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诗词赏析
红楼梦诗词解读
![红楼梦诗词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b1c342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5.png)
红楼梦诗词解读红楼梦诗词解读一、导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瑰丽多姿的古代小说长卷”。
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逐一解读《红楼梦》中的诗词,带领读者领略其中的美丽与哲理。
二、“黛玉葬花”系列1.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首诗出自第五十七回,黛玉在芳官的葬花活动中,由于伤感失落而写下。
诗中表达了黛玉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并以此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2. “葬花吟”这是黛玉在第九十七回出殡时写下的诗,表达了她对自我的颓废和对人世间事物的无奈和痛惜。
通过婉转悲伤的词句,展示了黛玉敏感的情感世界和对命运的无奈感。
三、“秦淮烟草之歌”1. “斜阳照墨池,绿水青芙蓉。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窗。
”这是贾宝玉在第五十九回到花袭人府中时,对即将过去的时光感叹所写的词。
词中抒发了他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无奈,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意境。
四、“蝶恋花”系列1.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悲悼暴风雨中重逢时的对话。
贾宝玉用此词来表达他对黛玉的爱慕之情,将黛玉比作花朵,表达了自己对黛玉纯洁美丽的赞美。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贾宝玉在第二十五回梦游大观园时所见的画面。
词中以文人意境描绘出了一树牡丹的美态风姿,将牡丹与少女相比,表达了作者对花与人之美的联想和赞美。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一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贾宝玉在红楼初建时,对庆幸自己遇见的人与事表示感慨时所写的词。
以红楼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激之情。
六、“夜雨寄北”系列1.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是贾宝玉在第十六回悼薛蟠时写下的词,以形容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词句婉约而凄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思念。
七、结语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集诗词之美于一体的艺术之作。
《红楼梦》最经典的十首诗词鉴赏
![《红楼梦》最经典的十首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702869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d.png)
《红楼梦》最经典的十首诗词鉴赏那可真是文学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啊!里面的诗词简直就是字字珠玑,韵味无穷。
就说那首吧,“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写得多绝啊!就好像一朵娇艳的花在你面前慢慢凋零,你能不心疼吗?这就好比你看着自己心爱的东西被损坏,心里那个难受劲儿呀!还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哇,这描写得多形象啊!就跟现实中那些金童玉女似的,让人好生羡慕。
这感觉就像你看到一对特别般配的情侣,忍不住感叹他们的美好。
也特别有意思,“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这多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啊,总是追求那些功名利禄,却忽略了身边真正重要的东西。
这就好像我们一味地追求远方的风景,却忘记了欣赏脚下的路。
呢,“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听听,这把秋天的那种萧瑟和凄凉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好像你置身于一个秋风瑟瑟的夜晚,那种孤独感扑面而来。
也值得一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多像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最后却把自己给坑了。
这不就跟那些耍小聪明的人一样嘛,最后反而害了自己。
中“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写得真是深情款款啊,让人能感受到那种深深的爱意和无奈。
就好像你爱一个人却不能在一起,心里那个纠结啊。
也很不错,“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这画面感多强啊,仿佛那美丽的白海棠就在眼前。
就像你看到一幅特别精美的画,让你陶醉其中。
里的“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多有意境啊,把那种慵懒和闲适的感觉都写出来了。
就像你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懒洋洋地不想动弹。
中的“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真的是太有韵味了,把柳絮的那种凄美展现得十分生动。
就像看到一片美丽的花瓣飘落在地,让人心生怜惜。
里的这些诗词真的是太经典了,每一首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文学之路。
我觉得这些诗词就是的灵魂所在,没有它们,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红楼梦人物诗句及解析
![红楼梦人物诗句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ce315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2.png)
红楼梦人物诗句及解析
1.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说的不就是林黛玉吗?看她那眉眼,真真是我见犹怜啊!就好像那清晨带着露珠的花朵儿,娇弱又美丽。
你想想,如果你在生活中看到这样一个女子,是不是也会忍不住为她心疼呢!
