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平均数的统计价值

合集下载

如何让学生建构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平均数的两次磨课记

如何让学生建构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平均数的两次磨课记
【第一次课堂实践简述】 一、揭示概念 1.仓0设情境。 2.呈现例1:一个小组 收集矿泉水瓶统 计图。 ( 1)解读信息。( 2) 提出问题:你知道平均每人收集了多 少个 ? 3.学生尝试计算。 4.交流反馈:( 1) 移多补少。( 2) 列式计算。 5.揭 示概 念: 像“ 平均 每人 收集 了1 3 个” 这样 的数 叫做 平均 数。 6.你还知道哪些平均数? 生举例。 二、感知特征 材料( 一) :张老师家1。4月份缴付电费情况统计图。 1.请你 估一估 ,张老 师家1~ 4月 份缴付 电费多 少元? 2. 算一 算, 验证 平均 数比 最大 数小 ,比 最小数大。 材料( 二) :小明游泳有危险吗? 三、拓展应用、 1.创设情境,呈现例2。 欢乐队:148厘米142 厘米1 39厘米141厘米14 0厘米 开心队:144 厘米146厘米1 42厘米14 5厘米143 厘米 2.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个队的身高要高?为什么?( 小组 讨论 ) 3.解决问题 :计算两队的 平均身高并 进行比较。
教材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和比较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并着重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平均数”的两次磨课记
口张 明珍蔡海 根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描述统计数据集 中程 度的一个 统计量 。“平 均数”教 学历来 是受专 家、名师 和 普通教师们关注的一个经典内容,新教材把平均数放在“统 计与概率”里进行教学,给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 战。教材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 均数量和比较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结合对统计数 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并着重让学生体会 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 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第一 次课堂实践采取了“揭示概念——感知特征——拓展应用” 的模式进 行教学。

以《平均数》为例,浅谈小学数学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以《平均数》为例,浅谈小学数学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以《平均数》为例,浅谈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各位老师,大家好。

平均数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唯一一个统计量,今天我就以平均数一课为例,谈一谈这节课是如何渗透数据分析观念的。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平均数这个统计量。

一、平均数是什么?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一般水平(整体水平)的一个统计量,是统计学中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具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对一些不确定的事物进行比较准确的推断。

小学阶段的平均数主要指算术平均数。

二、平均数一课要学什么?对于“平均数”一课,课标是这样要求的:“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根据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怎么用?”三、平均数一课的认知基础?明确了平均数一课的教学要点,在教学前,我们还需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平均分,能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课件图);学习了条形统计图,这对于看图获得“移多补少”的算法、发现平均数的某些规律很有帮助。

结合以往教学经历分析,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算术意义“总数÷份数=平均数”较为简单,但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很难,缺乏用一个数代表一组数的经验和意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即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的作用是消除数据中局部的、随机的波动,表征数据的集中位置。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图和实践操作深入体会“移多补少”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

四、可以怎样教学平均数一课如何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综合名师的课例,结合自己的理解,我认为,首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明确为什么要学平均数。

建议一:情境创设--为什么要学。

结合我校开展的活动,我们创设了掷飞镖比赛的情境:出示两位参赛人员的数据,提问:谁的水平高?这一组数据,用总数这一分析工具就可以较为合理地推断出谁的水平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87,88页《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1课时)【教材简析】平均数是数据统计的一个重要的量,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

本课时是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和“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基础上进行教学,是深入研究平均数的代表性、区域性易受极端数据影响而变化,即平均数的灵敏性,是为高段进一步分析数据、作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做出预测的统计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简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统计表,统计图(条形和折线)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能通过图表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时应基于学生的实际,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应充分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理解知识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统计观念的核心发展。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就会受影响;4.通过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认识平均数的灵敏性;5.通过学习平均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认识平均数的代表性,体会一个数变化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

