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精选作文6年级
关于民风民俗作文范文8篇
![关于民风民俗作文范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d040dc4afe04a1b071dec8.png)
关于民风民俗作文范文8篇“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特色。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民风民俗作文范文8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民风民俗“56个民族,56朵花”。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
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与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
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
旗袍的特点是立领。
右大襟。
紧腰身。
下摆开衩。
古旗袍有琵琶襟。
如意襟。
斜襟。
滚边或镶边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
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
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
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
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与装袖式旗袍裙等。
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
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
领子。
前襟与袖口都绣花装饰。
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
马褂分为大襟。
对襟。
琵琶襟等多种形式。
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
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
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
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
六年级作文民风民俗
![六年级作文民风民俗](https://img.taocdn.com/s3/m/670aef67581b6bd97e19ea4b.png)
六年级作文民风民俗作文一:瑶族的民风民俗瑶族人民饶有风趣的民俗有“挂袋子”。
客人到了瑶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随身带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挂,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来用餐,都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去别的地方,吃饭往往落空。
在达山瑶中,去别人家吃饭,主人家会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家就会把金黄厚实的腊肉为上品,吃饭时主人会把大块大块的腊肉往客人的碗里夹。
瑶族普遍禁食狗肉,猫肉,蛙肉。
凡是生产过的妇女头几天是不能吃猪油的。
到瑶族人家做客,吃饭时桌位也很讲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头几位,一些瑶族人还会把鸡冠给客人,老人给客人敬酒,其实是一种尊贵。
瑶族人的民风民俗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瑶族人天性好客会热情接待你的。
作文二:苗族的民风民俗苗族是怎样的?他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
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
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
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
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
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
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通用15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21e80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7b.png)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通用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特殊的风俗,当然,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的风俗是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
每到这天,牧民们都要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要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
然后,喇嘛们开始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们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希望迎来丰收年。
敖包是蒙古语,意义堆子或鼓包。
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因为他们认为高大雄伟的山上,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
敖包是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脚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
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们焚香燃灯,颂词念经。
正因为有了各个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才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下来。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2中华民族的历史悠远长流,在绵延的历史中流传下来了许多节日:有细雨纷纷的清明节,有月光皎洁的中秋节……在这众多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热闹非凡的春节。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热闹的,在这一天每家每户吃的都是饺子,在吃饺子前,每家每户都会先放一串鞭炮,因为饺子有“交子”的意思,是旧年向新一年的过渡和交替。
吃完饺子接下来的事就是看春晚。
每家每户都会坐在电视前,端上瓜子,摆上茶水,一起看春晚。
常常人们都会熬到凌晨。
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是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人们都会去走亲戚,走亲戚时要买些礼物不能空手去。
到了别人家,首先要说一声“新年好”或“新年快乐”然后亲戚们就会给你压岁钱问你的考试成绩,祝你来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精选10篇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6fb32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7.png)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精选1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经商人家。
