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图集

合集下载

附图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pdf

附图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pdf
目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9 3.环境质量状况 ....................................................................................................... 31 4.评价适用标准 ....................................................................................................... 36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40 6.技改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49 7.环境影响分析 ....................................................................................................... 50 8.技改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69 9.结论与建议 ........................................................................................................... 84 附图: 附图 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 2.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及周边环境示意图 附图 3. 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4.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5. 丽水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规划图 附图 6. 监测点位分布图 附件: 附件 1. 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件 附件 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件 3.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附件 4. 建设项目用地红线图 附表: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最新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最新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一、规划目标到规划期末,合理配置各级公共体育设施,其中大型体育场馆设施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加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推进以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民健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学校建设形成体育学院、体育运动学校和少体校为骨干的三级体育教育体系。

围绕推动全民健身、提高竞技水平、发展体育产业三大任务,力争到2020年把我市建成省内体育强市,规划期中心城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达到人均1.2平方米,达到国家规范中限。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与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相一致,即2008-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8-2012年,远期为2013-2020年。

三、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与中心城市两个层次。

市域为温州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3个市辖区、6个县、2个县级市;中心城市主要包括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及瓯北片、七里片、洞头县,其中重点为3个区范围,其余地区以指导性为主。

四、体育设施千人指标预测及规模综合考虑,本规划提出中心城市2012年人均公共体育用地0.9平方米/人,2020年人均公共体育用地达到人均1.2平方米。

根据人口预测和千人床位数指标,中心城市共需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规模为192.8公顷,2008年到2012年需要增加83.3公顷,2013年到2020年需要增加109.5公顷。

五、规划布局1、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改建现体育中心为温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保留仰义高尔夫中心;改建原九山体育馆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温州市室内体育活动中心)、保留温州市奥林匹克射击中心;保留温州国际马术中心、新建温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鹿城区:新建七都体育公园、新建西洲体育公园、新建温州棋牌院(衔接中)。

瓯海区:新建瓯海体育公园、新建瓯海体育中心、瓯海区全民健身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龙湾区:扩建龙湾国际网球中心。

瓯北片:新建瓯北体育中心。

洞头片:新建洞头体育中心、洞头水上运动中心。

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文本乐清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 ...................................................... 1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 .......................... 5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 9 第四章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与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11第五章生态用地保护规划 ..................................................................... (13)第六章农用地保护规划 ............................................................................................................. 14第七章建设用地规划 ..................................................................... ............................................ 17 第八章节约集约用地规划 ..................................................................... .................................... 20 第九章土地整治规划 ..................................................................... ............................................ 23 第十章土地用途分区 ..................................................................... ............................................ 25 第十一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 ........................ 29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 ............................ 33 第十三章附则 ..................................................................... .. (35)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014调整完善版文本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围绕“建设美丽乐清,创建美好生活”的总体要求,围绕翁垟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创新用地模式,完善用地机制,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土地的集约和高效利用,以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章总则根据《中华⼈民共和国TRANBBS城市TRANBBS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件。

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含开发区)内的⼀切规划、TRANBBS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本规划。

规划期限:近期 2003~2007年中期 2008~2012年远期 2013—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本中粗体字条⽂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为,应依法进⾏查处。

本规划⾃浙江省⼈民政府批准之⽇起,由温州市⼈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章城市发展⽬标总⽬标:将温州建设成为国际性轻⼯城及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业、商贸、⾦融、港⼝、旅游城市,实施“⼀港三城”发展战略,加快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进⼀步加强⽣态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到规划期末国内⽣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接近国内⼀流⼤城市的相应⽔平。

形成具有现代化⽔平的温州都市区,到规划期末温州的城市化、⼯业化⽔平达到国内先进⽔平,确⽴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东的中⼼城市地位。

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形成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步向资源配置市场化、合理化,经济运⾏规范化、法制化⽅向发展。