2.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王熙凤一出场,那气场简直绝了!这不就跟咱生活里那种特别有气势,还没说话就感觉很厉害的人一样嘛!一走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呀!
3.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薛宝钗这容貌,真是天生丽质啊!就如同那无暇的美玉一般,让人惊叹。
哎呀,这不就是大家都羡慕的那种素颜也超美的人嘛!
4.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史湘云的身世真是可怜呐!就好像一只孤独的小鸟,在风雨中飘零。
咱平常不也会遇到那种遭遇很多不幸的人嘛,真让人心酸。
5.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晴雯这性格多鲜明啊!就像那带刺的玫瑰,虽然出身不好,可那骄傲的心气儿真让人佩服。
这不就和我们身边那些虽然条件一般但特别有骨气的人一样嘛!
6.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最后的结局多让人感慨啊!这不就是现实中很多人从辉煌到落寞的写照吗?让人唏嘘不已。
7.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妙玉可不就是那高洁的兰花嘛,超凡脱俗。
你想想,是不是偶尔也会遇到那种特别有气质有才华,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人呢!
我觉得《红楼梦》里的这些人物诗句太经典了,把每个人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受啊!。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09f3b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8.png)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
作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为故事情节增添了魅力,也成为了人们广为传诵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几首红楼梦中的经典诗词鉴赏。
第一首,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的。
“草虫刚过雨初晴,葵叶向阳嗅袅袅。
翠毛红袖间移动,转娇不动又脉脉。
”这首诗出自《贾环赞》中,诗人通过描绘草虫在雨后初晴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诗中的“翠毛红袖间移动”一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草虫轻盈的动态,以及娇弱而又迷人的样子。
这首诗词在语言之间的运用非常巧妙,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意境。
第二首,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用了元稹的一首《遣怀》。
“原来是新丰送舅家,小园昨夜东风啊。
酒闲早上花含露,雨歇未眠云欲霞。
”这首诗出现在贾母荣府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描绘春天送舅家,小园中春风吹拂、花朵含露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恬静的语调,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红楼梦中温馨而又雅致的环境。
第三首,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的。
“别房巧笑情偏妩,傍人芳插玉晨砂。
双脸和云韶伎舞,一声冰碎水金华。
”这首诗出现在贾琏与秦可卿暗通消息的场景中,诗人通过描绘贾琏与秦可卿的情感纠葛,展现了两人之间脆弱而又深厚的感情。
诗中的“别房巧笑情偏妩”,以及“傍人芳插玉晨砂”等词语的运用,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情感的复杂和缠绵。
第四首,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的。
“潇湘何事等闲空,夜夜声声尘梦红。
最冻初冬雁栖树,恨书剪刀过对弄。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身陷绝境时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描绘潇湘妹子的哀愁和心事,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苦闷。
诗中的“夜夜声声尘梦红”,以及“恨书剪刀过对弄”等词句的运用,深入挖掘了红楼梦中对爱情的无奈和痛苦的描绘。
通过以上几首诗词的鉴赏,我们不难发现,《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在情感表达上独具创新,而且对于描绘场景、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6dc0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1.png)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奇光异彩。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欢迎阅读。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赏析】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曲中的“俺”,当然是宝玉。
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
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
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
黛玉在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淌着眼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死了。
宝玉同冷美人宝姐姐结了婚。
他对黛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加上家业破败,他亲爱的姐妹们或死或散,全部被抛入黑暗的深渊。
他对这个世界彻底幻灭了,最后毅然“悬崖撒手”,当了和尚,一定了之。
宝钗要孤独凄凉地去熬未来的岁月,其实也是个失败者。
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实质是社会悲剧。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赏析】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痛苦和遗憾。
