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
健康经济学
![健康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2eb6a30210a6f524ccbf8572.png)
健康与经济的关系1.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
投资是指一般情况下的物质投入, 即投入资金, 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以求在未来得到收益。
健康投资:社会为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的健康,在一定时期内所投入或消耗的经济资源。
损害和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有生物、环境、社会、心理等多方面;保护和增进健康要通过医疗卫生、遗传因子、饮食营养、体育运动、生态环境、道德修养、生活方式等多种渠道来实现。
广义的健康投资是上述各方面的资源消耗。
狭义的健康投资即卫生事业消耗的经济资源──卫生费用。
医疗卫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是社会健康投资的主体部分。
健康投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卫生事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一个尺度。
反映健康投资水平的指标有:①卫生人力资源。
专业卫生人员总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②卫生物力资源。
卫生机构总数,每千人口病床数。
③卫生财力资源。
卫生费用总额,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人均卫生费用。
投入一定量卫生费用所取得的健康成果,即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的程度,是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即卫生经济效益。
讲求卫生经济效益的核心是达到同一健康水平所需卫生费用的节约。
健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对健康进行投资,是人们进行其他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础,健康水平的提升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比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更为明显。
1.健康投资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促进作用:健康投资可以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也可用于引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药品;可以争取用最少的卫生资源消耗,降低医疗成本,提供更多、有效、优质、人民需要的卫生保健服务,保证服务质量的不断完善,以达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积极影响。
2.健康投资提高人群劳动生产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投资于健康不仅可以促进与健康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将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提高人群的劳动生产能力。
卫生学
![卫生学](https://img.taocdn.com/s3/m/bb18193a2af90242a895e52b.png)
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这类疾病的发 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故也叫地方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 )是指在人类活动 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是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 综合体,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生物性、化学 性、物理性和社会心理4类。
方针指导下,贯彻三级预防策略,通过社区卫生服
务,加强卫生立法与执法,以及预防疾病,促进健 康的策略和措施。
3、医学统计方法: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群,而揭 示病因、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与分布的 规律、评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措施的效果等都需
要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医学统计作为方法学并不仅仅适用于预防医学, 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上也广泛应用。 三、卫生学的发展简史
生产者: 绿色植物、化能合成菌等
消费者: 草食、肉食及杂食动物 生态系统组成 分解者: 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等微生物 非生物环境
3、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各种 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 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 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子的外层电子逸出,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即空气阳离子,一 部分逸出的电子与中性分子结合成为阴离子即空气负离子。
负离子对健康的益处:
(1)、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功能,缩短感觉 时值和运动时值。
(2)、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3)、降低血压
(4)、改善肺的换气功能,促进气管纤毛运动
(5)、促进组织细胞生物氧化、还原过程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c60040a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a.png)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生理、形态)。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以及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是什么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以及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6ba4b2e02020740be1e9bc2.png)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以及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是什么?(1)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2)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④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⑤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⑨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⑩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为什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与仅仅关注减少冒险与问题相反,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在青少年身上培育并增进一些能对他们的发展以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长远的、积极的用系那个的品质。
教师以及父母都在关注合作的方式,以便为青少年提供一种积极的观点,指引他们走向安全与成功。
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向导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方式都进行了新的阐述,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3.期末到了,请你根据记忆的特点指导学生复习?(1)幼儿记忆的效果主要受兴趣和事物形象影响,凡是幼儿感兴趣、形象生动、具体并有情绪色彩的事物,就容易被幼儿记住,反之则效果不好。
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利用幼儿读物、挂图、模型、玩具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美丽诱人的实物,让幼儿看,使他们从中学到知识,并在有意无意中培养他们的记忆力。
