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广外中文学院考试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简答题一、请在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线索中,谈谈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实质。
第一阶段: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即后来人们所说的‚影响研究。
‛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文学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综述,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不是比较‛,是国际关系史,从而抛弃了‚比较‛,强调实际影响关系的‚文学关系史‛;把比较研究局限在两国之间,提倡‚影响研究‛,强调的是可以依靠事实根据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把文学批评排斥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重事实、讲考证,只求“事实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二阶段: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俄苏派——历史比较文艺学美国学派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艾德礼:‚比较文学最简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个以上的民族文学的视野来研究文学现象,或者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综述,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的比较;主张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提倡跨学科的比较学研究。
俄苏派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国语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外国语:指外国的语言2(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指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非本民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3( 目的语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二、判断正误1. 母语就是第一语言。
错2. 对我校的英语系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
对3. 中国移民在英国学习英语,英语是他们的外语。
错4. 对正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5. 汉族的孩子出生后,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入学后,他学习蒙语或者藏语,那么蒙语或者藏语是他的第二语言。
对三、问答题1( 对外汉语专业的理论基础(支撑理论)有哪些, 理论基础包括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紧密的7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
这七个学科本身是独立学科,其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本学科的语言教学,但是他们从语言的本质、语言学习的本质、语言运用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四个主要方面对本学科产生影响,当然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对这些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者叫做支撑理论。
2( 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
作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以后研究及运用影响深远。
3( 对外汉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有何区别, 对外汉语语言学是对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研究,也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客体的研究。
而汉语语言学因为已经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将对对外汉语语言学研究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因为对外汉语语言学需要从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这一新角度描写研究汉语。
(完整)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推荐文档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
[A] 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2、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3、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基础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4、()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 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 教材编写[D] 课堂教学5、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 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 听说训练[D] 教材编写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 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B] 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C] 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 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7、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
[A] 观光期[B]挫折期[C] 逐渐适应期[D] 完全复原期8、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初级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课本》[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试材料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⑴、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
语言教学也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须包括一定的文化因素的教学,但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
语言教学也不同于语言学的教学。
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交际工具,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语言课首先是技能课、工具课。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语言学的教学则是教授有关语言的理论知识以及有关语言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的课程主要是知识课、理论课。
语言教学中当然也包括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教学,但教知识和规律也为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服务的。
⑵、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这一性质使其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
(P20)第一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在已经教好地掌握了母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交际能力基础上进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往往是从零开始,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必须强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
文化与文学、审美等的教学只能在目的语达到一定水平上才能进行。
⑶、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P2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一方面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教学规律的制约,同时汉语教学本身又有特殊的规律,不同于俄语、英语、日语等其他第二语言的教学。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世界上其他语言谱系距离较远,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汉语所体现的文化与其他民族差异很大;目前汉语教学在国外还不普及,属于“非普遍教授语言”等。
⑷、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不同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对外汉语教学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含义有不同的任务和内容(1)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怎么让一个从未向学过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最快最好地学习好、掌握好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简答题
④文重点—让学生复述课文
会话练习
教师的语言特点:①语速慢②词汇语法简单③发音标准化和详细化
我的简答提纲:(上面的是网上的)
1.学科任务
