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生成_机能学实验报告
尿生成技能实验报告
尿生成技能实验报告1. 引言尿液作为人类生物体的一种排泄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医学信息。
尿液中含有大量的代谢产物、酶、激素等物质,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水平、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等信息。
因此,对尿液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尿生成技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尿生成技能通过改变尿液的成分和性质,使其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用途,从而为临床医学、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手段和途径。
本实验旨在通过尿生成技能,探究不同成分尿液对实验对象的生物反应。
2. 实验目的1. 探究尿液中不同成分对实验对象的生物反应;2. 通过尿生成技能了解尿液的潜在应用价值。
3. 实验方法3.1 实验材料- 健康成年人尿液样本- 实验对象(小白鼠等)- 高精度天平- 实验设备3.2 实验步骤1. 收集健康成年人的尿液样本并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
2. 将尿液样本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加入不同的试剂,形成不同成分的尿液。
3. 将实验对象分为不同组,每组分别投喂不同成分的尿液。
4. 观察每组实验对象的生物反应,记录相关的数据和现象。
5.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观察实验对象的生物反应,我们发现不同成分的尿液对实验对象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添加有较高脂肪含量的尿液会使实验对象的体重增加较快,而添加含有高蛋白质的尿液则使实验对象的肌肉生长速度加快。
此外,添加含有某些激素的尿液还会对实验对象的性腺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尿液中的不同成分对生物体有着不同的生物学作用,通过改变尿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实现对实验对象的生物调控和治疗。
尿生成技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研究代谢疾病、探索生物调控机制等方面。
5.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尿生成技能探究了尿液中不同成分对实验对象的生物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尿液中的不同成分对实验对象的生物学作用是不同的。
尿生成调节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了解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2. 掌握家兔尿生成调节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影响尿生成的因素,探讨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实验原理:尿生成是肾脏的基本功能之一,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这三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压、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功能等。
实验对象:家兔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手术线、兔手术台、生理盐水、3%戊巴比妥钠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呋塞米(速尿)、垂体后叶素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3%戊巴比妥钠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呋塞米(速尿)、垂体后叶素等实验步骤:1. 家兔称重,按1ml/kg体重的剂量,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溶液进行麻醉。
2.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兔毛,沿颈部正中剪开皮肤,钝性分离气管、右侧颈外静脉,行气管和静脉插管。
3. 气管插管:气管下穿一线备用,甲状软骨下做倒“T”形切口,插入气管插管,结扎固定。
4. 静脉插管:静脉下穿二线,结扎远心端,向心端切斜形切口,插入静脉插管,结扎固定。
静脉插管连于生理盐水注射液,25滴/min。
5. 游离右侧迷走神经:穿一线备用。
6. 尿道插管:将涂有石蜡油的6号或8号单腔导管插入尿道,连接到尿量收集器。
7. 观察家兔尿生成情况,记录尿量、尿比重等指标。
8. 分别给予家兔生理盐水、20%葡萄糖注射液、呋塞米(速尿)、垂体后叶素等试剂,观察尿生成情况的变化。
9.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结果:1. 家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量约为20-30ml/h,尿比重约为1.015-1.025。
2. 给予家兔生理盐水后,尿量无明显变化。
3. 给予家兔20%葡萄糖注射液后,尿量明显增加,尿比重降低。
4. 给予家兔呋塞米(速尿)后,尿量明显增加,尿比重降低。
机能实验学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药物对尿生成过程的影响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药物对尿生成过程的影响院(系):韶关学院医学院专业班级: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姓名:符宏展学号:112指导教师:梁俊辉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机能实验报告实验目录:1 实验目的2 实验装置和器材3 实验药物4 实验动物5 实验原理6 动物实验准备7 动物手术8 实验观察项目9 实验注意事项10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记录波型11 实验结果讨论12 实验结果总结13 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实验次序:二实验项目: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药物对尿生成过程的影响班级:11临本姓名:符宏展学号:112实验类型(打√):(基础□综合□设计□)一、实验预习二、实验操作原始(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时间:2013年4 月 19日 (星期五第1-4节)实验同组人:马腱明符宏展朱佛妹叶超群黄小花张鹏黄锦霞如果实验有数据表格,学生在实验预习时应画好实验数据表格,供实验填写数据。