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基本推翻了北洋 军阀的反动统治, 实现了国家的形 式统一
中国共产党由幼 稚走向成熟,为 中国革命保存了 有生力量
一百多年来中国
正面战场抗战、日本无条件投降,
人民反帝斗争的
抗日战争 敌后根据地的 抗日战争取得最
第一次完全胜利,
抗战
后胜利
提高了国际地位
新民主主
标志着中国半殖
义革命
重庆谈判和重
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
统治和外国侵略
天京→军事全盛 力联合镇压及自
运动
势力;是农民战
→后期战争 身局限性而失败
旧民主主
争最高峰
义革命
武昌起义、成立 由于帝国主义、 推翻了清王朝及
中华民国、颁布 封建主义的破坏 封建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 及资产阶级的局 使民主共和观念
约法》
限性而失败
深入人心
由于帝国主义的 破坏、国民党反 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北伐 动势力的叛变及 运动 战争 中共右倾错误, 新民主主 国民革命失败 义革命 毛泽东创立“工 建立了中华苏维 国共十年 农武装割据”思 埃共和国,中共 对峙 想、红军长征 实现了战略转移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解析 答案
高分策略指导 ——表述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表述型选择题包括肯定型选择题和否定型选择题。肯定型选择题题 干中常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是”“表现在”“反 映出”等提示语。否定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 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性词语,如“错 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 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史实的 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到4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到4单元复习课件

5.英美两国政体有何异同?(不同点)
国家政体 国家元首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
总统 选举产生 任期制 有
国王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的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世袭 终身制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政府的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
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立内阁 明成祖正式设
清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宰相制和内阁制有何区别?
宰相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任免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要经皇帝及大臣 直接由皇帝意愿 商议 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选民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政治上: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 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历史 的进步。 2、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政治保障,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
3、对世界的影响: 提供了一种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发展的范例。
6.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
中国 国体 政体
重点:掌握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及其 对罗马政权统治的维系作用。 难点:认识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现实价值。
概念 发展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十二铜表法》罗 马 法过程
万民法:《民法大全》 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对罗马的作用 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局限 (实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 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体现的原则:
联邦制原则:中央权利很大。各州保留了较大 的自主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互相制约,中央与地方分权。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都由民选产生。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7《解放战争》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7《解放战争》ppt课件

②成果:国共双方签署《 双十协定 》。内容: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③不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 合法地位 问题未达成协 议。 (2)政治协商会议 ①1946年初,在重庆 召开。 ②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 毁。
2.爆发 (1)全面进攻 ①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 中原解放区 爆发。 ②解放军采取 运动战 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③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 重点 进攻。 (2)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对 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实行 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粉碎。 ,全面内战
三、问题思考 1. 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选择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方向? 提示: (1)该地区国民党兵力空虚,因为当时国民党军队
正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兵力分散在东西两头,中原就成了国 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 (2)该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进军中原,就可以东慑南京、 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迫使其山 东、陕北部队回援;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
学思之窗 (教材P79 思考题提示)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提示:(1)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广大 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2)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使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 后方基地。
知识纲要
预习作业 一、总结提炼 1.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 和平 战。 2. 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 要求,发动了内
[答案]
A
考向2 从民心向背考查解放战争的结果 [2012· 四川高考]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 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 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 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 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 “上层人物” ( )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1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1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一、近代列强侵华19世纪中期,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

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列强掀起了新一轮的侵华战争,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实现其“大陆政策”而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日本的侵华战争持续了十四年之久,最终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明显呈现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曾领导了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但是由于阶级局限性,他们领导的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1.19世纪中期(1)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

19世纪,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取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疯狂对外侵略。

(2)以英国为主要侵华角色。

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逐渐打开中国的大门,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19世纪末20世纪初(1)以资本输出为主要目的。

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并迅速发展。

在它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资本输出的场所,展开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2)侵华的角色、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19世纪后半期,日本逐渐成为侵华的主要角色,它通过甲午中日战争获得了大量权益。

就侵略战争的规模来看,无论是甲午中日战争,还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远远超出了19世纪中期的两次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 分 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2分)材料三认 。( 为太平天国是片面的反满斗争。( 。(2分 为太平天国是片面的反满斗争。( 分) • (2)从探索近代救国救民道路的角度肯 定的。 分 定的。 (2分) • (3)从赞扬到否定。( 分) 太平天国刚 从赞扬到否定。( 。(2分 开始时候,马克思对其了解很少, 开始时候,马克思对其了解很少,从反对 封建主义的角度赞扬中国革命;( ;(1分 封建主义的角度赞扬中国革命;( 分) 随 着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走向失败, 着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走向失败,马克思对 其进行深刻分析, 其进行深刻分析,客观地总结出太平天国 失败的原因。( 。(1分 失败的原因。( 分) 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历 史研究态度。( 。(2分 史研究态度。( 分
4、(2011年重庆卷·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 、(2011年重庆卷 18 一百年前, 2011年重庆卷 18) 出的民族、民权、 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 人奋斗的纲领。 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 思想的是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涤两百六十年之膻腥,复四千年之祖国” D、“涤两百六十年之膻腥,复四千年之祖国”
近代中国反侵略、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 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 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4)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 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5)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 变革的影响。 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6)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 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政治的目的:巩固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二、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注释: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重点、难点)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4单元

