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cb3f65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1.png)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原载于《三字经》后,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杨宪益所作。
它是一本关于道德教育的经典著作,主要对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和修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以下是《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1. 弟子规第一章1.弟子规第1条:“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解释:当父母呼唤你的时候,不要拖延。
当父母给你指示时,要立即行动,不要懒散。
2.弟子规第2条:“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父母教导你的时候,要恭敬地倾听。
当父母责备你的时候,要顺从接受。
3.弟子规第3条:“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在冬天要保持温暖,在夏天要保持清凉。
早上要省察自己的过错,晚上要安定睡觉。
4.弟子规第4条:“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解释:外出必须告知家人,回家必须露面。
在家中要保持秩序和规律,工作要坚持不变。
5.弟子规第5条:“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即使是小事情,也不能擅自做主。
如果擅自做主,就是违背了道义。
6.弟子规第6条:“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即使是小物品,也不能私藏。
如果私藏,会伤害到亲人的心。
7.弟子规第7条:“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解释:要尽力满足父母的喜好。
对于父母不喜欢的事物,要小心避免。
8.弟子规第8条:“身有伤,貌必改。
过有诸,名必谢。
”解释:如果身体有伤病,要立即改变外表,显得康健。
犯了错误,要立即认错道歉。
9.弟子规第9条:“貌虽恶,心不苟。
事畏神,言由衷。
”解释:即使外貌不好看,也要保持纯洁的内心。
做事要敬畏神明,言语要真诚发自内心。
10.弟子规第10条:“朋友贤,友则善。
与友存,如聚沙。
”解释:选择优秀的朋友,朋友就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与朋友相处要像聚集的沙子一样团结。
2.弟子规第二章11.弟子规第11条:“温良恭俭让于人。
”解释:对他人要温和、恭敬、节俭、谦让。
12.弟子规第12条:“预防乱。
”解释:要提前预防混乱的情况。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8f36c71dd3383c4ba4cd274.png)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D●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守丧完毕,逢年过节祭祀要竭尽诚意;对死去的父母亲,要如生前一样的尽孝。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作哥哥的友爱弟弟,作弟弟的尊敬哥哥;兄弟和睦,也就是尽到了孝道。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如果能把财物看得轻淡,彼此就不会产生怨隙;说话时忍一忍,就不会有意气之争。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
译:无论吃饭餐饮、入坐走路,要让长辈在先,晚辈在後。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
译:长辈叫人,马上帮忙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场,自己先到长者前听候使唤。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显能。
译:称呼长者要有礼貌,不可直呼其名;在长者前面,不要自以为才能高强。
●路遇长,疾趋拜。
长无言,退恭立。
译:路上遇到长辈,立刻趋前问候;长辈没有别的话,再恭敬退下站在一旁。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余步。
译:遇到了亲长,如果是骑马立刻下马,如果驾车立刻下车;就算过了百余步,也要等候。
●长者立,幼者立。
长者坐,命乃坐。
译:长辈站着,晚辈一定站着;长辈坐下,吩咐我们坐下,我们才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译: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但声音低到听不清楚,也不恰当。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坐,视勿移。
译:长辈有事要赶紧趋前,离开时则从容缓慢;长辈相问,起立作答再坐下,视线勿移开。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事奉叔伯,要像事奉父亲一般;敬爱堂兄弟,要像敬爱自己兄弟一般。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f9e757202d276a201292ea5.png)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第一章 <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第二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c6c8213186bceb19e8bbff.png)
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此处引用古代“二十四孝“中的黄香的典故)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
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7a0ce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2.png)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一本古代的儿童教育读物,也是儿童修身养性的重要手册。
它以简练的语言,直接明了的表述了儿童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一、弟子规:听话、尊敬师长、行为得体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作为弟子,首先要遵守孝悌之道,尊敬和顺从师长,举止得体。
同时,要保持谨慎和诚信的品格。
对待他人,要以广泛的爱心,亲近仁善的人。
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二、孝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亲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当父母呼唤你时,要立即响应,当他们吩咐你时,要立刻行动,不要懒散。