【教法建议】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五年级的学生实际,主要采用“直观体验——操作感知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活动实践——合作交流——尝试动手制作——掌握特征——分析数据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教:1. 教学课件PPT,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平板ipad2.学习单【教学流程图】【评价方案设计】课前检测【主要内容】1.阅读“招聘启事”故事2.自己回顾一下,下面3个问题。

从统计学的角度理解“平均数”

从统计学的角度理解“平均数”

从统计学的角度理解“平均数”从统计学的角度理解“平均数”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思考:学生如何学习“平均数”这一重要概念呢?传统教学侧重于对所给数据(有时甚至是没有任何统计意义的抽象数)计算其平均数,即侧重于从算法的水平理解平均数,这容易将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忽略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

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然而什么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呢?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如何将算法水平的理解与统计学水平的理解整合起来?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是它能刻画、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一般水平)。

平均数不同于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虽然可能碰巧等于某个原始数据),但又与每一个原始数据相关,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要对两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进行比较,就可以比较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因为平均数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不仅便于比较,而且公平。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呢?笔者在课的起始环节设计了“记数游戏”的教学情境,并精心设计了欢欢的三次记忆数据都是“5”,本文由收集整理目的是让学生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而乐乐的三次记忆数据分别是5、4、9,到底哪个数据能代表乐乐的一般水平呢?自然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设计这些活动的核心就是让学生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计算平均数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移多补少”和“总数÷份数”,每种方法的教育价值各有侧重点,其核心都是强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而非仅仅计算出结果。

教学中,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通过动态的“移多补少”过程,为理解平均数所表示的均匀水平提供感性支撑。

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_理论说明

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_理论说明

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平均数是一种常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它是通过将一组数值相加后除以其个数来计算得出的。

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领域,平均数都被广泛应用,从经济学到自然科学,从社会学到工程学,每一个领域都离不开平均数的使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计算和应用平均数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平均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平均数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场景,例如统计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

然后,我们将分析平均数的优缺点,并重点讨论其简单易懂、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等优点以及受极端值影响较大的缺点。

最后,文章将总结主要观点和要点,并对未来关于平均数运用方面提出思考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与理论。

通过深入探讨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场景,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在数据分析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通过分析平均数的优缺点,读者将能够全面评估平均数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数据解读和应用。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拓宽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并掌握运用平均数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2. 平均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2.1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平均数计算方法。

它的定义是将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值相加,再除以数据个数。

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平均数= (数据1 + 数据2 + ... + 数据n) / n```其中,数据1至数据n代表数据集中的各个数值,n代表数据个数。

2.2 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计算时考虑了不同数据对整体的重要性或贡献程度。

它的计算方法与算术平均数类似,但需要为每个数据赋予一个权重值。

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加权平均数= (数据1 * 权重1 + 数据2 * 权重2 + ... + 数据n * 权重n) / (权重1 + 权重2 + ... + 权重n)```在加权平均数中,不同数据具有不同的影响力,权重越大说明其对整体结果产生的贡献越大。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1.在问题解决中,初步感受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统计量体会它的“代表性”和“敏感性”,了解它的实际应用。

2.如何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渗透统计的思想。

磨课要点:1.起点知识起点:在问题解决中,初步感受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统计量体会它的“代表性”和“敏感性”,了解它的实际应用。

生活经验: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渗透统计的思想。

思维特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同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终点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数据分析,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公式法”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历“平均数”的意义的建立,以及特点的发现。

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从而让学生明白“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本课着重以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增强学习成效,提升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0页--92页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感知“移多补少”数学思想。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等教学过程:活动探究一、引发质疑,探索新知采用淡话导入,问学生从打篮球中设疑,5名学生投篮情况,谁能代表一组的投篮水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

平均数的意义与数据统计基础分析

平均数的意义与数据统计基础分析

平均数的意义与数据统计基础分析数据统计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中,平均数是数据统计中最常用的一个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总体水平。

