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课件中医诊断学---绪论
合集下载
方剂学ppt参考课件
方剂结构分析
方剂结构
方剂的结构包括组成药物、药量比例、煎服法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方剂的 疗效。
结构分析
通过对方剂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方剂的配伍特点、治疗思路等,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掌 握方剂学的精髓。
03
方剂分类与内容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等,治疗外感风寒 表证。
辛凉解表
用于治疗血虚证,症见面色无华、头 晕目眩、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等。
05
方剂制备与质量控制
制备方法简介
传统制备方法 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传统剂型的制备方法,这 些方法历史悠久,工艺成熟,但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现代制备方法 包括浸膏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现代剂型的制备方 法,这些方法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但技术要求也较高。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奠定方剂学基础,到唐宋时期方剂学得到全面发展,明清 时期达到鼎盛,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剂学理论体系。
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推进,方剂学研究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向 着更高层次发展。
方剂学ppt参考课件
目录
• 方剂学概述 • 方剂组成与结构 • 方剂分类与内容 • 方剂功效与主治 • 方剂制备与质量控制 •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01
方剂学概述
定义与地位
方剂学的定义
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 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 础课程。
方剂学的地位
方剂学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 科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医药学体系中 占有重要地位。
个性化精准医疗
方剂学绪论PPT课件
22
主要(臣)药的加减:改变了君 臣配伍关系,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 生根本变化。
例如: 三拗汤,即麻黄汤去桂枝,主治 风寒束肺的咳喘。 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原方加白 术12g,治疗痹证初起。
.
23
药
药
味 的 增
量 增
减
减
.
24
用药相同,用量不同,其药力则有 大小之别,从而改变了君臣地位及其配 伍关系,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 化。例如:
厚朴三物汤 小承气汤
大黄 厚朴 20g佐 40g君
臣
主治阳明腑实证
.
25
药
药
剂
味 的 增
量 增
型 更
减
减
换
.
26
同一方剂,用药、用量相同,剂型 不同,其作用也有差别。例如:
抵当汤 抵当丸
水蛭 虻虫 大黄 桃仁
三十条 三十只 三两 二十个
主治下焦蓄血之重证,身热,少 腹鞕满,小便自利,发狂或如狂
.
6
《伤寒杂病论》 汉代,张仲景著
《伤寒论》 载方113首
《金匮要略》 载方262首 合计载方314首
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
.
7
《肘后备急方》 东晋•葛洪著 约2000余首
.
8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著 载方5000余
《千金翼方》 载方2900余
《外台秘要》 唐•王焘著 载方6000余首
.
4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方剂的历史悠久,早在 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 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已经发现 了药物。最初只是用单味药 治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 认识到几味药配合治病比单 味药治疗效果好,于是便逐 渐形成了方剂。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 中医方剂学概述 • 中医方剂的组成与分类 • 中医方剂的配伍与变化 • 中医方剂的煎煮与服用 • 中医方剂学经典名方介绍
目录
PART 01
中医方剂学概述
REPORTING
中医方剂学的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方剂学是一门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配伍规律及其临 床应用的学科。
剂量的变化规律
在临床应用中,剂量的变化往往会导 致整个方剂功效和主治的变化,因此 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中医方剂的变化规律
药味增减
在原方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物,以适应病 情的变化。
药量增减
在原方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物的用量,以 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剂型更换
将汤剂改为散剂、丸剂或膏剂等不同剂型, 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忌口
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 物以及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观察病情变化
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不 良反应或病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PART 05
中医方剂学经典名方介绍
REPORTING