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
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
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
红楼梦诗词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1ed50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f.png)
红楼梦诗词的赏析红楼梦诗词的赏析红楼梦中包含着许多的诗词,而这些诗词我们又应该怎么进行相关的赏析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红楼梦诗词的赏析,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红楼梦诗词的赏析一《红楼梦》是“文备众体”的百科全书。
除了小说主体文字外,还有诗、词、曲、赋、歌、偈、谚、赞文、诔文、对联、匾额、灯谜、酒令、骈文等等,应有尽有。
就诗而言,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体的,有应制体、联句体、仿古体等等,可谓丰富多彩,蔚为大观。
曹雪芹既是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伟大的诗人。
《红楼梦》诗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一是按头制帽,二是谶语性质。
按头制帽“按头制帽,诗即其人”,是《红楼梦》诗词最主要的特征。
如果把《红楼梦》中的诗词抽出来单独看,或者把《红楼梦》诗词看作是《曹雪芹诗集》,都不免低看了曹雪芹的诗歌水平。
因为《红楼梦》中大部分的诗歌,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哪怕是一首并不高雅的诗,甚至是一支酒令,也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这样的诗歌创作起来更难。
从这个意义上说,曹雪芹的诗歌直逼李杜,不为妄言。
周汝昌先生曾说:“过去小说里的诗词,多属附加物的性质,出自旁人或者说书者的口吻,到了《红楼梦》里,诗词才正式成为小说内容的有机部分,用诗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自然是目的之一。
”即在其他小说里,诗词只是装饰品,而在《红楼梦》中,诗词成为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
在贾探春的倡议之下,贾宝玉和姐妹们成立了“海棠诗社”,一时间大观园里花团锦簇诗意盎然,成就了《红楼梦》中难得的盛事和少有的欢乐。
大家都写《咏白海棠》,虽然同题限韵,但也各有不同。
贾探春写道:“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这是对她的肖像“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诗意再现,也是对她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形象阐述。
薛宝钗写道:“珍重芳姿昼掩门”,“淡极始知花更艳”。
她是典型的封建淑女,自然是矜持内敛“珍重芳姿”;她寡语罕言安分随时,她朴素淡雅洁净无华,博得了贾府上上下下的称赞,自然是“淡极始知花更艳”。
《红楼梦》诗词鉴赏(4篇)
![《红楼梦》诗词鉴赏(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073ad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1.png)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鉴赏(4篇)宝钗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诗词鉴赏】海棠诗社由李纨自荐掌坛,并声明:“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迎春别号)、藕树(惜春别号)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
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
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
”李纨说的“四个”,即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所以第一次作海棠诗的只有他们四位。
宝钗是封建阶级典型的大家闺秀,几乎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地步。
虽然小时也偷读过《西厢记》一类的书,但在人前绝不流露;听到黛玉行酒令时说出《西厢记》中的词语,立即在背后提出善意的告诫;大观园出了“绣春”事件,她立即借口母亲有病搬出大观园等等,都是她“珍重芳姿”的表现。
她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的也是半新不1日的衣服,这是她“洗出”“胭脂”的注脚。
“淡极始知花更艳”,表明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第五回里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证。
“愁多焉得玉无痕”一句,直接指的是白海棠,有一条脂批说:“讽刺林、宝二人。
”林、宝二人的名字都有“玉”字,他们确也“多愁”,这究竞是有意地影射呢,还是偶然的巧合?不好下断语,可聊备一说。
诗社社长李纨以为“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这身分就是封建社会“淑女”的身分。
宝钗既受了封建礼教深深的毒害,又用这种礼教去约束别人,并且自以为是在帮助人。
她的悲剧就在于害已害人都不自觉。
从本质上说,她不是恶人,更不是阴谋家,她的未来的遭遇也是值得同情的。
贾宝玉诗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沼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怨笛送黄昏。
【诗词鉴赏】社长李纨评这首诗说:“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说:“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
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50698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3.png)
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导语:《红楼梦》是当时整个社会面貌的缩影,也是当时社会整个精神文化的缩影。
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中国古典管理思想,与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一脉相承。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诗词鉴赏】此诗出现在第一回中。
