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办法

合集下载

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药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的人才。

以下是中药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药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控制、中药安全性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大健康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能胜任中药生产、管理、研究、流通、教育、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岗位的中药学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药学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控制、中药安全性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大健康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能胜任中药生产、管理、研究、流通、教育、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岗位。

专业知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临床中药学、方剂学、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波谱解析、物理化学、药理学等。

专业能力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具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开展中药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2)具有从事中药生产、加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生产工作的能力;(3)具有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技能的应用能力;(4)具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5)具有中药新药、大健康产品开发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分要求本专业学制基本为四年,最长学制为七年。

学生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包括临床中药学、方剂学、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药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药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药专业人才,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中药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中药学人才。

2.培养具备中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3.培养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能够从事中药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中药学基础知识,包括中药学原理、药用植物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控制、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和科学解释。

3.创新能力: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进行研发和创新。

4.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积极合作,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5.职业素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中药知识产权。

三、培养课程设置1.中药学基础课程:包括中药学原理、药用植物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控制等课程。

2.实验技术课程:包括中药实验技术、药物分析实验、中药制剂实验等课程。

3.研究课程:包括中药研发与创新、药效评价、中药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等课程。

4.临床应用课程:包括中药临床应用、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等课程。

四、培养实践环节1.实验实训:学生应参与中药实验技术实训,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仪器的操作,并能够独立进行实验研究。

2.科研实践:学生应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进行科研实践,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3.实习实训:学生应参与药店、医院等实习实训,了解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药物配方。

五、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传授中药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道德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修、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中药学理论基础,宽广的医药专业知识和管理实践能力,较高的外语与计算机实际应用技能,掌握中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从事中药鉴别、中药调剂、合理用药、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及中药商品经营等工作;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领域从事中药检验、制剂、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学生在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总在校时间(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

三、职业面向表1中药学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四、培养规格(一)能力要求(1)通用能力①英语应用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并理解中等语言难度的医学专业文章;借助工具书把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英文文献译成汉语,能通过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②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较为熟练地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和传送信息的基本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一些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能编写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能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③就业创业能力获取求职信息的能力,撰写求职自荐书的能力,求职答辩能力;签订劳动合同的能力;④社交能力交往与组织的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

(2)专业能力①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药学、基础化学、药品市场营销、药事管理知识和基础理论。

②能够掌握中药专业必须的基础知识(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应用等)。

③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病理基础及临床诊疗过程,常用药物的用药知识。

④具有独立完成中药药市场划分、预测、分析、管理能力。

⑤具有设计和策划医药广告的能力。

⑥具有中药的质量管理与药品质量监控的能力。

⑦具有中药基本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意识。

(二)知识要求①学习医学、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中药质量检测技术、药事管理、药品市场营销、外语、计算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药专业是培养专业从事中药学研究、中药开发与生产、中药疗效评价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中药学人才的专业。

以下为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和要点。

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中药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与质量控制、中药制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基础。

2.中药学综合实践:包括中药药材采集、鉴定与贮藏、中药制剂制备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3.中药创新研究:包括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中药质量评价与安全性评价、中药新剂型的研发等方面的创新研究。

4.中药临床应用:包括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中药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的医学实践。

三、培养方法1.课堂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包括中药学基础课程、中药制剂课程、中药药理学课程等方面的教学。

2.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包括中药药材的鉴定、提取与制剂的制备等方面的实验。

3.科研训练: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与中药生产企业实习,加强实践操作和工作经验的积累。

四、培养方式1.课程培养:通过开设中药学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2.实践培养:通过实验教学、科研训练和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3.导师制度:为学生配备专业教师导师,进行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

五、实践教学环节1.中药药材采集实训:组织学生到中药材基地进行中药药材的采集和贮藏实践。

2.中药制剂制备实训:组织学生到中药制剂生产企业进行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制备实践。

3.中药疗效评价实验:组织学生开展中药疗效评价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六、考核与评价1.考试制度: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力进行评估。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100801一、专业简介本专业学制四年, 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中药学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中药学应用型高级人才。

毕业后能够在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中医院校等部门从事中药研究、生产、检验、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 能从事中药生产、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富有创新意识的中药专门人才。