本文将介绍平均数的意义,并对其在数据统计中的基础分析进行探讨。

一、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观察次数,它代表了这组数据的中心位置。

平均数的计算步骤如下:1. 将所有数据求和。

2. 将总和除以观察次数。

平均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当数据集中的数值相差较大时,平均数能够反映出数据的整体水平,而不受个别极端值的影响。

2. 比较数据集:通过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平均数,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例如,比较不同地区的平均收入,可以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3. 做出预测:通过已知的平均数,我们可以对未知的数值进行预测。

例如,在人口统计学中,通过计算不同年龄组的平均寿命,可以预测未来某一年龄段人群的寿命情况。

二、数据统计基础分析平均数作为数据统计中的基础指标,与其他指标相互配合,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数据。

1. 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与平均数相比,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更加反映了数据的典型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数据的偏态程度。

2. 众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众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集中的典型数值,并在分类统计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当数据集有多个众数时,我们可以说该数据集是多峰的。

3. 离散程度:除了对数据的集中趋势进行分析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

常用的离散程度指标有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则是方差的平方根。

通过计算方差和标准差,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散程度和稳定性。

平均数的计算与应用

平均数的计算与应用

平均数的计算与应用平均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指标,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中心位置。

它具有直观性和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本文将介绍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平均数常用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

1. 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是最常用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平均数 = 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组数据:2, 4, 6, 8, 10。

首先将这些数据相加,得到数据之和为30,然后除以数据个数,即5,所以平均数为6。

2.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在计算平均数时考虑各个数据的权重。

它的计算公式为:平均数 = [数据1 ×权重1 + 数据2 ×权重2 + ... + 数据n ×权重n]/ [权重1 + 权重2 + ... + 权重n]。

加权平均法的应用场景是数据之间存在不同的重要性或者权重。

比如在考试成绩中,各个科目的权重可能不同,数学可能占据较高的权重,而英语可能占据较低的权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总体的平均成绩。

二、平均数的应用平均数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统计分析在统计学中,平均数是最常用的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通过计算平均数,我们可以得到一组数据的集中位置,进而对整体数据做出初步分析。

例如,在一项市场调研中,我们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描述消费者的平均购买力,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2. 经济指标平均数在经济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计算国民收入的平均数来衡量。

此外,平均工资、平均消费水平等经济指标的计算也都是基于平均数的。

3. 资源分配在资源分配问题中,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

例如,在扶贫工作中,政府可以通过计算贫困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来确定救助标准,从而将救助资源更精确地分配到最需要的人群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学篇•教学反思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总称,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这里指算术平均数。

梁绍君教授把对算术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分为两个层次,即数据处理的算术层次和随机变量的统计学层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平均数的要求(第二学段):“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新课标》对平均数的算术意义和统计意义的理解提出了明确要求。

分析平均数的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对平均数的算术意义很容易理解,但对其统计意义的理解比较困难。

一、平均数教学现状分析平均数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不仅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蔡金法比较了中美两国六年级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并非缺乏算法的程序性知识,而是缺乏对算法的概念性理解。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教学中忽视平均数统计学层次意义,偏向于算术层次意义。

对平均数的考查主要是与应用题型结合的形式,使教师重视学生对平均数与总量、份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把握,即平均数=总量÷份数,导致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除法式子的运算层面上,统计意义的建构比较薄弱。

第二,平均数与平均分概念上的混淆,误把平均数等同于平均分,不理解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

第三,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尚不能通过一组离散数据感悟其统计意义层面的随机性。

二、如何让学生建构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传统的平均数教学局限于数的运算,统计学意义不明显,通过各种平均数的变式练习,学生计算平均数的操作技能程序化,统计学层次意义建构空白化。

