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文言句式五大类型课件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文言句式五大类型课件

必”等副词表判断,用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非”表否定判断 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字句
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即时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 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 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 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 医。
高考总复习
第 4 节 文言句式五大类型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需掌握的 4 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其他如状语后置、主 谓倒装等高考翻译时不作要求这 4 类句式与固定句式是翻译题中对 有关句式的要求和采分点。
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动词“是”来表 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论刘从德遗奏恩滥,贬太常博士、监潍州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0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0Word版含答案

专题集训 10 文言文阅读(1)[共57分]一、[2017·重庆高三诊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戴颙,字仲若,谯郡铚人也。

颙年十六,遭父忧,几于毁灭,因此长抱羸患。

父善琴书,颙并传之,凡诸音律,皆能挥手。

颙及兄勃,并受琴于父。

父没,所传之声,不忍复奏,各造新弄.,勃五部,颙十五部。

颙又制长弄一部,并传于世。

中书令王绥尝携客造之,勃等方进豆粥,绥曰:“闻卿善琴,试欲一听。

”不答,绥恨而去。

桐庐县又多名山,兄弟复共游之,因留居止。

勃疾患,医药不给。

桐庐僻远,难以养疾,乃出居吴下。

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

乃述庄周大旨,著《逍遥论》,注《礼记..·中庸》篇。

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往,不为矫介,众论以此多之。

宋国初建,令曰:“前太尉参军戴颙辟士韦玄秉操幽遁守志不渝宜加旌引以弘止退并可散骑侍郎在通直不起太祖元嘉..二年,诏曰:“新除通直散骑侍郎戴颙、太子舍人宗炳,并志托丘园,自求衡荜,恬静之操,久而不渝。

颙可国子博士..,炳可通直散骑侍郎。

”东宫初建,又征太子中庶子。

十五年,征散骑常侍,并不就。

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张邵与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

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涧甚美。

颙憩于此涧,义季亟从之游,颙服其野服,不改常度。

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

太祖每欲见之,尝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日,当宴戴公山也。

”以其好音,长给正声伎一部。

自汉世始有佛像,形制未工,戴逵特善其事,颙亦参焉。

宋世子铸丈六铜像于瓦官寺,既成,面恨瘦,工人不能治,乃迎颙看之。

颙曰:“非面瘦,乃臂胛肥耳。

”既错减臂胛,瘦患即除,无不叹服焉。

(节选自《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三·戴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太尉参军戴颙辟士/韦玄秉操/幽遁/守志不渝/宜加旌引/以弘止退/并可/散骑侍郎在通直/不起/B.前太尉参军戴颙/辟士韦玄/秉操幽遁/守志不渝宜加/旌引以弘止退并可/散骑侍郎在/通直不起/C.前太尉参军戴颙/辟士韦玄/秉操幽遁/守志不渝/宜加旌引/以弘止退/并可散骑侍郎/在通直/不起/D.前太尉参军戴颙辟士/韦玄秉操/幽遁守/志不渝宜加/旌引以弘止退/并可散骑侍郎/在通直不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弄,古时候称乐曲的一章为“弄”,如“梅花三弄”就是指该乐曲有三章;有时人们也以“弄”代指乐曲。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

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

会土民啸聚为寇,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

真宗即位,为胜州刺史。

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

会修玉清昭应宫,以承规为副使。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

五年,以疾求致仕。

修宫使丁谓言:“承规领宫职,藉其督辖,望勿许所请,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使上。

