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非政府组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社会影响力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社会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d241651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8.png)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社会影响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一些公益事业,比如环保、动物保护、贫困帮扶等等。
而非政府组织,作为一个公益事业的主要承担者,也在不断地壮大和发展。
本文主要围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力展开,分析非政府组织的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什么是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NGO)是指除政府机构外,由个人或群体自发组织起来,目的在于推动公共利益、维护公众权益或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形式。
非政府组织通常不从事商业活动,主要依赖于政府或社会各界的捐助,同时也有些NGO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筹集资金。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英国、美国、瑞士等国的民间社会组织应运而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非政府组织的意义非政府组织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告诉政府和公众社会的真相非政府组织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负责任的政府和公众提供了无法通过其他手段了解的信息。
许多非政府组织非常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人权、儿童保护等,他们通常会搜集一些相关数据,以向政府和公众展示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2. 帮助和支持弱势群体许多非政府组织是成立以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而生的,如残障人士、儿童、老人等群体。
在政府不时能做好的情况下,非政府组织的存在给予了这些弱势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 为公众提供服务许多非政府组织都在公共服务领域工作,如为流浪动物提供救助、困境青少年的支持、为贫困地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服务的提供不仅缓解了社会压力,也改善了公众的生活质量。
三、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种类越来越多,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非政府组织的涉及领域已经扩展到了教育、医疗、文化艺术、旅游等多个领域。
2. 市场化筹款成为主要趋势在资金来源方面,政府拨款、私人捐赠、企业赞助、商业化运作、网上众筹等筹款方式逐渐成为非政府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
国外非政府组织主要功能剖析及其对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启示
![国外非政府组织主要功能剖析及其对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cfc41fb9e3143323968939f.png)
2 0 1 3 年 3 月
长沙民政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C h a n g s h a S o e i  ̄ Wo r k C o l l e g e
V01 . 2O No. 1
Ma r . 2 O 1 3
能 剖析 国外 非政府组 织主要 功 及 其对我 国加强和创 新社会 管理 的启 示
织( N G 0) 、 非营利组织 、 社会组 织内涵也大士 , 从而成为就业 洼地。2 0 世纪 9 0年代 中期 ,德 国非政府 组织便拥有 1 4 4万全 职员 工和
2 5 0万志愿者 , 相 当于德 国服 务就业 的 2 0 %、 公共 部 门就业 的 5 7 %。据英 国统计局的调查 , 2 0 0 4年英 国非 政府 组织 的领薪 职
( 一) 在服务 和改善 民生方 面
等领域所雇用 的劳动力 占以色列劳动力总数的 1 0 %, 产值 占以
色列 国内生产总值 的 1 2 %。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 究院课题组.
外 国非 政府组织概况【 M ] . 北京 : 时事 出版社 , 2 0 0 9 . 6 9 — 3 0 4 . 】 2 、 参与社会救助 。 加强灾害应急中的 N G O动员与 引导是 西方大 国应 急救灾 的普遍做法 。“ 9 . 1 1 ” 事件后短 短三个月 内,
同国家的称谓 , 便于作总体 的分析 。
一
、
国外非政府组织具备 多方面功能
员有 6 o . 8万人 , 若 以“ 全 职相等值 ” ( F T E) 计算, 相 当于全职 工
作 人员 4 8 . 8万人 。以色列非政府组织在卫生 、 教育 和社会 福利
国外非政府组织法制建设及其启示
![国外非政府组织法制建设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0593e48f7ec4afe04a1dfa7.png)
国外非政府组织法制建设及其启示[摘要] 中国当前关于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法制建设远远落后于社区组织的实际发展,阻碍了社区社会组织资源的整合,和谐社区建设的推进,以及影响了社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
文章将以其他国家非政府组织发展情况为出发点,认真分析国外非政府组织法律规范的主要特色,并总结其重要的启示意义,以期为我国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素材。
[关键词] 国外非政府组织;法律规范;启示意义社会组织的发展由来已久,并将其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民主政治、社会资源整合、环境保护、慈善救助等各个领域。
社会组织在国外存在不同的称谓。
根据各种资料显示,“非政府组织”的称谓主要普遍使用在发展中国家,在美国通常称之为“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而英国则通常使用“志愿组织”或“慈善组织”。
但无论各国对社会组织的称谓为何,其基本内涵均是“人们自愿组成的非政治性、非营利性和非宗教性的社会组织”。
由于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本文在介绍国外社会组织时,以“非政府组织”一词来概括。
一、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概览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被美国教授萨拉蒙称做“全球性结社革命”。
早在1995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非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内涵相当)在22个国家的发展进行调查,发现在22个国家中,非政府组织形成了1.1万亿美元的产业,雇佣人员为1900万。
200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将研究对象扩展至36个,发现36个国家中的公民社会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内涵相当)的救业人数为4550万人,其中带薪雇员为2530万人,志愿者2020万人,而总体上有1.32亿人从事社会服务活动。
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也十分迅速,以印度、俄罗斯为例,早在2000年,印度约有1600万人从事志愿工作,非政府组织总支出约28亿美元;俄罗斯在2002年时,非政府组织有13.5万个,人数约200万,所提供的家庭服务和产品总成本是1430.2亿卢布。
非政府组织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非政府组织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https://img.taocdn.com/s3/m/823690c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7.png)
非政府组织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作为社会力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对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在环保、人权、教育、医疗、社区发展等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和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与经济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非政府组织在环保领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投身到环保事业中。
