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宇宙生命之谜 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5
![《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11eb09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2.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宇宙生命之谜总序: 主备人: 复备人:10.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等9个生字,会写“谜、摄、磁、御”等12个生字。
会写“揭开、轨道、拍摄、枯萎、稀薄、抵御、沧海一粟”等10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环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环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2.难点是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的资料。
2.教师准备《宇宙》音频、微课《宇宙之谜》、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宇宙》音频)师伴有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不少不可计数的星球,你来猜猜这些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学生自由回答)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生齐读课题:《宇宙生命之谜》,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辐(fú)射轨(gǔi)道土壤(rǎng)陨(yǔn)石厌氧(yǎng)菌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谜、嫦、揭、摄、御、倾”。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谜”是摆布结构,注意“迷”,相互要结合紧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97f5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f.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第【1】篇〗宇宙生命之谜【教材分析】《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意在通过阅读理解,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领悟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学生对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的理解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
【学习目标】1. 借助汉语拼音、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认读“发达、理论、枯萎、干燥、抵御”等22个词语及“谜、尚、氧”等11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4. 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1.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在进入今天的课文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对宇宙了解多少呢?老师这里有几个圆圈,把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宇宙填入相应的圆圈内,试试看吧!(课件出示:先出示图,再出示答案)课件出示:2.找一位学生上台来写出自己的答案。
3.宇宙是浩瀚无边,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粒微尘。
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4.生齐读课题。
5.我们要探索宇宙生命中的什么谜题呢?同学们预习过课文,知道吗?预设: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6.是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究这个谜题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宇宙生命之谜》的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733b2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e.png)
《宇宙生命之谜》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宇宙生命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形式。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定义和组成宇宙的广阔和神秘之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
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第二章:地球生命的起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理解生命的奇迹。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生命起源的可能性和科学理论。
2.2 教学内容地球的诞生和演化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地球上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奇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地球生命起源的可能性和科学理论。
第三章:宇宙中生命的可能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中生命的可能性,激发学生对宇宙生命的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生命的存在形式和可能的环境。
3.2 教学内容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星体和行星生命存在的可能环境和条件人类对宇宙生命的探索和研究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星体和行星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生命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宇宙中生命的存在形式和可能的环境。
第四章:生命在宇宙中的分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宇宙中的分布情况,理解生命的稀有性和珍贵性。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在宇宙中的意义和价值。
4.2 教学内容生命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演化生命在其他行星和星体上的可能分布生命在宇宙中的稀有性和珍贵性使用多媒体展示生命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演化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在宇宙中的分布情况。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生命在宇宙中的意义和价值。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生命之谜的探索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5.2 教学内容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探索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生命之谜的探索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b49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8.png)
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宇宙生命之谜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宇宙生命之谜。
(2)学会提出问题、表达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生命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宇宙生命之谜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宇宙生命之谜的深层次含义。
2. 学会提出问题、表达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宇宙生命之谜》2. 生字词卡片3. 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宇宙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生命。
(2)学生分享他们对宇宙生命的已有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找出宇宙生命之谜的相关内容,并与同桌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4.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宇宙生命之谜的相关知识。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课文朗读情况。
(2)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宇宙生命的小练笔。
7.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宇宙生命之谜的理解和观点。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宇宙生命之谜的科学实验或观察活动,增强学生对宇宙生命的认识。
探索生命演化——《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
![探索生命演化——《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557d3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1.png)
探索生命演化——《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引发学生对宇宙生命的探索欲望。
引入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构成和演化地球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生命演化的历程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宇宙和生命的奥秘。