) 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药事管理与法规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药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三、专业学制及修读学分规定学制: 四年。

学分要求: 总学分170学分, 各模块不低于要求的相应最低学分。

四、学生毕业要求毕业生必须修满的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 并经过毕业论文经过答辩才能毕业。

本科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 专业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见中药的性能、功效、中药七情配伍和用药禁忌、用药方法、常见剂量;2.掌握中药品种鉴定、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3.掌握中药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能;4.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5.掌握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6.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7.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8.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查阅本专业外文资料;9.熟练运用计算机,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11.了解中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中医药领域人才培养

中医药领域人才培养

中药领域的人才培养是保障中药事业发展和传承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药领域人才培养的方面:
1.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中药专业教育体系,包括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药理等专业课程,培养具备扎实中医理论基础、科学研究方法和中药制药技术的人才。

2.师承传统学习:中药领域的传统知识和经验需要通过师承的方式传承下来。

培养学生对经典中医文献的研读能力,让他们理解中药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3.科研与实践能力培养:培养中药领域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临床实践,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意识培养:鼓励学生在中药领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5.国际化教育合作: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中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中药人才。

同时,应该加强对中药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加大对中药领域人才培养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为中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专业名称:中药2、专业代码:1018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四、职业面向1、职业岗位与能力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表2、职业资格。

中药质检员、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中药化验员、中药养护员、中药炮制员、中药提取员、中药采购员、中药仓管员等。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中药材栽培、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中药制剂、销售、医院等行业企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制剂生产、经营和传统中医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服务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直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1、贯彻德育放在首位的教育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同事的良好道德品质。

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制药技术与方法开展中西结合的药学实践工作。

4、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读、写的基础。

5、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技能,达到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考核的水平。

6、了解体育运动的知识,初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养成科学体育锻炼的习惯,身心健康。

7、具有较强的自学、自理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本专业培养掌握中药相关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能力,能够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能够在医院、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学科研等单位从事相关医药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一、引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阶段等方面,详细探讨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人才。

中医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全面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经络学、方剂学、中药学等。

2. 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能力的人才。

中医药与西医药相辅相成,结合两者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因此,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能力。

3. 培养具备独立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科研和创新,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可以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三、培养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包括经络学、方剂学、中药学等课程,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掌握中医药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

2. 临床实践教学。

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技能,包括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能力。

3. 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科研课程和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

中医药学科是实践性学科,理论知识需要结合实践操作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的理论知识。

2. 病例讨论和分析。

通过讨论一些实际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病情,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3. 科研与实际结合。

开设科研课程和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同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医药临床实践中。

五、实施阶段1. 本科生阶段。

本科生阶段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通过授课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医学知识和中医药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材培养方案(100801)一、专业介绍中药学专业,学制四年,专业门类为理学。

本专业始建于2004 年。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30 人,其中教授 9 人,副教授 15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22 人。

专任教师中,河北省教学名师1 人,河北省中医药教学名师 1 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材 1 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 1 名,河北省中药特色技术 2 名。

本专业紧紧环绕国家中医药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教学科研质量与水平。

本专业拥有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即中药制剂实验室和中药生物工程实验室,拥有 1 个中药赏析园和 1 个中药博物馆。

本专业依托“教育部份子诊断药学实验室”科研平台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以及河北大学河北省药物创制协同创新中心、药物化学与份子诊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人文与科学素质、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应用能力的中药学高级人材。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中医药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医药高等学校、中药制药企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药品检验部门、医院中药房、医院中药制剂室和中药材种植与进出口贸易公司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检验、流通等领域的中药学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材。

培养目标1:具备中医药思维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培养目标2:具有传承传统中药学理论与技术的能力。

培养目标3: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药学服务等工作。

培养目标4:在中药教育、研究、管理、流体、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具备发展潜能。

三、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药种植、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药剂及质量控制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药研究与开辟、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药学专业是指研究中药的药物学科,培养中医药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备受关注。

该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中药学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中药产业的需求。

