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读《诗经》明作法-导鉴赏-浅谈《诗经》的源头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诗经》明作法-导鉴赏-浅谈《诗经》的源头性意义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至为崇高的。《诗经》的源头性意义是多方面的,有精神方面的,有艺术方面的等等。不管哪方面,都有一个共同性质:原始性、典型性、重复性、模式性。下面选四例谈谈《诗经》所开创的诗歌模式,从而探讨古诗词的阅读鉴赏。

一、《魏风·陟岵》:形成后世诗歌思乡、思亲的模式。

乡愁是人类普遍的主题。思乡与思亲、乡情与亲情时常牵连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而乡情的实质是亲情。表达思乡主题最早的、带有成功性典范的就是《诗经·魏风·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凤夜无己。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岵》第一章)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此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①。这并非是说它最初表现了征人思亲的主题,而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一种独特的抒情模式。在原型意义上,《陟岵》确定了这样一种表现模式——对面落笔,并时互想。此诗的妙处和独创性,不在于开首的正面描写己之思亲之情,而在于接下来的从对面设想亲之念己之心。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进入了这样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艰辛、提醒慎重、祝愿平安的嘱咐和叮咛。当然,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叮咛,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慰藉。真可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

清人沈德潜说:“(《陟岵》)三段中但念父、母、兄之思己,而不言己之思父、母、兄,盖一说出,情便浅也。情到极深,每说不出。”②这是深有体会之言。《陟岵》开创了从对方设想,以深刻地表达自己情思的表现手法。后代许多思乡诗都运用这种手法,唐人陈陶有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就是从这儿变化出来的。我们熟悉的杜甫《月夜》更典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要写的是对家里的妻儿的思念,而诗歌不说“我”如何想家,却通篇从对面落笔,写妻儿在家中如何思念他,把诗的视角从诗人这面挪到对方那里形成反观,使诗的意思更为曲折,诗的空间更为开阔。钱钟书说:“他日读杜子美诗,有句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却将自己肠肚,置儿女分中,此真是自忆自。”③又如高适《除夕》诗云:“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亲》:“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等等。白居易的这一首诗还被作为2005年全国高考卷的诗歌阅读材料,其中有一问:“作者是怎样写‘想家’的?”如果掌握了古诗中这一从对面落笔、并时互想的表现模式,对诗意的解读就容易了。

二《陈风·月出》:形成后世咏月诗歌望月怀远的模式。

望月怀人的模式始于《诗经·陈风·月出》。月夜抒情似乎从《月出》而来,成为“月”意象的发端,并形成望月抒怀的抒情模式。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第一章)每章第一句写月色,第二句写“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写行动姿态之美,末句写诗人自己因爱慕彼人而慅然心动、不能自宁的感觉。三章重章复唱,意境是迷离的。清代方玉润说它是“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④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四野,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

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望月怀人的迷离意境和伤感情调一经《月出》开篇,后世的同类之作便源源不断。中国古代咏月的诗篇真是积案盈箱,汗牛充栋。如《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古朗月行》、杜甫的《闺中望月》等等。而唐代诗人中咏月诗最多最好的是李白,李白诗中咏月之多达三百余处。宋苏轼词中大量选择“月”,如《水调歌头》,从题序来看,这首词盖为丙辰年的中秋节日醉后抒情,怀念兄弟(子由)之作。词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明月衬托离别。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不管诗歌如何变换着视角,变换着形式,变换着语言,但似乎都只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调,即迷离的意境,怅惘的情调。这种意境和情调,最早在《月出》中已奠定。

把握了咏月诗这一抒情模式,对咏月诗的阅读鉴赏帮助很大。如2001年上海春季高考古诗鉴赏就以“月”意象进行命题,诗题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是:“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了解了望月怀人思乡的抒情模式,问题即迎刃而解。

三、《王风·君子于役》:形成后世诗歌黄昏起愁的模式。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击壤歌》)是农耕人生的生命节奏。华夏民族是农业民族,农业人生的生命节奏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日落是当归之时,回家之时,人如此,鸟、羊、鸡都是如此。“黄昏”是一天中临界点,由白天到黑夜的临界点,是一个触媒,最容易引发生命消逝的忧思,也更容易触动岁月蹉跎,事业无成的感叹,也容易触发生命的虚无感等等。人生的缺憾在黄昏当归之时会特别被放大。因此,日夕黄昏,是一天中最具情感归依意向的时刻。

黄昏体验的原型,是由《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确定的。诗云:“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黄昏意象或许称得上是最古老、最具恒久感动力、最能触动诗人愁怀的感情符号。无怪乎有“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德麟《清平乐》),“最难消遣是黄昏”(许瑶光《再读〈诗经〉四十二首》)的慨叹,钱钟书说:“盖死别生离,伤逝怀古,皆于昏黄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⑤

后代由“黄昏”取景造境的很多,司马相如《长门赋》:“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潘岳《寡妇赋》:“时暧暧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省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裯以叹息。”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云“愁因薄暮起”,皇甫冉《归渡洛水》“暝色起春愁”等等。宋词中的黄昏意象很多,仅举一例,李清照的《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词整个重点放在黄昏,所有的愁绪外化为“瘦”。日夕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别离远行,此情何堪!从而表达对丈夫的强烈思念之情。

相传出自李白手笔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两首作品,是黄昏感受在词体中的最早、最成功的展示。其一《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该词作为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材料,有一题目是:“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两者兼而有之。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解答这一问题只要抓住“暝色(或黄昏)起愁”这个特定意象含意,题目就不难解开。

四、《秦风·蒹葭》:形成后世诗歌间阻思慕的模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一首怀人的诗,诗中的“伊人”是访求的对象,至于是谁,迄今尚无定论。诗歌基本景象:抒情主人公追寻“伊人” ;中心意象:“在水一方” ;两种境况:道阻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