梁绍君依据数学思维的逻辑性特点,由易到难对平均数的概念建构提出了四个维度:本义性理解水平、特异性理解水平、加权性理解水平、随机变量分布理解水平。

笔者在此借用梁绍君教授的平均数理解维度四水平,提出教学中加强平均数统计意义建构的策略。

统计学中平均数的意义

统计学中平均数的意义

统计学中平均数的意义在统计学中,平均数这个概念其实就像一碗香喷喷的汤。

你想啊,汤里有各种各样的配料,有的甜,有的咸,有的还带点酸。

但是呢,最后喝到的还是那一口平衡的味道,懂吧?就好比生活中的小事情,今天心情好,明天心情坏,最后的感觉还是要归结到一个平均值上。

咱们说的平均数,实际上就是把一堆数据凑在一起,算出个大家伙儿,嘿,别小看这数字,它可是个能把一切都变得简单的魔法。

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总会聊到自己最近的收入,大家各自报上自己的数字,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有的人赚得多,有的人赚得少,但聊着聊着,最后就来个平均数,结果大家一乐,这不就把复杂的事儿简化了嘛。

平均数就像是一个公正的裁判,给你一个公平的分数,谁也不服谁,最后大家都是一笑而过,心里却明白,原来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不是吗?你知道吗,平均数不仅适用于收入,还能用在很多地方。

比如说,班级里考试的成绩,想象一下,班上有个学生考了满分,另一个可能刚及格。

老师为了让大家心里都有个底儿,干脆就算个平均数,结果一看,哎呀,大家的努力都有了回报。

就像打麻将一样,有时候你大赢,有时候又得扣分,但最终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你玩得开心了,胜负也不那么重要,哈哈。

平均数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举个例子,咱们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一盒苹果,价格标得高得离谱,心里一想,“这可真不便宜。

”然后看看旁边一盒价格合理的苹果,再结合自己的预算,嘿,心里就有了个谱。

这时候,平均数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告诉我们怎样选择才不至于让钱包受伤。

平均数也有它的小毛病,哈哈。

比如说,如果有几个极端值,像那种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数,平均数就可能会被拉得很远。

想想看,如果班上有个学生考了零分,而其他人都考得不错,最终算出来的平均数就显得不那么准确了。

这时候就得另辟蹊径,去看看中位数或者众数这些聪明的家伙了。

平均数虽然好,但不能盲目依赖哦。

在生活中,咱们常常可以用到这个平均数。

比如说,朋友聚会时大家一起点外卖,账单一出来,瞬间就开始计算每个人该出多少。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重难点突破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重难点突破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重难点突破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强化平均数计算的方法突破建议:1.关注平均数的现实背景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2.放手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求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既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统计图,直观发现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数据总和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3.重视平均数的意义教学。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瓶子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体会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

二、体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丰富其呈现形式突破建议:1.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2.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很难完整地展现统计调查全过程,教学时要适当地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从报纸、书籍、网络上找到各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丰富学生的认知,也可根据学校、班级等开展的各项比赛、活动,调查了解同学们的参与程度、爱好和特长。

将课内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结合实际问题,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突破建议:1.选材注意联系实际,提供丰富的实际素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作者:葛晶来源:《新课程·上旬》2016年第10期摘要:传统的教学偏向于平均数的算术意义,忽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

通过选取梁绍君教授平均数理解“四水平”中的前三个水平,即以平均数的“本义性理解水平”“特异性理解水平”“加权性理解水平”为维度,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平均数;统计意义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总称,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这里指算术平均数。

梁绍君教授把对算术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分为两个层次,即数据处理的算术层次和随机变量的统计学层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平均数的要求(第二学段):“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新课标》对平均数的算术意义和统计意义的理解提出了明确要求。

分析平均数的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对平均数的算术意义很容易理解,但对其统计意义的理解比较困难。

一、平均数教学现状分析平均数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不仅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蔡金法比较了中美两国六年级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并非缺乏算法的程序性知识,而是缺乏对算法的概念性理解。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教学中忽视平均数统计学层次意义,偏向于算术层次意义。

