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doc杨景波

合集下载

中考科学复习: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1 - 副本

中考科学复习: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1 - 副本

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图5—1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主要考查月相的变化规律,由图可知,图①为蛾眉月,出现在农历初三前后;图②为凸月,出现在下弦月前满月之后;图③为蛾眉月,出现在下弦月之后;图④为凸月,出现在满月之前,上弦月之后,故月相的出现时间顺序应为①④②③选C 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示意,并在平时养成善于观察天文现象的好习惯。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月相变化习题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重点习题1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重点习题1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重点习题1《月相变化》习题一、基础过关填空题(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形成的,变化是有()。

(3)月球是一个()、()的球体。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5)向着地球的一面被太阳光照射了一个边缘,我们看到了一个弯弯的月牙,叫做()。

(6)月相的变化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并根据其变化的周期来()。

(7)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一个()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

二、综合训练1.选择题(1)望月出现在()A.农历十五B.农历初七八C.农历初三(2)根据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并编制了( )A.历法B.日历C.法典(3)农历初一,出现的月相是()A.下弦月B.新月C.残月(4)月亮反射的光是()A.地球B.火星C.太阳(5)一个()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A.朔望月B.恒星月2.判断题(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不管观察角度怎么变化,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

()(3)月亮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

()(4)只要我们知道农历的日期,就可以判断月相的形状。

()(5)月相的变化与地球、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关系。

()拓展应用1.连线题新月残月下弦月上弦月峨眉月凸月望月初三十五初七、八初一十二、三二十二、三二十八、九2.简答题(1)月相的变化规律?(2)画出上半月月相图?。

中考科学复习: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1 - 副本

中考科学复习: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1 - 副本

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图5—1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主要考查月相的变化规律,由图可知,图①为蛾眉月,出现在农历初三前后;图②为凸月,出现在下弦月前满月之后;图③为蛾眉月,出现在下弦月之后;图④为凸月,出现在满月之前,上弦月之后,故月相的出现时间顺序应为①④②③选C 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示意,并在平时养成善于观察天文现象的好习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4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4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4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卷一、选择题1.农历下半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由缺到圆B.由圆到缺C.先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2.农历正月十五的月相是()。

A.B.C.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下列()是端午节晚上的月相。

A.B.C.4.一个学期中,我们多次看到月亮,看到的月亮的形状()。

A.都是圆形的B.都是月牙形的C.有规律地变化着5.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从缺变为圆B.从圆变缺再变圆二、填空题6.随着月亮在星空中每天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我们看到它的_______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__________,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左右,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_________。

7.农历十五的月相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

8.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 ),直到满月,亮面在( );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 ),直到( ),亮面在( )。

月相成因示意图如图:9.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 )。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10.一个完整的月相周期大约需要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1.月球一会变成弯的,一会变成圆的所以有月相的变化。

( )12.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太阳也有这样的现象。

( )13.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 )14.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

( )15.当无法确定月相图片的先后顺序时要保持沟通。

( )四、连线题16.将下面的月相和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满月新月上弦月下弦月盈凸月五、简答题17.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18.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六、综合题19.观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阴影表示暗面)。

苏教版科学五上《看月亮》练习题

苏教版科学五上《看月亮》练习题

苏教版科学五上《看月亮》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二、选择题:
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
2.新月是指天空中显现(C)
A月牙 B满月 C不显现月亮
三、画图并回答问题:
1.依照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看,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上农历什么时刻的月相。

(学生依照自己的观看画就能够了)
2.你在观看月相时纪录了哪些内容?
答:除了画月相外,还要纪录观看时刻、观看地点、观看到的月亮所在的方位,当时的天气情形以及观看的心情和感受等。

(还有些内容依照具体情形确定)。

教科版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那天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是(蓝色表示暗面)()。