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4单元

➢关于民主革命: 时间:1840-1949年 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三、民主革命的分期:
鸦片
战争·
1840
农民阶级、资 产阶级领导
五四
运·动
1919
无产阶 级领导
新中国
1成9·4立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名称
性质 任务 领导 指导 结果 前途
• 比较新民主主义阶级革命思和想旧民主主义
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 ② 1912年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 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效 仿美国)。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效 仿英国)。
• 意义: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 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 度的进步意义(否定了皇权至上,肯定了主权 在民)
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发展,北伐胜利进军动 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⑥1937-1945年抗日
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 义侵略的完全胜利。⑦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的
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 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列举1840年以来的一个世纪里,列强侵华的主要史 实,并概述此期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侵华史实:①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②1856 -1860,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强 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美俄趁火打 劫,强迫清与其签订不平等条约,俄国强迫占中国北方大 片领土。③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 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④1900-190 1年,八国联军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府签订《辛丑 条约》。⑤1931年日本制造一系列侵华事件;193 7-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在华犯下 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

[课件]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

—— 邹容、陈天华、章炳麟
组织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兴中会 准备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中国同盟会
军事 准备
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皖浙起义、广 —— 州黄花岗起义
三、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
武汉三镇光复
湖北军政府成立 改号中华民国
各省独立,清政 府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 义为什么 会如此迅 速取得成 功?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
材料4: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 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 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 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根据材料4, 说明辛亥革命在 哪个方面对当时 中国社会产生变 化?
1广91州1年黄4花月岗27起日义,是黄辛兴亥等七革人十命发二之动烈前广士规州墓模起最义大,的即一黄次花起岗义起义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 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一览表
成立时间 1894 1904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1904 1906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份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界
留学生和学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阅读与思考:据材料分析,辛亥革 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经济工业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 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 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 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 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 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0张PPT)

●三、新旧杂陈的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第二组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年代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 数(家)
新投资 (万元)
平均增长(万 元)
1895-1900 104
17
2300
383.3
1901-1911 326
30
8620
783.7
1912-1919 470
60
9500
1187.5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 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 预。…… 十、总揽司法权……
成立皇族内阁(1911.5.1)
谢谢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 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 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 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
●三、新旧杂陈的中国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第三组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 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 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 帝制。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民国约法》(1914.5.1)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搅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 官员。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 军。 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 襄之。 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 徐世昌(汉)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6页)
2.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培养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洪秀全与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西征、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安庆保卫战、天京陷落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脉络,认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同时,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民族精神。此外,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农民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归纳
1.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强调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性质、历史地位和影响。
3.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它给我们的启示。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吗?它为什么会发生?它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3.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衔接。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的加剧、农民阶层的困境等,使学生了解运动的起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静宁县威戎中学王小弟
2018年11月22日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高一(3)班
七、教学过程
(三)推进新课
第一篇章风雷初现——新阶级、新觉醒
3.质疑探究:五四运动的“彻底性”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5分钟)
(3)巩固训练(2分钟)
第二篇章日出东方——新政党、新面貌
第三篇章合作革命——新高潮、新成长
2.合作探究: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4分钟)
九、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历史资料
材料(1)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 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 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 1913年0.35亿海关两白银增至1919年的1.08 亿海关两白银;同一时期,英国、法国、德 国等对华贸易额有较大下降。 材料(2)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 年~1918年日本对华贷款三倍于前,日本在华 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⑵国内: ①政治原因: 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 ②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 工人队伍壮大,为运动爆发奠定经济基础和阶 级基础。 ③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青年学生积极 开始爱国活动。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 义,先进分子普遍接受之。
中国同 盟会
辛 丑 条 约
慈禧太后、 光绪崩, 宣统登基 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
1902 1904 1903 1905 日俄 战争 1906
黄 花 岗 起 义
武 昌 起 义
中 华 民 国 建 立
1908 1907 三国 协约 最终 形成
1910
1912 1911
1901
1909
中 华 民 国 建 立
临 时 约 法
二次 革命
护国 运动
护法 运动
五四 运动
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美 加紧 争夺 中国
日本 独霸 中国
1919
巴黎 和会
日本 出兵 山东
五四 运动
中共 一大, 中共 成立
中共 二大
国民 党一 大, 中共 国共 三大 合作 开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课件(共20张PPT)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 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 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 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 。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战火再起
原因; 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打开中国市 场 过程: 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深半殖民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 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走入近代的 最初一步。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考: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 为什么说这场战争让中国走入了近代 的最初 一步?
第十课 鸦片战争
学习重点: 知道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
争的主要史实; 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
经济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经济
军事
船坚炮利
外交
殖民扩张
自给自足自然经 济
装备落后军备废弛 闭关锁国
天朝上国心态
综合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结论:先进的工业文明和落后 的农耕文明的差距
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和没落的 封建文明的差距
鸦片战争
2、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中国
呢绒、布匹 (很难卖出去 )
矛是盾中农国民历阶史级 的转折封点建主,义是与中人民国大近众 革任代命 务史反封和对建中本统国国治 民主革反侵命略的和开反封端建?
革命 农民阶级 性质 反封建斗争
民主革命
探究问题4: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 中国送来近代文明,促使中国走出落后的 “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社会,开始向近代工 业社会转化。鸦片战争带来的是中国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 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观点错误,但也有合理性
英国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3 辛亥革命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3 辛亥革命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武昌起义1.背景(1)《□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清政府相继推行“□2新政”和“□3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4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辛亥革命准备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2.酝酿(1)宣传民主革命思想①主要思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5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②中心:□6上海和日本的□7东京。

