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肿瘤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外科学总论PPT课件

肿瘤外科学总论PPT课件
8
肿瘤外科的发展
▪ Block (1894) 结肠癌切除术。 ▪ W.E. Miles (1908)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 Cushing(1910) 脑瘤手术 ▪ Franz Toret (1913) 胸段食管癌切除 ▪ Whipple (1935) 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 ▪ Metzler & Auer (1930) 肺叶切除术
时间 (年)
治疗方 法
治疗效 果
15~30 5 ~10
预防术
局部切 除
预防肿瘤 发生
治愈
1~5 1~5
根治手 无手术机


可望达 失去根治 到根治 机会
肿瘤外科的生物学概念
诱发期时手术切除一些癌前期病变,可以防 止肿瘤的发生,原位癌时如能及时地治疗也可以 获得良好的效果。如乳腺原位癌,几乎100%是 一个局部的病变。Wanebo报道乳腺在原位癌阶 段进行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可达99%~100%。 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肿瘤在确诊时已为侵袭期和播 散期。
肿瘤外科的生物学概念
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 起了很大的作用。免疫功能一方面能防御病原 的侵袭,同时亦可能防止因基因突变的细胞向 恶性转化。恶性肿瘤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亦使 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降低。有学者认为肿瘤手术 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提 高。
肿瘤外科的生物学概念
手术治疗是一局部治疗的方法,不能防止 血道转移,因而肿瘤的治疗必需根据肿瘤的不同 生物行为而定。有些肿瘤倾向于淋巴道转移,对 此手术应包括原发病灶及区域淋巴结的整块切除; 有些肿瘤易于有血道播散,即使再扩大手术范围, 其治疗效果亦未能有明显提高。
淋巴转移的程度
NX
无法对区域淋巴结转移做出估计

外科学-肿瘤PPT课件

外科学-肿瘤PPT课件
肿瘤 tumour
.
1
第一节 肿瘤概论
肿瘤定义: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 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 需要的过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性: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 受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 与器官。
.
2
第一节 肿瘤概论
要点:
肿瘤是在多种因素诱导下,不受机体控制生长 的新生物
.
5
化学致癌因素
A、烷化剂: 生物学作用类似X射线可
致癌变、突变和畸变。如有机 农药,硫芥,消毒剂、灭菌剂 等可致造血器官肿瘤及肺癌等。
.
6
化学致癌因素
B、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3、4苯并芘,易致皮肤癌与肺癌
C、氨基偶氮类:为染料类(纺织品、食品、饮料)
易诱发膀胱癌,肝癌
D、亚硝胺类: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发生有关
.
23
肿瘤病理学(2/6)
3、迷离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内某
.
12
遗传性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0% 为
遗传性,50%可遗传给下一代。
(2)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病综合征(MEN-)
MEN-1——甲状腺、胰腺、垂体、50%
为家族性。
MEN-2——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
肿瘤。
甲状旁腺疾病,粘膜神经节
(3)神经母细胞瘤:常染色体遗传,80%在5岁以
前发病。
(4)Wilm瘤,肾脏肿瘤,占儿童肿瘤15%,l/3与
先 天畸形并存。 .
13
遗传性肿瘤前疾病
(1)神经纤维瘤病(NF) (2)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80%-100%
可发生结肠癌。 (3)发育异常痣综合症(B-K痣综合症)

外科学课件肿瘤总论

外科学课件肿瘤总论
• 相关分子:粘附分子、降解酶类、细胞
运动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2020/8/3
2020/8/3
肿瘤的免疫学特征
• 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 固有免疫/获得免疫 • 免疫逃脱 • 机体长期抗衡、慢性疾病
2020/8/3
How does immune system work?
3
2 1
4 7
2020/8/3
5q丢失APC
正常结肠上皮
染 色 DNA甲基化异常
体 和 12p激活ki-ras

