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菌根菌与森林树木的相互关系
外生菌根的名词解释
![外生菌根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c8ec47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1.png)
外生菌根的名词解释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外生菌根。
你说这外生菌根啊,就像是植物和真菌之间的一场奇妙合作!
想象一下,植物就像是一个独行侠,在大自然中努力生长着。
但有时候,它也会觉得孤单,想要找个伴儿一起闯荡江湖。
这时候,真菌就出现啦!外生菌根就是真菌和植物根系紧密结合形成的。
这真菌就像植物的好朋友,给它带来好多好处呢!它能帮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就好比给植物加了个“营养加速器”。
植物有了这个助力,那生长起来可就更带劲啦!而且呀,外生菌根还能让植物更坚强,更能抵御外界的侵害,像个坚强的卫士一样守护着植物。
咱平常看到的好多大树,说不定都有着外生菌根的帮忙呢!没有外生菌根,它们能长得那么高大粗壮吗?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没有好朋友的支持和帮助,能那么顺利地走过人生的道路吗?
你再想想,这外生菌根和植物的关系,不就像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合作一样吗?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一起变得更好呀!
外生菌根还特别神奇呢!它的种类可多了去了,每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
有的能让植物在贫瘠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有的能让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生机勃勃。
你说大自然是不是特别奇妙?竟然能创造出这么有趣的关系。
而且,外生菌根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呢!它能影响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对其他生物也有着间接的影响。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外生菌根!它虽然小小的,不太起眼,但却在大自然中发挥着大大的作用呢!我们要好好保护大自然,让这些奇妙的关系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这不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吗?难道不是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保护好这些神奇的外生菌根吧!。
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637a08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8.png)
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植物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互动方式是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1. 菌根真菌概述菌根真菌是一类重要的不具有光合作用的真菌。
它们与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供养分,同时也从植物中得到养分和糖分。
菌根真菌包括两种基本类型:无菌根真菌(例如拟静菌根菌)和有菌根真菌(例如松露菌)。
2. 植物和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通过菌丝系统与植物根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即菌根。
植物提供糖和其他有机化合物,以换取从菌根真菌中获得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养分。
这种共生关系既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也可以为菌根真菌提供庇护和生存条件。
菌根真菌和植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2.1 外生菌根外生菌根是生长在植物根系表面的菌根真菌。
它们形成一条厚壁分支,呈现一个菌丝网络,可以高度分化和聚集,来代替植物根系的功能。
外生菌根可以长成数摄米之长,并且分支繁茂,成为植物根系的一个完美替代品,从而增加了植物的吸收表面积,大大提高了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
2.2 内生菌根内生菌根形成于植物根系内部,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在内部纤维层中产生结合。
内生菌根对于植物的营养吸收更为显著,其结构特征为将菌根真菌生物体嵌入到植物细胞中,形成菌针或山核桃样的结构。
此种共生关系除了提供大量的养分外,另一个显著的作用表现在对植物的氮和养分的调节和维持。
3. 菌根真菌的生态学意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菌根真菌的生态学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菌根真菌能够改善植物的营养吸收表现,从而增加了植被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菌根真菌还能够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增强土壤的结构,从而增加土壤水分的稳定性和减少土壤的侵蚀。
此外,菌根真菌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环境恶劣时,其能够促进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维持植物生长和开花等生物活动。
第9章 外生菌根菌
![第9章 外生菌根菌](https://img.taocdn.com/s3/m/d0003404763231126edb11df.png)
一、外生菌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在自然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生长不仅仅是在土壤,而是在其他生物,
包括动物、昆虫、大量微生物参与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外
生菌根菌与树木根系的共生,就是其关系中的一种。
一、外生菌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菌套(mantle):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菌的菌丝体在土壤里生长,当遇到 适合的树木根系时,就与树木的吸收根系结合,在根系的根端 表面部分密集生长,形成一层保护层,人们将它称为 菌套 (mantle);
2.菌根增加植物对磷素的吸收