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和地球的图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4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宇宙中有没有其他生命存在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宇宙和地球的图像,了解宇宙的广阔和地球的渺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第二章:地球生命的起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过程,理解生命诞生的条件。
培养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2 教学内容地球生命的起源理论生命诞生的条件生命的早期演化过程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命的起源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生命起源的条件和演化过程。
2.4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地球生命的起源理论,如原始汤理论、热液喷口理论等。
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展示,了解生命诞生的条件,如水的存在、有机分子的合成等。
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早期演化过程,如细胞的出现、多细胞生物的演化等。
第三章:生命演化的历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从原始地球到现代生物多样性的演化过程。
培养学生对生命演化规律的理解和思考。
3.2 教学内容生命的早期演化:从原始细胞到多细胞生物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从古猿到现代人类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生命演化的历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生命演化的过程。
3.4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生命的早期演化过程,如原核细胞的出现、真核细胞的出现等。
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展示,了解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如无脊椎动物的演化、脊椎动物的演化等。
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如古猿到现代人类的演化过程。
10.宇宙生命之谜 参考教案
![10.宇宙生命之谜 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fbfa4928ea81c759f5781e.png)
10 宇宙生命之谜一、教材分析(一)永恒的主题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茫茫宇宙中,人类是不是唯一的存在?除了人类还有没有别的生命形式?……每个成长中的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过思索。
这些问题既有文学的浪漫想象,又有科学的理性追求。
文章的前言说,“有位同学找到了这篇文章”,可见孩子们对宇宙生命之谜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所以,这篇文章是以孩子的好奇心为出发点被选入教材中的。
文章既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
(二)“谜”是关键文章的题目是“宇宙生命之谜”,因此,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紧紧扣住“谜”来组织文章。
作者先提出疑问,“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是一个谜,接着作者分析了生命存在的四个条件,根据这四个条件,作者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行星进行一一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些行星中不可能存在生命或难以存在生命。
否定一切之后,作者最后提出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太空中可能存在生命,但还需要继续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三)“火星”是主体当人们面对“谜”的时候,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解谜,仔细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作者在解谜的时候,是有所侧重的。
作者只用了三句话一个段落这样非常简省的笔墨,就排除了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六个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与之相对的,是作者用了四个段落大量的笔墨分析火星,从客观的条件分析到科学家的观测试验,详尽地分析了火星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最后的出的结论是火星上难以存在生命。
那么,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分析火星呢?首先在于,火星与地球非常相似,两者自转的时间和倾角相似,而且都有四季的交替。
所以火星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就大大加强。
其次,科学家火星探索的过程也是最完整的,因此,作者占有的火星探索的资料也是最详尽的。
所以,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揭示了科学家探索火星的过程。
(四)“冷静严谨”的阐释文章的开篇先是引用了神话,紧接着就表明这是古人编出来的,非常冷静。
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反思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5c4220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c.png)
11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认读“嫦娥、磁场、陨石、干燥”等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写22个词语。
2.能根据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并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重难点)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浩瀚无垠的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有生命存在吗?多少年来这一直是一个谜。
《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齐读课题,正确书写“谜”字。
了解“谜”的意思,区分“谜”和“迷”,指导书写。
二、交流预学,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指导书写:御、斑(3)解释词语。
(课件相机出示“猜测、抵御、倾角、沧海一粟”等词语的含义。
)(4)资料袋。
课件出示“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解释。
2.整体感知。
自读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默读、勾画、概括,提取关键信息)三、浏览课文,聚焦内容1.浏览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和解决疑问是否有关系。
2.结合课后第一题第一个“泡泡”的内容和课文第一个旁批,继续浏览课文,判断哪些段落对解决“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疑问有帮助,并做上记号。
(第2~9自然段)3.默读课文其他旁批,说说学习伙伴提供了哪些帮助。
(梳理文章思路,指导阅读文章的策略)四、根据提示,找关键信息1.默读课文第二处旁批,理解旁批的意思。
(1)提问:从这处旁批中你读懂了什么?(阅读时注意找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2)追问:怎么找关键句呢?有些段落也可能没有关键句,怎么办?(回顾找关键句的方法)2.默读第2~9自然段,用“_____”画出各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
3.交流指导。
(1)学习交流,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每一个批注,找到需要的关键词或句子。
《宇宙生命之谜》经典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经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1df8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b.png)
《宇宙生命之谜》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宇宙生命之谜》的课文,并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学生能够理解《宇宙生命之谜》所探讨的宇宙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科学依据。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科学推理和论证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宇宙生命的奥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分析科学数据和实验结果来得出结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和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学习《宇宙生命之谜》,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与信仰、传统观念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宇宙生命之谜》所探讨的宇宙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科学依据。
难点:深入探究课文中的科学推理和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体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思维魅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宇宙生命之谜》的课件,包括课文原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收集与宇宙生命相关的科学资料和研究成果,用于丰富教学内容。
•准备一些宇宙和生命科学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背景知识。
•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宇宙和生命科学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你们对宇宙和生命有什么了解或疑问?你们认为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形式?•引出课题《宇宙生命之谜》,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