孝敬父母,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教导,接受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要照顾好父母的生活。
早晨要起床时节省时间,晚上要按时上床睡觉。
外出时必须告知,回来时要与父母见面。
在生活中要有规律,做事不可变卦。
哪怕是小事,也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失去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三、言语:说话文明、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在言语表达方面,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不随便发脾气。
在家中教养,要遵循父母的期望和教导,以诚挚的心听从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要对待父母像冬天温暖他们一样,给予关怀,对待他人要像夏天凉爽一样,让人感受到友善。
早晨起床要节省时间,晚上上床睡觉要按时,不要拖延。
外出时要告知,回来要与父母见面。
在家中要保持常规的生活,不要频繁改变,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虽然是小事,也要承担责任,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影响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c1f0d0acc7931b765ce1584.png)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681c378bd63186bdebbc9a.png)
弟子规》来源:熙华国学堂公共微信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 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7cbf83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4.png)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全文及释义
![弟子规全文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5ba7f51876c66137ee06196e.png)
弟子规全文及释义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的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的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候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8917bf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d.png)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一、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注释:训:教导,教诲;悌:敬爱兄弟为悌;信:言语真实,诚实;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其中提出了许多生活规范;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诚实无欺;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这些事情做了以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典籍,以获取有益的学问;二、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注释:应:应答命:指派,差遣承:接受,承受译文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过了很久才应答;父母差遣,要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偷懒;父母教导,应该恭敬地聆听;父母批评,应当顺从地接受;●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注释:淸:冷,凉;省:问候,探望;反:同“返”,回来;译文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汉代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睡前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自己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做到有规律,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注释:为:做;苟:假如;亏:欠缺,短少;亲:父母;译文纵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报;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让父母担心,这就是不孝的行为了;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据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了污点,父母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注释:亲:父母;好:喜好;具:置办,准备;去:除去,去掉;贻:让;羞:感到羞辱;译文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东西,要小心谨慎地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如果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会让父母担忧;如果我们的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感到羞耻;●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注释:方:才;过:过错;谏:用言语规劝尊长改正错误;更:更改;怡:使……喜悦、快乐;柔:使……柔和;译文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不爱我,而我又能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大孝;如果父母有了过失,我们要劝他改过;劝的时候一定要和颜悦色;声调柔和;●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注释:复:再;挞:鞭打;疾:病;译文如果父母不接受规劝,也不要着急,待父母情绪好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规劝,要哭泣着恳求他们改过;如果因此而遭父母鞭打,也不要怨恨父母;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