磷是最不容易分解和流动的元素,土壤中的磷绝大多数属于难溶性磷,不能被树木直 接吸收。因此,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周围的有效磷很快就被吸收干净,而外围的磷 素很难迅速补充,从而导致在植物根系四周,存在一个小范围的“贫磷区”,植物很容 易就产生缺磷的现象。但是,一旦植物拥有了菌根,大量的外延菌丝就可穿越贫磷区, 从更远的地方吸取到磷素、水分及其他营养,从而可部分满足植物生长所需。 此外,菌根与无菌根的植物相比,可以产生较多的磷酸酶,其酶活性往往是无菌根植 物的好几倍(Hayman等,1975),菌根真菌将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成可溶性磷,为植物 所吸收利用。有人测定了山毛榉树木菌根的32P,单位面积上的吸收量是无菌根植物 2.3~8.9倍。Sanders等(1973)证明,菌根菌吸收磷的速度是植物根毛的6倍。有菌根 时磷进入植物根系的速度为17×10-14mol/(cm· s)。而无菌根植物的吸磷速度仅为 3.6×10-14mol/(cm· s)。此外,外生菌根菌还可产生大量的草酸盐,通过与铁、铝等 金属的螯合作用,可释放出土壤中固定的磷酸盐,对植物吸收磷产生有利影响。 Ho(1979)和Theodorou(1971)也都分别证明,漆蜡蘑(LacCaria laccata)、蛤蟆菌 (Amanita muscaria)、葡萄紫色须腹菌(Rhizopogon vinicolor)、黄色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疣革菌(Thelephora terrestris)、土生空团菌 (Cenococcum geophilum)等菌根菌,能够产生表面植酸酶,通过对植酸盐的分解, 并从中获得磷素。 菌根除了对磷素的吸收有帮助以外,许多研究还证明,菌根对于植物对其他元素的吸 收,如:锌、铜、钙、镁、铁、锰、硼等微量元素,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事实还表明, 越是在土壤贫瘠,特别是贫磷的地区,这种作用也更加明显。有研究指出,使用菌根接 种的苗木造林,不仅可以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成活率,还可以节省约1/3的肥料用量。
菌根类型对森林树木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菌根类型对森林树木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4c606223169a4517723a3a7.png)
贡 献是 非 常 巨大 的 。 生态 系统 尺度 上 , 在 菌根 能 够 参 与C、N循 环 ,影 响 森林 生 态 系统 对 气候 变 化 的 响 应 。 ra等 【j 表 明 , Vags l研究 2 , 由于 菌根 类型 的 不 同 , 生 态 系统 呼 吸 通 量 对 降水 和温 度 变 化 的响 应 也 存 在着显著的差异 。 6br等【 利用环割技术研究 H ge g l 了菌 根对 森林 土 壤C 通量 的影 响 , 果 表 明菌 根 O2 结 对 土壤 , 0 通 量 的贡献 至 少 在5 %以上 。H g e  ̄C 2 0 uhs
生态环境学报 2 1, 13: 0 .0 02 2 ()4 44 8
Ec l g n v r n n a ce c s o o y a dEn i me t l in e o S
ht: ww.eccm t l pl w j si o e . Emalei r esi o — i dt @jec. m : o t
摘要 : 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 的共生体 , 存在于绝大多数植 物(0 的根系和生境 中。 9%1 菌根共有7 种类型 , 生态 系 在 统 的过程和功能方面都扮 演着 十分 重要 的角色 。 了增强对菌根在森林生态 系统 中重要功能的理解 , 为 文章基 于全球森林数据 库, 在全球 尺度上研究 了不 同菌根类型对森林树木净初级生产力(P ) 响。结果表 明 , N P的影 森林树木N P P 随菌根类型的不同 而不 同 , M类型菌根森林 的N P69 9 ・-a( 计) A P [ . m2 0以C 】 74g . 要显著高于含E M类型菌根 的森林[ 9 0 ・-a( c ] 菌 根 C 4 . m2 。I 计) 70 g . : A ; 类 型的不 同对森林树 木地 上和地下及其各组分N P P 的影响和贡献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A 类 型菌根对地下N P M P 的贡献要 高
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
![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36f82aa58da0116d17490c.png)
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基金项目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lysx06);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TK28号)。
作者简介鲍瑾(1989-),女,安徽场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植物栽培学。
★通讯作者,研究员,从事薄壳山核桃等干果育种栽培方面的研究。
菌根是土壤中的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广泛存在于各种生态系统中。
菌根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对提高林分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菌根形态和解剖学特征,将菌根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3种主要类型。
外生菌根的特征是真菌不能侵染到根皮层细胞内,只在营养根表面形成菌套,同时侵入根的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
1外生菌根的作用機理1.1提高宿主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外生菌根可提高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效率,显著改善土壤。
由于外生菌根的外生菌丝、菌丝套、菌索及其数量、长度、体积均远远超过根毛,显著扩大植物根对土壤的接触而积和吸收面积,提高土壤磷的吸收和有效性, 吸收土壤中的氮,将有机态氮转换成植物可利用的无机氮。
1.2增强寄主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植物的逆境生长环境主要有土壤盐碱化、有毒物质含量高、干旱、寒冷、高温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条件。
植物在不良条件下与外生菌根形成共生关系,能极大地提高对不良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o外生菌根通过扩大植物根系吸收表而积,增加寄主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元素平衡,产生生长调节物质,改善植物细胞生理代谢,降解储存于土壤中的有毒物质等途径,改善植物体内营养状况,调节根部微生物环境,提高寄主的抗逆能力。
1.3增强寄主植物抗病力外生菌根抵抗病害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外生菌根真菌的阻隔作用、菌根周围微生物群落的保护作用、菌根真菌诱导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等。
外生菌根真菌侵入植物根以后可以形成一些保护植物根系的结构。
外生菌根真菌对病原物具有重寄生作用,可通过侵入锥穿入病原菌菌丝行寄生生活。
菌根菌在林业中的作用
![菌根菌在林业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aa6e2ca5e9856a561260a5.png)
2010.6B中国林业技术一、菌根功能及作用机理1.菌根能加速树木生长。
2005年,河北省苏木营林场采用菌剂处理,发现对白皮松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并且提高了苗木氮、磷、钾及叶绿素的含量。
另外有研究发现,外生菌根对辽东栎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菌根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均高于无菌根幼苗,有菌根幼苗的氮磷含量分别为无菌根幼苗的1.7倍和2.2倍。
2.菌根能改善树木水分、养分代谢。
菌根有密集的菌丝网,增强吸收各种矿物营养的能力,特别是对磷的吸收更为显著。
有许多菌根类型,尤其是担子菌的菌丝在土壤中能延伸很长。
大量菌根和菌丝使更多的营养元素吸收到菌根中,供给寄主树木。
土壤中,几乎有95%~99%的磷是以不可给态存在,菌根菌产生磷酸酶,使不可给态磷转化为可给态磷。