(2)幼儿记忆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就是有意识记的发生和发展。
家长可根据这一规律有意识地、经常地向儿童提出一些具体、明确、简单的识记任务,比如问:“我们家里什么东西变了?”“仔细听妈妈讲故事,我讲完,你再讲给我听”。
世界卫生对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对健康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ed4a3c2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f.png)
世界卫生对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完全身体、心理和社会福利的状态,而不单是没有疾病或残疾。
”这个定义提出了健康的不仅限于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福利方面的状态,也指出了健康不仅仅是一个负面定义,即简单地没有疾病或残疾。
停留在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传统观念将会是狭隘和超越不了的。
所以世卫组织还提出了“全面健康”这一概念,它包括物质层面的健康、心理层面的健康、社会层面的健康,人们只有具备全面健康才能达到最佳的幸福感和生命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a00dd3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0.png)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篇一: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
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篇二: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影响个人健康的主要因素是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影响个人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头发光洁,无头屑;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1990who对健康的定义
![1990who对健康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a6563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7.png)
1990who对健康的定义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一是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二是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三是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是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五是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六是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七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八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九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十是肌内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以及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是什么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以及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dec114a4a7302768e993967.png)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以及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是什么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
的完全良好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身体健康的概念健康是人类的最大幸福健康是人类最大幸福什么
![身体健康的概念健康是人类的最大幸福健康是人类最大幸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4acb973336c1eb91b375d15.png)
身体健康的概念一、健康是人类的最大幸福健康是人类最大幸福。
什么叫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是没有疾病的状态”。
正确的含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
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十条健康标志1、精力充沛,从容不迫应付工作压力而且感到不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
5、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正常,身材均匀。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8、牙齿清洁,无空洞。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三、体育锻炼是健康长寿的法宝健康来自坚持不懈的锻炼,甚至体弱多病者也能长寿,“九死一生”的幸存者还能再活几十年!起死回生秘诀何在?从病痛的折磨中吸取教训,痛下决心改变多年来养成的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决心拿起体育锻炼这个护身法,不仅能战胜病魔顽疾,而且可以平安长寿。
生命在于自身有节律的运动。
人人都需要适合自己年龄的运动,无论婴儿发育生长,还是青壮年充沛精力都离不开营养和体育锻炼,1990年长春市区人均寿命73.56岁,比解放初期增加了1.1倍,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喜欢晨练。
1、运动能保持身体机能系统的平衡。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是受大脑控制的多种生理功能,协调有序的有机的整体,机体各系统运转正常,人的身体就健康,任何一个环节不协调,(机能状态失去平衡)就生病。
①人体主要系统有: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包括各自分工不同的器官、组织。
日本东京大学一位教授提出理论;要健康的身体,必须主要保持三个机能系统的平衡。
第一系统是呼吸、循环、消化、性机能等,是人体最基本维持生命活动的机能系统。
第二个系统中掌管运动的机能系统,包括骨骼、肌肉、神经及五官机能系统。
第三个系统是维持人的情绪、反应、意志、智力等神经活动的机能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f500dbd3a0116c175e0e483d.png)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健康的定义WHO 早在1948年成立之出的《宪章》中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道德健康的内容是指不能损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据测定,违背社会道德往往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等失调,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下降。
医学家研究发现,贪污受贿的人就容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而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和淡泊、坦荡的品质,则能使人保持平衡,有助于身体健康。
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应将经济状况作为健康评价的一项基本内容,由于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综合性的整体,其健康也就涵盖了多维内容。
生理健康有明确的标准,比如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等,更量化一些,就是体温36℃-37℃,血压:低压60-90 毫米汞柱、高压90-130毫米汞柱,心率60-80次/分,这是人体生理运动的正常指标。
而心理健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标准就比较模糊了。
但心理健康对人的行为准则起着主导作用,面对五彩缤纷的人生,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处理形形色色的事情。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有安全感、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外部环境。
它一般可理解为情绪的稳定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两个方面,但这种稳定和成熟的状态是相对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切都在变化的社会中,没有人会有一成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状态。