2.核心内容(书后面有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看看)
3.学科体系掌握三个层次
4.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与特点
5.对外汉语发展三条线
5汉语中有400多个音节,加上四声的区别也只有1300多个,英语的单音节形成就有几万种。
(2)词汇方面
1汉语的词是以双音节为主,也有一部分是单音节的,音节少,便于记忆。
2汉语在构词上以词根复合法,词根加词根就能构成一个词,且词义与构词的语素义密切相关,便于理解并掌握词的意义。
3常用词语的使用频率较高。
③带有鲜明的汉文化色彩的词语如“续弦”“有喜”等以及现代汉语里遗留的部分文言词语,有的是词义不好把握,有的是运用常常出错。
④汉语里有丰富的成语、惯用语等熟语,结构简练,含义丰富,出现频率较高,对外国学生来说,理解和准确使用都困难。
⑤在书面语里,汉语的词语排列并不实行分词连写,给阅读带来不便。
⑶语法方面
2、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A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过程和方法,并以此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B以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为第二语言教育学科甚至整个语言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3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P21)
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2音节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规律性强。(由一个元音或由一元音加一个辅音构成的音节特别多;音节中辅音不能相连,而且辅音出现的位置固定,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或结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范围整理1.doc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材料2014-5注:本材料依据老师最后一课所划范围(虽然其实没听清他到底说什么)整理。
填空选择分答案主要出自老师上传之课件及其他材料,另有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存疑内容及说明已用红字标出,请注意甄别。
名词解释及之后内容为依据课件材料进行归纳而成,名词解释部分将已找到要点直接进行罗列,具体取舍和选择请自行决定。
论述题仅给出要点,具体内容参加提示和课件。
因时间仓促,且根本没听课,所以内容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采用时请认真研判、谨慎对待。
如遇错误,欢迎指出,深表谢意,考试时如因参考此份材料导致错误和扣分,找我也不承认!祝大家考岀好成绩!一、填空与选择1、对比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1)行为主义心理学。
(2)结构主义操作方法。
2、《英语初阶》是功能法的纲领性文件。
3、《跟我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中学生或者年龄在15岁至18岁的青少年第二语言学习者。
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小介语理论。
5、保证效度的关键是测试项口和测试内容要耳测试目的相•致;保证伫度的关键是保证试卷内容和难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题没找到合适的答案,姑冃存疑)6、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动机、态度、性格(具体见老师上传之第八讲课件材料)7、母语干扰作用来白什么理论:对比分析理论。
8、克拉申最著名的假说是什么?“习得与学习假说”“监察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 ppt是按照这个顺序给的,但是没看到说哪个最著名。
9、在中国学习800学时后相当于初中水平,此时的单词量约为:3000。
10、专用语言教学(LSP),是在功能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鱼亘的能力。
12、教材评估的基础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和科学性°13、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蜜月期、挫折期、调整期、适应期)14、对比分析的儿个步骤:描写、选择、对比、预测15、认为关键期后难以学习语言的假说:赛林克,中介语假说,石化现象,196916、威尔金斯创立的流派是:功能法17、以贝利兹为代表的,19世纪出自西欧的教学法是:直接法18、HSK相关内容,这道题我忘了他说的是啥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后首次接触并且掌握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的,学习并且努力去掌握的语言。
3.母语:本国,或者本民族语言。
一般情况下是指第一语言,但是却与第一语言不等同。
4.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5.目的语:人们通过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言。
6.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7.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要求掌握语言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的应用规则,除了语言知识外,还涉及社会,文化,心里等因素,是多层次的复杂知识和技能体系。
8.语言形式:通常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形式。
9.语言功能:是指语言发挥的作用,用语言做事,或者用语言完成的交际任务。
10.话语分析:也成“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11.教学原则:是指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要求。
12.课程论: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
13.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结构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14.语义文化: 指语言的语意系统,主要是指词汇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
首先是在一个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15.语用文化:16.习得:指在自然环境下,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的获得一种语言,如儿童获得第一语言。
17.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又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的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种语言。
18.迁移:迁移是心理学概念,指在学习过程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系统。
言语——是这种抽象系统的表现形式。
2习得--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重意义,过程由不自觉到自觉学习--是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注重语言形式,过程由自觉到不自觉3迁移指学得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
起促进作用的影响是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4 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5语言能力: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是一个人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二.选择题1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大体上分5个阶段:(1)喃语阶段:又叫语前阶段,6个月到1岁,牙牙学语,模仿大人的话,能听懂一些词和句子,能用特定的声音来表示一定的意义。
(2)单词句阶段:1岁至1岁半,真正学话,一个词、单词话语。
(3)双词句阶段:1岁半,两个词语在一起。
(4)电报句阶段:2岁半左右,实词句阶段,只用实词,不用虚词。
逐渐开始使用代词、介词、连词、动词词尾、助动词等。
(5)成人句阶段:3岁半至5岁,初级阶段基本完成。
能意识到有一个规则体系,并能重复使用。
开始了解并掌握语言的社会功能。
2.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阶段感知阶段:教师演示或讲解,让学生感受并去理解理解阶段: 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巩固阶段:通过机械操练增强学生记忆运用阶段:以交际性操练为主,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运用3.一和不的语音变调(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2)“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
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一、选择题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知识传授B. 语言测试C. 文化传播D. 思维训练2.下列哪项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A. 国际化B. 个性化C. 教学方式固定D. 讲究文化内涵3.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下哪项常被称为“四大基本功”?A. 听、说、读、写B. 说、写、看、唱C. 听、唱、读、写D. 搜索、合成、应用、评估4.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哪项?A. 技术和方法B. 学生的心理变化C. 内容的难易程度D. 教学材料的选择5.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学生的母语水平B. 学生的学习能力C. 学生的文化背景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教学目标是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实现学习目标而确定的完成学习任务的…。
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常识,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3.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技能。