菌根菌还能增加对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有些树种如松树和橡树,种植在缺少外生菌根的土壤上就不能成活或生长不良,必须接种菌根真菌后才能成活和正常生长。
菌根真菌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加速土壤养分循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
有的菌根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氯素,促进植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对防止地力衰退、促进林木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3.菌根菌能产生生长激素。
菌根菌能产生赤霉素、维生素、生长调节素、吲哚乙酸等,这些生长激素在形成菌根之前就能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起刺激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根、萌发和生长。
4.菌根可提高树木抗性。
1989年,苏木营林场针对外生菌根菌的拮抗作用做了室内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生菌根菌不仅能杀死病原菌的营养体,而且能以病原菌为营养,生长十分茂盛,能抑制病原菌繁殖体及休眠体的形成;外生菌根菌能分泌非挥发性的杀菌活性物质,使病原菌的细胞质消解,有的杀菌物质能耐60℃的高温;菌根菌亦能分泌挥发性活性物质;菌根菌还能借助侵入椎或直接穿入病原菌菌丝进行寄生生活。
1999年,苏木营林场采用外生菌根针对桉树青枯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菌株对青枯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菌根化苗木可降低发病率40%~72.78%;菌根化苗在重病区造林,发病率比未接种苗降低20%~38.9%。
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统的共生关系
![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统的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2c24c2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f.png)
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统的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建立起共生关系,这种微生物就是菌根真菌。
菌根真菌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通过这种共生关系,菌根真菌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并保护植物免受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侵害。
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统的共生关系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统的形成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当植物根系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释放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吸引菌根真菌。
菌根真菌感应到这种物质后,会穿过植物根系表面,进入植物根系内部,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共生关系有两种形式: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指菌根真菌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的一种菌丝,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内生菌根指菌根真菌形成的菌丝网络穿过植物根系,进入植物根系内部。
内生菌根在形态上与外生菌根不同,在共生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也有所不同。
二、菌根真菌对植物的影响菌根真菌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
菌根真菌可以为植物提供多种营养物质,例如磷、氮、钾等,这些养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菌根真菌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
此外,菌根真菌还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植物的养分合成能力。
菌根真菌还可以保护植物免受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侵害。
在共生过程中,菌根真菌会释放出一些抗生素和生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抑制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保护植物免受它们的伤害。
三、不同类型的菌根真菌目前已知的菌根真菌有两种:早期菌根真菌和晚期菌根真菌。
不同类型的菌根真菌对植物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早期菌根真菌对植物的帮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养分方面,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比如,早期菌根真菌可以帮助草本植物建立更健康的根系,并且提高谷物作物的产量。
此外,早期菌根真菌还可以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帮助植物生长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
林木苗木生产—菌根化育苗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
![林木苗木生产—菌根化育苗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6eaa4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e.png)
外生菌根由外生菌根菌与寄主植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联合共生而成。外生菌根的形成受到寄主植物、菌根真菌本身特性与 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菌根菌对植物的作用 (1)菌根菌可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 接种菌根菌可以提高植物根系吸收表面积10-1000倍,提高了植物利
用土壤资源的能力。植物有了菌根,就可以通过无数细长的菌丝和菌 索吸收土壤中的营养与水分,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
菌根化是指给植物根部提供足够数量竞争能力强的最有效菌根真菌的 繁殖体,控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人为地使植物形成菌根的过程。
近年来人们对菌根化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就,并开始应用于林木育苗 中。菌根可以重建林木生活的自然供养体系,提高林木在自然条件下 成活和生长的能力。
许多研究证明,在无林或少林地区,在土壤和植被遭到破坏的退化土 地上植树造林,引种外来树木,林木菌根化是很有必要的.