”仍改新州观察使,上作歌以赐。

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手诏褒美,复定殿使奉以给之。

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疾甚,请解务还私第,听之。

七月卒,年六十四。

废朝..,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曰忠肃。

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乐校簿领,孜孜无倦。

自掌内藏仅三十年,检察精密,动著条式。

又制定权衡法。

性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

上崇瑞命,修祠祀,饰宫观,承规悉预闻。

作玉清昭应宫,尤为精丽。

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

二圣殿塑配飨..功臣,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

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

自寝疾惟以公家之务为念,遗奏求免赠赙诏葬,上甚嗟惜之,遣内臣与鸿胪典丧,亲为祭文。

玉清昭应宫成,加赠侍中,遣内侍邓守恩就墓告祭。

(选自《宋史》卷四六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B.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C.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D.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答案 A解析“督运”意为“监督运输(物资)”,是一个动宾短语。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七)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七)

2019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旦日指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明天、第二天,也指初一。

【解析】选A。

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解析】选C。

“除”,任命官职。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经”是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就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解析】选C。

“视事”指官员到任就职。

“致政”与“致仕”一样,指官员辞官或退休。

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2019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36

2019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36

2019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

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

好属文论,虽绮丽不足,而言成规鉴。

颍川庾纯常叹曰:“长虞之文近乎诗人之作矣!”咸宁初,袭父爵...,拜太子洗马,累迁尚书右丞。

时帝留心政事,诏访朝臣政之损益。

咸上言曰:“陛下处至尊之位,而修布衣..之事,亲览万机,劳心日昃。

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

然泰始开元以暨于今,十有五年矣。

而军国未丰,百姓不赡,一岁不登便有菜色者,诚由官众事殷,复除..猥滥,蚕食者多而亲农者少也。

”咸在位多所执正。

豫州大中正夏侯骏上言,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移病所,不能接宾,求以尚书郎曹馥代毓,旬日复上毓为中正。

司徒三却,骏故据正。

咸以骏与夺惟意,乃奏免骏大中正。

司徒魏舒,骏之姻属,屡却不署,咸据正甚苦。

舒终不从,咸遂独上。

咸以世俗奢侈,又上书曰:“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令使诸部用心,各如毛玠,风俗之移,在不难矣。

”朝廷从之。

时汝南王亮辅政,咸致书曰:“咸以为太甲、成王年在蒙幼,故有伊、周之事。

圣人且犹不免疑,况臣既不圣,王非孺子,而可以行伊、周之事乎?无功而厚赏,莫不乐国有祸,祸起当复有大功也。

人而乐祸,其可极乎!咸之愚冗,不惟失望而已,窃以为忧。

”吴郡顾荣常与亲故书曰:“傅长虞为司隶,劲直忠果,劾按惊人。

虽非周才,偏亮可贵也。

”元康四年卒官,时年五十六,诏赠.司隶校尉,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二十万,谥曰贞。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17》,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B.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C.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D.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袭爵”指子孙后代沿袭先代的做法。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学案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学案

核心突破一准确断句——详训诂,明句读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作句或读,而古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设计的,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地传达意思,读书人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

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

《三字经》有言:“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意思是,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标点断句。

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

古代有些文献呈现出不同的解释,造成不少混乱,就是因为后人在句读上产生了分歧。

文言文断句,旨在考查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课内外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积累古代汉语知识、熟知文言文用词用句的基本特点及规律、熟悉古代历史文化知识。

不过,首先要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一、据语境,顾前后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五年,仁赡廉得近臣戚里遣人市竹木秦、陇间,联巨筏至京师,所过关渡,矫称制免算;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直仁赡密奏之帝怒以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属吏旻、载具伏罔上为市竹木入官,贬旻房州司户,载均州司户。

(选自《宋史·范旻传》,有删改) A.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直/仁赡密奏之/帝怒/以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属吏/B.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直/仁赡密奏之/帝怒/以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属吏/C.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直/仁赡密奏之帝/怒/以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属吏/D.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直/仁赡密奏之帝/怒/以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属吏/答案B解析要选准答案,首先要看画波浪线部分的前后文字。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之二断句 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之二断句 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之二断句学案微案二断句近年高考中文言文断句是高频考点,其题型大都是客观选择题,但有时也会用主观题来考查。

