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外类文及对比阅读专项练》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外类文及对比阅读专项练》

《论语》十二章课外类文及对比阅读专项练一、对比阅读【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省:_________(3)不逾.矩逾:_________(4)门人益.亲益:_________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弟子孰为好学?3.甲文段中,点明求学应该谦虚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段中,颜回好学的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4.甲、乙两文中,孔子分别赞扬了颜回怎样的品质?二、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辍。

07《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07《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选自《论语十二章》节选)[乙]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选自《列子学射》)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温故.而知新④子知子之所以中.乎2.请将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3.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4.乙文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列子主动采用了甲文中的哪些学习方法?(至少两种,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1)按时(2)“说”同“悦”,愉快(3)学过的知识(4)射中2.(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

(2)所以,圣人不考察事物存亡的现状,而着重考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3.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4.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温故知新(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习思考。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专题01《论语》十二章(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1《论语》十二章(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1 《论语》十二章(一)(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元好问列传(节选)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①。

淹贯②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

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

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

…… 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③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

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阻而止。

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④而不传。

”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

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遮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

(节选自《金史》,有删减)【注释】①举业:指科举时代专为应试的诗文、学业。

②淹贯:深通广晓。

③金源氏:指金国。

④泯:灭,尽。

1.【甲】文出自儒家经典著作《___________》,【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主人日再食.( )(2)因名.曰《野史》 (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的画线句。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根据以上作品内容,完成表格。

5.【甲】文孔子对“不义而富且贵”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乙】文中面对同舍生。

《论语》十二章精选练习(逐题解析)

《论语》十二章精选练习(逐题解析)

一、语言表达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知者不惑D.未成一篑【答案】C【解析】“知”通“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文胜质则史B.请事斯语矣C.非礼勿视D.敏于事而慎于言【答案】C【解析】A,史:浮夸;B,事:实践;D,敏:勤勉。

3.下列句子为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B.敏于事而慎于言C.文胜质则史D.如礼何【答案】B【解析】A,C为判断句,D为固定句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

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

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

在儒家八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

【答案】(示例)①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合理等)②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解析】①空注意转折词“但”,内容应与前文相对;②空抓住后文“继承”“发展”等字眼填写。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06《〈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06《〈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06 《〈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节选自《论语》)【乙】(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②。

君子笃③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④。

”(5)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节选自《论语》)【注释】①葸(xǐ):过分拘谨,胆怯懦弱。

②绞:说话尖酸刻薄,出口伤人;太急切而无容忍。

③笃:诚实,厚待。

④偷:刻薄。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为.人谋而不忠乎(2)四十而不惑.(3)故旧不遗.(4)天下有道则见.2.请你用“/”给【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4.请你从以上五则《论语》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答案】1.替迷惑,疑惑遗忘出仕做官 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3.(1)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2)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无所作为,贫穷低贱,这是可耻的。

4.示例一: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对生活的和人生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示例二: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知,时间飞逝,岁月不等人,我们要珍惜时光,进德修业,孜孜不倦,永不停息。

示例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告诉我们,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讲礼,社会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和谐友善。

七年语文《论语》十二章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语文《论语》十二章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第10课《论语》十二章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2)不逾矩()(3)人不堪其忧()(4)不舍昼夜()2.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1)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中亦有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5.选文中的这几章,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

请任选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

(二)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十二章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7套)

《论语》十二章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7套)

《论语》十二章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7套)(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已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分别是孔子的弟子子夏与子贡。

②益:进步。

③损:退步。

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 (2)四十而不惑.惑:______ (3)商好.与贤己者处好:______ (4)如.入芝兰之室如: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3)从【甲】选段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请分点概括。

(4)【甲】【乙】两个选段都涉及交友这一话题,但谈论的角度不一样,请简要分析。

答案:(1)(1)生气,恼怒(2)迷惑,疑惑(3)喜欢,喜好(4)好像(2)(1)(我们)选择他们好的方面来学习。

(如果也有)他们不好的方面就加以改正。

(2)(如果)不了解做儿子的,那么看看他的父亲(就知道了);不了解一个人,看看他的朋友(就可以了)。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之(按时复1. 学而时习..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乎(指道德上4.不亦君子..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学过的11.温故.而知新..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疑惑)师矣(可以)(\ 14.可以为...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饮水.(吃饭)18.饭疏食...(粗粮)(冷水)枕之(弯曲胳19.曲肱而...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而从之(好23.择其善者..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可夺帅也(军队27.三军..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丙]XXX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7.以上三段文字都是出自《论语》,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2分)答:以上三段文字都是讲述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8.请简述甲段文字的含义。