父母所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不离半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守丧完毕,逢年过节祭祀要竭尽诚意;对死去的父母亲,要如生前一样的尽孝;注释:尽礼:尽,竭力,尽力符合;礼,礼仪;事:对待;译文父母不幸去世,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要常常因为思念父母而伤心哭泣;在这段时间里;要把自己住的地方变得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等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他们在世时一样恭敬;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译:作哥哥的友爱弟弟,作弟弟的尊敬哥哥;兄弟和睦,也就是尽到了孝道;●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译:如果能把财物看得轻淡,彼此就不会产生怨隙;说话时忍一忍,就不会有意气之争;注释:悌:友爱兄弟为悌;道:途径,方法;兄弟:兄弟姊妹;忿:怒,怨恨;泯:消失;译文做兄长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兄弟和睦,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顺;不爱财,就不会产生怨恨;说话时相互尊重,忍让,隔阂、怨恨自然也就消失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译:无论吃饭餐饮、入坐走路,要让长辈在先,晚辈在後;●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译:长辈叫人,马上帮忙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场,自己先到长者前听候使唤;注释:戒:表示列举;译文不论吃饭、喝水,还是落座、行走,都要长者在先,幼者居后;长者叫人时,要立即代为呼叫;若所叫的人不在;自己要先代为听命;●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译:称呼长者要有礼貌,不可直呼其名;在长者前面,不要自以为才能高强;●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译:路上遇到长辈,立刻趋前问候;长辈没有别的话,再恭敬退下站在一旁;注释:见:同“现”,表现;疾:快速;趋:礼貌性地小步快走,表示尊敬;揖:拱手行礼;译文称呼尊长,不可以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谦逊有礼,不可以显摆自己;路上遇见长辈,应快步向前问好;如果长辈没跟自己说话;就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译:遇到了亲长,如果是骑马立刻下马,如果驾车立刻下车;就算过了百余步,也要等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译:长辈站着,晚辈一定站着;长辈坐下,吩咐我们坐下,我们才坐;注释:过:走过去;犹:还要;命:命令;乃:才;译文如果骑马赶路;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坐车行路,遇到长辈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到他们离开我们大约百步之后,再上马或上车;长者站着,幼者不可以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你坐下才可以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译: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但声音低到听不清楚,也不恰当;●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译:长辈有事要赶紧趋前,离开时则从容缓慢;长辈相问,起立作答再坐下,视线勿移开;注释:闻:使人听到;趋:快步向前;对:回答;译文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但声音太低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妥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告退时,动作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尊长问话,要站起来礼貌作答,不可左顾右盼;●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译:事奉叔伯,要像事奉父亲一般;敬爱堂兄弟,要像敬爱自己兄弟一般;注释:事诸父:这里的“父”是对男性长辈的通称;如事父:这里的“父”指父亲;事诸兄:这里的“兄”指同族的兄长;如事兄:这里的“兄”指同父母的兄长;译文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恭敬;三、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译:起得早睡得晚,老年转眼就来到,要珍惜宝贵的光阴;●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译:早上起来,一定要漱洗妥当;大小便後,一定要净手;注释:盥:指洗脸、刷牙、漱口;便溺:大小便;溺,同“尿”;辄:立即,就,便;译文清晨要尽早起床,晚上要迟些才睡;人生的岁月有限;一个人要珍惜每一寸光阴;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译:帽子要戴正,衣纽要扣好,袜子穿好鞋带要绑紧;●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译:帽子衣服有一定的位置,不可随意摆放,以免沾染灰尘;注释:冠:帽子;纽:衣服上可以扣系的部分;履:鞋子;置:放置;顿:放置;译文帽子要戴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袜子要穿平整,鞋带应系紧;脱下来的衣、帽、鞋、袜都要放在固定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译:穿衣服要整洁,不在于华丽;对上对下合乎自己的身分与家庭;●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译:对于饮食方面,不可挑三拣四;适时适量,不可暴饮暴食;注释:贵:以……为贵;华:华丽;循:依据,遵守;分:等级,名分;称:符合,相当;则:界限;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衣服的昂贵华丽,既应考虑自己的身份及场合,也要符合家庭的经济状况;不要挑食,偏食;饮食要适可而止,不可吃得过饱;●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译:少年人不可饮酒,酒醉之後总是丑态百出;●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译:走路要从容,站立要端正,作揖要尽礼,拜候要恭敬;注释:深圆:行礼时把身子深深地躬下;拜:古代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这里指问候、拜见;译文年龄小的时候,不要饮酒;喝醉酒的样子最难看;走路的时候步态要从容,站立的姿势要端正;作揖行礼时要把身子躬下去,跪拜的时候要表现得