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固定夹板的固方式

手腕骨折固定夹板的固方式

手腕骨折固定夹板的固方式

固定对骨折、关节严重损伤、肢体挤压伤和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可以临时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伤员的的后送。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应先止血,再包扎。固定时松紧适度,牢固可靠。

3、确保夹板要长于受伤的骨骼。这是为了固定受伤部位上边和下边的关节。

4、为夹板加上纱布或棉毛巾使其更柔软舒适,不至于伤到肌肤。

5、用布或者胶带将夹板牢牢地固定在受伤的骨骼上,但不要邦德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使用冰块冷敷,可以缓解骨折处的疼痛和肿胀。

需要注意的是要时常观察手指末梢血液循环是否正常,如有发黑应立即去医院复查,骨折初期固定后有疼痛是正常的,需要注意抬高患肢,90度悬吊起来,这样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利于消肿,这样疼痛才可以慢慢减轻。必要时口服止痛药物,像芬必得胶囊就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另外患肢适量活动,可加速局部血运,消除肿胀,对减轻疼痛很有帮助。骨折后疼痛一般要持续五六天,慢慢就会缓解,这种疼痛一般无需使用止痛药。可以用些接骨的中成药,如麝香接骨胶囊,七厘散,归龙接骨胶囊,伤科接骨片,散瘀止痛接骨丸等等,都可以选择服用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常见疾病的急救方法,可以登录查看,海量生活安全知识供大家参考。

常见骨折固定方法

常见骨折固定方法 前臂骨折固定 夹板固定用两块木板,加垫 上臂骨折固定 夹板固定用一块木板放于上臂外侧,从肘部到肩部,放衬垫,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上下两端,屈肘位悬吊前臂,指端露出以便检查血液循环。 躯干固定现场如无夹板或其他可利用之物,则用三角巾或宽布带将上臂固定于躯干。 首先将三角巾折叠成宽带或用宽布带通过上臂骨折上、下端,绕过胸廓在对侧打结固定,然后屈肘位将前臂悬吊于胸前,指端露出以便检查血液循环。 大腿骨折固定 夹板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长木板从伤侧腋窝到外踝,一块短木板从大腿根内侧到内踝;在腋下、膝关节、踝关节骨突处放棉垫保护,空隙处用柔弱物品填实;用七条宽带固定,先固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腋下、腰部、髋部、小腿及踝部;以“8”字法固定脚踝(即将宽带置于踝部,环绕足背交叉,再经足底中部绕回至足背打结);最后露出趾端以便检查血液循环。如只有一块木板,则放于伤腿外侧,从腋下到外踝,内侧夹板用健肢代替,两下肢间加衬垫,固定方法与以上同。 健肢固定用三角巾、腰带、布带等五条宽带将双下肢固定在一起,两膝、两踝及两腿间隙之间垫好衬垫,以“8”字法固定足踝,并露出趾端以检查末梢血液循环。

小腿骨折固定 夹板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长木板从伤侧髋关节到外踝,一块短木板从大腿根内侧到外踝;在膝关节、髋关节骨突处放棉垫保护,空隙处用柔软物品填实;用五条宽布带固定,先固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髋部、大腿、踝部;以“8”字法固定足踝,并露出趾端以检查末梢血液循环。 健肢固定与大腿健肢固定相同,可用四条宽布带或三角巾固定。 骨盆骨折固定 使伤病员呈仰卧位,两膝下放置软垫,膝部屈曲以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用宽布带从臀后向前绕骨盆,捆扎紧;在下腹部打结固定;在两膝之间加放衬垫,用宽布带捆扎固定。 颈椎骨折 ,分别置于前臂的外侧、内侧,用三角巾或绷带在骨折上、下端捆绑固定;屈肘位,用三角巾悬吊伤肢于胸前;露出指端以检查末梢血液循环。 就便器材固定也可用书本、杂志等垫于前臂下方,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用布带捆绑固定;屈肘位,用三角巾悬吊伤肢于胸前;露出指端以检查末梢血液循环。可用颈托、脊柱板固定:双手牵引头部恢复颈椎轴线位,上颈托或自制颈套固定;保持伤病员身体长轴一致位侧翻,平移至脊柱固定板;将头部固定,双肩、骨盆、双下肢及足部用宽带固定在脊柱板上,以免运送途中颠簸晃动。

小夹板固定技术

骨折后小夹板固定技术 小夹板固定技术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改进的结果:目前已成为骨折外固定技术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四肢长管骨闭合性骨折,包括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远端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和踝部骨折等。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后上下两个关节,恰当地解决了“静”和“动”、“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地活动。 夹板类型: 小夹板可用木板、竹片或树皮作材料,根据伤肢长度和肢体形状制成。厚变一般为3毫米,四边刨光,棱角修圆,肢体面衬以毡垫,外包纱套。小夹板因应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规格和形状,现将四肢骨折固定常用的小夹板介绍如下: ①、肱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前侧,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内侧。 ②、尺、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二号夹板在掌侧 ,三号夹板在尺侧,四号夹板在桡侧。 ③、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到掌骨头部),二号夹板在掌侧(到腕关节) ,三号夹板在桡侧(到第1—2掌骨),四号夹板在尺侧(到尺骨小头)。 ④、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前侧。