它们通过宣传、教育、研究等方式,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倡导可持续发展。
同时,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公益项目等方式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落地,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人权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人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价值,而非政府组织在维护人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报道,为弱势群体发声,推动立法和政策的改变,提高人权保护的有效性。
此外,非政府组织还通过提供救援、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条件,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公平稳定发展。
再者,非政府组织在教育领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而非政府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参与和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它们通过创办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和培训项目等方式,为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社会地位。
非政府组织还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改善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发展。
此外,非政府组织在医疗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医疗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非政府组织在医疗方面的参与和推动,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
它们通过提供医疗援助、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改善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非政府组织还在医疗资源分配和政策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推动医疗制度的完善,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1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1](https://img.taocdn.com/s3/m/9aa0d5d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7.png)
何静: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何静摘要:非政府组织(NGO)已成为当今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伙伴。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也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逐渐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文章以其他国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为出发点,认真分析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其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制度,总结和借鉴其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监管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管理模式;启示意义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缩写NGO)一词最早是在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第十章第71款中确定并广泛使用的。
该条款规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得采取适当办法,与各种非政府组织会商有关于本理事会职权范围内之事件。
”按照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界定:NGO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建立起来的、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世界银行则把“致力于减轻苦难、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及推进社区发展”的任何民间组织,都称为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筹资及项目运作,在诸如国际经济、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科学技术、人道主义和人权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1]因此,认真分析总结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其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经验,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监管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发达国家以成熟的公民社会为基础,通过颁布相关法律建构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将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方式和活动范围都纳入具体明确的法律规范之中。
(一)非政府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发达国家都在宪法中规定公民有结社的自由,各国政府积极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律体系,明确了非政府组织的法人地位,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49519fb9e314332396893f4.png)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何静来源:《学术探索》2013年第06期摘要:非政府组织(NGO)已成为当今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伙伴。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也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逐渐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文章以其他国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为出发点,认真分析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其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制度,总结和借鉴其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监管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管理模式;启示意义中图分类号:C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064-05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写NGO)一词最早是在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第十章第71款中确定并广泛使用的。
该条款规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得采取适当办法,与各种非政府组织会商有关于本理事会职权范围内之事件。