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译:不可踩踏门槛,不可歪斜站立,不可曲脚蹲坐,不可摇动大腿;●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译:拉开窗帘动作轻缓,不可声音太大;转弯时绕大圈,不可撞到弯角;注释:践阈:践,踩;阈,门槛;跛倚:偏倚,站得不正;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表现;髀:大腿;棱:器物的棱角;译文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腿张得像簸箕,也不要抖脚或摇臀,因为那样显得轻浮不庄重;进门时掀门帘门帘要轻,不要出声;走路转弯要把弯转得大些,不要触碰器物的棱角;以免受伤;●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译:拿空的器具,要像拿装满东西的器具一般;进入空房间,要像进入装满东西的房间一样;●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译:做事情不ㄅ打斗的场所,不要去接近;不正当没根据的事情,也不要去探听;注释:虚:空的;盈:这里指装满东西的器物;轻略:轻慢,草率;译文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时一样小心;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做事情不可太匆忙,太匆忙则容易出错做事不要怕困难,做的即使是小事;也不能轻率随便;敷衍了事;●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译: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不健康的场所,如赌博、色情、网吧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译:要进入别人家门,先问有谁在家;要进别人房间,一定要先出声告知;注释:绝:戒,杜绝;邪僻事:乖戾不正的事情;堂:前室,正厅;译文凡是打架闹事的场所,绝对不要接近;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进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声音要高一些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译:有人问我是谁,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吾」跟「我」是没有分别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译: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先徵求别人同意,如果没有问过,就是偷窃的行为;注释:对:回答;译文当有人问:“你是谁”的时候,你应当报出自己的名字,不能只是说“我,我”,使对方不明白;要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地向物主提出请求;假如你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拿,那就是偷窃了;●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译: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人家向我们借东西,如果有不要吝啬注释:悭:吝啬;译文借来的物品,要及时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有就不要吝啬;。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e75a7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7.png)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圣人训。
解释:这是一部启蒙教育的经典,教导儿童如何行为举止,其内容取材自圣贤的教导。
首孝悌,次谨信。
解释:首先要尊敬父母,孝顺悌亲,然后要谨慎言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
解释:要广泛地关爱他人,同时更亲近仁德之人。
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在有精力的情况下,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父母呼,应勿缓。
解释:当父母呼唤时,不要迟缓,应迅速回应。
父母命,行勿懒。
解释:父母有所吩咐时,行动不应懒散。
父母教,须敬听。
解释:当父母教导时,应该恭敬地聆听。
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面对父母的责备,应该顺从接受。
冬则温,夏则凊。
解释:冬天要保持温暖,夏天要保持清凉。
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早晨要清理自己,晚上要整理好自己的思绪。
出必告,反必面。
解释:离开时要告知家人,归来时要面对家人。
居有常,业无变。
解释:生活要有规律,工作要勤奋,不要轻易变动。
事虽小,勿擅为。
解释:即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去做,要谨慎小心。
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如果擅自行事,将失去儿子应有的道德。
物虽小,勿私藏。
解释:就算是小物件,也不要私自藏匿。
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若是私藏不告诉亲人,会伤害亲人的心。
亲所好,力为具。
解释:了解亲人的喜好,尽力提供支持。
亲所恶,谨为去。
解释:避免触碰亲人讨厌的事物。
身有伤,贻亲忧。
解释:若自己受伤,会给亲人带来忧虑。
德有伤,贻亲羞。
解释:若品德受损,会给亲人带来羞耻。
亲爱我,孝何难。
解释:如果亲人爱我,孝顺就不难做到。
亲憎我,孝方贤。
解释:即使亲人对我有好感或憎恨,都要孝顺有方。
亲有过,谏使更。
解释:若亲人犯错,应当诚恳地劝告。
怡吾色,柔吾声。
解释:对亲人要愉悦和蔼,言语要温柔。
谏不入,悦复谏。
解释:即使劝告不起作用,也要保持善意的劝告。
号泣随,挞无怨。
解释:若受挫折,可以哭泣,但不要抱怨。
亲有疾,药先尝。
解释:若亲人生病,应先尝试药物。
昼夜侍,不离床。
解释:白天黑夜都要陪伴在亲人身旁,不离开床榻。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4ebf55de518964bcf847c1f.png)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
入是在家。
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
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
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弟子规全文及其释义
![弟子规全文及其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d444016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2.png)
弟子规全文及其释义《弟子规》是一篇传统的教育经典,讲述了孩子们应该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