2.朗读课文(5分钟)•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节奏和感情表达。
•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并体会课文的情感色彩。
•学生自主朗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宇宙生命之谜》探索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探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bc2d4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b.png)
《宇宙生命之谜》探索教案一、引言1.1 介绍宇宙生命之谜的概念宇宙生命之谜是指人类对于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以及生命起源的探索和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广阔性。
1.2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展示宇宙图片、视频或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宇宙生命之谜的兴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生命的起源是什么?”等。
1.3 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将了解宇宙生命的探索过程和研究成果。
学生将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宇宙生命的探索历程介绍人类对宇宙生命探索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们通过望远镜、探测器等工具进行观测和探测的方式。
2.2 生命存在的条件讲解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水、适宜的温度、大气等。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条件与宇宙中其他行星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2.3 生命起源的假说介绍生命起源的不同假说,如原始汤假说、外星生命起源假说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假说的合理性和证据支持。
三、教学内容3.1 宇宙生命的探索方法介绍科学家们如何通过观测、探测和实验来寻找宇宙生命。
引导学生了解望远镜、探测器、实验室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3.2 宇宙生命的迹象讲解科学家们发现的一些可能存在生命的迹象,如微生物化石、有机分子等。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迹象的可能性和意义。
3.3 宇宙生命的未来研究方向介绍科学家们未来对宇宙生命的研究方向和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在探索宇宙生命中的角色和责任。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宇宙生命的探索历程和研究成果。
学生能够掌握生命存在的条件和生命起源的假说。
4.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测、探测和实验。
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估宇宙生命的迹象和证据。
4.3 思维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学生能够思考宇宙生命的意义和人类在其中的角色。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学生对宇宙生命的探索历程和研究成果的理解。
学生对生命存在的条件和生命起源的假说的分析。
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43a2d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5.png)
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的主要内容,了解科学家对宇宙生命存在的探索和研究。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分析科学家们对宇宙生命存在的不同观点和论据。
(3)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宇宙和生命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和思考。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意识到保护地球和探索宇宙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家对宇宙生命存在的探索和研究。
2. 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如科学家们对宇宙生命存在的不同观点和论据。
3. 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和存在条件,如地球生命的特殊性和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学生对宇宙生命存在的探索和研究的思考和讨论。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的提取和分析。
(2)学生对宇宙中生命形式和存在条件的理解和推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的文本或多媒体材料。
2. 与宇宙生命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模型等教学资源。
3. 教学PPT或黑板等展示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宇宙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引发学生对宇宙生命之谜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如填写思维导图或回答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不同观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047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d.png)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探索历程。
2. 掌握一些关于宇宙生命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宇宙生命之谜进行思考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宇宙生命之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在面对未知问题时,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历程。
2. 宇宙生命的相关知识。
难点:1. 对宇宙生命之谜的思考和分析。
2. 如何在探索中保持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宇宙的图片,如星系、行星等,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奥秘。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搜集有关宇宙生命之谜的资料,如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有关星球上的生命迹象的报道等。
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并针对这些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宇宙生命之谜进行探讨。
4. 探究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宇宙生命之谜。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探究活动。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鼓励学生在面对未知问题时,保持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宇宙生命之谜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在面对未知问题时,能否保持科学的态度,积极思考和分析。
五、教学资源:1. 宇宙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有关宇宙生命之谜的书籍、文章等资料。
3. 网络资源,如有关宇宙生命之谜的网站、论坛等。
小学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7279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0d.png)
小学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推测;最后又对火星进行了近距离的观测与探究,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难以存在生命的结论);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这篇课文通过严谨的科学阐述,既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宇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他们对宇宙充满好奇,但相关的科学知识储备较少。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可能通过科普读物、影视作品等途径对宇宙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这些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数据等方式,逐步深入了解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
同时,由于这篇课文涉及到一些较为复杂的科学概念和逻辑推理,教师需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1. 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认“谜、嫦”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3. 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四、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科学家探索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过程。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0544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f.png)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对宇宙生命产生好奇心。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宇宙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宇宙生命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夜空、阅读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奥秘:介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的生命是否存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地球生命的条件:分析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条件,如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星球是否具备类似的生命条件。
