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典型例题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 课后练习题
一、实验题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里水的颜色变为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若用下图装置来收集一瓶氧气,进气管口是____端(填“a”或“b”)。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图甲E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在集气瓶底不放入少量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选择题)2. 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2 D.+53. 下列关于在实验室里使用药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C.特别注意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D.用剩的药品应交还实验室,不得放回原药瓶4.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证氧气B.加热液体C.闻气体气味D.检查装置气密性5. 下列不是决定元素化合价的因素的是A.得到电子的数目B.失去电子的数目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6.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氢气作燃料B.铜丝作导线C.二氧化碳灭火D.氮气作保护气三、填空题7. 蒸馏水、矿泉水(该矿泉水属于硬水)、白醋、酒精都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它们外观非常相似,其中具有酸味的是______,另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是______,其他两种无色液体可用多种方法区分。
专项训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上化学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专练班级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I:127 一、计算题(写出计算过程)1.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1)维生素C含有种元素。
(2)一个维生素C分子含有个原子。
(3)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4)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结果化为最简比)。
(5)求维生素C的相对分质量(6)求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求35.2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8)求多少克维生素C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4g?(9)88克维生素C中含氢元素质量与多少克水中含氢元素质量相当?2.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
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
XX钙片[药品规格] 每片含CaCO30.625g[用法用量] 每次一片,每天2次(1)CaCO3相对分子质量(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3)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4)如果按用量服用,求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克3.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计算:(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列式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4)8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4.已知碳酸氢铵的化学式NH4HCO3求:(1)NH4HCO3相对分子质量为(2)NH4HCO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9kg碳酸氢铵中含氢元素的质量5.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6.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碘盐”属于;(纯净物或混合物)(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mg.(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的碘酸钾mg,他每天摄入的这种食盐应为g.217.肥田粉是常用的氮肥,如图为某品牌肥田粉的部分标签. (1)硫酸铵中含种元素,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硫酸铵中硫氧的元素质量比(3)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4)据表计算该品牌肥田粉的纯度(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二、选择题1.为增加食品酸味常使用柠檬酸(C 6H 8O 7)。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及例题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知识点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相对固定成分)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可变成分)【例题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该成分比例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可以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约有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磷燃烧实验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文字表达式:红磷(P)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例题2】在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下列对该试验认识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试验说明氮气难容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知识点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
(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红磷可以用P来表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混合物都无法用一种化学符号来表示)【例题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水泥砂浆C、干冰D、汽水知识点四:不同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成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主要用途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等氮气不活泼,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用氮气防腐稀有气体很不活泼(惰性气体)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制造低温环境,用于激光技术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例题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气焊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课题2 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化学人教版初三上练习题
化学人教版初三上练习题化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化学人教版初三上册练习题,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元素的是()A. 水B. 氧气C. 蓝色墨水D. 空气答案:B. 氧气解析:元素是由一个种类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具有唯一的化学符号。
氧气由氧原子构成,属于元素。
2. 以下反应方程式中,属于爆炸反应的是()A. H2 + O2 → H2OB. 2KClO3 → 2KCl + 3O2C. 2H2 + O2 → 2H2OD. CH4 + 2O2 → CO2 + 2H2O答案:B. 2KClO3 → 2KCl + 3O2解析:爆炸反应是指反应产物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生成,并伴有剧烈的能量释放。
选项B中的反应方程式符合爆炸反应的特点。
3.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编制的。
A. 原子序数B. 原子量C. 原子核的质量数D. 元素的周期性答案:A. 原子序数解析: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也称为原子序)从小到大排列的,每个元素的原子序数独一无二,对应着元素的化学性质。