形成现代化温州都市区基础设施的构架,到规划期末,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TRANBBS 交通、公⽤设施、环境保护、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民⽣活的需要。

形成以促进⼈的全⾯发展为核⼼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与⾃然和谐共存的⽣态环境,社会风⽓良好、公共秩序井然、⽣活环境优美为重要标志的城乡⽂明程度显著提⾼。

杨府山——七都岛分区规划说明书

杨府山——七都岛分区规划说明书

序言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温州人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自强不息,大胆探索,不断突破。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经过十五年的第一次创业,又经过五年的第二次创业,温州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按照市委、市政府二次创业的总体部署,温州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作,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批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相继竣工,一批优雅别致的城市住宅小区先后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的城市配套工程陆续落成,整个城市形象已经大为改观,现代化都市气息日益浓厚。

今年8月,根据国务院批复,温州市对全市实施了新一轮的辖区行政区划。

鹿城区新的行政区划将七都镇等若干乡、镇、居委会并入,使之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和社会经济基础。

鹿城区新的行政辖区面积294.0平方公里,是温州市发展最早、建成度最高的地区,是温州市多年来城市建设在探索中飞速发展的缩影。

随着该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膨胀,不断突破规划的控制规模,土地过度开发、道路拥挤、公共设施短缺、市政设施不堪负荷,已给城市的正常运转造成负面影响。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辐射浙南、闽北的区域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新温州的战略目标,城市建设的指导方针转向新区的集约开发及已建成区的整理工作。

与此同时,新一轮的温州市总体规划又将中心城区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对杨府山·七都岛片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这些新的情况,使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将发生重大变化。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编制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分区规划,需要尽快在分区规划这样一个中观层面上对杨府山·七都岛片区的整体发展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控制总量、疏解人口、缓解交通、完善配套,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水平,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温州城市发展的需求,并有效地指导下层次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此,温州市规划局于2001年9月下旬委托我院与温州市规划院合作编制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分区规划。

江山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报告资料

江山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报告资料

开展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完善城乡空间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的一项重要创新。

《江山市域总体规划》是政府综合协调全市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

江山市分别于1988年、1996年、2002年三度编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编制完成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进入21世纪,江山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区位交通格局有了极大的改变,江山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宏观层面的规划,为城乡建设提供发展蓝图和依据。

我市于2007年初开始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2007年9月《江山市域总体规划纲要》在衢州市范围内率先通过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审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与省国土厅、市国土局等土地部门多次沟通衔接,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两规衔接报告于2008年6月通过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审查。

为使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前瞻性,我市委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江山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对影响市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定位、空间体系、人口规模等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经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多次论证于2008年9月通过会审,该成果已被充分吸纳到市域总体规划方案之中。

2008年9月,江山市委组织四套班子及相关部门对《江山市域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会审,原则通过该方案。

2008年10月省建设厅组织专家组对规划方案进行全面的论证,会议认为规划方案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全面,提出的市域发展战略与空间开发、保护框架基本可行,建议修改完善后可以上报审查。

11月20日该规划已通过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审核。

规划范围:江山市行政管辖区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一、江山市总体定位江山市总体定位表述为:“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

其核心内涵包括:浙闽赣三省边际的“工业新城”:江山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新阶段,“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是江山市的重要发展战略,应立足于江山独特的区位与交通优势,扎实地做强、做优产业,大力拓展外源性产业和经济,以转型提升为主线、平台建设为载体、项目投入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4+X”产业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富有江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建设三省边际的新兴工业城市。

基于MAPGIS的县级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建设

基于MAPGIS的县级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建设

基于MAPGIS的县级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建设摘要: 以浙江省龙湾区为例,探讨了基于mapgis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的建设,对其中基础数据提取、成果数据提取和成果图件编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说明。

关键词: 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 mapgis; 龙湾区abstract: taking zhejiang longwan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mapgis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basic farmland demarcated, expound which basis data extraction, data extraction and outcome mapping technology in detail.key words: basic farmland demarcated database; mapgis; longwan area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引言按照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据法定程序确定的特殊保护区域。

