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吴进发)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

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

通过食物链 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
放大,最终 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
危害人畜身 作用;
体健康
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
海洋底栖动物;
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
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防 预防:①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治 ,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 措 ②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 施 产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染特征 有生物毒性
有机无 易分解的有机化合物,如碳 毒物 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
耗氧
苯酚、多环芳烃和各种人工
有机有 合成的具累积性的稳定有机 耗氧、有生
毒物 化合物,如多氯联苯和有机 物毒性
农药等
类型 含义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含有氮、磷等 营养元素的污 染物大量进入 水体引起的水 质恶化 现 象
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 其成因
2020/8/17
课标要求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 理解:以天然水净化为例,理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 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解水污染
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 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因、过程及危害。
应用:掌握水污染的污染源、
污染物及其形成原因。
水体类型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自净能力
最强 居中 最弱
流动速度 最快 居中 最慢
原因 更新周期
最短 居中 最长
溶解氧 最多 居中 最少
位置 上层
净化物质
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
藻类和其他绿 氧化碳,放出氧气,补
色植物
充水中消耗的氧,又除
各类重金属(汞 、镉、铅、铬) 等进入水体经 动植物生物链 逐渐积累,造 成人畜伤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入手分析,合理即可。 答案:(1)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河流水质好,华北和东北地区河流水质差。 (2)地处京津唐工业区,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多;降水少,河水的
更新速度慢,自净能力差;人们环保意识较差,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治理。
点击进入 课时提升
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生态系统也变得越来越简单。
二、非选择题 5.(2016·山东实验中学期中)读“2013年我国十大流域水质状况示意图”,
回答问题:
(1)概述我国河流流域水质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海河流域水质问题产生的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的“空间”分布特点,读图作答即可。第(2)题, 水体污染的成因可从气候条件、水域条件、环境条件和环保意识等方面
一、选择题 1.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B.河水因其水量大,故其自净能力比湖泊强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D.人类向环境排放过量的污染物,环境会永久丧失容纳和清除能力而出现 环境问题
解析:C 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 度的。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如果污染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 会造成环境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方法技巧 赤潮形成的条件 (1)气候条件:气温越高,越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 (2)环境条件:环境污染,各种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水大量汇入海
洋,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生物条件: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 (4)水域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一方面由于水体的流动性 差,自净能力弱;另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
A.水体富营养化
B.废热水的排放
C.寄生虫的大量繁殖 D.重金属的排放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2、阅读教材案例1与案例3,列表归纳三种类型的 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 染)的污染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使湖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 藻类的毒素会影响水质; 且消耗水体的溶解氧导致鱼类死亡; 造成水体生态恶化,生物物种减少; 加速了湖泊变为沼泽的演变进程。
导致太湖蓝藻爆发的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
受农药、化肥、牲畜粪便影响的农业污水 未达标就排放的工业废水 城市生活污水
借鉴流域治理的经验,谈谈如何治理太湖水污染。 (试着从政府部门、工矿企业、农业部门、市民等角度来说明)
2、不同种类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其原因是什么?
不同的水体流动速度不同,更新周期不同,所以 水体中溶解氧有差异。而水体的净化作用需要溶解氧 的参与,所以不同种类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
水体污染现象
——以“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为例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案例2(18页),完成下列问题。
太湖蓝藻的大量出现是由什 01 么引起的?该现象会对生态
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02 导致太湖蓝藻爆发的污染物 是从哪里来的?
03 借鉴流域治理的经验,谈谈如 何治理太湖水污染。(试着从 政府部门、工矿企业、农业部 门、市民等角度来说明)
太湖蓝藻的大量出现是由什么引起的?该 现象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2,1水污染及成因hao

2,1水污染及成因hao

污 染干 物净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沉淀等)
净 化 的





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地同化、氧化、分解等)
思考
既然天然水体有自净能力,我们是否就可以无限制的 向水中排放污染物?
任何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向水中 排放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 水污染,而且不同种类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
城市垃圾的来源
2.城市垃圾的特点
⑶变化大
二、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1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采取一些传统方法可使垃圾回归土壤, 如沙尘掩埋、微生物分解、堆肥再撒回土壤, 让有机质回到土壤,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但垃圾的种类和总量日益增多,固体废弃物 物的排放量与堆积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 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垃圾产世界的水俣病
1.水体富营养化
水葫芦
(1)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
工业废水 (2)污染物来源 城市生活污水
农业化肥、农药
赤潮
这些污染物 从何而来?
(3)表现:
在陆地水体中称“水花(水华)”又称“藻花” 在海洋上称“赤潮” (4)危害
A、水中植物因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 B、导致鱼类死亡。 C、湖泊将演变成沼泽。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污染物进入水 体是否就是 水污染?
人类在古代,就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但并未对环境 造成明显的危害。这是为什么呢?
1.自净能力的概念:
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
2、净化机理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
物理净化(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