因 18q丢失DCC


17q丢失p53
其它变化
上皮增生 组 织
早期腺瘤 形 态
中期腺瘤 学 的
晚期腺瘤 变 化
结肠癌
转移
大肠癌的多步骤多阶段发病模式图
2020/8/3
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癌基因激活 细胞增生 • 抑癌基因失活 DNA复制过度 • 修复基因功能缺失 凋亡逃逸 • 端粒酶过度表达 细胞周期功能紊乱 • 信号转导机制失调 血管增生浸润转移
5
6
Ira Mellma2n0, 2N0a/t8u/r3e, 2011.
Chen D.S, Cell, 2013
1. Release of cancer cell antigens •
2. Cancer antigen presentation •
3. Priming and activation •
节,可破坏正常组织和器官。
2020/8/3
肿瘤对人类的影响
• 全世界每年新发肿瘤1000多万,约760万人 死于癌症。
•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死亡约140万 •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谱:

肿瘤.外科学总论(精品课件)

肿瘤.外科学总论(精品课件)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种类命名:如肺鳞 状细胞癌、肺腺癌、肺燕麦细胞癌等
肿瘤细胞类型相同者,根据细胞分化程 度不一又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 或未分化癌,如胃高分化腺癌、肺未分 化癌等
精品 PPT
肿瘤的诊断
正确诊断肿瘤是肿瘤治疗的先决条件。 肿瘤的诊断应包括肿瘤的部位、性质, 恶性肿瘤还应明确肿瘤的恶性程度、临 床分期
抗肿瘤药物的种类:⑴细胞毒类药物; ⑵抗代谢类药物;⑶抗生素类;⑷生物 碱类;⑸激素和抗激素类;⑹其他
精品 PPT
恶性肿瘤的放射疗法
放射线及放射治疗机的种类 放射线分两大类——电磁辐射和粒子辐
射 放射治疗机的种类有:加速器(电子感
应、直线和回旋加速器);60Co远距离治 疗机;137Cs中距离治疗机;X线治疗机 (接触、浅层和深层X线治疗机)等
精品 PPT
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不切割原则:手术不直接切割肿瘤,手术
应在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中进行 整块切除原则:将原发病灶和所属区域淋
巴结做连续的整块切除 无瘤技术原则:为防止手术过程中的肿瘤
细胞脱落和种植,手术过程中不接触肿 瘤本身
精品 PPT
恶性肿瘤的化学疗法
肿瘤化疗适应证:应首选化疗的恶性肿 瘤;化疗后可获长期缓解的某些肿瘤以 及化疗配合其他治疗有一定作用的肿瘤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体细胞中基因改变积 累的结果,是多基因、多步骤发展的疾 病。包括:⑴癌基因(Oncogene)的激活
和过度表达;⑵抑癌基因的突变和丢失; ⑶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 联重复分布于基因组;⑷错配修复基因 (Mismatch repair gene)突变
精品 PPT
内在因素
内分泌因素:有些肿瘤的发病与内分泌 激素水平有关。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 腺癌的发病有关;雄激素水平与前列腺 癌相关;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有关;生 长激素可刺激癌的发展等

外科学教学-肿瘤PPT课件

外科学教学-肿瘤PPT课件
病因研究
研究肿瘤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和控制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干预研究
通过干预措施,评估预防和控制肿瘤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预防 策略提供依据。
05
肿瘤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肺癌的诊断通常采用影像学检查、内 窥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其中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治疗方法
中晚期症状
随着肿瘤的发展,症状逐 渐加重,可能出现全身症 状,如消瘦、乏力、发热 等。
体征
肿瘤体征主要包括肿块、 溃疡、结节等,不同部位 肿瘤的体征也有所不同。
02
肿瘤的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是确诊肿瘤性质的金标准,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 良恶性、组织来源和分化程度。
病理诊断的方法包括活检、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等,其中活检是最常用 和可靠的方法。
瘤的目的。
靶向治疗
利用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药 物,对肿瘤进行精确打击,提高
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其 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肿瘤的放疗与化疗
放疗
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生长 和繁殖。
化疗
通过全身或局部注射化学药物,对肿瘤进行广泛的治疗。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
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基因突变
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密 切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导 致细胞生长失控,形成肿 瘤。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 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 攻击,从而在体内生长和 扩散。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可以刺激组织细 胞发生异常增生,增加肿 瘤发生的风险。

