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观比较论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摘要】《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两部伟大作品,其中忠义观是重要的价值观念。
本文通过对比两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忠义行为、故事情节体现、态度评价以及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探讨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忠义观的共同点和差异。
在《三国演义》中,忠义观体现在忠诚正直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斗争中,而在《水浒传》中,则展现出对劫富济贫的忠义行为。
尽管两部作品中忠义观的体现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忠诚、义气和正义的重要性。
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忠义观虽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方式和故事背景下存在一定差异,体现出古代中国文化中对于忠义的多重理解和表达。
最终,忠义观在两部小说中均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忠诚和正义的崇高追求。
【关键词】关键词:三国演义、水浒传、忠义观、人物形象、忠义行为、故事情节、文化背景、共同点、差异、意义。
1. 引言1.1 介绍《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部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前者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
后者则是另一部历史传奇小说,由元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讲述了宋江等英雄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黑暗面和人民的反抗精神。
《三国演义》以"忠、孝、仁、爱、信、义"为核心价值观,通过刻画刘备、关羽、张飞等忠义之士塑造了许多忠诚正直、豪气干云的英雄形象,展现了忠义在战乱年代中的重要性。
而《水浒传》则以"忠肝义胆"为主题,通过宋江、林冲、鲁智深等英雄的故事体现了忠义之士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展现了以义抗暴、以义立身的精神。
两部作品都以忠义为核心,但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态度,这使得这两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对比
《三国演义》里的“义”与《水浒传》的“义”有什么不同?《三国演义》的重义观念集中体现在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关系中,他们因意气相投而结为异姓兄弟,在逐鹿中原、与天下割据势力争雄的过程中,始终把兄弟情义放在首位,患难相扶,祸福同当,最终实践了“桃园结义”时生死与共的誓言。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义则在更多的方面和人物身上体现出来。
有鲁智深式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宋江式的救危扶困、义气为先;有武松式的知恩必报、光明磊落,更有东溪村晃盖七人小聚义,九夺取贪官的不义之财而团结斗争,直至众英雄聚义梁山泊,与统治阶级公然相抗,把义的色彩渲染得更浓更烈。
首先,义的核心内容不同。
刘、关、张的义,最根本的一点是对友谊的忠诚。
这种友谊超越了个人功利,如关羽身陷曹营时,不为美女金帛、高官厚禄所动,誓与刘备患难相扶;这种友谊甚至超越了君臣关系,关羽被东吴袭杀后,刘备痛不欲生地说:“联不为弟复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终于以身殉义。
水浒英雄的义,也包括对友谊的忠诚,但它的核心则是对被压迫者的救助和对贪官污吏的反抗,无论是个人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还是众人的攻府陷州、惩恶除霸,莫不如此。
可以说,《三国演义》是把义主要作为一种美德来歌颂的,《水浒传》中的义已超出于此,带有浓厚的社会政治色彩。
其次,义的政治目的和作用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从来都是政治的一种辅助工具,义的观念同样如此。
刘备三人虽出身贫寒,却有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桃园结义”一开始就服务于他们镇压黄巾军的活动。
在籍此而跻身于统治阶级后,他们又开始了与封建势力争夺中国领导权的长期斗争,于是,重义观念又成了团结这个封建统治集团争天下的凝合剂。
与之不同,水浒英雄的义,最初就是建立在反抗封建压迫的基础上的,这决定它只能服务于劳功人民的革命事业。
它不仅是鼓励个人奋起抗争的力量,也是联合众人齐聚梁山的纽带,更是整个起义队伍向官府展开一次次大规模斗争的道义上的源泉。
再次,义与忠的关系不同。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
古代文学史习题人文科学系09级对外汉语余静容《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多角度比较一、从成书上1.从成书时间上看,《三国演义》为元末清初,而《水浒传》创作时间待考证,一般认为作于元末明初,而至晚于明朝中晚期成书。
2.从成书过程上,《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有着相同点,都是来自积累而成,都有来自民间传说和话本小说的材料。
而《三国演义》更多地依据历史记载,主要来自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罗贯中据史而演义,基本依据史书记述的历史事实加以文学性的演义。
二、从主题上1.他们都是英雄传奇小说,但《三国演义》是贵族式英雄,而《水浒传》是平民式英雄。
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写了忠与奸的斗争相同点。
表现形式不同,《三国演义》是两个政治的斗争的,焦点在于百姓的态度,而《水浒传》则是朝廷和江湖之间的斗争,焦点是对君王的态度。
三、从结构上1.《三国演义》有一个网状的结构,严密、紧凑、宏大、和谐的。
经线是三国的鼎立,纬线就是由兴到盛、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网状结构。
或为霸之政,仁者之政,庸者之证的过程。
2.《水浒传》的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环环相扣,互相贯连,形成珠串式线形结构。
但是《水浒传》的结构并不是单一化的直线式结构,不同人物的传奇故事之间的连接除了勾联式之外,还有纵横交叉、包孕式等。
而在人物传记的结构安排和布局上,实现了纵横曲直的情节结构。
如,如王进受高俅的迫害,被迫逃出东京,远走华阴,引出了史进;而史进被逼,不得不出逃渭州寻师, 引出了鲁达;鲁达被逼,流落东京,又引出了林冲;林冲受高俅的陷害,被逼上梁山,为纳投名状,又引出了杨志。
四、从忠义上1.在封建社会里,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统治着人们的,而“忠义”则作为了评判人的是非的道德规范。
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忠义”观得到了大力的宣扬,发挥的淋淋尽致。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都颂扬忠义,且贯穿着全书,构成了小说的支柱力量。
在这纷扰的斗争中,忠是他们的导航,义是他们的斗力。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两部经典之作,它们分别描绘了三国时期和北宋末年的历史风云,塑造了一批忠义之士的形象。