4.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A. 原子序数B. 原子量C. 电子数D. 原子核的质量数答案:C. 电子数解析: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因此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5. 下图是原子A的示意图,请问元素A的电子层结构是()A. 2层4个电子B. 3层5个电子C. 2层5个电子D. 3层4个电子答案:C. 2层5个电子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元素A的电子层结构是2层5个电子。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巩固对化学元素、反应方程式、元素周期表以及电子层结构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实验,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经典例题 【例】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Mg+O2=点==燃== MgO
B.4Fe+3O2=点==燃== 2Fe2O3 C.2KMnO4===K2MnO4+MnO2+O2↑ D.2H2O=通==电== 2H2↑+O2↑
【思路点拨】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首先要看是否有此反应,即是否 违背客观事实,再看是否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最后看生成物的状态和反 应条件标注是否正确。 【方法归纳】解答此类题的顺序为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是否配平, 再看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等号是否正确。
13.(2 分)在点燃的条件下,2.6 g C2H2 与 7.2 g O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6.6 g CO2、1.8 g H2O 和 x g CO。则 x=____1_.4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4_C_2_H_2_+__9_O__2=_点=_=_燃=_=___6_C_O__2+__4_H__2O__+__2_C_O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及步骤
1.(2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 A ) 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根据反应的条件 ③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根据 反应的现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2 分)(九龙坡区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A.2Mg+O2=点==燃== MgO2
B.CuO+H2==△=== Cu+H2O C.Fe+CuSO4===Cu+Fe2(SO4)3 D.KMnO4===K2MnO4+MnO2+O2↑
3(1.)镁(6带分在)写氧出气下中列燃反烧应:的_2_M化_g_学+__方O__2程_=点_=式_=燃_=:_=__2_M__g_O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_F_e_+__2_O__2=_点=_=_燃=__=__F_e_3O__4______________。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大题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答案:BA、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A正确。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原子间有间隔,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C正确。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D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C.原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D.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答案:DA、原子的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无中子,说法错误;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离开化学变化,原子是可以再分的,说法错误;C 、原子得失电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能转化为原子,说法错误;D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核电荷数不变,核外电子数少1,说法正确。
故选D 。
3、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 3;③SO 2;④Cu +2O ;⑤Mg 2+;⑥2OH -;⑦H 2O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答案:CA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即⑤中Mg 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选项错误;B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即④中Cu +2O 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选项错误;C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即③中SO 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⑦中H 2O 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正确;D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即①中2H 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故选C 。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典型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典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答案:D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6-8=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为8,故A不正确;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故B不正确;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则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但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得到该信息,故C错误;D、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故选D。
2、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BA、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B、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错误。
C、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C正确。
D、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位于同一周期,D正确。
故选:B。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水分子很小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答案:B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氧气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滴水很小,但其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D、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典型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典型例题单选题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古人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答案:C解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化。
A、清洗葡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把葡萄捣碎过程中只是葡萄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葡萄发酵成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小提示: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B.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试管破裂﹣﹣﹣﹣实验结束先熄酒精灯,后移导管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答案:B解析:A、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只要集气瓶口向上即使没盖严的集气瓶也能收集到CO2,分析不合理;B、实验结束先熄酒精灯,后移导管,可能导致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分析合理;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直接落在瓶底而使瓶底炸裂,而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由于集气瓶底没留水或未铺沙,与引燃火柴过长无关,引燃火柴过长只会造成氧气的大量消耗,分析不合理;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要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而进入水的量少于1/5,则可能是由于气密性不好所造成,红磷过量是要完全消耗掉氧气,保证实验成功;分析不合理;故选B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A、根据图示,c点所示溶液pH﹤7,呈酸性,选项A不正确;B、从图中溶液的pH由大逐渐变小可知,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图中a 点所示溶液pH﹥7,呈碱性,溶液中氢氧化钾没有全部被反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应该是K2SO4和KOH,选项B 不正确;C、根据图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的pH起点大于7,且随着试剂的加入pH由大逐渐变小,可见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选项C不正确;D、图中b点溶液的pH=7,此时硫酸和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不和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因此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pH继续减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必备题典【考点精讲精练】第十六讲燃料的利用与开发(原卷版+解析)