只有将制约人格的各种条件,比如文化程度、工作能力、职业、社会地位、生活演变等很好地协调起来,并能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创作环境,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
护理学健康的名词解释
![护理学健康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7a7253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7.png)
护理学健康的名词解释1. 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活与健康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培养护理专业人员,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包括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护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2. 健康2.1 健康定义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进行了定义:“健康是完全身体、精神和社会福利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残疾。
”2.2 健康特征•身体健康:指一个人身体器官功能正常,没有明显的疾病或残疾。
•心理健康: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各种压力和困难。
•社会健康:指一个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具有积极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感。
2.3 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个人而言,健康是实现个人目标和追求幸福的基础。
只有身体健康、心理稳定,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和享受生活。
•对家庭而言,家庭成员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稳定。
一个健康的家庭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照料老人,并且能够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对社会而言,健康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拥有大量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公民,才能够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3. 护理学对健康的贡献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维护与促进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护理学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帮助个人和群体增加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将科学的健康知识传递给患者和一般公众,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3.2 疾病预防与控制护理学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护士可以通过定期体检、健康评估等手段,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此外,在传染病防控方面,护士负责执行隔离、消毒等措施,有效遏制疾病传播。
〖医学〗健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
![〖医学〗健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https://img.taocdn.com/s3/m/48b474ff49649b6648d74764.png)
2.抑郁。表现为郁郁寡欢、沉默、孤独,这在一
般情况下属性格弱点。但严重时常忧心忡忡,愁眉苦脸, 动作迟缓,思想呆板,对人冷漠无情,常悲观失望,对 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几乎没有一点 信心。
3.怯懦。如果一般的胆小是不属于心理障碍,这
里所指的是非常害怕在人前行动做事,特别在公开场合 更是畏首畏尾,心情紧张,手足无措,唯恐别人笑话自 己、伤害自己。几乎完全没有自信,精神萎靡不振、软 弱、犹豫,对前途有一种渺茫失望感。
4.虚狂。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一触即发,性情
暴躁,常常头脑发热,忘乎所以。同时蛮横任性,目空 一切,好冒险逞强,追求刺激,常与人争吵好斗,极好 表现自己,行动不计后果,严重的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5.恐惧。由于多次的失败或挫折,心灵上受到刺激
较深,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如学生受到不及格分数的困 扰,以致一看到分数就恐惧,并且害怕教师、家长,不 想见到他们,一见到责备的目光是呆若木鸡。有时被恐 惧心压抑得不能进行正常思维,连教师责备别的同学, 也会引起惴惴不安。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 ”为概 念的独 特的哲 学医学 理论体 系,一 个是以 “解剖 人、肉 体人” 为概念 的新兴 的现代 医学科 学理论 体系, 二者都 不是以 完整人 为研究 对象的 科学, 从理论 讲二者 都不是 科学的 ,势必 影响各 自发展 。事实 也证明 这一切 ,(高 血压心 脏病糖 尿病) 中医长 期停滞 不前、 (高血 压心脏 病糖尿 病)疗 效也不 确实。 西医尽 管发展 到目前 的基因 分子层 次,但 疾病发 病率居 高不下 ,对绝 大部分 疾病发 病原因 认识不 清、发 病机理
古时候,有个老婆婆总是不停的在一庙跟前哭泣,晴天 哭,雨天也哭。人们都叫她哭婆。一天,有一个和尚问他 “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老婆婆说:“我有 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 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的时候,又没有人买小女儿的 布鞋。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说完,老婆婆又悲悲切 切的哭了起来。“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 你小女儿的鞋店前门庭若市,下雨天,街上的行人又都往 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想不就不苦了吗?”老婆婆觉 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扰嘴,哭婆变成 了笑婆。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c66af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0.png)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宪章里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导致人们压力大,引起了很多的心理上的失衡、不健康甚至疾病。
而心理上的疾病也会积累导致身体上的疾病。
所以保持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理健康的几条标准。
第一有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类很重要的需求。
当然要获得安全感,首先是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
除了物质需求,精神上的稳定更是很重要的。
心理健康的人在精神上是有充分的安全感的,不会患得患失,不会过分地依赖别人。
缺少安全感的人,每日生活在担心和惶惑中,更容易衰老,也容易焦虑或者忧郁,更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失调,导致身体上的疾病。
心理健康的人都对自己有着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足在哪些方面,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
知道自己的能力集中在哪些地方,能够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避免陷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从而导致过大的压力。
第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能够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学习和工作上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不会强求自己去完成完全不可能的任务,从而导致身心上承受了超负荷的压力。
第四与外界保持良好互动人是社会动物,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和社会接触,这是人的基本需求。