以下是《弟子规》的全文及其释义。
第一章: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事虽小,勿擅为。
【释义】孩子应该听从父母的召唤,不要拖延回应。
听从父母的命令,不要偷懒。
孩子应该尊敬父母的教诲,顺从父母的责备。
冬天要保暖,夏天要保持清凉。
早上要省视,晚上要安定。
外出要告知家人,回家要亲面问候。
即使是小事情,也不要擅自行动。
第二章:师友师友所交,言语要谨。
昧机宜语,颜色俱厉。
诲人不倦,乐言善谈。
指画有据,矫言伪善。
温凊以敬,显威以恭。
降尊以达,失友以损。
【释义】孩子们应该和老师、朋友相处时言语谨慎,不要随便说话,更不要利用机会诽谤别人。
老师应该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而且应该快乐地与学生交流。
讲话应该有据可依,不要虚伪。
待人温和、恭敬,表现自己的威严时要更加恭敬。
要降低自己的身份去交朋友,但不能失去自己的尊严。
第三章:晨起早起三省,智、仁、勇。
昨夜败否,今朝成败。
斗室须齐,闹中取静。
放纵必伤,安静保身。
【释义】每天早晨起床后,应该反省自己的智慧、仁爱和勇气。
回忆昨天的失败和成功,今天要如何成就。
房间要保持整洁,即使周围喧闹,自己也要保持安静。
如果过于放纵自己,就会受到伤害,所以要保持安静保养身心。
第四章:洁身衣服虽少,必须洁净。
饮食虽杂,必须有节。
居处虽简,必须安静。
行步虽小,必须端正。
【释义】即使衣服少,也必须保持清洁。
即使饮食简单,也必须有规律。
居住环境虽然简单,也要保持安静。
即使是走路,也要保持端正。
第五章:勤学勤学之事,先识字。
字有训诂,读有借讽。
口而不语,心而不惟。
耳而不闻,目而不见。
为人子弟,当执礼节。
【释义】勤奋学习,首先要学习字。
每个字都有它的含义和解释,而且在阅读时有时需要读懂隐含的讽刺。
有时候,即使嘴巴不说话,心里还在思考。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ba5f54be1e650e52ea99c9.png)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41029e8c8d376eeaeaa313e.png)
此未终 彼勿起
【解释】
宽为限 紧用功
【解释】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
功夫到 滞塞通
【解释】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
心有疑随札记
【解释】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
就人问求确义
【解释】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
房室清 墙壁净
【解释】房间整洁,墙壁干净;
居处变酒肉绝
【解释】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丧尽礼祭尽诚
【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
事死者 如事生
【解释】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出 则 弟
解释
兄道友弟道恭
【解释】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
兄弟睦孝在中
【解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对饮食 勿拣择
【解释】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
食适可 勿过则
【解释】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
年方少 勿饮酒
【解释】少年未成,不可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解释】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步从容 立端正
【解释】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解释】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解释】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
勿箕踞 勿摇髀
【解释】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
缓揭帘 勿有声
【解释】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
宽转弯勿触棱
【解释】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执虚器如执盈
【解释】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
《弟子规》全文版
![《弟子规》全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4a51fa16fc700aba68fc6d.png)
《弟子规》全文版1、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的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的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候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的全文以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543ce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3.png)
弟子规的全文以及解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弟子规的全文以及解释弟子规的全文以及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37e0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e.png)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教育经典,主要用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
以下是《弟子规》的全文解释及译文,这里提供的是一种解释方式,不同版本的解释可能有细微差异。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第一篇:弟子规第一-三节1.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由圣人所教导的,首要学习孝道和悌道,其次要谨慎言行,保持诚信。
2.原文: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释:要广泛地关爱他人,尤其要亲近仁德之人,如果有多余的精力,就要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3.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解释:在贫困的时候,要专注改善自己;在达到富裕的时候,要考虑帮助别人,共同造福天下。
第二篇:弟子规第四-六节4.原文:有德不孤,无德免共。
解释: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独,没有德行的人宜避免共处。