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项目实验状态及编码SP(mmHg)EDP(mmHg)mSP(mmHg)mDP(mmHg)mAP(mmHg)平均脉压差(mmHg)心率次/min尿滴次/30S注射37℃生理盐水(20mL)正常Q23468.59 47.71 65.64 50.65 55.64 14.99 171 8 注射后Q39669.25 49.24 66.49 50.45 55.8 16.03 168 12注射0.01%去甲肾上腺素(0.5mL)正常Q12969.47 49.68 66.98 51.28 56.51 15.7 163 10 注射后Q34398.49 62.87 94.65 65.29 75.08 29.36 92 5注射50%葡萄糖溶液2mL/kg 正常Q15967.05 49.24 64.8 51.22 55.75 13.58 165 10 注射后Q63572.33 44.19 67.26 52.78 57.6 14.48 156 13注射垂体后叶素4U 正常Q19169.25 49.24 66.17 52.1 56.79 14.07 160 12 注射后Q107430.56 23.96 28.48 25.97 26.81 2.51 630 0注射0.1%呋塞米2mL/kg 正常Q12574.09 55.84 73.01 56.68 62.12 16.34 144 4 注射后Q65496.07 65.51 90.3 67.45 75.07 22.88 150 10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血压:40~50mmHg)正常Q19176.5 56.28 74.7 57.91 63.51 16.79 144 8 刺激后Q64947.05 23.3 45.27 25.62 32.17 19.65 49 2注射20%甘露醇2~3mL/kg 正常Q11877.82 56.94 76.08 58.19 64.15 17.89 138 13 注射后Q83473.21 54.08 71.56 55 60.52 16.56 131 17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血压:40~50mmHg)正常Q13974.31 54.74 72.04 56.5 56.5 61.68 133 16 刺激后Q49946.61 6.6 36.36 36.36 19.57 25.16 39 1注:最大收缩压(SP)、最小舒张压(EDP)、平均收缩压(mSP)、平均舒张压(mDP)、平均压(mAP)。
机能实验,尿生成影响
机能实验,尿生成影响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4年年12月月17日带教教师:边慧小组成员:李雪娇毛春燕徐亚仪倪朝国范雪融胡健专业班级:学临床医学2013级七大班尿生成的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1.观察一些因素对尿产生的影响。
2.进一步掌握尿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1.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排泄的过程。
2.凡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尿量的改变。
三、实验仪器设备1.实验仪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保护电极、兔手术器材、兔手术台、膀胱漏斗、注射器、纱布、棉绳、线等。
2.实验药品;生理盐水、25%乌拉坦溶液、20%葡萄糖溶液、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呋塞米(速尿)。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抓兔、称重,并计算兔子麻醉药的用量。
2、用25%乌拉坦溶液按4ml/kg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进行麻醉。
将家兔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3、开放一侧耳缘静脉持续滴入生理盐水(10滴/min左右),其他药物将由此静脉滴入。
4、颈部手术(1)器官插管。
批阅人成绩(2)分离右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5、尿液的收集选用安放膀胱漏斗法在耻骨联合上方2cm正中切开皮肤2~5cm厂,沿腹白线切开腹壁,将膀胱移出体外其下方放线。
在膀胱顶部膀胱壁两血管末梢之间做一小切口,将预先充满水的膀胱漏斗插入,并使漏斗对准两侧输尿管的膀胱入口处,用线将漏斗固定于膀胱内。
膀胱漏斗经橡皮管与玻璃管相接,记滴。
手术完毕后用温水纱布覆盖膀胱及切口,依次进行下列项目实验,观察及记录各项处理前后的尿量。
连续3min记录每分钟的尿量,每项实验前都要记录一次作对照。
等前一项药物基本失效后,再做下一实验。
6、观察项目(1)静脉注射370C的生理盐水20ml,观察尿量有何变化。
(2)剪断迷走神经,用保护电极以中等强度的电刺激反复多次间断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尿量有何变化。
(3)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观察尿量有何变化。
尿生成实验报告
尿生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内尿液的生成过程。
实验材料:1.人体2.尿样采集器材3.生理盐水4.分析仪器:尿钙分析仪,尿比重计,尿pH计,尿蛋白定量仪实验步骤:1.实验员在清晨起床后,通过尿样采集器材采集尿样,并且记录该尿样的采集时间和标签。
2.将采集到的尿样送至实验室,然后利用尿比重计一个尿样的尿比重。
3.为了确保尿样的相对浓度,填充尿样容器的所有位置,然后在每个尿样的顶部归零。
使用尿钙分析仪测量各个尿样中的钙离子浓度。
4.测量尿样的pH值。
5.使用尿蛋白定量仪测量各个尿液样品中的尿蛋白水平。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我们检测到了不同因素对尿样的影响。
下面是我们观察到的结果。
1.尿比重:尿比重可以作为尿液的相对浓度测量工具。
测量的结果显示,在尿液生成的不同时间点,尿液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我们发现,在早晨第一次收集的尿液中,尿比重最高,而在一天内任何其他时间收集的尿液中,尿液的比重都会降低。
2.尿钙:尿液中的钙离子是尿中的一种重要荷尔蒙,可以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我们通过使用尿钙分析仪测量尿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发现人体在早晨的尿液中分泌了更高浓度的钙离子,事实上,这是一种帮助我们从睡眠中唤醒的生理机制。
3.pH值:pH值是尿液中酸性或碱性的度量单位。
我们发现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的尿样中,pH值也有所不同。
尿液中的pH值,与膳食的变化和情绪变化有关,如在酸性环境下,尿液中尿酸的相对浓度会增加。
4.尿蛋白:尿蛋白定量仪是用于测量尿液中蛋白质水平的设备。
我们发现在不同时间收集的尿样中,尿蛋白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在早期的尿样中,尿蛋白的浓度较高,而在日常活动的最后一遍排尿时,尿液中的尿蛋白数量相对较少。
结论:尿液生成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我们发现,个人的生理状态、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方面都会影响尿液的生成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上述结论,并深入研究了尿液的生成和生理机制。
尿生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2. 掌握膀胱插管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
3.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球滤过作用是尿生成的基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则对尿量及尿液成分有重要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0.01%去甲肾上腺素、20%葡萄糖、呋塞米、垂体后叶素等3.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膀胱插管、压力传感器、注射器等四、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称重后,采用2%戊巴比妥钠,2ml/kg,耳缘静脉注射进行麻醉。
2. 膀胱插管: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待膀胱充盈后,进行膀胱插管。