中秋夜,甄士隐把贾雨村从葫芦庙请到家里饮酒,“当时街坊上家家策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贾雨村乘着酒意,狂兴不禁,吟出这首诗。
贾雨村脱口而出就是一首像样的诗。
诗的前两句平乎,并无特色;后两句却透出气象不凡,抱负不浅。
他一旦有出头之日,就要使“人间万姓仰头看”,你看这个落魄的穷书生名利之心多重,多热切,野心多大,又多么厚颜无耻!这在当时的社会是确有人在的。
甄士隐此时还看不透他的品质,只是爱他的才华,所以极口称赞:“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可贺!可贺!”在甄士隐资助下,雨村进京赴考,果然十分得意,“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任了知府,平步青云了。
贾雨村对月口占五言律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诗词鉴赏】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
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
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
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
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
这首诗便是他中秋夜对月随口吟出的抒怀之作。
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不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他赖甄士隐的慷慨资助赴京应举,名登金榜,穿戴着猩袍乌纱,得意洋洋地回来当了知府。
不久因“贪酷之弊”,被政敌搞掉,又变成平民,做了林黛玉的蒙师。
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da88d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4.png)
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一把辛酸泪浸透了满纸的荒唐言,曹雪芹手中握了一卷一梦千古的红楼,眉宇间隐约一丝很远古的悲凉。
红楼的宿命牵着前生后事的传说,黛玉亏欠宝玉的甘露,便要换一世的眼泪,纵然是情深意长,终究还是扯不断心事终虚化的无可奈何,泪尽而归的结果,也不过是为了偿还前世的风月情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欢迎阅读。
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引子,是在《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中出现的,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十二仙子演奏的警幻仙子新制《红楼梦》十二支仙曲的引子。
红楼梦引子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总体引序,也是《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情感引序和悲惨命运终结的引序。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一开始便是情字何其重要,那“鸿蒙”便是情。
演红楼梦也从这个,情字入手,更加证明“宿孽总因情”了。
谁为情种?试问世间谁是痴情的。
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人人都围这情字转,天、日、时中,去奈何,去伤怀,去寂寞,这都是傻人在试遣愚衷而已。
这情本是虚幻的,是无常的,是空的。
当成真去看去做,岂不是傻?岂不是愚?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有时也写作“悲金悼玉”)。
金和玉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可以包括正、副、又副十二钗,甚至是整个贾府及与之相关的青春女性,但是从其特指意义上来说,却是指两对金玉,即金指宝钗和湘云,玉指黛玉和妙玉,怀和悼的些微差别正说明了小说中,四人结局的差异,也就是宝钗、湘云健在,而黛玉、妙玉早亡。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是中国著名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的判曲。
红楼梦最美诗词鉴赏十首
![红楼梦最美诗词鉴赏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c2d343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b.png)
红楼梦最美诗词鉴赏十首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美的诗词。
以下是对红楼梦中最美的十首诗词的鉴赏,供参考:1.《红楼梦·葬花吟》这是林黛玉最著名的诗作之一,她以花喻己,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2.《红楼梦·咏白海棠》这是薛宝钗的诗作,她以白海棠为题,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和纯洁。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宝钗端庄稳重、雅致大方的性格。
3.《红楼梦·秋窗风雨夕》这是林黛玉的另一首著名诗作,她以风雨之夜为背景,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中情感真挚,意境凄美,展现了黛玉柔情似水、多愁善感的性格。
4.《红楼梦·咏月》这是贾宝玉的诗作,他以月亮为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意境深远,展现了宝玉聪明灵动、率真自然的性格。
5.《红楼梦·咏菊》这是林黛玉的另一首著名诗作,她以菊花为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黛玉才华横溢、傲然独立的性格。
6.《红楼梦·中秋夜宴》这是贾府中秋之夜的宴饮赋诗,展现了贾府繁华昌盛的景象。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展现了贾府家族的荣耀和尊贵。
7.《红楼梦·咏史》这是贾宝玉的另一首著名诗作,他以历史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宝玉博学多才、深思熟虑的性格。
8.《红楼梦·咏雪》这是薛宝琴的诗作,她以雪为题,描绘了雪景的美丽和纯洁。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宝琴清新自然、明丽动人的性格。
9.《红楼梦·咏风筝》这是探春的诗作,她以风筝为题,表达了对自由和生命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探春聪明能干、果敢决断的性格。
