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的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
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口腔解剖学是研究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的学科。
通过对口腔和牙齿的结构、组织和功能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口腔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可能存在的口腔疾病。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
一、口腔组织的解剖1.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口腔内最外层的一层组织,它覆盖在口腔骨组织表面。
口腔黏膜具有光滑、湿润和柔软的特点,能够保护口腔组织免受外界刺激。
2. 唇腭及颊腭黏膜唇腭及颊腭黏膜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位于口腔内侧表面。
它们覆盖在牙龈、颊粘膜和颊粘膜骨组织之间,具有保护和固定牙龈、颊粘膜的功能。
3. 牙龈牙龈是坚固的红色组织,位于牙齿颈部和牙槽骨之间。
它紧密地贴合在牙齿颈部,起到保护牙齿根部以及支持牙齿稳定的作用。
4. 舌舌是位于口腔内的肌肉组织,由肌肉、腺体和黏膜组成。
舌的主要功能包括辅助咀嚼、吞咽、咀嚼和发音等。
5. 唾液腺唾液腺是口腔内的重要器官,主要分布在口腔内的软组织中。
唾液腺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它们分泌唾液,维持口腔的湿润和消化功能。
二、牙齿结构的解剖1. 牙齿的分类牙齿可以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类型。
乳牙是出生后生长的牙齿,主要用于儿童的咀嚼和发音。
恒牙是成年人长出的牙齿,包括前牙、犬牙和磨牙等。
2. 牙齿的构成(1)牙冠:牙冠是牙齿的可见部分,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组成。
牙釉质是牙冠的最外层,是最坚硬的组织,能够保护牙齿免受外界刺激。
牙本质是牙釉质下面的一层组织,比牙釉质稍软一些,主要功能是为牙冠提供支撑。
牙骨质是牙本质下面的组织,主要由牙骨质细胞和牙骨质基质构成,能够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支持。
(2)牙根:牙根是牙齿的不可见部分,位于牙龈下的牙槽骨内。
牙根的外层是牙根质,它比牙冠的牙本质更软一些。
牙根质主要通过根尖的根管与牙周组织相连,起到固定和支撑牙齿的作用。
3. 牙周组织的解剖(1)牙龈:前文已经提到,牙龈位于牙齿颈部和牙槽骨之间,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
牙周病 概述
流行情况
1、牙龈炎的流行特点:
儿童青少年患病率70%-90% 最早见于3-5岁,青春期达高峰,青春期后下降 几乎所有儿童都有
2、牙周炎的流行特点:
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35岁后患病率明显增高 50-最易:下颌切牙、上颌磨牙 其次:下颌磨牙、下颌尖牙、上颌切牙、
狭义:破环性牙周病,特 指造成牙齿支持组织破坏 的牙周炎。
咬硬物出血 刷牙出血 口腔异味 牙龈退缩 牙齿松动 牙龈肿胀 咬合疼痛 ……
通常主诉 ? ?
牙周病在口腔医学中的位置
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口腔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
12岁 15岁 18岁 35-44岁
未治疗的龋齿 42.6
固有牙槽骨(筛状板): 是紧邻牙周膜的一层多孔 骨板,组织学上属密质骨, 是牙周组织健康与否的重 要标志
X-ray示围绕牙根的致密白 线,称硬骨板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意义
具有高度可塑性,随牙齿生理性活动不断改建 受压力→吸收,受牵引力→新生 正畸治疗的基础 意义:维持正常的颌间距离、维持正常的邻接关系 随年龄增长牙槽嵴高度降低,骨密度减低 无牙颌牙槽骨萎缩→修复体固位困难
D
A
D.牙槽嵴上方的结缔组 织,约为1.07mm
BW=C+D,约为2mm
上皮附着向根方迁移, 牙槽嵴顶亦随之降低, 但沟(袋)底与嵴顶间的生物学宽度(BW)仍保持不变
龈牙结合部
是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 牙面连接,封闭了与外界 环境的交通
宿主与微生物“交战”处, 是牙周病的始发部位
一、牙龈 —— 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
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正 常 牙 龈 的 临 床 特 征
牙周组织
D C:牙骨质 D:牙本质
牙周膜的血供