本考点一般3分,难度不大。

若是选择题,其错误之处一般为两到三处,错误点一般有:对于关键词(实词、虚词)的理解失误,该断句而未断的;相对应的句式需断句而没有断的;因对句子结构成分理解有误,该断而未断的;对于某些语言标志作用理解失误,使得该断句而未断的;等等。

微点突破一对话断句法例题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傅尧俞字钦之。

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

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

神宗即位,徙知庐州。

熙宁三年,至京师。

(选自《宋史·卷三四一》) 剖析给这段文字断句,首先要抓住文中的两个“曰”字,分清谁说的哪些话,然后再逐步点断。

答案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参考译文】傅尧俞字钦之。

十岁就能够写文章,不到二十岁就通过了科举考试。

石介每次拜访,他都未尝不在家读书,石介说:“你这么年轻就专注于科举考试,不把游戏作为娱乐,是为什么呢?”傅尧俞回答:“我生性不喜欢喧闹嘈杂,没有别的原因啊。

”石介大为赞叹,认为他非同寻常。

宋神宗登基后,傅尧俞调任庐州知州。

熙宁三年,傅尧俞奉调进京。

技法透视借助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 作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引号。

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口诀:对话引文定句读,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针对练习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王勃的《滕王阁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

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关于王勃《滕王阁序》全文,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tà)。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huáng)枕(zhěn)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yán)公之雅望,棨(qǐ)戟(j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wéi)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jiāo)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jiàn)。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yǎn)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tīng)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lǘ yán)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通:轴zhú)。

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八第六讲信息筛选和内容分析概括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八第六讲信息筛选和内容分析概括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詹鼎传[明]方孝孺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

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

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

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

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

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

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

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

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

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

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

”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

未完,有司请除吏。

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其.见称如此。

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

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

事发,诬鼎有赃。

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

御史曰:“法贵杀有名。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

古代诗歌阅读教案“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

”诗歌是高度凝炼的文字,是作者发挥想象并浓缩在心中的一幅至美图画,一字浓缩数语,一句就是一个场景。

因此,读懂诗歌,须字斟句酌,善于想象,不可操之过急,浮于表层,不求甚解地盲目去做题。

无论是平时的训练,还是在考场上,读懂是做对的前提,读是第一位的,具体到每一首诗,应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诗。

一、从“四角度”入手,读懂诗歌大意抓标题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应用体验]卷别标题重要信息1.2017年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①交代地点(礼部贡院);②表明了事件(阅进士就试);③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2.2017年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交代了写作缘由(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②表明了对象(元九、李二十);③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戏赠)3.2017年北京卷晓行巴峡①点明了写作时间(晓);②表明了事件(行巴峡)4.2016年全国卷Ⅰ金陵望汉江①交代了写作地点(金陵);②表明了事件(望汉江);③明确了诗歌题材(即景抒怀诗)5.2016年天津卷登裴秀才迪小台①交代友人(裴秀才迪);②交代事件(同友登台远眺);③暗示手法(借景抒情)6.2016年山东卷水仙子·舟中①交代了地点(舟中);②暗示了题材(羁旅行役诗)7.2015年四川卷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①点明了写作时间(夏日);②交代了事件(游山家);③表明了诗歌题材(山水田园诗);④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闲适愉悦)8.2015年全国卷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羁旅思乡诗);②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推荐作品之《国殇》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9张PPT)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推荐作品之《国殇》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9张PPT)