(3分)答:知道一件事情不如喜欢这件事情,喜欢这件事情不如享受这件事情。

9.请简述乙段文字的含义。

(3分)答:研究时需要思考,否则就会一无所获;但仅仅思考而不去研究,也会有害无益。

10.请简述丙段文字的含义。

(3分)答:好学的人每天都会学到新的知识,同时也不会忘记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

11.请结合以上三段文字,谈谈你对研究的态度和方法的看法。

(4分)答:我认为研究需要有喜欢和享受的态度,同时也需要思考和实践。

每天都要有所研究,同时也要不断复和巩固已经学会的知识。

同时,选择好的研究方法也很重要,比如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如阅读、观看视频、听讲座等。

XXX参观周庙时,发现了一个倾斜的器皿,他向守庙的人询问这是什么器皿,得知是宥座器。

XXX问守庙的人关于宥座器的特点,得知盛满水会倾覆,空了会斜着,装到一半时会垂直。

XXX让XXX取水来试,果然XXX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

XXX感叹:“哎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这启示我们要谦虚不自满。

这些文章都与研究有关,[甲]和[丙]谈的是研究态度和思维方面的问题,[乙]谈的是研究方法,XXX认为研究过程中应该相结合。

XXX让XXX取水试之是为了验证宥座器的特点,这样做是有必要的,因为只有亲眼验证才能确认。

莫逾自厌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答案】A12.下列句子中,哪一个是表达了“研究贵在善于思考”的意思?(B)A.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B.XXX‘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C.或谓君不善学,信乎?D.XXX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精选3篇(含答案)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精选3篇(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精选3篇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回答1-6题。

(19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同,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责,于我如浮云。

” (《论语》十二章)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日:“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日:“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慍,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希望)闻道也。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满足),盍(何)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告诫)。

”(《李生善学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不亦说.乎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人不堪.其忧 (4)王生益愠.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

(1分)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句是( )(2分)A.人不知而.不愠B.学而.时习之C. 学而.不思则罔D.王生好学而.不得法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之(按时复1. 学而时习..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乎(指道德上4.不亦君子..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学过的11.温故.而知新..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疑惑)师矣(可以)(\ 14.可以为...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饮水.(吃饭)18.饭疏食...(粗粮)(冷水)枕之(弯曲胳19.曲肱而...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而从之(好23.择其善者..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可夺帅也(军队27.三军..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05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统编版2024)

05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统编版2024)

05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回①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②死。

孔子哭之恸③,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于熟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俞死矣令也则亡。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

②蚤;同“早”。

③恸(tòng),哀痛之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以.为师矣( )(2)必有我师焉.( )(3)门人益.亲( )2.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孔子哭之.恸B.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C.有颜回者好.学乐之者不如好.之者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自吾有.回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弟子孰为好学?4.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5.【甲】文中,点明求学应该谦虚的句子是:,【乙】文中,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

(用原文语句填空)6.【甲】【乙】两段文字,孔子分别赞扬了颜回怎样的品质?【答案】1.以:凭,凭借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益:更,更加2.C 3.①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疑惑。

②你的弟子中最好学的是谁呢?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迁怒不贰过6.示例:甲文:安贫乐道。

(同义词都给分比如不怕贫穷)乙文:勤奋好学。

(答出勤奋好学,自律自省都)【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6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6篇)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1、子曰:“学/ 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 其中矣。

不义/ 而/ 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

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 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

关尹子曰:“知子之所以中乎?” 答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请。

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

”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

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2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⑴温故.而知新⑵亦皆有以.⑶弗.知也⑷是知.也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 分)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⑵子知子之所以中乎?23. 选段二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子列子主动采用了选段一中的两种学习方法:;。

论语十二章阅读理解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理解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理解及答案论语十二章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慑,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9.孔子名丘,字________,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传不习乎( ) (2)匹夫不可夺志也(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则,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态度,其中哪种学习态度最重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2.“贤哉,回也!”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誉之词。