• 牙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来自牙槽动脉的分支: • 1、来自牙龈血管 • 2、来自通过筛状板进入的牙槽动脉分支 • 3、来自牙槽动脉进入根尖孔前的分支 • 多方来源的血管吻合成网状血管丛 • 牙颈区血管(缝丛)与牙龈血管吻合
牙周膜神经
• 来自牙槽神经分支—牙间神经和根尖神经
• 具有高度可塑性,随牙齿生理性活动不断改建
• 受压力→吸收,受牵引力→新生
• 意义:维持正常的颌间距离;维持正常的邻接关系 • 正畸治疗的基础 • 随年龄增长牙槽嵴高度降低,骨密度减低 • 无牙颌牙槽骨萎缩→修复体固位困难
牙龈上皮分布
E
A:牙龈(表面)上皮 C:龈沟上皮
(salcular epithelium )
D:结合上皮
(junctional epithelium)
B:龈缘 E:釉质空隙
牙龈表面上皮形态特征
复层鳞状上皮,表层角化或不全角化 上皮钉突多而长,与结缔组织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
点彩的外观及形成机理
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形态特征
束状骨 牙周膜
是牙周组织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束骨 固有牙槽骨近牙周膜处 由平行骨板和穿通纤维构成
哈氏系统(骨单位)
皮质骨(外骨板)的形态
由致密骨板及哈氏系统构成 上颌前牙区颊侧较薄 下颌后牙区颊舌侧均厚
松质骨的形态
由骨小梁和骨髓腔组成 骨小梁数量、粗细、排列 方向与咀嚼压力相关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意义
牙周膜纤维分布模式图
唇舌向牙周纤维分布
近远中向牙周纤维分布
牙槽骨 牙根
牙根
O H
固 有 牙 槽 骨
水平组(H) 呈水平方向从牙槽骨至牙骨质
科目牙周病学
科目:牙周病学授课对象: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授课章节:第2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授课时数:自学目的要求:掌握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教学重点:1.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应用解剖。
授课方式: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自学)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组成。
上述四种组织合称为牙周支持组织或牙附着装置(attachment apparatus of the tooth)。
▊第一节牙龈牙龈(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粘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分为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
一、正常牙龈的临床特征(一)游离龈(free gingiva)(二)附着龈(attachen gingiva)(三)龈乳头(gingival papilla)二、正常牙龈的结构和代谢特征(一)牙龈上皮的结构和代谢特征:形态和功能分三个区:口腔龈上皮、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
1、口腔龈上皮:(oral epithelium)2、沟内上皮(sulcular epithelium)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3、结合上皮的位置和生物学宽度4、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称之为龈牙单位(dentogingival unit)。
(二)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三)牙龈的结缔组织1、牙龈的胶原纤维:龈牙纤维(dentogingivsl fibers,DGF)牙周膜纤维(dentoperiosteal fibers,DPF)环形纤维(circular bibers,CF)越隔纤维(transseptal fibers,TF)2、牙龈结缔组织的细胞成分3、牙龈的血液供应第二节▊牙周膜牙周膜又称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它与牙龈的结缔组织相延续,牙槽动脉的分支经牙槽骨而进入牙周膜。
吉林大学教案《牙周病学》第 2 章—牙周组织解剖
3、 牙槽嵴顶 ( alveolar bone crest) 牙槽窝冠方的游离端称为牙槽嵴,牙槽嵴
顶是指牙槽突最冠方近牙颈部处,牙槽嵴顶至 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平均是 1.08mm,正常X线 片上此距离小于 2mm。
基质在维持牙周膜代谢、保持细胞形态、细 胞运动和分化方面起重要作用;牙承受咀爵力时 ,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合力作用。
第三节 牙骨质
1、牙骨质的结构
牙骨质(cementum)覆盖于牙根表面, 硬度与骨相似。是牙体组织,又是牙周组织。