”按照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界定:NGO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建立起来的、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世界银行则把“致力于减轻苦难、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及推进社区发展”的任何民间组织,都称为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筹资及项目运作,在诸如国际经济、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科学技术、人道主义和人权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1] 因此,认真分析总结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其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经验,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监管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BT1]一、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发达国家以成熟的公民社会为基础,通过颁布相关法律建构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将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方式和活动范围都纳入具体明确的法律规范之中。
[HTH](一)非政府组织具有法人地位[HT]发达国家都在宪法中规定公民有结社的自由,各国政府积极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律体系,明确了非政府组织的法人地位,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加强非政府组织管控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加强非政府组织管控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0e70d4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3.png)
加强非政府组织管控有效维护国家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非政府组织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和影响力的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非政府组织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为了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隐患。
一方面,一些非政府组织可能被境外势力利用,成为他们渗透、颠覆我国政权的重要渠道和工具。
一些非政府组织可能从事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违法活动,例如涉及间谍活动、恐怖主义活动等。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可以有效预防和遏制这些潜在的国家安全威胁。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管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些非政府组织可能会涉及到社会矛盾和纠纷,甚至参与非法活动,对社会秩序和和谐稳定带来影响。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可以有效防止他们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非政府组织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也是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的,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也有利于规范其活动,促进其健康发展。
当前,一些非政府组织在活动中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例如违法募捐、滥用资金等。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可以有效规范其活动,防止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在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管控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
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非政府组织的定位、职责和权限,规范其活动范围和行为方式,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是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其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其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威胁。
三是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
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还需要促进其信息公开和透明化,让社会公众了解其真实情况,加强对其活动的监督和约束,防止出现不法行为。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现状及其影响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现状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2f033770b1c59eef8c7b4f7.png)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现状及其影响摘要:云南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以来是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热点和重点地区,境外非政府组织对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笔者对其产生的正负影响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境外非政府组织;云南;影响1 云南是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热点和重点地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年前,该阶段省内境外非政府组织较少,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第二阶段,1998-2007年,1998年是境外非政府组织进入云南的重要节点,由于1998年的长江洪灾引起国际社会对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问题的关注,而云南是上游省份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一部分国际和国内非政府组织开始在云南生根发芽,云南非政府组织数量和规模均不断上升;第三阶段,2007年,云南的政府部门承诺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开展更深层次的互动合作,非政府组织更是频频出现在云南省的官方场合。
境外非政府组织广泛涉及慈善、扶贫、赈灾、环保、卫生、教育、禁毒等诸多公益领域。
之所以发展迅速,得益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云南省特殊的省情,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26个民族保留着各自传统的生活方式,语言和民俗风情的多样性,为那些致力文化保护的国际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工作空间。
这些少数民族大多分布于边远的山脉深处,有的村寨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从而成为扶贫类非政府组织重点帮扶的区域。
其次是,云南省政府和人民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与合作。
再次,云南的地域极为复杂,北部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和南部茂盛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并存,西部是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地区。
从高到低,沿海拔垂直分布着全国最多的植物种类,包括众多的濒危物种。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毗邻东南亚的地利之便,使云南成为环保类和生态类非政府组织最先入驻的地区。
最后,云南省贩毒犯罪活动较多,吸毒人数不断增加,也引起境外非政府组织关注。
加强非政府组织管控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加强非政府组织管控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f187175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6.png)
加强非政府组织管控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们在推动人权保障、环境保护、医疗救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一些非政府组织的不当行为频频曝光,引发了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管控的关注。