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
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
如: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
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
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2春节时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热闹的日子了。
俗话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10篇)
![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dae75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8.png)
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10篇)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10篇)家乡的风俗作文怎么写比较好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尤其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写人作文,写人作文的根本目的在反映人物的某个方面的特点,这也是写人作文的中心所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10篇)!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篇1)我的祖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面就让大家了解一下我家乡的风俗“春节”。
过年是每个国家都有的节日,可是在这一天晚上,虽说大家都在过年,但是大家庭的风俗习惯独一无二。
在过年的前七天,我们这里差不多都在办年货,向老人们比较讲究,他们就干这干那的忙活个不停,年轻人嘛,就买些零食……小孩子们,一提到过年个个眉开眼笑,那紧挨着就是脑袋里全被烟花给装满了。
爸爸妈妈就准备过年用的、吃的、喝的、玩的……等到二十四我们就开始扫房,扫房意味着把家里擦一擦、扫一扫、拖一拖……在大年三十儿晚上,我们的任务可多了,先把准备的东西摆上桌,然后把找好的石头放在火炉里烧红,把石头放在碗中的醋里,这就叫“打醋炭”,意味着驱邪,男女老少还要穿上新衣服,然后去给烧票子,最后就是给长辈拜年,拜年时要磕三个头,然后俏皮的说一声“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初一,男人们去转亲戚家,女人们在家伺候来的客人,孩子们有的放鞭炮、有的帮助家人干活、有的玩游戏。
我喜欢春节,春节是热闹的,也是令人开心的。
“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浓浓的年味、其乐融融。
听了我的一番介绍,是不是觉得我家乡的风俗很有趣呢?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篇2)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0b5fa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2.png)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1元宵节,是一个温馨,充满爱的节日。
元宵节在我的家乡有些特别的习俗,这也要从一个传说说起……正月十五是农历的元月,古人把“夜”称之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在元宵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说吃汤圆、赏灯、猜灯谜等许多习俗。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做汤圆是元宵节最让人兴奋的事情了吧!开始,我认为做汤圆太容易了,后来才发现其实还挺难的。
让我来说一下我们是如何做的吧!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糯米粉,些许芝麻,一点面粉,适量的水,还有猪油。
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里磨成芝麻粉,加少许糖,再把大块的猪油放入慢慢搅拌均匀。
真没想到,磨了十分钟,我就感觉手臂酸得就快断了。
接下来,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个大大的球,再发酵30分钟……哈哈,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要开始最关键的包汤圆的环节!这可是最难,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们把芝麻馅放入摊平的汤圆皮上,一边转一边将汤圆皮裹起来,最后变成了一个圆子。
我连试了三次,都失败了。
我问奶奶怎么办?奶奶说:“是你包的芝麻馅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
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没问题啦!”我恍然大悟。
看来奶奶做汤圆的经验已经炉火纯青了。
这下子我连续成功做了五个,一个个堪称完美。
最后,我们把做完的汤圆放到锅子里煮十分钟。
煮熟后,我们一起开心地品尝起来,真的太美味了啊!这就我们家乡的元宵风俗。
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让我学习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经验,也让我们一家人在元宵佳节,其乐融融,欢聚一堂。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
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
民风民俗类作文
![民风民俗类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97f44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4.png)
民风民俗类作文篇一《家乡的社火》在我的家乡,有一项特别热闹的民俗活动,那就是社火。
每到过年的时候,各个村子就开始筹备社火表演了。
我记得有一年,我们村里早早地就开始忙乎起来。
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不行。
男人们负责制作那些社火要用的道具,像是高跷啊,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面具。
高跷可不好做,要选合适的木材,得又结实又轻便。
村里的几个老师傅就天天在木工坊里捣鼓,那认真劲儿就像在打造什么传世珍宝。
女人们呢,就忙着给社火演员们缝制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
我瞧见邻居张大妈,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着那件大红色的戏服。
那线在她手里就跟听话的小虫子一样,穿梭得飞快。
张大妈边缝还边念叨着这衣服得多花点心思,不然到时候上台不好看可不行。
而我呢,就整天跟着那群小演员们后面瞎晃悠。
最有趣的就是看那些小孩学走高跷。
小柱子才刚学的时候,那模样可滑稽了。
一下子踩上去,没两下就摔了个狗吃屎。
脸上搞得黑乎乎的,像是从烟囱里钻出来的一样,但他还咧嘴笑。
他妈妈在旁边又是心疼又是想笑,一个劲儿地说这小子就是调皮。
终于等到社火表演那天了。
一大早,村里就热热闹闹的,锣鼓喧天。
演员们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画着夸张的妆容,踩着高跷就开始满村巡游了。
看那个演孙悟空的小孩,手里拿着金箍棒,在空中耍得虎虎生风,一会儿跳到这边,一会儿蹦到那边。
周围的人挤得满满当当的,大家都满脸笑容,不停地欢呼鼓掌。