⑤、胫、腓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后侧,二号夹板在外侧,三号夹板在内侧,四、五号夹板在前侧(胫骨的两侧)。 ⑥、踝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有内翻和外翻两种(A)内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内侧,二号夹板在外侧。(B)外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压力垫是用多层软纸或棉纸迭成不同形状的垫子,用于纠正骨折移位或维持已复位骨折的对位。例如在尺、桡骨骨折时,骨间筋膜部位即可用分骨压力垫撑开。 操作步骤: 1.外敷药:骨折用手法复位后,在骨折部敷好消肿膏。敷药范围要大一些,尤其在关节附近的骨折,应包括关节远端部分肢体在内,而后用绷带松松地缠绕2—3。 2.放置压力垫:将选好的压力垫,准确地放在肢体的适当部位,用胶布固定;放夹板:按各个骨折的具体要求,依次放好夹板,由助手托住加以固定。 3.捆绑布带:共捆四道。先捆中间两道,后捆近、远两端。各捆两周,打活结固定。捆绑时两手用力要均匀。 使用方法: 一、肱骨干短斜形骨折,伴有成角移位,复位后用小夹板和压力垫纠正、固定。 二、尺、桡骨骨折复位后,可将分骨压力垫放在骨折部位的掌、背两侧骨间筋膜处,使骨间筋膜张开并保持紧张,防止骨折端出现靠拢移位。小夹板固定后,前臂放于旋前旋后中间位。

骨折后小夹板固定技术1

骨伤科专科技术之 骨折后小夹板固定技术 小夹板固定技术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改进的结果,目前已成为骨折外固定技术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四肢长管骨闭合性骨折,包括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和踝骨骨折等,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恰当地解决了“静”和“动”、“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地活动。 夹板类型: 小夹板可用木板、竹片或树皮作材料,根据伤肢长度和肢体形状制成,厚度一般为3mm,四边刨光,棱角修园,肢体面衬以毡垫,外包纱套。小夹板因应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规格和形状,现将四肢骨折固定常用的小夹板介绍如下: 1.肱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前侧,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内侧。 2.尺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二号夹板在掌侧,三号夹板在尺侧,四号夹板在桡侧。

3.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到掌骨头部),二号夹板在掌侧(到腕关节),三号夹板在桡侧(到第1-2掌骨),四号夹板在尺侧(到尺骨头)。 4.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前侧。 5.胫腓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在后侧,二号夹板在外侧,三号夹板在内侧,四、五号夹板在前侧(胫骨的两侧)。 6.踝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有内翻和外翻两种,A、内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内侧,二号夹板在外侧。B、外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压力垫是用多层软纸或棉纸迭成不同形状的垫子,用于纠正骨折移位或维持已复位骨折的对位。例如在尺、桡骨骨折时,骨间膜部位即可用分骨压力垫撑开。 操作步骤: 1.外敷药:骨折用手法复位后,在骨折部敷好消肿膏,敷药范围要大一些,尤其在关节附近的骨折,应包括关节远端部位肢体在内,而后用绷带松松地缠绕2-3周。 2.放置压力垫:将选好的压力垫,准确地放在肢体的适当部位,用胶布固定;放夹板:按各个骨折的具体要求,依次放好夹板,由助手托住加以固定。 3.捆绑布带:共捆四道。先捆中间两道,后捆近、远两端。各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克雷氏(colles)骨折) 一、评估环境及告知 安全环顾四周,(顺序:左、上、右、下,双上自自然打开)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周围环境安全),表明身份:您好!我是医生,现在由我为您包扎固定,请您配合,不要紧 张! 二、物品准备 药膏、绷带、压垫、夹板、扎带、剪刀。 三、认真检查伤员伤情 检查并报告伤情:左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骨折呈“银叉、枪 刺样”畸形,为克雷氏(colles)骨折。 四、骨折整复 口述:骨折复位。指导两名助手维持复位。 五、敷药包扎 要点:(1)膏药:放置桡背侧; (2)包扎:绷带缠绕自腕关节开始,缠绕膏药两周后,向 上缠绕至前臂上1∕3位置(约于所选夹板等长)。 (3)松紧度:(口述+动作)“以能插进小手指为宜”。 六、放置压垫: 要点:压垫放置位置及顺序