六味地黄丸
总结词
滋补肾阴的经典方剂
详细描述
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和牡丹皮组成,主治肾阴虚引起的头晕 目眩、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等症状。
热服
煎好的药液趁热服用,多用于解表药或温补 药。
饭前服用
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汤剂,建议饭前30 分钟左右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
中医方剂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
服用中药方剂时应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 导使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 中医方剂学概述 • 中医方剂的组成与分类 • 中医方剂的配伍与变化 • 中医方剂的煎煮与服用 • 中医方剂学经典名方介绍
目录
PART 01
中医方剂学概述
REPORTING
中医方剂学的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方剂学是一门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配伍规律及其临 床应用的学科。
剂量的变化规律
在临床应用中,剂量的变化往往会导 致整个方剂功效和主治的变化,因此 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中医方剂的变化规律
药味增减
在原方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物,以适应病 情的变化。
药量增减
在原方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物的用量,以 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剂型更换
将汤剂改为散剂、丸剂或膏剂等不同剂型, 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忌口
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 物以及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观察病情变化
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不 良反应或病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PART 05
中医方剂学经典名方介绍
REPORTING
六味地黄丸
总结词
滋补肾阴的经典方剂
详细描述
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和牡丹皮组成,主治肾阴虚引起的头晕 目眩、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等症状。
热服
煎好的药液趁热服用,多用于解表药或温补 药。
饭前服用
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汤剂,建议饭前30 分钟左右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
中医方剂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
服用中药方剂时应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 导使用。
《中医方剂学》课件
二、方剂的组成和配伍
中草药的结构和化 学成分
描述中草药的组成,包括植 物的各个部分以及药物的化 学成分。
单味草药的作用和 配伍特点
解释单味草药的药效作用和 在组方中的配伍规律。
Hale Waihona Puke 方剂的组成方法和 配伍规律讲解方剂组成的方法和药物 在方剂中的合理配伍规律。
三、方剂的制剂和质量控制
方剂的制剂方法和常用制剂技术
总结中医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性和当前的学科发展现状。
对中医药学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探讨中医方剂学对中医药学研究的启示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方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
介绍方剂的制剂过程和常见的制剂技术,如煎剂、 丸剂和散剂等。
讨论方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测定和质 量标准等。
四、方剂的临床应用
1 风热感冒方的临床
应用
分析风热感冒方的方剂 组成和治疗原理,以及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 况。
2 温阳益气方的临床
应用
探讨温阳益气方的适应 证、方剂组成和临床应 用,如阳虚、气虚等疾 病。
3 补肾壮阳方的临床
应用
介绍补肾壮阳方的选择 药物、作用机制和在男 性性功能障碍等方面的 应用。
五、方剂的多样化
1
方剂的变化和创新
探索传统方剂的变化和新的创新方向,如个体化方剂的发展。
2
中药的多样化应用和方剂的新开发
讨论中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未来方剂开发的前景。
六、总结与展望
中医方剂学的学科意义和发展现状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涵盖了中药的分类、方剂的组成 与配伍、方剂的制剂与质量控制、方剂的临床应用等内容。
一、概述
中医《方剂学》课件
补益剂
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虚 证。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泻下剂
具有润下、寒下、温下、逐水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便 秘、积滞等里实证。如大承气汤、麻子仁丸等。
理气剂
具有行气、降气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滞、气逆等证 。如越鞠丸、苏子降气汤等。
03
方剂的配伍与变化
配伍的意义与原则
04
方剂的制法与剂型
制法的种类与特点
炮制法
包括炒、炙、煅、泡等,旨在改变药 物性能,增强或缓和药效,降低毒性 或副作用。
提取法
如水提、醇提等,用于从中药材中提 取有效成分,制备成方剂。
制剂法
将药物加工成适合临床使用的形式, 如丸剂、散剂、膏剂等。
特点
制法对方剂的功效有着重要影响,不 同的制法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质,从而 影响方剂的整体疗效。
用法调整
