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培训资料(doc 83页)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1. 前言本手册旨在对高速公路建设、维护和运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供。
通过本手册的学习和运用,可以有效改善高速公路的质量,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高速公路质量问题简介2.1 常见的高速公路质量问题在高速公路的建设、维护和运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路面沥青层开裂•路面坑洼和车辙•路肩损坏•管涵病害•桥梁裂缝和结构变形•路标损毁和标线模糊•草坪枯黄和植被破坏2.2 质量问题造成的影响不解决高速公路的质量问题将会带来以下负面影响:•减少道路使用寿命•增加车辆操作风险•增加维护和修复成本•影响交通效率3. 高速公路质量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方案3.1 路面沥青层开裂的防治方法•合理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施工温度和压实度•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和维护3.2 路面坑洼和车辙的修复方法•及时修复路面坑洼和车辙•加强路面养护和维护3.3 路肩损坏的修复和加固方法•加强对路肩的巡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加固损坏的路肩3.4 管涵病害的处理方法•定期进行管涵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加固受损的管涵3.5 桥梁裂缝和结构变形的修复方法•定期进行桥梁检查和维护•对于裂缝和结构变形严重的桥梁,及时采取修复措施3.6 路标损毁和标线模糊的修复和更新方法•定期检查、修复和更新路标和标线3.7 草坪枯黄和植被破坏的修复和养护方法•定期进行草坪和植被的养护和补植•加强对草坪和植被的管理4. 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系统为了有效防治和解决高速公路质量问题,建议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内容:4.1 质量监测和评估建立定期的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对高速公路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4.2 质量问题的反馈和整改建立质量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整改。
4.3 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对质量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4.4 维护和保养计划制定完善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包括定期的巡查、检修和维护工作。
高速公路常见的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一章软基处理一、填方路基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1、形成原因:(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
(4)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
(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6)桩未打穿软弱层。
2、防治措施:(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寸丁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应进行反插。
(4)应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在现场进行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
二、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1、形成原因:(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
(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度不均匀。
2、防治措施:(1)应认真清表及时查明路基底是否存在暗沟、暗塘等。
(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
(3)提高路基压实度。
三、路基出现滑裂面1、形成原因:(1)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承载力不均匀。
(2)淤泥、腐蚀土清除换填不彻底。
(3)填土速度过快。
2、防治措施:(1)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及时发现暗沟、暗塘等。
(2)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侧滑苗头。
(3)半填半挖路段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台阶。
(4)板填半挖路段填筑结合面应彻底清除杂草、树根等。
第二章路基工程一、路基碾压出现“弹簧”1、形成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3)翻晒、拌和不均匀。
(4)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
2、防治措施:(1)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难以粉碎,应进行两次拌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
(3)对产生的“弹簧”应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
高速公路常见的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常见的质量通病防治手册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一章软基处理一、填方路基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1、形成原因:(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
(4)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
(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6)桩未打穿软弱层。
2、防治措施:(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寸丁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应进行反插。
(4)应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在现场进行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
二、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1、形成原因:(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
(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度不均匀。
