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特级教案
优质课教案《说和做》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
3.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
【课文导入】同学们: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闻一多。
他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文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赞扬说和做的文章。
【课堂环节导航】一、出示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
3.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29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诗人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月刊和《创造诗丛》,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诗集有《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2.背景透视: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他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曾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刊印《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20世纪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写的回信。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到庄周和儒家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做人说话的正确态度;2、掌握两篇古文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学习庄周《逍遥游》和《庄子•天下篇》两篇文章的阅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庄周哲学思想,掌握中国古典哲学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学习教案、学生课本、板书。
四、教学过程:Ⅰ.导入环节(一)口语问答:1. 教师: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选择,你们平时做选择的时候都会怎么做呢?2. 请举出一个你在生活中做出一个好选择的例子?3. 有的时候我们做出了一个好的选择,可能有人反对,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二)引入古典哲学教师:在古代,有很多哲学家,他们用自己的思想来解答人类的各种问题。
正因为他们的思想,才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那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动画。
播放小动画,简介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三)激活学生翻译余光中《庄子评点》余光中《庄子评点》译的是庄子的《逍遥游》和《庄子·天下篇》这两篇文章。
教师给学生几个字,让学生尝试翻译成汉语,比如“夔牛振翅”,“今我婴兒同舟”,“胡马大宛名”。
重点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翻译技巧。
Ⅱ.阅读理解环节(1)阅读分析《逍遥游》(教师带读)庄子主張的是以逍遙自由的精神去看待世界。
他相信世界本无主,因此所有的王侯貴族、富人哲學家都是在身外追求富贵名利,而逸適的普通民眾反而擁有更自由自在的心靈。
庄子所說的「無憂之樂」便源於自在自由。
感悟: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外物的追求,内心就会自成一片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自由和快乐。
(2)阅读分析《天下篇》(学生自主阅读)庄子認為信仰和愛國是徒勞的。
和諧和平能夠人人安居樂業,這才是人類真正追尋的。
他主張各種政治制度只是為了人類生活的工具,而不能成為人類行為的道德準則。
只有保持自由不受任何制約,這才是人類真正的幸福樂土。
感悟: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的是一个和平、和谐的环境。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精神品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闻一多先生言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品质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有自信、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觉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下次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明确的讨论方向和问题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聚焦主题。
最后,关于课程总结,我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时,可以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言行片段,希望通过这些内容能够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责任感。在课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我意识到在讲述时,可能需要更多地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当时的处境和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背后的意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闻一多先生言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展示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体会课文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和领悟作者写作技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对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的了解,以及对作者写作技巧的领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闻一多先生形象和作者写作技巧的理解。
3.写作法: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相关资料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写作练习题目。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闻一多先生的诗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闻一多先生形象和作者写作技巧的理解。
第2课《说和做》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说和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学习路径,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 圈画文中精彩语句和细节描写,理解其作用,揣摩体味含义和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结构,理解细节描写作用。
教学难点:揣摩精彩语句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标题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聚焦闻一多先生“学者”形象,感受其“只做不说”、治学艰辛又严谨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基础积累1.朗读词语并注意红色字的读音2.解释词语含义并积累(设计说明:本课多音字及四字词语较多,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读准字音,明确词义,并通过课后的默写等进行积累。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1.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这之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时期,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背景介绍:本文作者臧克家,1929-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而闻一多先生则是在1930-1932年在青岛大学任教。
本文也有好几处信息透露出他们两人的生活轨迹是有过交集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发现线索——第3、11、13段,明确两人间的密切关系,从而为理解文章情感奠定基础。
(设计说明:本单元三篇现代文的作者与文章人物间的身份是相同的,同为科学家、诗人、作家,引导关注这一特性并从文字中寻找到线索,通过发现两人间的密切关系理解字里行间的细致描写和表达情感。
)三.回顾上节课学习路径,梳理文章结构1.读标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面对这样一个标题,我们依然可以用上节课学过的路径来思考:思考:①文章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言行片段?②这些片段中人物的表现体现了先生怎样的特点?③闻一多先生为什么要这么做?④作者组织这些言行片段的背后想要表达的是什么?2.找出标志性的句子,理清文章结构,完成练习册第2题(要求:边读边动笔)明确: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第7段,第8段——可见,(1)文章是从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角度向我们介绍闻一多先生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教学设计
《说和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 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 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 把握文章关键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精致凝练的语言特点2. 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闻一多先生由学者到革命者的转化,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课前预习:课前搜集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
【背景知识】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标志着他在新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从武汉大学开始,闻一多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他从唐诗开始,继而上溯,由汉魏六朝诗到《楚辞》、《诗经》,由《庄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话而史前文学,同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功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3年,他开始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主同盟的帮助,他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说和做》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能画出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2.掌握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3.梳理文中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其高贵品格及革命精神。
【预习成果】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地壳.( qiào) zhì( 秩 )序深xiāo( 宵 ) 卓.越( zhuó )校.补( jiào ) hè( 赫 )然dié( 迭 )起澎pài( 湃 )仰之弥.高( mí ) 锲.而不舍( qiè ) 兀.兀穷年( wù ) 潜.心贯注( qián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____锲而不舍____: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____兀兀穷年____: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____气冲斗牛____: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____心不在焉____:心思不在这里。