那些平日里看都看腻了的家乡村道,在这一刻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社火它就像一个纽带,把村里的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让过年变得更加有味道,充满了浓浓的家乡情。
篇二《端午的粽子香》端午节,对我们那地方的人来说,粽子可是必不可少的。
那得从有一年端午说起。
我跟着奶奶准备包粽子。
我们先去集市上挑粽叶,那粽叶得是新鲜翠绿的,还得一片一片挑,不能有破损的。
奶奶那眼睛可尖了,一片一片地翻着,像是在寻找什么绝世珍宝。
粽叶买回来后得洗干净,奶奶把粽叶放在大盆子里,不停地搓啊洗啊,那水都变得绿绿的。
描写民风民俗作文10篇
![描写民风民俗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b9481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1.png)
描写民风民俗作⽂10篇 在⽣活、⼯作和学习中,⼤家最不陌⽣的就是作⽂了吧,作⽂是从内部⾔语向外部⾔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能明⽩的语⾔,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所理解的外部语⾔形式的转化。
那么你知道⼀篇好的作⽂该怎么写吗?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描写民风民俗作⽂,欢迎⼤家分享。
描写民风民俗作⽂1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民⼀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着⼤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道菜,它的颜⾊是⾦黄⾊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能够孝敬长辈。
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家的好运给带⾛的。
”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
⼤⼈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们放烟⽕放得起劲!这表⽰⼤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过后,换来的正⽉初⼀也是很受⼈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的最爱,味道甜甜的,⾹⾹的……这表⽰希望⼤家的⽇⼦过的红红⽕⽕,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了,但初⼀⾄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代表着⼤⼈们在这⼀年⾥很难很难挣到钱,运⽓也不太好…… 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孩在家帮⽗母⼲活,男孩就跟随⼤⼈们去各⾃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家都过的⼗分开⼼。
⽽正⽉初四,全家⼈都要去⼭上的庙⾥去烧⾹,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孙满堂,⼉⼥们的⽣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家就⼀切都恢复正常了,⼤⼈们⼯作的就继续⼯作,孩⼦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难忘的。
描写民风民俗作⽂2 “⼗⾥不同风,百⾥不同俗。
”春节到了,过年了,是我们⼩孩⼦最喜欢的⽇⼦,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孩⼦都会得到压岁钱,关于这压岁钱,还有⼀个传说…… 除⼣之夜,每个孩⼦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0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d951a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2.png)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0篇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你记得风俗好像没有几个,你们家乡的风俗是什么样子的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篇1)我的家乡在温州文成,这里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
“啪啪啪!轰轰轰!”又开始放鞭炮了。
我心想:这才几点呀就开始放,真惹人烦!我把被子盖到头上,继续睡大觉,以养足精神。
八点的时候,爸爸在我耳边轻声说:“今年祭祖也带你去,快起来!”听到这句话,我欣喜若狂,立刻掀开被子,穿上衣服,套上裤子,直奔卫生间开始洗漱。
洗完后,我和一群大人们开始出发去祭祖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这里黑漆漆的,只能依靠亮光看清楚一点点,四周都是砖瓦砌成的墙。
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放鞭炮,正当我拿着一卷鞭炮和打火机时,却被一个人打了一下。
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她说:“祭完祖之后才能放。
”听完,我露出无奈的表情,心想:真是太扫兴了!开始祭祖了。
我和长辈们拿起篮子里的杯子、碗和筷子,在桌上摆好,倒上酒,摆好水果和菜之后便开始祭拜。
我学着大人们的模样,弯下腰,跪在垫子上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叨着:“我要有很多钱,大吉大利……”妈妈让我来烧纸钱,我先拿了一张,点燃后就放在盆里,然后迅速地把下一张铺开,盖了上去,重复几次后,火烧得越来越旺。
纸钱烧完后,就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放鞭炮。
我拿起一大卷鞭炮放在地上,用打火机点燃那根细长的引线,然后迅速地跑到屋里面。
“嘣啪!啪!啪啪!”白色的烟雾,就如同迷蒙的仙境一般。
一些胆小的孩子则依偎在妈妈怀里,耳朵被捂着,而有些大人们自己也闭着眼睛不敢看。
鞭炮放完后,还要把菜装到篮子里,再把倒过酒的杯子洗干净,一起放到里面。
这就是我们家乡与众不同的习俗——祭祖、放鞭炮。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篇2)我的家乡山西忻州过春节的时候,有很多习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项——蒸花馍。
花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过年,小孩子过十二岁生日,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
民风民俗作文500字六年级(精选7篇)
![民风民俗作文500字六年级(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e887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6.png)
民风民俗作文500字六年级民风民俗作文500字六年级(精选7篇)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过春节的习俗。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民风民俗作文500字六年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民风民俗作文500字六年级篇1“春节”对于咱们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大家欢聚一堂,热热闹闹的,一派祥和。
“放鞭炮,吃年夜饭”可谓是过年的“重头戏”了。
瞧,现在才下午五点钟,奶奶却已经忙活起来了。
再看看客厅里,大人们正开心地谈天说地,小孩们则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随着一盘盘佳肴陆续上桌了,咱们才意识到准备放鞭炮了。
看着爸爸从箱子里拿出了一大卷的鞭炮往门外走去,我赶忙拦住爸爸,说道:“爸爸,这回让哥哥来点燃鞭炮如何?”爸爸看向哥哥,却见哥哥正使劲地摇头摆手。
