要什么措施。

四、新版ISO 9001:2015的7.1.1 资源的总则可能发生什么不符合事项?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的7.1.1 资源的总则不符合事项归纳如下:1、没有确定和提供建立、实施、保持、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2、没有考虑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3、没有考虑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取的资源4、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以上就是中大国际认证从标准条款到底有什么要求、新旧标准到底有什么变化、认证审核到底检查/审核什么、可能会出现那些不符合四个层面阐述了对标准条款7.1.1 资源的总则的理解和审核要求,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标准条款的理解,请百度搜索“中大国际认证”获取或搜索“中大认证杨吉华”咨询。

IATF-16949中文-官方版本

IATF-16949中文-官方版本

精选 汽车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第一版2016年10月1日目录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历史目标有关认证的说明引言0.1总则 (2)0.2质量管理原则 (2)0.3过程方法 (2)0.3.1总则 (2)0.3.2 策划-执行-检查-处置循环 (3)0.3.3基于风险的思维 (4)0.4与其它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 (5)1.1 范围—汽车行业对ISO 9001:2015的补充2引用标准 (5)2.1 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 (5)3.1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 (5)4组织的背景环境 (6)4.1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6)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6)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6)4.3.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 (6)4.3.2顾客特殊要求 (6)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6)4.4.14.4.1.1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 (7)4.4.1.2产品安全 (7)4.4.25领导作用 (7)5.1领导作用和承诺 (7)5.1.1总则 (7)5.1.1.1 公司责任 (8)5.1.1.2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8)5.1.1.3 过程拥有者 (8)5.1.2以頋客为关注焦点 (8)5.2方针 (8)5.2.1建立貭量方针 (8)5.2.2 沟通质量方针 (8)5.3组织的作用、职贵和权限 (8)5.3.1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补充 (8)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 (8)6策划 (9)6.1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9)6.1.16.1.2.1 风险分析 (9)6.1.2.2 预防措施6.1.2.3 应急计划 (9)6.1.2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9)6.2.16.2.2.1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补充 (10)6.2.26.3更改的策划, (10)7支持 (10)7.1资源 (10)7.1.1总则 (10)7.1.2人员 (10)7.1.3基础设施 (10)7.1.3.1工厂、设施和设备计划 (10)7.1.4过程操作环境 (10)7.1.4.1过程操作环境-补充 (11)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11)7.1.5.1总则 (11)7.1.5.1.1测量系统分析 (11)7.1.5.2测量可追溯性 (11)7.1.5.2.1 校准/验证记录 (11)7.1.5.3 实验室要求 (11)7.1.5.3.1 内部实验室 (11)7.1.5.3.2 外部实验室 (12)7.1.6组织知识 (12)7.2能力 (12)7.2.1 能力—补充 (12)7.2.2 能力-在职培训 (12)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7.2.4 第二方审核员能力7.3意识 (12)7.3.1意识-补充 (12)7.3.2员工激励和授权 (12)7.4沟通 (13)7.5形成文件的信息 (13)7.5.1总则 (13)7.5.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3)7.5.2编制和更新 (13)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13)7.5.3.17.5.3.27.5.3.2.1 记录保留 (13)7.5.3.2.2 工程规范 (14)8运行 (14)8.1运行策划和控制 (14)8.1.1 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 (14)8.1.2 保密 (14)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14)8.2.1顾客沟通 (14)8.2.1.1 顾客沟通—补充 (14)8.2.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14)8.2.2.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 (14)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14)8.2.3.18.2.3.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 (14)8.2.3.2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14)8.2.3.3组织制造可行性 (14)8.2.3.2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1总则8.3.1.1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16)8.3.2.1 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 (16)8.3.2.2产品设计技能 (16)8.3.2.3 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 (16)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16)8 3.3.1 产品设计输入 (16)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17)8.3.3.3 特殊特性 (17)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17)8.3.4.1 监视 (17)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 (17)8.3.4.3原型样件方案 (17)8.3.4.4产品批准过程 (18)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18)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 (18)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18)8.3.6设计和开发更改 (18)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 (19)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9)8.4.1总则 (19)8.4.1.1总则-补充 (19)8.4.1.2供应商选择过程 (19)8.4.1.3 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 (19)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20)8.4.2.1控制类型和程度-补充 (20)8.4.2.2法律法规要求 (20)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20)8.4.2.3.1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 (20)8.4.2.4 供应商监视 (20)8.4.2.4.1 二方审核 (20)8.4.2.5供应商开发 (21)8.4.3外部供方的信息 (21)8.4.3.1 外部供方的信息-补充 (21)8.5生产和服务提供 (21)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1)8.5.1.1控制计划 (22)8.5.1.2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和目视标准 (22)8.5.1.3作业准备验证 (22)8.5.1.4停机后的验证 (22)8.5.1.5全面生产维护 (22)8.5.1.6生产工装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 (23)8.5.1.7生产排程 (23)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23)8.5.2.1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23)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23)8.5.4防护 (23)8.5.4.1防护-补充 (23)8.5.5交付后的活动 (24)8.5.5.1服务信息反馈 (24)8.5.5.2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24)8.5.6更改控制 (24)8.5.6.1更改控制-补充 (24)8.5.6.1.1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24)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24)8.6.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 (25)8.6.2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25)8.6.3外观项目 (25)8.6.4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收 (25)8.6.5 法律法规符合性 (25)8.6.6接收准则 (25)8.7不符合输出的控制 (25)8.7.1.1顾客的让步授权 (25)8.7.1.2不合格品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 (26)8.7.1.3可疑产品的控制 (26)8.7.1.4返工产品的控制 (26)8.7.1.5顾客通知 (26)8.7.1.6不合格品的处置 (26)8.7.2 (26)9绩效评价 (26)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26)9.1.1总则 (26)9.1.1.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6)9.1.1.2统计工具的确定 (27)9.1.1.3统计概念的应用 (27)9.1.2顾客满意9.1.2.1顾客满意-补充 (27)9.1.3分析与评价 (27)9.1.3.1优先级 (27)9.2内部审核 (28)9.2.19.2.29.2.2.1 内部审核方案 (28)9.2.2.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28)9.2.2.3制造过程审核 (28)9.2.2.4产品审核 (28)9.3管理评审 (29)9.3.1总则 (29)9.3.1.1管理评审—补充 (29)9.3.2管理评审输入 (29)9. 3.2.1管理评审输入-补充 (29)9.3.3管理评审输出 (29)9.3.3.1管理评审输出-补充 (29)10改进 (29)10.1总则 (30)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30)10.2.3问题解决 (30)10.2.4防错 (30)10.2.5保修管理体系 (30)10.2.6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 (30)10.3持续改进 (31)10.3.1持续改进—补充 (31)附录A:控制计划A.1 控制计划的阶段A.2 控制计划的要素附录B: 参考书目--汽车行业补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三体系认证之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三体系认证之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THS/QESM-02-21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安全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测与测量,以反映实施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环境/安全绩效,包括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有关运行控制的有效程度,本程序适用于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监测与测量的管理。