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

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

水体类型 自净能力
流动速 度
原因 更新周期
溶解 氧
河流水 最强
最快
最短 最多
湖泊水 居中
居中
居中 居中
地下水 最弱
最慢
最长 最少
11
2.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 河道中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如下 表所示。
位置 上层
净化物质
藻类和其他 绿色植物
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补充水中消耗的氧, 又除去过多的二氧化 碳
16
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 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
答案:B
17
知识点二 水体污染现象
“水塘变红” 齐鲁网德州 2015 年 12 月 19 日讯 有市民投诉称, 德州市德城区新华街道办事处于官屯社区附近水塘里原 本清澈的水突然变成红色,居民担心附近水源遭污染。近 日,德州市环保局对此情况作出回复:未发现有工业污水 排入水塘,也未发现有恶意倾倒化工原料及颜料的迹象。 经监测,水质符合生活污水特征。水质变色初步认定由于 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导致污水进入,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1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2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知道: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1.根据有关资料,说 理解:以天然水净化为例,
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 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
题。
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解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 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
件为例,说明其形成 危害。
的原因、过程及危害。应用:掌握水污染的污染源、
24
1.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以下几类,其主要成分和污 染特征见下表。

《水污染及其成因》课件

《水污染及其成因》课件
排污收费制度
对排放污水者征收一定的费用,以经济手段 促进污染治理。
地方水污染防治政策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水污染 防治政策。
环保税收优惠
对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减免 等优惠政策。
公众参与与教育
公众监督
鼓励公众对水污染源进 行监督,及时举报污染
行为。
环保组织参与
支持环保组织参与水污 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
采用湿地恢复、水生植物 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技术 ,恢复水体的自然净化能 力。
高效污水处理技术
研发低能耗、低成本的污 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 理的效率和稳定性。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 众对水污染的认知和重视 程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水环境保护。
倡导绿色生活
案例三
案例四
国际合作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作用,介绍 跨国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合作项目及其成 效。
新型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 措施,分析当前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前沿问 题和技术创新。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水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智能化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水质 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家庭、商业、公共设施等产生 的生活污水。
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 理效率,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 措施,减少污水的产生和排放 。
农业污染
总结词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未经处理 直接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农业污染的来源
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
详细描述
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生产活动中产 生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随着雨水冲刷或灌溉水流入水 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选修六 :第二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课件(22张)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选修六 :第二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课件(22张)

2.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实质 污染源 排―释放―放→或 污染物 进 水入 体水 的―体 自―→并 净超 能过 力 水污染
[例1]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 而破坏了水体环境。下图是某河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 程度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 各种重金属 表现 (水华)”,又称“藻花”;引起的人畜
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①藻类大量繁殖;②水 体中植物死亡;③鱼类 危害 死亡;④湖泊演变为沼 泽
重金属元素 通过食物链 积累,最终 危害人畜身 体健康
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 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 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 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 物;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 间接危害生物
[例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 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 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 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 难以治理的原因。
解析:环太湖地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泉水为 重要的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被污染后会导致农 产品质量下降,并危害人体健康;泉水的补给来 源为地下水,深埋地下,更新净化周期长,图中 六大名泉分布范围广,需要不同区域协调治理。
(2)实行清洁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关停达 不到排放标准的企化处理;减少 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

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精)

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精)

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环境的污染问题。

2、学会分析水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危害。

3、了解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学习重、难点: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和“水体污染物”是重点。

2、作用的机理(或作用的过程)是难点,因为作用的机理非常复杂,可以举一两个例子,不必追究细节。

学习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读图2.1“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思考天然水的自净过程。

学生讨论思考:①什么样的水体自净能力强?什么样的水体更易受到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②为什么沿海地区水污染严重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入海口附近?③“一节5号电池能污染6吨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们为什么不主张废旧电池回收?阅读图2.2思考:流动性强的河流为什么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归纳水污染的概念水污染:二、水体污染现象利用教材的案例1、案例2、案例3 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分析一个案例。

要求:找出每个案例中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的过程及其危害。

案例1震惊世界的水俣病1.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阅读图2.6分析湖泊是如何演变成沼泽原理案例2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思考:1.导致太湖出现这种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什么?2.这些污染物质是从哪里来的?3.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4.太湖流域污染区域防治的治理措施从控制废水的排放人手,将“监管”“预防”“治理”三者结合起来。

一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与治理,二要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

2.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⑴污染物:⑵常发区域:⑶原因:⑷危害:案例3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思考:1.造成此次海洋污染事件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是什么?2.试说明此次污染造成的危害。

三、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出水污染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

然后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经典例题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横贯在上海中部的苏州河,西源太湖,东接黄浦江。