爸爸看着他说:“一个男子汉,这么怕死干嘛!”说着,把手中的鞭炮递给他并把他往门口推。
见他那十分无奈的样子,我不由的觉得好笑。
在看看他的动作:还没点燃就跑的远远的。
第二次点鞭炮时,几分钟过去了,怎么还没点燃?原来啊,这紧要关头打火机却“掉链子”了。
第三次终于点燃了,只见哥哥早已跑到一棵大树后面,探出颗脑袋远远地望着那鞭炮。
咱们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鞭炮声渐渐消失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原新的一年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吧!回到家中,看到那满桌的菜肴,数了数竟有十八道菜,大家都惊呆了,入座后,只见爷爷拿出了一瓶茅台酒来,与大家品尝、分享。
只见大人们纷纷拿出了红包递给咱们并送上祝福,咱们也互相的道谢、祝福。
然后,便美美的吃着年夜饭,其乐融融。
瞧,这就是咱们家充满欢笑的春节。
民风民俗作文500字六年级篇2春节,是当地人的一个风俗,是儿童的开心日,由于,孩子们有能够收到红包了。
但是,却是大人们的倒运日,固然,是要过年了,但是大人又要给孩子们包红包了,又要让大人们花费了,大人们辛劳了,一同欢庆春节的到来,而快乐不已。
民风民俗作文优秀10篇
![民风民俗作文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3353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0.png)
民风民俗作文优秀10篇民风民俗作文篇一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有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一样的节日,有着不一样的特色食物,还有不一样的民居,不一样的穿着,但在我认为,磐安的春节是最热闹、最隆重、最有趣的。
我喜欢磐安的春节。
所谓春节——是最热闹、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俗称过年。
过年是一年中最忙、最高兴、最开心的日子。
看,磐安的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窗花、年画等。
还要买家家户户春节必须有的东西——如:各种各样的小吃,水煮花生、红枣桂圆汤、饺子、年糕、炸春卷……过年的除夕夜家家户户要吃团圆饭,此时此刻,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饭,餐桌上还必须有一条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磐安的春节还有一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迎龙灯。
到了春节的第三个高潮,大街小巷每家每户都在放烟花。
抬头一看,就能看见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烟花飞上天,“噼里啪啦”的。
乡村的龙灯有的非常长,龙头还有长长的胡须,显得非常的霸气。
哦,我喜欢乡村的龙灯。
过年时的除夕夜还有春节联欢晚会。
晚会上有多姿多彩的节目,如:小品,搞笑幽默;有相声,脍炙人口,让人赞不绝口;有唱歌,唱的优美动听,使人听了还想再听一遍。
到了十二点正,每家都要起来放鞭炮叫——开门红;春节的除夕夜,最传统的习俗是守岁,有两种含义。
一.珍惜大好时光。
二.守岁的时间越长,父母的寿命就越长。
磐安的春节在农历的二十五日到二十九日里都要举行一次大扫除,把天花板擦得干干净净,把地扫得一尘不染。
因此,这一天不但是最忙的,也是最累的。
春节的除夕夜还有一种习俗——吃饺子。
炸饺子又香又脆,非常好吃。
饺子虽然好吃,但制作起来,却很难。
首先做饺子皮,先把面粉搓成面团,在一点一点揪出来,再做成一个圆形。
然后,再做饺子,然后再做饺子馅儿,先把豆腐切丁,然后把肉切沫,再把菜也切成丁,然后再搅拌在一起,这样,就做好了。
接着,就可以包饺子了,馅包在饺子皮里。
在沾点水,捏花边,饺子做好了,十分好吃。
哦,我爱吃饺子。
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就是拜年了。
关于中国民风民俗作文(通用11篇)
![关于中国民风民俗作文(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4aacd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e.png)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关于中国民风民俗作文(通用1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民风民俗作文(通用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篇1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
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同,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
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
”一位阿姨说。
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
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
在藏语中,“雪”是酸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节”。
虽然酸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还在一起比赛呢。
瞧,这摆放酸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
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精选10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2cf8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2.png)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精选10篇)【导语】不同的家乡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每一个风俗都代表着文化历史的沉淀,让人感慨万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篇1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但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就拿春节来说吧!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放爆竹能够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能够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
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务必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
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了。
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期望人丁兴旺。
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
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
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
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此刻一般只是问好。
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
还有用手机发信息拜年、打电话拜年。
完美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期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情绪,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