10.《红楼梦·咏蟹》这是林黛玉的另一首著名诗作,她以螃蟹为题,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人性的感慨。
最新《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汇编
![最新《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4662cff426fff705cc170a60.png)
《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一、石头记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都说作者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
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
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二、好了歌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译文: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功名宝贵忘不了;古往今来文臣将相现在何方?只剩一堆荒坟被野草湮没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想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一天到晚只怪搜刮的不够多,待到搜刮得多的时候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美丽妻子忘不了;你活着她天天对你说恩情重,你一死她就跟着别人走掉了;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儿孙后代忘不了;傻心眼爹妈自古以来就是多;可是孝顺的儿孙有谁见到了。
注译:荒冢:长满野草的坟。
终朝:指天亮到早饭一段时间,这里是指一天到晚的意思。
三、好了歌解注原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后来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71e321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5a.png)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红楼梦》诗词鉴赏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红楼梦诗词《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原文: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①珍重:珍视,看重。
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
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
北宋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秋阶:秋天的台阶。
影:指海棠花姿。
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
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
魂:指海棠花的品格。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犹如洗去胭脂的美女,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
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
此句的大意为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
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
《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
”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
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鉴赏: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人端凝庄重的性格。
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
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
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
红楼梦曲词正曲12首解析
![红楼梦曲词正曲12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e5a8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b.png)
红楼梦曲词正曲12首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其中的曲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烘托了主要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以下是对《红楼梦》中的12首曲词进行的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
1. 《黛玉葬花辞·别后一纸云烟》:这首辞表达了黛玉对花的深情和对别离的悲伤。
通过花与人的比喻,揭示了黛玉的命运和对世俗的厌倦。
2. 《秦可卿·世情薄》:这首词描述了秦可卿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爱情的追求。
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
3. 《贾妃·雨淋铁板桥》:这首曲词以雨淋铁板桥的形象,表达了贾妃对身世和命运的悲凉感。
同时也展现了她的坚强和意志。
4. 《邢岫烟·湘云春梦》:这首词以湘云的春梦为线索,勾勒出湘云聪明机智,但也渴望爱情和自由的内心世界。
5. 《越调·葬花吟》:这首曲调表现了花谢花飞的凄美,以及人生短暂的哀婉之情。
葬花吟也暗喻了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常的主题。
6. 《秦可卿·满面尘灰烟火色》:这首曲词刻画了秦可卿受尘世薰陶后的颓废和疲惫。
她的悲剧命运令人唏嘘。
7. 《雨夜花》:这首曲词以花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扼腕叹息。