笔者尝试借鉴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的方法,结合龙湾区基本农田划区定界的具体情况,探讨基于mapgis的县级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的建设。

1 龙湾区概况龙湾区是浙江省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位于瓯江入海口南岸,地理位置在东经 120 ° 42 ′- 120 ° 51 ′和北纬 27 °54 ′- 28 ° 1 ′之间。

东朝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二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

龙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街道划分

街道划分

北城街道北城街道位于永嘉县南部,楠溪江西岸,中部山脉将辖区分为两片,北有山区,有下寮溪向北注入楠溪江,南部为溪流谷底,路口溪发源于北境师姑尖向南在浦东驻入楠溪江。

辖区东临沙头镇,南临东城街道、西临南城街道、桥下镇,北临大若岩镇,街道总面积为66.2平方公里(为粗算数),街道办事处设街道办事处驻嘉宁街123号(原永嘉电大校区)。

北城街道明清时期分属永宁乡三十八都、三十九都、清通乡四十一都;民国后期分属沙头区水碓湾乡(后改称上塘乡)、龙溪乡、泰石乡;解放建政时辖区归沙头区上塘乡、路口乡、泰石乡管辖;1958年永嘉县政府从温州城区迁址上塘(位于本辖区内);同年,推行公社化后,本辖区归属上塘人民公社、上塘镇;1961年分属上塘公社、路口公社、下寮公社;1984年归属上塘镇、路口乡、沙头区下寮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归属上塘镇、下寮乡管辖;2011年5月,在上塘镇县前路以北、永兴路以东的区域及原下寮乡行政区域内设立北城街道办事处,取位居永嘉县城北部之意。

调整后的区域下辖2个社区即城北社区、城中社区。

42个行政村即后村、中村、三元堂、横溪、水碓塆、下塆、云加山、东山下、朱岙、牛角门、路口、杭廓、柯师塆、阮家山、岭后、中埄、马兰坦、岭山、山节、金元埄、十二盘、上庵、江北田、枫树下、阮家埄、李家坑、下庵、大亨、塘山、底寮、外寮、前坪、八里、芬益、中心、芬星、朱寮、陈下山、江山、山平、银场、江坑。

辖区为永嘉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境内内有永嘉人民医院、永嘉县疾控中心、上塘中学、城关中学等文教卫生机构,云加山南麓有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址,柯师塆村有南宋潘希圣墓。

东城街道东城街道位于永嘉县南部,辖区横跨楠溪江,东片为山区、谷地。

有陡门溪向西在溪头注入楠溪江,西片北靠绿嶂山,南有绿嶂冲积平原。

223省道通过境内、诸永高速在峙口设有出口,交通便利。

辖区东邻乐清市、南临乌牛街道、三江街道、南城街道、西临北城街道、北接沙头镇。

永嘉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永嘉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永嘉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一章规划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统领土地利用全局,突出四个主题:1、突出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围绕守住耕地红线,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努力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2、突出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把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3、突出重点保障和空间布局优化根据本县的特点,着力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土地利用问题,突出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4、突出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切实加强国土综合整治。

以土地整理复垦、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为重点,统筹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不断提高土地生态功能和保育水平。