第十六讲燃料的利用与开发考点直击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量的变化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煤燃烧等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等意义: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如利用燃料燃烧做饭、取暖等2.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面形成的。
化石燃料主要是由碳氢氧元素构成的,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形成古代植物埋在地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古代植物遗骸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面形成元素组成主要含C,含少量H、N、S、O等主要含C、 H,含少量S、 N、O混合物主要含C. H,主要成分CH4类别混合物(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混合物(多种有机物)混合物形态黑色固体,有光泽,人称“黑色金子”,无固定的熔点、沸点、具有可燃性粘稠液体,黑色或棕色,不溶于水,无固定的熔点、沸点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性质煤干馏→化学变化焦炭、煤焦油、煤气等(隔绝空气加强热)石油分馏→物理变化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等易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CH4+O2点燃===CO2+H2O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a.燃烧时要有充足的空气(或氧气):如做饭时,调节燃气灶或煤炉的进风口大小b.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或做成空心(如空心炭)等。
(2)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影响:a.煤燃烧产生SO2、NO2等空气污染物―→形成酸雨(pH<5.6的雨水)b.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c.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防治措施:a.使用脱硫煤或将煤转化为水煤气b.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改善能源结构,尽量使用清洁能源(3)能源的利用和开发①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水合物优点:热值高,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未来新能源②乙醇:俗称酒精,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3O 2 2CO 2+3H 2O ,优点:可再生;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③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2H 2O 优点: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未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制取成本高、贮存和运输困难④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好题精讲【例题1】科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根据该循环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循环是一种环保绿色,反应中没有污染物生成体系 B .该循环体系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在此循环中只有化合反应发生,因此是环保的 D .在此循环中氢气与氧气是中间产物【例题2】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 的能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离子》例题解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离子例1: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相同. 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解析】钠原子和钠离子原子核内都是11个质子,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
而钠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答案】(l)质子数(2)不相同例2:根据结构示意图回答(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则X值为_____ 。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X值为_____ 。
(3)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X值为______ 。
【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10(2)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说明失去了2个电子,则原子中的质子数=阳离子中的电子数+失去的电子数=2+8+2=12;(3)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2个单位负电荷说明得到了2个电子,则原子中的质子数=阴离子中的电子数-得到的电子数=2+8-2=8;【答案】(l)10 (2)12 (3)8例3:2019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
请回答:(1)1个H3+离子中含有个质子、个电子;(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填序号)(3)H3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解析】本题是对科技新发现“H3+”“H3”的有关化学知识的考查。
该题中,由于1个“H3+”离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核,但又失去了1个电子,故有3个质子和2个电子。
在“H3”分子中,氢原子的核内有一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C正确。
由于“H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属于单质。
【答案】(l)3、2,(2)C (3)单质例4: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 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 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 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解析】N5+是带电的微粒,不是物质,所以A是错的。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作业精品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3张)
9.(2分)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是( D )
A.电子层数是3 B.核内质子数是11 C.最外层电子数是1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下列关于钠原子的说法错误的
10.(2分)(南宁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由于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变 化中不会发生改变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作业 精品课 件人教 版九年 级上册 化学(2 3张)
15.(6分)有A、B、C、D四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为4个 连续的数,B和D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A和C的原子核内质子 数比中子数少1,已知B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
(1)根据以上事实填写下表。
(1)四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C__(填字母,下同),容易 得到电子的是__A__D__。
(2)具有稳定结构的是__B__,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A__D___。 (3)属于金属原子的是__C__,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_A__B_D___,属于稀有气 体原子的是__B__。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作业 精品课 件人教 版九年 级上册 化学(2 3张)