第三课-肿瘤ppt课件

第三课-肿瘤ppt课件
(2)核的多形性 瘤细胞核的大小,形态,染色不一致
a、细胞核体积增大 b、核大小、形态、数目不一 c、核染色质凝集成块,分布不均 d、核仁肥大、数目增多。 e、核分裂像多,病理性核分裂像, (3)胞浆的改变
嗜碱性,染色偏兰。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1、肿瘤的生长速度 2、肿瘤的生长方式,如下三种: (1)膨胀性生长(expansile growth) (2)浸润性生长(invasive growth) (3)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
1、结缔组织染色法
区分肌纤维和胶原纤维 Van Gieson、Masso
网织纤维 银染色
弹力纤维 Schmorl染色
2、组织细胞中特殊成分染色
显示糖原和粘液
PAS
显示脂肪 油红O、苏丹III
骨髓增生性疾病
Giemsa
显示神经内分泌细胞
浸银染色
(二)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 由肿瘤细胞产生、与肿瘤的性质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或体液中,
肿瘤
tumor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一、定义
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 ,表现为局部肿块。
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 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和分化的正常 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tumor 拉丁语 neoplasm 希腊语
二、特点: 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 成体干细胞/祖细胞
分期:描述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
根据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T),范围
淋巴结转移情况(N),远处脏器转移 情况(M),TNM分期,要结合临床综 合考虑。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肿瘤 对机体的影响小,局部压迫和阻塞 内分泌腺的良性肿瘤

外科学总论 课件 14 外科肿瘤学

外科学总论 课件 14 外科肿瘤学

● Teratomas
恶性肿瘤特性 The Hallmark of Malignancy
● 局部破坏性浸润 Local destructive invasion
● 远处转移 Distant metastasis
------ the cardinal behavior to distinguish benign & malignant tumor
肿瘤病因学 The Etiology of Cancer
● 病毒 Viruses (papilloma, Epstein-Barr,
Hepatitis B, retroviruses, HIV)
● 射线 Radiation exposure ● 环境、工业因素
Environmental industrial carcinogens
incidence
3.11 3.97 4.66
5.89
6.05
6.26
8.54
40
% 17.7
14.43
Breast Lung Colorectum Stomach Liver Cervix oesophagus Thyroid Uterus Ovary
mortality
2.9 2.57
3.05
4.19
& Classification
● Adenocarcinomas
● Squamous carcinomas
● Small cell carcinomas
● Large cell carcinomas
● Sarcomas
● Lymphomas
● Leukemias
● Gliomas
● Seminomas

外科学总论-肿瘤PPT课件

外科学总论-肿瘤PPT课件

放疗目的
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疗与其它治疗的联合
常与手术、化疗等其它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以提高疗效一级预防
避免接触致癌因素
了解常见致癌因素,如吸烟、饮 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并尽量避
免或减少接触。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 食等健康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患 癌风险。
肿瘤的分类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其中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 切相关,一些基因的突变 可以增加个体发生肿瘤的 风险。
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致癌物质、辐射、 慢性炎症等都可能诱发肿 瘤的发生。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或失 调也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 足够的营养。
运动康复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促进 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 和自我管理,监控病情发展,
如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侵袭周围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等。
03 肿瘤的诊断与分期
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超声诊断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常用于浅在组 织肿瘤和腹部肿瘤的检查。
CT诊断
利用计算机技术重建断层图像,可清晰显示 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浸 润情况,对实质器官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根据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将肿瘤分为良性肿 瘤、恶性肿瘤以及交界性肿瘤等类型。