第2条规划任务根据《永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结合永嘉县中心城区自然经济条件,落实上级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确定各行政村土地利用的调控指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划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重点安排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用地保护、城镇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划定土地用途区并制订相应的管制规则,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第3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相关规划和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 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 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 5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 28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 32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 1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式(试行)>、<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式(试行)>和<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审定办法>的通知》(浙土资办[2009] 96号);《浙江省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关于下达全省各市、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温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永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永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上塘镇、瓯北镇村庄规划;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2)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依据 (2)三、规划原则 (2)四、规划期限 (2)五、规划范围 (3)六、规划目标 (3)第二部分村庄概况 (4)一、村庄位置 (4)二、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 (4)四、社会经济状况 (4)五、土地利用和建筑现状 (4)六、现状配套设施 (5)七、现状人居环境 (5)八、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6)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6)第三部分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7)一、村庄发展条件分析 (7)二、规划规模 (7)1.1 人口规模 (7)1.2 用地规模 (7)三、规划布局 (7)四、用地规划 (8)4.1居住建筑用地规划 (8)4.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4.3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8)4.4公用工程设施用地规划规划 (8)4.5绿地、水域用地规划 (8)4.6规划指标 (8)五、空间景观规划 (8)六、村庄整治规划 (9)6.1村庄整治规划思路 (9)6.2村庄整治规划 (9)第四部分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5)第一部分总则一、规划背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根据中共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总体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步伐”的和谐秀美乡村。

为响应省政府号召,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适应鄱阳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新一轮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根据鄱阳县人民政府关于秀美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按照《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田畈街镇人民政府特委托我院承担以下村庄环境整治编制工作。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3.《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4.《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5.《村庄整治技术导则》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2000〕36号7.《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导则》8.《江西省村镇建房规划审批办法》9.《田畈街镇总体规划》10.江西省有关村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11.田畈街镇、松林村历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及与规划相关的其它数据三、规划原则1、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及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2、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确定整治项目和时序,分步实施的原则;3、涉及生命财产安全与生产、生活最急需的整治项目优先开展的原则;4、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5、严格保护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具体整治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的原则。

关于瓯北高级中学的情况说明

关于瓯北高级中学的情况说明

关于瓯北高级中学的情况说明一、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举措。

当前,我市正在全力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和“百项千亿”工程计划,正在加快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能否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能否完成我们的各项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高中阶段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桥梁,也是整个教育的“瓶颈”。

过去,由于我市高中学校的数量、规模有限,结果初中毕业生升学压力大,高考成绩也大大落后于浙北许多教育强市。

为了进一步快温州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中共温州市委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先后发布《关于加快温州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提出要按照“增加数量、扩大规模、调整布局(结构)、体制多元、分批实施”的原则,大力发展高中学校数量和规模,为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我市国民教育也在创新中快速发展,1997年-2004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54.23%提高到85.72%。

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从1.8万人增加到11.3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7%提高到28%。

2005年市直属又新增7所市级重点高中,使得全市省级重点高中达到29所、市级高中达到21所。

但是,与温州城区一江之隔的永嘉县的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水平与兄弟县(市、区)相比却差距明显。

2004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71.56%,其中的普通高中比例也仅占45.59%。

瓯北镇是温州市、永嘉县经济强镇,随着瓯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与城镇人口的快速积聚,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要在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中按4~5万人口规模设置一所高中。

瓯北现有的高中办学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为缓解瓯北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就学的压力,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加快永嘉全县高中教育发展,不断满足社会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在瓯北新建一所高级中学势在必行。

环评报告公示:温州臻顺阀门有限公司年产300吨球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评报告公示:温州臻顺阀门有限公司年产300吨球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温州臻顺阀门有限公司年产300吨球阀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温州臻顺阀门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湖南大自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十月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6)三、环境质量状况 (14)四、评价适用标准 (19)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4)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0)七、环境影响分析 (31)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4)九、结论与建议 (45)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监测点位图图附图3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周边四周环境关系图附图5永嘉县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6永嘉县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7永嘉县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8项目用地规划图附图9项目附近敏感点位图附件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附件2项目不动产权证附件3厂房租赁协议附件4项目废水处理协议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温州臻顺阀门有限公司年产300吨球阀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温州臻顺阀门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林总联系人林总通讯地址永嘉县瓯北街道三桥工业区联系电话*传真/邮编325000建设地点永嘉县瓯北街道三桥工业区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C3443阀门和旋塞制造建筑面积(平方米)338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1.1工程内容及规模1.1.1项目由来温州臻顺阀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阀门、自控设备、泵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现租用永嘉县曙光铸业有限公司位于永嘉县瓯北街道三桥工业区的已建闲置厂房(南侧车间1幢作为生产车间以及东南侧通道作为产品临时堆放处)进行建设生产,总租用面积为3380m2(其中南侧车间约为2730m2,东南侧通道为650m2),总投资2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0吨球阀的的生产规模。