③代表人物:□8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

(2)创建领导机构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10兴中会。

12中国同盟会。

以孙中山提出的“□13驱除鞑虏,恢复②□11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华,□14创立民国,□15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机关刊物:《□16民报》,将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

性质:近代中国□17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军事准备①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18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②革命党人深入湖北□19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

3.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爆发□20保路运动起义,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湖北防务空虚。

23武汉三镇。

湖北4.爆发:□211911年10月10日,□22武昌城内新军起义,12日,占领□2411月下旬,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军政府成立。

□特别提醒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1)□11912年元旦,□2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3南京,以□4五色旗为国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馆界”成为列强侵略中 国的大本营。
丑 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驻兵; 使清朝腹地置于列强武装 侵略之下。
条 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的官吏,禁 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
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制。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 背景:前者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 期
• 社会主张:前者企图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学习 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 群众基础:前者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 者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深化理解: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社会三大变化
社会性质
战前 封建社会
战后 半殖民地半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
矛盾
本主义的矛盾
人民大众与封建主 义的矛盾
革命任务
农民反封建斗争
反侵略、反封建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
结论
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深化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释
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影响:
①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 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 洋务运动。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殖民地的,一半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 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内 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主权; 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 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 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自然灾害严重
2、主要经过:
① 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 国”;
② 定都:1853年,定都南京(天京),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 布《天朝田亩制度》。
4. 革命知识分子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 大力宣传。
5. 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1、成立同盟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2、目的:(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维护侵华利益
3、经过: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攻陷北京后,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司令部统治北京城。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容
影响
①赔款4.5亿两白银;
《 ②设立使馆界;
2、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1839年6月)
3、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3、经过: ①1840.6英舰驶进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②1841英扩大侵略战争,强占香港岛; ③1842.8 英舰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4、 《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割”: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协”: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
• 作用: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后者没能实施。 • 特点: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堪称第一个近代化的纲领。
辛亥革命的背景:
1.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应当推 翻。
2. 清末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主义民主革命准备 了一些物质条件。
3. 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⑵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 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3、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
• ⑴ 性质: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 • ⑵ 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揭开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 ⑶ 局限: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限,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
结果: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影响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 进一步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 屿澎湖列岛;
马 ②赔款:2亿两白银;
大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关 ③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条 ④特权: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5、反侵略事迹: ①在福建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 ②在江苏镇江,满族将领海龄与将士们浴血战斗,全部壮烈殉国。
6、影响: ①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灾难; ②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③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 留等特权。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3.客观上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4.为中国民族资产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⑦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的纲领
1、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
⑴ 内容: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平 均分配土地;建立产品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目的是建立“有田同 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⑵ 评价:
• 鸦片战争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
• 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中国殖民地程度大大加 深了。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完全形成。
3、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受武昌起义的鼓舞,全国十几个省相继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4、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中
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国旗为五色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定都南京。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背景: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需要以法律形式确保民主政体,巩固新生
① 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 结晶。
② 局限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 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空 想。
2、 《资政新篇》(洪仁玕、1859年)
⑴(内容:① 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 举。②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③ 文教上:开设新 式学堂等。
1、五四运动的背景和简要过程
①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 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③ 初步胜利: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 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 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夺清朝半壁江山,进入全盛。
④ 内讧:1856年,天京变乱,由 盛转衰。(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具体 表现:目光短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衰退,腐朽思想滋长, 争权夺利,缺乏大局意识,等等)
⑤ 1858—1864年,太平天国进入后期防御战。
⑥ 1959年,为振兴“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1、背景:
①18世纪中后期,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自然经济占主 导地位(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顺差,向中国走私 鸦片。
②英国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建立起来,中国成其下一个侵略目标。
③清朝统治统治下的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 国,危机四伏。
④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三)、中日甲午战争
• 1.原因: •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制定了大陆政策(根
本原因) • 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直接原因) • 2.经过 • 爆发:1894年8月丰岛海战 • 主要战役: • 平壤战役 • 黄海战役北洋舰队尚存,日军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主力。 • 辽东战役,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 •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三民主义” ① “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反帝); ② “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