【方法归纳】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关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南京中考)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D)
1.(2分)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 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
2.(2分)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C.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元素》例题解析
课题3 元素1.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2)氧气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4)氮元素____________,(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8)4P____________,(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思路解析:元素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同时也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当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后,则只表示该元素的若干个原子,如Ca既表示钙元素,同时表示一个钙原子,但2Ca则只能表示2个钙原子,不能表示2个钙元素。
答案:(1)2Ca(2)O2(3)CO2(4)N (5)3Fe(6)2Ne(7)氢元素,一个氢原子(8)4个磷原子(9)2个氯原子(10)3个氢原子2.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 )A.Al2O3B.Al2(SO4)3C.Al(NO3)3D.Fe(NO3)3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不同环境中含量的识记能力。
关键在于平时学习时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
如搜索“化学之最”“元素之最”等。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别为铝(Al)和氧(O),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N)。
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铝〔Al(NO3)3〕。
答案:C3. 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思路解析: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一格,其内容表示:“20”表示原子序数,也代表核内质子数;“Mo”表示元素符号;“95.94”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单位是1,一般不写出。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蜡烛的燃烧于灭火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7
四、灭火方法与原理
例1: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 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 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 , 实验2 ; (2)请你再 举一个不同原理熄灭蜡烛的 实例 。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8
例2:对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吹气,蜡 烛熄灭;而同样对着一支点燃的蚊香 吹气,为何就燃烧更旺?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12
市二模:(3分)如图所示,A、B 是氢气吹出的肥皂泡,在空气中慢 慢上升。用火柴从下方点燃A;将 燃着的火柴放在B的上方。观察到: A、B均产生火球,B的爆鸣声比A 的大。解释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13
2013中考:(4分)如右图所示,取三根粗细、 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 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 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 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 观察到:I、II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II中铁丝 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III中铁丝没有燃烧。 (1)为什么III中铁丝不能燃烧? (2)分析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的原因。
蜡烛的“燃烧与灭火”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1
一、燃烧条件问题
例:根据燃烧条件解释现象:取一 支蜡烛,在烛芯上滴些溶有白磷的 二硫化碳溶液(二硫化碳易挥发), 不一会儿,蜡烛便自己燃烧起来了?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2
二、易点燃的原因
例:蜡烛的烛芯一般由棉线搓成,先点燃烛 芯,烛芯周围的蜡熔化并被吸入烛芯,过一 会火焰变得明亮;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 芯顶端逐渐变硬、变黑,火焰会变暗;熄蜡 烛时,有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接 近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1)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____。 (2)烛芯的作用是引燃石蜡,分析作用原理。 (3)直接点燃烛芯使蜡烛燃烧比点燃“白烟” 使蜡烛燃烧要困难一些。试分析原因。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大题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答案:BA、物质的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故加入菜叶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A选项错误;B、蜂窝煤的多孔可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煤燃烧的更充分,减少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B选项正确;C、高层建筑起火,千万不能乘电梯,因为建筑起火很可能造成断电,而且电梯间的通道往往是浓烟和火焰的集中的地方,C选项错误;D、酒精能和水任意比例混合,用水只会增大火的燃烧面积,反而更危险,正确做法是用湿抹布或者细沙盖灭,D选项错误。
选B。
2、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答案:DA、由图可知,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不符合题意;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石油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故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不符合题意;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燃烧值大,氢气不易贮存和加注,符合题意。
故选D。
3、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焚烧废弃塑料B.重复使用塑料袋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答案:AA、焚烧废弃塑料,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做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实验基本操作例1 下列各组仪器,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A.烧杯、蒸发皿B水槽、量筒C.蒸发皿、试管D.集气瓶、燃烧匙选题角度:考查识别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思路分析:常用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和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集气瓶、量筒、水槽等。
解题时可先找出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集气瓶,然后再找出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的烧坏,所以能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应是C。
解答:C例2 选择下列仪器的序号填在空格内: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⑤漏斗⑥胶头滴管⑦酒精灯(1)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2)配制100g 10%的食盐溶液所要用到的仪器是。
选题角度:考查对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所需仪器的掌握情况。
思路分析:溶液配制分为计算、称量、溶解三步进行。
依据称量、溶解所需仪器与题干对照进行选择。
解答:(1)①;(2)②③④⑥。
例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题角度:考查判断实验操作图正误的实验知识。
思路分析:对照蒸发皿加热、试管加热、滴加液体、过滤等基本操作要点,可知蒸发皿应用坩埚钳移走;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
否则会造成烫伤,暴沸飞溅,污染试剂等事故。
解答:D。
例4 如下图是某人画的实验室的过滤装置图。
(1)指出图中用字母标出的仪器名称:a ;b ;c ;d 。
