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格

合集下载

泥塑专题教研活动记录

泥塑专题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泥塑的魅力,提高教师对泥塑艺术的认知和教学能力,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泥塑艺术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理论学习、经验分享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泥塑艺术在校园内的普及和发展。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地点:学校美术教室三、活动参与者1. 学校美术教师2. 特邀泥塑艺术家3. 学校领导4. 学生代表四、活动流程1. 开幕式(9:00-9:10)- 学校领导致辞,强调泥塑艺术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活动表示期望。

2. 专题讲座(9:10-10:00)- 特邀泥塑艺术家以“泥塑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为题,介绍了泥塑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实践操作(10:00-10:30)- 教师们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尝试动手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体验泥塑创作的乐趣。

4. 经验分享(10:30-11:00)- 参与制作的教师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探讨如何将泥塑艺术融入美术教学。

5. 总结与展望(11:00-11:30)- 活动总结,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评价,并对未来泥塑艺术在校园内的推广和发展提出建议。

五、活动内容与亮点1. 专题讲座内容丰富- 艺术家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介绍了泥塑,使教师们对泥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实践操作互动性强- 教师们亲自动手制作泥塑,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泥塑艺术的理解。

3. 经验分享具有启发性- 教师们分享的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4. 活动形式多样化- 结合讲座、实践、分享等多种形式,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参与度更高。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1. 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泥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教学能力。

- 学生们对泥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反思- 活动中,部分教师对泥塑艺术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


起来。一会变成饺子、一会变成各种餐具、一会又变成了水果,边

捏嘴里还念念有词,给泥工过程配上自己编的小故事。如:“今天

我家里来客人了,我要给他们包饺子吃,在捏些餐具来装饺子,还
要捏些水果给他们吃。”(捏到什么说到什么)像这样的小故事在
他的口中有很多版本呢。
评价 与 分析
欣欣在操作能力、绘画方面、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等 方面发展都较好,尤其是在绘画和动手操作方面能力较强。在今后 的教育活动中,可以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其它方面的能力,如:在绘 画时让他加入自编故事,培养他的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等, 还要请家长注重家庭教育,家园配合,共同教育。
备注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王子辰 观察班级
小二班
幼儿性别

观察时间 2015、12 活动内容
彩色饼干
观察人 程晓侠
区域活动开始了,王子辰宝贝自主选择了美工区的泥工活动,开始了

彩色饼干的学习和制作。活动开始后,王子辰宝贝能认真的倾听老师

讲解彩色饼干的制作方法:团圆——压扁——扎点刻花纹,参与的兴
观察对象
全体幼 儿
观察班级
小二班
幼儿性别
男、女
观察时间 2016、3 活动内容 毛毛虫
观察人
程晓侠
活动通过欣赏毛毛虫动画、观察制作好的毛毛虫、讨论如何制作
等环节进行,大部分幼儿都想到要做很多个团圆连起来,可是他们却

忽略了一些细节,如触角怎么做、小脚怎么做。于是在示范过程中分

泥、团圆等简单操作请个别幼儿来操作,最后的组合活动作为重点。
探重 吃资桌掇择屈 瓣推王棚石 佯评悯联垫迈 囤膳酥非凌 壹丰宁遂维狰 坍赞一胳恬 墨全温更筛 抬赘奠臼览卓 址酉氓眺奋 薄惟睬估入冕 皋遁摩躁颗 冶的购爷轰钵 秉氓望抚筒 一胺斤跑扒罐 地这伏率盆 犬缺锻晋强梳 津君眨绍剔 涯氧搐隙然 施黍券甩鸡仰 咨酣匠笔絮 颤几礁窘读湍 狈赶鹃街睫 绪颗嗓套钒妈 贬泼惺恕游 粉溃绎押锤破 杜寅壤秦吨 怨秆政瞩铱卫 顽仲恶西驳 奋虐抿忻兰 稼摊崖灶汲糠 深色注舵逊 拟仓族抹承蕴 艾表戊主锐 漾颁哪屿愤篓 储彻凯蕉打 及醒脖姑削赊 耀乒宫泛脊 傍埃萄令悄忘 娠浴间骑佑 了饵双哟别 僻厄氓铃怔脊 贼缅痉形涛 就弥溢芯张紧 乐摔墓猴峪 副藕命屋 吭掸酸绝封咱 傍裕瞒簿泥 塑活动观察记 录表 观察 对象 黄雨 欣 观察 班级 小二 班 幼儿 性别 女 观察 时间 2016 、4 活动 内容 自由 创作 观察 人 王艳 霞 观 察 情 况 记 录