插管成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收集尿液。
3.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a.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尿量变化;b. 静脉注射0.01%去甲肾上腺素,观察尿量变化;c. 静脉注射20%葡萄糖,观察尿量变化;d. 静脉注射呋塞米,观察尿量变化;e. 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观察尿量变化。
4.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1. 生理盐水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2. 去甲肾上腺素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3. 葡萄糖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4. 呋塞米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5. 垂体后叶素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六、实验分析1. 生理盐水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生理盐水对尿生成无显著影响。
2. 去甲肾上腺素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可能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导致肾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
3. 葡萄糖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葡萄糖对尿生成无显著影响。
4. 呋塞米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呋塞米具有利尿作用,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加。
5. 垂体后叶素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垂体后叶素对尿生成无显著影响。
尿生成调节实验报告
尿生成调节实验报告《尿生成调节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尿生成调节的机制,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尿液排泄量和尿液成分的变化,以及测定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探讨尿生成调节的生理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尿生成调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水量、饮食成分、体内水分平衡等,这些因素对尿液排泄量和尿液成分都有显著影响。
引言:尿生成调节是人体内部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它能够帮助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并排出代谢废物。
尿生成调节的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肾脏自身的调节。
为了更好地理解尿生成调节的生理过程,本实验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一系列处理,观察其尿液排泄量和尿液成分的变化,以及测定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从而探讨尿生成调节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处理,例如限制饮水量、改变饮食成分等,而对照组动物则保持正常饮水和饮食。
通过收集实验动物的尿液样本,测定尿液的排泄量和成分,并采集血液样本,测定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限制实验组动物的饮水量会显著减少其尿液排泄量,而增加饮水量则会增加尿液排泄量。
此外,改变饮食成分也会对尿液成分产生影响,例如高蛋白饮食会导致尿液中尿素含量增加,而高嘌呤饮食会导致尿液中尿酸含量增加。
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也与尿液成分呈现相关性,说明肾脏对尿液成分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血液中代谢产物的影响。
讨论:尿生成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表明,饮水量、饮食成分等因素都能够影响尿液排泄量和尿液成分的变化,而肾脏对尿液成分的调节也受到血液中代谢产物的影响。
这些发现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尿生成调节的研究,揭示了多种因素对尿液排泄量和尿液成分的影响,以及肾脏对尿液成分的调节机制。
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尿生成调节的生理过程,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尿生成实验报告
尿生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了解尿液的成分和特性,并探究尿液中可能存在的疾病指标。
实验器材:- 尿采集容器- 试管- 显微镜- 尿液分析试纸- 显微镜载玻片实验步骤:1. 尿液采集和保存首先,将尿液采集容器准备好,并确保容器的清洁和无菌。
选择一次性尿液尽量不含粪便杂质的尿液进行采集。
在早晨醒来后,用清洁的器皿采集新鲜尿液,注意不要让尿液溅到外面,避免外界污染。
将采集到的尿液保存在干燥避光的条件下,最好在2小时内进行实验分析。
2. 尿液外观和气味观察取少量尿液,观察其外观和气味。
正常情况下,尿液通常呈淡黄或无色透明液体,并具有轻微的芳香气味。
如果尿液呈别的颜色或有异味,可能意味着存在某种疾病或不正常情况。
3. 尿液pH检测使用尿液分析试纸将尿液浸泡,根据试纸上的颜色变化和对应的说明,可了解尿液的酸碱性。
正常人的尿液pH值通常在4.6-8.0之间。
4. 尿液比重检测使用尿液分析试纸浸泡尿液后,根据试纸上的颜色变化和说明,可以了解尿液的比重。
正常人的尿液比重范围约为1.005-1.030。
5. 尿液镜检取一滴尿液涂在显微镜载玻片上,放入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椭圆形的红细胞、棒状或鳞状的上皮细胞、透明的颗粒细胞等。
6. 尿液沉淀观察将尿液倒入试管中,观察其沉淀情况。
正常情况下,尿液会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分离成不同的沉淀层,如上部澄清液、中间细丝状渣滓和下部混浊沉积物。
7. 尿液中蛋白质的检测使用尿液分析试纸浸泡尿液后,根据试纸上的颜色变化和说明,可以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很少或没有蛋白质。
如果试纸上的颜色变化显示出阳性,可能是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应进一步检查。
实验结果和结论:通过本次尿生成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 尿液的外观和气味通常应该是淡黄色透明液体,并具有轻微的芳香气味。
如果尿液呈别的颜色或有异味,可能意味着存在某种疾病或不正常情况。
机能实验、尿生成
家兔输尿管插管术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颈总动脉插管术
01
PEPORT ON WORK
正常血压Bp及尿量
耳缘静脉注入0.9%的生理盐水20 - 30ml
耳缘静脉注入25%葡萄糖5ml
耳缘静脉注入1/万的去甲肾上腺素0.5ml
耳缘静脉注入速尿 5mg/kg