永嘉概况

永嘉概况

永嘉概览永嘉“八山一水一分田”,县域面积2674.3平方公里,占温州全市的1/4,是浙江第四大县、全市第一大县,也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千年古县、浙江老革命根据地县。

全县户籍人口97.85万,下辖11个镇、7个街道、4个乡、903个行政村。

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色优势:一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上先有永嘉郡、后有温州府,永嘉建县已有1800多年,是温州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哲学史上有倡导务实弃虚、理财治国的“永嘉学派”,文学史上有著名的“永嘉四灵”,戏曲史上有“百戏之师”之称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嘉昆曲”。

二是改革创新敢为人先。

上个世纪永嘉有三件大事闪耀全国:①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诞生;②1956年,永嘉开创了全国包产到户之先河,比安徽凤阳小岗村早了22年;③改革开放初期,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小商品批发市场——“桥头钮扣市场”,是温州模式的最典型代表。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拥有国内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长的楠溪江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中上游常年保持在国家I、II类水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4%,是全国第28个、全省第1个中国长寿之乡。

四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永嘉与温州市区一江相隔、“九桥相连”,目前已经形成“三高一铁”对外大交通格局,是沪杭等地进入温州的“北大门”。

特别是已经开工建设的杭温高铁,在永嘉黄田和楠溪江两处设站,建成后直接推动永嘉和全温州真正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

五是产业集聚特色鲜明。

培育形成了泵阀、鞋服、教玩具、服装辅料等特色支柱产业,共有工业企业近8000多家,其中上市企业4家、数量居全市第二,拥有中国泵阀之乡、中国教玩具之都、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等9张国家级金名片,品牌实力位列全国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县前列,入选全省县(市、区)经济发展潜力30强,获评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六是在外永商实力雄厚。

永强分区说明书

永强分区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前提(一)规划背景《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确定,温州城市未来的主导发展方向为“向东拓展”,永强片是城市今后的主要发展建设用地、温州的城市次中心、现代化的“沿海新城”和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受温州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温州市永强片片规划》,以期进一步细化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永强片提出的基本思路与格局,指导城市新区的发展建设。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基准年为2000年,近期规划至2005年,远期规划至2020年。

(三)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西起茅竹岭和大罗山、北含灵昆岛、东抵海岸边、南至梅头镇,陆域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左右。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5)温州市有关经济发展计划和相关规划(五)规划原则1)贯彻和细化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基本思路与格局,对各项用地和设施做进一步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2)疏解老城职能,建设城市新区,节约土地资源。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自然景观资源,抑制有危害性的开发活动。

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

5)协调和安排开发建设的时序,增加实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第二章区域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永强片位于温州城区东部、龙湾区境内,西起茅竹岭和大罗山东缘,北含灵昆岛、与乐清市为界,东抵海岸边,南至梅头镇、与瑞安市为邻。

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左右。

包括永中镇、龙湾镇、瑶溪镇、龙水镇、天河镇、沙城镇、灵昆镇和梅头镇。

(二)历史沿革温州市始建于东晋太守元年(公元323年),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素旷“东瓯名镇”,人才辈出,名胜古迹众多,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永强片宋置盐场称永嘉场,“永强”之名由“永场”演变而来。