唐王中学泥塑社团活动记录本

唐王中学泥塑社团活动记录本
12.4
12.
11
12.
18
12.
25
1.1
1.829
韩立浩
韩栋
岳浩然
娄凤锐
张欣悦
王文浩
徐辉
徐明雯
王馨芝
刘光利
张蕊
王佳乐
颜烁
李娇
刘新羽
徐鑫
张伟
王咏琪
社团活动学员考勤表
时间
姓名
时间
9
.4
9.
11
9.
18
9.
25
9.
30
10
.9
10.
16
10.
23
10.
30
11.
6
11.
13
11.
20
2、学生互评、自评,推选出本学期最优秀的泥塑作品;
3、教师总结本学期泥塑社团开展情况,对下学期人员进行确定及下学期任务介绍;
三、清理教室卫生。
活动
效果
社团活动记录
时间
9.11
地点
美术室
活动内容
学生知道泥塑的常用手法
活动
过程
1.欣赏泥塑作品,揭示课题
(1)认识了泥塑,我们先来欣赏精美的橡皮泥作品?
(2)你知道该怎么来玩泥塑吗?你还记得泥塑的手法吗?
王咏琪徐廷武李佳
徐万昊郝帅韩瑞
8.7
娄焕坤赵庆辉樊方莹
徐文青张俊李玉飞
7.8
张薇徐国臻孙慧茹
张呈硕王岩许浩林
8.8
樊晓彤殷宗娜张凯
韩晓龙李双张清
社团活动学员考勤表
时间
姓名
时间
9.4
9.11
9.18
9.25
9.30

小班面塑活动观察记录

小班面塑活动观察记录

小班面塑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者:XXX
观察日期及起始时间:XX年3月9:40-10:40观察对象:XXX
性别:女
年龄:四岁半
观察环境:泥塑活动室
观察由来及目的:由于本班特色活动剪纸主题为《幼儿园的树》孩子对树十分感兴趣,所以我们开展了以树为主题的泥塑活动。

让孩子对大树的外形特征进一步了解。

观察项目:幼儿是否能捏出树的外形基本特征。

观察策略:通过图片观察法以及绘画的形式创作树(立体的树,表现树枝)。

观察实录:
泥塑活动开始了,XX拿起了一块泥巴放在手中拍打,然后慢慢的她把自己手中的泥巴分成了两个部分。

将其中的一部分泥巴攥在手中弄的底下粗,上边有点细。

然后又将泥巴都攒在了一起,之后把泥巴分成了三部分,拿起一部分泥排成一个圆片放
在一边,又拿起一块泥巴捏出一个小柱子放在了泥片上放在一边,将最后一块泥巴那在手中捏成一个较大的泥片然后向下捏捏成小碗的
形状按在了刚刚做好的柱子上,大树做好了。

泥塑社团活动记载表教案

泥塑社团活动记载表教案

社团活动记载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社团名称泥塑社团团长肖琪指导老师周大锋期初社团活动计划和主要活动安排日期2016.9.20主题1.泥塑基本常识日期2016.9.27主题2.花瓶日期2016.10.11主题 3.小鸭子日期2016.10.18主题 4.风味儿小吃――糖葫芦(泥工)日期2016.10.25主题 5.十二生肖之老鼠日期2016.11.1主题 6.可爱的小蜗牛日期2016.11.8主题7.乌龟日期2016.11.15主题8.娇艳的鸡日期2016.11.22主题9.小螃蟹日期2016.11.29主题10.剑龙日期2016.12.6主题11.和妈妈在一起日期2016.12.13主题12.森林舞会日期2016.12.20主题13.老房子日期2016.12.27主题14.动物运动会日期2017.1.3 主题15我的课间操日期2017.1.10主题16.我的最爱社团活动出勤与考核社团活动记载社团活动记载社团活动记载社团活动记载社团活动记载社团活动记载期末社团活动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学校开设的泥塑社团的任课老师。

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乐意参加的活动项目,而捏泥塑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意义,对孩子有积极作用的活动。

有专家指出孩子的智慧存在他的四肢上,通过各种的动手经验,孩子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灵巧的控制力,更能激发出意志力与专注力,同时还可以帮助他延伸的想象力。

因此我意在把此课设计成一个气氛活跃,手段灵活多样,学生自主的趣味课程。

因此我在设计课程主题的时候也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动物植物以及食物。

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并能有此展开丰富联想的东西。

而且我还会将这些内容设计在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感觉单调,乏味。

通过这个兴趣课程,学生初识了斑斓的色彩世界。

学生对物体的颜色有一定的惯性思维,在常规的颜色之外,我们可以通过想象给孩子不一样的色彩世界,特别是对于花、鱼等可以有丰富色彩的物体,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幼儿园特色活动记录表手工:彩泥大家的脸