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病情 变化和个体差异,可适当 调整方剂的用法,如增减 剂量、改变用药时间等。
遵医嘱
使用方剂时,应严格遵医 嘱,不得自行更改用药方 法和剂量。
使用方剂的注意事项
辨证施治
使用方剂前,应先进行辨证施治,确保选用 合适的方剂。
煎煮方法
方剂的煎煮方法对药效有很大影响,应注意 火候、时间、加水量等。
意义
通过药物配伍,增强药效,降低 毒性,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 病情。
原则
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确保 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整体疗 效。
常用配伍方法介绍
相须
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 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
有疗效。
相使
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 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
药疗效。
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 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特点
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 ,以及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关 系。
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历史
古代方剂学成就
自《黄帝内经》开始,历代医家不断 总结和发展方剂学理论,形成了丰富 的方剂学著作,如《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等。
现代方剂学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剂学研 究逐渐深入,涉及药理、药效、毒理 等多个领域,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 了科学依据。
川芎茶调散
川芎、荆芥、防风等,疏风止痛,清利头目 。
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胜湿,止痛活络 。
补益方剂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主治脾胃 气虚证。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阴补肾,主治肾阴 虚证。
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白术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 治脾虚气陷证及气虚发热证。
健脾,和胃消食的功效。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症状,辨证为脾胃虚弱型消 化不良。治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为 法。
疗效评估
患者服药后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明 显改善,大便逐渐恢复正常,乏力、 气短等症状减轻。
失眠病例分析
病例介绍
患者赵某,女,28岁,因失眠多梦、心悸不安、 头晕耳鸣等症状就诊。伴有口干、口苦等症状。
02
中医方剂学基础理论
方剂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方剂是由药物按一定法度配伍而成, 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 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方剂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 类型,如按功效可分为解表剂、清热 剂、泻下剂等;按剂型可分为汤剂、 丸剂、散剂、膏剂等。
方剂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
方剂具有多种功效,如解表、清热、泻下、温里、补益等,这些功效是通过药 物之间的配伍来实现的。
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 ,以及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关 系。
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历史
古代方剂学成就
自《黄帝内经》开始,历代医家不断 总结和发展方剂学理论,形成了丰富 的方剂学著作,如《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等。
现代方剂学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剂学研 究逐渐深入,涉及药理、药效、毒理 等多个领域,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 了科学依据。
川芎茶调散
川芎、荆芥、防风等,疏风止痛,清利头目 。
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胜湿,止痛活络 。
补益方剂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主治脾胃 气虚证。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阴补肾,主治肾阴 虚证。
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白术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 治脾虚气陷证及气虚发热证。
健脾,和胃消食的功效。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症状,辨证为脾胃虚弱型消 化不良。治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为 法。
疗效评估
患者服药后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明 显改善,大便逐渐恢复正常,乏力、 气短等症状减轻。
失眠病例分析
病例介绍
患者赵某,女,28岁,因失眠多梦、心悸不安、 头晕耳鸣等症状就诊。伴有口干、口苦等症状。
02
中医方剂学基础理论