A.B.C.2.()这天我们看不见月相。

A.农历每月初一B.农历每月十五C.农历每月二十三3.下图中的月相出现的时间大约是每个月的()。

A.农历初一B.农历初七C.农历廿二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从新月到满月B.从满月到新月C.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5.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属于这天的月相是()。

A.上弦月B.下弦月C.满月6.下列月相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

A.⑤④③②①B.④⑤③①②C.③②⑤④①7.下列诗词所描写的月相出现时间相同的是()。

①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雨后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①③B.③④C.①③D.②④二、填空题8.月亮有_____变化而太阳没有。

9.天空中一些明亮的星星叫_____。

10.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_____到_____。

11.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直到________,朔月,亮面在左侧。

(填“大”或“小”)12.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_______________,“十五”称为______________。

13.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_____________之处。

(填“相同”或“不同”)1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__。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15.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______的光。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

三、判断题16.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月相的变化是周期性的。

农历初时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时叫;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

2.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天。

3.月球和两部分的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天。

4.月亮的形状从农历初一到十五会逐渐,从农历十五到月底会逐渐。

5.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的上半月月相由到。

6.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化,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

7.(如图示意)认识月食。

月食的成因是: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时,遮着了直线传播的阳光,在的影子中,就会发生月食现象。

8.月相是指我们在看到的月亮的样子。

9.小明在农历五月二十八观察月相,看到的月亮形状像。

10.月相变化的周期是。

11.请你根据日常生活中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再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一个月内出现的不同月相的图片按照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④。

12.我们看月亮最圆的那天是农历。

二、判断题13.如果我们在农历初七晚上观看月相,那么应该选择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进行观察。

()14.月相变化指的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15.月相的变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16.月相变化是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空间位置变化而引起的。

()17.月相变化的规律与月球、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关。

()三、单选题18.农历二十二日那天看到的月相应该是()。

A.B.C.19.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A.从圆到缺B.从缺到圆再到缺C.从缺到圆20.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形状是()A.B.C.21.连续两次月圆之间相隔大约()A.一周B.一年C.半个月D.一个月22.农历十五、十六的月相被称为()A.上弦月B.满月C.下弦月23.古人喜欢观察月相,“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述的月相是()。

A.B.C.24.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那天夜晚观察月亮,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是() 。

三年级科学下册试题-3、4《月相变化的规律》课课练(含答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试题-3、4《月相变化的规律》课课练(含答案)教科版

3.4《月相变化的规律》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25分)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的变化。

2.月相变化的周期是()。

3.月相变化是()规律可循的。

(填“有”或“没有”)4.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一些()。

5.我国古人十分智慧地用()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是蛾眉月的是( )。

2.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的时间大约是( )。

A.1天B.10天C.30天D.365天3.下列不属于月球具有的是( )。

A.环形山B.黑子C.月相D.三个都不对4.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除了月球还可能看到( )。

A.太阳B.星星C.河水D.山脉5.月相中可能出现的是( )。

A.满月B.月牙C.弦月D.都有可能出现答案一、填空1.月相2.一个月3.有4.明亮的星星5.亮星二、选择题ACBBD3.5《月球-地球的卫星》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15分)1.()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2.月球对地球的()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者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3.月球上有大大小小的()。

二、判断题(每空5分,共30分)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2.宇宙中只有地球有卫星。

()3.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是38万千米。

()4.月球上有月海,所以有水。

()5.环形山是由陨石、流星等撞击而形成的。

()6.月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

()三、选择题(每空5分,共30分)1.在月球上通话必须使用无线电设备,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空气B.月球上没有水C.月球上昼夜温差大2.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宇航员是()A.嫦娥B.阿波罗C.阿姆斯特朗3.关于月球和地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B.地球是月球的卫星,地球围绕着月球运动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围绕着月球运动4.在地球上行走很容易,而在月球上却不那么容易,这是因为( )A.地球的引力小于月球B.月球上的温度太低,人不习惯在月球上行走C.地球的引力大于月球D.月球表面有环形山,表面不平5.能发光发热的自然天体是()A.太阳B.月球C.金星6.下列属于月球特点的是()①球形②有引力③有海洋④有环形山⑤有月海⑥有空气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⑤答案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15分)1.月球2.引力3.环形山二、判断题(每空5分,共30分1.√2.×3.√4.×5.√6.√三、选择题(每空5分,共30分)1.A2.C3.A4.C5.A6.A。

