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2相对位置精品PPT课件
2.1画法几何_点
2.1 点
➢ 2.1.1 点在两面体系中的投影 ➢ 2.1.2 点在三面体系中的投影 ➢ 2.1.3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2.1.1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点的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A
a H
若空间点的位
置确定,点的投影 是确定的。
点的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A A1 A2
Z
V
a′
b′
A
a″
W
X
B
O
b″
b
H
a
Y
b′ X
b
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根据两点相对于投影 面的距离远近(或坐标大小)来确定的。
X坐标值大的点在左;Y坐标值大的点在 前;Z坐标值大的点在上。
Z a′
O
a″
b″ YW
a
YH
两点的相对位置
Z
V
a′
b′
A
a″
W
X
B
O
b″
b
H
a
Y
b′ X
b
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根据两点相对于投影 面的距离远近(或坐标大小)来确定的。
a H
若点的一个投
影确定,点的空间 位置是不确定的。
点的两个投影能唯一确定该点的空间位置
V
a′
A
X
ax
O
a
H
两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2
V
1 X 3
4
四个分角 主要研究第一分角
正立投影面
投影轴
O H
水平投影面
点的两面投影图
正面投影
V
a′
A
X
ax
O
a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二章相对位置
第 2 章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3.1 平行问题§ 2.1 平行问题§2.3 垂直问题§2.4 综合问题举例§2.2 相交问题一、直线与平面平行二、平面与平面平行§2.1 平行问题§2.2 相交问题§2.3 垂直问题§2.4 综合举例§2.1 平行问题一、直线与平面平行PCD BA♦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总目录例2-1 试判断直线AB 是否平行于平面 CDE 。
g 'f 'b 'a ' bc 'd 'e dc结论:直线AB 不平行于定平面一、直线与平面平行XOfgae '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2.1 平行问题§2.2 相交问题 §2.3 垂直问题 §2.4 综合举例分析:如果在平面内能作一条直线平行于直线AB ,则AB 平行于定平面。
总 目 录例2-2 过点K 作一水平线AB 平行于已知平面 ΔCDE 。
b ' a 'f ' fabc 'e ' d 'edk 'kcXO一、直线与平面平行§2.1 平行问题§2.2 相交问题 §2.3 垂直问题 §2.4 综合举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分析: AB 应平行于平面 ΔCDE 内的水平线,因此,先在平面 内作一水平线,然后过点K 作该水平线的平行线。
总 目 录♦若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对应地平行于另一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PSEFDACB二、平面与平面平行§2.1 平行问题§2.1 平行问题§2.2 相交问题 §2.3 垂直问题 §2.4 综合举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总 目 录m ' n 'nr 'rss 'O 例2-3 试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f 'd 'c 'c 结论:Xa 'ab b 'fee 'md两平面平行 §2.1 平行问题§2.2 相交问题 §2.3 垂直问题 §2.4 综合举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总 目 录例2-4 已知定平面由平行两直线AB 和CD 给定。
画法几何2
Z
e
f
f
X e f
F
O
X
e f
Y1
f
Y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1 .直线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其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反 映了空间直线与其它两个投影面的倾角大小; 2 .其它两投影长度缩短,共同垂直于这两个投影面相交的投影轴,在一条 联系线上。
二、投影面的垂直线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为投影面的垂直线 1. 铅垂线: z a a'
【例4】已知线段AB=30毫米,其投影ab和a,试求出a b。
b b
a X O X
a O Y
b
a
=ab
a
b
特殊位置直线
一、投影面的平行线
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为投影面的平行线
1. 水平线(H面平行线): Z V a A X a
‖ H :水平线 ‖ V :正平线 ‖ W:侧平线
c
a'
b
c
a
例1:已知线段AB的投影,试在AB上取一点K,使AK:KB =2:3,求作点K的投影。 分析:
先利用定比性将直线的任一 投影分成2:3,得到点K的一个 投影。