8. 《贾妃·雨洒樱桃花》:这首曲调以雨洒樱桃花的景象,表达了贾妃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同时也凸显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9. 《秋窗风雨夕》:这首曲调表达了秋窗风雨夜中主人公的孤独和忧伤。
同时也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命运的无奈。
10. 《庆春宫·夜夜月圆人倚楼》:这首曲调隐喻了庆春宫内人们对命运变迁的感慨和对爱情的追求。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1. 《李益:狨公不教子弹唱》:这首曲词以狨公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贫寒的厌恶和对权贵的追捧,揭示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象。
12. 《小石儿·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首曲调以香的气味和长安城的景致,展现了小石儿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
红楼梦古诗及赏析
![红楼梦古诗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7a2b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2.png)
1.《葬花吟》
“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花儿的凋零,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诗中用“葬花”这一典故,将林黛玉的遭遇与花儿的凋零相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林黛玉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2.《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篇。
诗中通过描写长江的波涛汹涌和英雄的倒掉,表达了时光流逝、事物变迁的哲理。
作者以“青山依旧在,几度红”这句话,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戏,无需过多计较。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赏析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dc92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0.png)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赏析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而备受推崇。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红楼梦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雕细琢的语言表达,深深吸引了读者。
其中,古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情节的补充,也是情感的抒发,同时也是展示时代背景和价值观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古诗词进行赏析。
1. 梦幻楼台声细柳,封对.静燕脂泪这是《红楼梦》第五十回中的诗句,出自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对诗。
这句诗以描写人物情感为主,通过楼台、细柳、燕脂泪等意象,表达了宝黛之间的深情厚意和离别之苦。
这种描写方式巧妙地运用了景物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形象生动,使读者情感更加贴近人物,加深了故事情节的感人程度。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红楼梦》第一百二十二回中岳云鹏的题诗。
这句诗通过山的隐喻,表达了人们常常只看到表面的现象,往往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价值。
这种揭示现象背后真相的方法,更深层地揭示了世界的复杂性和人们的通病。
3. 黛玉怨道:“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的黛玉的古诗。
这句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通过春天的草木、花草的盛开,表达了黛玉对短暂美好的追求和人生的无奈。
这种以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既丰富了作品的意境,又增添了人物形象的鲜活感。
4. 粉罗葬花钿,冷束腰金带。
画船听雨眠。
织纱笼金缕,画色黏红烛。
画楼中冷绾。
糁狠不与等闲配,皆因鸳袅故人怜。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的宝玉之诗。
这首诗通过对粉罗、织纱、画船等物的描写,表达了宝玉对黛玉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诗中的物象以及通过细腻的描写情感的诗句,使读者可以感受到宝玉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种诗意的运用,不仅为情节的展开提供了有力的表达手段,也深化了读者对宝黛情感的理解。
5. 一曲红绡不知数,泪湿罗巾不耐看。
这是《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林黛玉自己的诗句。
这句诗以描写内心情感为主,通过红绡和罗巾的形象,表达了黛玉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懊恼。
红楼梦中诗词赏析
![红楼梦中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2556a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8.png)
红楼梦中诗词赏析红楼梦中诗词赏析 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名著之⼀,其中的诗词也⾮常有特⾊,下⾯和⼩编⼀起来看红楼梦中诗词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1、原⽂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迹,瘦⽉清霜梦有知。
念念⼼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诗词鉴赏】 第三⼗⼋回写贾母领着众⼥眷在藕⾹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凡。
宝⽟和众⼩姐们酒⾜蟹饱之后,诗兴⼤发,分题作了⼗⼆⾸咏菊诗,宝钗作了第⼀⾸。
咏菊诗⽤韵与咏⽩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可⾃由选择韵脚。
