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A. 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②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
B. 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C. 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的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D. 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
【详解】A、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够合成乙烯,根尖细胞中也含有乙烯,A错误;B、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授粉番茄雌蕊,可得到无籽番茄,B错误;
C、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利用较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除去小麦田中 双子叶杂草,C错误;
D、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用赤霉素处理的芦苇,能显著提高其纤维长度,D正确。
D、标记后放回的田鼠更难被再次捕捉,从而导致第二次捕获的田鼠中被标记的数目偏小,因此会使调查结果偏大,D正确。
故选D。
3.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B. 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统的协调就可维持内环境稳态
C.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示表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激素A由胰岛B细胞分泌,表示胰岛素;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C为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D为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详解】A、途径①是血糖升高时,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胰岛素,参与血糖的调节过程,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A正确;
人教版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考场、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30*2=60)1.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2.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3.与下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一①②③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①表示传入神经B. 图一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 图二中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4.下列与下丘脑作用无关的是()A.对体温的恒定具有调节作用 B.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C.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对垂体激素的释放有调节作用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6.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时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7.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B.C.D.8.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共同组成内环境.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 B.肝细胞通过协助扩散从①中获得氧气C.与①②相比,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③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葡萄糖含量有关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1分)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消化液2.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 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3.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s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4.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人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1 B.2 C.3 D.65.下图是人体某种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可以进人A,C,D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5.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纤维蛋白原 B.激素 C.淋巴细胞 D.纤维素6.血浆中的水来自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淋巴、组织液7.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8.有关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C.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免疫调节起作用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恒定不变9.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一般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10.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哪项与人体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有关A.生物节律的控制 B.血糖调节C.语言、学习和记忆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11.如图中如果A接受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会引起E收缩B.神经细胞C与D的兴奋是同步的C.在B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D.一般情况下,E中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12.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模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箭头为兴奋传递方向),据图分析不正确是A.图中共有五个突触B.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C.图中最可能标错的兴奋传递方向是箭头CD.①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必然引起①的兴奋13.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14.神经冲动在神经中枢内的可能传导途径是A.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B.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15.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16.下列各组分泌腺所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17.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作用机理的阐述,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参与靶细胞的新陈代谢B.在血液中含有多种激素C.激素只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当激素作用于某一靶细胞后,再通过体液运送作用于其它靶细胞18.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19.关于人体内血糖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血糖的来源有食物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及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B.人体内血糖过量是可以转化成糖原,还能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C.细胞内的葡萄糖在缺氧的情况下会生成酒精和CO2,并且释放出能量。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南郑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将它选出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2、正常人体内,以下物质或过程不会在内环境中出现的是()①葡萄糖;②血红蛋白;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④二氧化碳;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的产生;⑧尿素A.①②⑤⑧ B.③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①④⑥⑦3、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
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以与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多次重复利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内流B.肾上腺素的分泌和摄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C.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只能参与体液调节D.肾上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属于负反馈调节4、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