再利用从属性,求出点K的另 一投影。
作图:
过a任意作一直线,并在该直 线上量取5个相同的单位长度 连5分点和b,过2分点作5b的 平行线交ab于k 过k作投影连线,交ab于点k
V b' n' m' N A n m a' M B b' X a a O n' m' a'
画法几何制图—平面的投影及相对位置
PRT SIX
建筑制图的投影应用
建筑平面图:表示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尺寸
建筑立面图:表示建筑物的立面形状和尺寸
建筑剖面图:表示建筑物的剖面形状和尺寸
建筑详图:表示建筑物的细部构造和尺寸
工程制图的投影应用
建筑设计: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机械设计: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等
,
画法几何制图—平面的投影及相对位置
目录
P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rt Two
平面投影的基本概念
Prt Three
平面投影的特性
Prt Four
平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Prt Five
平面与投影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Prt Six
平面投影的实际应用
添加章节标题
PRT ONE
平面投影的基本概念
PRT TWO
平面的表示方法
投影面:将物体投影到平面上形成平面图形
投影线:连接物体与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点:物体与投影面的交点
投影方向:投影线与投影面的夹角
投影面法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面坐标:表示平面图形在投影面上的位置和方向
投影面与平面的关系
投影关系:物体与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投影面:将物体投影到平面上形成投影面
特点:平面与投影面之间没有交点且平行于投影面
垂直关系
垂直关系:平面与投影面之间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
垂直关系特点:平面与投影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垂直关系应用:在工程制图中垂直关系常用于表示物体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垂直关系判断:通过测量平面与投影面之间的夹角判断是否满足垂直关系
倾斜关系
倾斜角度:平面与投影面之间的夹角
《画法几何》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相交(或交 叉)成直角 的两直线, 只要其中有 一条直线平 行于某投影 面,则它们 在该投影面 上的投影仍 反映直角
水平线
B
b a
A C
c
反之,两直线之一是某投影面平行线,且两直线在该投影面 上的同名投影互相垂直,则在空间两直线互相垂直
[例2-7]已知过点A作线AB平行于EF,问AB与CD是否相 交(习题P25-4)
Ⅰ∈AB Ⅱ∈CD
Ⅲ∈AB Ⅳ∈CD
3 4) (
1
b
判断重影点重 合投影的可见性 时,要在其他投 影中比较它们坐 标的大小。
直角投影定理
当两直线都平行于某投影面对,其夹角在该投影 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当两直线都不平行于某投影面时,其夹角在该投 影面上的投影一般不反映实形。
a b
a c b
c
b0
c
b
d
[例2-11]作一直线与AB和CD相交,并与它们垂直(即 求两直线的公垂线),并标明其真实距离
c´ b´
f´
a´
e´
d´ c (d) e
a
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距离
f
b
点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平面的投影(自学)
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性质
P
A D C B
q p H d
根据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求其实长和倾角 (直角三角形法)
b´
m
V
a´
α
b´
B
C
X
a´
1、过A点作 AC//ab 2、过b点作 O bb ⊥ab,且 0 bb0=BC
A b
a
α
画法几何与土木建筑制图 第3章 点、直线的投影及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V
a'
X
ax
Z
az
A
a''
O
a
ay
Y
(a)立体图
a' X aX
a
Z
aZ
a''
YW O aYW aYH YH
V
a'
b' W
a'
b' Z
a''(b''
X
A
O B)
X
a b
Y
立体图
a
投影特性: a''b'' 积聚为一点
ab ∥a'b'∥OX
ab= a'b'=AB
O
b
YH 投影图
a''(b'')
YW
2. 投影面平行线投影特性
V
a'
X
Z
b' W
B
αγ
A
a b
正平线
a' α
b''
X
a''
b' Z γ
O
Y
立体图
a
正平线投影特性:
b'
X
Z
a'
a''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a
定比作图方法
c
b
§2-2 直线的投影
例2 已知点C在线段AB上,求点C的正面投影。
b Z
b
V
b
c a C B
X
A
O
a
X
a
a
O
a
c YW
a
c Hb
c b
YH
§2-2 直线的投影
例3. 在直线AB上取一点C, 使AC = L,求点C的两投影。
b c
a
L
b c
a
a
X
a