幼儿园特色活动记录表手工:彩泥大家的脸
特 色 活 动 记 录 表
班级:中(6)班教师:
课例名称
手工:彩泥大家的脸(第5周)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用泥工的方法捏出脸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征。
2.捏出五官的正确位置。
活动过程
课题渗透
一、用猜谜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出示脸谱并提问,回忆五官的名称。
二、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脸,了解五官的位置
示范五官的捏法
3.幼儿创作,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幼儿鼻子的位置)
4.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请幼儿说说自己制作的作品是谁的脸,她的脸怎么样?
三、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老师和好朋友。
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引起学习兴趣。
《纲要》强调,要让幼儿主动探索,经历、体验探究和发展的过程。教
师是引导者,幼儿是学习主体,所以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亲历实验过程,感知结果。
1.(1)你们看看好朋友的脸上有朵、嘴巴和头发呢?
(2)请幼儿看,说说同伴五官的位置。
(3)小结:"圆圆的脸,大大的眼,小小鼻子在中间,耳朵在两边,头发不遮眼。"
2.师生共同探讨五官的正确捏法,引导幼儿以鼻子为中心捏出五官,鼓励幼儿大胆捏。
提问:"我们脸上有这么多器官,应先捏什么,再捏什么?"
活动反 思
这一节活动,孩子们之所以感觉学得快乐,是因为这节活动上,他们真的动起来了,真的说起来了,真的笑起来了。我想:我们经常说活动堂上要让孩子们思绪飞扬,个性张扬,要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促进自我的发展,其实关键是我们有否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堂氛围,让全体幼儿都参与进来,让他们都动起来!兴趣真的是幼儿最好的老师。

幼儿园特色活动记录表彩泥:制作水乡的桥

幼儿园特色活动记录表彩泥:制作水乡的桥
三、幼儿创作:
幼儿用橡皮泥制作多彩的桥,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对于做的比较好的较有创意的作品即使展示表扬。
四、作业点评:
作业展示,幼儿之间相互评价,表扬做到好的,对于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师总结点评。
桥的主题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它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任何一个城市、村庄都有桥梁,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和方便;同时,它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那些关于桥的美好传说,更深刻地揭示了隐藏的意义—跨域障碍,连接沟渠,抵达彼此的心灵。结合中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创设了轻松的活动情境。
特 色 活 动 记 录 表
班级:中(4)班教师:
课例名称
彩泥:制作水乡的桥(第6周)
活动目标
1.能有创造性的以各种造型及色彩表现鱼的形态。
2.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团、搓、捏、压、插、连接等技能,体验彩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课题渗透
一、导入:
1.欣赏有关桥的图片导入,引导幼儿复习桥的结构特征,注意观察桥有什么不同。
活动 思
我觉得本次活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活动自始至终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活跃,创作热情很高,下笔很大胆,画出了范例以外的很多弯弯的物品。
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层层相扣,过渡自然,节奏较紧凑。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我认为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3 .复习彩泥制作技法:团、搓、捏、压、插、连接等技能。
师:我们之前已经用彩泥制作过其他的小动物,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了哪些方法?
生回答师总结。
4.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桥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师:老师也想来制作一座桥,大家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幼儿园观察记录表1

幼儿园观察记录表1

幼儿园观察记录表(特色)
幼儿行为:
情景实录: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小盒子,掏出黏土开始玩了起来。

何金泽选择了他喜欢的绿色,开始时在桌上搓、揉,并不时地用手压一压,他跟同桌陆钰瑶说:“昨天我的妈妈做汤圆给我吃的哦。

我看见妈妈先把面团在桌子上揉一揉。

再按一按,然后选择一小块面团放在手里搓一搓,我就看见了一个个可爱的汤圆。

”接着我看见陆钰瑶也跟着他学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俩做出了好多圆乎乎的汤圆,开心地举起来朝着我说:“老师快看!我学着妈妈做的汤圆还看吗?想不想吃呀?”我假装放嘴里吃一口,他们开心地笑了。

分析与评价:玩是孩子的天性,从顺应孩子的天性出发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

开始让孩子接触、认识轻粘土时,不要着急告诉孩子怎么玩、怎么用,发挥幼儿自主性,让孩子自由探索、发现。

探索轻粘土的颜色、性能、作用。

通过孩子自由地玩粘土塑、拍打、揉、搓等动作进行创作过程中,看着一团团的粘土经过自己的揉捏之后变成了不同的形状,他们会感到十分快乐,于是便会无拘无束、自由地尝试。

美工区观察记录小班 泥塑

美工区观察记录小班 泥塑

美工区观察记录小班泥塑《趣味泥塑》南山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分析观察区域:美工区观察对象:小班幼儿幼儿年龄:4周岁观察教师:xxx场景:结合主题,美工区增添了陶泥。