在这两部小说中,忠义观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两部作品通过对忠义观的刻画和塑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义气等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两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展开,对《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忠义观进行比较分析。
从人物形象上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分别塑造了一批忠义之士的形象,但两者的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是忠义之士的代表,他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刚正不阿的态度展现了忠义观。
关羽作为刘备手下最为忠诚的大将,他一生都忠于汉室,战死沙场也不背弃主公。
而在《水浒传》中,宋江、吴用、林冲等人也是以忠义之心为中心的形象,他们以暴力反抗暴力,以正义之心制衡世道的黑暗一面。
两部小说中的忠义之士形象都塑造了大无畏、仗义疾恶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对忠义的坚守和对邪恶的抵抗。
从情节展开上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忠义观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三国英雄的生死离别、君臣忠义等一系列故事,展现了忠义之士的英勇形象。
例如关羽的水淹七军、赵云的搏命救主等一系列情节都展现了他们忠义之心的表现。
而《水浒传》则以北宋末年群雄逐鹿的历史为背景,通过一系列山寨英雄的抗争故事,展现了忠义之士的悲壮形象。
例如宋江为了同袍兄弟义无反顾,吴用为了报国雪耻等情节都展现了他们的忠义之心。
两部小说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刻画,将忠义观刻画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强调忠义观,但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三国演义》更加注重于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君臣忠义,强调个人忠义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在《三国演义》中,忠义观往往与君臣关系、战争背景联系在一起,通过塑造关羽、张飞这些忠臣义士的形象,传递了一种忠于国家、忠于王朝的忠义观。
三国与水浒比较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 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 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 补低都由我。(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一、《三国演义》 以文运事:
“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陈 叙百年,概括万事”(明•高儒《百川书志》);
《水浒传》的链式结构:
前七十回以人物为单位,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 完整的各个好汉故事连接在一个链条上,环环 相扣。
一般是每三、四回写一个人物,将其上梁山的 事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人物,而上 一个或上一组人物则退居其次;以聚义梁山为 目标,百川归海,将一个个好汉故事串连起来。 七十一回以后的结构,以事件为单位,以时间 为顺序,将故事贯串始终。
为甚么中间超过二十回光景却不忌惮“拜”(败)? 要作解释,是第五回与四十四回是同一个来源,中间 部分是由另一个或几个编者撰写。
4.重新介绍各人
第五十九回写史进点起本部人马,与朱武、陈达、杨 春上路奔芒砀山。这些人最初在第二和第三回出现, 读者都已认识。此时却逐一详细介绍其来历,犹如其 它好汉初出场一般,令人有些莫名其妙。这可能是编 者在剪辑资料时,未能仔细照应,以致如此。
有定论: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
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
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
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 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比较之四:辫式结构和链式结构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 (章学诚《丙辰札记》)“七实三虚”的说法尽管不 完全准确,但也道出了《三国》是成功的处理了历史 真实与艺术虚构的辩证关系。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比较
古代文学史习题人文科学系09级对外汉语余静容《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多角度比较一、从成书上1.从成书时间上看,《三国演义》为元末清初,而《水浒传》创作时间待考证,一般认为作于元末明初,而至晚于明朝中晚期成书。
2.从成书过程上,《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有着相同点,都是来自积累而成,都有来自民间传说和话本小说的材料。
而《三国演义》更多地依据历史记载,主要来自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罗贯中据史而演义,基本依据史书记述的历史事实加以文学性的演义。
二、从主题上1.他们都是英雄传奇小说,但《三国演义》是贵族式英雄,而《水浒传》是平民式英雄。
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写了忠与奸的斗争相同点。
表现形式不同,《三国演义》是两个政治的斗争的,焦点在于百姓的态度,而《水浒传》则是朝廷和江湖之间的斗争,焦点是对君王的态度。
三、从结构上1.《三国演义》有一个网状的结构,严密、紧凑、宏大、和谐的。
经线是三国的鼎立,纬线就是由兴到盛、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网状结构。
或为霸之政,仁者之政,庸者之证的过程。
2.《水浒传》的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 ,环环相扣 ,互相贯连 ,形成珠串式线形结构。
但是《水浒传》的结构并不是单一化的直线式结构 ,不同人物的传奇故事之间的连接除了勾联式之外,还有纵横交叉、包孕式等。
而在人物传记的结构安排和布局上,实现了纵横曲直的情节结构。
如,如王进受高俅的迫害,被迫逃出东京,远走华阴,引出了史进;而史进被逼,不得不出逃渭州寻师, 引出了鲁达;鲁达被逼,流落东京,又引出了林冲;林冲受高俅的陷害,被逼上梁山,为纳投名状,又引出了杨志。
四、从忠义上1.在封建社会里,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统治着人们的,而“忠义”则作为了评判人的是非的道德规范。
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忠义”观得到了大力的宣扬,发挥的淋淋尽致。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都颂扬忠义,且贯穿着全书,构成了小说的支柱力量。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文学中两部代表性的古典小说,其中展现了丰富的忠义观。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忠诚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两部小说中的忠义观进行比较。
就人物形象而言,《三国演义》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为代表,他们忠于国家、正义、友情,舍生忘死,表现出了崇高的忠诚和正义感。