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模式注重中西医结合,包括中医学、药学和现代医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中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此外,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习实训的重要性。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实际中药生产过程中,亲身体验中药的炮制和提取工艺,并通过实地考察中药企业,了解中药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实践的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临床应用中药的技能,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还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学习到中医学、药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并在跨学科研究中展示创新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同时,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和创业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参与中药产业的创新创业。

总之,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综合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中药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不断推动中药学的繁荣和创新,并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旨在传达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信息。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正文,重点阐述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要点。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中药学(锁定中药初加工方向)【专业代码】620302二、教育类型与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大专三、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毕业生【学制】三年四、职业面向(一)主要为中药材初加工基地输送能够熟练从事中药材种植、采收、初加工以及储运等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也为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药生产与经营企业、中药质量检测机构输送能从事与中药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相关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五、就业范围及岗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职业领域和工作岗位:(一)主要就业方向中药材初加工基地、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二)主要就业岗位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岗位、中药材种植岗位、中药饮片与中成药制备岗位、中药采购与销售岗位、中药调剂岗位以及中药质量检测与质量管理岗位等。

六、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素质要求树立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职场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做人,尽心做事,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有吃苦耐劳和敢于拼搏精神,意志坚定,不怕辛苦,心胸开阔,能团结协作开展工作;具有较强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较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能力。

(二)能力要求1.掌握各类中药材的采收和产地初加工技术,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储存、养护和运输;具有中药材栽培的相关能力;能对中药材市场的商品进行正确的规格等级划分。

2.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化学技能操作能力和分析仪器的使用能力;具有常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检识和结构测定的理论和技能;具有鉴定中药材真假优劣的理论和技能,并能正确书写中药材鉴定报告。

3.具有中药主药材炮制加工的理论和技能,具有中成药主要剂型的制备理论和技能;具有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正确书写中药制品检定报告。

中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8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中药生产、质量控制及新产品研发等专业能力,能够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应用和新产品研发等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检验及新药研发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药学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药、中药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中药生产、质量控制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1、掌握中医药基础、中药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中、西药临床应用及药用植物识别、分类等基本能力;2、掌握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中药分析检测、药理毒理研究和中药剂型设计等基本能力;3、掌握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栽培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中药鉴定、炮制、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基本能力;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了解现代中药的发展动态;5、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英语、计算机的基本要求;6、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7、具有文、史、哲、艺等基本知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好的哲学修养、审美能力和热爱科学、献身事业的精神;8、具备获得1个以上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

三、专业方向1、中药资源方向:学习和掌握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学、中药资源调查与保护、动物药材学、本草与文献检索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中药调查与保护等基本能力,能够在中药生产部门从事中药生产、中药资源调查与保护等相关工作。

2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中药学理论基础、熟悉中药制药技术和工艺、掌握中药质量控制和药物安全评价的中药制药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扎实的中药学理论基础:学生应具备中药学基础知识,包括中药学原理、中药学基础、药物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熟悉中药制药技术和工艺:学生应掌握中药制药的基本技术和工艺,包括中药提取、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制备等方面的技术。

3.掌握中药质量控制和药物安全评价:学生应具备中药质量控制和药物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中药质量评价、中药质量标准、中药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4.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进行中药制药方面的科研和实践工作。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中药学基础、中药制药技术、中药质量控制和药物安全评价等方面的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中药学基础:包括中药学原理、中药学基础、药物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2)中药制药技术:包括中药提取、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制备等方面的课程。

(3)中药质量控制:包括中药质量评价、中药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课程。

(4)药物安全评价:包括中药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课程。

2.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设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践等方面。

(1)实验课程:学生应参与中药制药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实习:学生应进行中药制药企业的实习,亲身参与中药制药的生产过程,了解实际操作和工艺流程。

(3)毕业实践:学生应进行中药制药相关的毕业实践,例如研究课题、实验室实践等,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科研能力培养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科研方法的学习和实践、科研项目的参与等。

(1)科研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应学习科研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中药专业人才,各大高校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方案。

第一步:教学目标的设定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使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的基本知识。

对此,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掌握中医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标本鉴定、炮制加工、质量控制等技能,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协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教学方法的改进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应该是科技含量较高的。

培养方案在教学方法上着重开展实践教学和移动学习。

实践和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移动学习能够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对于复习的记忆保持。