人们都期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篇2春节,是我国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当地人俗称过年,我的家乡中卫,也不例外。
中卫人最看重过年了。
腊八是过年的前奏,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腊八饭里就全表现出来了。
腊八这天用米、面、花豆、肉、蔬菜等做成美味的“腊八饭”(俗称和和饭)。
民风民俗作文六篇
![民风民俗作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25b96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4.png)
民风民俗作文六篇民风民俗作文篇一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具不同的特色,各有不同的习俗。
如:西藏的藏戏、云南的竹竿舞、维吾尔族的赛乃姆……今天就让大家一起走进民风民俗大观园吧!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为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
藏戏在历史上多半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主要在拉萨、日喀则等地演出,形式与风格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不用戏台,就可以在广场演出,演出时,贴近观众,易于人们接受。
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不用化妆,主要是戴面具。
藏戏传统目具共有十三大本,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等,大多含有佛教内容。
民间藏戏剧团在西藏是十分普遍的。
随时可见农村的广场上,或大帐篷,或扯大帆布,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引得方圆十里的群众赶来观看。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藏戏艺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赛乃姆(集体舞)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
有时独舞,有时两个对舞,三五人或十几人同舞也很常见,大型活动中心还会出现百人共舞的壮观景象。
每逢喜庆场合,维吾尔族人都要唱歌、跳舞、表演节目。
其实,除了能歌善舞,维吾尔族还有很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同学们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就和我一起走进民风民俗大观园吧!一座茅山,一方风水,拉动一方经济,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这就是民风民俗,你是否走进了民风民俗的大观园呢?民风民俗作文篇二我的家乡安溪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产茶历史的古老茶乡。
茶,已经渗透到安溪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衣食住行、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礼俗和日常的交际中。
精选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通用10篇)
![精选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3e992d33d4b14e842468b0.png)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通用10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一样地方的风俗文化肯定也会不一样,我家乡有很多趣味的风俗,下头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最趣味的风俗之一——龙灯会。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
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
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
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
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
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
大家聚在一齐,有说有笑的。
一齐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
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
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
最终,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
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
“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
”我十分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
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
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在我们那里,谁也不能从龙灯那里跨过,因为龙灯是具有威严的,谁也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他。
要是谁敢这样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龙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移动,我们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龙灯。
想在他身上沾点光……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龙灯会,是不是很趣味呢,如果有机会,必须要亲眼来看看,相信你必须会喜欢这个趣味的活动的!在我的家乡新兴县,一提起那里独有的是热闹的“走大王”活动,连最小的孩子都能眉飞色舞地向你道来。
活动还没开始,已经到处挤满了人。
我挤在观看的人群里,周围的人们都开心地大喊着,有的孩子一边举着大大的风车奔跑着;有的孩子蓄足了力,使劲地往里挤;还有的孩子被挤在了外面,急红了眼。
风吹着路旁的树发出了“沙沙”的响声,似乎是在为即将开始的“走大王”活动而欢唱,风车快速地转着,似乎为“走大王”活动快乐地舞动。
活动开始了,每一间作坊都把自己坊的大王抬出来,排在第一间作坊的大王很是高大,一看便知道他有可护一方之地的力量,当第一方的大王排到第二坊时,第二坊又把自己那坊的大王抬出来走向第三坊了……每一坊的大王巡游完毕之后,人群爆发出了更大的欢呼声,因为比赛开始了。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精选20篇)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19412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0.png)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精选20篇)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1家乡在诸暨、浦江、富阳三县交界的地方,山里山,弯里弯,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那里的风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