外科学肿瘤概论PPT课件

外科学肿瘤概论PPT课件
血系统和某些胚胎组织肿瘤如恶性 淋巴瘤、白血病、精原细胞瘤等。 2 中度敏感放疗+手术。适于鼻咽、宫颈、乳 腺、皮肤、食管、肺癌等。 3 不敏感 手术为主。软组织、骨肉瘤、黑色 素瘤、胃肠癌。
(四)生物治疗 1 免疫治疗: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非特异性抗原物质刺激免 疫系统产生的免疫作用,如卡介苗、短小棒 状杆菌、干扰素。 特异性免疫治疗 肿瘤组织或细胞制备疫苗 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抗体的免疫作用。 2 基因治疗(实验阶段) 细胞因子、肿瘤疫苗、肿瘤药物基因疗法; 调整细胞遗传系统的基因疗法;
外科学 肿瘤
重点内容
1 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2 怎样诊断肿瘤? 3 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 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方法有那些?
第一节
概论
定义:
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
下,所产生的增生 与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
新生物一但形成后,不因疾病消除而停止增生,生 长不受正常机体生理调节,而是破坏组织和器官。
了解药物与增殖周期关系可用打击不同阶段细 胞的几种药物联合;可按细胞周期增殖先后使 用周期特异性药和非特异性药(序贯疗法), 提高疗效。 给药方法: 1 单一用药 适于根治术后、放疗辅助治疗和不
能耐受者。 2 联合用药 适于晚期肿瘤、手术不能切除、复发
和转移者。
3 途径: 全身用药 口服、IM、IV 局部用药 肿瘤注射、腔内注射、局部灌注、A 灌注、局部涂抹等。
该检查有促使恶性肿瘤扩散的潜在可能,应在 术前短期内或术中施行,如乳癌术中冰冻切片。
3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七)剖腹或剖胸探查 确立诊断,以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上述各种检查都有一定局限性,需综合检查,全 面分析,确立诊断前应考虑到病人及家属心态, 切勿轻易宣布恶性肿瘤诊断

外科学(肿瘤) ppt课件

外科学(肿瘤)  ppt课件

166.97
121 120.79 73.02 31.26 21.09 17.6 6.97 6.34 3.69
27.12
19.65 19.62 11.86 5.08 3.43 2.86 1.13 1.03 0.6 92.36
1
2 3 4 5 6 7 8 9 10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 损伤及中毒 消化系统疾病 内分泌、营养 和代谢疾病 泌尿生殖系病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障碍
第十六章 肿 瘤
肿瘤发展简史

肿瘤是一类古老的疾病,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关于肿瘤的 记载

公元1171年中国宋代东轩居士在《卫济宝书》中第一次用“岩”字 称谓肿瘤
明代开始用“癌”统称恶性肿瘤

肿瘤发展简史

在西方,癌一词来源于crab(蟹),该词的出现较为早
近代肿瘤学仅有一百年,是一门年轻而发展迅速的学科。
8 胰腺癌
Yang L,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5; 14(1).
9 膀胱癌 10 鼻咽癌
美国
2008 年预计
男性 女性
日本
男性 1 胃癌
2002 年实际
女性 结直肠癌 乳腺癌
1 前列腺癌
乳腺癌 肺支气管 2 肺支气管癌 癌 3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4 膀胱癌 非霍奇金 5 淋巴瘤 6 黑色素瘤 子宫体癌 非霍奇金 淋巴瘤 甲状腺癌
1933年 1954年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 上海肿瘤医院
恶性肿瘤发病现状
◆心脑血管病与恶性肿瘤分别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1990年我国恶性肿瘤死因在城市已占第一位
◆1990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

(精品)外科学课件:肿瘤

(精品)外科学课件:肿瘤

肿瘤发病率
1600
1400
1200
单位(万人)
1000
800
病人
600
400
200
0 70年代末 80年代末 1992年 1996年 2020年
分类
目的: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根据肿瘤的形态学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按生物学行为:良性 恶性 按来源:瘤癌(上皮) 肉瘤(间叶) 母细胞瘤(胚胎) 按组织:背部脂肪瘤 肺癌 胃癌 按细胞形态:鳞状细胞癌 腺癌 按分化程度:高分化 中分化 低分化癌 交界性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常浸润性生长, 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有 的可出现转移,从生物行为上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类型。
原位癌。原位癌可历时3~5年,在促癌因素作用下发展成浸 润癌。浸润癌的病程一般1年左右,但长者可达10年左右
恶性肿瘤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
淋巴或血行转移
种植
直接蔓延为肿瘤细胞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 如直肠癌、子宫颈癌侵及骨盆壁。
淋巴节转移:多数情况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但也可出现 “跳跃式”,不经区域淋巴结而转移至“第二、第三站” 淋巴结
特点: ① 最常见于肺、肝器官;
② 转移瘤呈多个散在、边界 清楚结节、靠近器官的 表面;
肿瘤的血行播散
1. 形成转移灶的机率 <1‰ 2. 形成转移的条件
癌栓形成+浸润机制 肿瘤异质化+高侵袭力 亚克隆
3. 转移的部位倾向性
对器官的特殊亲和力 对器官的排斥性
种植性转移
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瘤 细胞脱落,像播
概述
流行病学: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肿瘤已成为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 恶性肿瘤为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主要死因