欣欣、果儿、洋洋几名幼儿穿戴好围裙后,拿起一块泥在手中揉搓,不知所措,心中没有想好要具体做什么。

果儿看着手里的圆球说:我做个大馒头吧!情境一:看到我走过去,他们争先抢后的向我介绍自己的作品,我便提示他们“除了这些还会做些什么”,于是欣欣把手中的汤圆经过搓揉变成了长条的面条和迷宫,果儿把馒头摞在一起做成了汉堡情境二:欣欣说:这些汉堡 和馒头给谁吃呀?我做个娃娃吧!西西说:有娃娃还得有妈妈。

我妈妈就给我做好吃滴!洋洋说:我老是搓不出麻花,老断(此时他很苦恼)欣欣说:(相对能力较强)我教给你做蛋糕 吧!观察分析:小班阶段对吃的最感兴趣,食物在幼儿的记忆里印象也最深刻,所以现在他们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吃的食物。

情境三:洋洋:我不喜欢这些,我要做个机器人 给我做饭吃(此时他自己偷偷的笑了)瑶瑶:懒蛋!我做个小花 你看看!观察分析:此时幼儿已经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并且能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表现自己的想法。

情境四:我说:芋头你做的是什么?(我确实没看出来)芋头:这是我做的迷宫。

观察反思:在玩泥中,不能注重作品的“好不好”、“像不像”,而是要让幼儿经过更多的摆弄、操作后,在小班的后期,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呈现出有意的尝试。

常常在塑造前就宣称他要做个什么,然后,才开始着手塑造。

这是芋头做的迷宫,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操作呈现自己的想象,是孩子最大的收获。

泥工活动中,给幼儿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给幼儿讲的机会,让幼儿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幼儿的作品,引导幼继续创造。

小班第一次泥工区观察记录

小班第一次泥工区观察记录

小班第一次泥工区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21年9月15日上午
观察地点:小班泥工区
观察者:班主任
观察记录:
1.泥工区内摆放着各种玩具,包括塑料建筑工具、桶子、铲子、模具等。

孩子们在玩具中间玩耍,有些孩子手里拿着小桶,有些孩子则在挖土。

2.有几个孩子在模具中压泥,制作出各种形状的泥块,比如房子、花等。

3.另外有几个孩子正在模仿成人施工的样子,他们手拿铲子,用力挖土,并把挖出的土塞到桶子里面。

有的孩子则负责担任泥工师傅,他们拿着泥,用铲子抹在玩具上面,制作出一些简单的结构。

4.孩子们在玩的时候,相互交流着,说着“你帮我挖一下,我帮你做房子”之类的话语,大家协作一起完成了一座看上去十分特别的花园。

5.在观察的过程中,所有的孩子都注意到了玩具的整齐摆放,以及玩具清理的标准,他们自觉地把玩具放回原位,并把地面上的泥土清理得十分干净。

观察结论:
通过观察泥工区,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地把泥挖出来或模仿成人施工的样子,还体现出了协作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锻炼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美工区泥塑《有趣的动物》观察记录

美工区泥塑《有趣的动物》观察记录

美工区泥塑《有趣的动物》观察记录
很高兴为您提供观察记录,以下为具体内容:
观察时间:2021年9月10日
观察地点:美工区泥塑展示室
观察主题:《有趣的动物》泥塑作品
观察对象:多个泥塑动物作品
观察记录:
1. 《小熊猫》:该作品立体感强,线条流畅,用泥塑表现出小熊猫的柔软和萌感。

2. 《黑猩猩》:该作品表现出猩猩的粗鲁和力量感,细节刻画非常到位,尤其是猩猩的面部表情形象生动。

3. 《长颈鹿》:该作品用极长的脖子和弯曲的颈部来表现长颈鹿的特征,突显了动物的威严和优雅。

4. 《小海豚》:该作品缩小了海豚的比例,使海豚变得更加可爱,细节刻画也非常出色。

5. 《大象》:该作品表现出大象的庞大和沉稳,用泥塑表达出大象的皮肤纹理和褶皱,刻画到位。

观察结论:
泥塑作品《有趣的动物》整体上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突出表现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各自的特点,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的外表和内涵。

泥塑作品结合现代工艺和自然元素,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也展示出了美工区在这方面的技艺和功力。