大量实验证明,菌根菌能很好地促进植物对N、P、K、Cu、Zn等元素 和水分的吸收利用。菌根菌可产生磷酸酶,将土壤中难溶或不溶的含 磷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磷而被宿主充分吸收,还能分泌硝酸酶,直接 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
此外,菌根菌在共生过程中还可以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 如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吲哚乙酸、乙烯等,从而促进宿主植物的生 长。截根菌根化育苗对幼树的高生长和粗生长都有促进作用,能够促 进湿地松容器苗幼苗 根系的生长,提高苗木质量,但对幼苗高生长 影响不大。
8/30/2023
(3)菌株选优 ①选择采集较幼嫩、新鲜无病、健壮的子实体 先洗刷掉柄状基部粘连的泥土及污染物,然后用蒸馏水淋洗,用滤纸
吸干表面水分,用75%酒精轻擦;用火焰灭菌解剖刀在子实体表面切 开一个小口,再用灭菌镊子将子实体沿切口纵向瓣开,用无菌接种针 挑取直径为3-5mm大小的子实体内部的新鲜产孢组织,迅速接到灭菌 培养基斜面上,在28℃恒温箱内培养,至长满斜面后存放在5℃冰箱 内备用。
松树共生菌对松树生长与移植的作用
![松树共生菌对松树生长与移植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87b8f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c.png)
松树共生菌对松树生长与移植的作用许多大型真菌和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我们称为外生菌根。
菌根的形成是自然界很普遍的生态现象。
虽然人们发现这种现象已经有百年历史,但在农林业中应则用是近30年来才迅速发展的。
目前国内外十分重视生产菌根的研究。
菌根伍红corrhiza)是植物根部和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真菌为植物生长提供多种矿质养分,并从植物中获取自身生长所必需的光合产物,形成一个微生态环境。
参与菌根形成的真菌称为菌根菌,丛枝菌根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密切、作用最佳的一类菌根。
林木营养根与土壤中的菌根真菌可共生形成外生菌根。
外生菌根可以增进林木对土壤中磷元素的吸收,促进林木的生长,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
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
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
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
而有些松树,如白皮松和油松,则能适应含钙量多和pH高的土壤。
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
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
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
大多数松树不能生长在盐渍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滨生长。
但是有些松树如由日本引种到中国的黑松,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马尾松对外生菌根依赖性很强,菌根多时,苗木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叶色浓绿。
菌根很少或没有时,则生长不良。
在马尾松育苗中,常会出现“紫矮病”。
菌根所表现的共生关系是真菌能增加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转化能力,而植物则把其制造的有机物提供给真菌。
菌根有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
1、外生菌根:真菌的菌丝大部分生长在幼根的表面,形成菌根鞘,只有少数菌丝侵入表皮和皮层细胞的间隙中,但不侵入细胞的原生质中。
具有外生菌根的根,其根毛不发达或没有根毛,菌丝在根尖外面代替根毛的作用。
许多木本植物如松、水杉、山毛榉有外生菌根。
2、内生菌根:真菌的菌丝,通过表皮进入皮层的细胞腔内,菌丝在细胞内盘旋扭结。
外生菌根的功能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外生菌根的功能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d31e5e5aeaad1f346933fe8.png)
和花晓梅
[9]
等研 究 外生 菌 根菌 分 布 时发 现 ,随 着 林龄 的 增加 ,菌根 菌 的 种类 也 不断 增 加 。
用; 植物能直接吸收利用的 N 源主要为无机氮 , 土壤中 N 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 , 某些外生菌根真菌直接 吸收有机氮和分泌硝酸还原酶 收
[17 , 8] 1
(与有机酸的分泌有关 ) ,因 而能 够 增 加 K
,从而提高 植物 对土 壤中 N 源 的利 用 。 另 外 ,由 于外 生菌 根根 际 p H 较低
的酚类化合物及半萜类化合物等 ; 另外 ,某 些外 生菌根 真菌 能产 生 具抗 病作 用的 酶类 ,如过 氧化 氢酶 ,能增 强植物细胞壁机械拮抗作用 。 二是外生菌根菌可提高植物 的抗逆 能力 。 许多 外生菌根 菌能 耐极度 的干 旱 、 寒冷 、 高温 、高盐等不良环境 。 外生菌根的 形成 能极 大地 提高 树木 对不 良 环境 的适 应能 力 。 如 吕全
倡 湖 南农 业 大 学 人 才 基 金 资 助 课 题( 0 5 W D0 1 )和 湖 南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课 题( 0 5JJ3 0 15 2)资 助 倡倡 通 讯作 者 收 稿 日 期 :2 00 5唱0 5唱14 改 回 日期 :20 0 5唱0 8唱2 9
202
(湖南农业大学 长沙 410128)
倡
摘 要 本文对外生菌根的功能 、 环境因子对外生菌根及 外生菌 根菌的 影响进 行了综 述 ,并 针对当 前存在 的主要 问题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外生菌根 功能 环境因子 A review on the function of ectomycorrhiza and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m .HE Xiao唱Xiang ,TAN 201 ~ 204
森林的与菌类的关系
![森林的与菌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d49a37eaf1ffc4ffe47ac82.png)
森林的与菌类的关系古代西伯利亚传说称,“菌类是森林的孩子。
”菌类在地球上生长,已经有4亿年的历史。
通常它们生长在阴暗的落叶下,腐烂的树木里,或者土壤中。
菌类是由无数精致的细丝组成,好像蜘蛛网。
它们一生都是这样隐蔽生长的,只是子实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长出了地面。