议一议
诗歌中哪一句最震撼你?
“旌蔽日兮敌若云”是说敌人的旌旗 遮天蔽日,他们人数众多,远远超 出了我军之上,像是被狂风驱赶的 满天乌云,黑压压地向我方阵地涌 了过来。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敌人的 强大、声势的凶猛,以反衬楚国将 士的英勇无畏;同时也是用浓笔重 墨,描绘出了浓烈的战场气氛:天 昏地暗,日月无光。增强了全诗的 悲壮色彩。
这个时期正是楚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楚怀王、顷襄王父子昏庸,楚国接连大 败于秦,丧城失地,损兵折将,损失惨 重。但是,楚国人民是富有光荣爱国主 义传统的人民,惨重的牺牲,并没有把 他们吓倒,反而激起了他们报仇雪恨的 决心,产生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的口号。
《国殇》是为悼念死难的烈士而作的祭 歌。但屈原所写的这首祭歌不仅仅是为 了祭悼亡灵,抒发哀思,更重要的是用 阵亡将士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来激励 民心士气,感召人们同仇敌忾,雪洗耻 辱,以振兴楚国。
悲壮
细读知方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因气求声,吟咏诗韵
缘事明情
借助战况叙写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情感
细读知方
作者是分几个层次来描写这场激烈的战斗的? 战前、战中、战后
“操吴戈兮被犀甲”一句处于全诗开头,有何作用?借用“吴戈”、“犀甲”二词
,是不是要说明楚军装备的精良?

是为了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为下文牺牲之壮烈打基础。
文中也有“横万里”、“吊群山”等气象苍莽的词句,但只是用来
形容“悲”、“恨”的深广无穷而已,决不能给人以鼓舞斗志的力

量。梁简文帝萧纲的《祭战亡者文》曰:“降夫既旋,功臣又赏。班荷元勋,
后 部
苏逢漏网。校尉霑荣,属国蒙奖。独念断魂,长毕灰壤。膏原染刃,委
骨埋泉。徒闻身没,讵辩名传。”(《艺文矣聚》卷三十八)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4啃下文言文失分最多的硬骨头文言翻译的7处采分点和译句6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4啃下文言文失分最多的硬骨头文言翻译的7处采分点和译句6

啃下文言文失分最多硬骨头-文言翻译7处采分点与译句6字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译文:(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译文:(3)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译文:答案:(1)管仲执掌国政担任齐国相国以后,(他)凭借着地处海滨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国家富足,使军队强盛,(办事能够)与老百姓同好恶。

(2)老百姓所要求,(管仲)就顺应民心给予他们;老百姓所反对,(管仲)就顺应民心废除它。

(3)齐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签订(归还鲁地)盟约,而管仲却趁机奉劝齐桓公履行条约从而使天下人都相信齐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答案: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把墙弄塌了,他儿子说:“不把墙砌起来,一定会有盗贼来偷。

〞他邻居父亲也这么说。

天黑以后果然丧失很多财物,他家人认为儿子很聪明,却疑心邻居父亲。

2.汉人煮箦汉人有适吴,吴人设笋,问是何物,语曰:“竹也。

〞归煮其床箦而不熟,乃谓其妻曰:“吴人轹辘①,欺我如此。

〞【注】①轹辘,诡诈。

译文:答案:有个中原人去吴国,吴国人上了道笋做菜,(中原人)问是什么东西,吴国人答复说:“竹。

〞(中原人)回家后煮床上竹席可怎么也煮不熟,于是对他妻子说:“吴人诡诈,像这样来欺骗我。

〞3.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019届浙江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之高考必背】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2019届浙江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之高考必背】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一)古文1.《季氏将伐颛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18学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18学案

(古文字、词、文翻译)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重点字词】①治道,治理方法②要,关键③制,地王的命令④登,丰收⑤帑廪,国库与粮仓⑥重困,十分穷困⑦慢,怠慢⑧尤,特别⑨蠲,减免⑩省,省去【译文】当时诏令天下陈说治国之道的关键,皇帝命令问:“徭役不曾比从前增加,征伐之事也不常有,谷子丰收了,府库仓廪也充实了,然而百姓却十分穷困,难道是做官的怠慢疏忽,做百姓的懒惰吗?现在的徭役哪一种最重?哪一种尤其烦苦?将哪一项减免省去则能得益处?用什么办法可以恢复补役之法?用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盗贼的蠹害?”9.15复习学案古文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是辽金对鞑靼的称呼)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