肿瘤.外科学总论ppt课件

肿瘤.外科学总论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23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分化异常
鳞状细胞癌(低 分化型)
癌细胞排列成小 巢状和条索状, 鳞状上皮各层次 细胞难分辨,无 角化珠形成
ppt课件完整
24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癌的浸润和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可侵犯器官组织包膜和周
围组织 癌细胞可以浸润周围结缔组织、神经、
血管及邻近脏器,无包膜,与周围组织 无明确分界 癌细胞可脱落,沿淋巴系统、循环系统 转移到全身各脏器及骨髓
ppt课件完整
14
肿瘤的命名
癌:恶性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者为癌
高分化腺癌 癌细胞排列成腺 圈状,但细胞层 次增加,核异形, 可见核分裂像
ppt课件完整
15
肿瘤的命名

低分化腺癌
癌细胞呈散在分 布,不形成腺圈 状,核深染、大 小不一,有较多 核分裂像
ppt课件完整
16
肿瘤的命名
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之 为肉瘤
ppt课件完整
19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细胞的异形型
癌的异形性
癌细胞常排列成 巢团状或条索状, 细胞和核大小均 极不一致,核染 色质深染,可见 核分裂像
ppt课件完整
20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异常核分裂像
正常核分裂像
核染色质排列成 花瓣状和赤道板 状,称为菊花状 和赤道板状核分 裂像,在正常组 织可见,但在恶 性肿瘤时,其数 目明显增多
ppt课件完整
4
肿瘤的流行病学
肿瘤已成为人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我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200万人,死亡约
140万人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城市为肺癌、
胃癌、肝癌、肠癌和乳癌;农村为胃癌、 肝癌、肺癌、食管癌和肠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 ⑤目前,癌基因较多,抑癌基因有十多个,错配修
复基因有6个。
•预防
1. 一级预防:减少致癌因素,防止发生; 2.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3. 三级预防:改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癌症三级止痛基本原则:
①非吗啡类 吗啡类 强吗啡类 ; ②小剂量开始,渐增; ③口服 直肠 注射给药; ④定期给药。
横切面扫描———平扫和增强扫描(造影)
3、超声影像
判断囊性与实质性肿块;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Doppler超声检查;
4、放射性核素显像 131I 32P 99mDe
(1).核素功能测定仪-----甲状腺,肾脏 (2).r照像机(r·Camera) 将人体内发出的r射线成像------显示脏器的结构及功能,骨肿瘤诊断阳性率高。
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1. 肿块; 2. 疼痛:肿块的膨胀生长,破溃或感染等使神经末稍或神经
干受刺激或压迫出现刺痛、灼热痛、隐痛或放射痛。
3. 溃疡:供血不足,继发感染→溃烂; 4. 出血:体表及与体外相交通的肿瘤发生破溃,血管破裂→
பைடு நூலகம்出血;
5. 梗阻:随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症症; 6. 浸润与转移:区域淋巴结肿大,骨转移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2.内分泌因素:如乳腺癌与雌激素有关;
3.免疫因素:如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而 易患肿瘤。
癌基因(oncogene)
癌症是多基因、多步骤发展的疾病,包括: ①癌基因的激活、过度表达; ②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 ③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联重复分布
于基因组; ④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的突
肿瘤的诊断
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
1.身体任何部位发现肿块并逐渐增大; 2.身体任何部位发现经久不愈的溃疡; 3.中年以上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白带增多; 4.进食时胸骨后不适,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吞咽困难; 5.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 6.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不明原因消瘦; 7.大便习惯改变或便血; 8.鼻塞鼻衄; 9.黑痣增大或破溃出血; 10.无痛性血尿。
分类:目的是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