表面上看,菌类与植物的生长形式类似。
但植物是通过叶片从阳光中吸取能量,制造叶绿素供给自身生长的营养。
菌类没有这种能力,因此不是植物家族的成员。
菌类虽然与昆虫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显然不是动物。
然而,菌类也是生物体,只不过非常脆弱。
它们只能在潮湿的环境下生存。
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菌类适应了一些恶劣的环境。
菌类有再生快、生长时间特别短的生长特点,非常独特。
菌类和许多物种都发生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比如热带雨林中的剪叶蚁把从植物上剪下来的树叶运回巢穴,作为培养菌类的原料。
树叶被分散到四通八达的通道当中,菌类就像棉絮一样覆盖了蚂蚁的整个住所。
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就证实了菌类与某些特殊的树林有着重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菌类与和它相应的“母体树”之间的紧密关系被称为“共生关系”。
夏季牛肝菌生长在落叶林里,但更喜欢生长在纯橡树林里。
菌类的这种共生关系现象比较普遍。
夏末秋初,内蒙古大草原在雨后的早晨,会出现一圈一圈生长特别繁茂的牧草圈。
当地人叫作蘑菇圈,牧草下生长着一种口味特别鲜美的口蘑。
这种共生现象不仅对菌类有益,对森林、草原也是有益的。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菌类永远不会有一个精确的数字。
因为,每次对一个国家的科学探险都能发现新的菌种。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5cab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e.png)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外生菌根真菌是一种利用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的真菌。
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形成“外生菌根”,真菌为植物提供养分,帮助植物更好地生长发育,同时真菌也从植物根系中获取有利于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
外生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解释外生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共生关系非常紧密。
外生菌根真菌依附在植物根系之外,不会进入植物体内,通常被称为“外生菌根”。
真菌具有更高的吸收能力,能够从土壤中吸收和转化植物无法吸收的营养元素。
与之相比,植物根系更容易吸收水分和一些营养元素,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是许多外生菌根真菌所需的营养来源。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外生菌根真菌不仅能够帮助植物吸收更多的养分,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抵御病害侵袭、改善植物耐受力等多种作用。
例如,外生菌根真菌能够促进植物根系发育,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真菌能够提高植物抗病性和适应性,帮助植物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和逆境。
外生菌根真菌的应用外生菌根真菌广泛应用于植物生产过程中。
在园林中,外生菌根真菌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生物肥料,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在农业生产中,外生菌根真菌也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因此,在今后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外生菌根真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语虽然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关于真菌如何感知和响应环境变化,以及真菌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由于其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巨大,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投入到这一领域,为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生菌根及其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
![外生菌根及其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bc0f2e482fb4daa58d4bf6.png)
功能。随着茵根研究的深入 , 外生茵根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林业生产 中。该文从外生茵根
真 茵 多样 性 、 功 能 以及 在 现代 林业 生产 中的 应 用现 状 3 方面 综述 了外 生茵根 的研 究和 应 用现 状 。 关键词 : 外生 菌根 ; 外 生菌根 真 菌 ; 现代 林业 中图分 类号 : ¥ 7 1 8 . 8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1 7 1 4 ( 2 0 1 4 ) 0 1 . 0 0 3 2 — 0 4
增 强植 物 的抗盐 性 。在 盐 胁 迫条 件下 , 菌根 又 能 促 进根 系 有效 地 吸收 水 分和 营 养物 质 , 使 植物 体 内 的离 子平 衡发 生改 变 , 增 强植 物根 系 的活力 [ 1 3 1 。 增 强 植 物 的抗 旱 性 。首 先 根 外 菌 丝 大 大地 扩
大 了植物吸收水分的范 围, 另外可能 由于菌根的代 谢活动改变植物的生理功能 , 增强植物的抗旱性n 。 增强植物耐重金属的作用 。研究表明 , 生长在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1 3
种古 老的共生体 , 化 石资料 和分 子进化数据 均表 明, 早在 3 . 5 ~ 4 . 5 亿年前菌根真菌就与古老的陆生
植 物 形 成 了共 生关 系 , 在 漫 长 的 生态 系统 演 化 过
美洲 、 东南亚 。 。 和 非洲“ 开展 了少量研究工作 , 对 亚 热带外生菌根研究则更少 。因此 , 有理 由相信 , 随着 对 更 多 阔叶 树 及 热 带 和 亚 热带 植 物 外 生 菌 根
浅论真菌和森林树木根之间的菌根型共栖
![浅论真菌和森林树木根之间的菌根型共栖](https://img.taocdn.com/s3/m/c8e302e543323968011c92ef.png)