而《水浒传》以宋江、林冲等人物形象为代表,他们原本是为国效力的忠臣,但被朝廷的不公平对待逼得走上了反抗之路,他们忠于自己的正义和朋友,表现出了对正义的追求。
在忠诚度方面,《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展现出了非常高的忠诚度。
他们对朝廷忠诚,力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也对自己的兄弟义气忠诚,合作共事。
《水浒传》中的人物也展现出了忠诚度,虽然他们反对朝廷的不公,但对自己的兄弟团结一心,相互支持,不离不弃。
在价值观方面,《三国演义》强调国家利益和正义,人物以国家为重,奋不顾身,将自己的忠诚付诸于行动。
他们努力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
而《水浒传》强调个人价值观的追求,人物以个人正义为重,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和朋友的利益而奋斗,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人物对朋友的义气和对正义的追求,都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崇尚忠诚、正直的价值观。
但两部小说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忠诚的对象和忠诚的方式上,《三国演义》更加强调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而《水浒传》更加强调对个人利益和正义的追求。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两部重要的作品,它们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现了丰富的忠义观。
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还是《水浒传》中的宋江、林冲,他们都是忠于自己信仰的英雄形象,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著名的两部小说,它们都以忠义为主题,塑造了一批忠义的英雄形象。
两部小说虽然在表现手法和情节安排上有所差异,但在忠义观上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下面将从人物形象、忠义表现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比较。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塑造了一批忠义的英雄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物都是忠义之士的代表,他们忠于义道,心系国家民族。
而在《水浒传》中,宋江、林冲、卢俊义等人物也都是因忠义而出名的英雄。
在忠义表现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各有其特点。
《三国演义》中,忠义表现主要集中在主要人物的身上,如刘备、关羽、张飞等人都具有忠义之风,他们不顾个人得失,为国家民族的兴亡而努力奋斗。
而《水浒传》中,则更加注重团体的忠义精神,宋江等人都是因为不堪恶政而义愤填膺,共同起义强盗,以保卫国家民族利益。
虽然两部小说在忠义表现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忠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价值观方面,《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有所不同。
《三国演义》更加强调天命思想,主张孝义忠信,提倡忠臣义士,重视王道之正。
而《水浒传》则更加强调义蕴思想,主张仁义道德,崇尚义贼为民,讲究民间正义。
两部小说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决定了其中忠义的表现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忠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大主题,它对塑造时代人物形象和反映古代社会伦理观念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然《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忠义观上各有其特点,但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忠义题材的代表作品,通过对忠义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忠义精神的体现,反映了古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些忠义英雄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观比较论
《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观比较论1 我国古代一脉相承的英雄观说起英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器宇轩昂,顶天立地且有勇有谋的人,比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的霍去病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英雄崇拜的传统。
之所以崇拜英雄,源于原始社会古人对天灾人祸的难以预见、对大自然神力的畏惧敬仰以及意识到自身力量的薄弱所引起的,他们急需有具备超人智慧、天生神力的神或半神来带领他们生存下去,因此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最原始的英雄崇拜思想,意图通过塑造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来动员和激励集体学习和崇拜这一人物,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比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伏羲造八卦等,它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判断,是时代发展特定的产物和时代精神的人格体现,符合这一时期社会群体的利益需求。
我认为古人的英雄崇拜是英雄一词产生和发展的雏形。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发展,英雄的队伍得以不断壮大,但英雄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直到西汉末年班彪《王命论》和方望《辞谢隗嚣书》才开始出现了“英雄”概念。
但从史料看来,这时期的英雄仅在能力方面高人一等,其他与常人并无不同,社会地位也无高下之分,甚至连“英雄”二字的使用都极少出现,仅在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出现“总揽英雄,以诛秦项”之语。
英雄观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汉末三国时期,王粲(177—217)编著《英雄记》,刘劭(180—245)《人物志》专节讲述英雄,首次明确地给英雄下了定义。
《英雄记》客观记录了曹操、袁绍、董卓等人的生平和事迹,对人物的善恶好坏同时记载在册。
刘劭《人物志·英雄》中认为英雄须具备“聪、明、胆、力”四要素,即“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力能过人。
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他认为英和雄是有区别的,有谋略且能决断的人为英;有胆略且武艺过人的为之雄。
只有聪明胆力兼备之人,才可称之为英雄。
并举了刘邦和项羽为例,首次给中国的英雄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文学中的两部经典作品,它们分别描述了三国时期和宋朝末年的历史故事。
在这两部作品中,忠义是一种核心价值观,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这两部作品中的忠义观进行比较。