如果说,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除夕,那里的正月初十也有圣诞节那样隆重。
顾名思义,拜太公就是祭拜陈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训、寻根探亲的一种纪念仪式。
村子很大,以前有生产队时全村分成八个队,设有九厅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厅轮流。
在大厅正中墙上悬挂陈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画像,大厅中间设十多张宴席,桌上摆满各种果品、菜蔬、糖、糕点以及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纸的动物,都惟妙惟肖。
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喜气洋洋,整个村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所有的亲朋好友,只要是家里走得脱的,是一定到场的;陈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群结队,携妻带子,敲锣打鼓的来。
这一天,有龙灯助威,有戏班助兴,有篮球比赛、有杂技表演,整个村子是沸腾的。
过年哪有这么热闹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家乡而言,一年四季最好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2我的家乡处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地地道道的潮汕文化的影响,因此家乡有着非常有特色的风俗文化。
在我家那边,风俗文化从小孩子满月酒时,潮汕人家非常热情好客,小孩子满月那天主人家会准备尽可能的丰盛的酒菜来款待客人。
亲朋好友们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会到的,客人还为带来了新衣服或是礼金或是金银饰品。
小孩满月后,每年都可以吃到一颗或是几颗红壳蛋,接受神灵们的祝福和好运,这会一直延续到小孩子的成人礼。
在家乡还有一个体现风俗文化的重要日子——春节,春节在家乡是一年里最大的节日。
每到春节,村子就会请剧团到乡里搭棚唱大戏。
这大戏就是潮剧,潮剧也是梨园戏种,与京剧相同又有所不同。
每唱大戏都会吸引到村里的老老小小十分日闹。
在村子的另一个地方也会有精彩的木偶戏。
有关民族风俗的作文(通用20篇)
![有关民族风俗的作文(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f54d0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1.png)
民族风俗的作文有关民族风俗的作文(通用20篇)民族风俗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
而且能够一直沿袭下去,虽然在没袭过程中会发生不断的变化与演变。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有关民族风俗的作文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风俗的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新乡,是河南省境内的一座小城市。
我们那的习俗很特别,每到腊月的二十三我们就会吃一种叫“祭灶糖”的芝麻糖。
听说是为了送火灶上的小神仙上天言好事的,粘上神仙的牙,让他在玉皇大帝那只说好话,不说坏话。
到了第二天,腊月二十四各家各户就开始打扫卫生了,全家老少齐上阵,把家里的犄角旮旯都清理干净,等着过年了。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去买蜡、二十九贴年画、三十包饺子。
饺子里包进洗干净的钢镚,谁吃到了,就预示着新一年的好运。
到了大年初一人们都换上漂亮的新衣服,开始挨家挨户的拜年了。
孩子们还能挣到压岁钱,和大把大把的糖果瓜子。
开心极了。
我家乡的风俗有趣吧?你们那里的风俗是怎样的?你能给我说说嘛?民族风俗的作文篇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就拿藏族来说。
藏族的民风民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
藏族最具特色的节日是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
在藏语中,“雪”是酸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
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
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
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藏族的民风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极了。
民族风俗的作文篇3我们国家地大物博,56个民族,像56朵花点缀在祖国各地,不同的习俗,不同的语言装扮着祖国。
民风民俗小练笔(10篇)
![民风民俗小练笔(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9c537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a.png)
民风民俗小练笔(10篇)传说每年春节,鬼都会来骚扰人,人们用烟花爆竹驱鬼求和。
虽然现在没有鬼了,但是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代代相传。
所以每年春节,我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春节。
城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回老家过年是我最期待的。
今年也不例外。
我们要回到农村老家过年,放烟花。
今年28日,我迫不及待地催促父母赶紧回老家看望亲爱的兄弟姐妹和奶奶。
很难等到除夕。
晚上家家贴对联,吃团圆饭。
晚饭后,我们点燃了五万只鞭炮,随着鞭炮的声音,我们告别了旧的,迎接了新的。
我们拿出了各种各样的烟花: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我和哥哥把圆圆的烟花放在地上燃烧。
烟花如流星般掠过,如樱花般飞出,映在每个人喜气洋洋的脸上。
我们拿出长棍一样的烟花,点燃,放向天空,摇晃几下,连续放出几十个烟花。
烟花像子弹一样飞,升上天空后爆炸,像美丽的花朵,蓝、红、紫、绿……五颜六色,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大家看着,跳着,喊着,欢呼着!!!春节放烟花真的很好玩,很好看!!我爱春节,我爱放烟花!!匆匆忙忙,第二单元完了。
总结一下吧。
第六课作者老舍给我们讲了北京热闹的春节,腊八,农历十三月,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对新年的热爱、宏伟和激动。
《第七课》的作者马的藏戏生动地讲述了藏戏的特点、形成和特点。
让我觉得藏戏的起源不容易,但也知道东塘·杰布的传奇故事。
“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中的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各有特色和不足。
客家民居:坚固耐用,一般有几百年的历史,呈圆柱形。
戴竹楼:美丽、宏伟、空气清新。
第九课也是最后一课。
《和田维吾尔族》作者权鹏飞。
文中所有的台词都反映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族的欣赏和赞美。
和田维吾尔族有很多特点:1。
英勇乐观。
2.热爱土地。
3.爱美爱美。
4.擅长唱歌跳舞。
5.豁达乐观。
在这个单元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到了很多民俗文化。
学无止境。
(⊙o⊙)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喜欢不同的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风民俗精选作文6年级
【导语】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气、习俗。
下面关于民风民俗精选作文,一起来阅读下文吧!
