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跨国公司研发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公司R&D全球化 1、定义:跨国公司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人才、科技 实力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 组织的安排科研机构,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 开发。 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地表现在技术密集型产业, 如医药、电子等行业中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抛弃了 传统的研究开发方式,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 全球R&D网络。

(1)垄断行业中的创新比竞争行业中的创新更 有利。 一方面具有垄断力量的企业能够防止模仿行为, 从而能够从创新中获得更多利润; 另一方面垄断企业获得垄断利润,从而可以更有 力地支持研究与开发(R&D)。

(2)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具有创新优势。



创新需要较高的固定成本,因而同样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大企业不仅能够承担较高的固定成本(如支持大的R&D项 目,雇用更多更优秀的研究人员等),而且可以获得规模 经济。 大的多角化企业更能够通过不同项目投入的分散化来降低 风险。 创新往往会导致成本降低,大企业从创新带来的成本降低 中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中小企业。

(2)R&D活动的集中化。长期以来,大型跨国 公司习惯于把R&D活动集中在母国,置于母公司 的直接控制之下,而国外子公司的科研比重较小, 并且主要面向个别子公司和当地市场的技术需要。 这种集中控制的R&D组织模式,正是为了适应于 R&D活动的规模经济需要,以促进各部门的通力 合作,避免重复研究,降低研制成本。同时也是 为了适应技术保护的需要,通过集中对创新过程 控制,降低技术开发泄密的风险,防止模仿等。
25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基本都是采用有偿方式。其具体的形 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许可证贸易 特许经营 技术援助 交钥匙项目 管理合同 对外直接投资 合作生产 补偿贸易
26
(三)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战略
1、技术转让内容的选择策略 跨国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或企业转让的技术,从与 跨国公司母公司所使用技术的关系来看,可大致 分为四类: 1)尚未使用但准备使用的技术 2)尚未使用但也不准备使用的技术 3)正在使用的技术且还会继续使用的技术 4)还在使用但即将放弃使用的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当今科技发展呈现聚合趋势。
Ex:电讯技术的发展就是溶合了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第三,为了分担昂贵的研制费用,分散因竞争和产品 寿命周期缩短而产生的投资风险,跨国公司只能选 择战略联盟。
Ex: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合作主要集中在航空、汽车、计 算机、半导体、核技术和平利用等高新技术术产业部门。
研发战略联盟的优点: (1)跨国公司可以共同分担研究开发费用、分散与 减少风险、取长补短、优势叠加、取得技术协作溢 出效应,这样既可加强各方的竞争地位,又可避免 两败俱伤。 (2)中小型跨国公司加入国际战略联盟还可以弥补 企业规模不足的缺陷,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2006年3月27日,百事公司在全球的第一家海外研 发中心落户上海。该中心旨在结合百事全球科研力 量,研究和开发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特点的饮 料和休闲食品。 IBM已经在全球设立八个研发中心,其中一个就在中 国,其余在美国、印度、以色列、日本等。IBM中 国研究实验室主管James Yeh说“我们把研发中心 设立在中国和印度,不是因为这些地方成本较低, 而是我们需要聆听来自不同地方的对IBM产品要求 的声音。”
27
1)转让尚未使用但准备使用的技术 为了分摊研究开发成本和风险,加快研究开发的 进程,以便早日投入商业化生产,许多跨国公司 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通常的做法就 是将整套新技术开发任务进行分解,各公司研究 开发其中一项或几项子技术,然后通过交叉许可, 互相转让技术,使每个公司能够运用整套新技术。

(3)R&D活动与技术转让的内部化。对于R&D 活动而言,从熊彼特理论也可以看出其内部化的 必然性,这是由于防止模仿,充分利用规模经济, 最大限度实现创新价值的需要。这种内部化现象 一方面表现为绝大部分的R&D活动在 跨国公司内 部进行,很少通过外部合作进行、战略联盟等合 作方式也很少运用。另一方面表现为跨国公司对 技术创新成果的内部化应用的倾向上。
31
技术转让方式的选择策略 尽快回收技术开发中的投资,并以技术换市场,是 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的主要目的,在如何进行技 术转让问题上,根据不同情况通常采用下面三种策 略: 1)以技术投资和建立子公司为技术转让的优先方案 2)对不同的输入国实行不同的技术转让方式 3)在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转让技术主要采取成套设备 转让形式
贸发会议2004—2005年间对全球研发投入最大的一 些跨国公司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跨国公司扩大研 发工作的首选对象是中国,美国和印度分别居第二 和第三位。

熊彼特于1947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 民主》一书中,系统提出其创新理论,他强调了 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 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 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后来, 很多学者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很多理论与实证研 究,大大丰富了这一理论体系。有的学者把这一 理论体系称为熊彼特主义。
2跨国公司R&D全球化特点 A、 跨国公司海外R&D分支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20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最大企业约占总R &D支出的7%是在国外进行的。二战以后这一数值稳步上 升,80年代达到18%。70年代后期,R&D国际化现 象开始显现,80年代末引人注目。1986年,荷兰、瑞 士跨国公司的国外实验室数量已超过国内。