三、简答题1.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回答: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实践场景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请回答: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四、论述题对外汉语教学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化的特点。
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在语言教学中需要注意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文化习惯。
其次,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也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挑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1、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或得体性。
(P77)2、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P283)3、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认知理论+普遍语法理论)。
(P192)4、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系统性和趣味性。
(P315)5、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大文化(经济、政治、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一集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P120)6、赛林格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它是由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
(P169)7、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P235)8、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试题。
(P380)9、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10、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学习对象(教学对象)分出来的;《旅游口语》、《商务汉语》是按教学目的(功能、要求)分的。
(P318、听力等是按技能划分的)1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1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13、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14、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15、交际法(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P273)16、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1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18、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首次提出“交际能力''概念的是海姆斯。
2.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来编排教学内容及其顺序,同时又考虑到结构所表达的功能,这类教材属于结构一一功能型的教材。
3.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是由若干个教学步骤组成的。
4.在口语教学中,输入要大于输出。
5.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听说法。
6.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7.试题的区分度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8.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
9.如果一个母语为英语的学生说出“我要结婚他〃这样的句子,其偏误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母语负迁移。
10.为我国教师在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编写的,“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及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刘琼等人编著的《实用汉语课本》。
11.“偏误分析〃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科德提出的。
12.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成绩测试。
13."我学习不太好,因为我老是学习得很马马虎虎。
〃造成这句话偏误的原因是多度概括或过度泛化。
14.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15.完形测试(clozetests)中“完形〃一词来自格式塔心理学派。
16.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语言技能来划分的。
17.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挫折期。
18.保证效度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
19.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是属于应用语言学。
20.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干扰。
21.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团结友爱适合作为对外国学生的德育教育。
22.关于偏误,教师有必要预先了解学习者的偏误及偏误来源。
23.对外汉语相关的文化教学主要是语言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专门性文化知识。
一般文化知识是为本国学生开设的。
24.对外汉语教学受到多种学科的启示和影响,其中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XXX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XXX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资料野下晴上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研究和使用另一种语言。
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言语,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言语而非母语。
因此,不能把第一言语和母语两个观点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研究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研究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研究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言语教与学全进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内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施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
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2.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3.泛化是学习者对目的语当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学习不全面把该规则当作该项目的统一的形式,面忽视了其它的规则或用法。
4.文化的迁移是指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的观念,行为方式等来实现目的语文化中的特定的文化行为和交际功能。
5.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性指导性文件。
6.课程设计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对既定的教学对象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选定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同时考虑主客观条件)它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7.总体设计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等作出明确规定。
8.课程规范是对课程本体(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这两个部分的规范。
9.水平测试是为了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有专门的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准客观,能够有效的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
10.成绩测试(课程测试)它是非标准化的试题,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
11.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的能力。
例如:填空,改错,多选12.HSK(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标准化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与其他语言的教学属于同一性质。
它是一门专门的、应用的、综合的学科。
(第二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3、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人们出生以后最先学习和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我们不再区分第二、第三、第四语言,是因为他们基本性质相同。
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完全按照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