【篇一】民风民俗精选作文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的家乡在韶关,那里有别具一格的客家习俗,其中,春节最为热闹。
除夕的前一天,村名们都蜂拥而至的来到集市上,买鸡、鸭、鹅,买黄酒、白酒……留在家里的人则要将全部的物品更换,俗话说“干干净净迎新春。
”扫完后,贴上年画与对联,整个屋子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息。
除夕那晚,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从下午,人们就开始准备着这一年一度最为丰富、最为开心、终于有意义的团圆饭了。
吃完了饭,全家人都会在自家的屋顶上放鞭炮,准备迎接新春的到来。
“啪啪啪”飞上天空的烟花,好似一盏独灯,照亮了天空中的一角。
十二点钟的钟声敲响,从村头到村尾,挨家挨户都要放很大很大的爆仗,“隆隆”的声响伴着新春的到来。
当晚,每个人都要守岁,假如要睡觉,就要开着灯睡觉,因为长辈说那样年兽就不会来找我们。
大年初一虽然没有除夕那样的热闹,喜气洋洋,但还是很开心,欢乐的。
早晨,六点多,每家每户都要去庙里拜祖宗。
给祖先敬完酒,
还要按大小辈分站一列,朝祖先拜六下,六六大顺,祷告来年平安,吉祥,富贵。
回到家以后,晚辈要收取长辈给的红包,并且要说:“祝某某某,新年快乐,吉祥平安来年如意。
”
初二那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家看望,回家那天,她们都会带一些糖果,水果,贺礼……
正月十五的那天晚上,家里人要开始做汤圆。
糯米用大大的缸子装着,用木锤把它打均匀之后再包馅儿,晚上吃。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篇二】民风民俗精选作文提起我的家乡,是一个大省,那就是齐鲁大地山东。
家乡的风俗还真不少。
这里只说说过年时的习俗吧,从腊月23开始就算过年了,到没出正月还是年的说法。
到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辞灶”的日子,人们称之为“过小年”了。
一家人在一起吃饺子,到了大年三十的早晨,人们开始贴春联,请福字。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们仍习惯把它看作年节,俗称“过年”、“过大年”。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
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
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
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
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恭喜。
假如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快乐,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恭喜。
许多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
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
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
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
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
到了初一早晨,孩子们都在忙着数着给谁拜年,能得到多少押岁钱。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
临沂则初一忌扫地,忌动针钱,忌吃荤,最忌初一打破东西,万一打破东西,要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语“岁岁(碎碎)平安”来破解。
初一煮饺子,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
春节的庆贺活动,从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
要摆贡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
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
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香纸,到商人家祭祀财神,恭喜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串亲拜年的顺序各地不一,春节串亲,都要带一些礼物。
新婚女婿给岳父的礼物十分讲究,一般是四色、
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
四色就是酒、肉、鸡、鱼。
此外,香烟、糖块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
鸡要带两只,鲤鱼要带两条,各色礼物,均要双数,切忌单数。
新婚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意为成双成对,大吉大利。
春节期间开展娱乐活动,在山东民间极为普遍。
秧歌、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等形式多样。
柳琴、大鼓、评书等地方戏表演,有卖木璇玩具、卖花炮、卖花鼓、捏泥人、卖泥哨的,卖油炸糕、爆米花、糖葫芦、芝麻棒的等诸种摊贩。
我爱家乡的习俗,更爱我的家乡以及勤劳纯朴的父老乡亲。
【篇三】民风民俗精选作文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
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管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祝美妙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安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
限的热爱和对美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