牙颈部最薄,向根尖方向逐渐增厚。45% -50%为无机盐,50%-55%有机物和水。主要 是钙、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有机物主 要是胶原和蛋白多糖。
牙骨质中有两种来源的胶原纤维,一种为 外源性的Sharpey纤维;另一种为内源性纤维, 是成牙骨质细胞自身产生的胶原纤维,纤维方 向与牙根表面平行。成牙骨质细胞还产生一些 非胶原的基质成分,如蛋白多糖、糖蛋白、磷 酸蛋白和牙骨质附着蛋白(CAP),CAP是牙 骨质的特有蛋白。
牙骨质有两种结构形式,无细胞牙骨质和 有细胞牙骨质,无细胞牙骨质形成于牙根发育 中,紧贴于牙本质表面,牙颈部到近根尖1/3 处分布,不含牙骨质细胞,大部分是Sharpey 纤维,对牙起主要支持作用。有细胞牙骨质形 成于牙萌出,位于无细胞牙骨质的表面,根尖 部可以全部为有细胞牙骨质,但牙颈部常是无 细胞牙骨质。
2、釉牙骨质界
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 (cemento-enamel junction, CEJ)。
釉牙骨质界有3种形式: 1、 60%~65% 牙骨质覆盖牙釉质 2、30% 二者端端相接 3、5%~10%不连接,牙本质直接暴露。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二章牙周组织
主纤维以部位功能排列方向分为 :
1. 牙槽嵴组(alveolar crest group): 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 向走行,止于釉牙骨质界的下方牙骨质 。主要分布在牙的唇(颊)、舌(腭) 侧,保持牙直立
•
•
2. 水平组(horizontal group):
在牙槽嵴纤维的根方,呈水平方向分布 ,与牙弓的合平面大致平行。一端埋入 牙骨质,另一端埋入牙槽骨中,是维持 牙直立的主要力量,并与牙槽嵴纤维共 同对抗侧方力,防止牙侧方移动
•环 形 组
•龈 牙 组 •牙骨膜组 •牙槽龈组
•
其它(不要求)
纵行纤维(longitudinal fibers) 半环纤维(semicircular fibers) 越龈纤维(transgingival fibers) 牙间纤维(interdental fibers)
•
三、临床意义
增龄炎症→结合上皮根方移动→牙本质 牙骨质外露→楔缺根部龋
了解:牙周膜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的分布
•
第二节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
牙根与牙槽骨之间 环绕牙根 致密结缔组织 厚约0.15-0.38mm 前牙薄于后牙,牙颈根尖厚,牙根中1/3最
薄 连接牙槽骨与牙骨质又称牙周韧带 Periodontal ligament
•
一、组织结构
或多个核仁。 c.蛋白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其形态取决于细
胞的活性状态。在活跃合成无细胞牙骨质时无 明显胞质突起;合成有细胞牙骨质时有丰富的 嗜碱性胞质和突起,细胞核不规则且有皱褶 (fig. CB=cementoblast;PC=precementum
•
•
•
4.成骨细胞(osteoblasts)是衬覆于 牙槽窝表面的骨形成细胞。只有在活跃 的骨形成区才有明显的成层排列的成骨 细胞,
牙周病学:第一章 绪论
牙周病学:
periodontology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 病理变化;
periodontics是指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的临床学科。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s): 特指只发 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 牙槽骨 )的各种疾病。
第七节 前牙美学区的临床特点
龈乳头不足以充满楔状隙时,就会在两牙的邻间形成“黑色三角”。
呈弧形线的龈缘,其最根方的点称为牙龈顶点。 上颌中切牙与尖牙的牙龈顶点连线为牙龈平面。
牙龈平面P、牙龈顶点Z及牙龈点彩S
牙周表型(牙龈表型),描述受基因和环境因 素影响的牙龈、牙槽骨及牙体组织的特征。
牙周生物型(牙龈生物型)指牙周软组织及其 牙槽骨组织的特征。
➢沟内上皮 Sulcular Epithelium
沟内上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伸延到游离龈的顶部。 薄的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沟内上皮有上皮钉突, 但缺乏颗粒层和角化层,且常有许多细胞呈水样变性。 沟内上皮暴露于口腔或龈沟内的菌丛完全清除时, 仍具有角化的潜能。 沟内上皮具有半透膜的作用。
➢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
A.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为生物学宽度 B.龈沟深度约为1~2mm C.结合上皮宽度约0.97mm D.牙槽嵴上方的结缔组织,约1.07mm 生物学宽度=C+D,约为2mm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意义
➢骨的沉积与牙的主动萌出相伴随,当牙主动萌 出或人工牵引使牙继续萌出时,牙槽嵴顶随之 增高;当将牙压入牙槽窝时,牙槽嵴顶亦随之 发生吸收;其结果是结合上皮附着水平与牙槽 嵴的关系不变。