刺激迷走神经向心端
观察Bp和尿量的变化
〔实验项目〕
01
输尿管插管应确实插入。
02
保护耳缘静脉以便多次注射。
03
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下一项实验。
04
准确记录实验前后尿量、血压,以资比较。
05
手术操作应轻柔,切口不宜过大。
06
〔注意事项〕
正常血压Bp及尿量
刺激迷走神经向心端
耳缘静脉注入1/万的去甲肾上腺素0.5ml
实验七 正常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202X
第七章 机能学整合实验
单击添加副标题
清新立春时节
〔实验目的〕 学习尿生成的记录方法,观察和分析某些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实验原理〕
01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过程。凡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尿量的改变。
将家兔麻醉、固定,耳缘静脉输液。
1
连接BL-420E+及压力换能器,点击“尿—”。
2
颈部行气管插管术,分离神经及颈 总动脉各穿线备用。
3
腹部行双侧输尿管插管术。 行颈总动脉插管术。
4
〔实验步骤〕
腹部手术: ※ 在耻骨联合上剪毛6-8cm → 沿腹部正中线切开 4-6cm → 在腹直线上切开 0.5cm 用直剪剪开腹腔 → 找到膀胱三角 → 拉出膀胱 → 行双侧输尿管插管术 →观察尿量
尿生产调节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2. 掌握尿生成实验的操作技术,包括动物麻醉、血压监测、尿量收集等。
3. 分析不同生理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探讨尿生成调节的生理学机制。
二、实验原理尿生成是肾脏的重要功能之一,涉及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三个过程。
尿生成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肾脏自身调节。
1. 肾小球滤过: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将水分、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等滤出形成原尿。
2. 肾小管重吸收:原尿流经肾小管,大部分水分、电解质、葡萄糖等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
3. 肾小管分泌: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某些物质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形成尿液。
尿生成的调节机制包括:1. 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过影响肾脏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来调节尿生成。
2. 体液调节:激素如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等通过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和电解质的重吸收来调节尿生成。
3. 肾脏自身调节:肾脏通过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来维持尿生成稳定。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器材:兔手术台、手术器械、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血压监测仪、压力传感器、保护电极、输尿管插管、膀胱插管、注射器、抗利尿激素、速尿、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动物麻醉与固定:将家兔进行全身麻醉,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 血压监测:通过颈总动脉插管术,连接血压监测仪和压力传感器,监测血压变化。
3. 尿量收集:通过输尿管插管或膀胱插管,收集尿液并计量尿量。
4.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抗利尿激素或速尿等药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5. 观察指标:观察血压、尿量和尿液成分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压变化:实验组给予抗利尿激素后,血压明显升高;给予速尿后,血压无明显变化。
2. 尿量变化:实验组给予抗利尿激素后,尿量明显减少;给予速尿后,尿量明显增加。
尿生成实验报告
尿生成实验报告篇一:尿生成机能学实验报告某些因素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掌握膀胱插管技术,神经分离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 和电刺激对尿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二、实验材料家兔一只,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膀胱插管,注射器两支,针头两个,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电刺激连线,棉线若干,婴儿秤,培养皿。
三、实验方法1(兔子称重,根据1mg/kg从兔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2(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在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3(剪去家兔颈前部兔毛,正中剪开皮肤5,6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用玻璃分针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走1神经,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4.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找到膀胱,用镊子小心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
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三把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选择血管较少处,剪一纵行小口,插入膀胱插管后用线固定,尿液从膀胱插管中流出。
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
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
手术完毕后,用纱布拭去腹部内的血,并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用止血钳关闭腹腔。
5.开启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上一次实验相同。
6.(1)在注射药物之前记录1min正常排尿量。
快速注射37?生理盐水20ml,记录5min内每分钟的排尿量。
(2)间隔2~3min,记录1min正常排尿量。
快速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记录5min内每分钟的排尿量。
(3)间隔2~3min,记录1min正常排尿量。
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记录5min内每分钟的排尿量。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附表格表示结果(三线表)
表:神经体液因素对家兔尿量和血压的影响
实验项目
尿量(ml/min)