对平均数的考查主要是与应用题型结合的形式,使教师重视学生对平均数与总量、份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把握,即平均数=总量÷份数,导致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除法式子的运算层面上,统计意义的建构比较薄弱。

第二,平均数与平均分概念上的混淆,误把平均数等同于平均分,不理解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

第三,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尚不能通过一组离散数据感悟其统计意义层面的随机性。

二、如何让学生建构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传统的平均数教学局限于数的运算,统计学意义不明显,通过各种平均数的变式练习,学生计算平均数的操作技能程序化,统计学层次意义建构空白化。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平均数》教学反思1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

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

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

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其实这种方法也能够利用教材上的统计图很好地进行过程的演示;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

于是我结合具体的实例“20某某年爸爸的月平均工资是20某某元”和“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0分”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一个虚拟的数,而不是具体的真实数。

通过学生对句子的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表象已经逐步清晰起来。

二、练习具有坡度,循序渐进第1个层次是引用课本上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算法。

第2个层次是计算一年平均每月的用水量,给出4个季度的用水量,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

拓展题,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语文96,数学93,英语多少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时间的安排及学生的把握不是很好,还有部分同学的计算频频出错,正确率的速度有待提高。

《平均数》教学反思2去年3月,有幸听了杭州市胜利小学张浩强老师的一堂示范课------求平均数。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平均数在统计学中被广泛应用,它是一种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数值。

通过计算一个数据集中各个数值的平均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集的特征。

本文将介绍平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

一、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代表了数据集的代表性数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集的集中趋势:平均数可以把一个数据集的各个数值综合起来,使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值来描述数据的集中位置。

2. 数据的比较和分析:通过计算平均数,可以将不同数据集进行比较和分析。

我们可以比较两个或多个数据集的平均数来判断它们的差异和相似性。

3. 预测未来趋势: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观测数据计算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

例如,股票市场分析师可以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来预测未来的价格趋势。

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平均数通常有几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计算方法:1.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最为常见的平均数计算方法。

它是通过将数据集中的所有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来得到的。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算术平均数 = (数据1 + 数据2 + ... + 数据n) / n2. 加权平均数:当各个数据在数据集中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时,使用加权平均数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加权平均数 = (数据1 ×权重1 + 数据2 ×权重2 + ... + 数据n ×权重n) / (权重1 + 权重2 + ... + 权重n)3. 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主要用于计算一组不同数据的相对变化率。

它是通过将数据集中的所有数值相乘,然后开n次方来得到的。

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几何平均数 = (数据1 ×数据2 × ... ×数据n)的n次方根三、平均数的应用平均数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抓住概念本质,凸显统计价值——《平均数》教学实录与思考

抓住概念本质,凸显统计价值——《平均数》教学实录与思考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请看大屏幕。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生:红队得了41分,蓝队得了38分。

师:红队领先,蓝队落后,还有吗?生:蓝队有一名队员摔倒了。

生:下一个派谁上场。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蓝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又有一名队员受伤了,教练员准备根据7号、8号两名替补队员小组赛的成绩,挑选一名优秀队员上场。

【设计意图:创设篮球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搜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借助两名替补队员的小组赛成绩,为研究学习平均数奠定了基础。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体会运用平均每场得分进行统计的必要性。

师:这就是7号、8号队员小组赛得分情况统计表。

看看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7号、8号小组赛得分情况统计表)生:7号第2场和第5场没有上场。

师:他观察到这条横线是表示没有上场。

那7号和8号各上了几场?生:7号上了3场,8号上了4场。

生:7号总得分是33分,8号总得分是40分。

师:现在要让大家比一比谁的小组赛成绩好?你打算怎样比较?生:8号的成绩好,8号的总分比7号的多一些。

师:大家觉得这样合理吗?生:不合理,8号上了4场,7号上了3场,8号比7号多上场一次。

师:那怎样比较才合理呢?生:用总得分数除以上场的次数。

师:你这是比的什么分?生:平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把握关键信息“上场次数不同”,为学生探索比较的方法做了铺垫。