2、防治措施:(1)应认真清表及时查明路基底是否存在暗沟、暗塘等。
(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
(3)提高路基压实度。
三、路基出现滑裂面1、形成原因:(1)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承载力不均匀。
(2)淤泥、腐蚀土清除换填不彻底。
(3)填土速度过快。
2、防治措施:(1)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及时发现暗沟、暗塘等。
(2)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侧滑苗头。
(3)半填半挖路段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台阶。
(4)板填半挖路段填筑结合面应彻底清除杂草、树根等。
第二章路基工程一、路基碾压出现“弹簧”1、形成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3)翻晒、拌和不均匀。
(4)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
2、防治措施:(1)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高速公路常见的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一章软基处理一、填方路基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1、形成原因:(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
(4)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
(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6)桩未打穿软弱层。
2、防治措施:(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寸丁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应进行反插。
(4)应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在现场进行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
二、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1、形成原因:(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
(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度不均匀。
2、防治措施:(1)应认真清表及时查明路基底是否存在暗沟、暗塘等。
(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
(3)提高路基压实度。
三、路基出现滑裂面1、形成原因:(1)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承载力不均匀。
(2)淤泥、腐蚀土清除换填不彻底。
(3)填土速度过快。
2、防治措施:(1)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及时发现暗沟、暗塘等。
(2)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侧滑苗头。
(3)半填半挖路段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台阶。
(4)板填半挖路段填筑结合面应彻底清除杂草、树根等。
第二章路基工程一、路基碾压出现“弹簧”1、形成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3)翻晒、拌和不均匀。
(4)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
2、防治措施:(1)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难以粉碎,应进行两次拌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
(3)对产生的“弹簧”应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前言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
一条安全、高效的高速公路,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民出行和社会稳定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由于过去在建设和维护中存在一些问题,高速公路的质量控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手册旨在介绍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帮助读者提高对高速公路质量问题的认识,更好地做好相关工作。
一、高速公路质量问题1.路基沉陷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中,路基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地基问题。
路基沉降的原因可能是基础材料质量不佳、基础设计不合理、基础施工不规范、水文条件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
路基沉降会导致路面龟裂、变形、老化等问题,甚至危及路面安全。
解决路基沉降问题的方法包括:合理设计路基结构、加强施工控制、调整路面材料和进行定期检查等。
2.路面开裂路面开裂是高速公路运营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路面开裂的原因主要是温度变化、交通荷载、材料老化、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
路面开裂会影响车辆行驶和安全,加重维护成本并降低道路使用寿命。
预防路面开裂的方法包括:采用合适的路面材料、合理设计路面结构、加强施工控制、做好养护工作等。
3.水泥路面龟裂水泥路面龟裂是由于水泥路面固结不良、渗透性差、配合比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龟裂会影响路面平整度和安全性,严重时还会影响行车安全。
预防水泥路面龟裂的方法包括:提高水泥路面的固结度、采用防裂剂、合理设计及施工、定期进行养护等。
4.路面反弹路面反弹是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路面材料质量不过关、路面施工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
路面反弹会导致车辆行驶产生颠簸感,不仅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还会加剧车辆磨损和道路维护工作的难度。
预防路面反弹的方法包括: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采用优质的路面材料、加强施工控制等。
5.路面拱形路面拱形是指路面在横向方向上形成拱形,通常是由于路基和路面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导致的。
路面拱形会影响行车平稳性和舒适性,提高车辆行驶的油耗和故障率。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路桥隧附)