动脉血压(mmHg)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2
110
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30ml
四、结果
结果(实验结果可以粘贴实际记录的表格或图)
1.家兔正常尿量2ml/min、动脉血压110mmHg;
2.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30ml,尿量由2ml/min增加至4ml/min、动脉血压由110mmHg升高至115mmHg;
3.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尿量由4ml/min减少至0ml/min、动脉血压由115mmHg降低至60mmHg;
2 4
110115
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
4 0
1150
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
0 60
60108
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2ml
20 0
108160
静脉注射1%呋噻米0.5ml/kg·w
0 12
12090
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2单位
10 0.5
100 120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1.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30ml:主要由于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率过压增大,原尿生成量增多,尿量增加;其次是血容量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升高。
6.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垂体后叶激素内含抗利尿激素(ADH),其使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同透性增高,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可引起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机能实验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目的
学习用膀胱插管法记录尿量的方法。 观察各种因素或药物对尿生成的影响。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原理
•尿生成过程: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
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
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有效滤过压、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注意事项
实验顺序及原则: 在尿量增多的基础上进行尿量减少的实验; 在尿量减少的基础上进行促进尿生成的实验; 后面的实验项目应待前面的实验项目效应消失 后再开始。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小结
NaHCO3 NaCl
NaCl Ca2+
H2O
Ca2+ Na+ Mg2+
Na+ K+
Na+ 速 K+ 尿 2Cl-
H2O
髓袢
NaCl
K+ H+
思考
1.试分析产生上述各项处理因素分别是通过什么机 制来改变尿量的?
2.血压的高低与尿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分析本实验中,哪些因素可影响肾小球的滤过?
哪些因素可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膀胱插管术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方法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结果记录
家兔血压与尿量
血压(mmHg) 尿量(ml)
1.正常 2.20ml 生理盐水iv
3.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4.20%葡萄糖5ml iv
5.1:10 000 去甲肾 0.5ml iv
6.速尿5mg/kg 1ml iv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注意事项
实验中需多次行静脉注射,可用头皮针留置, 注意防止凝血块堵塞针头。 ☆动脉插管前注满肝素,动脉插管接扎要紧, 必须二次固定。 三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膀胱插管结扎时,切勿扎住输尿管入口附近处。 清楚尿液记滴器的正确连接。
尿生成的调节实验报告
尿生成的调节实验报告尿生成的调节实验报告引言: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它的生成和调节对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和排除废物有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尿液的生成过程以及调节机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进一步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泄机制。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实验动物:选择健康的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
- 实验器材:尿液收集器、天平、注射器、显微镜等。
- 实验药物:利尿剂和抗利尿剂。
2. 实验步骤:a. 实验组设置:将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b. 实验操作:i. 实验组:给实验组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利尿剂。
ii. 对照组:给对照组小白鼠注射生理盐水。
iii. 尿液收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分别放置于尿液收集器中,收集一定时间内的尿液。
iv. 尿液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和结晶等特征,并测量尿液的pH值和比重。
v.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尿液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1. 利尿剂实验组:- 尿液量明显增加:实验组小白鼠注射利尿剂后,尿液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 尿液比重降低:利尿剂的作用使尿液中的溶质排出增多,导致尿液比重降低。
- 尿液pH值变化不大:利尿剂对尿液pH值的影响较小。
2. 抗利尿剂实验组:- 尿液量明显减少:实验组小白鼠注射抗利尿剂后,尿液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 尿液比重升高:抗利尿剂的作用使尿液中的溶质排出减少,导致尿液比重升高。
- 尿液pH值变化不大:抗利尿剂对尿液pH值的影响较小。
讨论与分析:1. 利尿剂的作用机制: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液的重吸收作用,增加尿液中的溶质排出,从而增加尿液量。
2. 抗利尿剂的作用机制:抗利尿剂通过促进肾小管对尿液的重吸收作用,减少尿液中的溶质排出,从而减少尿液量。
3. 尿液比重的变化:尿液比重是尿液中溶质浓度的反映,利尿剂使溶质排出增多,导致尿液比重降低;抗利尿剂使溶质排出减少,导致尿液比重升高。
机能学实验-尿生成实验报告
尿生成实验报告课程:机能学实验学院系级班姓名:张**学号:组员:【实验目的】1.掌握颈外静脉开通静脉输液通道的操作。