要加强非政府组织管控,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监管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一些外部势力利用非政府组织进行渗透和破坏,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执法力度、规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等方式,有效控制非政府组织的行为,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很多非政府组织在开展活动时涉及资金来源、活动内容、人员组成等重要信息,如果这些信息缺乏透明度,就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非政府组织应当加强对外信息披露,确保其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损害国家利益和安全。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和沟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应当积极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促进双方的良性互动。
这样可以有效监督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及时进行风险防范和处理,保障国家安全。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和自律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非政府组织在进行活动时,应当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做到言行一致,尊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应当建立健全的自律机制,对组织内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活动合法合规。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管控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非政府组织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促进合作和沟通,强化社会责任和自律,共同确保非政府组织健康有序地开展活动,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非政府组织本身也应当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遵守法律法规,不做损害国家安全的事情。
非政府组织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非政府组织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18d49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9.png)
非政府组织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内容摘要:中国今天的发展面临众多问题,改革需要新的突破口,社会领域呼唤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政治参与;更能有效地实现社会的自律。
关键字:非政府组织意义政治参与自律一、中国的改革需要寻找新的出路社会领域呼吁非政府组织肇始于1978年底的中改革开放,是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的伟大历史变革,这场变革已经深刻涤荡了我国体制、文化、道德、精神等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开始出现:其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一次证明了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经济运作方式,但是效率并不是我们的唯一追求,市场竞争提高了效率,但是市场所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以及市场竞争的失败者毕竟不能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被社会所抛弃,这是市场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直接危及社会安定和秩序的问题。
故而下岗失业、贫富差距、绝对贫困、保障不足等社会矛盾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其二,市场经济需要新的规则,虽然这个新的规则我们大体上可以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但是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规则的制定如法律条文的完善和国际惯例的引入并不难,而若没有普遍的价值认同和道德自律,再严密的法律,再严格的执法,都如同一间美丽的工艺品一样,漂亮而不实用。
故而社会上出现的信仰危机、信用危机、诚信危机、道德危机在深刻的考验着人们的心灵底线;其三,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权力格局上,明显出现了一个“真空地段”,上述问题往往既不是市场本身的过错,也不应完全归因于政府的政策“失当”。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处在中国二十余间的改革忽视了社会领域——一个与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具有同等地位的重要领域。
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改革必须要与社会领域的改革相配套,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虽然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追求的目标,但是现代化的含义却是复合型的,它既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同时也包括国家的民主化、社会的城市化和个人价值观的理性化。
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d092e5b7cd184254b353576.png)
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李晓宇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24期摘要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迅猛发展,在社会多个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不完善、现行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等问题不断冲击着非政府组织,使其暴露出诸多问题,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
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匈牙利等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经验,提出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路径: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施行阳光财务制度、树立非政府组织品牌形象以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社会治理公民参与作者简介:李晓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与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D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8-148-02近年来,组织内部腐败、官僚作风盛行、效率低下等使非政府组织公信力下降,2011年“郭美美事件”让中国公民对公益事业的热情降至冰点,而4·20雅安地震后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态度让我们更意识到非政府组织公信力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借鉴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打造我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已成为时代呼唤。
一、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实践(一)美国联合基金会公信力重建美国联合基金会是全美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每年捐款超过300亿,有1400个分会,员工将近11万人。
由于前总裁生活奢侈腐败使联合基金会捐款骤降,部分分会誓与总会划清界线。
1992年,赵小兰接手美国联合慈善基金会。
她认为,基金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赵小兰在4个月中先后访问了35个地方分会,与6500多位义工进行了谈话。
在掌握基金会现状与弊端后,她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赵小兰强调要团结一致,节省开支,全力推行筹款运动。
她从自身做起缩减开支,年薪仅是前任一半;基金总会员工也由275人减到187人。
由于赵小兰以身作则,原来退出基金会的5个分会又重新加入。