目录一、路基工程 (1)(一) 路基浮现纵向裂缝和错台 (1)(二) 路基浮现滑裂面 (1)(三) 路基碾压浮现“弹簧” (1)(四) 路基边坡被冲刷 (1)(五) 路基压实度超密 (2)(六) 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 (2)二、路面工程 (3)(一)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 (3)(二) 沥青路面下封层与基层表面不粘结 (3)(三) 下封层脱落 (3)(四) 下封层渗水 (4)(五) 路面面层离析 (4)(六) 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 (4)(七) 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 (4)(八) 沥青面层空隙率不合格 (5)(九) 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不合格 (5)(十) 沥青面层厚度不足 (5)(十一) 沥青面层横向裂缝 (6)(十二) 沥青表面层纵向裂缝 (6)(十三) 路面不均匀沉降 (6)(十四) 沥青面层污染 (6)(十五) 沥青路面车辙 (7)(十六) 泛油 (7)(十七) 水泥混凝土面层刻纹深度不均匀 (7)(十八) 水泥混凝土面板断裂 (7)(十九) 水泥混凝土面板平整度差 (8)三、桥梁工程 (8)(一) 混凝土浇筑强度偏低 (8)(二) 混凝土构件浮现裂纹、裂缝 (8)(三) 混凝土构件浮现冷缝 (9)(四) 混凝土离析 (9)(五) 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气孔 (9)(六) 混凝土漏浆、表面平整度差 (10)(七) 钢筋焊接不处于同一轴线上 (10)(八) 钢筋焊接强度不够 (10)(九) 钻孔灌注桩断桩 (10)(十) 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偏低 (11)(十一) 梁、板体裂缝 (11)(十二) 梁、板体预应力损失过大 (12)(十三) 梁的起拱值偏大或者偏小 (12)(十四) 梁体混凝土浮现空洞 (13)(十五) 板梁支座脱空 (13)(十六) 桥梁伸缩缝损坏 (13)(十七) 桥头跳车 (14)四、小型结构物 (14)(一)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 (14)(二)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14)五、防护工程 (14)(一) 块石及片石强度低 (14)(二) 砌缝砂浆强度低 (15)(三) 砌缝砂浆不密实,不饱满 (15)六、隧道工程 (15)(一)洞内渗漏水 (15)(二)、衬砌裂缝 (18)(三)、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 (19)(四)、拱墙暗地里脱空 (19)(五)、混凝土浇筑质量差 (20)(六)、衬砌厚度不足 (22)(七)、喷射混凝土支护不平整 (22)(八)、锚杆支护不规范 (23)(九)、限界受侵 (23)形成原因1、清表不到位,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最终修改版)
目录第一章软基处理 (1)(一)、填方路基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 (1)(二)、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 (1)(三)、路基出现滑裂面 (2)第二章路基工程 (2)(一)、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2)(二)、路基压实度不够 (3)(三)、路基积水严重 (3)(四)、路基边坡被冲刷 (4)(五)、压实层表面松散 (4)(六)、路基表面网状裂缝 (5)(七)、路基表面起皮 (5)(八)、路基压实度超百 (6)(九)、路基灰土灰剂量不均匀 (6)(十)、路基灰土灰剂量不足 (7)(十一)、路基边缘部分压实度不够 (7)(十二)、填石路堤未能达到规定的压实要求 (8)(十三)、土石混填路堤未能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 (8)(十四)、石方路堑边坡易滑坡、坍塌 (9)(十五)、土方路堑路槽积水、翻浆 (9)第三章路面工程 (10)一、路面底基层 (10)(一)、灰土(二灰土)抗压强度不合格 (10)(二)、灰土(二灰土)底基层表面起皮 (11)(三)、灰土(二灰土)表面松散 (11)(四)、灰土(二灰土)表面开裂 (12)(五)、灰土(二灰土)表面“鼓包” (12)二、路面基层(底基层) (13)(一)、水泥稳定碎石(砂砾)抗压强度不合格 (13)(二)、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压实度不符合要求 (13)(三)、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压实度不均匀 (14)(四)、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摊铺离析 (14)(五)、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开裂 (15)(六)、二灰碎石表面“鼓包” (15)(七)、水泥稳定碎石(砂砾)表面松散 (16)(八)、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厚度不均匀 (16)(九)、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平整度超标 (17)三、沥青路面下封层 (18)(一)、下封层与基层表面不粘结 (18)(二)、下封层脱落 (18)(三)、基层外露 (19)(四)、下封层渗水 (19)四、路缘石工程 (20)(一)、路缘石折断或缺角破损 (20)(二)、路缘石预制尺寸不一,光洁度差 (20)(三)、路缘石色差较大 (21)(四)、路缘石砌筑不合格 (21)五、路面面层 (21)(一)、路面面层离析 (21)(二)、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 (22)(三)、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 (23)(四)、枯料 (23)(五)、沥青面层空隙率不合格 (24)(六)、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不合格 (24)(七)、沥青面层施工中集料被压碎 (25)(八)、沥青混合料检验中粉胶比不合格 (25)(九)、沥青面层厚度不够 (26)(十)、沥青面层横向裂缝 (27)(十一)、沥青面层纵向裂缝 (27)(十二)、路面不均匀沉降 (27)(十三)、沥青面层污染 (28)(十四)、沥青混凝土残留稳定度不合格 (29)(十五)、沥青面层宽度不足 (29)(十六)、沥青面层平整度超标 (29)(十七)、泛油 (30)(十八)、唧浆 (30)(十九)、失去粘结力 (31)六、水泥混凝土面板 (31)(一)、面层混凝土试件抗弯拉强度不合格 (31)(二)、混凝土面板压纹深度不均匀 (32)(三)、混凝土面板断裂 (32)(四)、混凝土面板平整度差、 (33)七、路肩工程 (33)(一)、路肩排水管埋设过高、堵塞 (33)第四章桥梁工程 (33)一、混凝土浇筑 (34)(一)、混凝土强度偏低 (34)(二)、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纹、裂缝 (34)(三)、混凝土构件出现冷缝 (35)(四)、混凝土离析 (36)(五)、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气孔 (36)(六)、混凝土施工缝处理质量差 (37)(七)、混凝土漏浆、表面平整度差 (37)(八)、混凝土构件表面有泌水现象,色差大 (37)(九)、混凝土表面粗糙 (38)二、钢筋制作与安装 (40)(一)、钢筋接头设置不符合要求 (40)(二)、预制安装的钢筋骨架扭曲 (40)(三)、焊接钢筋不处于同一轴线上 (41)(四)、焊接强度不 (41)(五)、钢筋受污染、锈蚀严重 (42)(六)、钢筋间距不一、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盘圆钢筋使用前不调直 (42)三、钻孔灌注桩 (43)(一)、钻孔灌注桩断桩 (43)(二)、桩身混凝土强度偏低 (44)(三)、桩头主筋偏位大,将桩头钢筋扳成折线状态进行调整 (44)四、梁、板制作与安装 (45)(一)、梁、板体裂缝 (45)(二)、预应力损失过大 (46)(三)、梁的起拱值偏大或偏小 (47)(四)、梁体混凝土出现空洞 (48)(五)、板梁铰接缝未按规范进行凿毛 (48)(六)、板梁支座脱空。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施工工艺质量通病防治隧道工程一、超欠挖1.1原因分析①测量放样不精确;②岩石隧道爆破施工不到位或围岩坍落;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1.2 防治措施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②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二.超前小导管外插角、孔距、孔深偏差超标2.1原因分析施工人员不认真,现场交底和监控不够。