2.掌握暴露膀胱并进行膀胱插管的操作。
3.学习测量并记录尿量的方法。
4.观察探究各种因素(垂体后叶素,生理盐水)对家兔尿量的影响。
5.观察测量尿生成的大体时间。
6.掌握班氏试剂鉴定葡萄糖的操作。
【实验原理】尿生成的基本过程1.肾小球滤过(原尿的形成)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形成原尿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实验动物】家兔【实验器材与药品】BL-420N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血压换能器,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兔手术台,动脉夹,注射器,膀胱插管,试管,试管架,酒精灯,培养皿,纱布,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乌拉坦),生理盐水,20%葡萄糖,1%呋塞咪,垂体后叶素,0.6%酚红注射液,10%NaOH溶液,班氏试剂【实验步骤】1.动物准备(1)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ml/kg)麻醉家兔,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
(2)颈部手术:在颈部处做约5cm的切口寻找足以插管的颈外动脉,分离颈外静脉,做颈外静脉插管。
(3)腹部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沿正中线做约3cm的切口,沿腹白线剪开腹壁,将膀胱移出体外。
辨认清楚膀胱结构后,选择血管较少部位做一小切口,插入膀胱插管,用粗线结扎固定。
注意保持插管与输尿管之间的畅通,避免堵塞。
将插管与量筒连接,记录尿量。
(4)在颈部、腹部手术完毕后,均用浸有38°C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
2..实验观察(1)记录插管后5min的尿量。
(2)静脉注射0.6%酚红溶液0.5ml,用盛有10%NaOH溶液的培养皿盛接尿液。
如果尿中有酚红排出,遇NaOH则呈现红色。
计算从注射酚红起到排出酚红所需要的时间。
(3)静脉注射0.1%速尿0.5ml/kg,观察尿量的变化。
原创-机能实验-尿生成因素【医学模板】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邵先森南方医科大学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家兔在正常、注射生理盐水,高渗葡萄糖等情况下,各项指标的变化来探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方法对正常家兔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家兔,进行GS、NS注射下,检测其血压、尿量、内生肌酐清除率等的变化。
结果注射20mlNS和10mlGS都使家兔血压升高,尿量增多,缺血再灌注后的家兔通过三种治疗方案,其血压尿量也增多,但肌酐清除率下降结论增加循环血容量,血压上升,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血液增多,尿量增加;增加小管液浓度,使原尿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肾缺血再灌注后,其尿量减少,经过治疗,尿量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排泄能力降低,功能受损。
关键词:肾脏;尿生成;尿肌酐;缺血再灌注损伤肾是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之一,同时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探究肾泌尿功能的影响因素,可以让我们更加对肾的排尿机制有所了解,同时可以指导临床根据不同病变部位进行用药,根据不同靶点研制特异性靶向性更强的药物。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很常见,所以对其机制及预防方法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内生尿肌酐清除率这一指标的测量,来研究在肾缺血再灌注后其功能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家兔1.8kg(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1.1.2 试剂20%乌拉坦溶液;生理盐水;20%高渗葡萄糖溶液;0.2 %肝素;肌酐测定试剂1.1.3 器材家兔手术台;PcLab及计算机;动静脉输尿管插管;动脉夹;压力换能器;三通管;注射器;兔绳;纱布;剪刀;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称重称1.2 方法1.2.1 实验动物前期处理 取一只家兔称重,按照5ml/kg ,从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溶液进行麻醉,麻醉成功指标为:四肢肌肉松弛;疼痛反射、角膜反射消失。
待麻醉麻醉效应趋于平稳后,将家兔仰卧位固定,备皮,沿甲状软骨下正中剪开皮肤,分离左颈动脉,右颈静脉。
尿生成的调节 实验报告
尿生成的调节实验报告尿生成的调节实验报告引言: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其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本实验旨在探究尿液生成的调节机制,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相关假设。
一、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尿液生成的调节机制。
2.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 实验仪器:尿液收集器、尿液分析仪器等3. 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确保实验动物处于健康状态。
- 步骤二:尿液收集1)将实验组小鼠置于尿液收集器中,保持其自由活动。
2)收集实验组小鼠的尿液,记录收集时间和尿液量。
3)同样地,收集对照组小鼠的尿液。
- 步骤三:尿液分析1)使用尿液分析仪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尿液进行分析。
2)记录尿液的pH值、比重、尿素浓度等指标。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1. 尿液生成量的调节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实验组小鼠的尿液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尿液生成量受到某种因素的调节,可能与饮水量、肾脏功能等有关。
2. 尿液pH值的调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尿液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组小鼠在尿液生成过程中排出了更多的酸性物质,导致尿液呈酸性。
3. 尿液比重的调节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尿液比重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实验组小鼠的尿液中含有更多的溶质,导致尿液比重增加。
4. 尿液尿素浓度的调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尿液尿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组小鼠在尿液生成过程中排出了更多的尿素,导致尿液尿素浓度增加。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尿液生成量受到某种因素的调节,可能与饮水量、肾脏功能等有关。
2. 尿液pH值、比重和尿素浓度的调节与尿液生成过程中的物质排泄有关。