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____目不窥园____:形容埋头读书。
____沥尽心血____: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3.文学常识填空。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农民诗人”____臧克家____,代表作有诗集《____烙印____》等。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____红烛____》《____死水____》等。
写作背景链接:本文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只记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的片段,却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二、我的疑问【互动课堂】【课文感知】1.请说出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不同之处。
答案: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②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说’了就‘做’”。
2.请概括课文主要写的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几件小事。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归纳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感受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的特点。
2.勾画有概括作用的句子,据此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3.品味写法。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好处。
4.揣摩语言。
找出文中表现力强,读起来像诗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5.学习人物。
学习人物高尚的人格和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对闻一多先生及作者臧克家的介绍导入。
二、积累字词(略)三、归纳要点本文是记录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那么请大家勾画一下相应的词句,然后归纳一下,看看闻一多先生都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又是为了什么?四、梳理思路请大家自读文章第⑦⑧⑨自然段,分析其作用,据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文章划分段落。
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甚至做了也不说。
作为革命家,他说了就做,敢说敢做。
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五、生动的细节勾画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加以分析,说说其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六、诗样的语言例: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指闻一多先生想要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七、学习闻一多闻一多先生身上有许多优秀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大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感受。
例:潜心钻研学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说了就做……八、课堂小结致闻一多先生作为一名学者,你十年辛苦,埋头著书。
作为一名革命家,你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你的言和行。
你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仰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说和做》教案
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准确把握文章主旨、观点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和口语交流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他们言行一致、谦虚严谨的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说和做》课《说和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了解闻一多的《说和做》的背景和意义;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法;体会“说”与“做”的关系,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言行一致的品质。具体包括: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说和做》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但我认为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言行一致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学生能迅速联系自身实际,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也有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拘谨,可能需要我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言行一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品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新词汇,如通过造句、口语表达等方式,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魅力,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上的亮点与不足。
首先,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我发现他们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充分展现了他们对闻一多先生精神品质的认同。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说明学生们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了很好的收获。
-写作手法学习:掌握作者运用具体事例来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言行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情感教育:感悟闻一多:课文中描述闻一多先生“说起话来,总是那样的热情洋溢,富有感染力”,这是描绘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语言表达中感受人物性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言行特点及其精神品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闻一多先生精神世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精神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担当、积极进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闻一多先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情感共鸣: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语言表达:学生可能难以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情感体验,需要教师指导。
-文化理解:帮助学生理解闻一多先生所代表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言行特点。闻一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学者,他的言行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课《说和做》教案
-词语的准确理解与运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课文中生词、成语和短语的理解与应用,如“谦虚”、“谨慎”、“卓越”、“豪迈”等。这些词语不仅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也是表达人物品质的关键词汇。
-课文结构与写作技巧:分析课文如何通过典型事例、对比手法等写作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是理解课文深层意义和作者意图的关键。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不一致现象进行思考,这个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时间把控上,我可能还需更精准一些,确保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不受影响。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闻一多先生的案例非常感兴趣,这说明选取合适的案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重点难点时,部分学生似乎有些吃力,这可能是我讲解得不够清晰,或者举例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这一点,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实例来阐述抽象的概念。
3.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和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人物形象分析: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了解他作为一位杰出学者的崇高品质和为人师表的楷模作用。
5.语文素养培养: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6.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力求让学生们明白“说和做”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品质。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我可能还需设计一些更具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人物形象的理解:深入探讨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特点,理解他作为学者的严谨态度和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以及他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
七下语文第二课《说和做》教案
七下语文第二课《说和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课《说和做》,主要围绕“言必行,行必果”的主题,通过讲述古人言行一致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分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的含义,掌握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会如何从言行举止中观察一个人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寓言故事,理解其寓意。
2. 教学重点:掌握言行一致的品质,学会观察和评价一个人的言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寓言故事,理解其寓意。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从言行举止中观察一个人的品质。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身边言行一致的人。