政治社会学论文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运行现状及管理对策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为视角
![政治社会学论文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运行现状及管理对策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为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c2e030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e.png)
政治社会学论文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运行现状及管理对策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为视角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运行现状及管理对策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为视角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境外非政府组织(Foreig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简称FNGOs)在各国的活动日益增多,包括在中国。
然而,FNGOs的运行现状及其对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视角出发,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一、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运行现状全球化的推动下,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和影响力逐渐增加。
这些组织在中国开展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人道主义援助、环境保护、教育交流等。
一方面,境外非政府组织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目的不够透明。
在一些FNGOs背后,可能存在着政治、经济或其他目的。
这些组织利用其非政府的身份,在中国进行活动时可能影响国家政治安全。
其次,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范围和方式受到限制。
由于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对FNGOs的活动进行了一定的管理和限制。
一些FNGOs在中国的活动遭到监管部门的限制,无法自由开展工作。
这既是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也是对FNGOs负责任的表现。
最后,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本土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这导致一些FNGOs的援助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与监管。
二、管理对策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为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应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推动其健康有序地运行。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有关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明确FNGOs在中国的活动范围、方式和责任。
加强了解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注册和审批程序,建立监管机构,加强对其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其次,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
政府部门、境外非政府组织和中国本土组织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沟通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宣传片观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宣传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86b293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宣传
片观后感
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宣传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交往与合作增多,境外非政府组织来我国境内开展公益活动日趋频繁,既带来了项目、资金,更带来了多元理念、先进技术和有益经验,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规范、引导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境内的活动,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交流与合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
此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为切实保护境外非政府组织合法权益,规范和引导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一位公民都需要积极提高国家安全法治意识,努力维护国家安全,不断增强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
让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境外非政府组织相关文章
![境外非政府组织相关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8d31363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d.png)
境外非政府组织相关文章根据201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办法》,境外非政府组织是指在境外合法成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智库机构等非营利、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国务院公安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的登记管理机关。
改革开放以来,境外非政府组织从资助学术研究、捐资助学、无偿扶贫等方面入手在我国境内开展活动,不仅带动了国际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入,对于促进本土非政府组织向正规化和国际化发展,以有效协调社会关系、维护民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其中一些具有政治背景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所进行的渗透活动,也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了胁和挑战。
一、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境内主要活动情况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大陆的活动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扶贫开发、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文化、教育、残疾人服务、儿童福利、灾后重建及救助、健康、艾滋病防治,法律和政府治理、小额贷、公告政策研究、社会福利、水资源保护等等,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二)儿童福利救助与权益保护。
针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突出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流动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弃婴的抚养与教育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法律援助等,许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开展了儿童福利活动。
英国儿童救助儿童会(Se the Children)是该领域最积极、最活跃的境外非政府组织。
该会于1995年9月在中国昆明设立总办事处。
在活动中,他们通过典型示范和知识传播等方式,将国际非政府组织中流行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模式等引入贫困地区,并且通过与妇联等部门合作,在我国各地举办《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培训班,开展各式各样的项目,推动民众树立维护儿童权益的观念。