通过比较方法合理性的讨论,帮助学生比较好地体会到了运用平均每场得分进行比较的必要性。

】2.探索平均每场得分的方法。

师:看,老师给每个人准备了这样的一幅统计图,它用直条的长短代表得分的多少。

仔细看看,———《平均数》教学实录与思考文|于霞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第1场第2场第3场第4场第5场7号9———1113———8号713———128教例反思61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小学教学计·数学2021/04一个小格代表几分?现在大家可以在图上画一画、移一移,也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到7号队员的平均每场得分,同桌合作完成。

解决平均数与统计问题的技巧

解决平均数与统计问题的技巧

解决平均数与统计问题的技巧统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项工作,而平均数则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专业领域中,我们都需要掌握一些解决平均数与统计问题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类问题。

一、加权平均数在某些情况下,简单的算术平均数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数据的真实情况。

例如,我们想要计算一个班级的平均成绩,但不同科目的重要性可能不同。

这时,就需要使用加权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将每个数据点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然后将所有乘积相加,最后除以总权重的和。

这样可以使得重要性较高的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更大。

二、中位数与异常值在处理一组数据时,有时会出现一些异常值,这些值与其他数据相比明显不同。

如果简单地计算算术平均数,这些异常值可能会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中位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与算术平均数不同,中位数不受异常值的影响。

因此,当数据中存在异常值时,使用中位数可以更好地反映数据的整体趋势。

三、样本与总体在统计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两个概念:样本和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出来的一部分数据,而总体则是包含所有数据的集合。

当我们需要对总体进行统计分析时,由于总体的规模往往很大,难以进行全面调查。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然而,样本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那么得到的统计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差。

因此,在进行统计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四、标准差与方差标准差和方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而标准差则是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越小,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通过计算标准差,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

五、抽样方法当我们需要进行统计调查时,如何选择样本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_1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_1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平均数》教学反思1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

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

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

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

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

生活中的平均数

生活中的平均数

生活中的平均数
生活中的平均数是我们常常忽视的一种概念,但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平均水平。

在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

首先,生活中的平均数在我们的日常消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计算每
月的生活开销时,我们会将各种支出加总起来,然后除以月份的天数,得到每天的平均花费。

这个平均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消费习惯,避免过度消费或者财务紧张。

其次,平均数在工作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企业管理中,平均数被用来评
估员工的绩效,公司的盈利状况等。

通过计算平均数,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制定更合理的目标和奖惩政策,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此外,平均数还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老师们常常会用平均数来评估学
生的学习成绩,了解班级的整体水平,并根据平均数来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平均数虽然看似平凡,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事物的平均水平,指导我们在消费、工作、学习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因此,让我们重视生活中的平均数,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平均数》评课稿(通用8篇)

《平均数》评课稿(通用8篇)

《平均数》评课稿《平均数》评课稿(通用8篇)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生在小学里己经学过。

在初中数学里,它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也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

那么下面小编将给大家带来《平均数》评课稿(通用8篇),希望大家喜欢。

听了温老师这节课,我认为温老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

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说一说打开闸门,里面的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以此来切入主题。

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在下一步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了自已身边所熟悉的一些事例,作为教学和练习的内容。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可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机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

2、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自主权与选择权交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学习的情境,使之在开放问题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体现平均数的统计价值
【内容摘要】平均数作为小学阶唯一一个统计的量,对于学生日后对统计的认识,起着至关生要的作用。

本文就是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课堂上的几点教学策略两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在理解上,我们要明确平均数反应是一真实的情况或水平,平均是一虚拟的值,但是我们却可以用它来判断和预测后面将要发生的事。

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平均数的这此本质属性,在课堂上作出相应的对策,那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好,更深刻。