月相变化练习题

月相变化练习题

月相变化练习题月相的变化是指月亮在绕地球旋转的过程中,其形态和外观的变化。

这个变化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通过对月相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月球和地球的相互作用。

下面是一个月相变化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月相的变化。

新月、峨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

答:月相的变化周期是5天,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周期不是整数天。

答:新月是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太阳光被月球遮挡,导致我们看不到月球的形态。

满月则是月球位于地球的另一侧,太阳光照亮了整个月球,使得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月球形态。

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月球的亮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答:在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月球的亮度也会发生变化。

新月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光被遮挡,所以月球看起来最暗。

随着月球绕地球旋转,我们看到的部分越来越多,月球的亮度也逐渐增加,直到满月时达到最亮。

然后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旋转,被照亮的部分逐渐减少,月球的亮度也逐渐降低,直到再次变成新月。

答:月相变化对地球有很大的影响。

月相的变化会影响海洋和潮汐的变化。

月相的变化也会影响动物的行为和生物钟。

月相的变化还会影响人类的情绪和创造力。

请描述一下峨眉月、盈凸月、亏凸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形态特征。

答:峨眉月是指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呈现出一个细长的月牙形。

盈凸月是指月球绕地球旋转,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逐渐增加,呈现出略微凸起的形状。

亏凸月是指月球继续绕地球旋转,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逐渐减少,但仍然呈现出凸起的形状。

上弦月是指月球位于地球的上方,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呈现出半圆形的形状。

下弦月则是指月球位于地球的下方,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呈现出另外一半圆形的形状。

给定一个二叉树,找出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所有路径,并返回一个列表,每个路径作为一个列表元素。

答案:这道题可以使用递归来解决。

从根节点开始,递归地遍历左子树和右子树,并将当前节点加入到路径中。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月相变化的规律》试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月相变化的规律》试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
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
2、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到 .
3、天空中一些明亮的星星叫。

4、月亮有变化而太阳没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

( )
2.太阳和月亮都有月相变化。

( )
3.“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圆缺”指月相变化。

( )
4.给月相照片排序要符合实际生活的观察。

( )
5.当无法确定月相图片的先后顺序时要保持沟通。

( )
6.每月的月相有两次是最圆的。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一个月里,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那它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
A.大-- 小-- 大
B.小-- 大-- 大
C.弯-- 圆-- 弯
D.圆-- 弯-- 圆
2、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正确的是( )
3、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月相出现时间相同的是()
①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雨后对愁眠。

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A.①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
5、月球在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
A.月貌
B.月亮
C.月相
6、下列月相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④3②①
B.46③② c.③②64①
四、问答题
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

(完整版)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月相变化习题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杨景波整理月相变化

杨景波整理月相变化

农历10, 农历 ,11 观测者所见月相
亮侧朝西边. 亮侧朝西边. 亮侧朝西边
农历15,16 (望) 月球公转的位置 农历 , 望
傍晚18:00月升东方 傍晚18:00月升东方 傍晚18 子夜24:00月上中天 子夜24:00月上中天 子夜24 清晨06:00月落西沉 清晨06 清晨06:00月落西沉
注意亮面的朝向是 否正确? 否正确?
3
2 2,初三,四的月相会是什么样 7 子,又运行到哪一号位?
4 5
6
3,初十,十一的月相会是什么 样子,又运行到哪一号位?
太 阳 光
1 2 8
3
温馨提示: (1)2号同学作月球运行到 相应位置,组内其他成员 排成纵队依次观察 (2)先观察初三,四的月 相,再观察初十,十一的 月相. 7 (3)活动结束,立即回座 位.讨论猜测的月相是否 正确,不对的请改正. 不要影响到其 他小组哦!
再试试 其他题目吧
参考资料
可到以下网址观看其他天文资料: /undertaker/378/
返回首页 按一下可 返回首页
答错了,不要紧, 再试一次,好吗? 还是,温习一下?
下半夜(24~6点)出现在东方天空. 下半夜(24~6点 出现在东方天空. 下半夜(24~6 亮侧朝东边. 亮侧朝东边. 亮侧朝东边
农历25,26 月球公转的位置 农历 ,
夜晚03:00月升东方 夜晚03:00月升东方 夜晚03 上午09:00月上中天 上午09 上午09:00月上中天 下午15:00月落西沉 下午15 下午15:00月落西沉