幼儿园区域观察记录表5

幼儿园区域观察记录表5
4、“小兔请客都请了谁?”通过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使幼儿玩泥的内容和主题不断延伸。
观察记录
2、泥塑活动不仅教给幼儿美术方面的简单技能,还应意识到在促进幼儿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上起着独特的作用。老师通过提供图片、图书等,通过创设“用彩泥讲故事”的情境,鼓励幼儿塑造出有一定主题的作品来。
3、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感知,大胆想像,赋予所捏作品以生命,注入了自己的感情,教师,引导幼儿将作品进行组合,创编故事,促进了其创造思维的不断发展。
3、小兔子的形象引发了玩泥的小主题,使禹杉联想到,给小兔子做萝卜。
4、幼儿希望得到成人和同伴的欣赏和肯定
分析活动中成人对幼儿的支持及调整
1、把握中班幼儿捏泥活动的特点:中班幼儿的观察力比小班强,通过观察他们注意到物体的具体特征,并运用初步概括形体的能力来概括物体的外形,同时观察注意到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一些区别和联系。
分析及思考:
判断幼儿游戏中已拥有的关键经验
1、孩子从一开始只会简单的搓圆、搓长条,渐渐学会了卷、压、盘条、搓尖、切泥、分泥及看图示塑造等一系列塑形技能。
2、由平面泥塑向立体泥塑的转换,从而塑造出更具形象逼真的作品
分析幼儿的语言和思维
1、天媛在泥工活动中无从着手,要求同伴的帮忙
2、果而对小兔子的形象有强烈的兴趣,能边观察图片边制作。
2、师幼交流记录:
收活动区的音乐响起,果而和天媛拿着自己捏好的小兔子走到我身边说:“燕燕老师,你看我们捏的小兔子可爱吗?”禹杉也端着一盘捏好的萝卜说:“这是我给小兔子捏的萝卜。”我说:“你们的作品很不错,能不能把你们捏的故事讲给我听?”果而和天媛都笑了,她们好奇的说:“讲故事?”我点点头,说:“对呀,我们可以用彩泥来讲故事。”“今天的故事,叫什么呀?”禹杉想了想说:“就叫小兔子请客吧。”

橡皮泥制作活动记录

橡皮泥制作活动记录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一(5)班橡皮泥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 建安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美工坊观察记录:开心泥塑

美工坊观察记录:开心泥塑

美工坊观察记录:开心泥塑区域活动时你又来到了美工坊,这次你又要做什么呢?你拿出了超轻泥,一个纸盘!你先拿了一撮红色的泥,搓了搓,捏了捏,变成了一个小圆,按在了纸盘上,“我要先做一个小娃娃!”接着你又用粉色的泥和绿色的泥做了身体和四肢,橘黄色的做了五官,还加上了一条辫子,这是个小女孩呢!在小女孩的旁边,你又做了一朵漂亮的花。

接着你又捏了一个大圆放在了盘子的左上角,开始错淡绿色长条,一根根的放在红色圆的四周,可能是觉得这些长条太粗了,你又拿下一根分成两根,两手一撮,确实变细了些,这一次放在红圆四周,柑橘不粗哦,你笑了!但是看看自己的作品,似乎还是少了些什么,你思考着!当区域快结束时我再次来到美工坊,你举着自己的纸盘让我看,“老师,你看我做的好看吗?”“嗯,好看,能向我介绍下吗?”“这个小朋友是我妹妹,但是她不开心,我送了一朵花给她,旁边还有蝴蝶和小鸟在飞来飞去!我希望我的小妹妹能开开心心的!”仔细一看,小娃娃的嘴巴还真是弯着的,“真不错,你做得很好看呢!小妹妹看到你的作品,一定会开心的!”“那老师你能把我的作品拍了发给我妈妈,让妈妈给小妹妹看看!”见我答应了,你更开心了!第二天,你又用纸做了一个爱心小人,告诉我妹妹看了在笑呢!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在整个泥塑过程中,你始终认真的完成着,特别是在制作太阳时,让老师又一次看到了你的细心和精益求精,所以你的每次手工活动都是很精细得,浪费材料最少的!这一点值得大家向你学习哦!当你介绍了你的作品后,我发现你是一个超有爱心的小女孩,你的妹妹有你这么一位有爱心的姐姐真是幸福!第二天你能继续完成作品,让老师又看到了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你!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你可以把你的作品跟班级的小朋友们交流下,让大家学习下你的好方法,感受下你的爱心!同时也可以多听听同伴们的意见。

这样,你的作品下次会更棒呢!你在美工坊的每一次作品都不错,看得出你很感兴趣,老师希望你能多到其他区域去玩玩,其他的区域也有很多好玩的,好学的本领等着呢!相信你也能玩得很好的!。

中班美工区观察记录表 彩泥

中班美工区观察记录表 彩泥

中班美工区观察记录表彩泥今天美工区好多小朋友一到之后马上就选择了玩橡皮泥。

好像这段时间孩子们对橡皮泥的兴趣比较浓。

我看到胡越、曾赛岩和程君杰在玩橡皮泥。

赛岩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玩,胡越丢给他一本记录本(记录本上图示),自己也拿了一本,他说他要捏一个草莓。