二、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境内主要渗透活动情况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活动的数千家境外非政府组织中,有政治渗透背景的约数百家,如曾经在东欧剧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国际共和研究所、卡特中心等组织已经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进入我国活动,利用文化交流、捐资助学、项目培训等手段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以各种名义搜集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情报,通过插手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以扶持弱势群体为名,抓住下岗工人、农民失地、城市拆迁、退役军人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插手利用民间维权及群体性事件,挑动民众同党和政府的对立情绪,诋毁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带来一定程度的胁和危害。
外国非营利组织对我国的启示
![外国非营利组织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66ae47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e.png)
目录摘要 (2)1.国外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 (2)1.1、美国的非营利组织 (2)1.2 英国的非营利组织 (3)2.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4)3.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3.1 我国非营利组织能力的不足 (5)3.1.1缺乏自治能力 (5)3.1.2 资金来源不足 (5)3.1.3 组织缺乏公信力 (5)3.2国家政策,法规的不健全 (6)4.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4.1政治法律制度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6)4.2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7)4.3 必须建立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提高自身公信力 (8)5.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外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摘要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包括社区建设、地方自治、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等区域性公共事务,还包括积极参与国际决策,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1]。
可见,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治理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幸福工程等知名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在我国社会,非营利组织正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蓬勃地发展着,其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认识到,与我国社会的转型需求不相协调的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局限和不足。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必造成影响。
因此,本文从国外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出发,对比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从中得到启示,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字:外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我国非营利组织启示1.国外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1.1、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美国的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教育、培训、咨询、扶贫救济等各类服务在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方面举足轻重,是美国社会中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18f5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e.png)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在当今社会,非政府组织(NGO)在社会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常是由民间团体组织,旨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从环境保护到健康教育,从灾后救援到儿童福利。
本文将探讨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并着重强调其历史贡献、专业能力以及与政府的合作关系。
首先,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可以追朔到很久以前。
在历史上,一些非政府组织扮演着救济困境和弱势群体的角色。
例如,红十字会作为全球最著名的非政府组织之一,致力于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服务,减轻战争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
同样,无国界医生也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他们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改善健康状况。
这些组织的成立和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更美好的未来,并且提醒我们,公共福利不只取决于政府的努力,也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
其次,非政府组织的专业能力对于社会服务的提供也至关重要。
相比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通常更加灵活和高效,他们能够快速反应,并从事一些政府无法涵盖的工作。
例如,当灾情发生时,救援组织能够迅速组织志愿者和救援队伍,为灾区的人们提供紧急救助。
此外,非政府组织还致力于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如心理咨询、职业培训等。
这些服务有助于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并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
然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并不仅限于他们的专业能力。
与政府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也是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共同目标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方式。
政府往往需要依靠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和社区网络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
同时,政府机构也能够为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加强他们在社会服务中的效能。
例如,当地政府与关注妇女权益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反家暴的宣传活动和提供庇护所等服务。
这种配合使得非政府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培养和发展志愿者得到体现。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6d0aa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9.png)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聚焦于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并探讨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非政府组织的定义与作用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是指由公民自愿组成,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
与政府和企业不同,非政府组织通常以促进社会公益、维护社会正义和促进社会进步为宗旨。