2.2处理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点、施作,对标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设计即验标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加强技术交底,使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心理明白。
(3)严格工序质量责任制,严格奖罚兑现。
三.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3.1原因分析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粉砂质黄土内聚力差。
3.2防治措施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粉砂质黄土加密挂网,先采取小风压初喷一层。
四.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4.1原因分析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②隧底泥化严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4.2防治措施①拱脚加大至80cm,增加力的传递面积,减少沉降;②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喷工艺喷射20cm厚混凝土封闭堵水,再架设钢架。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施工工艺质量通病防治隧道工程一、超欠挖1.1原因分析①测量放样不精确;②岩石隧道爆破施工不到位或围岩坍落;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1.2 防治措施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②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二.超前小导管外插角、孔距、孔深偏差超标2.1原因分析施工人员不认真,现场交底和监控不够。
2.2处理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点、施作,对标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设计即验标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加强技术交底,使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心理明白。
(3)严格工序质量责任制,严格奖罚兑现。
三.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3.1原因分析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粉砂质黄土内聚力差。
3.2防治措施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粉砂质黄土加密挂网,先采取小风压初喷一层。
四.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4.1原因分析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②隧底泥化严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4.2防治措施①拱脚加大至80cm,增加力的传递面积,减少沉降;②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喷工艺喷射20cm厚混凝土封闭堵水,再架设钢架。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一)原因分析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二)预防及治理措施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一)原因分析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3.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二)预防及治理措施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避开蹬填筑,严禁贴坡)。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轨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有滑坡、塌落、落石、崩塌、表层溜坍、错落、冲沟等。
一、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7.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8.边坡植被不良。
9.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江苏东南交通工程咨询监理二00六年二月编制说明为加强工程质量的主动监理和超前治理,提高质量保证体系各环节的治理水平,我办结合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的特点,组织人员编写了《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一书。
该书在编写中不仅收录了一样高速公路常见的质量通病的缘故分析和防治措施,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显现问题的缘故分析和防治措施。
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比类似的情形,及时加以处治,保证工程质量。
一、路基工程(1) 路基显现纵向裂缝和错台形成缘故1、清表不到位,路基基底存在脆弱层。
2、沟塘清淤不完全,清淤回填不平均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度不平均。
防治措施1、应认真清表并及时清查路基底暗沟、暗塘。
2、沟、塘污泥应清理洁净,并采纳水稳固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
3、严格操纵重路基压实度。
(2) 路基显现滑裂面形成缘故1、基底存在软土且软土厚度不平均。
2、污泥清除换填不完全。
3、填土速率过快。
防治措施1、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及时清查暗沟、暗塘。
2、加强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觉侧滑苗头。
(3) 路基碾压显现“弹簧”形成缘故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2、高塑性粘性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成效。
3、翻晒不平均。
4、碾压层下存在脆弱层。
防治措施1、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程度方可碾压。