2. 职责2.1质安部负责污染物排放及生产活动有关的环境/安全监测与测试管理。

2.2财务部负责能源资源的监测与测量管理。

2.3 各相关部门对本部门的运行控制的日常监测。

3. 工作程序3.1监测与测量的关键特性与参数的确定3.1.1 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的监测的类型与因子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a) 生活污水COD cr、NH3-N。

b) 噪声。

c) 废水。

3.1.2 能源的监测与测量,主要包括水耗、电耗等。

3.1.3其他运行控制的监测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据运行与活动的具体情况确定监测的参数,所选择的参数能反映出运行控制的要求。

3.2监测内容、方法和频次3.2.1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的外部监测。

a) 生活污水排放口污染因子由县环保部门负责监测,监测因子为:COD cr、NH3-N,监测频次为不定期监测。

b) 噪声每二年监测一次,委托市(区)监测站测试。

3.2.2 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情况的测量与统计分析的方法与频次执行《能源资源管理程序》规定并由财务行政部每月进行测量结果的分析,以指导各部门的节能降耗工作。

3.2.3 质安部负责组织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完好、正常情况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3.2.4 管理者代表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和方案实现程度,以及运行控制状况进行例行环境/安全巡查和监控,发现问题应及时组织纠正与预防。

3.3 评价污染物排放的标准3.3.1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为上海市《污水排入合流管道的水质标准》。

3.3.2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解析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解析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解析
1.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实验室应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保证实验室
的有效管理和运行。

实验室应指派合适的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并
确保其具备相关的资质、经验和培训。

实验室还需要建立和持续改进质量
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遵守文件化的质量手册、程序和工作指导书。

2.设备和设施:实验室应配备适用的设备和设施,以满足检测和校准
工作的要求。

设备应进行验证和校准,并进行可追溯性的管理。

实验室还
需要确保设施的适宜性和符合安全要求,包括环境条件、资源和实验室布局。

3.人员要求:实验室应有足够的人员进行检测和校准工作,并能够确
保其质量。

实验室应制定明确的招聘政策和资格要求,并提供必要的培训
和教育,以确保人员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实验室还应建立合适的纪律
和激励措施,以确保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