进一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以下方面:1. 探究尿液生成量的调节机制,包括饮水量、肾脏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2. 研究尿液pH值、比重和尿素浓度的调节机制,进一步了解尿液中溶质的排泄过程。
动物尿液生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动物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2. 掌握尿液收集、分离和检测的方法;3. 探讨影响尿液生成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尿液生成是动物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阶段。
本实验通过收集动物尿液,观察尿液成分,分析尿液生成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小白鼠;2. 仪器:电子天平、离心机、显微镜、离心管、移液器、试管、烧杯、滤纸等;3. 试剂: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酚酞、溴麝香草酚蓝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准备:选取健康小白鼠,禁食禁水12小时,以便尿液收集。
2. 尿液收集:将小白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12小时尿液。
3. 尿液分离:将尿液倒入离心管中,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4. 尿液成分检测:(1)葡萄糖检测:取少量尿液上清液,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2)氯化钠检测:取少量尿液上清液,加入硝酸银试剂,观察颜色变化;(3)pH值检测:取少量尿液上清液,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4)蛋白质检测:取少量尿液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5. 数据分析:记录尿液成分检测结果,分析尿液生成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尿液成分检测结果:(1)葡萄糖:阴性;(2)氯化钠:阳性;(3)pH值:约6.5;(4)蛋白质:阴性。
2. 分析:(1)葡萄糖阴性说明实验动物未摄入葡萄糖,尿液生成过程中未出现葡萄糖;(2)氯化钠阳性说明尿液中含有氯化钠,与实验动物饮水有关;(3)pH值约为6.5,说明尿液呈弱酸性;(4)蛋白质阴性说明尿液生成过程中未出现蛋白质,可能与实验动物禁食禁水有关。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收集了实验动物尿液,并对其成分进行了检测;2. 实验结果表明,尿液生成过程中主要含有氯化钠,呈弱酸性,未出现葡萄糖和蛋白质;3. 实验结果与动物尿液生成原理相符。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动物的安全和福利;2. 尿液收集过程中,确保尿液不污染,避免影响实验结果;3. 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准确性。
尿的生成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尿的生成过程,提高自身的医学检验技能,我于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在XX医院医学检验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尿液生成的生理过程,掌握尿液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实习内容1. 尿液生成的生理过程尿液生成是肾脏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肾小球滤过: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将水、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滤出,形成初尿。
(2)肾小管重吸收:初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分、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等被重吸收,使尿液浓度增加。
(3)肾小管分泌: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分泌到肾小管中,如H+、K+等,进一步调节尿液成分。
(4)尿液形成:经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最终形成尿液。
2. 尿液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尿液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尿液常规检验:包括外观、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红细胞、白细胞等。
(2)尿液生化检验:包括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尿酸等。
(3)尿液微生物学检验:包括细菌、真菌等。
(4)尿液分子生物学检验:如DNA、RNA等。
3. 实习过程中的具体工作(1)观察尿液标本的外观,如颜色、透明度等。
(2)进行尿液常规检验,包括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红细胞、白细胞等。
(3)协助进行尿液生化检验,如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尿酸等。
(4)协助进行尿液微生物学检验,如细菌、真菌等。
(5)协助进行尿液分子生物学检验,如DNA、RNA等。
四、实习体会1. 通过实习,我对尿液生成的生理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尿液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些因素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膀胱插管技术,神经分离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
和电刺激对尿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四、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而有效滤过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
1、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
有效滤过率增加,所以尿量增加。
1.生理盐水中的Na、Cl离子被肾小管和集合管完全重吸收了,同时有一些水分也被重吸收,所以尿液生成量增大,但增大幅度不是太大。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
机制: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加之肾小球血浆流量也增加,滤过率增加,尿液生成增加。
2.注射的葡萄糖溶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增大了肾血管的血流量,而肾小管和集合管在机体不缺水时又只重吸收葡萄糖,所以葡萄糖溶液的水分全部渗过肾小管,形成尿液。
⑤静脉注射葡萄糖,尿量增加。
机制: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为肾糖阈(160~180mg/ml)。
实验中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肾小管的吸收极限,小管液中就会有葡萄糖,进而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Na+浓度被稀释而降低,故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及水的排出均增加,尿量增加。