3. 科学家对宇宙生命的探索:介绍科学家对宇宙生命的探索方法和成果,如通过观测行星、寻找生命迹象等。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在宇宙生命研究中的重要发现和理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宇宙的奥秘和地球生命的条件。
科学家对宇宙生命的探索方法和成果。
2. 教学难点: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对宇宙生命的存在产生思考。
理解科学家对宇宙生命的探索方法和成果。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夜空,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2. 阅读资料: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增加对宇宙生命的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宇宙的奥秘和地球生命的条件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科学家对宇宙生命的探索方法和成果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4. 学生对宇宙生命的思考和提出的问题的质量。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精选5篇)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e8a12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7.png)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宇宙生命之谜》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宇宙生命之谜》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
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
《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课件下载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3)结论是什么?(4)提出互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围绕问题学习)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课件下载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
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优秀5篇)
![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d338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1.png)
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优秀5篇)宇宙生命之谜篇一之三佚名教学目标:一、认识四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什么。
四、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
了解银河系、太阳系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自学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三、讨论学习。
1、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讨论: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学生阅读理解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3、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有无生命的情况及结论。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对火星进行探索的?2)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人们的猜测是怎样被推翻的?4、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1)从课文中能不能找出答案?2)我们该怎样知道答案?四、课外实践活动。
“宇宙的奥秘”资料展。
板书设计:宇宙生命之谜提出问题生命条件探索火星解决奥秘宇宙生命之谜篇二今天,我们的语文课该学《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班举办了一次气氛活跃、言辞犀利的辩论会。
我们正方的观点是:宇宙中还存在有其他的生命体。
我是正方一辩,所以首先由我陈述我方观点:“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尊敬的主持人、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宇宙中还存在有其他的生命体…”我列举了通古斯大爆炸的两种解释(飞船碰撞说、天鹅星座第61号发生激光说)、比利时成千上万人看到巨大飞碟、1947年美国飞行员看到九个发亮碟状物等一些有关“UFO”的事例;同时指出: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数十万个银河系、数百万个象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探索外空间信息,始终坚信宇宙中还存在有其他的生命体,“神五”飞天迈出了我国探索外空间信息的新征程。
接着,对方一辩张大成站起来阐述了辩友的观点:宇宙中不存在有其他的生命体。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bf4b1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0.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第【1】篇〗创新教案10.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合作意识及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科学严谨的叙述与分析,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你了解地球之外离我们比较近的星体吗?你知道关于火星的情况吗?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
本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默读课文,看看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深入阅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2.讨论交流明确:(1)宇宙是无限的。
(2)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3)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4)太阳系中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过对火星的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3.你对课文中讲到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为什么?(1)朗读相关的课文并说明理由。
预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由: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832dc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5.png)
【导语】《宇宙⽣命之谜》是⼀篇科普⽂,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说明到⽬前为⽌,地球之外是否有⽣命存在仍然是⼀个未解的谜。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10课《宇宙⽣命之谜》课⽂原⽂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们⼀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仙⼥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们知道那都是古⼈编出来的神话。
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命存在,仍然是⼀-个吸引⼈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颗⾏星,⽽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个极⼩的部分,银河系⼜是宇宙的沧海⼀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类⾄今尚未找到另外⼀颗具有⽣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们了解了⽣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少应有这样⼏个条件:⼀是适合⽣物⽣存的温度,⼀般应在零下五⼗摄⽒度⾄零上⼀百五⼗摄⽒度之间;⼆是必要的⽔分,⽣命物质诸如蛋⽩质、核酸的活⼒都和⽔紧密相关,没有⽔,也就没有⽣命;三是适当成分的⼤⽓,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的条件下⽣存,但氧⽓和⼆氧化碳对于⽣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够的光和热,为⽣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进⾏了分析。
⽔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温度达到三百⾄四百摄⽒度,不可能存在⽣命。
⾦星是⼀颗缺氧、缺⽔,有着浓厚云层的⾏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星表⾯温度极⾼,不可能有⽣命存在。
⽊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温度,⼀般都低于零下⼀百四⼗摄⽒度,因此,也不可能有⽣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命的星球是⽕星。