这⼀⾸⽤的是“四⽀”韵。
对这⾸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
”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菊花拟⼈化了。
忆菊,其实是忆⼈。
宝钗这⾸诗预⽰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
这样看,她所忆的⼈就是离家出⾛的宝⽟了。
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种情绪,不好把每⼀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的就是什么。
古⼈说“诗⽆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2、原⽂ ⽯上偈 ⽆材可去补苍天,枉⼊红尘若许年。
此系⾝前⾝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赏析】 这是曹雪芹依托神话表明《⽯头记》创作缘由的⼀⾸序诗。
诗中借顽⽯说⾃⼰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潦倒,⼀事⽆成,只好转⽽蓍书,把⾃⼰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说《红楼梦》。
所谓“⽆才”,貌似⾃惭,实则⾃负,是曹雪芹的愤激之⾔,是⼀种“缚将奇⼠作诗⼈”的感慨;以顽⽯为喻,表现⾃⼰不肯随同流俗的傲⾻。
⼩说产⽣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个王朝由盛⾄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将全⾯崩溃。
曹雪芹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息;他不满现实,⽽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法修补了,所以有枉⽣世间的悲叹。
红楼梦中的诗词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56fd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1.png)
红楼梦中的诗词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
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整个故事情节,更是展示了作者曹雪芹卓越的才华和文化素养。
红楼梦中的诗词以其深情款款、曲折绵长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围绕红楼梦中的诗词展开赏析,带您一同欣赏这些瑰丽的艺术之作。
一、薛宝钗“黛玉葬花”的诗词红楼梦中最令人动容的诗词之一莫过于薛宝钗的“黛玉葬花”。
整首诗形象地描绘了黛玉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抗争。
诗中写道:“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四句诗构思巧妙,既富有意境又充满了悲情。
薛宝钗的才情和深情都在这首诗中得以完美地表达出来。
二、贾宝玉的“贾哥的词”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他是个性情中人,也是一个文人。
他的词作以自然写景和感慨人生见长,代表作品有《葬花吟》。
贾宝玉以他特有的感性和灵性,通过描绘花的凋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悲伤与无奈。
这首词揭示了红楼梦中主题之一,即“尽欢而散”,意味着一切美好都是短暂的,生命的终极宿命是死亡。
三、林黛玉的红豆词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的红豆词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词中写道:“寄红豆,相思子弟凭阑处。
不能语,影销魂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词表现了黛玉对贾宝玉的深情厚意,而这份深情却因命运的捉弄而无法得偿。
四、贾宝玉的“葬花吟”贾宝玉的“葬花吟”在红楼梦中被视为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以悼念凋谢的寒花为主题。
词中写道:“潇湘何事,入骨三分寒。
始信有花难觅处,落地玲珑亦自然。
”贾宝玉在词中将寒花的凋谢与自己的遭遇相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
五、王熙凤的“雁陪书笺”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女才子,她的才华也体现在她的诗词创作上。
王熙凤通过“雁陪书笺”表达了她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写道:“催到花阴里,纤纤画出心肝血。
愁蝉听不见,荷风送香散罗衣”。
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2250d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3.png)
红楼梦诗词赏析
1.《林黛玉进贾府》
金戈铁马步军列,千秋万古一统治;英雄儿女闻报慷,气吞万里如虎威。
长发披肩衣,美人娥眉仪,贾府四里尽麒麟象,金陵十二郡皆异域!
诗中描绘了林黛玉进贾家的场景,金戈铁马代表着将军的威严,千秋万古一统治表明着贾家手握大权,英雄儿女闻报慷则语重心长地宣布着林黛玉的到来,气吞万里如虎威意味着林黛玉将不会被贾家压制,接着描写林黛玉披肩袍服出席宴会,美艳动人,贾府四里全是翡翠麒麟的象征,金陵十二郡也因此美轮美奂,充分体现了贾家的荣华富贵。
2.《宝玉望重阳》
青山独立尽红豔,比翼连枝双双飞。
红霞万丈晴空际,寒云孤月冷落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中比翼双飞,指的是宝玉和贾宝玉爱情的传说,两人比翼连枝,双双飞翔,红霞万丈晴空际,寒云孤月冷落晖,寓意修炼自己,昂首挺胸,不屈服,勇敢抵抗,见事作事,不怕孤独,坚信英雄总有终点;把西湖比作西子,犹如宝玉如西子般地凭着自己的美貌,与贾宝玉望重阳相聚,莫愁前路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中的诗词赏析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本书前80回由曹雪芹所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女娲石上偈语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词鉴赏】
《红楼梦》的作者为了便于发抒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借人们都熟悉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巧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的故事。
