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公考四次过关两次上岸的一些经验-兼谈省直机关公务员感受及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次公考四次过关两次上岸的一些经验-兼谈省直机关公务员感受及其他
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公务员?
既然入了此门,那么就存在一个适合不适合的问题,我们看到有些人到了这个圈子如鱼得水,有些人则寸步难行,客观的说,中国蔓延数千年的官场文化对于现行体制的影响是深远的,浸淫其中,知晓、熟悉、掌握潜规则是能否适应的关键,而这些潜规则,你懂的。
过于高调的人不适合。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年代,但是这句话用在体制内缺并不适合,这里需要的是循规蹈矩,需要的是森严的等级和论资排辈,你是新人,那么你再能干,也得学会给处里的老同志们打扫卫生、取报纸。你可以无视这些,除非你是官二代或者你不打算向前进步。否则,森严的等级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举个例子,我有个同学在企业的时候,因为某个ppt做的还不错,曾经有机会给大boss直接汇报,那种感觉其实挺拉风的,可是后来当公务员之后,有次拿着材料去找处长汇报,处长指示,以后有材料先给分管他的科长汇报,由他呈送给处长,听着这个悲催啊,你要知道,他们处出总共也才7个人,还有3个处级领导,这还分出了三层。
过于木讷的人不适合。有句话叫老要张狂少要稳,这句话用在官场其实很贴切,但是稳并不代表着木讷,有人说现在的官场,就是拍、捧、送三字经,而拍和捧,除了过厚的脸皮,还需要主动去说,过于木讷,扔在人堆里找不出来,什么事情都不出声,那谁记得你?其实
也不是好事情。
过于清高的人不适合。我们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对于某些事物的逆反心理,比如大家都不喜欢给老师打小报告的人,或者大家都不喜欢在领导跟前溜须拍马的人,问题是,不喜欢你的表现是什么?聪明的人同流合污,心里厌恶,但是自己也会那么去做,而清高的人则会身体力行,对这样的人嗤之以鼻。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恐怕都不太喜欢混学生会的那些人,觉得他们市侩,社会,虚伪,但是问题是,你仔细想想,读书若干年,这些人从学生会这个平台取得了多少实惠?官场也差不多,这就是一个场,要么你适应它,去迎合它,要么为他所不容,不存在调和的可能。
至于说,什么样的人适合公务员,我以为在不贴上前述特质标签的前提下,应当具备以下技能。首先,虽然现在公务员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可是一个老领导曾经教育过我(他给省级领导当过秘书),公务员的工作虽多,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两件事,办文和办会(我的工作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笔头硬,那是基本功,其实大多数机关的工作,归根结底就是文件,政策的制订,执行,措施的发布,情况的反映通报,汇报,上情下达和调研总结,归根结底都要靠文件,在大家都写文件前提下,谁的材料写得好,能够在有限的字数内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还兼具文采,谁就能得到领导的青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公考过程中,能拿出100分来测试文笔水平,本
身也说明了公务员对文字能力的要求。其二是办会,会议也是机关工作的核心内容,会议的筹备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这个要写透,得重新再开个帖子,有机会我会详细讲讲怎样组织一个会议。很多同学有在学生会组织活动的经历,这仅仅是机关办会的初级形式,试想一个100人参加的中型会议,涉及到经费、会议场地、会议议程、会议材料、人员食宿、领导接待、会议设备等等千头万绪的工作,因此办公室往往有办一次会议脱一层皮之说。
[ 此帖被lomon在12-2-27 15:19重新编辑 ]
回复
举报
离线lomon
科员--UID--
1418294
发帖数
136
诚信度
56
油菜花
10
玫瑰花
注册时间
2009-09-08
最后登录
2012-08-23
在线时间
66小时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0楼发表于: 2012-02-27 15:17:06
善其事,利其器-四次公考四次过关两次上岸的一些经验,兼谈省直机关公务员感受及其他
(2)两个月时间,你能搞定公考么?
目前国内的公务员考试,基本分为两类,国考和省考,国考是每年11月举行,省考日期不一定,但是大都集中在次年上半年,比如多个省市参加的425联考。最近从网上的消息来看,多个省市的省考陆续开始了。
有人说,省考马上开始了,你现在写这些,是不是晚了点,说老实话,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懒,从备考的角度来说,这个帖子是晚了点,
但是从时效性的角度考虑,我觉得恰逢其会,因为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参加公考的人中,目前在职和学生的比例大约是一半一半,而随着对基层工作经历要求的逐渐强化,那么以后参加公考的在职人员比例只会越来越高,而在职人员的备考,一般都是在招考公考发布之后开始准备的,时间上也就是1-2个月,因此抓住这一两个月的时间,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
那又有人问了,现在公考这么激烈,一两个月的准备期,能够成功么?我的回答是,可以。原因如下:第一,如前所述,在职人员参加公考是大势所趋,那就意味着除非少数有心人外,大部分人都不会提前很久准备考试,大家的起跑线基本一致。第二,从根本上讲,公务员笔试是一项考试,既然是考试,那就有规律可循,可以被研究,虽然短时间的突击不能让自己的能力有质的提升,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必要的准备和考试技巧修炼,快速提升自己的成绩。这,也是我的根本观点。
言归正传,如何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公考成绩,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大家应该都清楚,公考两个科目,行测和申论。在我看来,可以概括为两句话,行测是核心,申论是重点。有人说,这两句话说了和没说一样,其实不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研究过历年的公考分数线,每年的分数线除了总成绩有最低要求外,还需要对行测单独划线,这样做我理解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申论再严谨也是主观试题,既然是主观题,那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但是,另一方面,对考生来讲,行测单独划线也是一种提示和要求,那就是行测必须过关,否则即使总成绩过线也没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测是基础,必须要拿下。纵观历年的国考、省考和各类公招考试,行测80+比较少,行测20-也比较少,大部分集中在50-70的区间,因此对于行测,指望它拿高分拉高总成绩,显然不现实,我们的策略是确保60,力争70,冲刺80。
只看该作者 11楼发表于: 2012-02-27 15:31:06
善其事,利其器-四次公考四次过关两次上岸的一些经验,兼谈省直机关公务员感受及其他
关于行测,我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1)时间和题量的矛盾。行测的考试时间是2小时,而题量一般是140道,这两年调整为135道,做过真题的同学应该都清楚,这样大的题量,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试题,除了超人,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取舍,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完成尽量多的试题并确保拿分(这点很重要)。这句话引申出来的意义就是,在复习阶段,我们同样必须有所取舍,对于某些部分,必须完全掌握,确保准确率和成功率,对于某些部分,要有选择的放弃,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考试时瞻前顾后,贪心和能力不匹配,成绩就不会好。
那么,哪些分数是必须拿的呢?这个因人而异,我的经验就是以下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完全掌握,考试时把失分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