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

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

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

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

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

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

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

’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重点字词】①比年,近年②宾,归顺③诚,的确④容,允许⑤已,停止⑥乃者,以前⑦粮糗,粮食⑧修阻,漫长、阻隔⑨动淹,动辄延迟⑩比,等到○11鲜,少○12倍直,两倍价格○13佣僦,雇佣○14亡窜,逃窜○15假,借○16鬻,卖○17逋役,逃役○18物故,死○19大率,大概○20滋,滋生○21嗜欲,欲望○22游幸,游乐【译文】韩家奴回答说:“臣伏见近年以来,高丽不曾宾服,阻卜仍然强大,备战防守之举,实在不能够停止。

高三一轮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赤壁赋》学生用

高三一轮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赤壁赋》学生用

),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其破.(
)荆州,下.(
)江陵,
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
)麋
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
)。
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
),凌.(
)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
பைடு நூலகம்
)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
2.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
编号
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用时间
4.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5.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
林清玄:生命的可爱在于不断地上升和下落
3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

近年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3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课时作业(2021学年)

近年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3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课时作业(2021学年)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3 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课时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3 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课时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 6.3 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课时作业的全部内容。

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2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3.是社稷之臣也24.无乃尔是过与25.冉由、季路见于孔子曰26.何以伐为27.非我也,岁也28.未之有也29.树之以桑30.可以无饥矣3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32。

以为轮3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37.陈利兵而谁何3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39.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4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1.判断句2.省略句,省略“于"3.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自”前置4.被动句,举,被攻占5.省略句,省略主语“桨"和“船”6.宾语前置句7.宾语前置句8.定语后置句9.省略句,“语”前省略定语“其”10.宾语前置句11.介词短语后置句12.主谓倒装句13.固定结构,所以,……的原因14.固定结构,与使……无宁……,与其……不如……15.固定结构,奈……何,对……怎么办;怎么办16.固定结构,无所,没有……的17.介词短语后置句18.宾语前置句19.宾语前置句20.宾语前置句21.固定结构,奚以……为,表反问22.固定结构,不亦……乎,表委婉反问23.判断句24.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无乃……与,表推测25.被动句答案:1.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2.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3.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4.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5.字:名词作动词,给人取表字6.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德7.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8.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9.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煎熬10.雨:名词作动词,降落,降下11.艰难:形容词作名词,时世和身世艰难;繁:形容词作动词,增多12.一:数词作动词,统一13.云、龙、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出现彩虹14.鼎、玉、金、珠:名词作动词,把鼎、玉、金、珠看作15.焦土:名词作动词,化为焦土16.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歌、弦:名词作动词,唱歌、弹奏17.炬:名词作动词,放火、焚烧18.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储藏收集的金玉珠宝等19.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20.白:名词作动词,发白、天亮21.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22.下:名词作动词,攻占23.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24.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5.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26.乳:名词作动词,喂奶27.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28.偶:名词作动词,嫁29.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30.善:形容词作动词,完好、完善二、专题突破通练(一)句式通练1.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解析:宾语前置句,“何后之有”即“有何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编排说明] 为做到省时高效、循序系统复习,本书设计独具匠心,亮点有三:①将文言文教材基础篇目及考纲规定背诵篇目置于分册Ⅱ《早间记与背》中,方便考生利用零碎时间有空就记;②本专题分两个层级,基础教材篇⇨题型高考篇,符合文言文的复习实际,实现由教材到高考的对接提升;③将教材课文篇目分为两类,一是夯基助考类,二是理解背诵类。