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人们可以得到很好的调节,并且也能观察和学习别人的经历和处事方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同时,通过和其他人的交往,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如何适应环境。
第五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独特性来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一生,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潜力挖掘出来,让自己能够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不要随波逐流,让自己的优势能够最好的发挥出来。
第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发展很快,知识和技能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社会,与时俱进。
健康理论
![健康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b3a6ccd9b89680203d825c8.png)
一、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做出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些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人的健康状况,真正健康的人约5%,亚健康的人约75%,有疾病的人约20%。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动态变化的游离状态,如果保障得当,有希望回到健康状态,任其发展就会导致疾病发生。
许多疾病在早期的表现或者说是先兆都表现在亚健康的状态之中,例如慢性疲劳、不明原因的疼痛等。
二、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3个指标和身心健康的8条标准。
1、3个指标:1)新概念即从满足物质需要向满足精神需要方面发展;2)新原则即从经验养生向科学养生发展;3)新目标即从追求生活质量目标向追求生存质量目标转化。
2、8条标准:(5快3良好)1)快食:三餐吃得津津有味,吃得痛快;2)快眠: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睡眠质量高;3)快便:大小便排泄顺畅,便后有快感;4)快语:思路清晰,敏捷,底气十足;5)快行:精力充沛,生命充满活力;6)良好的个性:适应不同环境,乐观豁达;7)良好的处事技巧:心态平和,情绪稳定;8)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善待自己又乐于助人。
三、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宝塔”。
不合理合理2、适量运动: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运动能让身体充满活力。
但究竟什么样的运动算适量,什么样的运动有利于健康?最有益的运动是适量的有氧运动,每周锻炼不少于5次,每次时间要在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心率来观察:心率次数加上年龄不超过170即可。
这样的运动称为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强壮骨骼,使肌肉结实,有较强的防病健身减肥等作用。
3、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健康”这里不多谈。
二十一世纪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4、心理平衡:现如今的社会环境竞争激烈,学习、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身心疲劳。
健康理念
![健康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c870177b02768e9951e73880.png)
健康理念健康之道健康之本话说健康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哀弱的状态。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
身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健康,涵盖了无病、无伤、无残以及良好的体质和体能,其标准为: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无病理信息;体质健壮,功能正常。
心里健康具有完整的人格,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而且有自知之明。
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且受到众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社会适应性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主要是指不经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
健康的标准一个人食欲好,消化能力好,思维敏捷,反应能力强,神经系统功能好,即可基本反映出他的身体是健康的。
健康十大准则*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适当,身材均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脸不易发炎。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与健康有关的数据1.体温:正常人体温为36至37度,在24小时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度。
生理情况下,早晨体温低,下午或运动及进食后稍高。
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2.脉搏: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节律均匀,间隔相等。
健康和亚健康的新标准
![健康和亚健康的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8b26ded9b89680203d82530.png)
北京 市宣 武 区康迈 骨 , , 【 主治 范 围 】 科 医院 ,是 国内 一家 以 中 ◆各类型颈椎病 ( 颈型 神 西医 结 合为主 流 ,唯 一 以 经根型 、椎动脉 型 、混合 型 .脊 “ 组合 药物 +高频 电”综 合 疗 法 为 髓型 ) 特 色 ,无 创治 疗各 种类 型骨 性关 节 ◆腰 椎病 ( 椎问盘 突 出症 .椎 腰 病 的一级专 科 医院 ,是 北京 市基 本 管狭 窄 症 第 三腰 椎综 合症 .腰椎 退 医 疗保 险 的 定点 医 院 。 行 性关 节病 )坐骨 神经 炎 、腰 肌筋 膜 十几年 来 ,我 院运 用该 疗法 治 炎 疗 颈椎病 、腰 椎病 、膝 骨性 关 节炎 ◆膝 骨 性关 节 炎 ( 骨质 增 生 )滑 等各类 型骨关节病 2 O多万人次 ,疗 膜 炎 效满 意 赢得 了广 大患 者的 信赖 和 ◆骨折后遗症 .股骨头缺 血性坏死 赞誉。 ◆肩周炎 网球肘炎 键鞘炎 强 l 法 特点 】 疗 直性脊柱炎 ,风 湿性 关节炎 .踝关节炎 1 无创 伤 、无痛苦 、无 毒副 作 . ◆急 、慢 性软 组 织 损伤 用 ,安 全 可靠 ,费 用 低廉 ,避 免 了手 术痛 苦 大 、 风 险高 , ◆痛风 、带状 疱疹等 减 轻 了经 济 负担 ,弥 补 了传 统 单 一疗 法 的不 足 。 【 院地 址 l 医 2 吸收 好 、见 效快 、疗程 短、疗 效高 、愈 后不易复 发 , . 宣武 区 长椿街 l 2号 ( 国华 商场 往南 3 0米路 东 ) 0 远 期疗 效 稳 定 。 【 车路 线 l 乘 3 局部 治疗 ,克服 了长 期 口服大 量消 炎药物 对 胃肠 道 . 地铁 :长椿街 站 C出 口,往 南 2 0米 路东 。 0 造 成的 损害 。 公交 车 :9 4 7 0 、8 8 0 8 7 、6 6 .4 、4 、7 3 4 ,1 ,3 .4 7 2 、 4. 治疗 期间 不影 响 正常 生 活与 工作 。 5 6 5 、1 9 1 9 7 均可到达 。 ' 0 、6 3 1 路 7 【 程 指导 l 疗 【 情提示】 温 1 每 日一次 ( 四十 分钟 ) . 约 ,治疗 l O次 为一疗 程 ,一 本 院为 骨 病 专科 ,不 受定 点 限制 ,所 有 享 受 基本 医疗 疗程 后视病 情好 转 情况 做 继 续治 疗 或 隔天 巩 固治 疗 。 保险 的人 员 ,在我院 看病 均可报 销 。医保 编码 :4 5 0 5 。 【 0 1 50 ] 2 疗效 显示 :9 % 以上的患 者治疗 l 次 显效 。 . 5 ~3 咨询 电话 : (1 )6 1 26 / 3 33 0 3 2 7 8 1 6 1 0 6 5 5 以上的患 者治疗 5 % 次显 效 。 传 真 :( 1 )6 08 2 00 3 1 62
健康是什么
![健康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187f84c2b160b4e767fcfdf.png)
健康是什么?健康并不仅仅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有没有生病之类的话题,它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
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
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同人的生理健康一样,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
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