欲养正气,所安在何?解释:要培养正直的品质,关键在于在哪里寻找安定。
6.原文:孝悌顺友,斯可谓良朋友矣。
解释:孝顺父母、悌亲兄弟,遵从长辈,这样才能算是良好的朋友。
第三篇:弟子规第七-九节7.原文:所过何事,有善后之。
解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事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
8.原文:人不见亲,久不见兄,亲之恩,或可忘也。
解释:人们常常见不到亲人,长时间不见兄弟,对亲人的恩德有时会被遗忘。
9.原文:不见亲,如思父母,见亲如呼在。
解释:在不见父母的时候,要像想念父母一样;见到父母时,要像呼唤在身边一样。
第四篇:弟子规第十-十二节10.原文:身有伤病,虽全不言。
解释:身体有伤病,即使全好了也不要大肆夸耀。
身有伤病,言可者也。
解释:身体有伤病,可以向医生诉说。
12.原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解释:没有人是完美的,就像黄金无法完全纯净一样。
这里提供的是对《弟子规》部分节选的简要解释及译文,全文较长,如果有需要,可以找到完整的中文文本并逐句进行解读。
不同的解释版本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选择合适的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篇一:《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一、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
二、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守丧完毕,逢年过节祭祀要竭尽诚意;对死去的父母亲,要如生前一样的尽孝。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作哥哥的友爱弟弟,作弟弟的尊敬哥哥;兄弟和睦,也就是尽到了孝道。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如果能把财物看得轻淡,彼此就不会产生怨隙;说话时忍一忍,就不会有意气之争。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
译:无论吃饭餐饮、入坐走路,要让长辈在先,晚辈在後。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
译:长辈叫人,马上帮忙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场,自己先到长者前听候使唤。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显能。
译:称呼长者要有礼貌,不可直呼其名;在长者前面,不要自以为才能高强。
●路遇长,疾趋拜。
长无言,退恭立。
译:路上遇到长辈,立刻趋前问候;长辈没有别的话,再恭敬退下站在一旁。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余步。
译:遇到了亲长,如果是骑马立刻下马,如果驾车立刻下车;就算过了百余步,也要等候。
●长者立,幼者立。
长者坐,命乃坐。
译:长辈站着,晚辈一定站着;长辈坐下,吩咐我们坐下,我们才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译: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但声音低到听不清楚,也不恰当。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坐,视勿移。
译:长辈有事要赶紧趋前,离开时则从容缓慢;长辈相问,起立作答再坐下,视线勿移开。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事奉叔伯,要像事奉父亲一般;敬爱堂兄弟,要像敬爱自己兄弟一般。
三、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译:起得早睡得晚,老年转眼就来到,要珍惜宝贵的光阴。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译:早上起来,一定要漱洗妥当;大小便後,一定要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结。
译:帽子要戴正,衣纽要扣好,袜子穿好鞋带要绑紧。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堆,置污秽。
译:帽子衣服有一定的位置,不可随意摆放,以免沾染灰尘。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译:穿衣服要整洁,不在於华丽;对上对下合乎自己的身分与家庭。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译:对於饮食方面,不可挑三拣四;适时适量,不可暴饮暴食。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译:少年人不可饮酒,酒醉之後总是丑态百出。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译:走路要从容,站立要端正,作揖要尽礼,拜候要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译:不可踩踏门槛,不可歪斜站立,不可曲脚蹲坐,不可摇动大腿。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译:拉开窗帘动作轻缓,不可声音太大;转弯时绕大圈,不可撞到弯角。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入盈。
译:拿空的器具,要像拿装满东西的器具一般;进入空房间,要像进入装满东西的房间一样。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问。
译:做事情不ㄅ打斗的场所,不要去接近;不正当没根据的事情,也不要去探听。
●将入门,问谁存;将上堂,声必扬。
译:要进入别人家门,先问有谁在家;要进别人房间,一定要先出声告知。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译:有人问我是谁,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吾」跟「我」是没有分别的。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译: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先徵求别人同意,如果没有问过,就是偷窃的行为。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译: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人家向我们借东西,如果有不要吝啬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译:说任何话,总以信用为最重要,诈骗与虚假,绝不可为。
●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译:话多不如话少,说话算话,不可花言巧语。