浅论真菌和森林树木根之间的菌根型共栖担子菌纲的一种真菌同某种树木的根之间的菌根形成的共栖,在许多方面是和像蜜环菌属和层孔菌属这样一类的专性根腐病真菌同树木根之间的共栖相似的。
菌根存在于大多数种类的树木中,对树木生长十分有利。
标签:真菌;森林;树木;菌根;共栖1 森林树木的菌根共栖方式担子菌纲的一种真菌同某种树木的根之间的菌根形成的共栖,在许多方面是和像蜜环菌属和层孔菌属这样一类的专性根腐病真菌同树木根之间的共栖相似的。
它们都是典型的糖真菌,而且在生态学上也属于栖根真菌;在侵染一个新根时,都是以它们的菌丝遍布根表面而开始的;它们的进入到根里面去的菌丝,都不是一开始就把它们所进入的皮层细胞弄死;至少是都有一些菌根真菌和根腐病真菌,它们的能活菌丝体都能在土壤中的老朽的残根碎屑上维持它们的生命长达数年,然后都能感染在它们近旁生长的新的易感染的树根;还有,它们可能都比亲缘的腐生真菌对抗菌素更为敏感。
它们的区别,则在于菌根真菌似乎比根腐病真菌更容易进到易感染的树根里去,同时更长久的多地保持着共生生物的身份。
有些真菌在正常的情况下是共生真菌,但是,当树木的生长条件变得不利时,则成为温和的寄生真菌。
树根上的菌根型共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型式和一些中间型式。
有些真菌能使树木的侧根形成一些短而多枝状的结构,这些结构起着根毛的作用。
通常由缠绕在其皮层细胞膨大了根上的呈套状或鞘状的真菌菌丝体和充满在细胞间隙中的真菌菌丝所构成。
根上的真菌菌丝体套常常是着有颜色的,颜色从白而金褐色及至黑色,并且往往具有光滑的表面,尽管它也有可能是松散的,有许多菌丝从菌套放射到土壤里去。
这种菌根就是所谓的外生菌根。
菌根的另一种极端类型,是内生菌根,它通常并不形成光滑的根鞘,它的菌丝侵到根的皮层细胞里去,但不杀死这些细胞。
此外,还有一些过渡类型的菌根,它的菌丝有一部分是在细胞内部,一些菌丝则在细胞之间,这就是所谓的内-外生菌根。
2 菌根的生命周期关于菌根的生命期限,我们所知甚少。
山杨苗木的菌根类型及对苗木促生作用的研究
![山杨苗木的菌根类型及对苗木促生作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30662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e.png)
山杨苗木的菌根类型及对苗木促生作用的研究孟繁荣;汤兴俊【期刊名称】《菌物学报》【年(卷),期】2001(020)004【摘要】用 Glomus mosseae, G. intraradices, G. versiforme,Scletocystis sinuosa和Pisolithus tinctorius,Cortinarius russus, Russula foetens, Lactarius insulsus等丛枝菌根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各4种,对盆钵播种的山杨实生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4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山杨苗木均未发生侵染,与野外调查结果相符,与报道的杨属既有外生菌根又有丛枝菌根相悖.因此认为山杨属于非丛枝菌根类型.4种外生菌根真菌均与山杨苗木合成菌根,且促生作用明显.其中C. russus最好,苗高、地径、侧根数及整株干物重增长率分别为38.13%、20.27%、70.97%和33.39%.研究结果表明,山杨属外生菌根类型.【总页数】4页(P552-555)【作者】孟繁荣;汤兴俊【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6【相关文献】1.利用食用型外生菌根真菌生产菌根化苗木的研究(二)马尾松苗木菌根化效应[J], 黄建国;陈翠玲;辜夕容;袁玲;李勇;严合章2.印度块菌菌根合成及其对苗木促生防病效果试验 [J], 胡炳福;朱忠荣;远香美;尹向阳;张小敏;王亮;方珊;杨松;廖万兵3.几种林木菌根对苗木病害拮抗作用的研究 [J], 杜群红;李晓虹4.引进木霉菌株T43对立枯病的抑制效果及对苗木的促生作用 [J], 尹大川;邓勋;Ilan Chet;李冲伟;宋瑞清5.九种外生菌根菌与杨树苗木的菌根化研究 [J], 马磊;吴小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菌根真菌与其宿主植物的共生关系研究
![菌根真菌与其宿主植物的共生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87825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d.png)
菌根真菌与其宿主植物的共生关系研究在自然界中,菌根真菌与其宿主植物的共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态现象。
菌根真菌可以通过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加强其侵袭力,进而加速其生长与繁殖。
同时,宿主植物也可以通过与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获得更多的营养和水分,提高其生长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因此,菌根真菌与其宿主植物的共生关系研究一直是生态学和植物学领域内的热点。
菌根真菌是一种能够与植物根系相结合的真菌,与其宿主植物形成的共生关系被称为菌根。
根据其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同,菌根分为两种类型: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形成在植物根系表面,形似细丝状,一般由吸附外周土壤养分并向植物根提供营养物质的真菌组成。
内生菌根则是真菌直接侵入植物根中形成。
这种类型的菌根通常形似结节,容易被发现。
根据研究的结果,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的共生关系对宿主的生长和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菌根真菌可以为植物提供额外的营养物质。
菌根真菌在植物根部形成的外围菌丝网可以吸附周围土壤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并将其分泌出来供植物吸收。
其次,菌根真菌还可以促进植物对磷、氮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一些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结合后,可以借助磷酸酶和蛋白酶等酶促进宿主植物钾和钙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此外,菌根真菌还可以通过形成菌根结节,切断宿主植物根系上的病原菌与逆境胁迫,从而保护植物根系的健康。
除了对于宿主植物的影响外,菌根真菌也对于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菌根真菌可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通过与植物根系结合,菌根真菌可以将周围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传递到植物根系中,进而被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体吸收。