第四节 牙槽骨 Section 4 Alveolar Process
牙周组织
执业医师考试要求
1.牙龈:组织结构 2.牙周膜:组织结构、功能、增龄变化 3.牙槽骨:组织结构、生物学特性
牙周组织
构成: 牙龈
牙周膜 牙槽骨 牙骨质
起始:起于结合上皮根方的牙骨质,止于邻牙相同部位。 功能:保持牙弓上相邻两牙的接触,阻止其分离。
小结
1、牙龈在解剖学上由游离龈、附着龈和牙间乳头构成, 在组织学上由上皮层和固有层组成。
2、牙龈的上皮层又分为牙龈上皮、龈沟上皮、结合上 皮和龈谷上皮,均为复层鳞状上皮;仅牙龈上皮有 角化层,其余无角化层;除结合上皮无上皮钉突, 其余均有上皮钉突。
牙周膜主纤维的分布
牙槽嵴组 起始:牙槽嵴顶—釉牙骨质界下方 的牙骨质 功能:向牙槽窝内牵拉牙,保持牙直立
水平组
起始:牙槽骨——牙骨质,水平方向
功能:维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对抗
侧方力,防止牙侧方移动。
斜行组 起始:牙槽骨——牙骨质,向下倾斜 45°。 功能:将咀嚼压力转变为牵引力
根尖组
起始:根尖区牙骨质放射状至牙槽骨
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 向根尖方向变薄 细胞扁平,与牙长轴平行 无上皮钉突
增龄性变化: 临床意义:任何牙体牙周手术
不应破坏 增殖能力强,牙龈切除术
口腔和牙源性上皮的融合 口腔粘膜上皮 牙釉质 缩余釉上皮
釉牙骨质界 牙骨质
牙本质 (Dentin)
牙髓 (Pulp)
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
结合上皮—半桥粒— 透明板—密板—牙面
通纤维,将牙齿牢固地固定在颌骨内。
牙槽骨
Alveolar bone 上下颌骨包围和 支持牙根的部分
【牙周病学】第四版《牙周病学》
遗传因素
牙 周 炎临 开床 始表 和现 进 展
Page & Kornman提出的牙周炎致病机制(1997)
牙菌斑生物膜结构示意图
基质 细菌群体
水性通道 获得性膜 牙面
牙菌斑生物膜——牙周病的始动因子 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团块,是由基质包 裹的相互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
牙周膜主纤维
牙在受到侧向压力时,以转动中心为支点发生倾斜 (1)示转动中心的位置 (2)牙受侧方压力时,各组牙周膜纤维的受力情况
釉牙骨质界的三种形式 a.牙骨质覆盖牙釉质 b.牙骨质与釉质端端相接 c.牙骨质与釉质不相接
骨开窗和骨开裂
Bränemark的骨质分类 I 类:颌骨大部分由骨皮质组成。 Ⅱ类:颌骨中央为高密度骨松质,周围由厚的皮质骨包绕。 Ⅲ类:颌骨中央为具有一定强度的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骨皮质包绕。 Ⅳ类:颌骨中央为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皮质骨包绕。
第一章 绪论
• 了解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牙周病学在医学和 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与之有紧密联系,口腔医生要 运用多学科手段来维护牙周组织和口腔的健康;
• 简要介绍了我国牙周病学发展的简史。
表1-1 各年龄组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
12岁
患龋率
28.9
龈炎检出率 57.7
牙石检出率 59.0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
• 本章重点阐述牙周病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 括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和形成、口腔正常菌群和牙周致 病菌的不同作用、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等。介绍牙周生 态系的概念、牙周微生物与龋病微生物的生态关系、重要 牙周致病菌的毒力因子以及日益受关注的病毒研究等相关 新理念和新进展。提出一些迄今尚无定论、有待深入研究 的热点。旨在将牙周微生物与牙周病发生、发展、类型和 转归等规律联系起来,阐明牙周病的发病机制,提高牙周 病的防治水平。
牙周病学教案
牙周医学;牙周病的预后和治疗计划
课型
理论课第8次
对象
口腔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牙周医学的相关概念
2.掌握牙周病常规治疗计划(总体目标和治疗程序)
3.熟悉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牙周病学》教案
主讲教师:包广洁
口腔医学教研室
教学课题
绪论;牙周组织应用解剖生理
课型
理论课第1次
对象
口腔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牙周病的概念(定义)及牙周组织应用解剖生理。
2.了解牙周病及学科发展史
教学重点
1.牙周病的概念
2.牙周组织应用解剖生理
教学难点
牙周应用解剖
教学方法
讲授理论(多媒体)、提问
内容提要
思考题
1.常见牙龈病的类型
2.临床如何鉴别急性多发性龈脓肿与牙周脓肿?