(2)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并说明改正的方法。
①;②。
(3)过滤是常用来分离和混合物的一种实验操作。
选题角度:考查过滤目的、过滤器组成仪器和纠正过滤中错误操作的基本知识。
思路分析: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难溶性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它是借助过滤器完成的。
过滤器是由漏斗和滤纸组成,还需用烧杯、铁架台、铁圈、玻璃棒等仪器完成实验。
过滤操作要点是“二低、三靠”。
图中玻璃棒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没有靠烧杯内壁。
解答:(1)玻璃棒;漏斗;烧杯;铁架台;(2)玻璃棒放在漏斗上方是错误的,应靠在有三层滤纸的过滤器上;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应将其靠在烧杯内壁上;(3)固体;液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本文档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的详解和答案解析。
单元测试题一题目:在实验室中,为了快速制备盐酸铁(Ⅱ)溶液,应该选择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在实验室中,为了快速制备盐酸铁(Ⅱ)溶液,应该选择下列哪种化学物质?A. 氯化铁(Ⅲ)B. 氯化铁(Ⅱ)C. 亚硫酸铁(Ⅱ)D. 铁粉答案和解析: B. 氯化铁(Ⅱ) B. 氯化铁(Ⅱ)在实验室中快速制备盐酸铁(Ⅱ)的方法一般是使用氯化铁(Ⅱ)来制备。
氯化铁(Ⅱ)是一种含有两个氯化物阴离子的铁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Cl2。
其他选项中的化学物质不能直接用于制备盐酸铁(Ⅱ)。
单元测试题二题目: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银C. 硫D. 氯答案和解析: B. 银 B. 银金属元素的特点是具有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银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
碳、硫和氯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单元测试题三题目:化学中,氧化反应的基本定义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化学反应?化学中,氧化反应的基本定义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化学反应?A. 银器发黑B. 松香融化C. 铁器生锈D. 矿石燃烧答案和解析: A. 银器发黑 A. 银器发黑银器发黑是一种表面现象,是由于银与空气中的硫化物反应形成了黑色硫化银。
这个过程并不涉及氧气的参与,因此不属于氧化反应。
松香融化、铁器生锈和矿石燃烧都是化学反应。
...(继续添加其他题目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练习-附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练习-附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S:32 Mg:24 Mn:55Fe:56 K:39 Cu:64一、实验探究题。
1.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细口瓶的塞子要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②先对试管进行,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刷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5)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毫升,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2.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现象及结论:(1)①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放热,蜡烛逐渐变短,石蜡受热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如图乙所示操作,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由此可知外焰温度。
③如图丙所示,烧杯内壁会有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若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会,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
(2)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此白烟用火柴可以点燃,说明其具有性,据你猜想白烟应该是。
3.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来验证CO2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注: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挥发的影响,且图甲中产生气流缓慢。
(1)如图甲,将右侧三通管横放,打开仪器 a (填名称)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接触,然后关闭仪器a,观察到三通管内的实验现象是。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含解析)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 B.CO2 C.N2 D.Ne【答案】C【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应选:C。
2、干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应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答案】B【解析】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应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应选:B。
3、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 B.氧气C.水蒸气 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A、氮气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应选项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应呼吸,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应选项错误;C、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应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应选项错误;应选C。
4、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以下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燃烧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禁放烟花爆竹【答案】A【解析】A、农作物的秸杆就地燃烧不可行,因为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做法与之相违背,应选项正确;B、废气达标排放不污染环境,应选项错误;C、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应选项错误;D、禁放烟花爆竹,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应选项错误。
应选:A。
5、我国主办2021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
以下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SO2B.NO2C.O2D.PM2.5【答案】C【解析】SO2、NO2和PM2.5是空气污染物,O2不是空气污染物。
应选C。
6、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完毕后,反响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A.氮气B.五氧化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装置内剩余的主要气体为氮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例1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解析: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从不同的侧面描述反应类型的方法,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判断某化学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种物质,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化学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判断某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要着眼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没有跟氧发生反应,有氧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由此判断,本题四个选项中涉及的四个化学反应,从反应物来看,均有氧参加,故均为氧化反应;从生成物来看,只有(A)和(B)是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和(B)例2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B.细铁丝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如何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物质燃烧时的现象与可燃物的性质和氧气浓度有关,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辨析燃烧时是否有火焰、有光、生成物是气体还是烟(烟是固体)或雾(雾是液体)等。