b
L
c
ZAB
O
b
c
ZAB
b0
L
c0
平面对 投影面的倾 角、、
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2-3 平面的投影
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一个、倾斜 于另两个投影面的 平面
V面—正垂面 H面—铅垂面 W面—侧垂面
特殊位 置平面
投影面平行面: 平行于一个、同时 垂直于另两个投影 面的平面
V面—正平面 H面—水平面 W面—侧平面
投影面倾斜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 斜的平面
c b
X
b O c
YW
当两直线均为
b
一般位置直线时, c
若有两个同面投影 满足上述条件,则 空间两直线相交。
d
a
YH
§2-2 直线的投影
3. 交叉两直线
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两直线
b
1(2 )
d
c
a
Ⅱ
2 Ⅰd
c
b
a1
b d
1(2 )
c
X a
O
d
c
a
画法几何课件 第2章 点和直线
X
cx
O
45°
YW
步骤:
c YH
1.过c’作OX轴的垂线c’cx;
2.在c’cx的延长线上取cc x= c”cz
沈阳城市学院 建筑系教研室
15
小结
1
两个投影面的展开
V面不动,H面向下旋转90°
2
点的两面投影特性
(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 (a’a⊥OX) (2)点的正面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空间点到H面的距 离(a’ ax =Aa); 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空间点到V 面的距离( aax =Aa’)
1、水平线——AB∥H
Z
V
z a a b a b
a
A
b
b g
B O
b
W
X O YW
X
a
b
g
a b
Y
b g
b
YH
H 投影特性:
1、水平投影反映实长,并反映倾角b和g 2、a’b’ ∥OX,a”b” ∥OYW
沈阳城市学院 建筑系教研室
41
2、正平线——CD∥V
Z
V
c X
d
d’
z
d” c”
沈阳城市学院 建筑系教研室
13
[例题1]: 已知点B的水平投影b和正面投影b’,求侧面投影b”。
Z b’ bz b”
X
bx
O
YW
b YH
步骤: 1.过b’作OZ轴的垂线b’bz; 2.在b’bz的延长线上取b”bz = bbx
沈阳城市学院 建筑系教研室
14
[例题2]: 已知点C的正面投影c’和侧面投影c”,求水平投影c。
画法几何第一章课件
正垂线 铅垂线 侧垂线
直线的投影
a
A X
Z
b
a
B O
a b
投影面倾斜线
•a b、 ab、a b
均小于实长;
•a b、ab、a b均
b 倾斜于投影轴;
•投影a b、 ab、 a b不能反映 、 、 实际大小;
Y
直线的投影
正平线
b
Z
Z
b
b
a
B
a
a
a
A
b
X
O
YW
X
a
b
a
b
YH
投影特性:
1.
ab
∥
Y
OX ;
a
b∥
OZ
2. a b=AB
3. 反映、角的真实大小
直线的投影
Z
水平线
a
Z
b
a
b
a
b
A
a
X
O
B
YW
b
X
a
a
b b YH
Y
投影特性:1.ab OX ; ab OYW
2. ab=AB
3.反映、 角的真实大小
直线的投影
a
A
侧平线
Z
a
第一节 点的投影 第二节 两点的相对位置
第三节 直线的投影 第四节 直线段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 第五节 点、直线与直线的相对位置
点的投影
第一节 点的投影
一、点的三面投影图
az
a YA A XA
ZA
ax
a
V — 正投影面 H — 水平投影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O a
l
求两平面交线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求两个共有点的问题,
由于特殊位置平面的某些投影有积聚性,交线可直接求出。
15
平面可见性的判别
VM B
m
c
f
b
k l
m C
K F
X L
N ka
f
l
a
n
O
m
kb a
f
l
c
n
Hc
n
16
平面可见性的判别
VM B
m C c
K
L F
N ka
f
l
n
m
c
f
b
k l
a
X
n
O
11
2.2.1 积聚性法
V
N B
P
A
K
PH a bk
C
M
c
H
当直线为一般位置,平面的某个投影具有积聚性时,交点 的一个投影为直线与平面积聚性投影的交点,另一个投影可 在直线的另一个投影上找到。
12
直线可见性的判别
V
B
AK PH a
bk M
N P
C c
b n
a k m
c
n a
kb
H
m 在平面之前 c
h
2、过直线EF作正垂
e 平面P。
3、求平面P与平面 KMN的交线ⅠⅡ。
he
4、求交线ⅠⅡ 与 EF的交点H。
5、连接KH,KH即 为所求。
k
27
2-3 垂直问题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
28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
V
C A
E B
D
H 几何条件: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必垂直于属于该 平面的一切直线。
d
a ( 2 ) 1
4
c
k
3
e
X
b
O
a
2
e
c
k(3) 4
1
d
b
20
以正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
f
QV
1
b
f
c
步骤:
1、 过EF作正
k
垂平面Q。
2、求Q平面与
2
ΔABC的交线
a ⅠⅡ。
e
3、求交线
ⅠⅡ与EF的交
2
a 点K。
b k
1 21
c
e