首先,可以发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存在差异。
在《三国演义》中,忠义是为了帮助主公完成霸业而存在的。
刘备、关羽、张飞等人都是以帮助主公为荣,他们发扬忠义的目的就是要去帮助主公实现他的理想。
而在《水浒传》中,忠义则是为了保护民间百姓而存在的。
宋江、林冲、鲁智深等人不断发扬忠义,是因为他们希望能够打败官僚压迫百姓的制度,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在这两部作品中,忠义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三国演义》中,忠义表现为对主公的无条件支持和忠诚。
无论主公是在战争中还是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他们都义无反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忠诚。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还有一种忠义的表现方式就是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
如关羽为救好友的儿子阿斗而被曹操斩首,张飞为报好友之仇将他的敌人生擒获。
这些忠义的表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而在《水浒传》中,则侧重于对忠义的道德解释和阐述。
《水浒传》在叙述忠义故事的时候,往往会深入分析忠义的本质和内涵,探讨忠义的真谛和意义。
例如,在宋江和方腊的论战中,方腊用忠义来批评宋江,说他是为了自己求荣而不是为了民众的利益。
宋江则坚决反驳,认为忠义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民间百姓的利益而存在的。
由此可见,《水浒传》中的忠义更加理性和深化。
再者,在这两部作品中,忠义的社会背景也有所区别。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阶级矛盾的社会。
因此,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忠义的表现往往和这些社会背景有着紧密关系。
在《三国演义》中,忠义往往表现为对主公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
这也是当时封建社会中政治制度的一个反映。
而在《水浒传》中,忠义则表现为对民间百姓的保护和反抗官僚压迫。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1. 引言1.1 介绍《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备受推崇的两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两部小说都描绘了乱世英雄的形象,展现了忠义观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三国演义》是以东汉末年为背景,讲述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的历史故事。
小说中不仅塑造了众多忠诚义气的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等,更展示了在乱世中忠诚与背叛、义气与权谋之间的冲突。
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读者可以看到忠义观在《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的影响。
相比之下,《水浒传》是描写宋朝农民起义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宋江等108位好汉的抗争历程。
在这部小说中,忠义观更是被提升到了极致,每个好汉都以忠义为核心,展现了他们不畏强权、冲破束缚的精神。
作为民间英雄的代表,《水浒传》通过对忠义观的诠释,成功塑造出了一批虽然身在逆境却仍然保持初心的英雄形象。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忠义观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和读者的情感。
这两部小说对忠义观的表现方式略有差异,但都充分展现了忠义的美德和其在乱世中的价值。
1.2 阐述忠义观在两部小说中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这两部中国古典名著都是以历史为背景,以人性与忠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
其中忠义观在这两部小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托,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三国演义》中,忠义观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之一。
无论是刘备、关羽、张飞这些忠于汉室的义士,还是曹操、孙权等权谋之士,都在以忠义为准则行事。
他们的忠义之心,不仅展现出了古代人物的高尚品质,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故事情节中,忠义观更是推动着各个角色的行动,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悬念和动感。
而在《水浒传》中,忠义观同样是贯穿全书的主题之一。
108将以及其他众多人物,虽然出身卑微,但对忠义的坚守与信守让他们在捍卫正义、抗争腐败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崇高的精神。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广为流传的两部长篇小说,其中的忠义
观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两部小说中,忠义观的体现具有明显的不同点,但都极大
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人民的价值观。
在《三国演义》中,忠义观始终贯穿整个故事。
作品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都以忠
诚和义气为信条,不顾生死、不惧艰难险阻,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例如,诸葛亮为
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想方设法地为刘备助力,即使在关键时刻,他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忠诚。
更有甚者,关羽和张飞为了保护刘备的安全,即使在必败的情况下也不会离开他的身边。
这种忠实的表现不仅体现了人性中的持久品质,而且在今天依然被广泛使用。
相比之下,在《水浒传》中,忠义观则更多体现了普通人在生活中的忠诚和义气。
故
事主要讲述了一群善良的义士为正义而奋斗的故事。
他们由于不忍忍受官府的睡眠不良和
暴行而组织了起来。
故事中的人物,如林冲,是正直的革命者,但是当他遇到困难时,他
仍然不会背叛自己的良心。
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较好的道德和情感信条。
与此同时,
故事中还有像武松这样的人物,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在关键时刻,他相信和好!的良心将
给他带来成功。
总的来说,两部小说体现了忠义观的不同方面。
在《三国演义》中,忠义观更多地表
现为英雄们的坚定原则和信仰,而在《水浒传》中,则是身为小人物的义士,由于执着于
自己的价值观而奋斗。
无论哪种观念,都有助于人们塑造品质和坚定信仰,提高生活的质量。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文学中代表性的长篇小说。
这两部小说都揭示了“忠义”这一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主题、角色、情节等方面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忠义观。
首先,两部小说的主题都与忠义紧密相关。