教学课题
牙周炎
课型
理论课第6次
对象
口腔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区别及治疗原则。
2.掌握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局限型、广泛型)、诊断及治疗原则。
3.熟悉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及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内容提要
及
时间分配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90′
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20′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2、根分叉病变25′
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分度
治疗原则
3、牙周脓肿25′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4、牙龈退缩10′
5、牙根敏感及根面龋10′
小结内容
根分叉病变
牙周脓肿
思考题
1.牙周炎有哪些常见的临床伴发病?
第四版《牙周病学》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 本章介绍了牙周病分类的历史变迁、1999年分类 法的基本原则,以及牙周病的流行情况。对牙周 病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影响因素 及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指数进行了简介和评价。
表1 1999年分类法大纲
Ⅰ.牙龈疾病(gingival diseases)(详见表2) A.菌斑性牙龈病(dental plaque-induced gingival
成人牙周炎 青春前期牙周炎 青少年牙周炎 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伴有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 (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顽固性牙周炎(取消)
慢性牙周炎
侵袭性牙周炎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疾病
注: 粗箭头表示多数病例可直接对应,细箭头表示少部分病例可能另有归类
• 国内外调查显示轻中度的牙龈炎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 遍,且患病率高达70%~90%。龈炎最早可见于3~5岁的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 到青春期达到高峰。青春期后,牙龈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 增长而缓慢下降。
3.真菌性牙龈病
A.念珠菌感染:广泛性牙龈念珠菌病 B.线形牙龈红斑(linear gingival erythema) C.组织胞浆菌病
4.遗传性牙龈病损
A.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B.其他
5.全身病的牙龈表现
A.皮肤黏膜病损 1) 扁平苔藓 2) 类天疱疮 3) 寻常性天疱疮 4) 多形性红斑 5) 红斑狼疮 6) 药物性 7) 其他
B.变态反应 1) 牙科修复材料
a.汞 b.镍 c.丙烯酸树脂 d.其他 2) 对下列物质的反应 a.牙膏 b.漱口水 c.口香糖添加剂 d.食品及添加剂 3) 其他
6.创伤性病损 (人为的、医源性、意外)
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第一章绪论Periodontology: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病理Periodontics:牙周病诊治、治疗、预防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不流血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健康的牙周组织是口腔内各种治疗的基石(双向作用)牙周病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牙周医学)牙周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密切关系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附着、支持、封闭、抵抗第一节牙龈解剖、组织解剖定义:起源、部位、结构、作用游离龈(边缘龈):龈沟侧缘、顶缘龈乳头中央部分:龈谷附着龈:角化、宽度膜龈联合牙槽粘膜封闭抵抗:上皮角化、固有层结缔组织致密、上皮钉突组织上皮口腔上皮沟内上皮(龈沟上皮)部位、角化、层次、基底膜、通透性、细胞结合上皮结合上皮与牙的萌出:主动萌出(牙骨质、牙槽骨沉积)被动萌出(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生物学宽度龈牙结合部龈牙单位结缔组织⒈胶原纤维作用:①紧束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②保持牙龈必要的硬度,使其承受咀嚼的压力③使游离龈与牙骨质及相邻的附着龈相连龈牙纤维牙骨膜纤维位置、起止、行程、作用环形纤维越隔纤维⒉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⒊基质蛋白蛋白多糖透明质酸:主干多糖硫酸软骨素(糖胺多糖):以蛋白质为核心形成多糖亚单位,存在大量阴离子,能结合大量水糖蛋白:纤维粘连蛋白、骨粘连蛋白作用第二节牙周膜(牙周韧带)第三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第一节牙周病分类疾病的分类(classification)是建立在人类对该病的认识的基础上,它又转而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准确而统一的分类法,还有助于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按病理学分类分类原则按病因分类按临床表现分类第二节牙周病的流行情况描述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目的分析实验(一)牙龈炎国内外调查显示总的规律是牙龈炎(gingivitis)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在70%~90%左右。