明、清时,除今灵昆镇属玉环厅南乡二十都外,其余均属永嘉县华盖乡一、二、三、四都及膺符乡五都部分区域。

温州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

温州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

温州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滩涂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温州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2006 - 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东经120°00'~121°13',北纬27°06'~28°34’,北起乐清湾内跃进水闸,南至浙闽交界的苍南县虎头鼻之间沿海理论深度基准面以上及瓯江、飞云江等河口的滩涂。

分属乐清、永嘉、鹿城、龙湾、瑞安、平阳、苍南、洞头8个县(市、区)的围垦项目。

第三条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近期为2006~2010年;中期为2011~2020年;远期展望为2021~2050年。

第四条本《规划》是编制区域滩涂围垦活动、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的基本依据。

第五条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变更本《规划》。

确需对本《规划》的规划方案或规划工程措施做出重大变更的,必须经原审批机关审查批准。

第二章滩涂资源评价第六条滩涂资源动态变化。

温州沿岸年泥沙补充量约为2000~3000万吨。

温州市滩涂处于不断的淤涨状态,自然条件下岸滩平均每年向外淤涨10-20m,最大可达30-40m,岸滩宽而越缓。

经研究论证,我市滩涂有较强的再生性,且具有动态平衡的功能与规律。

第七条滩涂开发现状。

温州市沿海、沿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截止2005年底共围垦滩涂面积19.50万亩,其中乐清市5.95万亩,永嘉到0.32万亩,鹿城区0.48万亩,龙湾区5.10万亩,瑞安市2.73万亩,苍南县2.31万亩,平阳县0.65万亩,洞头县1.97万亩。

这些新增土地为缓解我市人多地少矛盾、实现土地动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八条滩涂资源。

全市理论深度基准面以上的滩涂资源面积为97.19万亩,其中海涂资源95.42万亩。

永嘉县城乡住房改造建设分类实施 暂行办法

永嘉县城乡住房改造建设分类实施 暂行办法

永嘉县城乡住房改造建设分类实施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推进我县城乡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节约集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永嘉县行政区域内的城乡住房改造建设。

第三条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城乡住房改造建设按照旧城旧村改造、联户拆建、个人建房、D级危房拆建等分四类实施。

第四条规划区内的城乡住房改造建设应按照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乡村规划实施。

未编制规划的村庄实施住房改造建设应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乡村规划。

第五条县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全县城乡住房改造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以及编制年度计划等工作。

第六条县发改、财政、住建、交通、水利、林业、审管、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和功能区、镇(街道)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做好城乡住房改造项目建设的指导、审批、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二章旧城旧村改造第七条东城、南城、北城、江北、东瓯5个街道的建成区,包括其他中心镇、街道经县政府批准已列入旧村改造和暂缓个人建房审批的范围(以下简称一类范围)内的住房改造建设,必须实施旧城旧村改造。

其用地规模、实施模式、补偿安置标准及优惠政策等按“四策合一”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联户拆建第八条8个街道和10个中心镇的城镇规划区(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一类范围除外)、以及农村新社区范围(以下简称二类范围)内的住房改造建设,原则上以一定规模的用地范围内的住户自愿联合,以多层住宅形式统一实施住房改建新建(以下简称联户拆建)。

沿江地区联户拆建项目用地规模原则不小于3亩,山区中心镇(包括沙头镇)联户拆建项目用地规模原则不小于1亩,如地形特殊和拆建项目相对独立的适当放宽。

二类范围内确因条件限制近期无法实施联户拆建的,可申请个人建房,但建设规模原则上不超过原房建筑面积、或城镇规划区内以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超过60㎡/人执行(农村新社区内以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超过80㎡/人执行),住户成员认定以国土资源部门核准的成员为准,或按人口认定有关规定执行。

关于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的配套工程情况说明

关于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的配套工程情况说明

关于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的配套工程情况说明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已于2010年9月9日,取得本工程主线的《项目选址意见书》(浙规选审字第[2010]111号),因本项目选址涉及温州市区、永嘉县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永嘉境内的连接线、弃渣场、管理用房以及安置用地这四项还未办理其项目选址,根据本项目内容,申报办理关于本项目的连接线、弃渣场、管理用房以及安置用地的《项目选址意见书》。