方剂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方剂是由药物按一定法度配伍而成, 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 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方剂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 类型,如按功效可分为解表剂、清热 剂、泻下剂等;按剂型可分为汤剂、 丸剂、散剂、膏剂等。
方剂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
方剂具有多种功效,如解表、清热、泻下、温里、补益等,这些功效是通过药 物之间的配伍来实现的。
《方剂学》完整PPT课件-2024鲜版
先秦时期
《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等医学著 作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明清时期
温病学派的崛起,创制了大量治疗温热病 的方剂,如吴又可《温疫论》、叶天士《 温热论》等著作,丰富了方剂学的内涵。
汉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医学体系,使方剂学形 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宋金元时期
指导临床用药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 。
促进中药新药研发
通过对古方、验方的研究和开发,可以创制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中药新药。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方剂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将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4/3/27
参加学术交流
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与同行 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9
8
君臣佐使理论及应用
• 君臣佐使理论:是中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 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 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 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 以达病灶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学》完整PPT课件
2024/3/27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7
• 方剂学概述 • 方剂组成与结构 • 常见中药方剂类型及特点 • 经典名方解析与临床应用 • 现代创新中药方剂研究进展与挑战 • 方剂学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与提高
方剂学PPT课件 方剂学总论绪论
作用:通过宣发肺气,开泄腠理毫毛,调畅营卫,并引动人 体正气向上向外驱邪,使人体微微汗出,肌表之邪随汗而解。
适应证:外感六淫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初起 等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者。总之,凡是邪在肌表或病邪由里达表, 需要透邪外出的病证均可用汗法,以达到解表﹑透疹﹑消肿﹑ 止痛﹑止痢之功。
9
分类:主要分辛温法﹑辛凉法。但根据病邪兼夹的 不同以及体质之异,汗法常配合其它治法运用,故又有 扶正解表﹑化饮解表﹑理气解表以及透疹解表等治法。
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以清除里热。
适应证:里热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气血两燔证、 脏腑热证以及暑热证等。
分类:清气法、清营法、凉血法、气血两清法、清热解毒法13、
清脏腑热法、清虚热法以及清暑法等。根据邪气兼夹之不同以及 病情虚实之异,清法又常与其它治法同用。其中,热为阳邪,最 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故清法最常与补气、养阴法配伍运用。
6
近现代时期:《中医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 载方96592首,分11个分册,1800多万字。汇集了古今方剂研究 成果,是学习、研究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
7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八法的涵义及其适应证。 2﹒熟悉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学研究的内容: 治法 组方配伍规律 临床运用规律
1
2、方剂学在祖国医学中的地位 (1)方剂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之一。 (2)方剂学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重 要组成部分。 (3)方剂学是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的桥梁学科。
3、学习方剂学的主要任务 (1)掌握治法、组方的原理和配伍规律。 (2)学会分析方剂和运用药物组成方剂。 (3)掌握一定的代表方,初步学会运用方剂。 4、学习方剂学方法与要求 (1)具体方剂学习分三级要求:①掌握:要求掌握
适应证:外感六淫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初起 等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者。总之,凡是邪在肌表或病邪由里达表, 需要透邪外出的病证均可用汗法,以达到解表﹑透疹﹑消肿﹑ 止痛﹑止痢之功。
9
分类:主要分辛温法﹑辛凉法。但根据病邪兼夹的 不同以及体质之异,汗法常配合其它治法运用,故又有 扶正解表﹑化饮解表﹑理气解表以及透疹解表等治法。
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以清除里热。
适应证:里热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气血两燔证、 脏腑热证以及暑热证等。
分类:清气法、清营法、凉血法、气血两清法、清热解毒法13、
清脏腑热法、清虚热法以及清暑法等。根据邪气兼夹之不同以及 病情虚实之异,清法又常与其它治法同用。其中,热为阳邪,最 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故清法最常与补气、养阴法配伍运用。
6