备考方向明确,复习针对性强。

怎样“题文齐读”全国卷文言文选材大多是正史人物传记,其写作有基本的规范:开头对传主基本信息做简单介绍,如传主姓名、字号、籍贯等,有时还交代其祖上的情况;中间是人物生平履历和主要事迹,一般从其读书、习武、进入仕途写起,围绕官职变迁介绍其相应的功业事迹,反映人物的道德品质;结尾交代人物的结局,有的还介绍其死后的影响。

而概括分析题主要就是对传主人生事迹、道德品质、影响评价等方面的考查。

因此,阅读“既而”“向”“旋”等。

此外,正史以顺叙为主,但不排除有些传记插叙相关事迹。

这些插叙往往通过“初”“先是”等词引出,需要格外留心。

判,找出各个选项有可能设误的敏感点,进行题文对照,思考判断。

③概括分析题:它的四个选项是依照原文顺序分层设计的。

在读选项时,重点记住选项中涉及的人物、事迹、影响、评价等关键词语;读文时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再回到该选项所在层次进行聚焦思考判断。

当然,由于考生的层次、记忆能力、做题的敏锐意识不同,在读题时不可照搬上述模式,既可边读文边浏览题目,也可一气把题读完再看文,这就需要因人而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题文齐读”法解题示范读文关注点选项关键点、敏感点(说明:用“/”分层,用“”标注时间、地点、官职的变换,用“”标注人物,从而厘清层次,厘清各个事件的前因后果)(2017·全国卷Ⅱ)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即位舞阴大姓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以为疑。

及奉败,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用“”标注题目的关键点、可能设误的敏感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闻宛之赵氏有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闻宛之赵氏有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闻宛之赵氏有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闻宛之赵氏有信义著名/愿得降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然后再作,进行犯罪事实的。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

D.京师,古代指,《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

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

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

/,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

他担任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并应该弃恶从善。

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

他官拜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

他患病去世期间,慰问吊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5分)译文:(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5分)译文:★(1)开始读文,当读到“……远相避也”时,发现此处应为一个层次,因为后面的“更始即位”(读文的关注点——人物)明显是叙述另外一件事。

此时立即浏览一下概括分析题的第一个选项A是否有对本层次内容的考查(选项是按照行文顺序命制的,先看第一个选项,若第一个没有考查,再看下一选项)。

发现第一个选项正是对此层次内容的考查,经过题文对照,相互印证,因本层次内容不存在阅读障碍,可预判A项正确。

★(2)继续读文,发现此处是一个断句题,不要在文中纠缠,马上去看断句题。

通过比对四个选项,发现四个选项实质上只有两处不一样,即“不肯/云”“不肯云”与“孤孙憙”“孤/孙憙”(不同的地方用笔给予圈点)。

抛开这两处不同的地方,看四个选项相同的地方,就能帮我们迅速理解此处的文意(即: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李氏,李氏不肯,愿意向信义闻名的赵氏投降)。

借助断句题理解断句处的文意,既省时间又迅速突破了此处因未断句而造成的阅读障碍,明白了断句处的大意,再继续读文,发现从“更始乃征憙……封勇功侯”这些文字均是对“招降李氏”这一事件后的封赏,后文又出现了另一事件的关键人物“邓奉”(读文的关注点——人物),所以在“邓奉反于南阳”前应是第二个层次,此时迅速浏览一下概括分析题的第二个选项,发现B项未在此处设题,到此读文可停顿一下,尝试趁热打铁做断句题。

根据语境,“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是说李氏不肯投降,“云”后是他不肯投降的理由,排除B、C两项。

“赵氏有孤孙”的意思是“赵氏有独孙”。

“孤孙”指赵憙,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A项正确。

★(3)题越做出来越兴奋、越心安,文意也越来越明,继续信心倍增地读文。

当读到“大姓李子春”时,此时又出现了一个新人物(李子春),稍作停顿,看概括分析题选项B是否有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