一、建设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温州市是沿江发展的中心城市,目前过江交通主要依靠瓯江三桥(双向4车道),现状瓯江三桥的日均交通量已达到2.5万辆,并已趋于饱和。

诸永高速和绕城北线高速公路于去年相继通车建成通车,过江进路市中心的车辆大幅度增加,并逐年递增,如仅依靠现状通车将无法满足过江交通需求,将造成车辆严重拥堵,同时,永嘉县的41省道也难以承担诸永高速高速通车后带来的来往温州的交通压力,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的建设能有效缓解诸永公路建成后带来的交通压力,同时给瓯江两岸的联系增加一条新的快速过江通道,江对两岸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项目概况:目前随着本项目的推进和深入,设计方案深化相应明确拆迁安置地、管理用房用地、连接线用地、弃渣场用地。

本项目选址满足《永嘉县瓯北镇总体规划》(2007—2020)和《瓯北镇罗东片控制详细规划》、《瓯北黄田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永嘉县三江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布线要求。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连接线:LK0~LK0+360(永嘉县瓯北镇罗溪村) 面积26942m²;LK0+360~LK0+400 (永嘉县瓯北镇芦田村) 面积1282m²;LK0+400~ LK0+862 (永嘉县瓯北镇北岙村) 面积 9608m²;LK0+863~ LK1+052(永嘉县瓯北镇缪北村)面积 8794m²;弃渣场:永嘉县瓯北启灶村面积46715m²;管理用房:永嘉县瓯北罗东村面积 13334m²安置地用地:面积 94569m²;附表如下总用地规模20.1244公顷。

黄玉叶、浙江省人民政府、永嘉县桥下镇德盛社区居民委员会等行政批准二审行政判决书

黄玉叶、浙江省人民政府、永嘉县桥下镇德盛社区居民委员会等行政批准二审行政判决书

黄玉叶、浙江省人民政府、永嘉县桥下镇德盛社区居民委员会等行政批准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批准【审理法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1.30【案件字号】(2020)浙行终162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钱建军沈妙夏祖银【审理法官】钱建军沈妙夏祖银【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黄玉叶;浙江省人民政府;永嘉县桥下镇德盛社区居民委员会;永嘉县桥下镇外塆村经济合作社【当事人】黄玉叶浙江省人民政府永嘉县桥下镇德盛社区居民委员会永嘉县桥下镇外塆村经济合作社【当事人-个人】黄玉叶【当事人-公司】浙江省人民政府永嘉县桥下镇德盛社区居民委员会永嘉县桥下镇外塆村经济合作社【代理律师/律所】崔克海北京泰维律师事务所;叶建勇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崔克海北京泰维律师事务所叶建勇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崔克海叶建勇【代理律所】北京泰维律师事务所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原告】黄玉叶;永嘉县桥下镇德盛社区居民委员会;永嘉县桥下镇外塆村经济合作社【被告】浙江省人民政府【本院观点】本案系因上诉人黄玉叶不服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浙土整字〔2019〕0015《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审批意见书》提起的诉讼。

【权责关键词】合法违法听证程序第三人证明维持原判改判听证【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本院对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系因上诉人黄玉叶不服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浙土整字〔2019〕0015《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审批意见书》提起的诉讼。

首先,鉴于二审调查时,上诉人黄玉叶确认建新地块3并不涉及其承包地、自留地或宅基地等集体土地,即对于一审裁定驳回其对建新地块3的起诉并无异议,二审予以确认。

其次,在案的自然资源部自然资〔2019〕377号《关于下达浙江省2019年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剂任务的函》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函〔2019〕6号《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入确认的函》等文件表明,本案项目安排建新区用地属于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的一部分,且使用的增减挂钩指标在我省跨省域调剂节余指标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