)4、(1)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最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即第一语言。
(2)目的语: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言。
常与母语相对使用。
【外族语言:同一国家的其他民族的语言。
外语:从国别的角度命名。
指外国语言,相对于本国语言。
】(3)【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但也有人的第一语言不是母语,反而是外语,如移民到国外的某些人的子女。
多数人的第二语言是外语或别的民族的语言(外族语言),但也有相反的情况。
】因此母语不完全等同于第一语言,外语也不等同于第二语言。
5、第二语言教学的外延。
应当包括:①针对中国人的外语教学:②针对第一语言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③针对第一语言为非汉语的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④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6、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别:语言教学:重实践,阶段性,用(更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同时培养教授技能)语言学教学:重理论,系统化,研究7、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①语言能力(1inguistic competence):指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内在能力,属于语言的范畴。
其中,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
语用规则就是语言的使用规则,即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谈话的内容、言语的语音形式、词、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
②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指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属于言语范畴。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重点
1、几种常用的语法教学法(例子最好两个以上)1. 归纳法: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再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操练。
2. 演绎法:先讲清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然后在规则指导下学会运用。
3. 引导性的发现法或综合法(1)即前面两种方法的结合。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并进行操练。
(2)先采用演绎法,简要揭示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大量练习,在初步掌握语法规则的情况下,做进一步归纳总结,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4.对比法:(1)汉外对比(2)汉语内部对比:相近或相反语法点的对比(3)正误对比5.图示法:用简单的图画形象地表示某种抽象的语法规则。
6.公式法:用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方式展现句式结构。
7.以旧带新法:用已经学过的语法点带出新的语法点。
2、对外汉语教学原则(重点把握交际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加上你的理解。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教学是否符合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由易到难,方便教、方便学。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编排顺序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题材内容要从日常生活用语开始并逐渐涉及社会生活交际的各个方面。
新词语和语法点分布要均匀,适当分散难点。
要教授规范、通用的汉语汉字交际性原则指要紧扣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即要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技能,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能够切实地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这方面的语言技能。
交际: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指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在交际中所必必需的,最急需掌握的。
工具:语言材料要尽可能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语料,尽量避免“教科书语言”。
训练:在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提供大量的练习,练习设计和编写要尽量做到生动有趣。
适合性(针对性)原则体现在适合学习环境,适合学习者,适合教学类型和目标。
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类型、课程类型和教学对象、学习环境。
要根据不同母语、母语文化背景与目的语文化对比所确定的教学重点,考虑到学习者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特点、目的、起点不同、学习时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试题判断题:1、1983年成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见书本第6页2、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的。
√见书本第5页。
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何时教”是根据语言点的难易程度排列教学顺序的问题。
√见书本16页。
4、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
错,改:不是5、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教学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错,改: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教,而不能当做只是体系来教;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6、学科应用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最直接、最有应用价值的学科理论本身。
错,改:学科基本理论7、语言教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包含:基本理论研究、学科性质理论、教学原则理论、教学法理论、中国传统教育观。
错,改:不包含基本理论研究8、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三项知识并不是对立的系统。
对9、相对直接法就是直接法和翻译法结合的成果。
错10、说是学生语言和认识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四项语言技能中最难的一项。
错11、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
对12、词汇教学技巧可以分为展示词汇的技巧、解释词汇的技巧、词汇练习的技巧、词汇积累的技巧。
对13、阅读训练是指对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专门训练。
对14 从教学性质上划分,教材可以分为:初级教材,中级教材,高级教材。
错(应是从教学的阶段和层级)15 文化知识类教材包括:中国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旅游汉语,商贸汉语等。
错(旅游和商贸是属于特殊用途语言教材)16 趣味性的作用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它是绝大多数学习者评价教材优劣的根本标准。
错(应是首选标准)1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它主要涉及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等学科。
错18 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中介语理论是由偏误分析发端的,早期的中介语研究又采取对比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资料填空题1、两种模式:填空西方学者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提出七种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式,仅举两例:美国学者斯波尔斯基于1980年提出的“教育语言学理论模式”;斯特恩于1983年提出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一般模式”。
2、记: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和哲学。
本学科基础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
3、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4、记: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把语言看做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一理论影响了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
对外汉语教育学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而语言教育学又是一门分科教育学。
分支学科与总学科的关系、下位学科和上位学科的关系。
7、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1969提出中介语的概念8、四大流派: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强调感情因素的人本派(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交际法)5、教学过程的模式: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6、文化冲突与适应:蜜月阶段、挫折阶段(有文化震荡症/文化休克、调整阶段、适应阶段9、备课的三个方面: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对象、确定教学方法。