近现代时期:《中医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 载方96592首,分11个分册,1800多万字。汇集了古今方剂研究 成果,是学习、研究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
7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八法的涵义及其适应证。 2﹒熟悉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学研究的内容: 治法 组方配伍规律 临床运用规律
1
2、方剂学在祖国医学中的地位 (1)方剂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之一。 (2)方剂学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重 要组成部分。 (3)方剂学是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的桥梁学科。
3、学习方剂学的主要任务 (1)掌握治法、组方的原理和配伍规律。 (2)学会分析方剂和运用药物组成方剂。 (3)掌握一定的代表方,初步学会运用方剂。 4、学习方剂学方法与要求 (1)具体方剂学习分三级要求:①掌握:要求掌握
方剂学课件1总论 26页
05.11.2019
课件
8
8 《和剂局方》: 9 《伤寒明理论》: 10 《普济方》: 11 《中医方剂大词典》:
05.11.2019
课件
9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 以法组方、选方、类方,、释法
05.11.2019
课件
10
三、治疗大法
二、现代剂型: 冲剂: 片剂: 糖浆剂: 口服液: 注射剂:
05.11.2019
课件
21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1、数量规格:
2、服法:
3、有毒方服法:
4、小儿服法:
5、昏迷患者服法:
6、服药时间:
7、宜忌:
05.11.2019
课件
22
度量衡 a秦代、汉代、汉唐和现代差很大 b原方比例3:1 c隋唐以后差别不大 d不带括号的是原方用量 e带括号的是参考用量
3名词:①经方②时方③成方④禁方
05.11.2019
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6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起源:《针灸甲乙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 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三个阶段 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时期------两汉到清末阶段 较成熟时期----解放后几十年
05.11.2019
课件
7
方书
1《五十二病方》: 2 《皇帝内经》: 3《伤寒杂病论》: 4《备急千金药方》 《千金翼方》: 5 《外台秘要》: 6《圣惠方》: 7 《圣济总论》:
八法:
1、来源:论病之情,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字统 之;而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2、含义:
中医方剂学-方剂总论PPT优选课件
2.适应证:里寒证。
3.分类:根据里寒证的程度和寒邪的部位不 同,分为:a.温中祛寒——治里寒证;b.回 阳救逆——治阴盛阳衰、阳气将亡;c.温经 散寒——治寒在经脉之证。
2020/10/18
11
■清法
1.含义:是通过清热、泄火、解毒、凉血等方 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 法。
2.适应证:里热证。清法的运用范围很广, 尤其常用于治疗温热疾病。
3.分类:a.清气分热——治热在气分;
b.清营凉血——治热入营血;
c.清热解毒——治热盛成毒;
d.清脏腑热——治热在脏腑;
e.清虚热——治阴虚发热证。
2020/10/18
12
■消法
1.含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 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 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解的一 种治法。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020/10/18
16
三 方剂的组成
(一)组方原则
佐药:有三种意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直 接治疗次要的兼证,如麻黄汤的杏仁,银翘散中 的桔梗和芦根;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 烈性,如十枣汤中的大枣,九味羌活汤中的生地、 黄芩;
2.适应证:里实证 3.分类:寒下;温下;润下;峻下逐水。
2020/10/18
9
和法
1.含义: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来达到疏解 邪气,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2.适应证:邪在少阳半表半里;肝脾不和;胆 胃不和;寒热失调;表里同病等。
2020/10/18
10
■温法
1.含义: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 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3.分类:根据里寒证的程度和寒邪的部位不 同,分为:a.温中祛寒——治里寒证;b.回 阳救逆——治阴盛阳衰、阳气将亡;c.温经 散寒——治寒在经脉之证。
2020/10/18
11
■清法
1.含义:是通过清热、泄火、解毒、凉血等方 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 法。
2.适应证:里热证。清法的运用范围很广, 尤其常用于治疗温热疾病。
3.分类:a.清气分热——治热在气分;
b.清营凉血——治热入营血;
c.清热解毒——治热盛成毒;
d.清脏腑热——治热在脏腑;
e.清虚热——治阴虚发热证。
2020/10/18
12
■消法
1.含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 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 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解的一 种治法。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020/10/18
16
三 方剂的组成
(一)组方原则
佐药:有三种意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直 接治疗次要的兼证,如麻黄汤的杏仁,银翘散中 的桔梗和芦根;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 烈性,如十枣汤中的大枣,九味羌活汤中的生地、 黄芩;