《三国演义》的主题是“忠诚与背叛”,反映了三国时期人们对君主忠诚、亲情忠诚、义务忠诚以及千百年来“臣子忠心耿耿”的传统观念;《水浒传》的主题则是“忠义与反抗”,反映了宋朝时期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残酷、腐败的现实,表现了江湖义气、同仇敌忾的人性美德。
其次,两部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塑造也体现了不同的忠义观。
《三国演义》中有关忠义的形象主要是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
他们忠于汉室,忠于刘备,历尽千辛万苦跟随刘备征战沙场,体现了他们的忠诚和义气。
而《水浒传》中的大多数主要人物多是社会底层边缘的英雄豪杰,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公、受累于官府,是因为他们具有道义、仁爱之心,乐于助人,忠于正义。
例如,梁山伯、宋江、吴用等人,他们的忠义之情并不只局限于羁绊与江湖之间,而是超越了这些界限,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
最后,在情节安排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有不同的表现。
《三国演义》通过讲述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国家的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折射着古代忠义观对于政治和军事运作的影响。
《水浒传》是以豪杰为主、描绘各种人物五花八门的故事为主,更多地揭示出忠义在生活中的体现,强调出人性中的道德价值。
总之,虽然《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忠义观存在着不同的表现,但都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忠、义、信的崇高道德伦理观念。
这给后代提供了观念上的启示,使得忠、义、信三重信条在中国文化中发扬光大。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摘要】《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表现了忠义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忠义观的体现、演绎方式、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角色命运结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为主要人物,塑造了诸葛亮、关羽等形象,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而《水浒传》则以梁山泊起义军为主,塑造了宋江、晁盖等形象,以义气相投为主题,角色的结局多为悲剧。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部作品在忠义观的体现与演绎方式上有异同,同时也揭示了忠义观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和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三国演义、水浒传、忠义观、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人物、故事情节、角色命运、异同点、文学作品、社会意义、价值。
1. 引言1.1 介绍《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背景《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描写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而《水浒传》则是元代文学家施耐庵所创作,讲述了北宋末年108位梁山泊好汉联手讨伐不义之举的故事,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人物形象和战争策略为主线,描绘了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一系列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
而《水浒传》则以宋朝时期梁山泊好汉的抗暴救民为主题,塑造了林冲、宋江、李逵、鲁智深等一群义薄云天的忠义之士的形象。
这两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也展示了中国传统忠义观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探讨忠义观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1.2 说明忠义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观一直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
忠义观代表着人们对忠诚和义气的追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两部经典小说,它们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符号和代表。
这两部小说都涉及到了忠义观,对于一个具有传统忠诚精神的文化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将通过对于两部小说忠义观的比较,来探索其异同点。
顾名思义,《三国演义》是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而《水浒传》则是描绘宋朝时期的群雄起义。
时代不同,自然而然地受众和主题也不同,因此两者对忠义观的关注点也有所不同。
在《三国演义》中,忠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这个主题代表了人性的高尚品格,通过许多重要人物的演绎,强调了忠诚、正义、勇敢和无畏的精神。
首先是曹操,他是一个谋略高超的人才,有着巨大的野心和力量,这也让他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他通过对于他的忠臣,如荀彧、程昱等的信任和支持来表现他的忠诚和正义。
另外,还有刘备,他的“仁义之心,忠义之志”,也是《三国演义》所强调的忠义观的代表,他怀着忠诚和正义的信念,治理下属国土,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伟大使命。
这两位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忠诚和正义两个方面,体现了忠义观的不同角度。
反观《水浒传》则更加强调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不同于《三国演义》那种几乎纯粹的忠义观。
在《水浒传》中,一些所谓“好人”,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做出不忠诚,不公正的事情,比如说,林冲明明是个不能忍受不义的人,但是他不愿退缩,毅然加入梁山伙伴,这其实是背叛了朝廷,这种行为也被证明是正确的。
反观着青飞带头的“反水”的黄巢部队,则在表面上做出的忠诚举动并不足以说明他们是真的忠诚。
所以,相比之下,《水浒传》中的忠义更加鲜活和容易扭转,借此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总之,《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体现出的忠义观具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前者更加稳定和明确地强调了忠诚和正义,而后者则更多地关注了人性的复杂性,十分地实际。
不过,无论哪部小说都印证了历史上中国人所崇尚的忠诚和诚实的美德,这样的价值观在今天也仍然有启迪作用。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两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它们都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忠义观。