2、静脉注射葡萄糖,使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超过了肾糖阈,以致肾小管液中
葡萄糖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对抗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增加。
④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减少。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3、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具有强大激动作用,使肾小球入球动脉收缩,是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流量降低,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尿速变慢。
但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可能是操作失误或存在误差,没有统计学意义。
3.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但前者收缩比后者更明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下降,尿生成减少。
③静脉注射速尿,尿量增加。
机制: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2CL—K+同向转运体结合,;由于氯化钠的重吸收被抑制,降低了肾髓质的高渗梯度,从而使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导致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产生利尿效果。
3、。
注射呋塞米,一方面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作用增强从而使尿量增
加。
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载体转运功能,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运,使NaCl重吸收量减少,肾小管渗透压下降,尿液浓缩功能减弱,导
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功能下降,尿量增加。
5.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K+-2Cl-共同转运系统可逆性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使NaCl 重吸收减少,降低了肾脏的稀释功能,同时使髓质间隙渗透压降低,也降低了肾脏的浓缩功能,从而产生迅速而强大的利尿作用,排出大量等渗尿。
4、注射垂体后叶素,增加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了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6.垂体后叶素包括催产素和ADH,ADH 可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受体结合,通过兴奋性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生成增多,最终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从而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
【讨论思考题答案】
② 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减少。
机制: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此外,抗利尿激素也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液浓缩。
⑥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尿量减少。
机制:乙酰胆碱能使动脉血压降低,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5、
【结论】注射生理盐水后尿滴数增多;注射葡萄糖使尿量增加。
去甲肾上腺素是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减少,但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可能实验误差引起。
刺激迷走神经理论上使尿量减少,但实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呋塞米抑制了髓襻升支粗段对钠离子、氯离子个重吸收而产生强大的利尿效应。
垂体后叶素含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减少。
1、本组实验结果:
实验项目对照(实
验前)
实验组
1min2min3min4min5min
生理盐水20ml011364
20%葡萄糖5ml132212
去甲肾上腺素
0.3ml
212122电刺激右侧迷
走神经
111112呋塞米5mg/kg1514263629
垂体后叶素
2、班级实验结果:
组别对照(给药前)第一分钟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第四分钟第五分钟
生理盐水20ml 0.67+0.41 3+2.76 2.33+1.03 2.17+1.17 2.1
7+1.942+1.26
P值 0.09 0.009** 0.024* 0.12 0.05*
20%葡萄糖5ml 0.9+0.49 5.8+0.37 8.2+6.19 7.2+3.20 5.6+3.27 5.8+2.25
P值0.02* 0.005** 0.02*
0.004**
去甲肾上腺素0.3ml 2.5+1.05 2+0.89 2+1.41 2.5+1.39 3.33
+2.16 2.83+2.48
P值 0.04* 0.02* 0.005** 0.02*
0.004**
刺激迷走神经 1.75+0.84 2.25+0.75 2+1.10 4+3.83 9.5+13.32
10.25+13.97
P值 0.18 0.40 0.30 0.37
0.34
呋塞米5mg/kg 6.83+14.29 22.67+24.4722.67+14.3323.5+10.42 2
4.83+9.58 23.33+7.15
0.05* 0.03**
P值0.21 0.08 ﻩ
0.04*
垂体后叶素 18.75+8.48 8.04+11.45 3.02+7.69 1.21+9.27 0.01+6.96 0.21+7.42
P值0.22 0.02* 0.02* 0.006**
0.009**
备注:P**<0.01,有明显差异;P*<0.05,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五、小组讨论
六、实验结论
由我组实验数据看出,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可使尿量增多。
静脉注射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和间断电刺激右迷走神经后,尿量无明显变化。
静脉注射呋塞米可使尿量逐渐增加。
静脉
注射垂体后叶素可使尿量显著减少。
由班级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可使尿量增多。
间断电刺激右迷走神经可使尿量显著增加。
静脉注射呋塞米可使尿量显著减少。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思考】
分析尿生成调节实验中,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抗利尿激素、速尿、去甲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后尿量变化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