可燃物燃烧是发光还是有火焰,关键是看可燃物的状态,一般气态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固态物质燃烧时,发光而不产生火焰。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只能发出白光。
而硫虽是固态,但在加热过程中,硫先熔化再气化,实际上燃烧的是硫蒸气,因此,有火焰而不是光。
“烟”是固体的小颗粒悬浮在气体中产生的,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这种白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氧气中即产生白烟。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要剧烈。
有些在氧气中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却不能燃烧,如铁丝。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还要注意区分“烟”和“雾”。
“烟”是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的现象;“雾”是大量细小的液滴分散在空气中的现象。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浓厚白烟而不是雾。
所以,本题选D。
例3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态氧是没有颜色的B.氧气难溶于水C.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D.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解析: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易溶”与“难溶”在用词上是不同的,它表明气体溶解性两个不同的层次。
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可以溶解少量的氧气,供水生动植物生存。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高山上缺氧。
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液体。
所以,答案是:D。
例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要垫少量细砂或水的是()A.木炭B.硫粉C.铁丝D.红磷选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和对氧气化学性质的理解。
思路分析;上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只有选项(C)铁丝的集气瓶底部要垫少量的细砂或水。
这是因为木炭、硫粉燃烧的产物是气体,红磷燃烧时冒白烟,说明产物是细小的白色颗粒,它们的途散不会引起集气瓶底的炸裂。
而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由于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所以瓶里要预先装少量的细砂或水。
解答:选(C)。
点评:同类反应的实验中,操作上的差别往往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性质有关,如挥发性、熔沸点,水溶性,物质状态等等。
例5下列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的是()A.镁条B.木炭C.铁丝D.硫粉选题角度:考查学生对物质燃烧实验现象的掌握思路分析:可燃物在空气或纯氧中燃烧时,一定发光放热,但不一定都有火焰,只有可燃性的气体(或蒸气)点燃时才有火焰产生。
上述四个选项中,镁条、木炭、铁丝等固体物质燃烧时,既不挥发又不能分解出可燃性的气体,因此只发光而无火焰产生。
硫粉虽为固体粉末,但点燃后逐渐熔化且不断形成硫的蒸气而燃烧,因此有火焰产生。
解答:选(D)。
点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现象去思考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并将结果进行及时的总结,以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例6要证明集气瓶内盛的是空气还是氧气,最简单的方法是()A.测量密度,密度大的是氧气B.能使细铁丝燃烧的是氧气C.能跟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氧气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选题角度:考查氧气的性质及物质检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思路分析:用测量密度的方法鉴别空气和氧气,从理论上说是可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空气和氧气的密度相差不大,测量过程也很复杂,故不可取;B和C能区分空气和氧气,然而操作相对繁琐,不属于最简单的方法。
解答:选D。
点评: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要鉴别它们,上述四种方法都可行,不少学生没有进行比较、评价,找出“最简单的方法”,而是根据气体鉴别的一般原则:用反应现象来区别不同物质。
结果误入圈套,认为选择任何选项都可以。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白烟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硫B.氧化镁C.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又能产生白烟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3.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是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B.硫——微略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D.蜡烛——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4.硫,碳,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A.都有气体产生B.都有淡蓝色火焰C.都能发光发热D.都有水珠生成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都是白色固体的是A.硫、木炭B.磷、镁C.煤、石油D.蜡烛、铁6.某同学归纳氧气的主要用途有:①急救病人,为飞行员、登山运动员、潜水员等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②在炼钢铁中,进行富氧鼓气,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提高钢铁的产量和质量;③化学工业上主要用于制取蒸馏水;④使乙炔燃烧产生高温的氧炔焰,用于焊接或者割断金属;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做氧化剂;⑥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促使燃料迅速燃烧,产生高能推动火箭前进,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⑥C.③D.⑤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铜线做导线B.氢气填充气球C.氧气供给呼吸D.二氧化碳有助于植物光合作用8.下列各组物质颜色相同的是A.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B.氧气、二氧化碳气体C.氧化铜、四氧化三铁D.木炭、硫9.区别空气和氧气的最好方法是A.燃着的木条B.带火星的木条C.澄清石灰水D.液化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没有固体物质生成的是A.镁带B.铁丝C.硫磺D.白磷二、填空题1.现有氧气、水、硫磺、氧化汞、氢气,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出一个文字表达式: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15年漫长的旅行“和平号”上的真菌由于在失重环境和太空射线照射等因素下发生了变异,成为对人类有严重威胁的杀手,当“和平号”坠毁时科学家并不担心上述问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号”在太空旅行中,科学家作了这样的实验:划着一根火柴,迅速放入盛满从地球上带来的空气的储气瓶中,结果观察到火柴很快熄灭,火柴很快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实验室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1)在下列仪器中,除试管外,还必须用到哪些仪器?(填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后,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
装配仪器时,要使试管口略_____________倾斜,并使铁夹夹在试管的_____________部。
(3)加热时,要先使试管_____________受热,然后再集中加热放药品的部位。
(4)停止加热时,要先把_____________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火焰。
四、简答题有两个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及所得结论如下:A同学: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一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
结论: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
B同学: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木条没有熄灭,结论:集气瓶中盛有纯净的氧气。
请分析,这两位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正确?答案:一、1.C 2.C 3.A 4.C 5.B 6.C 7.CD 8.C 9.B 10.C二、1.分解反应——氧化汞汞+氧气化合反应——硫+氧气二氧化硫氧化反应——氧气+氢气水2.“和平号”下坠的过程中由于与大气摩擦以及爆炸产生大量的热高温杀死细菌;在太空中没有气体的对流的产生三、(1)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2)气密性、向下、上(3)均匀(4)导气管四、A、B同学的结论都是错误的。
初中化学试卷金戈铁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