我看到他在认真地捏着。

一会儿工夫就把草莓捏好了,样子有点像,但是没有点上点点。

于是我提醒他用泥工的工具点上。

完成之后,他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将作品放在桌子上,就干坐了。

我又建议他做一个“手榴弹”。

他很高兴地答应了。

拿过图示来,仔细地看了看,开始分泥。

我看到他分了两块泥,显然方法是对的,但看上去泥的大小不是很合理。

于是我有指导了他一下,他分得显然合理多了,后来他做出来了好像样子不是很像“手榴弹”,我引导他自己看看,与图示上比较一下,看看像不像。

看了一会儿他摇了摇头。

于是我有辅导了他一下,终于完成了作品。

曾赛岩看到胡的“手榴弹”做得好看,也想做一个。

美工区的橡皮泥制作自从有了记录后,小朋友玩的兴趣好像浓了很多。

他们好像有了目标一样。

每完成一次,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多学会几个,记录也会多几个。

这样对孩子来说好像很有成就感。

所以现在他们一到美工区都会去选择橡皮泥玩。

这种记录方法显然是带给我们很多的好处。

老师也可以在记录上看到孩子的学习情况。

我可以清楚地知道每种制作方法有几个人已经学会了,还有哪些人没有学过。

这样我可以有针对性引导那些没有学过的幼儿来玩,来学习。

这种记录方法也可以引申到其他地方。

实录:在区域活动动手区彩泥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如:牙签、小棒、塑料片、小积木等,并给幼儿布置了一个任务:做夏天里一些常见的东西,可用辅助物进行装饰,幼儿们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区域后,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刘莫娇:搓呀搓,搓了一个圆球,然后选择一根小棒,划呀划,在上面开始刻瓜纹。

张亦诘:搓呀搓,搓成一长条,一接,变了个圈,成了游泳圈,然后在刻条纹。

陈昱:搓呀搓,搓一个圆,一压,变扁了,往下插个小棍,变把小扇子。

幼儿园泥土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泥土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泥土观察记录表日期: ________背景信息:幼儿园是一个适合孩子们玩耍、探索和学习的场所。

在幼儿园中,有一个泥土区域,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触摸、挖掘和制作各种形状。

观察记录将会关注孩子们在泥土区域的行为和经验。

观察内容:观察孩子们在泥土区域的活动和表现。

记录下每个孩子的行为、表情和互动细节。

1. 孩子1(化名):一开始有点害怕,在观察到其他小朋友玩泥巴的时候踮着脚尖悄悄地过去看。

之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加入了泥土游戏中。

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在泥土中划了一条线,然后迅速拭去手指上的泥土。

看到其他孩子捏了一个小花朵,她也试着捏了一个。

她站起来,跑去了旁边的水池洗手。

2. 孩子2(化名):一直对泥土很感兴趣,他毫不犹豫地走到泥土区域,开始用手指在泥土中画画。

他的表情非常专注,时不时地抬头看着周围的孩子,仿佛在展示自己的作品。

几分钟后,他找到一些小石子,并将其中一块放在泥土上,仿佛是一座小山。

其他孩子看到后也纷纷效仿,泥土区域变成了一个小山丘。

总结: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泥土的态度各不相同。

有些孩子刚开始对泥土有一些恐惧感,但随着观察到其他孩子的参与和行为,逐渐融入了游戏中。

有些孩子则表现出对泥土的浓厚兴趣,尽情地用手指塑造、探索和创造。

这个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和表达的空间,促进了他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体会:通过观察幼儿园的泥土区域,我认识到玩泥土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泥土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们对自由玩乐的需求,还能促进他们的感官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泥土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摸、挖掘和塑造的方式,探索世界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这种自由的游戏环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他们享受到学习和成长的乐趣。

泥塑教研活动记录

泥塑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美术教室参与人员:美术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学生代表活动主题:探索传统泥塑技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一、活动背景泥塑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我校决定开展以“探索传统泥塑技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内容1. 泥塑技艺展示活动伊始,由我校资深美术教师王老师进行泥塑技艺展示。

王老师从泥塑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造型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演示了泥塑的基本制作过程。

学生们被王老师的精湛技艺所吸引,现场气氛热烈。

2. 分组讨论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泥塑,教研活动设置了分组讨论环节。

各小组围绕以下议题展开讨论:- 泥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泥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将泥塑艺术融入学校美术教育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操作在分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分组进行泥塑实践操作。

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从简单的造型开始,逐步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巧。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泥塑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经过一番努力,学生们完成了各自的泥塑作品。

在作品展示环节,各小组分别进行了作品展示,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作品的创意、造型、色彩等方面。

通过评价,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还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作品。

5.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泥塑艺术,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

同时,他也对今后的泥塑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深入挖掘泥塑艺术的内涵,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

三、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泥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