2、高塑性粘性土必须严格操纵填筑时的含水量。
3、对产生“弹簧”的部位翻挖晾晒或挖除换填处理重新碾压。
(4) 路基边坡被冲刷形成缘故1、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
2、未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
3、每次雨水冲刷后未及时修补路基。
4、边坡未植草防护。
防治措施1、削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及时跟上。
2、应设临时急流槽、拦水梗或排水沟。
3、应及时回填夯平冲沟。
(5) 路基压实度超密形成缘故1、未认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误差较大。
2、路基填料不平均。
3、采纳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功偏大。
公路质量通病防止手册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二○○三年十月—1—目录第一部分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1 软基处理 (1)2 路基工程 (2)3 路面工程 (5)4 桥梁工程 (21)5 通道及涵洞 (32)6 防护工程 (33)7 植草出芽率低 (36)8 交通工程 (36)9 内业资料 (40)10 试验室 (44)第二部分交通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第一章道路工程 (47)1 路基 (47)2 路面 (51)3 桥头跳车 (55)4 排水 (58)第二章桥梁构造物 (61)1 桥梁上部结构 (61)2 下部结构及基础工程 (70)3 桥面伸缩缝与桥面铺装 (74)4 砌石工程 (77)—2—第一部分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1 软基处理1.1 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形成原因: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
4)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
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设计要求。
6)桩未打穿软弱层。
防治措施: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应进行反插。
4)应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在现行进行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
1.2 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形成原因: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
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1)应认真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底暗沟、暗塘。
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
3)提高路基压实度。
1.3 路基出现滑裂面形成原因:1)基底存在软土且软土厚度不均匀。
—3—2)淤泥清除换填不彻底。
3)填土速率过快。
防治措施:1)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及时发现钡沟、暗塘。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三.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3.1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粉砂质黄土内聚力差。
3.2防治措施
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粉砂质黄土加密挂网,先采取小风压初喷一层。
安装钢架时严格检查垂直度,保证钢架倾斜度符合要求。
七.钢架后砼喷射不饱满、不密实
7.1产生原因
没有按照正确的工艺施工。
7.2防止措施
立钢架前应先初喷,然后再安装钢架,仍然有空隙时用混凝土垫块填塞,复喷混凝土时,先选择合适的角度先喷满钢架后背。
八.二次衬砌施工缝止水带位移
8.1产生的原因
止水带安装后固定措施不到位,混凝土灌注时的外力作用引起止水带变形、位移。
⑦ 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二.超前小导管外插角、孔距、孔深偏差超标
2.1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不认真,现场交底和监控不够。
2.2处理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点、施作,对标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设计即验标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加强技术交底,使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心理明白。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 作者:
———————————————————————————————— 日期:
高速公路施工工艺质量通病防治
隧道工程
一、超欠挖
1.1原因分析
① 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 岩石隧道爆破施工不到位或围岩坍落;
③ 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
高速公路常见的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一章软基处理一、填方路基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1、形成原因:(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2)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
(4)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
(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6)桩未打穿软弱层。
2、防治措施:(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寸丁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应进行反插、(4)应进行连续得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在现场进行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二、路基出现纵向裂缝与错台1、形成原因:(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
(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度不均匀。
2、防治措施:(1)应认真清表及时查明路基底就是否存在暗沟、暗塘等。
(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性好得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
(3)提高路基压实度、三、路基出现滑裂面1、形成原因:(1)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承载力不均匀。