在这两部小说中,忠义的主题都被深入阐述,并且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密切相关。
本文将分析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忠义观,探讨这两部作品中对于忠义观的不同表现,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三国鼎立的故事。
在小说中,忠义的主题贯穿始终,塑造了许多忠义的英雄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等。
这些人物以忠字为主导,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忠于朋友是他们行为的准则,他们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使命,不背叛不变节,坚守信念。
曹操在濡须口被打败后被关羽救出生天,关羽曾三顾茅庐请刘备出山,为刘备效力一生,最终临死时还义不容辞的冲出曹营。
而在《水浒传》中,主要围绕着宋江、李逵、卢俊义等梁山好汉展开。
这些人物虽然身处社会底层,却同样忠义仁勇,对不公不义发起抵抗,保护百姓,反抗统治者的暴政。
通过水浒英雄们的努力与牺牲,最终实现了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展现忠义观的方式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三国演义》中的忠义观更多的表现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这种忠义观是与国家、民族、政治利益等紧密相关的,人物的行为与国家和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则更多地表现在对社会不公不义的抗争中,是一种对权势的挑战和对封建伦理的颠覆,表现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和斗争。
从忠义观的实践方式上看,《三国演义》更多侧重于忠臣孝子的忠义,强调言传身教对子孙后代的影响。
而《水浒传》则更注重于义士豪杰的忠义,强调以身作则对社会的示范作用。
刘备三顾茅庐后联合关张称兄道弟,正所谓一生一世,义结金兰,而在《水浒传》中,宋江等梁山好汉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被人们称颂为“大宋江山,大忠义也”。
两者强调了忠义观的不同侧面,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它们都是描写了中国古代一段历史时期的故事,尤其是其中的忠义观。
在忠义观方面,这两部作品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都展示了许多忠义的人物形象,并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塑造。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等人被视为忠义的代表。
他们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尽心竭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在《水浒传》中,像宋江、卢俊义、吴用等人也是忠义的代表。
他们志向高远,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甚至为此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利益。
这些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忠诚和义气的力量,体现了作者对忠义的崇尚和赞美。
这两部作品对于忠义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三国演义》中,忠义往往与背叛和权谋相伴随,这使得忠义的价值在战乱的背景下显得更为复杂和暧昧。
忠义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战略。
而在《水浒传》中,忠义则更加单纯和直接,成为了主要人物的信仰和价值观。
这体现了作者对忠义的不同关注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两个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的不同。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呈现了不同的忠义观表现形式。
《三国演义》中,忠义多以战争和政治斗争的形式展现,英雄们的忠诚往往体现在为国家争夺权力、统一天下的战争中。
而在《水浒传》中,忠义则更多地体现在为民除害、为善事而奋斗的行动中。
水浒英雄们的忠诚更加注重正义和公理,以保护百姓的利益为己任。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忠义观方面都有共同之处,都塑造了众多忠诚勇敢的人物形象,对忠义进行了肯定和赞美。
这两部作品在忠义的态度和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也反映了作者对忠义的不同思考和观察。
无论如何,这些作品都探讨了忠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们树立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标杆。
四大名著中的主题与价值观辨析
四大名著中的主题与价值观辨析引言中国文学中有四部被广泛公认为经典的作品,它们被统称为“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辨析这些名著中体现的主题和价值观,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红楼梦》的主题和价值观1.1 惜时爱惜废科《红楼梦》中描绘了贾府子弟们的生活,包括他们的读书经历。
这部作品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即惜时爱惜废科。
书中有许多人物都有不同的学习态度,一些人虚度光阴,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另一些人则努力读书,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这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的关注和对人们珍惜自身资源的呼吁。
1.2 家族与个人命运《红楼梦》中还探讨了家族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家族史诗,小说中描绘了贾家的兴衰史以及每个人物的命运。
《红楼梦》通过描述贾家子弟的成长过程、婚姻和职业选择等,展现了个人选择与家族传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更重要的是,小说通过对命运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和道德沦丧。
1.3 爱情与人性的探讨《红楼梦》中的爱情是一大主题,呈现了各种形式的爱情。
从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三角关系,到王熙凤和贾府男仆袭人的纠葛,小说中展现了不同类型的爱情。
这些爱情关系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制度对个人感情的干扰。
小说通过这些爱情的描绘,探讨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和缺陷。
二、《西游记》的主题和价值观2.1 人类的修行《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僧人玄奘取经过程的小说,它的主题之一是人类的修行。
故事中的主人公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是离天堂最近的存在,他们不断面对各种考验和困境,通过修行和奉献来提升自己。
这种修行不仅是指外在的功夫,还包括内心的修炼和道德观念。
小说通过这些角色的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修行的过程和价值。
2.2 友情和团队合作《西游记》中描绘了孙悟空和他的三个伙伴之间的友情和团队合作。