牙周病—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口腔内科学课件)
重新分化出结合上皮,并分泌基底膜物质,重新形成上皮附着,其结 构与原始结构一样。
正常牙龈的组织学
3.牙龈的结缔组织
牙龈=上皮+结缔组织(固有层),无粘膜下层 (1)牙龈的胶原纤维 牙龈纤维的作用: ①束紧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 ②保持牙龈必要的硬度,使其承受咀嚼的压力。 ③使游离龈与牙骨质及相邻的附着龈相连。
(一)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
2.附着龈( attached gingiva)
膜龈联合—附着龈与牙槽黏膜之间的界限。 牙槽黏膜—上皮无角化,上皮薄,无钉突,
下方的结缔组织疏松,血管丰富,移动度 大。
(一)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
2.附着龈( attached gingiva)
附着龈的宽度—是指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 底的距离。
易始发于此。 龈乳头的形态取决于邻牙表面的外形以及相邻牙之间禊状隙的位置和外形。
正常牙龈的组织学
1.牙龈上皮的结构与代谢特征
(1)口腔上皮:是覆盖于游离龈的顶端到外表面以 及附着龈的表面的角化或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2)沟内上皮:又称龈沟上皮,为牙龈沟的衬里上 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伸延到游离龈的顶部,为薄 的非角化复层状上皮。 (3)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上。
五、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牙龈血供 牙周膜血供
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牙槽骨间隔的血管、牙槽骨骨膜 表面的血管。
牙周膜的血管。 牙槽动脉进入根尖孔前分支。 上、下牙槽动脉分支—牙槽骨— Volkmann管及筛状板孔 牙龈的血管
五、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牙龈和牙周膜神经 —— 来自三叉神经。 ●牙周膜发生急性炎症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床叩诊检查时,患者能指明患
牙周病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掌握:牙周病学的定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了解: 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第二节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了解: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
第三节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了解: 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第一节牙龈掌握: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牙龈上皮的结构特征;结合上皮的结构、附着方式、位置的变化;龈牙结合部的和龈牙单位的概念;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熟悉: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
了解:牙龈的结缔组织。
重点: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和组织学。
难点: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生理意义.第二节牙周膜掌握:牙周膜的概念。
熟悉:牙周膜主纤维束的分组、位置和排列方向.了解:牙周膜的细胞和基质成分。
第三节牙骨质掌握:釉牙骨质界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牙骨质的结构、吸收和修复。
第四节牙槽骨掌握:牙槽骨等的概念、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X线片的影像.熟悉:骨开窗、骨裂开的概念。
了解:牙槽骨的代谢和重建。
第五节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熟悉: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第六节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熟悉: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特点。
第七节前牙美学区的临床特点熟悉:牙周生物型的概念和类型。
熟悉:牙周生物型的意义。
第三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第一节牙周病的分类掌握:99年牙周炎的分类熟悉:89年和99年牙周炎分类的变迁了解:99年牙龈炎的分类;牙周病分类原则及发展;几种主要分类法。
第二节牙周病的流行情况了解:牙周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和指数的设计。
第三节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熟悉:危险因素的概念;与牙周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第四节牙周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熟悉:牙周流行病学指数的发展及其评价.了解:影响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因素.第四章牙周病微生物学第一节概述熟悉:牙周生态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了解: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