6. 主题探讨:讨论言行一致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说和做》2. 内容:(1)生字词(2)寓言故事及其寓意(3)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言行一致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 答案:示例:言行一致的人在答应别人的事情时,会认真履行承诺,不轻易食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诚信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在于分析课文中的寓言故事,理解其寓意。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说和做 教案》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词语,掌握“衰微、赫然”等双音节词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⑶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能力目标⑴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⑵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⑶赏析文章的语言美,通过仿写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1、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2、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组材恰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教学方法】1、文献法。
学生从图书馆或网上自主查阅并整理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课上共同交流,创设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2、朗读法。
文章善于使用成语、仿成语结构,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成对的句子也较多,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运用诗化的语言,精练生动,有气势。
借助于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教师宜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接受美的熏陶。
3、研讨探究法。
4、语感品读法。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诗歌朗诵带、“七子之歌”歌带、闻一多先生画像、闻一多先生名言。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汇总,增强感性认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闻先生的主要事略,并作自由演讲,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思读课文,深层探究,突出重点,理解文章选材精当、结构精致的特点。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教师播放“七子之歌”歌曲或《红烛》诗歌朗诵带。
这首歌(诗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
他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之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学习散文不陌生,只是能在自学基础上梳理课文主要事件,理清思路,难点是学习这篇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还有品析生动形象,富于感情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四、教学目标
1.揣摩品味语言,体会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特色。
2.关注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作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语言,关注细节描写。
难点:体会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特色。
六、教学过程
三、前情回顾
复习上一课时内容。
四、新课讲授
(五)品味语言,明确语言特色
通过揣摩所给例句,体会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特色。
(六)从三个方面精读文本,体会语言特点。
1.聚焦句式
明确: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富于音乐美。
2.聚焦词语
明确: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3.聚焦描写四、教学Fra bibliotek标1.了解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积累字词。
2.抓住主要事件,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所表现出来的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和英雄气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字词,抓住主要事件,理清文章脉络
难点:把握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重点
通过回顾单元说明中的要求,来确定学习重点。
(1)分析例句
明确: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生动饱满,立体可感。
(2)回顾经典例句
明确:好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细节描写的方法
明确:真、细、精
以《秋天的怀念》中的细节描写来辅助明确方法
三、总结本课
四、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1.很好地落实了学习目标,突破了重难点,通过作业来拓展练习,以读带写。
《说和做》教学设计七年级部编版语文
《说和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深入理解《说和做》的主要内容和深层含义,掌握文章的主旨。
学会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质。
引导学生认识到言行一致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说和做》的主要内容和深层含义。
难点: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相关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说和做”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认为言行一致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新课讲解文章背景介绍:《说和做》背景介绍细化《说和做》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个人言行一致性的探讨,更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行为准则的反思。
它诞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即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一方面,国内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军阀混战,社会矛盾尖锐,民众生活困苦;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说和做》这篇文章应运而生。
它不仅是对个人言行一致性的呼唤,更是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批判和反思。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呼吁人们在言行上要一致,要说到做到,不要只说不做或者只做不说。
这样的呼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同时,这篇文章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知识分子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修养和言行,更要关注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民族命运。
他们通过自己的文章和言论,来影响和引导社会风气,为民族的独立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人物描写的方法和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言行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文章结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等。对于难点部分,如词汇内涵和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物描写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写作中展现人物品质。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节课后,我思考了许多。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于闻一多先生的言行和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能从课文中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的一腔热血和坚定的信仰,这也让我感到很欣慰。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比如“言行一致”这个词组,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其运用到具体语境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改进,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教案
《说和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
本文只有一千多字,但所选事例典型,语言诗化,抒情性的议论也洽到好处,使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
文章结构严谨,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作者以议论结构文章,前后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形成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争做优秀人才”,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1.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质疑讨论点拨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教学重点】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血会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新诗集《红烛》、《死水》。
组诗《七子之歌》。
为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在昆明遇刺身亡。
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
部编《说和做》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说和做》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说和做》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说和做》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品味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探究其内涵。
课前准备:阅读课文,预习生字、生词。
第一教时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邓稼先》这篇文章,我们无不为我国优秀知识分子为祖国默默奉献的感人品质所感染。
甘愿为国为民而献身,是我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写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我们在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检查生字、生词预习效果。
二、整体感悟:1、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的学生思考如何归纳文章的中心内容。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一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本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说和做方面表现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他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三、品味探究1、闻一多一心救国救民的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事情上?a、全班讨论交流。