这个故事中的四个人不同个性,但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和危险,一起完成了取经的任务。
水浒英雄观与三国英雄观的区别
水浒英雄观与三国英雄观的区别四大名著中有三大名著都描写了英雄。
西游记倾向于玄幻,描写的孙悟空也更接近个人英雄主义。
而贴近生活的、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是三国演义和最近热播的水浒传。
在这两部名著中,充满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
人们更把他们细分为正面的英雄和反面的枭雄、奸雄。
但是,在三国中,英雄们(包括奸雄与枭雄),他们有崇高的信念,或者想成为一方霸主,或者想成为贤臣良将,最终是为了救民与水火,解民与倒悬。
他们的心胸宽广,有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而在水浒中,梁山好汉更多的是快意恩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即使打下州府之后,也是把大量的金银拉上山分给众家兄弟,给老百姓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在好汉们的心中最得意的是洗脱罪名、洗掉金印,接受招安、入朝为官,快意恩仇、笑傲江湖。
其二,在三国中,英雄们有是非观念,遵守法度。
即使是装样子,曹操也得为马踏青苗而割须代首。
而诸葛亮更是因为失街亭而挥泪斩马谡。
而但是,在水浒中,同样是强抢民女,王英兄弟就可以批评几句,小霸王周通就挨了一顿打,而假冒宋江娶亲的恶霸就得被李逵打死!同样是霸占快活林,施恩就是兄弟,蒋门神就得被打死!在好汉们心中,是非对错仅仅取决于是否兄弟!是兄弟,即使如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催命判官李立、旱地忽律朱贵一般开黑店卖人肉包子,那也看不见;不是兄弟,即使如镇关西一般,没有谋财害命、只是霸占民女,也得一拳打死!其三,在三国中,英雄们对现实有规划,都是要结束战乱纷争,建立一个太平社会!他们为了这个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也确实建立了相对太平的社会。
而在水浒中,好汉们信奉的是小圈子里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基本上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使是对现实有清醒认识的宋江、吴用、卢俊义等人,也只是为招安而奔波,至于老百姓将来的日子,那根本不是他们考虑的内容!当自己被主流社会承认后(其实是利用),他们马上挥起屠刀,砍向为了百姓争取利益而造反的田虎、方腊!那么,为什么水浒英雄还这么深入人心呢?除了施耐庵老先生写的人物丰满、故事动人之外,人们在这些各色好汉中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应该也是一个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观比较论1 我国古代一脉相承的英雄观说起英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器宇轩昂,顶天立地且有勇有谋的人,比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的霍去病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英雄崇拜的传统。
之所以崇拜英雄,源于原始社会古人对天灾人祸的难以预见、对大自然神力的畏惧敬仰以及意识到自身力量的薄弱所引起的,他们急需有具备超人智慧、天生神力的神或半神来带领他们生存下去,因此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最原始的英雄崇拜思想,意图通过塑造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来动员和激励集体学习和崇拜这一人物,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比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伏羲造八卦等,它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判断,是时代发展特定的产物和时代精神的人格体现,符合这一时期社会群体的利益需求。
我认为古人的英雄崇拜是英雄一词产生和发展的雏形。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发展,英雄的队伍得以不断壮大,但英雄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直到西汉末年班彪《王命论》和方望《辞谢隗嚣书》才开始出现了“英雄”概念。
但从史料看来,这时期的英雄仅在能力方面高人一等,其他与常人并无不同,社会地位也无高下之分,甚至连“英雄”二字的使用都极少出现,仅在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出现“总揽英雄,以诛秦项”之语。
英雄观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汉末三国时期,王粲(177—217)编著《英雄记》,刘劭(180—245)《人物志》专节讲述英雄,首次明确地给英雄下了定义。
《英雄记》客观记录了曹操、袁绍、董卓等人的生平和事迹,对人物的善恶好坏同时记载在册。
刘劭《人物志·英雄》中认为英雄须具备“聪、明、胆、力”四要素,即“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力能过人。
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他认为英和雄是有区别的,有谋略且能决断的人为英;有胆略且武艺过人的为之雄。
只有聪明胆力兼备之人,才可称之为英雄。
并举了刘邦和项羽为例,首次给中国的英雄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
而通过三国时代人物的对话和故事,我们也能了解英雄概念的发展确实与三国时代的人物有密切联系,比如曹操和刘备的“煮酒论英雄”就当时各方诸侯是否为天下英雄展开讨论;诸葛亮《隆中对》称刘备“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等,可见英雄观念成形于三国时代并无大的争议。
贺昌群先生在《英雄与名士》中指出:“英雄之名,起于灵帝时黄巾农民战争,郡太守与刺史制度已为宦官及其爪牙所败坏,地方政治紊乱不可收拾,军政大权落于州牧之手,凡能匡扶汉室,安定天下,文能经邦,武能拨乱的人,便可以称为英雄”。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在乱世三国,立志匡扶汉室的刘备、文武兼备的曹操具备以上特点,无愧于英雄的称号,而当时人才辈出,有以上志向和能力的能臣不在少数,可见英雄观念的产生和推崇确实是大势所趋。
而时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正是在陈寿的《三国志》和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演义小说,因此英雄观念也就在小说中更加鲜明地延续和发展下来了。
元末明初和《三国演义》同时出现的《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它描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农民起义,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
尽管它没有《三国演义》有演义历史的真实性,但书中所体现出来的英雄观念,却是与《三国演义》是一脉相承的。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作家的原因。
相传《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一样也是出自罗贯中之手,而经施耐庵整理和润色以出版,罗贯中著《水浒传》曾说:“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弟子罗贯中者为尤多。
”而施耐庵此人一生经历了元朝末年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又经历了激烈的农民起义。
他对朝廷不满,所以弃官,同时又拒绝张士诚和朱元璋的徵召,隐居一生。