这种抗体的基本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A.氨基酸、效应T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内质网C.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6、下列不是人体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7、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8、效应T细胞的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①分泌抗体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激活溶酶体酶⑤与靶细胞结合A.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9、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10、下图为反射弧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 B.C. D.11、某反射弧模式如图所示,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强度、适当持续时间的刺激(S)后,肌肉收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给予刺激S以前,a处质膜上没有Na+、K+进出B.刺激S可使a处质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C.从图中可看出神经细胞之间有3个突触D.a点与肌肉的距离越近,给予刺激S后肌肉收缩越强12、右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b细胞接受抗原剌激后能增殖分化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13、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14、如下图甲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高二生物上册期中测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二生物上册期中测试卷新课标人教版一、选择题:1.菠菜海绵组织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内有,而蓝藻细胞没有的结构是()A.线粒体和核糖体B.染色体和质体C.RNA和叶绿体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2.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在37c C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下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基因组的改变B.基因选择性表达C.原癌基因的激活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4.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B.酪氨酸的氨基多C.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D.精氨酸的羧基多5.下列几类细胞分裂中,观察不到纺缍丝的有()A.细菌细胞和蛙的红细胞B.骨髓细胞和肾细胞C.根尖生长点细胞D.精原细胞6. 34.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为同源染色体,下列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7.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C.无染色体形成D.显微镜倍率不够8. 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A、土壤中的水B、土壤中的矿质元素C、大气中的水D、大气中的CO29在养鸡场里,若要得到10000只小鸡,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个数各为A.2500和10000 B.10000和40000C.40000和10000 D.10000和250010.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 人教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生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培育转基因抗虫棉,采用的方法是( )A.基因工程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2.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方法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A.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B.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D.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3.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D.定向变异4.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为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 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侵入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基因的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5.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6.某高一新生在军训时脚底部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来源于(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外液7.右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 .如果淋巴循环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C .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 .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8.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唾液淀粉酶 ③二氧化碳和氧气 ④Na +⑤血浆蛋白 A .①③ B .②③④⑤ C.④⑤D .③④⑤9.正常人的血浆PH 近中性,能保持相对稳定。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I卷选择题1.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细胞内液B.血浆C.淋巴 D.组织液2.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正确的物质交换关系是()3.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A.血浆B.组织液C.淋巴 D.细胞内液4.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5.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6.与神经调节相比,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7.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①消化酶②神经递质③维生素④血浆蛋白⑤HCO3- ⑥O2 ⑦血红蛋白⑧DNA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⑥⑦8.止痛药物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 .细胞体B .轴突C .突触间隙 D.树突9.菜青虫是一种鳞翅目昆虫,其幼虫啃食菜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
为了减少菜青虫对蔬菜的危害,可以向田间喷施 ( )A .保幼激素B .蜕皮激素C .脑激素D .性外激素10.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11.下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是 ( )A .+,—,+,—,+,—B .+,+ ,+,+,—,+C .—,—,—,+,+ ,—D .+,+ ,+,+,+,+12.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 )、促甲状腺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 13. 当肾功能发生病变时,钠离子排出受阻,滞留在体内组织中,引起肾性水肿。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测试卷及答案(满分:9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理过程可发生在人体血浆中的是( ) A.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乳酸 B.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A.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D.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2.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体液中,细胞外液多于细胞内液 B.血浆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抽搐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D.正常情况下,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PH 发生明显变化3.下列与内环境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内环境达到稳定时其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下列哪种细胞不是免疫细胞( )A.吞噬细胞B.浆细胞C.造血干细胞D.T 淋巴细胞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严重腹泻会导致体液中水分大量丢失,故此时只需要补充水分即可B.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组织液含量会增多、淋巴含量会减少C.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时不选用血液的原因是红细胞呈红色,会影响颜色观察D.人体在饥饿状态下,肝脏组织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其他组织处的低6.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浆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C.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可引起组织水肿D.给病人注射一定量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7.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皮层、脑干、小脑和脊髓B.大脑皮层S区受损伤,患者能讲话,但不会写字C.呼吸中枢、渴觉中枢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位于脑干D.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会影响神经调节的速度B.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C.神经调节快且准确性高,是因为传输距离近D.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9.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平衡状态的结果。