第三步:实践环节的丰富实践活动是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培养方案通过建立生产实践教学基地,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议、学术讲座等,确保学生在实践应用中熟悉本专业领域内的科技发展动态,迅速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步:培养师资队伍的保障培养师资队伍的构建是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部分。

学校应该加大对中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在教学科研二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尤其是重点加强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以使教学育人成效达到最大化。

总之,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工程,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逐步完善中药专业教育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全方位提升中药专业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中药学的发展和创新,也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办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6级药品生产技术(中药制药技术方向)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药品生产技术(中药制药技术方向)
[专业代码]590202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大专
[就业面向]中药制药及相关企业从事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检验及经营管理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1.工作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涉及的典型工作岗位共计7个,对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如下: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中药制药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理论,从事中成药和饮片的生产、检验、销售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人才培养规格
学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147学分方能毕业,其中:职业素养课程36学分,专业课程80学分,综合实践课程31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必须考取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审核的必备条件。

(1)素质结构
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愿为发展祖国医药事业而奋斗,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行为规范:具有符合规范的人际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热爱企业,热爱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勤奋学习,求实创新。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自尊、自爱、自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信为人,团结合作,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

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掌握主要药事管理法规。

(2)知识结构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有关中医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和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面掌握中药炮制、中药提取、中药制剂工艺、质量分析及设备保养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了解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过程。

了解医药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3)专业能力
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处理能力
自学能力:能以已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为基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要求,学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

实际操作能力:能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本岗位的实际问题。

①掌握中药制药中各种工艺操作及控制要点。

②掌握各类设备的运转、调试及故障的发现与排除。

③掌握药物制剂应用技术和药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④能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协调各工序工作。

二、课程体系构建
1.构建思路(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分析)
2.课程结构
职业素养课程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安全教育与应急训练、心理健康、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与健康、创新创业、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中国文化概论
专业学习课程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设备、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拓展学习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药用植物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基础、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公共选修课、方剂与中成药、中药药剂技术、中药栽培技术、中药药理学、中药调剂技术、药事法规、GMP实用技术、安全生产知识、实践学习课程岗前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
3.核心课程简介
4.实践教学安排
5.专业教学学时安排表
见附表
三、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1.专业教学团队
(1)专业生师比17.9:1
(2)师资队伍结构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兼职教师3人,其中正高职高级工程师2人,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4名,占专职教师数的57%;讲师3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1%。

(3)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专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8人,达到80%;取得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证书3人。

从企业直接调入学校专家3人,已成为专业专职教师的中坚力量,并有相对稳定的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2.实验实训条件
(1)专业实验实训室
校内实验实训室配备基本要求(按每班40人标准)
(2)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四、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源等学习资源
1.教材选择与建设
优先选用国家、省级获奖教材及国家规划教材,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编写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体现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培训特点的教材。

本专业图书的数量不少于50本,专业报纸或杂志每年订阅2种。

2.数字化(网络)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精品课、省级精品课等优质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根据专业实际,开发建设网络学习课程等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满足教师、学生、企业职工自主学习的要求。

五、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遵循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针对学生和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室内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

关键在于做好课堂设计,以问题、任务、项目等驱动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六、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职业素养领域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辅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等方面的指标。

专业学习领域的考核创建多元结合的评价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过程考核,考核中增加行业、企业规范等内容,由单一的最终评价转化为全面评价;由教师单一评价转化为学生自评、学生小组互评与教师(师傅)评价相结合;由学校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校企共同评价。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院和企业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双方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

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和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报告评价两部分组成。

考核方式为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

七、教学管理
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中实施学年学分制管理,学生必须按照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设立教学管理组织,实施校、系二级管理。

教学督导室、教务处和各系部共同完成。

教学督导室负责教学过程的全方位监督,以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为主,相关人员渗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从教学过程到安全教学,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和人员调整解决。

教务处组织各系负责教学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并根据教学督导室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系部负责教学任务的具体落实、教学过程的具体运作和教学评价的具体执行,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主,教师是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主体,系部做好考核方案的制定和考核结果的认定。

教学组织管理应根据专业特点实行弹性、灵活管理,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提供便利。

八、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从事本专业相关行业工作、积累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形式进行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