【关键词】平均数统计价值
《平均数》一课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但是很多学生对平均数最大的感觉,平均数就几个数加一下再除以个数,这可能是因为很多老师在教学生时,更加注重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其统计上的意义却不做深入的研究,导致学生对这块知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其实,平均数作为小学阶段唯一的一个统计量,其教学定位会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统计观念的发展,平均数除了算术意义上的平均数(即总量÷份数=平均数)之外,还有一个统计意义上的平均数。

而这个统计意义上的平均数,应该能表达出一批数据集中趋势,更应该能让人通过对这个平均数(包括整批数据)的观察而进行预测。

那么,如何才能从我们的课堂中体现出平均数的统计价值呢?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深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
1.统计意义上平均数反应的是真实的情况或水平
我们都知道,对任何事物的观察或实际操作,都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此,偶尔一次的观察或操作的结果,往往不能反应这个事物的真实情况,其中可能夹杂着一定的偶然性。

比如我们用投篮做一个例子,假设一人投篮的真实水平是“10个中能投中5个”,但如果你只让他投一次,那他可能10中能投中7个,也有可能10中只能投中3个,但这7个和3个都不能反应出他真实的投篮水平。

那怎么样才能知道这人的真实水平呢?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反复的投篮,如果我们把“7个”、“3个”这样的结果秒称之为样本,经过反复,多次的投篮,我们能得到更多的样本,虽然我们不能确定哪个样本才是这个人的真实水平,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这些样本应该是会要他的真实水平的上下浮动的,有的可能会多于真实水平,有的可能会少于真实水平,但这些“多”和“少”又要可以相抵。

通过这种“移多补少”的方法,我们就能得到这个投篮真实水平或者说大致水平,而这个真实水平或大致水平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平均不是一个实际的值,而是一个虚拟的值。

平均数的求值方法决定了它会受样本中每一个数的影响,如果样本中出现一个极大数或极小数的偶然情况,这时的平均数值也会出现偏差。

所以,你求出来的平均数可能没有出现在你的样本中情况也是会出现的。

还是以投篮问题为例,假设一个进行了四次投篮的测试,每次都是投了10个球,第一次投中了4个,第二次投中了6个,第三次投中了7个,第四次投中了3个。

我们通过求平均数的方法可以求得这四次的平均数是5个,但是在这四次投篮的情况中却没有出现投中5个的情况,这就很好地说明了平均数它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而是一个我们虚拟出来的值。

3.我们可以用平均来判断、分析和预测
有没有老师思考过,我们学习平均数的目的是什么?划划正字,列列表,画画统计图,无非就是为完成书本和教师布置的作业。

我们觉得统计的真正意义,不只是会计算一个统计的结果,更应该的是它能对以后情况进行推算与预测。

比如:小强花了5天时间投篮,每天定点投篮10次,第一天进3个,第二天进5个,第三天进6个,第四天进6个,第五天进5个。

(3+5+6+6+5)÷5=5,从中可以发现,虽然进球数不确定,但都稳定在5附近,所以就能预测了,如果是第6天、第7天,小强的投篮数基本也会集中在5个附近。

甚至还可估计命中率,因为小强投了10个球,基本是一半,所以若是投50个,大致也在25个左右。

4.厘清算术意义平均数与统计意义平均数至关重要
当然,我们能用计算的方法来求得平均数,但是用用计算的求平均数的前提是要先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不然的话,计算用多了,平均数的理解就只停留在算术平均数了。

在当下,个人觉得算术意义上的平均数,是属于比较好理解的,它是指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如平均成绩、平均气温等,还掌握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计算技能,比如小明买了5本书,共60元,那么平均每本就是12元,60÷5=12(元),这个学生都会算,这也仅仅是除法的一种形式。

就以小明买5本书为例:
(1)如果是五本同样的书,每本书的价格是恒定的,如果单价一定了,就不是平均数,在这里就无平均数本质可言,而只是一种归一问题的思维解决。

(2)如果是五本不同的书,每本书是随机买的,那么求出的是平均数,而平均数又受着每个数据的影响,也蕴含着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它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还可以用总体样本中的平均数预测总体的整体情况,它涉及抽样与样本的随机性。