解析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最新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二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胃蛋白酶、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2.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粟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C.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4.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毛细胞血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蛋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⑤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5.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①②③ B.①③③ C.③①②D.①①②6.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7.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垂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8.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9.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D.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10.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外刺激→A→C→D→F”,使手缩回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能完成H过程11.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的花粉便会打喷嚏、发生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中既有T细胞的参与,也有B细胞的参与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弱导致的疾病C.过敏反应中浆细胞产生的组织胺对毛细血管壁细胞通透性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发生迅速,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即可导致机体出现过敏症状12.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免疫细胞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13.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能分化出细胞①的只有B细胞B.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来自人体自身D.细胞②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14.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B.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3.沙漠中旱生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 C.脂肪 D.水4.人体血液中缺少哪种无机盐时,肌肉会发生抽搐()A.钙盐 B.钠盐 C.钾盐 D.铁盐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酸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不同生物所具有的DNA和RNA有差异D.细胞的DNA主要分布的细胞核中6.下列哪项不对应于于生命系统的某一结构层次()A.神经元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C.一只小猫 D.生物圈7.下列关于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结合水是良好的溶剂B.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结合水可运输代谢废物到排泄器官D.自由水参与新陈代谢反应8.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A.线粒体和核糖体B.细胞膜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中心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9.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复杂化合物b,对a和b的准确叙述是()A.a是核糖,b则为核苷酸B.a是五碳糖,b则为脱氧核苷酸C.a是核糖,b为核糖核苷酸D.a是脱氧核糖,b为脱氧核糖核酸10.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变形虫B.大肠杆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11.各种生物膜的成分中含有的主要脂质是()A.磷脂 B.糖脂 C.胆固醇D.脂肪12.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A.淀粉和蔗糖B.乳糖和葡萄C.蔗糖和麦芽糖 D.葡萄糖和蔗糖13.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D.调节准焦螺旋14.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准确的是()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链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C.全部激素都是蛋白质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15.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A.细胞的结构物质B.调节作用C.运输作用 D.能量的主要来源16.下列叙述中,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共同特征的是()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17.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是储能物质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D.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内,葡萄糖→糖原可发生于肝脏内18.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A.Ca、C、O、Mn B.H、O、K、Cl C.P、N、C、Mo D.N、S、O、Mg19.若含有4条多肽链的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组成,那么它具有的肽键个数和氨基的最少个数分别是()A.n和n B.n﹣4和4 C.n和n﹣4 D.n﹣4和n﹣420.以下各组细胞结构中,都含有DNA的是()A.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C.核膜、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膜、核膜、拟核21.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 C.一定的流动性 D.保护作用22.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生成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A.氨基B.羧基C.一个来自氨基和一个来自羧基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2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A.2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能运用的原理是()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分布B.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分布C.同时利用甲基绿、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同时可显示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DNA、RNA,由此说明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5.构成大豆子叶细胞的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A.蛋白质B.脂肪 C.核酸 D.磷脂双分子层26.下列核苷酸中,在R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A.27.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1mL 0.1mL的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B.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3﹣4滴0.1g/mL的CuSO4溶液,再加1ml0.1mL的NaOHC.2mL蛋白质稀释液,同时加入1mL 0.1mL的N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2mL的蛋白质稀释液28.如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29.水生植物丽藻的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1065倍,丽藻细胞对K+的吸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①载体蛋白②ATP供能③从高浓度到低浓度④从低浓度到高浓度.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④30.对染色体和染色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C.染色体或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二、填空题(每空一分)31.除病毒外,是构成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也是和的基本单位.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它分为和两类.32.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1)在鉴定还原糖时,将鉴定用的试剂注入样液试管摇匀后,然后2分钟,结果试管中会产生.(2)鉴定细胞中脂肪的材料一般用花生,常用鉴定试剂是,在下可看到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变成了.(3)将鸡蛋清稀释后滴入试剂,可见溶液颜色变成,这可鉴定生物组织中的.33.(14分)(2015秋•通渭县校级期中)用所学生物知识解答以下问题:(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在细胞膜的侧还有少量的多糖,多糖与蛋白质构成的,参与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而细胞膜的功能则是通过细胞膜上的来实现的,膜的功能越复杂,的种类和数目越多.(2)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但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则是通过的方式.(3)细胞膜和核膜虽然都是生物膜,但它们却有不同.核膜上有,但细胞膜上没有;核膜是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4)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性.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和供能细胞器分别是和.34.(10分)(2015秋•通渭县校级期中)图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填标号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1)图中结构2是,其主要成分由和组成;(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的主要场所.(3)结构5为,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4)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5)如果此图为老鼠的细胞,则应该没有;(6)图中13所指的是,它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7)在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 ]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B.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答】解: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所有生态系统,A错误;B、由系统构成生物体,B错误;C、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C正确;D、种群是一定区域的所有同种个体的总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2.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二是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三是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四是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解答】解:A、蛋白质千差万别,但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相同,A不符合题意;B、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之一,B符合题意;C、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C符合题意;D、多肽链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D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只要记住四个方面的原因即可顺利作答,此类试题难度较小.3.