⽕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转⼀-圈是23⼩时56分4秒,⽕星⾃转⼀圈是24⼩时37分;地球⾃转轴与公转轨道平⾯有66度34分的倾⾓,⽽⽕星的倾⾓约66度1分,所以⽕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且也有四季更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b40af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5.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教案第【1】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至今未解的宇宙之谜。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有目的的阅读”,教学本课,主要是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会用精读、跳读、细读、浏览等方法,来阅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根据批注提示,分组学习、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辩论交流中,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制作有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阅读《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了解与宇宙之谜相关的知识。
2.查找宇宙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赏,引入新课1.导入:(出示星球图)同学们,浩瀚的宇宙一望无际,它往往给予人们神秘的色彩,面对广阔,美丽而又深邃的宇宙空间,奇妙的宇宙中有什么吸引人的秘密呢?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走进这神秘的宇宙。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出示课文配乐朗读的音频,学生看书听读课文。
2.出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生命之谜尚未找到厌氧菌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海盗培养(2)指名读词语,强调个别字的读音:“尚”是翘舌音;“倾”是后鼻音,读qīnɡ;“揭”读jiē;“磁场”的“磁”读cí;“干燥”的“燥”读zào;“因素”的素读sù。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0ba4e9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3.png)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对宇宙生命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生能够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并能够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概述: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组成、宇宙的广阔。
2. 生命存在的条件:水、氧气、适宜的温度、光照等。
3.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环境、生命的适应能力。
4. 宇宙生命的探索:外星生命的存在、探索宇宙生命的意义。
5. 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反馈、教学改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组成、生命存在的条件等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分析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宇宙生命的探索过程。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宇宙、生命存在条件、地球特殊环境等课件,配合教学讲解。
2. 视频资料:准备相关宇宙、外星生命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讨论和展示。
3. 教学素材:准备相关文章、案例等教学素材,用于学生阅读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宇宙的广阔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组成、生命存在的条件等基础知识。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分析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宇宙生命的探索过程。
5.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共同探讨宇宙生命的奥秘。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
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生命的奥秘。
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c03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a.png)
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导言:宇宙是一个神秘而广阔的领域,其中隐藏着许多关于生命起源和存在的谜团。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探索宇宙中的十大生命之谜,引导他们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命的奥秘所在。
一、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介绍:地球是目前我们所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但宇宙中有无数星球和恒星系统,其中是否存在其他形式的生命仍是一个谜团。
讨论问题:你认为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如果存在,它们可能是什么样的形式?二、生命起源于何处?介绍:对于生命的起源,科学家们仍未有明确的答案,有人认为生命可能来自于彗星或者其他星球。
讨论问题:你认为生命是怎样起源的?或者生命是否可能来自于宇宙中其他的地方?三、地球生命如何适应极端环境?介绍:地球上存在许多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形式,比如能够在高温、高压等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
讨论问题:你认为地球生命是如何适应极端环境的?它们可能具有怎样的适应能力?四、生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介绍:生命学中认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但有人认为细胞只是生命的基本结构,背后可能还有更基本的单位。
讨论问题:你认为生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为什么?五、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介绍:在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具有智慧的生命,一直是科学家和文艺作家们探讨的话题。
讨论问题:你认为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如果存在,它们可能和人类有何不同?六、生命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介绍:生命存在于宇宙中,但人类至今仍未找到生命存在的最终目的。
讨论问题:你认为生命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或者生命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七、宇宙中的生命是否有生命周期?介绍:地球上的生物都有生命周期,而宇宙中的生命是否也有类似概念呢?讨论问题:你认为宇宙中的生命是否有生命周期?它的生命周期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八、宇宙启示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介绍:宇宙是无垠的,人类在其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但宇宙也可能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源泉和意义所在。
讨论问题:你认为宇宙对人类生命意义的启示是什么?人类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九、地外文明和地球文明的互动可能性如何?介绍:如果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地外文明和地球文明之间可能会进行怎样的互动?讨论问题:你认为地外文明和地球文明有可能互动吗?这种互动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十、宇宙中万物的平衡是如何维持的?介绍:宇宙中的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如何维持是一个未解之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宇宙飞船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
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
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
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
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益处。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
(改为反问句)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缩句)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
(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低,一般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水星、金星和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要在空中建立一个大型空间站,我们在地球被破坏之后,都到空间站去生活。
这个想法有实际意义吗?
参考答案
一、1.火星上难道会有生命存在吗?2.星球是火星。
3.虽然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
二、1.说明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都不可能存在生命。
2.水星表面高温时可以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金星表面温度极高;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一般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三、提示:可以认为有实际意义,也可以认为不切实际。
无论哪种观点能说明理由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