4.检测和校准方法:实验室应根据已验证的方法进行检测和校准工作,并确保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还需要进行方法验证和不确定
度评估,以确定方法的可接受范围和可靠程度。

实验室还应制定和记录工
作过程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IATF16949-2016中文版本(SI修订版)2017-11-03

IATF16949-2016中文版本(SI修订版)2017-11-03
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 ....................................................14 4.3.2 顾客特定要求 ......................................................................................14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5 4.4.1................................................................................................................ 15
汽车 质量管理 体系标准
IATF 16949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国际 汽车 推动小组
第一版 2016 年 10 月 1 日
IATF 版权声明
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即 IATF 16949)的版权受国际汽车推动小组(IATF)成员机构 保护。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ATF 16949”的标题为 IATF 的注册商标。
0.3.1 总则 ..............................................................................................................7 0.3.2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 ..........................................................................7 0.3.3 基于风险的思维 ..........................................................................................8 0.3.4 与其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9 1 范围 .........................................................................................................................10 1.1 范围---汽车行业对 ISO 9001:2015 补充..................................................10 2 引用标准 .................................................................................................................10 2.1 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 ...........................................................10 3 术语和定义 .............................................................................................................10 3.1 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 ................................................................................10 4 组织的环境 .............................................................................................................14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4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4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4

(干货)ISO22000-2018中文完整版

(干货)ISO22000-2018中文完整版
5.2.1 制定食品安全方针 ...................................................... 9 5.2.2 沟通食品安全方针 ...................................................... 9 5.3 组织角色,职责和权限 ......................................................... 10 6 策划 ................................................................................. 10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10 6.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11 6.3 变更的策划 ................................................................... 11 7 支持 ................................................................................. 11 7.1 资源 ......................................................................... 11 7.1.1 总则 ................................................................. 11 7.1.2 人员 ................................................................. 12 7.1.3 基础设施 ............................................................. 12 7.1.4 工作环境 ............................................................. 12 7.1.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外部开发因素 ....................................... 12 7.1.6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控制 ..................................... 12 7.2 能力 ......................................................................... 12 7.3 意识 ......................................................................... 13 7.4 沟通 ......................................................................... 13 7.4.1 总则 ................................................................. 13 7.4.2 外部沟通 ............................................................. 13 7.4.3 内部沟通 ............................................................. 14 7.5 文件化信息 ................................................................... 14 7.5.1 总则 ................................................................. 14 7.5.2 创建和更新 ........................................................... 14 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 15

质量管理体系 7.1.5 过程监视测量资源条款

质量管理体系 7.1.5 过程监视测量资源条款

质量管理体系 7.1.5 过程监视测量资源条款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过程监视测量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帮助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管理体系 7.1.5 过程监视测量资源条款的内容和意义。

一、过程监视测量资源的定义过程监视测量资源是指组织为了监控和测量过程绩效而制定的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人员、设备、技术和制度等。

通过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评估绩效,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二、过程监视测量资源的要求根据质量管理体系 7.1.5 节,过程监视测量资源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人员:组织需要确保具有适当的人员来执行过程监视测量的任务。

这些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独立和客观地进行监视和测量。

他们还需要了解过程目标和指标,以便能够准确评估过程的绩效。

2. 设备:组织需要配备适当的设备来支持过程监视测量的工作。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测试仪器、监控设备、数据采集工具等。

这些设备需要能够准确地获取数据,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技术:组织需要掌握适当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过程监视测量。

这些技术可以包括数据分析软件、质量管理工具、监控系统等。

通过技术手段,组织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监视和测量,并且能够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4. 制度:组织需要建立适当的制度和流程来支持过程监视测量。

这些制度可以包括监视计划、测量程序、数据处理流程等。

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过程监视测量资源的意义过程监视测量资源的建立和运用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过程监视测量资源的有效使用,组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水平。

2. 提高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过程监视测量资源可以帮助组织监控过程,评估绩效,并且及时发现变化。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通过对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监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监视控制。

3职责分配3.1企业管理办公室是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

3.2项目总工办对测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进行监视管理。

3.3测试部门技术主管负责策划重要的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监视,并监督实施。

3.4测试部门负责提供监视装置的申请购置计划。

3.5物资机具部门负责购买监视装置。

3.6岗培部及相关部门负责监视人员的培训。

3.7公司经理或项目经理负责审批部门提出的监视装置的购买申请。

4术语4.1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4.2测量过程: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4.3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资料的总称。

5要求和过程实施5.1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过程识别测量管理体系监视对象主要是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