口述:①“骨折远端、桡背侧” ②“骨折近端、桡掌侧” ③“桡侧骨折端” ④“尺侧远端” 七、放置夹板 要点:夹板位置及顺序 口述:“1号板:远端至第Ⅱ、Ⅲ、Ⅳ掌骨底部” “2号板:远端至腕关节” “3号板:远端至第Ⅰ掌骨底部” “4号板:远端至尺骨小头术者放置夹板时,助手帮助扶持。 八、绑扎带 扎带捆绑3-4道。扎带打结在1、3号夹板缝隙处,打活结。九、调节扎带松紧度 上下活动以不超过1cm为宜。 术者口述+动作:“扎带上下活动1cm”。 十、修剪扎带长度 尾端留出2cm为宜。 术者口述:“扎带尾端2cm”。 十一、悬挂 采用绷带双悬挂法。 要点:截取两段适宜长度绷带,一根置于远端扎带处,另一根于近端扎带处,指导患者将患肢置于胸前,两绷带绕于颈后

骨折简单固定方法

现场急救的重点:骨折简单固定方法 如果发现受伤者有骨折的可能,现场人员一定要先使受伤部位制动。医生建议,可以用制式夹板或就地取材如木棍、竹片、树枝、手杖、报纸等做成的夹板进行骨折固定。如果这些条件均不具备,伤者自身身体也是良好的夹板。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处再次受损,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易于搬运。简单固定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1、在上夹板前,凡是和身体接触的地方要用棉花,软物垫好,避免进一步压迫,摩擦损伤。 2、骨的凹凸处,四肢,躯干的凹凸处,因骨折造成的畸形处,一定要加够厚的棉织品软垫才能避免再度损伤。 3、骨折固定绑扎时应将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同时固定,才能限制骨折处的活动。要求夹板长度一定要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只有大腿骨折时夹板的长度是从腋下至足跟,因为大腿肌肉丰厚,仅仅固定髋及膝关节,难以固定牢固。 4、骨折固定绑扎的顺序: a 应先固定骨折的近心端,再固定骨折的远心端; b 然后依次由上到下固定各关节处; c 下肢骨折和脊柱骨折要将两脚靠在一起,中间加厚垫,用“8”字包扎方法固定; d 绑扎松紧度以绑扎的带子上下能活动一厘米为宜。

e 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状况。 f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 骨折患者安全转运的几个原则 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就要马上把患者就近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如果伤患是四肢骨折,经固定后可用普通担架运送。如果是脊柱骨折病人,就必须平卧于硬扳上,同时要固定好头颈部。运送的原则是迅速、平稳。运送途中注意观察全身情况及刨口出血情况。在安全转运的过程中有几个原则需要遵循: 1、保暖措施:尽快脱掉更换伤者潮湿的衣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工具电热毯、热水袋、热水瓶、棉被、麻袋甚至救护者的衣物帮助伤者尽快升温保暖。 2、不要喂食:在等待转运的过程中,原则上不要给与伤者任何饮料和食物,最好经过详细检查后再作决定。伤者自觉口渴难耐时,可用小勺少量喂给病人,并密切观察伤者的反应,是否出现呛咳、恶心、疼痛加剧的表现,如果出现则立即停止。 提示: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共10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物品准备:(10分) 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操作内容: (1)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70分)其中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曲90 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 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屈肘90 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70分)其中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90 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3)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70分)其中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4)胫排骨(小腿)骨折固定法(70分)其中口述(10分) 1.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夹板长度超过膝关节,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定至跖关节及足底。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大腿、膝、踝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骨折的固定方法

骨折固定 骨受到外力打击,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时,称骨折。 分类 按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 (1)闭合性骨折:骨折端未刺出皮肤; (2)开放性骨折:骨折端刺出皮肤。 判断 (1)疼痛和压痛; (2)肿胀; (3)畸形; (4)功能障碍。 固定目的止痛、制动、减轻伤员痛苦,防止伤情加重和休克,保护伤口,防止感染,便于运送。 固定的材料常用的有木制、铁制、塑料制夹板。临时夹板:有木板、木棒、树枝和竹杆等。若无临时夹板,可固定于伤员躯干或健肢上。 固定的方法要领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夹板长短与肢体长短相对称,骨折突出部 位要加垫;先扎骨折上下端,后固定两关节;四肢露指(趾)尖,胸前挂标志;迅速送医院。

固定的方法 前臂骨折固定法夹板放置骨折前臂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腕肘两关 节(胸部8字形固定),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胸前,再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伤员胸廓(图3-50)。 (前臂骨折固定法) 上臂骨折固定法夹板放置骨折上臂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肘、肩两关节,用三角巾将上臂屈曲悬胸前,再以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伤员胸廓(图3-51 )。 If 3^51上诗11折田定铁 (上臂骨折固定法) 无夹板前臂、上臂三角巾固定法 1 ?前臂骨折:先将三角巾将伤肢悬挂胸前,后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2 ?上臂骨折:先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再用三角巾将伤肢悬挂胸前(图3-52、5 3 )。 (无夹板前臂前臂骨折固定法) a3-^3上胃ts靳耳是法 (无夹板前臂上臂骨折固定法) 锁骨骨折固定法i?丁字夹板固定法:丁字夹板放置背后肩甲骨上,骨折处垫上棉垫, 然后用三角巾绕肩两周结在板上,夹板端用三角巾固定好(图3-54 )。 国3 54楼骨丁字史扳固定注 (锁骨骨折丁字夹板固定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