(2)淤泥、腐蚀土清除换填不彻底。
(3)填土速度过快。
2、防治措施:(1)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及时发现暗沟、暗塘等、(2)加强沉降观测与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侧滑苗头。
(3)半填半挖路段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台阶、(4)板填半挖路段填筑结合面应彻底清除杂草、树根等。
第二章路基工程一、路基碾压出现“弹簧"1、形成原因:(1)碾压时土得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得效果、(3)翻晒、拌与不均匀。
(4)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2、防治措施:(1)低塑性高含水量得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难以粉碎,应进行两次拌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
(3)对产生得“弹簧”应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培训资料(doc 83页)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公司所属各单位:为全面贯彻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对公路项目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并落实相关的建设管理要求,安全质量部根据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施工技术指南,以及项目施工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特编制《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并要求各在建公路项目通过认真的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学习,采用实物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强化防范质量通病的思想教育,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
附表:《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六日第一章软基处理一、填方路基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1、形成原因:(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
(4)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
(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6)桩未打穿软弱层。
2、防治措施:(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寸丁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应进行反插。
(4)应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在现场进行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
二、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1、形成原因:(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
(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度不均匀。
2、防治措施:(1)应认真清表及时查明路基底是否存在暗沟、暗塘等。
(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
(3)提高路基压实度。
三、路基出现滑裂面1、形成原因:(1)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承载力不均匀。
(2)淤泥、腐蚀土清除换填不彻底。
(3)填土速度过快。
2、防治措施:(1)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及时发现暗沟、暗塘等。
(2)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侧滑苗头。
(3)半填半挖路段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台阶。
(4)板填半挖路段填筑结合面应彻底清除杂草、树根等。
第二章路基工程一、路基碾压出现“弹簧”1、形成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3)翻晒、拌和不均匀。
(4)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
2、防治措施:(1)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难以粉碎,应进行两次拌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
(3)对产生的“弹簧”应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压实度不够1、形成原因:(1)碾压遍数不够。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5)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规定值。
2、防治措施:(1)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
(2)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重叠。
(4)应在土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三、路基积水严重1、形成原因:(1)路基表面不平整。
(2)路基表面未设横坡或出现反坡。
2、防治措施:(1)路基压实前应整平。
(2)路基表面应设2—4%的横坡。
四、路基边坡被冲刷1、形成原因(1)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
(2)未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
(3)每次雨水冲刷后未及时修补路基。
(4)边坡未植草防护。
2、防治措施:(1)削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及时跟上。
(2)应设临时急流槽、拦水埂和排水沟。
(3)应及时修补冲刷沟。
(4)大雨过后应及时组织人员上路排除积水。
五、压实层表面松散1、形成原因:(1)施工路段偏长,拌和粉碎、压实机具不足。
(2)粉碎、拌和后未及时碾压表层失水过多。
(3)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过多。
2、防治措施:(1)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差在规定范围内。
(2)适当洒水后重新进行拌和碾压。
(3)结合压实机具情况,科学的安排施工路段。
六、路基表面网状裂缝1、形成原因:(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且未能及时覆土。
(3)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2、防治措施(1)采用合格的填料,膨胀土采取掺灰处理。