2.适应证:里实证 3.分类:寒下;温下;润下;峻下逐水。
2020/10/18
9
和法
1.含义: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来达到疏解 邪气,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2.适应证:邪在少阳半表半里;肝脾不和;胆 胃不和;寒热失调;表里同病等。
2020/10/18
10
■温法
1.含义: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 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总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术语解释:方剂学、方剂、治法、八 法、七方、十剂、轻可去实、通可去滞、 剂型、散剂、丸剂。
2、试述治法和方剂的关系。 3、简述方剂组成的目的。 4、何谓方剂的组成原则?试述其结构及各自的
涵义。 5、方剂为何要变化?如何变化? 6、熟悉方剂学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
义。
* 《黄帝内经》:战国时期,托名黄帝、歧伯
编著;载方13首。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有关辨证立 法、组方结构、配伍方法、用药宜忌等理论, 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著; 载方314首。既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著 作,又首创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誉 称为“方书之祖”。
*清法:
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作用,使在 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应于 热证、火证、热盛成毒以及虚热等证。
*温法:
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 得以消散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脏腑的陈 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 气衰微等。
*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 以及驱虫的作用,使气、血、痰、湿、 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 一种治法。
二、常用剂型简介
a、汤剂:指将处方药物加水适量,加 热煎煮到一定程度,去渣取 汁,以供服用的液体制剂。
* 汤剂的优特点: ·吸收快; ·疗效迅速; ·运用灵活;·能兼顾到个体的特殊性。
b、散剂:指将处方药物加工碾成细末, 并干燥、混匀以供临床应用 的一种制剂。可内服或外用。
* 散剂的优特点: ·吸收较快 ·不易变质;·节省药材 ·容易控制剂量,尤宜小儿服用; ·携带方便。
* 说明:
方剂学总论绪论ppt课件
一方以为宗,而后悉以仲景之方为祖,
其《局方》二陈、四物、四君子等汤
以类附焉。”共载历代名方800余首,
其中主方75首,附方700余首
23
四 按功效分类
1 十剂说 “十剂学”源于北齐·徐之才《药对》,
宋·赵佶《圣济经》正式定为“十剂”。
内容:宣、通、补、泄、轻、重、滑、 涩、燥、湿。
注解:“宣可去壅”、“通可去滞”、 “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24
小方是指药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浅邪微 的轻剂;
缓方是指药性缓和,以治病势缓慢需长期 服用的方剂;
急方是指药性峻猛,以治病势急重急于取
20
一、七方说
注意: “七方”是最早的方剂分类法,“七 方”的实质,是以病邪的轻重、病位 的上下、病势的缓急、病体的强弱作 为制方的依据。
21
二 按病证分类
代表著作《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记载了52类疾病,医 方283首,涉及内、外、妇、儿、五 官等科。但组成简单,用量较粗略。
其他代表作有《千金要方》、《外台 秘要》、《太平圣惠方》、《三因极 22
三 按主方分类
代表著作:明代 ·施沛的《祖剂》。
该书“首冠素灵二方,次载伊尹汤液
16
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
17
一、七方说
二、按病证分类
三、按主方分类
四、按功效分类 1 十剂说 2 二十二剂分类法
18
一、七方说
“七方”说源于《素问·玉真要大 论》,金·成无己正式提出“七方”名 称。
内容:大、小、缓、急、奇、偶、复。
19
Hale Waihona Puke 大方是指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气方盛 的重剂;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理论基础:人是有机整体;相互作用;因果联
系;局部与整体病理相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 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一)司外揣内
从外知内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外
症 状 体 征
推测 人
内部
黑箱
病理本质
(二)见微知著
通过微小的变化, 明显、整体 可以测知整体的 情况
病 名
病是对该疾病全过 程的特点与规律所
作的概括和抽象
(三)辨证
中医学的一个特有的概念,是对疾病 过程中所处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 位、病性、病因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 理概括—致病因素、机体反应的综合
包括证名、证型、证候如下
痰热壅肺证 瘀阻脑络证 脾肾阳虚证 卫分证
将疾病当前阶段本质概
证
括成的诊断名称
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专著
诊法专著,最早以图示脉
论舌第一部专著
现存第一部论舌专著
诊病辨证重视病机
辨脉重视四诊合参
主张从外知内
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
记载了丰富的温热病诊疗经验,创立 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方法
(一)掌握理论 诊病方法和辨证思维,涉及阴阳五行、精神气化、
等基本理论。要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绪论
上篇
中篇
下篇
问望 舌 诊诊 诊
闻 诊
脉按八 诊诊纲