(3)创新往往由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需求拉动) 而产生。 由上述总结不难看出,熊彼特主义强调的是垄断 与大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1)巨大的R&D投入,明显的创新优势。 大型跨国公司几乎都把R&D活动放在头等重要的 地位,每年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进行R&D活动。 以美国和日本跨国公司为例,1994年美国通用汽 车公司R&D费用占当年总销售额的4.51%,福特 汽车公司为4.61%。1995年日本佳能和日立公司 这一指标分别高达13%和10.16%。
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的原因: (1)全球化竞争的结果。 (2) 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趋复杂,新技术研制 开发成本日益增大,而且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Ex:英国金融时报199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欧洲几大芯片生 产巨头,即飞利浦公司、西门子公司和汤姆逊公司,以它们 的联合实力也难以承受新技术开发所带来的压力。
C、跨国公司国外R&D分支机构的专利日益增多 人们通常使用母公司以外R&D分支机构的 发明专利情况表示技术全球化指标。研究表明,19 91至1995年,世界最大跨国公司在美注册专 利的11%是在母公司以外的国家研究获得的。
3、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原因: 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接近目标市场: 绕过贸易障碍; 利用研发地的优势,包括稳定的社会环境资源,尤其 是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的科研基础; 还可以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有利于缩短新产品生 产周期,尽早进入市场。
二、跨国公司技术转让 (一)技术转让定义:是指技术供应方通过某种 方式将某项技术及有关的权利转让给技术接受方 的行为。 国际技术转让:指将技术(包括技能、工艺和知 识等要素)从一国到另一国、从一个企业到另一 个企业的转转。 技术转让的行为,从技术供应方看是技术输出, 从技术接受方看是技术引进;转让可以是无偿的 也可以是有偿的。
跨国公司研发管理
一、跨国公司体系内部的R&D(研究开发) (一)跨国公司内部的R&D 1、现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不少跨国公司就 让少数海外子公司承担R&D活动,此后海外R&D活 动的比例不断增加。这就是跨国公司R&D活动的分 散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R&D活动的重心逐渐转 向国外(国际化),随着全球R&D战略的建立,全 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8
2)转让尚未使用也不准备使用的技术 企业在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通常会取得各种性质 的成果。有一些是企业不想要的,或者无条件去运 用的,这些往往作为技术商品转让给其他企业。 一些跨国公司专门为其他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或技术 开发,这些公司并不打算自己使用这些研究成果。 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研发是受其他企业的委托进行的; 另一方面因为跨国公司要利用这些研发成果去巩固 原料供应市场,或利用这些技术去扩展中间产品购 买市场。
(二)跨国公司体系外的研究开发: 1、现状:跨国公司借助体系外的企业建立研发合作 关系,如研发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等。
跨国公司还与母国和东道国当地研究中心和研究机构 建立联系:
2000年,清华大学专门设立了与外国研发合作伙伴公司协调 的四人工作组,职能类似美国的技术转移办公室。目前,海 外研发管理办公室已经把一些合作伙伴和研发项目融合在一 起,包括通用电气、朗讯科技、阿尔卡特、宝洁和BP等。 随着跨国公司-高校合作项目的全面深入,公司对研发经费的 投入也大幅度提高。仅2003年清华大学总共获得合作伙伴1 千万美元的赞助。合作项目也从基础、孤立的研究工程转向 长期的、前瞻性的项目为主。 除了直接经费投入外,跨国公司与高校共建实验室也是其中一 项很重要的合作举措。同时,公司邀请知名教授作为访问学 者参与到实验室研发工作。例如,微软一共建立了5个实验 室,每个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都不同,其中亚洲研究院更 是在全球享有盛名。
2、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 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的合伙关系。这种战略联盟是通 过外部合伙关系而非通过内部增值来提高企业的经营 价值。
IBM (美国)、西门子(德国)和东芝(日本)于在 1992年为在 20世纪末结成战略技术联盟, 联合开发 256兆位芯片Power PC微处理芯片。 在此联盟中,IBM拿出它强有力的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结构专利技术、西门子提供了芯片外部结构的工艺 技术,三个公司联合开发的Power PC微处理芯片, 足以与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相抗衡。 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 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 256兆位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投资,然后把 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 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这3家公司共同研 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 在美国的总部。
30
4)转让正在使用的但即将放弃的技术 跨国公司向其他企业转让的大多数技术是它们正 在使用但即将放弃的技术。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过这种转让。随着 产品生命周期过程接近终点,产品就要冲破国内 市场,并引起生产地点和技术使用权的国际转移 和重新配置。 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市场的限制因素是可以变动 的,市场的变动往往是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 原因,包括引起该产品生产的国际化和国际分工 格局的调整。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向海外企业 转让其正在使用但即将放弃的技术,是一种理智 的必然选择。
所有权 美国/加拿大 英国 欧盟 欧洲(其他) 日本 澳大利亚 世界其他国家 总计
母国R&D机构 303 55 64 28 96 4 11 561
海外R&D机构 126 81 98 40 8 0 0 353
B、跨国公司海外R&D支出占R&D总支出的比例不 断上升
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外国跨国公司在美的R& D支出,从1987年的65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 72亿美元,年均增加11.6%。事实上,外国跨国公司 在美的R&D支出增长比美国企业R&D总支出的增长还要 快。美国企业同期在国内R&D支出从610亿美元上升到 1210亿美元,增长了约97%。与之相比,外国跨国公 司在美分支机构的R&D支出增长了165%。
29
3)转让正在使用且会继续使用的技术 跨国公司向海外其他企业转让的技术大多为正在 使用的技术。 正在使用的技术使用方,其应用效果已经有时间 资料证明,技术引进方容易接受;技术转让方因 已经取得该技术的收益,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 转让该技术的机会成本和风险较小,故只要能更 多地获得来自该技术的收益,也愿意转让。 转让商标使用权是使用转让该种技术的典型例子, 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 有时跨国公司为跨越政治障碍进入别过市场,往 往采用技术转让的方式,而这些技术基本上都是 跨国公司正在使用并且会继续在母国使用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