其次,菌根真菌还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菌根真菌可以将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转化为化学性质稳定的形态,减少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随着生态环境变化的加剧,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的共生关系研究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在目前的研究中,人们通过采用传统的场地调查、室内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菌根真菌与植物互惠共生的分子机制
![菌根真菌与植物互惠共生的分子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46373a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c.png)
菌根真菌与植物互惠共生的分子机制植物作为自然界中的主要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有着多种复杂的关系。
其中与蕴含菌根真菌的植物互惠共生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且值得探究的生态现象。
作为植物的重要伴生微生生物,菌根真菌与其宿主植物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一直是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多个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种互惠共生关系的分子机制。
一、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的基本原理菌根真菌是一类生长在植物根系内部形成外生菌根或内生菌根的真菌,与植物之间形成互惠共生关系。
从植物的角度来看,菌根真菌能够为植物提供矿质元素(如氮、磷、钾等)和水分,以及保护植物免受有害菌的侵害;而从真菌的角度来看,菌根真菌则能够获得植物根系中的有机物,并与植物共享能量。
菌根真菌与植物的互惠共生关系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混生菌根。
其中,外生菌根是指真菌与植物根系外部形成的菌根,如牛肝菌、鸟巢菌等,外生菌丝能够穿透土层较厚的环境,吸收植物无法利用的矿质元素。
内生菌根是指真菌与植物根系内部形成的菌根,如拟南芥中的蘑菇霉目菌根菌。
内生菌根更具有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土壤质地和生态系统中形成。
混生菌根则是一种内生和外生菌根混合的情况,如木耳菌。
二、植物对菌根真菌的响应机制植物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的前提是由菌根真菌释放到植物环境中的菌丝能够感知到植物根系信号,以便进行定向生长和侵入植物细胞。
植物对菌根真菌的响应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根系酸化植物根系的酸化是建立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关键步骤。
植物根系分泌的游离质子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铁、锰等微量元素离解出来,为菌根真菌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并为其侵入植物内部细胞创造条件。
2. 植物根系信号传导植物根系信号传导对内生菌根的建立和维持起到重要的作用。
植物根系和菌根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大量的信号传导过程,主要通过植物根系中的激素以及蛋白质诱导等分子途径实现。
3. 植物细胞壁调控植物细胞壁是为了保护细胞而存在的,也是影响植物与菌根真菌互惠共生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t bte t cli te t E f g hv be ape i f e m ng et s i l e e e h es h r . u i e n ld o s aae n ad c - , w n l n o e o M n a e p i n t m r n i u l v
71
国在植树造林建设方面发展很快, 人工林的面积呈 显著持续增长的态势。中国人工林面积累计达到
尝试 。
47 ' , .x h 2占全国森林面积近13数量、 1 m 0 /, 规模居
世界第一位, 其中, 防护林与人工用材林各半。人 工 用材林主要分布在南方集体林区, 防护林则以北方 为主, 如仅“ 三北” 防护林工程已完成造林保存面积 相当于世界人工林面积的 17 / 。另外, 国家正在陆 续启动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将使中国人工林的规模 更加扩大‘ 1 年内, 预计 5 人工林面积可望达到森林 总面积的4%0然而, 0 人工林数量增加, 其质量、 结 构与功能及经营和经济指标却在下降, 诸如水土流 失、 洪水灾害、 沙尘暴等生态环境恶化仍在加剧。究
f e e s t ad apctn r t ao o dg dd s t 3Rli si bte o s c y e n te lao i eo tn er e e y e ) etn p e e r t sm h p i i n ri f a c s m; ao h s w n o s o dtbtn t n M ni s i f cos o se s t ad o p hnv i iruo ptr oE f gad c u tn of e c y e n 4Cm r ese si i a e f u n e e i f t s m; ) e i m v r n r o
木科、 壳斗科等树种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卜 在根系表面形成菌丝鞘, 部分菌丝进人根系皮层细饱
间隙形成哈氏网表面。菌根菌剂在森林经营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外生菌根菌对森林树木的作 用可归纳为 1促进造林或育苗成活与生长; ) ) 2提高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多样性、 稳定性和 生产力;) 3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 主要表现在增加植物一 土壤联结, 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 土壤微生物 增强植物器官的功能;) 4抗拮植物根部病害病原菌等。树木与菌根菌相互关系研 究主要包括: 劝菌根共生的机理; ) 2菌根菌在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改造中的作用; ) 3菌根 菌的分布格局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系; ) 4菌根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 如菌根