估计不止提到老师预期的两件事。
b、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一阶段中最突出的表现:苦读写作《唐诗杂论》,在李公朴被害后大无畏地参加群众大会。
2、探究品味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部分:a、齐读三、四小节。
b、这部分文章叙述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研的特点。
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随时评议归纳学生的讨论意见: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教案一. 教材分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课文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学者和革命者的形象,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
课文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相对较少,可能对闻一多先生的背景和经历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同时,课文中的有些词语和句子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讨论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特点的把握。
2.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通过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讨论表达: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分析讲解: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重点词语和句型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标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闻一多先生的外貌和气质,然后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学情分析
阅读人物故事,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一般关注的是人物做了什么事,至于这些事情折射出人物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事件来展现人的精神品质,从人物的言行中汲取到了什么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学生思考较少,教师要多加引导。
另外本文的语言精练而丰富,许多成语或句子较难理解,学生需要结合课下注释或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学生看屏幕,提问:他是谁?(臧克家)
1.作者简介
2004年2月5日,我国文坛再失巨擘,99岁的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与世长辞,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行……
臧克家(1905-2004),他是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
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人为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
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
茅盾曾说: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
2.简介闻一多
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查阅的材料。
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⑴诗人:新诗集《鸿祝》(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⑵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谈》《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⑶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3.臧克家和闻一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
4.所以这篇文章展现给我们的诗: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
一、初读感知
教师邀请一位学生同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他学生思考:
1.疏通字词,把生字词划下来。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文先生恪守着怎样的“说”和“做”的原则?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
1.解决基础字词(略)。
2.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闻一多恪守着“做了不说,做了再说”和“说了就做”的原则。
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以为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二、精读研讨
1.研读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成就卓越的段落。
(作为学者方面)
教师:提起闻一多先生,我们头脑当中首先显现出来的是他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拍案而起的镜头。
但事实上,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的身份是学者、诗人。
他治学严谨、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的哪一部分最能表现他的这一特点?(第一部分)
默读文章的第一部分,把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成就卓越的语句划下来,并进行圈点批注。
(不懂的可以标注出来。
)
教师巡视。
学生质疑。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知道(要注意朗读和艺术手法的指导)。
2.研读表现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的段落。
(作为革命者方面)
教师:一个如此“血性”的男儿,很长一段时间竟能“沉寂”下来做学问,甚至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种性格反差看似悖理,实则不然。
1925年,闻一多先生在给梁实秋先生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我国前途之危险不独政治、经济有被人征服之虑,文化之征服甚于其他方面之征服千百倍之。
杜渐防危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可见,闻一多先生是想从探索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寻找出医治我们民族病症的药方。
闻一多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民族。
”在他的眼里,做一个中国人比作一个文学家更重要。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用他的言和行终生实践着这句话,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一下闻一多先生那种大义凛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
⑴指导朗读
学生齐读(如果朗读不到位,可以请各别同学范读)。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闻一多的几句话:指名读、齐读、师生配合读。
⑵造句:
按以下形式说说对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形象的理解。
前一个空填写对人物的评价(用以个词语),后一个空要举例证明。
闻一多先生,他 ,你看。
三、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
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
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即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
此外“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炼含蓄
比如一格“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开头饮用的闻一多先生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地美德:“做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使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使“言”,也是“行”了。
一个“说”字,竟然表达了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
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
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
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敬仰之情也呼之欲出。
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却与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
同样,“夜间睡得很少”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由未尽的“他惜寸阴、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
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就能把平常的语句便的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
⑴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
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
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⑵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
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想,无声无息”“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
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四、拓展延伸
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文人,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
请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追求的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陶渊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小结
在世界近代史上,闻一多先生是唯一一个被数颗子弹从背后卑鄙地射杀的诗人。
尽管时代已相隔久远,但一想到这残酷的事情,我们还是会进步助一阵阵心疼!正如闻一多先生是那样地心疼李公朴
的死,正如那些“李公朴”们那样地心疼万千底层百姓的挣扎着的生存。
面对死亡,闻一多先生没有丝毫的惧怕,他曾说过:“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他的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发展,生命的艺化便是生命达到高深醇美的方法。
”让我们永远称颂这位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板书设计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学者(1-7)为探索救国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唐诗杂论》
《楚辞校论》“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古典新义》
民主战士(8-18)投身民主运动,不畏敌人,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