第二节牙菌斑生物膜掌握: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形成和结构;牙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龈上菌斑生物膜和龈下(附着性和非附着性)菌斑生物膜的分布、主要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概念及牙槽骨的分类
• 相关概念: 牙槽骨: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的部分 牙槽窝:容纳牙根的窝 牙槽嵴:牙槽窝在冠方的游离端,形态在 前牙区为圆柱状,在磨牙区为扁平 状。 牙槽中隔:两牙之间的牙槽突部分 分类 固有牙槽骨(筛状板,硬骨板): 是紧邻牙周膜的一层多孔骨板,组织学上属 密质骨,是牙周组织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密质骨 松质骨
•
骨开窗和骨开裂
Bränemark的骨质分类 I 类:颌骨大部分由骨皮质组成。 Ⅱ类:颌骨中央为高密度骨松质,周围由厚的皮质骨包绕。 Ⅲ类:颌骨中央为具有一定强度的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骨皮质包绕。 Ⅳ类:颌骨中央为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皮质骨包绕。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意义
• 具有高度可塑性,随牙齿生理性活动不断改建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牙周组织
构成:
牙龈组织的表面解剖
包围、覆盖牙颈部和牙槽嵴的口腔黏膜,色浅粉红、坚韧不活 动。 游离龈(free gingiva )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游离龈根方与牙槽嵴附着的部分
牙龈的组织学结构
• 上皮层:牙龈上皮 龈沟上皮 结合上皮 龈谷上皮 • 固有层
生物学宽度
A.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为生物学宽度 B.龈沟深度约为1~2mm C.结合上皮宽度约0.97mm(龈牙结合部) D.牙槽嵴上方的结缔组织,约1.07mm 生物学宽度=C+D,约为2mm
龈牙结合部:牙龈组织籍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地 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 受压力→吸收,受牵引力→新生
• 意义:维持正常的颌间距离;维持正常的邻接关系 • 正畸治疗的基础 • 随年龄增长牙槽嵴高度降低,骨密度减低 • 无牙颌牙槽骨萎缩→修复体固位困难
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
牙间乳头(interdental papilla)呈楔形充填于两邻牙接触点 下方的间隙
龈谷(gingiva col)每个牙颊舌侧龈乳头之间的凹陷 龈谷与牙形态的关系 牙龈沟(gingiva sulcus)游离龈与牙面之间环形空隙 为龈谷 游离龈沟(free gingiva groove)游离龈与附着龈交界处浅沟 牙龈的表面解剖 膜龈联合(mucogingival junction)附着龈与牙槽黏膜交界
牙龈纤维示意图 DGF龈牙纤维;DPF牙骨膜纤维;CF环行纤维;TF越隔纤维 AG牙槽龈组纤维
牙周膜
牙周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环绕牙根,位于牙根和牙 槽骨之间,厚度为0.15~0.38mm,在根中1/3最薄。由细胞 、基质、纤维组成,其中大量的胶原纤维将牙固定在牙槽 窝内,并能抵抗和调节牙所承受和咀嚼压力,具有悬韧带 的作用,又称牙周韧带。 功能: 1. 支持功能 2.感觉功能 3.营养功能 4.形成功能
上皮附着向根方迁移, 牙槽嵴顶亦随之降低, 但沟(袋)底与嵴顶间的生物学宽度(BW)仍保持不变
结合上皮的增龄性变化
结合上皮在牙面上的位置随年龄增长向根方 移动: 年轻--釉质 中年--牙骨质
结合上皮的形成及其与牙面的附着
a.牙初萌时,釉质表面的缩余釉上皮以基板和半桥粒与牙釉质表面相附着 b.牙釉质表面的缩余釉上皮逐渐由结合上皮替代,缩余釉上皮与龈组织间以桥粒连接 c.缩余釉上皮完全被结合上皮替代,结合上皮与牙面靠基板和半桥粒连接 d.电镜下,结合上皮通过内侧基板和外侧基板分别与牙面和牙龈的结缔组织附着
根尖组 根间组
牙在受到侧向压力时,以转动中心为支点发生倾斜 (1)示转动中心的位置 (2)牙受侧方压力时,各组牙周膜纤维的受力情况
临床意义
• 牙周膜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埋伏牙、废用牙牙周膜薄 • 增龄引起牙周膜萎缩,牙龈退缩,可导致食物嵌塞,牙根 暴露,易患根龋 • 牙周膜神经有本体感觉,该区域病变能够定位 • 活跃的更新改建使正畸治疗时牙齿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着 正常牙体牙周关系 • 牙周膜中各种细胞成分是牙周病治疗中组织再生,修复、 再附着的基础
牙周膜主纤维
牙周膜的主纤维束的分布及功能
分布 功能
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对 抗侧方力,保持牙直立 维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 与牙纤维共同对抗侧力, 防止牙侧方移动 将牙承受的咀嚼压力转变 为牵引力,均匀的分散到 牙槽骨上,在水平切面上 可限制牙的转动 固定牙根尖,保护进出根 尖孔的血管和神经 防止牙根向冠方移动 牙槽嵴组 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 行,止于釉牙骨质界下方的牙骨质 水平组 在牙槽嵴纤维的根方,水平分布一端埋入 牙骨质,一端埋入牙槽骨中 斜行组 除牙颈部和根尖区外,都是斜纤维分布区 域,纤维方向向根方倾斜约45°,埋入牙 槽骨的一端近牙颈部,附着牙骨质一端近 根尖部,将牙悬吊在牙槽窝内。水平切面 上呈交织状排列 起于根尖区牙骨质,呈放射状止于根尖周 的牙槽骨 只存在于多根牙,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 骨隔顶,止于根分叉区牙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