球 的月


,

渐亏
月球的盈亏现象:下弦月


球 的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试题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一、填空题1.月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______________。

2.农历初七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农历十五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农历二十三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

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______________,“十五”称为______________。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___。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______________的部分。

5.月相的变化规律:上半月由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下半月由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

6.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_______________——圆月——_______________——残月的过程。

7.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______________之处。

(填“相同”或“不同”)8.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下图的月相出现在农历______________(填“上半月”或“下半月”),大约是农历______________。

(填“二十三”或“初八”)9.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_____________的光。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___。

10.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直到______________,朔月,亮面在左侧。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一、填空题。

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2、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到()。

(填“弯”或“圆”)3、天空中一些明亮的星星叫()。

4、月亮有()变化,而太阳没有。

二、判断题。

5、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

()6、太阳和月亮都有月相变化。

()7、“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圆缺”指月相变化。

()8、给月相照片排序要符合实际生活的观察。

()9、当无法确定月相图片的先后顺序时要保持沟通。

()10、每月的月相有两次是最圆的。

()三、选择题。

11、一个月里,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那它的规律是()。

A. 大—小—大B. 小—大—大C. 弯—圆—弯D. 圆—弯—圆12、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B.C.13、下列诗词所描写的月相出现时间相同的是()。

①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雨后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 ①③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4、月相变化周期大约是()。

A. 一年B. 一天C. 一个月1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月相B. 月貌C. 月亮16、把观察到的月相按农历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⑤④③②①B. ④⑤③①②C. ③②⑤④①四、简答题。

17、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参考答案1、【答案】月相【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解答】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故此题的答案是月相。

2、【答案】圆弯【分析】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景波压缩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杨景波口诀记忆月相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天空,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半边天空,东半边亮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广东卷和上海卷中曾考到了该知识点,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1999年上海卷)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图5—1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月相的成因及规律的理解。

知识依托:月相的成因及规律。

错解分析:对月相出没时间把握不准,导致判断错误;也可能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主要考查月相的变化规律,由图可知,图①为蛾眉月,出现在农历初三前后;图②为凸月,出现在下弦月前满月之后;图③为蛾眉月,出现在下弦月之后;图④为凸月,出现在满月之前,上弦月之后,故月相的出现时间顺序应为①④②③选C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示意,并在平时养成善于观察天文现象的好习惯。

答案:C[案例3]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图5—2),回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图5—2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错解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对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不清楚;也可能因对月相的成因规律掌握不熟练而出现错误;还有可能,潮汐中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没有掌握好。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天文潮汐的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等。

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A位置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则应为新月,根据月球运动方向,B应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故第(1)题应为C点,此时可能产生月食现象;第(2)题图中B时为上弦月,此时前半夜出现,月面应朝西,第(3)题图中D点,日、月、地三者应为垂直关系,此时,应为小潮。

答案:(1)C 月食(2)B 西(3)垂直小●锦囊妙计月相的成因规律是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的反映,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紧密相联。