沙漠中旱生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 C.脂肪 D.水【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内不同化合物的含量的考查,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的含量较少.【解答】解:沙漠中的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故选:D.【点评】对细胞中不同化合物含量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4.人体血液中缺少哪种无机盐时,肌肉会发生抽搐()A.钙盐 B.钠盐 C.钾盐 D.铁盐【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还是某些大分子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解答】解: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无机盐缺乏会出现相应的病症,如人体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肌肉会出现抽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对于无机盐的功能的理解和缺乏症的典型例子的记忆的本题考查的重点.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酸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不同生物所具有的DNA和RNA有差异D.细胞的DNA主要分布的细胞核中【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一般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RNA是单链结构,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也不完全相同,含有D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解答】解: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A正确;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错误;C、由于遗传物质的特异性,不同生物所具有的DNA和RNA有差异,C正确;D、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分布和功能,DNA与RNA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不同,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哪项不对应于于生命系统的某一结构层次()A.神经元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C.一只小猫 D.生物圈【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解答】解:A、神经元是一个细胞,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层次,A正确;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C、一只小猫是一个个体,属于生命系统中个体层次,C正确;D、生物圈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是否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所属层次,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下列关于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结合水是良好的溶剂B.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结合水可运输代谢废物到排泄器官D.自由水参与新陈代谢反应【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专题】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分析】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解答】解:A、具有良好溶剂作用的水是自由水,A错误;B、作为细胞重要组成成分的水是结合水,B错误;C、运输物质的水是自由水,C错误;D、自由水可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熟练识记.8.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A.线粒体和核糖体B.细胞膜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中心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解答】解:A、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但不含线粒体,A错误;B、原核细胞含有细胞膜,但不会叶绿体,B错误;C、原核细胞不含内质网和中心体,C错误;D、原核细胞含有细胞膜和核糖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复杂化合物b,对a和b的准确叙述是()A.a是核糖,b则为核苷酸B.a是五碳糖,b则为脱氧核苷酸C.a是核糖,b为核糖核苷酸D.a是脱氧核糖,b为脱氧核糖核酸【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DNA和RNA个含有4种碱基,组成二者的碱基种类有所不同.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a是核糖,b则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B、a是五碳糖,b则为核苷酸,B错误;C、a是核糖,b则为核糖核苷酸,C正确;D、a是脱氧核糖,b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和RNA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0.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变形虫B.大肠杆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在自然界中,除了病毒,其它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据此答题.【解答】解: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生物体由一个细胞构成,A正确;B、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生物体由一个细胞构成,B正确;C、衣藻是单细胞生物,其生物体由一个细胞构成,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的概念,明确自然界除了病毒,其他生物均由细胞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1.各种生物膜的成分中含有的主要脂质是()A.磷脂 B.糖脂 C.胆固醇D.脂肪【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专题】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约占)50%和蛋白质(约占4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占2%~10%).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解答】解: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简单,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要求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12.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A.淀粉和蔗糖B.乳糖和葡萄C.蔗糖和麦芽糖 D.葡萄糖和蔗糖【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糖有: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糖有:乳糖和糖原.【解答】解:A、淀粉是植物多糖,A错误;B、葡萄糖是单糖,B错误;C、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含有的二糖,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糖类的种类,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考生只要识记糖类中单糖、二糖和多糖各包含的种类即可.13.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D.调节准焦螺旋【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显微镜视野中的图象位置与实际位置上下、左右相反,在视野的左上方,实际在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解答】解:在显微镜下成立的是倒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物象在那里,向那里移动;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细胞移到视野中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属于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下成立的倒像,则视野中细胞在那个方向就向那个方向移动.14.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准确的是()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链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C.全部激素都是蛋白质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考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DNA与RNA的异同.【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核酸的种类、结构和功能,激素的本质和蛋白质结构,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B、DNA是绝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C、多数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但性激素等属于脂质类物质,不属于蛋白质,C错误;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有3个相同,为 A、G、C,有1个不同,即只有U没有T,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大分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A.细胞的结构物质B.调节作用C.运输作用 D.能量的主要来源【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蛋白质功能:(1)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酶.(3)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4)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如抗体.【解答】解:A、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A正确;B、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B正确;C、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C正确;D、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功能,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16.