它们的独立性使得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中能够发挥一种独有的作用。
首先,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一种平衡力量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通常以盈利为首要目标,而政府则注重社会整体利益。
而非政府组织则扮演着在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平衡、推动社会公正的角色。
它们关注一些被边缘化群体的权益,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市场经济因此而导致的失衡情况。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中起到了一种监督的作用。
作为公民社会的一部分,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和企业行为进行监督,推动其合法合规运营。
它们通过调研、咨询、舆论引导等手段,提供独立监督的声音,促使政府和企业遵循法律、道德和公共利益进行运作。
这种监督作用有助于减少贪污腐败、维护公共利益,使社会经济更加规范和有序。
最后,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还表现在它们推动社会创新与变革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纯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
非政府组织以其灵活机动、专业性强的特点,成为了推动社会创新和变革的重要力量。
它们关注一些社会问题,积极开展各种实践与创新,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
二、非政府组织的影响与挑战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作用广受欢迎,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可能受到政治力量的干扰。
一些非政府组织可能会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从而导致它们失去独立性和公正性。
政府可能对其进行频繁的检查和限制,限制其发声和干预能力。
国外非政府组织主要功能对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启示
![国外非政府组织主要功能对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4697a6dddccda38376baf52.png)
( 三 )在影响社会和谐 稳定方面
1 . 化解群体 - 眭事件 。市 场经济 条件
( 一 )在服务和 改善 民生方面
1 . 解 决社会就 业 。提 供就 业服务 ,
; 经济通 过市 场对 资源进 行优 化配 置 ,但
在 某些 领域 ,单 纯的市 场机 制并 不能 实 下 ,不 同利 益群 体产 生不 同利益 诉 求 ,
行 价值 观的 传播 ,对 转型期 国家的社 会 的普 遍 做法 。 “ 9-1 1 ”事 件后 短短 三
稳 定也 形成 威胁 。近 年来 ,国外 非政 府 个月 内 ,美 国社会 共筹得 1 . 5 万亿 美元捐 非 政 府 组 织 联 系 基 层 民 众 比 较 紧 密 , 组 织 的功能 出现 一些 新 的变化 ,对 公共 : 款 ,其中5 7 %的捐款是 由不同NGO筹集 : 对政 治 走向和 民众 呼声 感受较 深 ,在政 政 策 的介入 加深 ,与 政府 的合作 加强 , 的 。在发 展 中国 家甚 至不 发达 国 家 ,非 府政 策 的制定 和执行 过程 中敏 感度 高 ,
政 府 组 织 即 时 收 集 社 会 问 题 ,提 出 处 理
同传媒 的融 合加 速 ,对外合 作与 交流 增 政府 组 织在 巨灾救助 和 公共 危机 管理 中 是政 府施 政 的有效 监督 者 。在 德 国 ,非 多 ,利 用现 代信 息技 术更 加 自觉 。新形 的作用 同样显而易见。
2 . 对公 共管理 产生重 要影 响。政府 ; 的集体 意识 。加之 社会 组织 遵循守 望相
干德 国服 务就 业的 2 O % ,公共 部 门就业 ; 是社 会 管理 的重要 主体 ,但 社会管 理何 助 、 同舟共 济的精 神 ,有利 于消 融市 场 的5 7 %。 以色列 非政 府组 织在 卫生 、教 其 复杂 ,任何 政府 不可 能也 不必要 对一 经济对 人 际关 系的损 害 ,提 高 公众对 社
境外非政府组织学习心得
![境外非政府组织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00a8ce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7.png)
在没有上非政府组织管理这门课之前,我对它的了解是“又是管理科目的”,不愧我们是管理系的。
当初选课的时候了解到这是一门限选课,而学校的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限选要修满32.5个学分。
所以想反正有限选就先选吧,早点修满早点超生。
再后来还从同学那里了解到这是一门考查课,不用考试的。
于是就更坚定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反正不用考试的就可以轻松很多了。
于是,我就带着轻松的心情上了第一堂课。
上完了第一次课,我就想:还真没选错课!首先,老师的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很强,会给我们举很多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又博学又有思想,讲课的条理也很清晰,这是日后吸引我继续来上课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很多时候,老师讲的例子我们都了解,但不是很深入。
通过老师的分析、讲解,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例子(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同时又结合了书本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的记住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个人感觉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仅课堂不会很枯燥,同学又能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比起那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实在好太多了。
在上了这门课之后,我还发现非政府组织管理并非我起初理解的那样,它的应用具有广泛性,现代社会的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很活跃,完成了很多政府组织无法完成或是不可能完成的重大事件,可以说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了。
而在没上这门课之前,很多的事情我都是不了解的,也并不知道非政府组织在当代社会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
以前听说的很多大的事件,一直都不知道是非政府组织的功劳,也不知道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已经很普遍,各色各样的非政府组织,只不过不同的国家其称呼,其形式等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因此,我觉得了解一些非政府组织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每个星期课,我都不容错过。
其次,老师会给我们放一些非政府组织活动或是与非政府组织管理相关的视频,这也使得非政府组织的课堂不至于会那么的枯燥、乏味,增添了乐趣,也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
也正是在这些视频中,我学到了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形式等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外非政府组织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新华网上海7月26日电(记者邹伟、黄安琪)“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欢迎和支持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开展友好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做好境外非政府组织服务管理工作,努力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更好的环境和保障。
”
7月25日,在中国对外开放前沿城市上海,面对众多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美国、英国、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如是说。
这是中国政府对境外非政府组织问题的最新表态,也向外界释放出更加积极、开放和包容的信号。
人们有理由相信,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国,将为境外非政府组织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境外非政府组织对中国的积极贡献有目共睹
就在几天前,8岁的小昕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了心脏手术。
连日来,看到孩子恢复良好,小昕的父母不禁喜极而泣。
“非常感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挽救了我儿子的生命。
”小昕的父亲蒙先生说。