输入是过程监视的策划;输出是监视的结果,以及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活动是确定监视手段或监视装置、实施监视、收集监视的结果或数据、进行过程能力评价、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其有效性、实施改进;资源是文件资料、测量设备、人员、环境等。

5.2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过程实施5.2.1监视要求5.2.1.1监视人员资格应满足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的要求。

5.2.1.2监视过程使用的测量设备必须满足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的要求。

5.2.1.3监视过程使用的资料应满足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的要求5.2.1.4重要测量过程的环境条件应满足规定要求。

5.2.1.5监视时间间隔应小于设备的确认间隔,当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出现可疑情况时,应当缩短监视间隔,对过程进行评价和调整。

5.2.1.6应保持监视过程的记录。

5.2.1.7对重要的监视数据应进行统计分析。

5.2.1.8可根据经济性、适宜性、风险与成本比较因素等选择测量过程的监视方法及监视程度。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企业通过对其测量过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达到国际标准要求的认证过程。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测量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明确测量的目的、范围、方法和程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管理体系应该包括测量设备的管理、测量过程的控制、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二、制定测量标准和程序企业应该制定测量标准和程序,确保测量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测量标准应该包括测量方法、测量设备的选择和校准、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测量程序应该包括测量前的准备、测量过程的控制、测量数据的记录和报告等方面。

三、进行测量设备的管理和校准企业应该对测量设备进行管理和校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设备的管理应该包括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

测量设备的校准应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企业应该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数据的处理应该包括数据的收集、记录、存储和检索等方面。

测量数据的分析应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企业应该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持续改进应该包括对测量标准和程序的修订、对测量设备的更新和改进、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按照认证要求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制定测量标准和程序,进行测量设备的管理和校准,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测量结果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中大国际认证18.7.1.5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最终版)

中大国际认证18.7.1.5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最终版)

中大国际认证18.7.1.5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最终版)第一篇:中大国际认证18.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最终版)中大国际认证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认证要求中大国际认证是首批按照ISO9001:2015新版认证的认证机构,针对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从四个基本层面(标准条款到底有什么要求?新旧标准到底有什么变化?认证审核到底检查/审核什么?可能会出现那些不符合?)阐述了对标准条款的理解,以下就是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认证要求一、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到底有什么要求?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要求理解如下:1、要求当监视或测量用于产品和服务符合特定要求的证据时,组织应确定和提供所需的资源以确保有效和可靠的结果。

新版标准首次将监视和测量设备作为一种资源。

2、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a)与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具体类型相适应;b)得到维护以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组织对监视和测量资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

二、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到底有什么变化?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变化理解如下:1、首次将监视和测量设备作为一种资源2、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a)与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具体类型相适应;b)得到维护以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3、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

三、新版ISO 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到底要检查什么?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要检查的内容汇总如下:1、如果测量设备用于验证符合要求并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信任,检查组织应考虑如何验证和/或校准、控制、存放、使用测量设备并维护其准确性。

三标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标准范本

三标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6214三标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标准范本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管理规范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标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标准范本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集团三标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20** 年9月** 日生效0 目的为全面监视和测量集团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以持续改进,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向顾客提供满意产品。

1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团公司工程项目。

2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中的术语采用GB/T19000-20xx标准、GB/T24001-1996标准、GB/T28001-20xx标准中的术语。

3 职责3.1 总工程师主持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2 工程部3.2.1拟制《监视和测量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3.2.2拟制《工程试验管理办法》;3.2.3负责组织审批监视和测量计划。

3.3 安质处参加审批监视和测量计划。

3.4 项目部负责制定监视和测量计划,并组织实施。

3.5施工单位具体实施监视和测量计划。

4 工作程序4.1监视和测量计划4.1.1工程部拟制《监视和测量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4.1.2项目部按照《监视和测量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根据实施性施组、设计文件(含图纸)、合同、验收标准及相关管理法规等编制“监视和测量计划”,报送工程部审批后,由项目部制作分发并组织实施;4.1.3 项目部应对监视和测量计划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人,并保证其具有相应的能力与资格;4.1.4项目部工区实施“监视和测量计划”。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
1.1.1为确保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和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以及实现其不断的改进,在对监视测量活动做出规定、策划和实施时,应考虑如下几点: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包括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的过程目标、监理服务的实物质量、环境保护的绩效、职业健康安全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绩效;
b)对不合格监理服务和不符合的输出进行识别、控制,防止不合格监理服务的非预期交付和使用;
c)合规性义务履行的结果;
b)明确有效的结果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即规定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的准则和适当的参数;
e)规定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频次;
f)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并将相关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绩效向相关方通报交流。