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①根据生物学行为
良性:瘤
恶性
癌:来自上皮组织 肉瘤:来自间叶组织
母细胞瘤:胚胎性肿瘤
交界性:如唾液腺混合瘤等
②根据有无肿块分为实体瘤和非实体瘤; ③根据组织、器官部位:如乳癌,肝癌等; ④根据不同细胞形态:如肺鳞癌及肺腺癌; ⑤根据细胞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癌。
黄曲霉素,苏铁素,黄樟素等可致肝癌
F、其它
金属致癌剂(镍、铬、砷)---皮肤癌、肺癌等。
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及其他;
3.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因素如EB病毒与
鼻咽癌等,单纯泡疹病毒反复感染与 宫颈癌有关。
4.其他:如寄生虫,华枝睾吸虫与肝癌有
关。
(二)机体内在因素
1. 遗传因素:癌症有遗传倾向性,即遗传易感性, 如结肠息肉病、乳癌等;
B.血管造影检查——介入学检查与治疗 C.排泻性造影检查
口服及静脉胆道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 D.逆行插管造影检查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空气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
(3). 特殊X线检查
断层摄影,干板摄影,钼靶摄影,
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X线技术
5、核磁共振(MRI,MR)
可在三个面上扫描(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无放 射性损害,对神经系统及软组织更好。
6、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
是一项无创、动态、定量、分子水平三维活体生化 显像技术,对脑、结肠、肺、乳腺及卵巢癌诊断率达90% 左右。
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
1. 三常规化验
贫血——消化道肿瘤、白血病; 血尿——泌尿系肿瘤; 大便隐血——消化道肿瘤;
2.血清学检查:特异性较差,主要查肿瘤标记物; ①酶学检查:肝癌及骨肉瘤时血清AKP增高; ②糖蛋白:如肺癌血清中α酸性糖蛋白增高; ③激素类:如胰岛细胞癌分泌胰岛素高致低血糖; ④肿瘤相关抗原:如CEA、AFP;
外科学总论--肿瘤
(TUMOR)
概论
定 义: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
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需要的过度增生 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 性: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受机体生
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
肿瘤 良性
恶性 已成为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男性 为第二死因,女性为第三位主要死因
A、烷化剂:
生物学作用类似X射线可致癌变、突变和畸变。如有机农药,硫芥, 消毒剂、灭菌剂等可致造血器官肿瘤及肺癌等。
B、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煤焦油中的3、4苯并芘,易致皮肤癌与肺癌
C、氨基偶氮类为染料类(纺织品、食品、饮料)易诱发膀胱癌,肝癌 D、亚硝胺类,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发生有关 E、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城市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 农村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病因:不完全清楚。
(一)、外界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
200年前,英国医生Pott发现扫烟囱工人的癌于多 年接触煤烟灰和沥青有关。20世纪初,日本人三极和市 川用煤焦油涂兔子的耳朵诱发皮肤癌(动物模型),目 前证明有1000种化学物质能诱发动物肿瘤。
3.流式细胞分析术(flow cytometry,FCM):了解细胞的分化程度;
4.基因诊断: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状况。
(五)影像学和内镜检查
1.X线检查----应用于临床最早,最广的检查之一 (1).透视及平片检查---肺,纵隔,骨,乳腺 (2).造影检查 A.钡剂造影检查——消化道检查 食道钡餐透视 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全消化道钡餐透视 钡剂灌肠。
亦可出现癌性或血性胸、腹水等。
(二)全身表现:
非特异性,如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
(三)病史和体检
1. 年龄;
2. 病程;
3. 病史;
4. 局部检查:包括肿块的部位、性状及区域淋巴结的检查。 部位:可分析肿瘤性质及组织来源 性状:大小、外形、硬度、表面温度、血管分布、包膜、活动度 硬度: 癌——硬 肉瘤——较软 血管瘤——有压缩性 活动度:良性——活动度大 恶性——侵润性生长、活动差、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