这一则孔子所举的事例中,能体现颜回怎样的品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3.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十二章 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训练及答案、课外译文

《论语》十二章  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训练及答案、课外译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矣。”
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⑦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⑧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博学而笃志 (2)即之也温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论语》八章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③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④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
⑤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D.选文中“安居、小人、存心”三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我们最常用的意思相同。
【答案】
(1)①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②使…屈服;③驻军、驻扎;④弘,广大。毅,强毅;⑤批评、指责。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解析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解析

《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思不逾矩..则罔.()不学则殆.()而枕.一箪.食()曲肱..()()()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之(按时复习)1. 学而时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乎(指道德上有4.不亦君子..修养的人)吾身(每天)(多5.吾日三省...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越过,超过)10.不逾矩..(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疑惑)师矣(可以)(\凭14.可以为...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饮水.(吃饭)(粗18.饭疏食...粮)(冷水)枕之(弯曲胳膊)19.曲肱而...(承接连词)而富且贵(不正当的20.不义..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而从之(好的方23.择其善者..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可夺帅也(军队的通27.三军..称)不可夺志也(普通的28.匹夫..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D.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春秋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11.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给孔子的临别赠言体现了老子一贯的立身处世的思想主张,“谦虚”“不争”“尚柔”“善为下”“无为”等。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从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中可见孔子的义利观。孔子主张君子不应追求个人利益,应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泰伯》)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A.“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句中的“乘”意为“古代的车辆单位‘辆’”。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一〔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乙〕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传.不习乎 ③足.食 ④去食.〔2〕翻译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对比阅读二〔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 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 〔1〕解释以下画线的词。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②传不习乎________③饭疏食________④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⑤意与日去________〔2〕翻译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包括哪几点?〔4〕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人对治学的重视。

〔甲〕文主要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乙〕文主要运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

对比阅读三 〔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全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三省.吾身 责躬省.过 反躬自省. B.淡泊明.志 弃暗投明. 眼明.手快 C.静以修.身 茂林修.竹 修.桥补路 D.悲守穷.庐 山穷.水尽 穷.凶极恶 〔2〕翻译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探究: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古代治学之人都非常重视什么?对比阅读四〔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十二章《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5.(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论语》十二章【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传不习乎③即与之化矣④丹之所藏者赤(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B.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C.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D.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甲乙两文共同谈到了交友的话题,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答案:5.【分析】参考译文:【甲】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必定有一个人能成为我的老师。

选择他的优点而学习跟随,针对他的缺点而改正。

”【乙】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

”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子贡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

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了;不了解本人,看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君主,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

《〈论语〉十二章》《史记 孔子世家(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史记 孔子世家(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节选自《〈论语〉十二章》)材料二: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字仲尼。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

吾闻圣人之后,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

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

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

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

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

阳虎由此益轻季氏。

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

”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①诸枉,则枉者直。

”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论语》十二章【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传不习乎
③即与之化矣
④丹之所藏者赤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B.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C.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D.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甲乙两文共同谈到了交友的话题,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答案:
5.【分析】参考译文:
【甲】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必定有一个人能成为我的老师。

选择他的优点而学习跟随,针对他的缺点而改正。


【乙】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

”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子贡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

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了;不了解本人,看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君主,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

所以说: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

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

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啊。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忠:尽心尽力。

②句意为: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③句意为: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

化:融合。

④句意为: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

者:……的地方。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解答此题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

本句句意为: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

根据句意,节奏应划分为: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从,学习。

句意为: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也有和他们相同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②重点词:好,喜欢。

与,和。

不若,比不上。

句意为: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

在作答时首先要文本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答案。

甲文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要诚信,要学习旁人的长处,改正缺点。

乙文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这几点是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分析时找出具体文段,分析含义并结合个人理解谈谈看法即可。

本题没有固定答案,但要做到符合原文含义,是交朋友方面,言之有理。

答案:
(1)①尽心尽力;②老师传授的知识;③融合;④……的地方。

(2)D
(3)①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也有和他们相同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4)示例:交朋友要讲诚信,要和品质高尚的人做朋友。

我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认为这一点很有必要。

他人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时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需要旁人的帮助才能认识到。

所以认识到他们的错误并修正错误是有效的。

【点评】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