石头的经历,便是贾宝玉的经历;石头,便是贾宝玉的象征,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
“无材可去补苍天”,是作者对自己处在封建社会末世不能有所作为的悲愤和感慨。
他从自身的经历中看到他出身的贵族社会的腐败、堕落,他曾经心爱的美好的一切也都随着无可挽回地破败下去了。
他从一种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到这种结局的必然性,认识到贵族阶级不配有更好的命运,因而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鞭笞。
然而作者对他已往的富贵荣华生活又不无留恋,特别是对他热烈赞美的诸多人物(多为纯洁善良的青年女性)随着封建家族的败亡而玉石俱焚,悲惋痛惜不已。
他也曾想有一番作为,去补封建社会破了的“天”,但社会没有给他这样一个机会(有机会也未必有办法)去干一番事业。
以至使他“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在贫穷寂寞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所以,“枉入红尘若许年”,说的是贾宝玉,也未尝不是作者自己的慨叹。
作者把那块石头称为“顽石”,也大有深意。
顽石的特点是棱
角分明,执拗死硬,毫不通融。
人如果具备这种品格,就必然同那个庸俗卑劣的上层社会处处榫头对不上卯眼。
他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社会就必然要排斥他,不容他。
第三回书中的《西江月》词批宝玉是“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正是宝玉顽石性格的写照。
这字面上的嘲骂,实际是用反语来赞美宝玉不同那个恶浊社会合作的叛逆性格。
题《金陵十二钗》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诗词鉴赏】
这首五言绝句,也写在第一回里。
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
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顽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
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
后来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把这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成长篇章回体小说,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并题写了这首诗。
当然这都是作者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作者就是曹雪芹。
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感慨却颇为深远。
《红楼梦》今天已成为饮誉世界的名著了。
可是在二百多年前作者写书的那个时代,小说被看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无聊的东西,正统的 __是不屑为之的。
从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来看,作者写石头“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写大观园内小儿女之间你你我我、思恩怨怨的情爱也是荒唐的,揭露那些诗礼蓉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内部的腐朽堕落,则更是荒唐、无有意义的。
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认”是“满纸荒唐言”。
然而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绝不是为了给世人消愁破闷儿来写这部书的,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
塑造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表明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和挽歌。
和作者关系最密切的“脂砚斋”(名姓已无可考)在书上写下这样批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甲戌本第一回)可见作者是以泪和墨写下这部书的。
作者担心他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不被后人理解,预料到有人会嘲笑他愚痴。
果然不出作者所料,二百多年来人们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议论真是五花八门,赞叹其博学多才者有之,欣赏其生花妙笔者有之,艳羡书中描写的歌舞繁华者有之,以宝玉或笺玉自命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更有甚者,一些封建道学家认为这部书是“诱为不轨”、
“弃礼灭义”,是“淫书”,主张烧毁禁绝;并且有人编出故事诅咒作者断子绝孙,死后得了“冥报”等等。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癞头僧嘲甄士隐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诗词鉴赏】
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
甄士隐抱着可爱的独生女儿英莲到街上散心,突然走来一个癞头和尚和一个破足道士,那癫头僧看见甄土隐怀中的英莲便放声大哭,说她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让甄士隐把孩子舍给他。
甄士隐以为是疯话,转身回去,那疙头僧便指着甄士隐大笑,念出这四句谶语式的诗。
《红楼梦》一开头,就写了甄士隐和乐甜美的小家庭破败的惨剧,脂砚斋批语称之为“小荣枯”。
甄士隐家的败落,是从元宵节英莲被拐子偷走开始的。
惟一的爱女丢了后,甄士隐夫妇痛不欲生,接着三月十五隔壁葫芦庙起火;殃及甄家,把一个小康家业烧得一干二净。
好好一个家庭就这样急剧地瓦败冰消了。
从癫头和尚口里念出的这几句诗,就是甄家由荣到枯的“谶语”。
所谓谶语,是一种神秘的预示吉凶的预言。
勿庸解释,这是不科学也不足信的。
作者从自身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中,看到许许多多人事的
兴衰,觉得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的力量在支配着,感到无可奈何,这就使他思想上染上浓厚的宿命论的色彩。
作者在全书开头插进一段甄家小荣枯的故事,是有深意的,它是全部《红楼梦》描写的贾家大荣枯的一个缩影。
甄士隐的出家也是对后采贾宝玉出家的一种暗示。
全书开始就造成一股悲剧气氛,即使后来写到贾家烈火烹油、穿花著锦的富贵荣华时,也常常有一种悲凉的气息透出来,使人预感到下场不妙。
这是一种极高明的艺术手法。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