他自己的行动,说明他是痛恶封建统治的。
在《三国演义》中写英雄信手拈来的罗贯中和有特殊人生经历的施耐庵的笔下,《水浒传》的英雄气得以延续和发展是再正常不过了。
其次是时代原因。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宦官当道,残杀忠良,民不聊生。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农民起义是必然结果。
而起义要获得胜利就需要英雄的出现,这又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所以在《水浒传》中,竭力鼓吹反抗封建朝廷的统治,歌颂落草为寇的英雄,歌颂农民起义的胜利是全书的主题。
得益于以上两个原因,因此英雄观念在《水浒传》中得到进一步延续和发展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的,体现了社会绝大部分人的价值取向。
可见在英雄观的形成和发展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一脉相承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许多共性。
在英雄的身上,都熔铸了民众百姓的理想人格、审美观点和道德标准。
正因为两书主旨相同,故明人将其合刊,题为“英雄谱”。
但两书所塑造和刻画的英雄又存在各自的特点,值得我们细细比较和品析。
故下文将以英雄观为切入点,剖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部书在这个母题上的异同点。
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英雄观的相同点2.1“义”是英雄行为的第一准则尚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无论是侧重历史演义的《三国演义》,还是侧重刻画和歌颂水浒英雄的《水浒传》,都高举义的大旗,竭力讴歌和赞美义之力量。
在这两部书中,罗贯中和施耐庵都以义为中心标准,塑造了各类英雄形象。
像刘备、宋江等的仁义之为,或是关羽、武松等的英雄之举,都在义的光环下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为了义,他们可以赴汤蹈火,置个人生死于不顾。
毫不夸张的说,无论是驰骋沙场的武将还是稳坐中军的谋士,在英雄的心中,义气当先是毋容置疑的,义是行为的第一准则。
在《三国演义》中,无论身处哪个集团,无论出身和结局如何,只要心中义的旗帜仍屹立不倒,无论大义还是小义,都一律加以赞美。
孔孟常云:“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像一生秉持仁义做人的刘备,无疑就是仁义的化身。
在当时那个寸土必争、弱肉强食的割据时代,刘备无论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无论力量多么渺小,哪怕身无立锥之地,也始终贯彻仁义凌驾于生命的做人原则。
像第四十一回,刘备在与曹操的战斗中落败,准备弃樊城而逃。
刘备当时心里挂念的是樊城几十万百姓如何生存的问题,最后决定百姓愿随者便一同过江,哪怕带着百姓行军缓慢,会带来杀身之祸,他也义无反顾。
而后走投无路投刘表,刘表几度欲让荆州,甚至诸葛亮也欲让刘备接手荆州,可刘备就是不取荆州,原因很简单,就在于他与刘表是宗亲,有兄弟关系,因而他绝不在寄人篱下情况下做出不义之事。
后来刘备入川,尽管刘璋无能,西蜀刘备若不取,也早晚会被张鲁和曹操等狼虎之辈夺走,可刘备念及刘璋与自己同为汉室宗亲,在部下都恳求其取西蜀时,也坚持不谋西蜀。
难怪乎学者齐裕焜在《明代小说史》中写道:“刘备以仁义立国,”确实无愧于当时百姓心中最伟大的“仁君”。
除了刘备的仁义,关羽的忠义也是《三国演义》的一绝。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写道:“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可见,在鲁迅先生看来,关羽就是忠义和义勇的化身。
关羽为将为臣,确实都以义字当先。
“降汉不降曹”体现了忠义之道;“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体现了兄弟情义;“华容释曹”表现了义不忘本;“义释黄忠”则是心心相惜的英雄情义。
除此之外,其他集团的代表人物诸如孙策、周瑜、张辽等也都是以义为先的英雄人物。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吕布。
众所周知,我们经常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比喻万中挑一的优秀人才,吕布之勇世所罕见,有三国第一猛将之称,但为什么不能称为一代英雄呢?因为吕布不仅是猛将的代表,更是无情无义的代名词。
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是最客观的评价。
他为物欲杀养父丁原,贪女色弑义父董卓,被张飞嘲讽为“三世家奴”;后又降袁术、效袁绍、从张邈、投刘备。
既投了刘备却又偷袭徐州,背信弃义到了极致;后来被曹操击溃俘虏,部下张辽誓死不从,而他向曹操示好想投诚于曹操,而且还要刘备帮他说好话。
曹操回顾刘备曰:“何如?”刘备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曹操闻言,即杀之。
吕布这样的猛将,向来唯才是用的曹操都不用,足以见吕布的不仁不义确实令人发指。
可见不仁不义者,在封建社会是被人唾弃的,又怎么称为英雄呢?《水浒传》的主旨也非常明确,以义一字来打造梁山聚义的一百单八个英雄好汉。
无论是晁盖时期的“聚义厅”,还是宋江时期的“忠义堂”,“义”字始终是最鲜明和坚定的存在。
各路好汉在义字旗下从四面八方集合起来,从“七星”梁山泊创业、三山聚义、白龙庙聚义再到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无不是为义所驱使。
而上至三十六天罡,下至七十二地煞,也都是坚决地贯彻以义为第一准则行动的。
比如宋江,宋江的仗义,天下人皆知,因而宋江有“及时雨”和“呼保义”的双重美誉。
书里是这么写的: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
端的是挥金似土。
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
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
简单的说,就是乐于助人,对别人推心置腹,以义行走江湖。
为了兄弟他可以两肋插刀,甚至不惜得罪朝廷,私放晁盖等重犯六人。
书中用了一首诗来赞扬宋江的仁义:“有仁有义宋公明,交结豪强秉志诚。
一旦阴谋皆外泄,六人星火夜逃生。
”难怪晁盖事后感叹:“宋江仁义,四海之内,名不虚传。
结交了这个兄弟,也不枉了。
”后来宋江上了梁山,凭借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吸纳各方豪杰梁山结义,并带领着起义军杀贪官、斩污吏,败童贯,捉高俅,对梁山起义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在以替天行道为宗旨的梁山,也就难怪宋江虽无雄才大略,也无高强武艺,却毫无悬念地坐上第一把交椅了,靠的正是一个义字。
2.2 英雄气长,儿女情短不同于西方骑士所崇尚的爱情至上思想,中国是一个以家族为本位,重伦理关系的国家,有一个讲究伦理道德的传统和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父权、夫权至高无上,女性的地位只能被压制在最底层。
而且自古有道:红颜祸水。
中国历来有“女祸”之说,意指一旦迷恋于女色,就会招惹祸害,轻则祸己,重则亡国。
作为封建社会民众在思想和道德层面上顶礼膜拜的英雄人物,自然要恪守忠君爱国、义不负心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很大程度是排斥女色和淡化家庭情感的。
在这一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两书所极力推崇的英雄都是这方面的楷模。
“大义为先,私情为后”成为了英雄们的共识。
在《三国演义》中,花尽浓墨重彩描写的都是英雄鏖战、虎帐谈兵和权谋相争的画面,极少有关于英雄儿女私情的描写。
我们常说的“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这句话似乎在三国世界里并不受待见,就连几个比较有名气的女人,如诸葛亮之妻黄氏、江东两大美女大小乔的描写也只是寥寥数笔而已,就算是真正花了笔墨所写的貂蝉,也只是被王允利用来行使“美人计”、使董卓与吕布反目,从而逼吕杀卓的棋子而已。