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 B
F
A K
利用求一般位置 线面交点的方法找 出交线上的两个点, 将其连线即为两平 面的交线。
6
例3 试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
a
b n
m
c
X
d
c m
n a d
f s
r
e
O e
s
r
f
b
结论:两平面平行
7
例4 已知定平面由平行两直线AB和CD给定。试过点K作
一平面平行于已知平面 。
a
s
d
f
k
e
m
n
b
c
r
X
O
c
r
n
e
b
k
m
d
f
s
a 8
例5 试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
s
a
d
e
f
r
X
es
SH d a
f r PH
特殊位置线面相交,根据平面的积聚性投影能直接 判别直线的可见性--观察法
13
例6 铅垂线AB与一般位置平面ΔCDE相交,求交点并判别可 见性。
a
’
d
’
c
’
k
f
’
’
b
e
X
’
’
O
e
f
k a(b) d
c
14
(2) 两平面相交
b
V M
m
k
c
f
l
P
B
X
K
m
m C
c PH
F Nk
fb n
L
a l
c
H
n
kb f
m
kb a
f
l
Hc n
17
2.2.2 辅助平面法
A E
K 1
2 D
C B
过AB作平面P垂直于H投影面
18
a
c
X PH a c
d
2 k 1
1
k
2
d
作题步骤:
1、 过AB作铅
垂平面P。
2、求P平面与
ΔCDE的交线
e ⅠⅡ。
b
O 3、求交线
ⅠⅡ与AB的交
e 点K。
b 19
直线AB与平面ΔCDE相交,判别可见性。
3
例1 试判断直线AB是否平行于平面 CDE。
c
g
d f
X
f d
g c
结论:直线AB不平行于定平面
a e
e
a
b
O
b
4
例2 过点K作一水平线AB平行于已知平面 ΔCDE。 c
f
e b k a
d
X
d
f c
e k
b
O a
5
2.1.2 平面与平面平行
P E
S B
A D
F
C
若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对应地平行于另一平面内的两相交直 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结论:两平面平行
b c
O
c b
9
2-2 相交问题
2.2.1 积聚性法 2.2.2 辅助平面法
10
交点与交线的性质
B D
PA
K B
KA
L
F
E
C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不平行则必相交。直线与平面 相交有交点,交点既在直线上又在平面上,因而交点是直线 与平面的共有点。两平面的交线是直线,它是两个平面的共 有线。求线与面交点、面与面交线的实质是求共有点、共有 线的投影。
n
X
O
n
35
分析 平面的法线与平面的最大斜度线对同一投影面的夹
角互为补角
C A
E
B
D
H
36
作图过程
m
|zM-zN|
n
X mn
n
|yM-yN| m
k
mn
|yM-yN|
h
直径任取
O
30°
45° NM
k
mn
|zM-zN|
h
37
2.3.2 两平面垂直
A
P
B
几何条件: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定平面,则包含这条直线 的所有平面都垂直于该平面。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23-.1 平平行问问题题 2-2 相交问题 2-3 垂直问题 2-4 综合问题分析
1
2-1 平行问题
2.1.1 直线与平面平行 2.1.2 平面与平面平行
2
2.1.1 直线与平面平行
P
C
A
D
B
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 该平面平行。
38
A
Ⅰ Ⅱ
B
两平面垂直
24
例7 试过K点作一直线平行于已知平面ΔABC,并与直线EF相 交。
b
X
b
c f
a
a f
k
e
eO
c
k
25
分析 F
K
C
H
A
E
B
过已知点K作平面P平行于 ABC;直线EF与平面P交 于H;连接KH,KH即为所求。
26
作图步骤
c
b
b c
PV
f1 m
2
a
n
a f
n2
m1
k
1、过点K作平面 KMN// ABC平面。
29
V C
A
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 a
e
c b
d
E
X
O
B
D
a
kd
ec
b
H
n
定理1: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直线的水平投影必垂
直于属于该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直线的正面投影必垂直
于属于该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30
n
V
f
A
C
E
D
a
B Xd
a d H
c b
f c b
k
O k
n
定理2(逆):若一直线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 影;直线的正面投影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则 直线必垂直于该平面。
D L
E
C
22
作题步骤
c X f
f
c
b PV e
2
k
1
l
1、用直线与
d
平面求交点
QV 的方法求出
两平面的两
个共有点K、
b2
a O
L。
2、连接两个 共有点,画
l
出交线KL。
k
a d
1
23
e
两平面相交,判别可见性
c
X m
m
3
k 4
3 (4 )
k
c
b n 1 (2 )
l
e
a
O
b2
e a l
1
n
利 用 重 影 点 判 别 可 见 性
31
例8 平面由 BDF给定,试过定点M作平面的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