发现选项B前一个层次(见选项B“/”标注处之前)是对“大姓李子春”之前内容的考查,题文对照,无误。

继续读文,读到“其年”(读文的关键词——时间),发现“其年”前应是一个层次,在此,稍作停顿,到题目中去寻找问题以寻求“帮助”,发现此层次内容是命题的重点区域,聚集了古文化常识题的3个选项,概括分析题B项的后一个层次,翻译题的第(1)个语句。

现逐一分析。

①“下车”“收考”“车驾”3个古文化常识。

当读到“憙下车”时,若不看题目,此处理解文意感到很生硬、很费解,看到古文化常识题选项A后,就会茅塞顿开,并能迅速判定其正确。

做到读文与做题相互印证,其解题依据是:“憙下车”前文有“拜怀令”,这不就是新任官吏就职吗?再者,反其道而思之,命题人能考“下车”的字面意思吗?显而易见,选项A正确。

再看选项B“收考”,此选项是最迷惑考生的一个选项,命制得非常巧妙,既有助读文意之妙,又有巧设陷阱之妙。

读到“收考”时,文意难理解,再看选项解释,明白了是“拘捕关押”之意,但此时的考生若稍不注意就顺势陷入了命题人巧设的陷阱之中,选项的描述很“合理、合法”:先拘捕→再考察→最后取证。

但由“收考”前面的“二孙杀人”“穷诘其奸”等字眼可判定其犯罪事实确凿(还作什么考察、什么取证)。

选项C“车驾”读文到此处,人物频繁出场,既有赵憙、李子春,又出现了赵王、帝,若凭字面意思,不看选项C而读文,文意就很难理解(到底是谁“车驾”),会直接造成后面翻译题的答题障碍,看完选项C后,文意迅速疏通(原来是皇帝去见赵王),选项解读正确。

②再看概括分析题B选项的后一个层次“担任怀令时……拒绝了赵王求情”。

时间是担任怀令时(命题人往往会在时间、地点、人物上设误,注意这些词,读文时要对这些词标注),事件是诛杀李子春,结果是皇上拒绝了赵王求情,与文意一致,再综合B 项上一层次的邓奉事件,这两件事均体现了“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故选项B“概括”“分析”均正确。

③理解了文意,做第(1)个翻译题就“小菜一碟”了,此时不要立刻动笔翻译,等读完全部文章内容,做完其他题目,最后再稳稳当当、字斟句酌地答翻译题。

★(4)到此,读文已大半,对题目的预判也已大半。

理解很畅通,心中很释然,读文更快速,继续往下读。

读到“二十七年,拜太尉”又出现了一个时间词,又晋升了官职,此处又是一个层次。

再看题目,本层次内容对应3个题目,一个是古文化常识题的D项,一个是概括分析题的C项,一个是翻译题的第(2)小题。

翻译题暂且搁置。

①古文化常识题的D项“京师”,结合语境及平时的积累不难判定正确。

(做到此处可用排除法印证答案,古文化常识题的A、C、D三项均由上文分析不难判定是解说正确的选项,进而判定B项是不正确的。

借此叮嘱考生们一句,“题文齐读”法做题,第一步是预判答案,等到读完全文后综合思量再最终敲定答案)。

②概括分析题的C项,所对应层次的文意不难理解,选项内容看似也正确,但命题人在命制选项时,悄悄地进行了“张冠李戴”,原文是皇帝将他们(盗贼余党)迁往异地,而选项却说成了赵憙将他们迁往异地,本选项错误,所以在读文时一定要厘清时间、地点、人物、官职、事件等重要“节点”词。

★(5)继续读余下的最后一个层次,文字虽少,时间跨度长,句句有事情。

此时应与概括分析题D项中的语句一一对应落实,发现句句无误,判定正确。

此处需要感悟的一点是:文章最后又出现了“车驾”“往临吊”从而更进一步印证了古文化常识题对“车驾”的解说是正确的。

这也提醒考生,文未读完,不要急于下结论。

[附第4题翻译题答案]参考答案:(1)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

”赵王没有再说话。

(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