下列叙述中,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共同特征的是()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均是多糖,基本组成单位均是六碳糖中的葡萄糖,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物质,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解答】解: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是储能物质,A错误;B、三种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B错误;C、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均是多糖,基本组成单位均是六碳糖中的葡萄糖,C错误;D、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均是多糖,基本组成单位均是六碳糖中的葡萄糖,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多糖的相关知识.多糖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17.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是储能物质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D.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内,葡萄糖→糖原可发生于肝脏内【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陕西省南郑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全部为单选,每小题2分,共25小题)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 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 Ca2+、载体、氨基酸2.如图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各项中,可能引起此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3.下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如果乙―→淋巴过程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淋巴中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D.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7.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8.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9.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10.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11.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解析陕西省南郑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选择(全部为单选,每小题2分,共25小题)1.(2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 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 a2+、载体、氨基酸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呼吸氧化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Na+、O2、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因此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载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对内环境成分的判断.规律: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2.(2分)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根据题意,引起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是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液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吸水增多,引起因素有过敏、肾炎、损伤及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2、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吸水,引起因素有毛细淋巴管受阻和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导致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据此分析各个因素即可.解答:解:①、c(血浆)周围的管壁破损,导致血浆蛋白流失,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故①正确;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低,引起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故②正确;③、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代谢废物无法运输出去,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故③正确;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故④正确;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故⑤正确.故可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①②③④⑤.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异常﹣﹣组织水肿的成因,解决此题需将直接成因环环相扣,反向推导即可。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① ③ ④ ②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2. 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肯定不含有的成分是:A.血红蛋白B.血浆蛋白C.乙酰胆碱D.尿素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5.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 .血浆CO 2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 .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6. 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 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A.②③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⑦D.③⑤⑥⑧⑨7.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8、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变化为:A.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9.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C.吞噬细胞 D.癌细胞10.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B.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11.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陕西省汉中市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镜移到视野正中央B.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C. 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镜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D. 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答案】B【解析】【分析】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
2、通常通过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调节视野亮度,凹面镜和大光圈使视野亮度增大,平面镜和小光圈使视野亮度减小。
3、由于显微镜观察的是倒像,物象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时,物象偏向哪一方,玻片应该向哪一方移动。
【详解】A、换用高倍镜之前,要先将所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央,A正确;B、换用高倍物镜时转动转换器进行转换,不能升高镜筒,B错误;C、如果物象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应该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D、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该使视野亮度增大,可以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D正确。
故选B。
2.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 蛋白质区别于性激素的特有元素是氮C. DNA和RNA分子的元素组成相同,但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D. 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由C、H、O组成,蛋白质主要由C、H、O、N组成,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Fe。
【详解】A、人体活细胞中有机物和水中都含有氢原子,且水的含量又最高,故氢原子的数目最多,A正确;B、由分析可知,蛋白质区别于性激素的特有是氮元素,B正确;C、DNA和RNA分子均是由C、H、O、N、P组成,二者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共有的碱基为A、C、G,DNA特有的为T,RNA特有的为U,C正确;D、在细胞中多糖可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与脂质结合成糖脂,D错误。
汉中市2022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生物试卷16

汉中市2022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生物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进行的场所是:()A.细胞B.线粒体C.叶绿体D.内质网2.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感冒,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感冒。