不久前小昕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于这个来自贵州黔南州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老家医疗条件有限,我们得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治疗小儿先心病是全国最先进的,就不远千里带孩子来求医。
手术很成功,谢天谢地!”蒙先生说。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上海市政府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的合作建设项目。
自1998年建成以来,该中心的小儿先心病手术成功率超过97%、小儿白血病五年无病存活率超过85%,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数以万计的中国孩子在这里重获新生。
“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在世界各地实施健康教育培训以及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以达成健康关爱事业持续性的发展。
”已在中国工作15年的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总监徐丽华告诉记者。
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总监徐丽华在座谈会上发言。
盛一鸣摄
据介绍,该基金会在中国的合作项目遍及所有省区市,涵盖医疗设备捐助、重点学科研究、医护人员培训等各方面,致力于传播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服务,从而造福广大中国患者。
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是活跃在中国的众多境外非政府组织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数以千计的境外非政府组织进入中国,发挥其理念、人才、管理、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各领域开展合作,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发挥了非常好的桥梁作用。
”英国英中贸易协会上海代表处业务顾问西蒙·斯图尔特说,成立60多年来,英中贸易协会已在中国设立13个办公室,
促成了英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推动两国企业的合作,为双方创造更多机会;也进一步促进了中英两国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
在友好交流合作中互利共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存奎指出,在长期友好交流与合作中,境外非政府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中国科技、民生、公益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这些境外非政府组织也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增长和发展。
据徐丽华介绍,中国如今已是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在全世界的第二大项目区。
中国区的巨大成功扩大了基金会在全球的影响力,成为在更多国家开展项目的范例。
例如,中国的一些模式和经验正在被复制到南非,以帮助当地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自1999年成立以来,短短六年间,香港沪港青年交流促进会的会员数量从最初的10多个发展到200多个,并打造出“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沪港明日领袖实习计划”等品牌项目。
“特别是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从去年开始台北的青年精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这个活动已经成为两岸四地最具影响力的青年经济论坛之一。
”香港沪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李可庄说。
李可庄表示,该会的发展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沪港明日领袖实习计划”一开始只有1所香港高校的35名学生参加,上海14家企业提供实习岗位;今年4所香港高校的140名学生来到上海,在43家企业进行为期6到8周的实习和生活体验。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交流,加深下一代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
”李可庄说,许多香港学生到上海实习、生活之后,感受更加深刻,对祖国的繁荣发展道路更加认同,对自己未来在内地发展也有了更多考虑。
在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努力之下,更多的相关方在更大的程度上、更广的范围内实现了互利共赢。
德国工商大会大中华区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鲍明莉在座谈会上发言。
盛一鸣摄“目前,在中国投资的德国企业已经达到2600多家。
”德国工商大会大中华区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鲍明莉介绍,“其中大多数企业在华都取得了稳定的增长,打算在华扩大投资的德国企业所占比例也保持同步增长。
”
成绩单背后,德国工商大会功不可没。
作为德国工商总会全球驻外机构的一部分,德国工商大会已在大中华区设立5个代表处。
藉此,德国商界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推动德国企业在华以及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发展和成长。
用法治护航美好发展前景
绘制全面依法治国蓝图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引导和监督其依法开展活动。
目前,备受关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正在制定之中。
根据草案二审稿,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开展活动受法律保护,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为境外非政府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引、活动便利、税收优惠等,并对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给予表彰。
“这体现了中国高度重视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的服务管理工作。
”王存奎指出,该法律的出台将有利于积极适应境外非政府组织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引导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依法、有序开展活动,切实保障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合法权益,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美国全球联合之路大中华区主管陈熙对此深表认同:“我们与中国慈善机构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的经验就是坚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以合作组织为主导开展活动,各相关方依法对社会事务作出贡献。
”
然而,美、英、德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表达了对这部法律出台的忧虑,认为可能会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造成限制和影响;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对此进行了回应:“中国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不因这部法的制定而改变,这一点上中国是坚定不移的。
中国走向法治的目标不会改变,制定这部法恰恰是中国加强法治的一个重要步骤。
”
徐显明进一步指出:“在制定这部法律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思路贯穿始终,就是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开展活动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
”
多位专家指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活动也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同世界各国一样,中国不会允许任何组织、任何人员从事或支持有损于国家安全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情。
“中国是法治国家,将依法引导和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依法保障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合法权益。
希望境外非政府组织深入了解中国国情,自觉遵守中国法律,根据本组织的章程和宗旨,依法、规范、有序地开展活动。
”郭声琨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