(2)在填土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及时碾压。
(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4)认真进行施工安排,科学划分施工段落。
七、路基表面起皮1、形成原因(1)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不均匀且失水过多。
(2)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
(3)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及时,未配置胶轮压路机。
2、防治措施:(1)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均匀且与最佳含水量差在规定范围内。
(2)认真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及时调整每层填土厚度。
(3)配备足够合适的机具保证翻晒均匀、及时碾压。
八、路基压实度超百1、形成原因:(1)未认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误差较大。
(2)路基填料不均匀。
(3)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功偏大。
2、防治措施:(1)在取土坑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认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不同土样应分别进行标准击实试验。
(2)选择均匀的路基填料。
九、路基灰土灰剂量不均匀1、形成原因:(1)路基土(膨胀土)的砂化不充分。
(2)路基掺灰未按工艺要求划格洒灰。
(3)拌和不均匀,细度不够。
(4)使用的袋装生石灰粉重量不足。
2、防治措施:(1)液限较大的粘性土(膨胀土)应充分砂化。
(2)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洒灰、粉碎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
(3)或采用集中拌和。
(4)若使用生石灰粉应加强单袋重量和钙镁含量抽检频率。
十、路基灰土灰剂量不足1、形成原因:(1)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未按固定打格洒灰。
(2)石灰堆放时间过长;或拌和碾压不及时。
(3)较长时间堆放的石灰未覆盖。
(4)使用的生石灰粉掺有大量石粉,钙镁含量低。
(5)使用的袋装生石灰粉重量不均匀。
2、防治措施:(1)确保石灰掺量。
(2)生石灰消解后要在7-10天内及时用完;袋装生石灰粉应随用随进,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三天。
(3)堆放时间较长的石灰,应用彩条布或土覆盖,使用前重新测定有效钙镁含量,必要时重新调整灰剂量。
(4)洒灰后应及时拌和碾压。
(5)使用生石灰粉时要加大测定钙镁含量和每袋重量的抽查频率。
十一、路基边缘部分压实度不够1、形成原因:(1)压实机具未走到边缘。
(2)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进行超宽填筑、超宽碾压。
2、防治措施:(1)路基按设计要求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压路机一定要行驶到路基边缘。
十二、填石路堤未能达到规定的压实要求1、形成原因:(1)碾压机具质量偏小。
(2)碾压遍数不够。
(3)填石材料大小分布不均,空洞太多。
(4)厚度过大。
2、防治措施:(1)确保压路机质量及碾压遍数。
(2)填石材料大小应分布均匀,无杂草、树根等不宜材料。
(3)应人工逐层摆放平稳,孔洞用小石块或石屑嵌压密实。
(4)厚度应控制在50厘米以下,最大粒径不能超过层厚的2/3。
(5)加强沉降量观测的频率。
十三、土石混填路堤未能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1、形成原因(1)碾压机具质量偏小。
(2)碾压遍数不够。
(3)填筑材料大小分布不均。
(4)厚度过大。
2、防治措施:(1)确保压路机质量及碾压方法和遍数。
(2)填石材料大小分布应均匀,无杂草、树根等不宜材料。
(3)较大石块应人工逐层摆放平稳,孔隙用土或石屑填充密实。
(4)厚度应控制在30—40厘米以下,最大粒径不能超过压实层厚的2/3。
(5)辅以其他方法检查压实度。
十四、石方路堑边坡易滑坡、坍塌1、形成原因(1)施工时采用大、中型爆破,损坏了边坡岩体。
(2)边坡坡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3)坡顶上有大体积堆积物、松散石未及时清除(4)坡顶排水不畅。
2、防治措施(1)石方开挖接近边坡坡面时,必须采取光面或预裂爆破,避免扰动和损坏边坡岩体。
(2)按照典型断面所示,准确的修整边坡。
(3)彻底清除边坡上松散石、危石。
(4)及时清除坡顶堆积物,必要时辅以临时排水沟。
(5)软石、风化石应采取机械开挖。
十五、土方路堑路槽积水、翻浆1、形成原因(1)土方路堑路槽表面不平整。
(2)路槽表面未设置横坡或有反坡。
(3)路槽底面位于过湿土或翻浆土上面。
2、防治措施(1)碾压前应整平。
(2)路槽表面应设置2%—4%的横坡。
(3)清除过湿土、翻浆土,换以透水性好的土质。
(4)做临时运输道路的路段,应在其表面预留30厘米厚度,待到路面施工前再开挖。
第三章路面工程(一)路面底基层一、灰土(二灰土)抗压强度不合格1.形成原因:(1)石灰剂量不足,石灰等级较低,粘土粉碎不够,拌和不均匀。
(2)灰土抗压试件制备不标准,高度超标,密度较小。
(3)试件养生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养护期间失水过多。
2.防治措施:(1)实际石灰剂量应比设计剂量高出0.5—1.0%个百分点。
(2)采用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较高的石灰,并充分消解。
(3)土块粉碎至规定尺寸,拌和应均匀。
(4)灰土试件高度误差应在±0.2mm范围内。
(5)试件应用塑料膜覆盖养生,养生温度湿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二、灰土(二灰土)底基层表面起皮1.形成原因:(1)灰土含水量过大或过小。
(2)灰土表层失水过多,未及时碾压。
(3)碾压未按先轻后重的原则。
(4)灰土拌和不均匀。
2.防治措施:(1)灰土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含水量1%时开始碾压,并及时压实。
(2)及时清除粘附在压路机上的灰土,并清除出路面以外。
(3)应按先轻后重的碾压程序逐步压实。
(4)对表面起皮层应及时清除出路面以外,标高用基层引、足,也可及时刨松厚度不小于10cm打碎洒水拌和均匀后再压实。
(5)严格按放样线施工,不得采用贴补薄层的方法补足高程。
三、灰土(二灰土)表面松散1.形成原因:(1)灰土表层含水量较低,不能压实。
(2)灰土表层冻坏松散。
(3)冬季覆盖土内水分下渗,使底基层表面吸水而涨松。
(4)灰剂量不足或石灰失效过期。
2.防治措施:(1)高温干燥气候,碾压过程中应适当洒水。
(2)做好灰土过冬的防冻措施。
(3)可采用含水量较小、透水性小的土作为覆盖层,且碾压密实。
四、灰土(二灰土)表面开裂1.形成原因:(1)碾压含水量过大。
(2)用土塑性指数过高。
(3)地基沉降尚未稳定,地基沉降不均匀。
2.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
(2)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料或铺筑灰土底基层,采取二次掺灰的办法降低土的塑性指数。
(3)地基沉降速率连续两个月不大于5mm/月时再施工底基层。
(4)裂缝处应加铺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后再施工基层。
五、灰土(二灰土)表面“鼓包”1.形成原因:(1)灰土底基层碾压完毕后尚有过火石灰未消解。
(2)消解石灰未按规定过筛。
2.防治措施:(1)生石灰应在使用前一周洒水充分消解。
(2)消解石灰必须通过10mm筛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