10、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组织教学(教师课前或课的开头进行一定的准备)复习检查。
(方法:提问、测验、改错等)讲解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10、汉字教学任务: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
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即语言要素教学,是教授汉语的基础知识。
11、语言测试的分类用途:学能测试、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诊断测试评价的客观化:客观性测试、主观性测试命题方法:分立式测试、综合性测试、交际性测试分数解释的方法:标准参考测试、常模参照测试测试的制作要求:标准化测试、非标准化测试语言测试的评析标准:效度、信度、区分性、可行性、反馈作用交际能力1)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60年代提出的。
2)交际能力指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即在不同场合、地点对不同的人进行成功的交际。
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3)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性。
4)卡纳尔概括了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
名词解释题、1、语言能力:1)乔姆斯基于60年代提出的。
2)所谓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3)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能正确组合声音和语素;区分结构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区分同一结构的歧义;区分结构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子等。
最根本的就是能造句。
可见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形式结构有福安,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法能力,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人的内部心理机制。
2、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汉语结构最大的特点是重意合而不重形式,只要在上下文中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可以组成句子,这反映了中国人善于概括、综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疏于对局部的客观分析和逻辑推理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主客观统一观。
汉语中词语排序整齐、语义对称、节奏和谐的对偶句,体现了中国人喜欢对称、成双的心理。
3、正迁移:相似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起阻碍作用。
4、文化适应?指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因此,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就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5、对外汉语教学4、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特点学科的什么叫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性质:1)首先是语言教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交知识、规律和文化等都是为了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服务的。
2)是第二语言教学:……往往是零起点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阶段,第二外语教学的性质,就把对外汉语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明显地区分开来的。
3)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文化差异大、汉语教学起步晚、尚未普及;汉字;语言系统与各语系差异大;等使外国学习者感到困难。
4)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这不同于对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外国学习者所处文化与中华文化差异大,这就造成了对汉语的理解、学习和运用的障碍。
特点: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6)集中、强化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1)是专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中、强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些任务和内容是其他学科无法承担的。
2)是综合的学科。
它综合地、有选择地汲取……等七个学科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3)是应用的学科。
其任务是揭示汉语最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规律和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这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
6、什么是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7、什么是暗示法?强调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的学习的教学方法。
10、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
这种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成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影响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特别是文化差异。
21、语言测试根据一定的评估目标,以抽样方式通过有限试题来诱导出受试者的言语行为,然后借助定量描述来推断受试者掌握该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简答题1、偏误分析理论的五个基本步骤是什么?1. 收集资料;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或听力理解中选择供分析用的语料,有横向预料收集和纵向语料收集,面谈、笔试等方法。
2. 鉴别偏误;要关注几个问题:●同时还要区分是结构形式的偏误还是语用形式的偏误。
●偏误以目的语的正规形式为准;●鉴别是有规律性的“偏误”还是偶然性的“失误”;●区分学习者的“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得体性”问题。
比如:你多大?3. 描写偏误;对偏误进行描写的方法有“语言表层特征分类”(比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范畴);“表层策略分类”(主要是根据学习者偏误产生的方式进行分类和描写,如“省略”、“附加”、“类推”、“错序”等。
)等。
4. 解释偏误;偏误主要存在两种情况:“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
前边有个厚森林。
属语际偏误。
5. 评估偏误。
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哪种偏误更严重。
(2)对于母语者和非母语者的偏误的评估应有所不同。
(3)评估标准问题:可理解程度、可接受程度、冒犯程度。
2、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教学语法而不是语法理论,是教语法知识而不是语法学知识,是教外国人的语法而不是本族人的语法。
更多的是从意义到形式而不是形式到意义,是分析的语法更是组装的语法,是描写的语法更是讲条件的语法,是在语际对比中讲语法。
1)通过语言对比突出语法的重点和难点。
请你等等我。
请你等我。
可以放在对比讲授。
2)从句型入手,句型操练与语法知识的归纳相结合。
如归纳把字句的用法。
3)由句子扩大到话语4)精讲多练,以练习为主5)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法项目。
对教学内容做出简化处理。
如把字句,把桌子一拍等特殊用法可以留意以后教。
6)语法结构的教学与语义、语用和功能的教学相结合7)重视纠正学习者的语法错误,并把病错句的分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
3、功能法的基本原则和典型的教学过程是什么?交际法概念:以语言的意念、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基本原则:1)把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能力。
(6)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3)教学过程交际化——为学生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
(4)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性训练相结合。
(5)强调表达内容,不过分苛求形式,对学生的错误要确定一个容忍度。
教学过程:(1)展示语言材料。
展示方法:对话、图片、实物,或通过情景。
(对话自然、真实)(2)学习和操练。
把对话中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相应的语言结构抽出来,让学习者模仿练习。
操练方式:朗读、设问、对答。
(3)自由交际及表达。
为学生自由使用语言创造情景,如游戏、谈话、讲故事、角色扮演,讨论等,训练他们的各种交际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4、直接法的基本原则和典型的教学过程是什么?1、概念: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基本原则:(2)以口语为基础(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
(1)建立语言和外界事物的直接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3)以模仿为主。
(4)句本位,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
(5)从实践中领悟并归纳出语法规则,然后指导学习,反对死记住语法规则。
3、典型教学过程:1)教师做动作,并用动作配上目的语词语和句子展示教学内容2)教师反复领读词或句子,并正音3)操练(教师说,学生做动作,或者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做动作)4)看课文认读文字,将语音和文字结合起来5)抄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