●刻薄话,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译:刻薄话、脏话、流里流气的话,都要切实戒掉。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译:没看清楚的事情,不要随便说;知道不详细的事情,不要随便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译:事情如果不适当,不要轻易答应;一旦轻易承诺,便会进退两难。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译:凡是说话,语气宁可加重而缓慢,不可急躁匆忙,也不可模糊不清。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译:别人说长论短,与自己无关,不要加油添醋管闲事。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译:看见别人的优点,要想到跟他一样,即使现在相差很远,慢慢总是能接近的。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译:看见别人的缺点,要反省检讨自己,如果犯同样的错立刻要改,如果没有可作为警惕。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译:只有品德、学问、才艺,有不如人的地方,要加紧努力赶上。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译:至於衣服、饮食等物质享受,不如别人,不必忧虑悲伤。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译: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赞美夸奖自己的优点就高兴,如此坏朋友就会出现,而好朋友就逐渐离去了。
●闻誉恐,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译:听到别人赞美心生戒惧,别人指出过错反而高兴,这样正直的朋友就会慢慢跟你接近了。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译:无心造成的过失叫做「错」,有意造成的过失叫做「恶」。
●过能改,归於无,倘掩饰,增一辜。
犯了过错能立刻改正,等於没有过错;如果极力掩饰,那就等於再犯一过了。
四、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译:任何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去爱他,因为大家是同一个天所覆同一个地所载的呀!●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译:品德高的人,自然名望也高,人们所尊重的,并不是外表容貌的美好。
●才大者,望大自,人所服,非言大。
译:才能多的人,总是希望别人看重自己;但别人所服的,并不是说大话的人呀!●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
译:自己有一点能力,不可自私自利;别人有能力,不可轻视毁谤。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译:不可对有钱人谄媚,不可对贫穷人骄傲;对於物质则不可喜新厌旧。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搅。
译:别人不得闲,不要拿事情去打扰;别人心不安,不要拿话去打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译:别人的短处,不要去掀开;别人的隐私,不要去传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译:说别人的好处,是一大优点;别人知道了,会更加自我勉励。
●扬人短,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译:揭别人的短处,是一大罪恶;既惹别人痛恨,也会带来灾祸。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译:如果能彼此赞美优点,大家都建立了好品德;如果有过错不愿相规劝,彼此都损了德性。
●凡与取,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译:给人东西跟拿人东西,要清楚明白,给人家的可以多,拿人家的最好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译:要求别人必先问问自己,自己如果也不想要这样做,就得立刻停止。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译:有恩一定想办法报答,有仇则想办法忘掉,报仇的心念时间要短,报恩的心念时间要长。
●待仆婢,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译:对待仆人婢女要端庄,在端庄之中也要慈祥宽厚。
●势服人,必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译:想要用权势来服人,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用真理服人,才是真正心服口服。
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译:同样是人类,却各有不同,在芸芸众生当中,能具备仁德的非常稀少。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
译:如果真的是一位仁者,别人多半对他敬畏;说话不会隐瞒逃避,表情也不会恭维谄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译:能够亲近仁者,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品德可以日益增长,过错也一天天减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败。
译:不肯亲近仁者,害处非常大,不但小人进入生活中,做各种事情也容易失败。
五、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译:不努力实践德行,只知学习经典知识,会越来越浮夸,将来不知成为什麽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译:只知努力实践,不愿学习经典知识,会放纵听任自己意见,而不明真理所在。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译: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是非常要紧的诀窍。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译:刚读到这本经典,不可又羡慕另一本经典;这个进度尚未完成,不要又进入另一个进度。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译:给自己订的进度宽一点,但要求必定做到;工夫到家了,所有的阻塞就会畅通了。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心中有疑惑,随手记下来,遇到适当的人就请教询问,一定要找到正确的答案。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译:房间要清爽,墙壁要乾净,桌案要整洁,笔砚要放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译:墨磨得偏了,是因为心不正了;字不能好好的写,是因为心先病了。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译:经典书籍的摆放,有一定的位置,读完看完,要摆回原来的地方。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