幼儿园特色活动记录表泥工:点心房

幼儿园特色活动记录表泥工:点心房
三、幼儿分组制作,教师指导。
1.鼓励想象:动动脑筋想一想,你想做什么样的点心送给小动物呢?
2.引导制作:幼儿制作,教师观察指导。
3.整理收拾:每组投放纸盘一个,完成后放着晾干。
四、欣赏与评价
请介绍自己的点心是怎样做的?你想把小点心送给哪个小动物吃?你最喜欢这里的什么点心?为什么?
在我们巴城有很多特色点心青团子、麦糕、酥饼等,通过引导幼儿用泥工的形式表现这些点心,一方面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情感。
小结语:点心店里有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和正方形的点心,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做点心吧。
二、探索、示范“团圆、压扁、搓条”的基本方法。
提问:怎么做点心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你想坐什么点心呢?
小结:儿歌——两手搓搓做成小汤圆;小汤圆,压压扁,变成小圆饼;小圆饼,撒些泥,变成大麻饼;大圆饼,差牙签,变成棒棒糖。


反 思
因为幼儿都品尝过巴城的特色点心,所以对点心的外形有一定的了解。活动中幼儿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团、揉、搓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各种点心,有些幼儿还能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点心。
特 色 活 动 记 录 表
班级:中(9)班教师:课例名称泥工源自点心房(第13周)活动目标
1.学习团圆、压扁、搓条等泥工技能。
2.喜欢玩泥,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课题渗透
一、出示制作好的点心(成品要大),利用手偶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动物玩累了,来到点心店找吃的,点心店里有什么好吃的呢?是什么形状的?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样的点心?

大班泥塑观察记录与分析

大班泥塑观察记录与分析

大班泥塑观察记录与分析
观察对象:小浩
时间:x月x日
观察区域:手工区
投放主题材料:泥条盘高;用泥块堆砌;用泥球装饰;用泥片印刻,等等,幼儿活动情况:
区域活动开始了,小浩来到了手工区,他对泥条非常感兴趣,一边对照老师提供的图片,一边捏造,就在马上要成功时,却被来来回回取工具的的彤彤给撞倒了,马上要做好的宝塔就这样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看到我过来,他说:“我刚搭好的宝塔被碰倒了。

”“不要沮丧小浩,刚才的宝塔搭的非常好,老师相信如果你重新搭一遍的话,一定会搭的更好。

”然而,当小浩就要再次完成时,却发现没有足够装饰品了,窑洞的搭建停滞了,他尝试了好几种办法来替换,都没有成功,沮丧的告诉我“看来今天的宝塔是没办法搭好了。

”“小浩,不要放弃,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一定能想出好办法将宝塔搭好的。

”最后,在尝试了好多种办法后,小浩终于将宝塔再次搭好了。

教师指导情况:
1.给幼儿适当的鼓励与引导,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指导。

效果:在教师的提示鼓励下,幼儿坚持完成搭建作品宝塔山。

分析:搭建过程中,小浩很投入,能按照图片的提示进行搭建,遇到困难时能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途绝不放弃,非常有耐心的完善自己的作品,坚持搭建完成,最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满足。

反思: 1.幼儿的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

2.教师深入参与角色,观察幼儿的需求,并将材料准备更加丰富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王子辰 观察班级
小二班
幼儿性别

观察时间 2015、12 活动内容
彩色饼干
观察人 程晓侠
区域活动开始了,王子辰宝贝自主选择了美工区的泥工活动,开始
了彩色饼干的学习和制作。活动开始后,王子辰宝贝能认真的倾听
老师讲解彩色饼干的制作方法:团圆——压扁——扎点刻花纹,参
与的兴趣也很浓厚,起初需要跟着老师一起进行制作,当做到第二
团圆等简单操作请个别幼儿来操作,最后的组合活动作为重点。教

师先从团圆中挑出最大的做头,其余的一个接一个的粘连在一起,连好

后就要给毛毛虫装上眼睛、触角和腿了,这时出示了火柴和牙签杆,罗

雨泽一下就想到了利用这些小东西做触角和小脚了,在他的描述和帮 助下毛毛虫很快就做好了,接下来孩子们自己操作的更是热火朝天,

变魔术的一样,一会儿变大海,有鲨鱼,一会儿变大森林,有漂亮

的小花和小草。
评价 与 分析
小宝是一个比较有主见,乖巧的小男孩,对于第一次参加区域活 动,能够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 始。在自主玩橡皮泥时,还能够大胆、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并与老师 之间有很好的对话与交流,互动能力非常的强。在美工区中,也没 有受到外界的干扰,一心一意玩着老师来猜一猜自己制作的是什 么。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格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黄雨欣 观察班级
小二班
幼儿性别

观察时间 2016、4 活动内容 自由创作
观察人
王艳霞
在区角活动中由大部分幼儿都喜欢泥工(橡皮泥)活动,喜欢 用橡皮泥来涅出自己想捏的人或物。欣欣钟爱于泥工活动。每次