1.1.2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结果评价的证据。

为此制定下述程序文件:
1.2《监理服务检验和放行控制程序》
1.3《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
1.4《目标和绩效的监视测量控制程序》
1.5《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1.6《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控制程序》
1.7《合规性业务评价控制程序》1.8《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9《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10《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监测与测量管理规定[模板]

监测与测量管理规定[模板]

监测与测量管理规定1. 概述建立并保持程序,对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及其绩效进行监督、检查与测量,积累相关的绩效方面的重要参数,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2. 目的本程序适用于有关CSR管理体系的绩效测量和监视活动。

3. 术语4. 内容4.1.权责4.2. CSR管理体系绩效和监视分类: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4.3. 主动测量4.3.1.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测量和监视4.3.1.1.公司级的管理方案完成后的检查和评审由责任部门和安全办共同进行,跨季度的管理方案每季度由安生部至少检查一次。

4.3.1.2.管理方案完成后由责任部门通知安全办,由安全办会同相关部门共同进行验收。

4.3.1.3.责任单位在管理方案实施的每个步骤内至少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如果实施步骤时间较长则保证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

4.3.1.4.各单位对所有涉及本单位的CSR绩效、运行控制、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检查与监视。

4.3.2.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运行标准的符合情况的监视4.3.2.1.当其他运行标准低于法律法规的要求时,以法律、法规为标准进行测量和监视,并对相应的运行标准进行评审、修订。

4.3.2.2.安全办、人力资源部、设备部等职能部门制定CSR管理体系绩效测量和监视的作业文件,在文件中应明确各类绩效测量和监视的具体内容、频次等,组织日常的专业检查和重大风险及其控制情况进行测量和监视。

4.3.2.3.行政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公司职业病的防治情况实施检查,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参数或现场状况的技术测量与监视由安全办和行政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或由相关单位组织实施。

4.3.2.4.人力资源部对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参与综合性安全大检查,同时监督检查各级工会工作情况,全体员工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

5.1.2.5.安全办对职工及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1.2.6.各单位按照相应的运行标准要求对本单位的危害因素的控制状况进行测量和监视,其中对重大风险控制情况的检查要执行,检查频次要做到公司月查、厂级旬查、工段周查、班组班查。

测量管理体系条款

测量管理体系条款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2部分的规则起划。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

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ISO 10012由ISO/TC 176/SC 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支持技术分委员会制定。

ISO 10012:2003取消和代替ISO 10012-1:1994和ISO 10012-2:1997,包括对这些文件的技术性修订。

引言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立法和执法机构;●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GB/T 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大国际认证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认证要求中大国际认证是首批按照ISO9001:2015新版认证的认证机构,针对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从四个基本层面(标准条款到底有什么要求?新旧标准到底有什么变化?认证审核到底检查/审核什么?可能会出现那些不符合?)阐述了对标准条款的理解,以下就是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认证要求
一、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到底有什么要求?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要求理解如下:
1、要求当监视或测量用于产品和服务符合特定要求的证据时,组织应确定和提供所需的资源以确保
有效和可靠的结果。

新版标准首次将监视和测量设备作为一种资源。

2、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a) 与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具体类型相适应;
b) 得到维护以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组织对监视和测量资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

二、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到底有什么变化?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变化理解如下:
1、首次将监视和测量设备作为一种资源
2、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a) 与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具体类型相适应;b) 得到
维护以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3、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

三、新版ISO 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到底要检查什么?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要检查的内容汇总如下:
1、如果测量设备用于验证符合要求并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信任,检查组织应考虑如何验证和/
或校准、控制、存放、使用测量设备并维护其准确性。

2、检查组织是否根据在确定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时测量的风险和重要性,制定测量设备的校准计划和
维修检查。

3.如发现测量设备不适合预期的用途,检查组织考虑对测量要求的符合性造成的潜在影响,并采取
必要的措施。

4、检查组织应是否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建立校准和/或检定规程并回执行校准和/或检定或
其它任何确保其准确度的适宜方法。

四、新版ISO 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可能发生什么不符合事项?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不符合事项归纳如下:
1、没有把监视和测量设备作为一种资源
2、没有确定和提供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资源
3、所提供的监视和测量资源不适合组织特定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4、监视和测量资源没有得到适当的维护,没有保留适合其用途证据的文件化信息
以上就是中大国际认证从标准条款到底有什么要求、新旧标准到底有什么变化、认证审核到底检查/审核什么、可能会出现那些不符合四个层面阐述了对标准条款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理解和审核要求,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标准条款的理解,请百度搜索“中大国际认证”获取或搜索“中大认证杨吉华”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