病 性
脏 腑
其 他
诊病 断历
辨辨 辨 证证 证Fra bibliotek思书 路写
与与
方要
法求
绪论
望、闻、问、切
分析 判断
诊 诊察 了解
断
辨证 辨病
治疗
诊断的概念:诊断就是通过多
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 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合病变 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 作出概括行判断。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中藏经 脉经 诸病源候论 察病指南 点点金、金镜录 伤寒金镜录 素问玄机原病式 脾胃论 儒门事亲 格致余论 温热论 温病条辨 温疫论
贡
献
为四诊奠定基础
为诊断方法、辨证学的建立奠基础。
重视脉诊,提出寸口诊法
创“诊籍”,为后世病案奠基
开创辨证论治先河
论证、论脉、论防治十分精要
第一部脉学专著
诊 和不适(问诊) 收 集
病 候
状 )
(
症 状
到 的
病( 形病
资 体征:指客观能够检测出来的异
料 常征象(闻诊、望诊、切诊)
(二)诊病: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 判断疾病病种,作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辨病
疟疾、痢疾、肺痈、 痫病、消渴滑胎、痛 经,麻疹、夏季热红 丝疔、乳疬、脓疱疮、 牛皮癣内痔、股骨骨 折、白喉等
察 舌 正常舌象——红舌黄苔
常
变
(四)因发知受
《伤寒溯源集》:“外感之邪,受本难知, 发则可辨,因发知受。”
发:知人在疾病中出现的全身反应, 受:指感受的邪气和机体的状态。
中医诊断的原则:
(一)整体审察
1.认识论上注意整体观念、相互联系
局部病变→影响全身; 精神刺激→气机及形体变化 脏腑病变→气血阴阳失常、精神活动改变 任何疾病→都有整体性变化 2.病情资料收集全面: 起因,病史,痛苦不适,各种病理改变 精神、饮食、睡眠、二便……习惯 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 3.分析全面,综合判断: 真—假 本质—现象 因—果 主要—次要 局部—整体 身体—环境 人之病—病之人
(二)不断实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神、象等概念抽象,
真正理解需要临床实际观察、体会。病情千 变万化,需要临床锻炼积累经验。
(三)辩证思维
临床诊断,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要 注意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的锻炼和修养。
小 结:
四方面内容:诊法;辨证;诊病;病案 四种诊法:
眼—望—神色形态,诊舌 耳、鼻——闻——听声音,嗅气味 口——问——问病史,问病情 手——切——脉诊,按诊
中医诊断学学科性质: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 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 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 学科。它是中医基础理论与 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 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骨 干课程。
论绪
主要内容 ---- 诊法 诊病 辨证 病案
基本原理 基本原则 发展简史
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以常衡变 因发知受
先辨病再辨证—— 先辨证再辨病——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能只辨证而忽 视辨病
(四)动静结合
动:疾病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证候变化; 静:疾病具有始终相对稳定的基本病理。
时代 公元五世纪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东汉
发 西晋 展 隋代 简 南宋 史 元朝
金元
明清
姓名 论著
淳于意 张仲景 华佗 王叔和 巢元方 施发 敖氏 杜清碧 刘完素 李杲 张从正 朱丹溪 叶天士 吴鞠通 吴又可
(二)四诊合参
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
视觉—望 听觉—闻
言语—问 触觉—切
不
检查发 现病情
能 代 替
嗅觉—闻
四诊参合,难分先后:问—闻,望—— 问、闻,按——望、问诊察排出物——望色、 形,闻气,问感 觉。腹诊——望色泽、形状; 叩诊听声音;按诊知冷热、软硬;问喜恶。
现阶段主要矛盾----证
病----全过程本质
面部分候 面部脏腑分属图
独取寸口 寸口与脏腑相应
耳诊
耳廓脏腑反应点
舌诊
舌面脏腑部位分属图
目诊
眼的五轮分属
微小 局部
“生物全息”
(三)以常衡变
《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色脉变,揆度 奇恒,道在于一。”
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 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 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望面色 健康面色——失神面色
名
据候 辨证
证型 常见、典型
规范的证
证候
辨证:辨别证候,确定证名
运用 中医 理论
综合分析
四诊收集 的临床资
判断
料(症状
、体征等)
病因 病位 病性 病势
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神理 论经络学说、体质学说以 及发病、病机的理论等
(四)病案 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病历、诊籍
病 情
+病 史
+诊 断
+治 疗
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司法的重要资料
整体审察 诊法合参 病症结合 动静结合
学习方法
(一)诊法
望诊---视觉观察---
病人全身及局部神色形 态和排泄物的形色质量
闻诊---听觉和嗅觉--- 声音和气味的变化
四 诊 问诊--语言交流--- 疾病的发生过程、现在症状
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
切诊-- 触觉 ----- 脉象和身体局部的变化
四 症状:指病人主观感觉到的痛苦
四个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因发知受 四个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结合 三个方法:熟悉理论;临床实践;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