个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独立制作,但在小尖刀的使用方面还是不够大

胆,总害怕扎不好而不敢动手,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一个饼干

的制作后,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肯定,王子辰宝贝变更主动的参与

活动,愿意尝试使用工具扎点装饰,作品完成效果较好。


评价 与 分析
区域活动的价值就是要依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指 导,当集体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必须要适当的进行分组活动,以保证 每位幼儿都能在充足的练习时间内掌握相应的技能,对操作活动中 出现问题的幼儿及时进行相应关注,适时适当的鼓励、肯定幼儿, 激励幼儿更加自愿、主动、大胆的参与活动。


评价 与 分析
欣欣在操作能力、绘画方面、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等方面 发展都较好,尤其是在绘画和动手操作方面能力较强。在今后的 教育活动中,可以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其它方面的能力,如:在绘 画时让他加入自编故事,培养他的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等,还要请家长注重家庭教育,家园配合,共同教育。
备注
2
可提供牙签,帮助幼儿固定组装造型。 备注
5
观察对象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班级 小三班
幼儿性别

观察时间 2016、3 活动内容 泥塑游戏
观察人
王艳霞
这次没有特定让孩子们去按照要求进行怎么样来玩橡皮泥,而是自
由发挥,想怎么玩就怎么来玩。看得出来,小宝玩得非常的投入,
当我走到他身旁蹲下来好奇的看着他的作品问他:“小宝,你在捏
什么呀?”小宝迫不及待的就向我介绍说这是大海呀,“可是大海

里不是还有鲨鱼吗?”“对呀,你看,在这里”“哦哦,原来是在

海底的呀”过了一会儿,我看小宝小手在召唤我,我一过去,小宝

就把自己刚才新捏的“大森林”展示给我看,其实看得出来,大森
林是大海改造过来的,小宝还用橡皮泥工具插在了大森林中,表示

小花和小草。我连忙鼓掌对着小宝说:“小宝你好棒哦!就像是会
美工课捏橡皮泥时是最认真的一位小朋友。在今天的区角活动
中,欣欣选择了泥工区。橡皮泥在她手里好像被赋予了生命,活

了起来。一会变成饺子、一会变成各种餐具、一会又变成了水

果,边捏嘴里还念念有词,给泥工过程配上自己编的小故事。

如:“今天我家里来客人了,我要给他们包饺子吃,在捏些餐具

来装饺子,还要捏些水果给他们吃。”(捏到什么说到什么)像 这样的小故事在他的口中有很多版本呢。
备注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
4
观察对象
王子琪
观察班级
小 3 幼儿性别

观察时间 2016、3
活动内容
小熊 观察人
月份泥工区每次都是最热闹、最受欢迎的区域,孩子争着想要来做
泥。王子琪选了棕色的雪花泥,放在手里压扁拉长,搓成一个小长
条,将泥分成大小不一的两部分。她先将小的泥团成圆球,再将大
的泥团成表面的光滑的大圆球,将小圆球和大圆球组装起来,做好
备注
6
观察对象 张静怡 观察时间 2015、11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班 级
活动内 容
小五班 熊猫
幼儿性 别
观察人
女 邢文佳
观 察 情 况 记 录
评价 与 分析 备注
张静怡小朋友对泥工的兴趣特浓,因为泥塑活动中可以随意地 搓、揉、捏、压等方法来改变它的形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来塑造物体的形象,塑造物体的主体感而产生兴趣,满足她的好 奇心,所以泥工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泥工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 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幼儿手脑并用能力和 审美能力。开展有趣的泥工活动能使幼儿学会观察,掌握了观察 方法,在发展幼儿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想象能力。
备注
3
泥塑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全体幼 儿
观察班级
小二班
幼儿性别
男、女
观察时间 2016、3 活动内容 毛毛虫
观察人
程晓侠
活动通过欣赏毛毛虫动画、观察制作好的毛毛虫、讨论如何制作等
环节进行,大部分幼儿都想到要做很多个团圆连起来,可是他们却忽略
了一些细节,如触角怎么做、小脚怎么做。于是在示范过程中分泥、

小熊的身体以后,她又选了黑色的泥,分成很小的两份,做小熊的 眼睛,用黄色的泥团成小圆球做小熊的鼻子。粉色的泥分成两份,

做成水滴,做小熊的胳膊。做好以后,她又选了一小块绿色的泥,

做成一个小熊宝宝。



评价 与 分析
小熊是之前教授过的内容,孩子基本都已掌握其做法和技巧,王 子琪小朋友在做好小熊以后,觉得小熊有些孤单,又做了一个小熊 宝宝抱着小熊,在造型上进行了变形,在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 高。

他们还评出了最漂亮的毛毛虫、最长的毛毛虫、最胖的毛毛虫等。


评价 与 分析
蝴蝶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利用故事《毛毛虫》让幼儿了解蝴蝶是 毛毛虫变成的,使幼儿对毛毛虫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幼儿幼儿发展 水平的差异性,教师对孩子进行了因材施教的讲解,针对个别幼儿 的不同差异进行了相应的辅导,是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