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
1、生产性污染 废气、废水、废渣
2、生活性污染 生活污水、垃圾、粪尿
白色污染
3、其它污染
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与自净
物理作用: 稀释、扩散、沉降 化学作用: 氧化、还原、水解 生物作用: 1、生物浓集(bioconcentration ) 概念: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发生一系列的复 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并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物体之 间传递。某些物质在传递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 度可逐渐增高。这种现象叫做生物浓集作用
炭燃烧;﹙2﹚水俣病;﹙3﹚痛痛病。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 ):指由污染源直
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如 SO2、 CO 。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 ):指有些一次污染 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作用, 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理化形状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如 光化学烟雾 3、物理因素 4、社会心排泄
3)、生物浓集多通过食物链进行
4)、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时,不
会对该生 物体造成致命伤害。
DDT 在环境中的浓集作用
环境状态
环境中浓度(PPM )
浓集系数
海水
5.00Ⅹ10-5
藻类植物
4.00Ⅹ10-2
8.00Ⅹ102
鱼类
2.07
4.14Ⅹ104
水鸟类
75.50
1.51Ⅹ106
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土壤圈和生物 圈 人类环境 生活居住环境
环境与健康所研究的自然环境又分为原生环境和次 生环境。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 )是指天然形成并 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对健康有利的因素:水、空气、太阳辐射和微 小气候等
对健康不利的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 灾等。
二、卫生学的主要内容 1、环境与健康:首先从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出发, 阐明各种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这些环境因 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及其预防原则。 2、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重点阐述在我国卫生工作 方针指导下,贯彻三级预防策略,通过社区卫生服 务,加强卫生立法与执法,以及预防疾病,促进健 康的策略和措施。 3、医学统计方法: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群,而揭 示病因、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与分布的 规律、评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措施的效果等都需
要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医学统计作为方法学并不仅仅适用于预防医学, 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上也广泛应用。
三、卫生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
第一章 人类和环境
第一节 环境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人类环境
环境(environment)是泛指某项主体的空间及空间中的 介质。对于人类来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客观存在的各种 物质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
在地球上有些地区水或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含 量过多或过少,人长期在这种地区生活,对健康会 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出现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
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这类疾病的发 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故也叫地方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 )是指在人类活动 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1、生物圈(biosphere):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生活在
地球表层,这个有生物体存在的地球表层叫生物圈。 它大致包括了地壳下11,海洋及15以内的地表大气。 2、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
动物、植物及人类)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生产者: 绿色植物、化能合成菌等 消费者: 草食、肉食及杂食动物
卫生学
绪论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 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 仅仅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现代医学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 医学
一、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及特点
1、概念: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 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 施的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 生命质量的目的。
生态系统组成 分解者: 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等微生物 非生物环境
3、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各种 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 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 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是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 综合体,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生物性、化学 性、物理性和社会心理4类。
1、生物性因素:是指环境中能引起传染病和寄生虫 病的生物性病原因子。
2、化学因素:生物圈中空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 都有比较稳定的化学组成,这种相对稳定的环境 是保证人类正常活动的前提。由于人为的或自然 的原因,可使空气、水、土壤及食物的化学组成 发生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1﹚煤
2、研究对象:卫生学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3、任务:卫生学从研究人群健康和疾病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出发,它着眼于群体的健康,从维护群体 健康出发,研究环境中各种有害健康的因素,制订 出各种防治对策和措施。 4、特点:1)、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
2)、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4)、采取的对策更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5)、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2、生物转化
三、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一)、环境污染物的吸收
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 的过程称为吸收(absorption )。
1、经呼吸道吸收 2、经消化道吸收 3、 经皮肤吸收 二)、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分布和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