p n s cs 4 A t oi oE f g t pt g s ot Fr e rer E s u i l t i ; n gnm M ni a oe o r s u hr a h h l n a p e ) a s f u o h n f . t e c M o d e o s - ed: e ai os b s bte E ad m t 2T e c oE f go dg d l e1M c nm y ii e e M te s ) ees M i er e u ) h s f os n n r o ; h f t f u n a d m w e f n
te i l r sip v g sut e sl r ioyad sn ti ao b eoc i s v ot e m r i sl c rad mc b l , r ii o sn xt v u a f , n o t u n o i o g n e tg n i y i v re o i r i o s v
tnl r rai g us yo h afnu. e l , t t cs a d y i amc ogn m p im cr i l gs G nrl m sp n sei f m i o sm o io s r o s r z u e ay o l p e o a r k n f b s wt bnfi fni h h ae m cr i . cr i icni r a sc a dm n i i i eec l g w i icld o h a Myo ha os e d uh u a e o s h ia u , c s l y rz r z s de s fn
t pro p n tam sseec lnt i int e hui M c r zcn lsi a a f t ht t i o d s v e a rwt t yo h a b csfd l t l s o pcs o u v n u i o t a u r . r i a e i a e io u s e t ea o i t k d f gsk d hsp n, m rhl y t ie n aot n s r n o o u u, o o l t n o o g o h n r t b e y c d g i f v p c n n i f t ad p o f t n a e
jt X HiX Mig3K N Hnh g (nit f l E lyCis u ' U 1 U l l, G ga l ]su oApe c g, e A n2 , u, en' A o zn , It e p i o i P t d o h e n
R v w te l i l t nh s we fr t s et yori l g. U o ei o h eo g a r a osi bten s t e ad o cr z fni Z J e n c o c e i p e l o e r n cm e he u H t a
pc o E fn i fr t ss m. at # u g o oe eoyt s M n s c e
K y d c m c rz (M)f e t ee o y r il i f g , o h as e w rs t y r i E , t , m c rz f g ( M ni m c ril o e o o h a os r c r e t o ha u E u ) y r z v n m
bo i ixs
1 引
言
世界观察研究所 19 年就全球森林资源状况 97 的相关研究结论指出, 8 %的原始森林已消失 世界 0 殆尽, 剩下的原始森林不是支离破碎, 就是残次退化 且分布不均[7 1, 1 森林质量不断下降, 服务功能逐渐
减弱。目 人们越来越关注森林的保护与其内在 前, 质量间题, 主要是通过抑制森林破坏性砍伐, 使现有 森林保持稳定和通过种植树木以增加森林资源。中
菌与森林植物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以及森林系统稳定性和生产力的研究。
关锐词 外生菌根( M) 林树木. E . 外kala( M )04 -r m E g - 0 #4 o ,: -
中图分类号 (4. ) 68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一 8020) 一 00 0 00 49( 30 07 一 7 0 6
Go t rpn otetE f g 2EftoE f go b d ei, iy p dcv r h os f s M i )fc f u i i i rt sbi ad u i w e e r o u ; es M s e n n n v sy t l n r t- o a t o i ofe ; coilo p hnv ees M fe s t s h nr sg ee- t f s 3Eo gacm r ese c oE o o s ye u ai e i te c y o t ) l c- e i f t f n t m s an h f r f r s c c f
tr. e er o i e cos w e E f g ad e cn sm aid fl s 1 u T r a h n r tn bt en u i t s b u m re a oo : e h e c n a i e s t M n n r a e e z s w l )
Ju aoEog , , ) -7 or l coy20 2( : n f l 03 26 7 6 0
Mi o ai s t lo ee c s c y e s f c, o t ms ipr n f c c r n m ei ia s vrp e oe s t , h hoe h o m ot t - o r g s x n t y r s f s m ow i n f t a u s m o o e n
c ey cnsSe,g 06 Ci ;Gau e ooCis c ey cns a m oSe e h )n 1 1, n ' da S o f ne d aSee d J ic, u 1 " n 0 h a r t c l h e Aa m J c, h i Bi g 0 , n; h yn Aruu l vs , yn 1 1 . n)Cis en 1 3 Ci 3 e a gilr Uirt Se g 6 Ci . e j 0 9 h a S n g cta nei h i 0 y n 1 1 h a h e 0 n
生态学杂志 C i sJu ao E l y 032()7 一7 h e or ) ro 20,26 : n e n f g o 0 6
外生菌根菌与森林树木的相互关系‘
朱教君1 ’ 徐 慧’ 许美玲L 康宏樟1 , 2 - 3 . 2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 沈阳 101;中国科学院研充学院, 1062 北京103; 009 n 沈阳农业大学,,? 106) ) t 111 L ) 摘 要 生态系统的每个过程都伴随着各种微生物的活动, 其中最重要的功能群之一是菌根 真菌( 菌根菌) 。一般认为, 菌根菌是自 然界多数植物生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陆地上约9 %以 0 上的高等植物都具有菌根菌。这些菌类的菌丝体与植物根系结合形成菌根, 使植物生长成为 可能, 使不同种类植物的根系联在一起。根据菌根菌入侵植物根系的方式及菌根的形态特征, 菌根可分为外生菌根、 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 3 组共7 种类型。外生菌根士要出现在松科、 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