通过月相成因及规律的考查能考查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知识点为新教材重要组成部分,高三复习备考应给予重视,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1.明确成因: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2.找准时间:判断有关月相成因及规律的知识,关键抓住时间:农历初几?什么时刻?3.抓住方向:月球的亮面与太阳的位置密不可分。

●歼灭难点训练1.★★★★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A.晨线上B.昏线上C.晨昏线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2.★★★★★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B.适逢满月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阅读图5—3,据此回答3~4题。

图5—33.★★★★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5.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6.★★★★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7.★★★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8.★★★★读图5—4,回答:图5—4(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其原因为。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月,位于D点时,其月相为月。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和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解析:此题给出月相,来判断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望月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故答案应选A、B、C、D中的南、北、西方位无法判断。

答案:A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

题目给出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进而来判断月相,由题意知日、地、月三者共线应为满月或新月;又因月球位于日、地之间故应为新月,答案A正确。

答案:A3.解析:此题是根据天文现象来考查月相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月食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时才可能发生,故此时的月相应为满月,故选B项。

答案:B4.解析:此题是结合文学作品对月相进行认识或辨别,只有将诗句融入整首诗词的意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不可断章取义,根据诗词意境,A项为拂晓,B、D项为黄昏(农历十五、十六),C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故相同的为B、D项。

答案:BD5.解析:本题是根据月相来考查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

体现对学生能力考查。

根据时间7月5日,日地距离应为远日点附近;因此时为满月,故天文潮应为大潮,故三者都符合的顺序是C项。

答案:C6~7.解析:此组题与科学探索相联系,考查月球表面物质组成,从而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6题应选D项,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应与站在地球上看月球类似,地球表面也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即白昼,故在月球上看地球应该有圆缺变化,故本题应选D项。

第7题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故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因此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

应选A项。

答案:6.D 7.A歼灭难点训练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根据题意,此时上弦月位于上中天;而上弦月黄昏时刚好应出现在观察者上中天,故由题知此时应为黄昏,观察者的位置应为昏线。

此题应选B项。

答案:B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审题最关键,本题的中心是比“平常满月亮得多”;A项月球位于近地点,观察距离近是可能的,C项地球在近日点,月球得到太阳光照更充足;D气温低、气压高、空气容易下沉、大气能见度高。

只有B项满月不可能比其他满月时更亮。

根据题意,本题应选B项。

答案:B3~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示,大潮时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故此时应为新月;小潮时日、地、月三者互相垂直,且根据太阳的位置月球的亮面朝右应为上弦月,故本题①③都正确,第3题选C项;第4题利用潮汐发电,涨潮、落潮时,潮水都能带动水轮机发电,一天之中有一次涨潮,一次落潮,故一天能发四次电,第4题应选D项。

答案:3.C 4.D5.解析:本题是一道对月球的综合考查题,要求学生对月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的原因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同的,与其他没有关系,故本题只有B项正确。

答案:B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A项一轮明月应为满月而非新月;D项下弦月,月面应朝东。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

答案:BC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审题是关键;A.月球的受光面积大小是不变的,而地球上的人看到的视形状是变化的,C项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应为15天;D项从朔到望的周期应为半个逆望月,一个逆望月应从朔望朔。

故本题答案应选B。

答案:B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月球运动情况及月相形成过程的理解,进而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由图可知A点,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相为新月,此时,月球的影子可能掠过地球的向日半球而产生日食现象;C点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共线,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对应满月;月球可能在地球的背日方向上通过地球的本影和半影而产生日食。

B和D的位置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为垂直关系,在B位置,太阳在月球的右侧即月球的亮面朝右应为上弦月;而D点太阳在月球的左侧,即月球的亮面朝左应为下弦月。

第(4)问题考查月相规律的应用,月相的周期变化与历法中的农历和七天为一星期有密切关系。

答案:(1)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日食(2)三者共线,地球位于中间月食月球有时在地球的背日方面通过地球的本影和半影(3)上弦下弦(4)农历星期杨景波口诀记忆月相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天空,西半边亮歼灭难点训练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