课件11: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课件11: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2014 年 2 月 19 日,《给水排水》杂志刊出住建部副部 长一篇署名文章。文章称,中国城镇化率在 2011 年后达 到 50%,根据国际经验,今后一段时期是城市水污染事件 高发期、水安全的高风险期。并举例称:“2011 年,中国 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50%达到了 51.3%。也正是这一时 期,各地连续出现多次水污染的事件。如 2010 年福建的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2011 年的渤海渗油事件,2012 年的 龙江镉污染事件,2013 年的黄浦江死猪事件等。这种污 染事件频繁、连续发生并不是偶然现象。”水污染的污 染源主要有哪些呢?水污染的成因又有哪些?
名师精讲
因水体污染物多种多样,其污染现象也不相同,其主要污染现象见下表。
类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有氮、磷等营 养元素的污染物 含 大量进入水体引 义 起的水质恶化现 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 铅、铬)等进入水体经 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 累,造成人畜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 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 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 污染现象
【例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 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1)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 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 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 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 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
苏州
湖 州
思考
1、导致太湖出现这种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 质是什么? 2、这些污染物质从哪里来? 来自太湖流域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 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素。 3、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它们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 落日益简单,并影响了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
C、海洋石油污染
1、预防:通过控制,减少污染源排放污染物 质。具体措施如实施清洁生产。 2、治理:采取措施,确保污水在排入自然水 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如建立污水处理厂、改进生产技术等。 3、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进行管 理,以管代治,加大执法力度。
滴保 水护 水 资 源 , 珍 惜 每 一
污染物来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 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 常发区域:世界主要海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 周围 。
污染物质及过程 油污染 油膜和油块 沉降至海底石油 石油氧化分解 危害 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保温性能; 或因堵塞呼吸道和感觉器官而死亡 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 用 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手脚麻木,哆嗦,头疼,耳鸣,视力减退,听力困难,言语 表达不清,动作迟缓,失去味觉嗅觉,健忘……
B、水体富营养化
(1)定义:因氮和磷等营养物引起的水体污染, 被称谓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 (2)表现:湖泊等缓流水体表层出现“水花”; 海洋出现“赤潮”。 巧记:三多三少一变
氮磷藻类多,氧鱼植物少,湖变沼。
(3)从源头控制的角 危害三峡工程安全;影 (1)图23中,某支流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2)漂浮物对库区的 B处。原因:库区两岸 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 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 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 众环保意识;利用各种 主要危害有哪些? 支流地区城镇工业、生 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 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 手段(法律、行政、经 活污水排放,下游受库 物问题? 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 济等)制止乱倒垃圾行 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 明原因。 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 致使污水富集,水质变 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 差。 进行分类处理、利用。
② 农业污水:主要来自牲畜粪便、农药、化肥。
水体污染的来源
3、水体污染表现:
A、重金属污染
含义: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 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 。 来源: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 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 表现: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 危害: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 体健康 。
你为何长得这么快?
水葫芦如此猖獗(2009年四川)
你今天怎么啦?
这种农田, 怎能耕种?
这样的水, 怎能饮用?
曾今清澈的小溪已被污染
如今的小河,如今的桨,如此沉重
生命,依然如此顽强
生命,也如此脆弱
环 境 污 染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学习,分析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 其污染物,明确水污染成因. 2.联系当地实际,学习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 染过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 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学以致用
2.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化合态磷,有 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废液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污水排入自然水体中,引起藻类 繁殖,使水质变坏,必须除去 D.磷对生物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
三、水污染的防治
处理水污染的三大原则:
环境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
概念、类型 基础回顾 工程 措施 防治 对策 治 防 非工程 措施
自然原因
成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
某一环境 污染事件
人为原因
(注 意区 危害分析 域和 时间 性) 直接 间接
危害
危害
一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1 、定义:指环境本身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 化能力。
2.自净作用的类型及机理(以天然水为例)
A
巫山
B
巴东 秭归
奉节
图 例
支流 城镇
大坝 库区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污水直接排放。
高考试题展示(07山东文综选修模块试题)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成“平静湖水”(图 23)。有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被受社会各界 的关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 上游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 每年有大量生物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 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
二、水污染
1、定义是指污染物的排放超过水体自净能力,从 而导致水体和底泥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 成改变,导致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下降甚至丧 失的现象。
讨论:我们身边的水体污染现象,你所知道的有哪些?
2、污染物
① 工业废水: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 的液态废弃物,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 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的特点。 ③ 生活污水:主要是生活中各种洗涤水,含有 无毒的有机盐、需氧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无机 盐如氮、磷等含量较高。
干净天然水体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对污染物起到净化的作用。
3、不同种类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原因 水体类型 自净能力
流动速度
最快 居中 最慢
更新周期
最短 居中 最长
溶解氧
最多 居中 最少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最强 居中 最弱
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
1 2 3
流动速度

更新周期
(N、P)等营养物质 进入 藻类大量繁殖 爆发 水华、赤潮 消 耗 氧 气 遮 蔽 阳 光 缓流水体
鱼类死亡、 水质变坏。
水深变浅, 湖沼变迁。
氮磷聚集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水污染
湖泊变迁示意(富营养化过程)
水体富 营养化
藻类使鱼类 大量死亡
藻类继续 不断沉积
湖泊成 为沼泽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阅读课本案例2,分析太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溶解氧

自净能力强
4、自净作用的意义:
充分利用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就可以用最 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5、比较河道中不同层面的净化机理
1.下列水体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A.青海湖 C.7月份的珠江
C)
B.结冰时的黄河 D.深层地下水
2、(2011年北京西城区调研)下列关于不同水体 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例1 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 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 氧多,污染物繁殖快 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 氧化快 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 都差
例2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
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苏州
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 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