书本的例题,虽然数据来源(收集矿泉水瓶、踢毽子的个数)也是通过统计的,但它更多的是
体现了算术平均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与“5本书共60元,平均每本书12元”差不多,例2与例1相比,只是多了一种比较的功能,即让学生体验到用平均数比较不同组的情况,怎样比更公平而以。

但在当下,我们觉得让学生“学会数据分析,感受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感受到它能反映某人某事的真实情况,并用平均数进行预测”等更为重要,即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关于平均数,若有对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它是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让学生尝试预测与判断。

这是一钟观念的养成,也是平均数统计意义价值的体现。

二、课堂要注意的几点教学策略
1.不要过早地告诉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
算术平均的求值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方便,因为有前面二年级时的平均分作为基础,理解起来比较简单,而统计意义上的平均数的理解比较麻烦。

如果过早地给学生总结平均数的计算公式,那么就很难让学生再去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了。

因为他们学生计算求值要方便得多。

所以在教学要,不能过早地告诉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的去感悟,那样学生的记忆才会更深刻。

以俞正强老师的《平均数》一课为例,俞老师以学生跑步成绩一事引入,给出5个不同的跑成绩,让学生找出哪个成绩才能代表这位学生的真实情况,学生思考了很多,回答也很积极,甚至于有的同学已经说到了要“把5次的成绩合起来,再除以5,从而得到13”,但是俞老师也只是一句话带过,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俞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孩子们怎么求平均数或者肯定学生
们的求法呢?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过早的给予,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并不能很好地达到理解。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说,课堂教学一定要找准孩子们的需求点,当他们有需求的时候,他们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愿望。

2.求平均数的方法要多样化,重要的是沟通各种方法之间的原理。

求平均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总量÷份数=平均数的求值方法。

朱国荣老师也说过,教师要课堂教学时,不能把知识教死。

教学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值方法,这样容易把知识教死,我们应该给学生介绍多种平均数的方法,重要的是要沟通各种求值方法之间的原理,为什么可以这样去求值,把这些搞懂了,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

还是以俞正强老师的《平均数》一课为例,在求平均数时,学生的求值方法有两种,一是“总成绩÷次数”,二是“移多补少”。

俞老师对对于“除法求法”一带而过,侧重于“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展开,借助直观,引导学生将5个成绩进行移多补少。

直观的介入,强化的仍然是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而非计算结果。

更重要的是,俞老师让学生明白了这两种求平均的方法为什么都是可以的,从而又加深了学生对于平均意义的理解。

3.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材料
为了使学生能感受和体会平均数的数学本质和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认识和理解抽象概念背后的丰富内涵,我们在教学中要选取丰富的、有层次的、有统计意义的生活现实材料。

让学生在感知大量现实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地思考、交流,从中提炼、抽象概括出平均数的本质特点,逐步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就俞老师选择的跑步材料就很好,首先,跑步这一项活动学生平时都有接触,生活经验丰富。

第二、选取的数据有经过精心思考,15秒、14秒、10秒、14秒、12秒6个数据,它们的平均数正好是13,而数据中又洽洽没有13秒,体现了平均数的虚拟性。

在填写跑步成绩,学生不知道该填哪一个,俞老师让学生各发表自己的意见,最终,经过自身的引导。

让学生明确13秒最能代表学生的跑步成绩,体现同平均数的代表性。

像这样的材料就能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深,更透。

4.练习中要体现平均数的预测与判断
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学习平均数,不是为了做做练习,我们要发现其价值,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那么我们在给学生的练习中,应该加入预测与判断部分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如在投篮习题中,我们可以用给出的平均数,让学生去判断下次投篮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考试成绩的平均数,让学生去猜测下次考试可能会考几分。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一个更好地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