不可能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B.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D.流行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3. 将燕麦幼苗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置于光源下,其生长状况及原因将是()A.弯向光源,生长素分布不均B.不再生长,顶端不再产生生长素C.弯向光源,见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D.直立生长,尖端产生生长素,但感受不到光刺激4. 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动态变化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在于()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B.赤道板出现的方向不同C.核膜、核仁解体的时间不同D.纺锤体来源不同5.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完成,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肌肉D.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细胞体相接触形成突触6. 某家庭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了一个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无生育能力),产生这种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因很可能是:()A、胚胎发育的卵裂阶段出现异常B、正常的卵细胞与异常的精子结合C、异常的卵与正常的精子结合D、异常的卵与异常的精子结合7. 用2H标记的H2O追踪光合作用中氢的转移,最可能的途径是()A.H2O [H] C6H12O6B.H2O [H] C5化合物 C.3化合物C6H12O6C.H2O [H] C.3化合物C6H12O6D.H2O [H] C5化合物C6H12O68. 细胞分化的直接结果是()A.形成组织B.细胞数目增加C.生长D.细胞衰老9. 下面关于酶的说法,不确切的是()A.大部分酶是在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酶的催化效率都很高C.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强D.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起化学反应10. 与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生命活动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交换吸附与主动运输 D. 被动扩散与主动运输11. 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便持续通入空气,其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减产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12. 内质网膜的主要成分是()A.脂肪和蛋白质B.核酸和蛋白质C.核酸和磷指D.蛋白质和磷脂13. 在海洋中捕捞某种鱼时最需要获得的信息之一是()A.出生率B.种群密度 C.物种丰富度D.性别比例14. 下列不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A.维生素D B.性激素C.脂肪D.胆固醇15. 在长跑最后冲刺阶段,有的运动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这是由于随着人体大量出汗而向外排出过量的()①Ca2+ ②水③Na+ ④K+A.②④B.①②C.③④ D.②③二、主观题(共55分)1.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南郑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A. 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 通过肺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 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2.下列有关调节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受神经系统的调控B.内环境的稳态是多个器官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D.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3.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分泌腺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 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6.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炎热时,出汗可使机体散热增加,故人体始终能保持体温恒定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一定的关系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下图调节机制的是( )A.代谢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酶促反应相关酶的活性B.血糖浓度上升后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随之增加D.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和尿量之间的关系8.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身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9.右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b处给以适宜刺激。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骨骼肌收缩,发生反射活动B.骨骼肌不收缩,无反射活动C.骨骼肌收缩,并在a、c处均测到电位变化D.骨骼肌收缩,a处测到电位变化,c处未测到10.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C.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D.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11.下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
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
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B. 图1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C. 图2中CO2浓度最高处在⑦,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D. 图2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12.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释放激素13.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14.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清除自身细胞B. 艾滋病是HIV病毒攻击人的T细胞,最终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 效应B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D. 人类的感冒、肝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等都与人体的免疫低下有关15.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过敏原 B.④再受相同抗原刺激,能迅速增殖分化C. ②代表溶酶体酶D.③从未接受抗原刺激,但保留了对抗原的记忆16.关于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只能被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B.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属于免疫过程C.免疫系统有防御功能,也有调节功能D.效应T细胞只破坏已经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17.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
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右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0℃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有利于过①③⑤⑥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都只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1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异体骨髓移植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可遗传B.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加强C.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D.青霉素皮试中,部分人的注射部位皮肤红肿是过敏反应的一种表现19.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IAA)能促进胚芽鞘下端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IAA)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IAA)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2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C.生产中常用乙烯利催熟果实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21.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
如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B.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C.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植物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各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植物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22.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B. 一定浓度的2, 4-D可促进插条生根C. 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D. 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23.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髙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24.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率曲线,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B.当种群增长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根据“J”型增长数学模型N t= N0λt,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图乙表示25.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Ⅰ,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A.a B.bC.c D. d2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27.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1~5年种群呈J型增长B.20~30年之间种群增长率为零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多D.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28.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29.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农田弃耕后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30.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进行间播套种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31.(7分)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A 、 B、 C液三者共同构成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胰腺细胞合成胰岛素所需的氨基酸直接来自液(填字母);最终是由液(填字母)从外界摄取。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________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